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知识点整理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重要性- 法老制度- 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2. 两河流域文明- 苏美尔人的贡献- 汉谟拉比法典- 巴比伦王国的兴衰3. 印度河流域文明- 哈拉帕文化- 印度教的形成4. 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 青铜器文化-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二、希腊与罗马的古典文明1. 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 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希腊神话与文学2. 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 罗马法律(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 罗马建筑(罗马斗兽场、许愿池)三、中世纪的欧洲1.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封建等级制度- 农奴制2. 基督教的传播与影响- 教皇与教会的权力- 十字军东征3.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的传播-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伊斯兰文化与科学的贡献四、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的兴起- 艺术与科学的复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2.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与新教的产生- 宗教战争与欧洲格局的变化五、近现代世界历史的转折点1. 工业革命- 英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2. 法国大革命- 革命的起因与过程-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3. 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 民族国家的兴起- 帝国主义的扩张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六、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1.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爆发与结束- 凡尔赛和约与国际联盟2.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原因与过程- 联合国的成立与战后秩序的重建3. 冷战时期- 苏联与美国的对峙- 冷战对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影响七、全球化与当代世界1. 经济全球化- 国际贸易与金融市场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兴起2. 信息革命与互联网时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3. 当代全球性问题- 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 国际恐怖主义与全球安全请注意,这个知识点梳理是基于一般的历史教育大纲,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教育课程有所不同。
必修三历史知识点归纳
必修三历史知识点归纳必修三历史知识点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夏商周的宗法制度,到秦汉的郡县制,再到隋唐的科举制,直至明清的中央集权制度,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2.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如农业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建设等。
- 手工业的繁荣,如陶瓷、丝绸等传统工艺的发展。
- 商业的兴起,包括市场体系的建立和货币经济的普及。
3. 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 儒家思想的兴起与影响,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价值观的塑造。
-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 古代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成就。
4.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边疆政策:-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如汉藏、汉蒙等关系的发展。
- 边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如长城的修建、屯田制度等。
5.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 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的海上实力和对外交流的开放态度。
6.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变迁:-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民间反抗,反映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7. 中国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失败,反映了中国近代化尝试的艰难。
-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 国民政府时期的国家建设与抗日战争。
8.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 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初步实践。
-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反思。
-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的深化。
-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新战略。
10.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析:- 对重要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的评价。
必修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必修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三历史课程通常涵盖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以下是一些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 《南京条约》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深远影响。
二、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
-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洋务运动与自强运动- 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 自强运动与洋务运动的联系与区别。
四、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失败原因。
- 辛亥革命的爆发、过程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 北洋政府的统治、军阀割据的局面。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及其实践。
六、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主要战役和胜利的意义。
- 全民族抗战的团结精神和历史意义。
七、国共内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共内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八、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影响。
九、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拨乱反正。
十、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十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结语通过学习这些必考知识点,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而且能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历史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影响。
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点整合
第八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解读】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手工业进展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丝织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西周时能生产出斜纹提花织物。
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快精湛著称,还汲取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汲取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明清中心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殊是细密精巧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丝织工具有花楼机。
(2)冶金技术:①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就把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富强时期,代表作有商朝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②冶铁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东汉杜诗创造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在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始终世界。
(3)制瓷业:中国是瓷器的家乡。
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代制瓷技艺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消失了五大名窑。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江西景德镇是的瓷都。
高三历史必修三复习学问点中国古代文学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诗经》:春秋末年,中国消失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局部。
《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根底,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根底,采纳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汉赋: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根底,制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的文体——赋。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历史这门学科需要背的内容很多,要想记得牢,就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下面是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赶快收藏吧!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道家:老子(春秋)、庄子;儒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孔子:①孔子的主要成就:春秋晚期鲁国人。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晚年编订古代文化典籍。
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称为“六经”。
②孔子的主要观点:a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c主张“克己复礼”。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d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a主张实行“仁政”。
b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c主张“性善论”。
荀子:a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
c提出“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经过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和改造,战国末期,儒家思想发展成为百家争鸣的大集团。
2、汉代儒学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①提出: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目的是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②实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③影响: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最全归纳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最全归纳1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战争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新教材必修三历史知识点
新教材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新教材必修三的历史知识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重要领域:1.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 古代文明的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
2. 古代帝国的兴衰:- 罗马帝国、汉朝、波斯帝国等的兴起与衰落。
- 帝国的行政管理、军事征服和文化交流。
3. 宗教与哲学的兴起:-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诞生和传播。
- 儒家、道家、佛教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4.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 教会在中世纪社会中的作用。
5. 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 科学革命的里程碑,如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的贡献。
6.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和技术进步。
7. 殖民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殖民地的反抗。
-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8.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后果。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战役和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
9.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冷战的起源、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
- 冷战期间的代理人战争和外交政策。
10. 全球化与现代国际冲突:- 全球化对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 21世纪初的国际冲突,如中东战争、恐怖主义问题。
11. 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
- 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2. 历史人物与思想家:- 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毛泽东等。
- 思想家的贡献,如孔子、柏拉图、马克思等。
这些知识点是新教材必修三历史课程的基础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对世界历史的基本理解,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020年高考历史必修三八大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心整理)
范文2020年高考历史必修三八大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1/ 8心整理)2020 年高考历史必修三八大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心整理)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1.百家争呜(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a b)儒家:孔子:(儒家创始人)① 政治:核心是“仁”与“礼”: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论语》;“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孟子:“亚圣”,仁政学说(思想核心)、民贵重、君轻荀子:①天人关系:“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道家: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事物具有相反的两面(朴素辩证法);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 :“齐物”。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法家:韩非子:①加强君主集权②厉行赏罚,奖励耕战③“事异则备变”、主张变法(3)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b c)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有内容。
1-2.儒学的兴起 1(1)罢黜百家,倡导儒学(b b)背景:①“大一统”得到巩固;②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定型③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④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和汉武帝对文化的改革。
表现:①起用“儒学之士参与国政;②罢黜百家,倡儒学③兴办太学—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影响:①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②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③提高了儒学地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或正统思想)。
(2)太学的出现(a a)创建:汉武帝时; 影响:①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③打破了大官僚垄断官位的情形④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1-3.宋明理学一、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程朱理学:开创者:“二程”(程颐、程颢):“天理”是理学的最高范畴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天理的核心是“仁”。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适用于各版本教材)
历史必修三1百家争鸣的背景,意义2孔子早期儒学思想主张3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4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5儒家思想与治国之道6百家争鸣的出现,含义,意义7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异同8中国古代儒家,法家和道家的治国思想9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和意义10汉武帝“举贤良对策”的背景,意义11董仲舒的思想主张1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过程13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背景原因14秦汉时期统治思想的演变及原因15现代“以德治国”与儒家提倡的“德治”比较16法家主张“法治”与今天的“”依法治国的区别和借鉴意义17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特点,实质18陆王心学代表人物,主要内容,特点,实质19魏晋隋唐儒学发展的特点20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时代,主要思想,实质,特征)21李贽主要著作,主要思想主张22黄宗羲的主要著作,主要思想主张23顾炎武主要著作,主要思想主张24王夫之主要著作,主要思想主张25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得到发展的原因和影响26韩非子,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不同看法产生的原因及认识27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主要思想及历史意义28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思想观点29智者学派思想与苏格拉底等学者的思想比较30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背景,意义和影响31文艺复兴的背景,表现,实质,核心与意义32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主要思想和意义33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作品34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35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36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和意义37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实质,历史意义38全面认识人文主义(含义,核心,特点)39主要启蒙思想家的观点40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核心,性质,影响41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三者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42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43四大发明过程和外传44四大发明历史意义45中国古代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和割圆术46古代天文历法的地学47古代中国在农学方面的贡献48古代中国在医学方面的贡献49古代中国在建筑艺术方面的贡献50古代中国造船业和航海技术51中国古代发展的原因5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53中国古代科技从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的原因54《诗经》的地位和艺术价值55屈原的《楚辞》56汉赋的特点57宋词的来源,原因,简况,元曲的简况58唐诗的发展59宋词的发展60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61明清小说的发展62促成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繁荣的社会环境63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因分析64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及基本特征65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66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演变和特点67杂剧的形成和发展历程68明代传奇的形成和发展69清代戏曲的发展京剧的产生,发展,表演特色70元朝戏曲繁荣和衰落的原因71经典力学创立背景,奠定基础,建立标志,重大意义,历史局限72相对论背景,重大意义73量子论背景,提出过程和主要内容,重大意义74综合认识物理学成就的历史意义75.18世纪下半旗至19世纪生物学领域的革命性进展76世界神创说,上帝创世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比较(主要观点,形成原因,主要影响)77蒸汽机背景,过程,意义78电气技术的运用背景,过程,意义,影响79互联网的诞生条件,原因,影响,面临的问题80蒸汽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电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81知识经济产生的原因,条件,和影响8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83现代信息技术对世界局势的影响84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消极影响85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的比较86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级87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88开眼看世界的背景,代表人物,主张89新思想萌发的条件,新思想内涵,目的,倡导者,特点,影响90“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背景,目的,内容,代表,评价91维新思想的背景,内容,发展,影响92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较93洋务派和维新思想主张的比较94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梁维新思想的比较95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比较96.19世纪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和发展历程97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性质,评价,结果98新文化运动的内容99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发展历程100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10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历史必然性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102近代中国历史上思想领域四次论战的认识103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104三民主义的背景,内容,评价105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起因,内容,实质,意义10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目的,指导思想,内容,意义,认识107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108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纲领的异同109毛泽东思想的背景主要内容,创立过程,意义110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和条件111中共七大时毛泽东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原因11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11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理论本质,理论要点1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条件,根本任务115重大会议的探索116“三个代表”思想创立的背景和目的117正确理解“三个代表”118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原因11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比较120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12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122我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123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的原因124“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背景,目的,含义,意义125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培育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126“科教兴国”战略及其历史意义127“双百”提出的背景,提出,基本精神,评价128“双百”提出后的重要成就129“双百”方针的贯彻所受的干扰破坏130文艺的春天131“双百”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和现实意义132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133人民教育制度创立的措施及特点134中国教育较大发展的表现135邓小平对中国教育所做的贡献13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教育事业得到发展的表现137当前国家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措施138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的原因和应对策略139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140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或启发14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主要特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142主要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143主要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144.20世纪苏联主要文学作品的特点145.19世纪以来世界主要文学反映的时代背景146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美术的时代背景,147主要特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148新古典主义美术代表作品的艺术价值149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作品的艺术价值150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151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152印象画派美术代表作品的艺术价值153现代主义美术代表作品的艺术价值154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155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156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比较157爵士乐和摇滚乐的比较158.19世纪音乐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形成原因159现代主义音乐反映的时代特点160.20世纪流行音乐的特点161电视传播媒介的优势和局限性162影视艺术的发展特点163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新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知识点一:整体概述《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是中国人民出版社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
整本教材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规律、中国古代科技与世界科技的交流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民族独立的斗争展开。
知识点二: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内容包括:中华文明的起源、世界的多元文化交流、中西文化的交融、东亚文化圈的形成等。
知识点三:第二单元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规律第二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规律。
内容包括:封建政治的基本特征、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发展、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结构的演变、科举制度的变革、科技与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变革等。
知识点四: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科技与世界科技的交流与影响第三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科技与世界科技的交流与影响。
内容包括: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世界科技的发展与影响、传世文献的重要性、航海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等。
知识点五:第四单元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民族独立的斗争第四单元主要介绍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民族独立的斗争。
内容包括: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晚清政治体制的危机与变局、洋务运动与自强运动、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及其影响等。
知识点六:第五单元世界近代史的发展第五单元主要介绍了世界近代史的发展。
内容包括:19世纪末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变化、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反抗、世界战争和政治格局的变化、联合国的建立和冷战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
知识点七:穿插的历史哲学思考教材还穿插了历史哲学思考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启迪。
在每个单元末尾都会有历史留言、历史讲座等篇目,对学生进行历史思考和综合运用。
知识点八:普及的历史常识教材还普及了一些历史常识,如历史年表、历届中国古代思想家等。
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知识点
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知识点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主要讲解的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其知识点你掌握了多少?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知识点第22课文学的繁荣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全)
VVVV思想文化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形成;西汉时期,“罢黜...独尊...”,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两宋时期,儒学形成新的体系――理学;明清时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滋长,传统儒学受到批判,但仍为主流思想.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形成的原因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具体表现在:经济上:铁器牛耕运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V分封制崩溃,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备受统治者重视。
文化上:教育和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2百家争鸣意义: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1)汉初“无为而治”政治思想已不适应汉武帝时期的需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积极有为治国思想的反映;(2)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①汉初为什么要“无为而治”?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有何措施?产生什么影响?②汉武帝实行“有为而治”的背景是什么?具体表现如何?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体系(1)特点——以儒家为基础,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形成的新的儒学体系。
(2)主张——①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②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③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
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
影响——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标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
(2)原因: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3)汉武帝的尊儒措施:表现: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知识框架
三十载河东,八十载河西,中国近代史上这样一段重大而深刻的历史
变迁就是由于鸦片战争而引发的。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面对外部冲击
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清朝灭亡与晚清保存国家的分水岭,也是中国
近代史发展的起点。
19世纪中期,英国、法国、俄国等强大的西方国
家纷纷瞄准中国,以及它维护和平发展的努力,在经济、政治、文化
等各个领域向中国施加压力,其中最显著的表现形式就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一场西方国家对中国控制鸦片贸易和防止“毒品”流入中国
的经济谈判,也是一场外国势力对中国和清朝的政治和文化的占领战。
一场瞬息万变的战役中,中国最终被迫宣布各项不利条约,大输入经济,政治上也损害极大,失去了尊严和主权。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鸦片战争
对中国的证券、货币、贸易等经济部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曾经
被西方国家当局以为必须放松对他们的监管,让他们的企业成为占主
要地位的国际贸易企业;另一方面,鸦片战争促使中国政府和民众认
识到中国落后的现状和社会的不足,并开始进行改革和对外开放,对
当时诸多西方科学技术和精神文化的引进也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振兴。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每一位学习历史的人都喜欢引用这句话,通过阅读历史上的治乱兴衰,沧海桑田,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让人知所进退,清醒头脑,所以学好历史对于认识历史趋势非常重要。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
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1)孔子的成就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另:三纲五常)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
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三、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四、明清之际的儒学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复习知识点及习题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4、影视艺术(1)电影1)条件: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2)过程1895年底,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公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成为“默片”。
卓别林是“默片”时代最富盛名的电影艺术家。
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
世界上最大的电影梦工厂是美国的“好莱坞”。
(2)电视1)诞生: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
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宣告电视艺术诞生。
2)20世纪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3)二次大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
(3)影响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练习题1、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
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2、“它站起来反对18 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母亲》D.《老人与海》3、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
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大卫·科波菲尔》B.《老人与海》C.《巴黎圣母院》D.《等待戈多》4、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
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
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知识点大全
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知识点大全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是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学习内容。
第八单元所涉及的知识点内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帝国主义的扩张、世界大战的爆发、社会主义革命以及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等方面。
一、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源于欧洲。
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使得欧洲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其中,英国在机器制造、铁路、交通等领域的发展尤为明显。
在工业化进程中,银行、股份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新的物流和供应关系的建立都显著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帝国主义的扩张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大规模地进行了殖民地扩张,这种现象被称为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的扩张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需要获取更多的市场和资源。
其中,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家都参与了帝国主义的扩张。
这一时期,通过签订不公平的条约和敲诈勒索等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大量获取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财富。
三、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常态,而近代世界大战不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
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殖民地问题、国家利益、资本运作等多方面的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从欧洲开始的,双方的战争格局始终没有把战争扩张到全球范围。
二战中,日本、德国对欧洲和亚洲的侵略导致了全球性的战争爆发。
四、社会主义革命在20世纪初期,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后来还引发了中国、东欧国家、古巴、越南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是公有制,各种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实现所有劳动者的合作共赢。
在社会主义革命之后,许多国家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五、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战之后,一些新兴强国即亚洲四小龙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成为世界上的新经济力量。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走向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发展的趋势之一。
此外,环境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出现也成为推动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学案: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前导学】
一、“四大制造”把握三点
1、古代中国的四大制造: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2、四大制造先后传入欧洲。
3、四大制造对欧洲历史进展乃至世界历史进展的重大意义。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把握两点
1、《九章算术》: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②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已形成完整体系。
★明清科技落后或未产生近代科学的缘由:①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的严峻阻碍;②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进展缓慢;③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④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进展的良机。
★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科技差异“三重一服务”:⑴中国重阅历,西方重试验;⑵中国重综合,西方重分析;⑶中国重有用、西方重理论;⑷中国服务于农业,西方服务于工业。
2、四大农书:①最早: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已散失只能散见于其他书中;②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序中写道“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说明有重农抑商思想。③元朝王祯《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进方面;④明朝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农政全书》。
★元朝其他方面名家:黄道婆、郭守敬、关汉卿、马致远、王冕等。
2、火药:①唐中期的书籍已记载制火药的方法;②唐末,火药开头用于军事。③北宋,为抵抗辽夏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④传入欧洲:南宋或13世纪。
3、指南针:①最早指南针是战国时期的司南。②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③传入欧洲:南宋或13世纪。
4、印刷术:①隋唐之际毁灭雕版印刷术(弊端:每印一页就雕印一版,雕错一字就得重新换版),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②北宋毕升制造胶泥活字印刷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音乐
浪漫主义
民族乐派
印象主义表现主义
新古典主义
摇滚乐
美术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印象主义
(后期印象主义向现代主义过度)
现代主义立体派
后现代主义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更加密切了世界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战后至今
二战后,各种力量重新组合,世界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社会和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影响着人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工业革命时代
碰撞与冲突
打破坚冰
与时俱进
时
期
及
阶
段
特
征
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
经济方面:一工发生、发展,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政治方面: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思想方面: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
19世纪中叶指19世纪末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巩固,社会矛盾尖锐,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已经过时;资本主义各国完成工业革命,并加紧扩张,使得东西方文化在激烈碰撞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