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感人作用,语文教学贯穿审美教育。
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美育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那么,我们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呢?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绪。
学生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通过感知,形成表象。
语文教师就是要用作品形象的可感性、直接性,抓住形象的分析,感情的熏染,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所描绘的生动画面,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
如(《林海》一课,教师要紧扣“亲切与舒服”,围绕“景”与“情”,引领学生在“林海”中欣赏、邀游,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通过对“岭”、“林”、“花”一幅幅画面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岭”的温柔,“林”似大海,“花”美得醉人,并辅以有感悟地朗读,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也自然会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其次,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绪之后,就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准确地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
由于美的事物是由美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所以,要认识一个具体对象是美
是丑,不仅要观察它的种种表象,更重要的是剖析它的内在本质。
《背篼》课文中的山里孩子,论外貌,我们这里的孩子起初认为他不美,可是论行为呢?他把采集的野柿子给了邻家小弟弟,把一小捆药材交给爷爷,想自己积攒学费,他善良、勤劳。
大家通过与他比较,认识到他的行为是美的,他的心灵更美。
再者,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了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通过阅读、分析,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艺术美及作品再现的生活美、自然美的认识和理解,受到了美的感染并和作者感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作文,运用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感受。
由仿写、看图写、改写或自拟题目写,或由教师命题写。
此时,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美的思想、美的情感就会自然地在学生笔下流淌。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要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乐之者”。
我们知道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我们还要了解完成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重要任务的根本途径是:诱发情感——启发想像——引入意境——深化美感。
(1)诱发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体裁的文章都含有感情。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衣以入情。
”( 文心雕龙·知音》)在教学中要把这种感情化为学生的强烈的情绪活动。
诱发学生的情感应抓住作品的源头、趋向、起伏、强弱,用作者的感情去感动学生。
同时还要研究从什么地方切入学生最感兴趣,最
能打开他们的思路,也就是寻找最佳激情点。
以教《别了,我爱的中国》为例,教学中应扣住”别”与“爱”这一艺术构思的激情点进行诱发。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共出现三次,第一次出现在课文的开头,是全文的统领,也是作者起笔所作的抒情,他把对亲友的惜别之情和对祖国的依恋之情,自然而巧妙地统一起来。
第二次是在写了沿途所见——帝国主义军舰的耀武扬威和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之后,以中心句作结,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关心祖国命运,热爱祖国山河的深情。
第三次以中心句总结,集中地反映了作者临别所想。
教学本课,在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之后,一层一层地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情感的共鸣波涛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增强了能力,又受到了爱国的教育。
(2)启发想象。
别林斯基说过:“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像”。
因而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在审美对象(课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道路,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像、补充、增强作品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特性,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
如《万里长城》中写“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这段内容,艰难在哪里呢?作者写道:“? ? ,光靠肩膀和手,得用多少巧妙的办法去克服一个个困难,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
”在这里,施工究竟怎样艰难,具体没有写,作者只是用概述性的语言作简单的交代。
教师要启发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劳动辛苦的情景,再想像古代劳动人民当时条件下修筑万里长城的艰难,当
学生脑海中有具体的形象的时候,请学生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这样水到渠成,学生能由衷地赞叹中华民族真伟大。
又如我教《私垫先生》时启发大家很好想像一下日本鬼子杀气腾腾闯进学堂时的情景。
一个学生说:“日本鬼子手端着明晃晃刺刀的步枪,一脸凶相,像要吃人似的。
”另一学生说:“日本鬼子一进学堂,声嘶力竭地嚷,张牙舞爪地搜索,充满杀气的眼睛瞪着陈毅同志和学生。
”这样启发学生想像,比教师讲日本鬼子如何凶狠,效果要好得多,也更能激起学生对日本鬼子的仇恨之情。
(3)引入意境。
文学作品一般都是在景物的传神写照中,自然地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这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即是“境”;而其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意”,这“情”与“景”是天衣无缝般的融合,就构成了作品的艺术境界。
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必须带领学生进入意境,不进入意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感受,也就谈不上理解美、欣赏美、表达美了。
如何引入意境呢?一靠提供视听直观和语言直观,教师或凭借有关的音乐形象图画形象使学生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像,进而理解教材的语言形象;或凭借自己的范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意境,唤起内心视象。
二靠分析作品描绘的画面和形象。
意境的创造依赖于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作者描绘的景象再现出来,还要把那“难写之景”状在学生面前,把不尽之意给以适当发挥。
从而自然地透过这一幅动人的画面,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使学生能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4)深化美感。
仅让学生感知具体形象外露的、显而易见的美还是不够的。
当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一幅幅流动、多变的画面和鲜明生动的形象时,那只是对自然、社会、人物“外在美”的感受,要达到深深的美感,还要揭示画面形象的“内在美”,深化学生的美感。
如葛洲坝工地夜景描写的中心是葛洲坝工地上的迷人夜色,作者抓住夺目的光彩和劳动的场面来写工地迷人夜景,抓住风钻工、震捣工、电焊工紧张的施工和繁忙的运输场面写出葛洲工地的热闹,这只是表现“外在美”;而作者歌颂的是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才干,这才是作品的“内在美”。
由此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这样,由感知形象外在的美,到感知形象蕴蓄的美,步步深入,使学生心有所感,情为所动,从而更加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创造美。
总之,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让一切珍贵的东西闪光,才能实现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
让审美之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圃中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