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支撑下的智慧城市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支撑下的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有三个观点:

第一,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刚性需求,而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基础。

第二、为了管理好城市的数据资源,形成大数据作为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的支撑,我们需要强有力的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和平台作为核心。

第三,智慧城市建设是以人为中心的,市民才是城市的真正主体,做好公共服务是智慧城市发展的落脚点。

目前中国多数城市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资源减少、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发展受到资源限制。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刚性需求,需要用智慧城市的手段去解决由供需矛盾引起的城市运营问题,包括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我们目前有各种监测手段和技术去发现问题,并且获取相关信息,有卫星数据,有气象环保数据,有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等,但问题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主要原因是改善城市的物理系统,需要通过资源整合管理,形成大数据。城市目前的发展状况就像一个人读了很多书,有很多知识,但是没有有效的整合利用知识解决他工作、生活的中遇到的问题。

大数据是解决的城市病的关键技术,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如同我们评价一个人的能力一样,不是以他的知识储备量为标杆,而是看他利用知识的能力。大数据是城市实现智慧化所需要的所有知识的总集,涵盖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政府决策与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但它不是简单的数据的累积。

再具体一点,大数据到底是什么,已经有很多组织或个人给出了定义或者描述,甚至把它当成继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之后的一个新纪元来定义。美国著名的计算机学家高纳德他是这样认为的,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够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在这个定义里面说明了几点:

首先,大数据是什么,它是一种信息资产。其次,大数据有什么属性,它具有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特点。然后,大数据有什么应用价值,它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的能力。

目前很多城市,尤其是做了数字城市之后,有了一些数据获取层面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了一些数据资源的积累,但这些数据充其量算作海量数据,算不上大数据。大数据本身是能够提供决策价值的东西,不是简单的数据的累积。而更多的城市是什么情况呢,数据分散存在,还没有达到海量数据的阶段,更无从谈大数据。所以,必须有一个过程,积累海量数据从无到有,然后在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整理、挖掘,形成大数据,这样的大数据才是智慧城市的基础。

如何去构建大数据,需要智慧城市数据中心与平台去做海量数据的组织管理与挖掘。城市信息资源是一种分散式的管理,尤其是各个部门之间还存在行政壁垒,或者因为保密的问题,在政务工作上也不能完全公开。需要建设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控制、并形成有洞察力的大数据,统一视图服务于决策者。

数据中心建立之初,要做好信息资源规划,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参建单位名单,政府信息化现状调研等。然后再进行建设和应用,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准备工作中,需要调研的内容包括数据资源、软硬件资源、业务资源、各个参建单位公共服务需求与能力、各部门之间业务交互情况等。对调研的成果进行研究整理,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体系设计,形成数据资源基础,也是大数据应用的基础。同时要做好智慧城市跨行业的数据资源整合,仅仅统一空间参考是不够的,还需要统一编码体系,统一管理体系等。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云平台是所有数据资源的整合性单一视图,向上层应用提供各类服务接口并统一运维和管理。

数据交换管理主要是为了活化数据,一方面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让数据在它的拥有者与使用者之间流转起来;一方面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保证数据的现势性,拥有者及时更新,使用者即时使用最新、现势性最强的数据。这是一个正在变化的世界,数据资源是高增长性的,如果没有及时的更新和交换,最后收集到的很多数据是死的,没有用的。

智慧城市建设是以人为中心的,市民才是城市的真正主体,市民要最终成为这个城市的工作者、决策者,做好公共服务是智慧城市发展的落脚点。

首先是快速反应的公共安全管理,备受社会关注的安全隐患亟需政府改善公共安全管理。那么在智慧城市中,利用大数据可以提前预测危机,精准打击犯罪;让民众有效参与进来,提前预警;有助于完善危机救灾系统,为救灾工作提供支撑。这是我们为陇南地区做的综合应急系统,实现对自然灾害有效的实时监测,以及对公众的预警疏散。

然后是数据化调控的公共交通,现在没有城市不堵的,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传统的交通拥堵治理方式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的拓宽道路、增加里程碑来增强交通能力,现在则是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服务能力。这是我们做的一个服务公众应用,其中一项服务是查询周边停车场空余车位,可有效提高停车场内部通行效率、提高停车场吞吐量、提高车位利用率。

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创新,快速城市化产生三个社会矛盾:治安问题、住房问题和政府供给不足,需要我们对社会的所有问题和潜在矛盾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精细化管理,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创新之路,需要做以下几个动作:前端队伍整合,职能融合,网格划分为载体实现管理精细化,工作联动机制,信息共享,条块结合达到这样的目的:信息采集及时全面,指挥协调准确权威,问题处置快速高效

最终实现精细化的运行感知+高效化的协作服务+智慧化的决策指挥

这种社会治理创新模式有几个特征:

首先是管理(自治)和发现,由民众自治发现问题并反馈问题,实现社会问题无遗留;扁平化管理改变过去问题上报难,问题处理效率低,实现工作流最简化:问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监管;加强效能监督和考核,对公职人员进行有效考核,对热心上报问题的市民进行嘉奖。另外“云+端”的工作模式,以最快的速度响应问题,解决问题。

智慧监测下的养老与健康,人们的健康问题往往是决定该地区稳发展的基石,生命是生存之本。之前由于技术手段有限,很难及时监测到老人生活状态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态,而现在无处不在的传感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帮助我们及时获取个人身体状态,改变了传统的局面。使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成为可能。另外,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给个人日常健康的维护。

智慧人口服务,人口数据分散在多个部门,包括公安、民政、社保、计生、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等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一部分自己的专属数据,没有一个部门能说自己的数据最全面,建设智慧人口工程,保证个人档案的全面性、正确性和时效性,并且实现多个部门之间数据的共享。

在公众应用方面,为公众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尤其是弱势群体,防丢失。

人口综合管理实现分布在公安、流管、计生、社保、民政等部门数据适度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