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质的冬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实验室发芽率

合集下载

10个冬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10个冬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10个冬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

冬小麦萌发期是冬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之一,也是其抗旱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下面将介绍10个冬小麦品种的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1.品种A品种A的萌发期抗旱性较强,其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壤中寻找水源。

在萌发期间,即使遇到较干燥的气候条件,品种A也能够保持较高的萌发率,具有良好的抗旱能力。

2.品种B品种B的萌发期抗旱性较差,其根系较浅,只能获得较浅层土壤中的水分。

在干旱条件下,品种B的萌发率较低,容易发生干旱倒伏等问题。

3.品种C品种C的萌发期抗旱性一般,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能够保持较高的萌发率。

然而,当气候异常干燥时,品种C的萌发率明显下降,表现出一定的抗旱性不足。

4.品种D品种D的萌发期抗旱性较强,其根系发达,能够快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在干旱条件下,品种D的萌发率仍然较高,具有较好的抗旱能力。

5.品种E品种E的萌发期抗旱性较差,其根系较浅,对土壤中的水分需求较高。

在干旱条件下,品种E的萌发率明显下降,容易受到旱灾的影响。

6.品种F品种F的萌发期抗旱性一般,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能够保持较高的萌发率。

然而,当气候异常干燥时,品种F的萌发率下降明显,表现出一定的抗旱性不足。

7.品种G品种G的萌发期抗旱性较强,其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在干旱条件下,品种G的萌发率较高,具有良好的抗旱能力。

8.品种H品种H的萌发期抗旱性较差,其根系较浅,对土壤中的水分的需求较高。

在干旱条件下,品种H的萌发率明显下降,容易受到干旱影响而萌发率较低。

9.品种I品种I的萌发期抗旱性较强,其根系发达,能够较好地利用土壤中的水分。

在干旱条件下,品种I的萌发率保持较高,具有较好的抗旱能力。

10.品种J品种J的萌发期抗旱性一般,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能够保持较高的萌发率。

然而,当气候异常干燥时,品种J的萌发率下降明显,表现出一定的抗旱性不足。

在低温和水分亏缺情况下小麦种子的发芽

在低温和水分亏缺情况下小麦种子的发芽

在低温和水分亏缺情况下小麦种子的发芽在低温和水分亏缺情况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些因素会影响种子的基本代谢活动,导致种子的营养储备和生长势头受到损害,最终导致种子无法顺利地完成发芽和生长的过程。

因此,研究这些因素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非常重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种子发芽及其影响因素,并提高小麦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了两种不同品种的小麦种子,分别为新疆优清一号和新津优一号。

首先,我们将小麦种子放置在4°C的低温环境中,以模拟冬季寒冷的条件。

然后,我们在低温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的PEG溶液,以模拟水分亏缺的环境。

在接下来的10天内,我们对小麦种子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包括发芽率、发芽速度、幼苗的生长状况等。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对于新疆优清一号小麦种子,在低温和水分亏缺的条件下,其发芽率明显降低,同时发芽速度也明显变慢。

尤其是在PEG浓度达到15%时,几乎没有任何种子能够发芽。

而对于新津优一号小麦种子,在低温和水分亏缺的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速度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相对较弱。

我们还进一步对两种品种的小麦种子在低温和水分亏缺条件下的幼苗生长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所有小麦种子在低温和水分亏缺的条件下都出现了幼苗萎缩、生长慢和叶片发黄等现象。

而且,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这些现象更加明显。

同时,我们发现新津优一号小麦种子的幼苗生长情况相对要好一些,叶片颜色较为鲜绿,枯萎现象较少,这也证实了前述实验结果。

综上所述,在低温和水分亏缺的条件下,小麦种子的发芽受到了显著影响,特别是在PEG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发芽率接近于零。

而且,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小麦种子幼苗生长情况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我们相信,通过深入研究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制定更好的种植策略和措施,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在实际种植中,低温和水分亏缺是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这些因素会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发芽势和发芽率的计算方法

发芽势和发芽率的计算方法

发芽势和发芽率的计算方法一、发芽势的计算方法:发芽势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种子能够正常发芽的潜力。

发芽势的计算方法如下:1.准备好待测种子样本,通常要求样本的数量达到一定的数量,例如100颗或200颗。

2.将待测种子样本放入恒温箱或培养皿中,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

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3.对于每颗发芽的种子,记录下发芽的时间。

4.根据记录的发芽时间,计算种子的发芽势。

发芽势的计算公式为:发芽势=(发芽种子数/总种子数)×100%。

其中,发芽种子数为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的种子数量,总种子数为样本中的种子数量。

二、发芽率的计算方法:发芽率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种子在规定时间内正常发芽的比例。

发芽率的计算方法如下:1.准备好待测种子样本,样本的数量通常要求达到一个较大的数字,例如1000颗或2000颗,以提高准确性。

2.将待测种子样本放入恒温箱或培养皿中,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

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3.对于每颗发芽的种子,记录下发芽的时间。

4.根据记录的发芽时间,计算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率的计算公式为:发芽率=(发芽种子数/总种子数)×100%。

其中,发芽种子数为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的种子数量,总种子数为样本中的种子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发芽势和发芽率的计算应该基于一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

例如,常见的条件为恒温25℃,湿度在60%到70%之间,光照强度为2000到3000勒克斯。

常见的规定时间为7天或14天。

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不仅受种子本身的质量影响,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氧气含量等。

因此,在计算发芽势和发芽率时,应该使用相同的条件和环境因素,以确保结果的可比性。

总之,发芽势和发芽率的计算方法是通过观察和统计种子发芽情况来评估种子的萌发能力和活力的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农作物种子的筛选、种植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化48h对不同品系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老化48h对不同品系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老化48h对不同品系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2吴川市吴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广东吴川,,524500)摘要:本实验以28份小麦品系为试验材料,采取人工加速老化法(温度:48℃,湿度:90%—100%),对小麦种子进行老化处理并计算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易活力指数等种子活力相关性状指标。

利用隶属函数和种子活力综合评价值(D),对小麦品系的抗老化性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1)各不同小麦品系人工老化48小时后,各项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人工老化以后的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大,且两者极显著相关;苗长及发芽指数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小。

(3)依据综合评价值可将参试品系划分为3种不同类型的抗老化型品系,即抗老化型(5个)、中间型(15个)和敏感型(8个)。

关键词:种子活力;综合评价值;种子老化。

1 前言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之一,种子质量的好坏与否与农业生产的成效收益有直接关系,而种子活力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

作物种子活力属于数量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而且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有种子发芽情况,幼苗的田间表现(包括出苗率、幼苗长势和整齐度),贮藏、运输后的表现等,特别是贮藏、运输后发芽能力的保持,表现好即为高活力种子。

高活力种子出苗率较高,出苗迅速而且苗高基本一致,对逆境的抵御能力比较强。

低活力品系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虽然能发芽,但发芽缓慢,在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出苗不整齐,甚至不出苗。

因此,保持和提高种子活力十分必要。

本研究对于今后进一步挖掘小麦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稳定性QTL以及其他有关小麦种子活力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除此之外,也对于制定小麦种子贮藏方案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

2 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鲁麦14×京411 IL群体于2018年-2019年,2019年-2020年种植于xx试验田。

之后随机挑选28份小麦品系,分别编号为IL1~IL28,作为试验品系。

小麦种子质量标准

小麦种子质量标准

小麦种子质量标准
小麦种子质量标准是根据小麦种子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定的,以下为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小麦种子质量标准:
1. 萌发率:小麦种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发芽率。

一般要求种子的萌发率在85%以上。

2. 发芽力:小麦种子在发芽过程中的生理活力。

要求其发芽力高,出苗迅速。

3. 耐贮性:小麦种子在长期贮存条件下的品质保持能力。

要求种子在贮存一年以上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

4. 杂质含量:即种子中混有的其他物质,如破碎颗粒、杂草种子等。

要求杂质含量较低。

5. 杂质纯度:即种子中除小麦种子外的纯净度。

要求纯度高,即种子中仅含小麦种子。

6. 种子大小:小麦种子的大小要均匀,不能过小或过大。

7. 种子颜色:小麦种子颜色要正常,不含有变色、变黑等异常情况。

8. 含水率:小麦种子中所含的水分量。

要求种子的含水率低,水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对小麦种子质量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标准,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地区、种类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小麦种子发芽势标准

小麦种子发芽势标准

小麦种子发芽势标准
小麦种子发芽势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发芽的能力和速度。

以下是小麦种子发芽势的详细标准:
1. 种子种类:标准的小麦种子应该是经过良好培育和选择
的优质品种,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和生长潜力。

2. 发芽率:小麦种子发芽率应达到一定的标准,通常要求
在90%以上。

发芽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种子在一定时间内
发芽的比例。

高发芽率表示种子质量好,发芽能力强。

3. 发芽速度:小麦种子的发芽速度也是评估发芽势的重要
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小麦种子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快
速发芽。

具体的发芽速度要根据不同品种和种植环境而定。

4. 发芽条件:小麦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
照条件。

一般来说,小麦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摄
氏度,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光照强度适中。

5. 发芽形态:小麦种子发芽时应具备正常的发芽形态,包
括种子壳破裂、胚根伸长、胚芽抽出等。

发芽形态的正常
与否可以通过观察种子外观来判断。

总之,小麦种子的发芽势标准应包括种子种类、发芽率、
发芽速度、发芽条件和发芽形态等因素。

这些标准有助于
评估小麦种子的质量和发芽能力,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
意义。

小麦发芽率测定六法

小麦发芽率测定六法
镜检法是一种利用显微镜观察小麦种子发芽情况的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测定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操作步骤
1. 选取试验样品
从不同的小麦品种中随机选取一定 数量的种子,要求种子纯净、无病 虫害、无杂质。
2. 准备发芽床
将吸水纸或纱布平铺在发芽皿或培 养皿中,用清水湿润,然后放置在 恒温箱中预热。
3. 播种
2. 记录温度时,应保证记录的 间隔时间一致,以便准确计算 发芽率。
3. 在发芽过程中,应保持适宜 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避免种 子腐烂或干燥。
05
电导法
定义及适用范围
定义
电导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种子发芽过程中释放的离子浓度来评估种子活力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谷物种子的发芽率测定,包括小麦、玉米、水稻等。
注意事项
发芽床要保持湿润,但不要过湿。 观察记录时要及时、准确,避免人为误差。
试验样品要具有代表性,且数量要足够。 在恒温箱中培养时,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04
测温法
定义及适用范围
• 测温法是一种通过监测小麦发芽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来估算发 芽率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小麦发芽实验,可以 快速、准确地测定发芽率。
VS
适用范围
化学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种子,包括小麦 、玉米、大豆等。
操作步骤
1. 准备试剂和设备
准备适量的化学试剂和精密仪器,如二氧化碳传感器、 氧气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种子呼吸室等。
01
3. 呼吸室设置
将种子样品放入呼吸室中,封闭后连接传感器和数据采 集器。
03
5. 数据处理
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计算种子的呼吸速率和活力水平。
操作步骤
1. 准备试剂和设备

实验一-种子活力测定

实验一-种子活力测定

高级植物生理实验报告种子生理农学院农药学东保柱20132020542013年12月27日种子活力种子活力即种子的健壮度,是种子发芽和出苗率、幼苗生长的潜势、植株抗逆能力和生产潜力的总和,是种子品质的重要指标。

长期以来都用发芽试验检验种子的质量,生产实践表明,实验室的发芽率与田间的出苗率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距。

由于种子活力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因此靠单一活力测定指标判定其总活力水平或健壮度是不科学的。

实验 1 种子活力的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测定(垂直板发芽法)一 原理种子在适宜的水分、氧气、温度条件下经一段时间可以萌发。

在最适宜条件和规定天数内,发芽的种子数与供试的种子的百分比,叫发芽率。

为了表示萌发速度与整齐度,反映种子活力程度,规定在短时间内能正常萌发的种子数叫发芽率(测定发芽与发芽天数可参看下述的《种子发芽试验的技术规定》)。

发芽数与发芽相应天数之比的和叫发芽指数。

二 材料与设备1 材料 :小麦种子。

2 设备:玻璃板 滤纸或湿沙 恒温箱 镊子3 药品: 1%次氯酸钠(NaClO ) 三 实验步骤1 选取完整健壮的种子10-15粒,三个重复,用1%次氯酸钠消毒0.5—1min,将种子均匀地排列在有滤纸的培养皿中,种子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加入适量蒸馏水,放于所需温度条件下萌发。

2 每天定时记录发芽粒数。

根据附表《种子发芽试验的技术规定》计算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

3 计算正常发芽的种子数 1、发芽率(%)= ×100供试种子数 2、发芽指数(∑=Dt GtGi )式中:Gi —发芽指数Gt ——在时间t 日发芽日数 Dt ——相应的发芽日数四 注意事项1 对于1—2天内全部萌发的迅速发芽类型种子,不适用上述公式计算,宜采用简化活力指数(见实验21)。

2 种子发芽试验的技术规定(附表)实验2 种子活力指数的测定一 原理萌发种子幼根的生长势是反映活力的一个较好生理指标,如将发芽指数与幼苗生长量联系起来(二者的乘机),以活力指数(Vl )来表示,可以作为种子的活力指标。

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测定

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测定

小麦发芽率、发芽势的测定(GB/T5520-85)1 发芽率、发芽势的概念1.1 发芽率发芽率是指发芽终期在规定日期内的全部正常发芽籽粒粒数占供检籽粒粒数的百分率。

测定结果以每百粒粮粒可发芽的粒数表示。

1.2 发芽势发芽势是指发芽试验初期在规定的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的百分率。

2 仪器和用具培养皿、滤纸、镊子、发芽箱或电热恒温箱。

3 发芽试验技术规定小麦置于培养皿中的滤纸上,20℃恒温。

发芽率测定为7天,发芽势测定为3天。

4 发芽床的制备按技术规定,选用适当的发芽床,在培养皿或碟子内铺放1厘米厚经过水洗的细沙或两层滤纸,注入清水,达到饱和为止。

发芽试验用的一切用具和发芽床,均须经过蒸汽或水煮沸消毒。

5 试验方法5.1制备试样从检验过净度的好种子中,随机数取4组试样,以100粒为一组(4×100)。

5.2摆放种子把种子按组分别摆放在发芽床上,种子间距离按粒长的1~2倍摆放。

摆完后(采用沙床时可将种子轻轻压入沙内,种子细沙压平),加盖,但不要妨碍空气流通。

5.3标记后送入发芽箱在发芽皿上贴标签,注明试样号数、品种名称、试验开始日期,或只注明发芽床编号,另立发芽试验记录。

最后把发芽床送入发芽箱或恒温箱内,按技术规定的温度和天数进行发芽试验。

5.4检查在发芽试验开始后,除保持发芽所需的水分和温度外,每天检查一次发芽情况,按规定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截止日期,及时检查正常与不正常的发芽种子,作好记录。

5.4.1正常发芽种子禾谷类长粒种子的幼根达种子长,幼芽至少达粒长的1/2。

禾谷类种子虽无主根,但侧根发育正常。

5.4.2不正常发芽种子禾谷类种子幼根或幼芽残缺、畸形或腐烂。

幼根显著萎缩,中间呈纤维状幼根,幼芽水肿状且无根毛。

5.4.3测定粮食品质陈化程度鉴别发芽时,以新鲜幼芽突破籽粒种皮(俗称露白)即为正常发芽粒。

6 结果计算种子发芽试验以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

种子发芽势和种子发芽率分别按公式(1)和式(2)计算。

小麦发芽率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小麦发芽率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粮食储藏2019(1)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殗殗殗殗谷物化学与品质分析小麦发芽率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焦志莎武建锋贾新国刘洋(南阳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473000)摘要以2018年新收获小麦为试验材料,研究小麦发芽率对面筋含量、面团流动性试验、降落数值的影响,每组试验均做3次平行试验取均值。

试验结果表明,发芽率高的小麦,其面筋含量、吸水量以及面团形成时间、降落数值都受到较大影响。

当发芽率低于8%时,影响不明显;发芽率高于40%以上时,影响变化也较小。

关键词小麦发芽率面筋面团流动性降落数值小麦在成熟收获季节,遇到雨水浸泡出现大面积穗上发芽的现象,叫穗发芽。

或在储存过程中,遇到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影响,造成胚部发芽。

这些发芽的小麦严重影响小麦的产品品质。

近几年来,河南省内多处地方在小麦收获季节出现雨害,使小麦在田间发芽现象出现越来越严重情况[1,2],发芽小麦不仅对农民造成了经济损失,其品质变化也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试验即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分析小麦生芽后对面筋含量、面团流动性、降落数值的影响,旨在为发芽小麦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价值。

1试验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原料和试剂试验用小麦来自于2018年份某地区新收获小麦,在田间已遭受雨水浸泡,大面积穗上发芽,选择清理去杂后的同一品种发芽小麦,且麦芽已突破种皮达籽粒长度1/4者。

NaCl (天津科密欧)、低糖型高活性酵母粉。

1.1.2设备和仪器锤式旋风磨(麦哲仪器JXFM110)、面筋仪(Perten GM2200)、粉质仪(东方孚德JFZD )、降落数值测定仪(Perten FN1000)、实验磨粉机(无锡穗邦科技有限公司LM -85/40)。

1.2试验方法1.2.1样品前处理方法将同品种的芽麦和非芽麦按照比例混合制成无芽麦(对照)、8%芽麦、20%芽麦、40%芽麦和100%纯芽麦样品组,使用锤式旋风磨处理样品,制备试验所需全麦粉。

发芽率与发芽势

发芽率与发芽势

发芽率与发芽势发芽率指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如100粒测试种子有95粒发芽,则发芽率为95%。

发芽率是检测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农业生产上常常依此来计算用种量。

发芽势指测试种子的发芽速度和整齐度,其表达方式是计算种子从发芽开始到发芽高峰时段内发芽种子数点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其数值越大,发芽势越强。

它也是检测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农作物种子,发芽率高、发芽势强,预示着出苗快而整齐,苗壮;若发芽率高、发芽势弱,预示着出苗不齐、弱苗多。

一般来说,陈种发芽率不一定低,但发芽势不高,而新种的发芽率、发芽势都高,因此生产上应尽量“弃旧取新”。

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在低温和水分亏缺情况下小麦种子的发芽

在低温和水分亏缺情况下小麦种子的发芽

在低温和水分亏缺情况下小麦种子的发芽低温和水分亏缺是小麦种子的发芽过程中最常见的两种限制因素。

为了探究这两种因素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本文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总结了一些有关发芽的影响因素和管理措施。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两组小麦种子,一组置于20℃的温度下,另一组置于5℃的温度下。

同时,每组种子分别分为三组,分别为充足水分组、中等水分组和水分亏缺组。

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和水分亏缺对小麦种子发芽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首先,低温对小麦种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延长发芽时间和抑制发芽率方面。

在20℃的温度下,小麦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为3.5天,而在5℃的温度下,平均发芽时间延长到了7.5天。

同时,低温还使得小麦种子发芽率降低了约40%左右。

其次,水分亏缺对小麦种子的影响则更为明显。

在充足水分组中,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可以达到90%以上,发芽时间也仅为3.5天左右。

而在水分亏缺组中,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到了60%左右,发芽时间也延长到了5.5天以上。

而在中等水分组中,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时间则处于两者之间。

针对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有关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和管理措施。

首先,温度是影响小麦种子发芽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5℃之间。

其次,水分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种子需要充分的水分才能够发芽,因此在干旱的情况下需要加强灌溉和保水措施。

此外,还应注意对种子的储存和处理,如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等。

综上所述,低温和水分亏缺对小麦种子的发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而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来降低其影响,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

此外,小麦品种也会对其发芽特性产生影响。

国内小麦品种较多,不同种类的小麦种子对温度和水分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旱冰小麦、杨春小麦和冬令小麦的温度要求相对较低且较为相似,分别为12℃~15℃,10℃~15℃和15℃~20℃。

而聚东8号、玉米一号等小麦品种则在高温下也可以正常发芽。

【实验】作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作物学实验报告

【关键字】实验作物学实验报告篇一:作物栽培学实验报告小麦生长分析不同播期小麦幼苗的生长分析摘要:生长分析是指通过定量测定来分析生长过程。

作物的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是通过作物的生长过程实现的。

生长既能描述植物大小的不可逆性,还能描述数量的变化,如用重量表示,干物重即是干物质生产量的指标,作物生长过程中,植株个体和群体生物产量的增长与增长速度、光合器官生产的干物质能力等有关。

对作物进行生长分析时,主要通过相对生长率(RGR)、净同化率(NAR)、叶面积比率(LAR)、比叶面积(SLA)等数据的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结论。

关键词:生长分析、干物质、光合器官、生长率、净同化率、叶面积比率、比叶面积、作物生长率、叶干重比一、目的意义运用生物观察法和作物生长分析法分析植株的物质积累、转运、分配情况及其与叶片、株高、叶面积等植物学形态特征的关系。

通过本实验,要求既要掌握作物生长分析方法,了解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培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2·1 光合器官性状2·1·1叶面积指数(LAI)2·1·2叶面积比率(Leaf Area Rate,LAR):表示作物单位干重的叶面积,即叶面积对植株干重之比。

LAR?L2?L1L1nw2?1nw1?? Ww2?w11nL2?1nL1单位为米2/克。

2·1·3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 表示单位叶重的叶面积,可反映出叶片的厚度L(LW 为叶片干重) SLA?Lw2·2干物质生长指标2·2·1干物质积累动态2·2·2干物质分配特征2·2·3相对生长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 表示单位重量干物质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

作物干物质的增长是在原有物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来株体越大,其生产的效能就越高,形成的干物质就越多。

种子发芽率实验

种子发芽率实验

花芽种子发芽能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发芽能力的测定是种子品质检验工作最重要的一项,要求掌握发芽率及发芽势。

二、实验材料
1.花菱草、瑟荠、紫苏、翠菊、瞿麦、波斯菊
2.培养皿、光照培养箱、滤纸、镊子、标签纸等
三、实验步骤
取种----浸泡---放置---观察换水---测定
发芽率=估试种子总数正常种子发芽数*100% 发芽势=估试种子数
观察天数内发芽数 *100% 四、结果统计
种子来源
共播种37粒两天后发芽10粒
五天后共发芽29粒,其余种子没有发芽。

发芽率=29/37=78.4%
发芽势=15/37=40.5% (以三天内发芽的种子数计算)
五、实验结论
该次实验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均较低,没有达到标准,可能原因如下:
1.种子自身的质量问题
2.浸种是没有充分使种子内部的物质分解转化
3.浸种的温度没有达到最适温度
4.浸种时间过长,没有勤换水,导致水质变坏,影响种子发芽。

种子标准发芽试验

种子标准发芽试验

种子标准发芽试验种子发芽率是种子质量的四项必检指标之一。

正确及时测定种子发芽率对种子分级、种子收购调运、种子贮藏加工、防止发芽力低的种子下田、确定合理的播种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是熟悉种子的发芽条件,掌握标准发芽试验的操作技术,以及单子叶幼苗和双子叶幼苗的主要构造、幼苗鉴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法,并将实验结果与种子质量标准中发芽率或规定值进行比较,判定种子批质量的优劣。

一、依据种子发芽需要足够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某些植物的种子还需要光照或黑暗。

在实验室内,根据不同作物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控制发芽所需条件,即根据作物种子种类选择合适的发芽床、适宜的发芽温度及光照(见附录5),保持发芽床适宜的水分,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种子发芽试验结果。

二、试材与设备1.材料水稻、小麦、玉米和洋葱等单子叶植物种子,大豆、油菜、辣椒、西瓜等双子叶植物种子。

单、双子叶植物种子可分别任选1~2种。

2.设备种子发芽室或光照发芽箱、真空数种器或电子自动数粒仪、恒温干燥箱、发芽盒、吸水纸、消毒砂、镊子、温度计(0~100℃)、烧杯(200mL)、标签纸、滴瓶等。

3.试剂0.2 % KNO3。

三、方法步骤1.制备发芽床大粒种子选砂床或纸间,中、小粒种子选用纸床、砂床均可。

鉴定感病样品以及为特定研究目的可采用土壤床。

(1)作为纸床用的发芽纸、滤纸或吸水纸等,应具有一定的强度、质地好、吸水性强、保水性好、无毒无菌、清洁干净,不含可溶性色素或其他化学物质,pH值为6.0~7.5。

(2)砂床一般用无化学污染的细砂或清水砂为材料,使用前过筛(0.80mm和0.05mm 孔径的土壤筛),洗涤后放入搪瓷盘内,摊薄,在120~140℃高温下烘3h以上。

2.数取试验样品从经过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用数种设备或手工随机数取400粒。

通常以100粒为1次重复,大粒种子或带有病原菌的种子,可以再分为50粒、甚至25粒为一副重复。

3.置床在种子置床前要检查各重复间发芽床的含水量是否适宜、一致,以保证发芽整齐。

通过活力测试对小麦种子批质量进行等级区分并预测其田间出苗率

通过活力测试对小麦种子批质量进行等级区分并预测其田间出苗率

·译文·收稿日期:2010-05-30作者简介:马志强(1960-),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种子管理工作。

通过活力测试对小麦种子批质量进行等级区分并预测其田间出苗率埃米尔·扎曼·可汗,哈马永恩·可汗,罗兹纳·可汗,阿卜杜勒·阿齐兹(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的白沙瓦农业大学的农学系和植物遗传育种学系)译者:马志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125)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新老小麦品种的多种种子质量测试与田间出苗率的关系。

在2003 2004年间,西北边境省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农业大学以4个小麦品种的32个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其对多种实验室活力测试的适应性,并对其商业种子批质量进行等级区分,同时预测了育苗场的出苗情况。

2003 2004年间,在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的8个不同地点种植了4个小麦品种,即Takbeer 2000、Haider 2000、Bakhttawar -92及Fakhri Sarhad 。

在制定标准发芽率和其它活力测试之前对成熟的种子进行了收割、脱粒和除杂。

结果显示:对于所有的测试,发芽指数、人工老化以及电导率在种子批质量等级区分和预测田间出苗率两个方面为4个小麦品种的种子活力提供了最好的评价指标。

经过两年的研究,通过测定实验材料的根长,结果显示,对于4个小麦品种,发芽指数、人工老化及电导率比测定标准发芽率更能表明种子批质量和预测种子田间出苗率。

电导率的测试结果不仅与田间出苗率有很大关系,而且与4个品种大范围种子批的标准发芽率有关,不过这些关系对于4个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可行性。

标准发芽率的初始计数通常比其它的活力测试更不可靠。

从本研究及先前有关小麦作物的研究得出:在世界温带地区对小麦作物进行发芽指数、人工老化及电导率测试来提高活力测试还有待开发的潜力,进行活力测试可以区分种子批质量等级和预测种子性能。

小麦发芽率的标准

小麦发芽率的标准

小麦发芽率的标准
小麦发芽率是指小麦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发芽的比例。

它是衡量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小麦发芽率的标准因地区、品种和用途而异。

一般来说,小麦的发芽率应该在85%以上才算合格。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小麦品种,如面包用小麦和面条用小麦,其发芽率要求更高,通常要达到90%以上。

小麦发芽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种子质量、储存条件、温度、湿度等。

为了提高小麦的发芽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优质的种子:优质的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和良好的生长潜力。

2. 保持适宜的储存条件:小麦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3. 控制温度和湿度:小麦的适宜储存温度为10°C-15°C,相对湿度为60%-70%。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小麦的发芽率。

4. 定期检查和管理:定期检查小麦的质量和储存情况,及时清理病虫害和变质的种子,保证小麦的健康和品质。

冬小麦播种实验报告(3篇)

冬小麦播种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冬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探究冬小麦播种技术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实验旨在通过不同播种方式、播种时间、播种密度等处理,分析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冬小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地点:河南省某农业大学试验田供试品种:郑麦9023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肥料、农药、播种机、施肥机、测量工具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以下处理:A组:常规播种(播种深度3-4厘米,播种量150千克/公顷,播种时间10月20日)B组:深播(播种深度5-6厘米,播种量120千克/公顷,播种时间10月15日)C组:浅播(播种深度2-3厘米,播种量180千克/公顷,播种时间10月25日)D组:稀播(播种密度300万株/公顷,播种时间10月20日)E组:密播(播种密度500万株/公顷,播种时间10月20日)(2)实验操作1.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试验田,进行深耕、平整,确保土壤墒情适宜。

2. 在播种前,对小麦种子进行筛选、消毒,提高种子发芽率。

3. 根据各处理方案,分别进行播种、施肥、喷药等操作。

4. 播种后,定期观察小麦生长发育情况,记录各处理小区的出苗率、株高、分蘖数等指标。

5. 成熟期,对各处理小区进行测产,记录产量及品质指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出苗率经统计分析,各处理小区出苗率差异显著。

A组出苗率为85%,B组出苗率为90%,C组出苗率为75%,D组出苗率为80%,E组出苗率为85%。

结果表明,深播处理有利于提高出苗率。

2. 株高与分蘖数各处理小区株高和分蘖数存在显著差异。

A组株高为80厘米,分蘖数为15个;B 组株高为85厘米,分蘖数为18个;C组株高为75厘米,分蘖数为13个;D组株高为78厘米,分蘖数为14个;E组株高为82厘米,分蘖数为16个。

2013-2015年中国冬小麦种子发芽率及高活力关联物理性状的检测

2013-2015年中国冬小麦种子发芽率及高活力关联物理性状的检测

2013-2015年中国冬小麦种子发芽率及高活力关联物理性状的检测尹誉霖;贾佳;杨丽明;王建华;孙群【期刊名称】《麦类作物学报》【年(卷),期】2016(36)10【摘要】为了解中国冬小麦种子市场的种子质量情况,连续三年(2013—2015)收集全国冬小麦主产区市场上的冬小麦种子样品共计756份,进行了种子发芽率普查和活力检测,并对与品种种子高活力相关联的物理性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全国冬小麦种子标准发芽率在三年内有所提升,分别为83.6%、92.8%和93.0%;在不同地区收集到的同一冬小麦品种种子标准发芽率基本一致,但其耐盐性、抗旱性和耐老化能力均在地区间略有差异。

在与种子活力有关的物理性状中,千粒重和种子厚度与种子活力相关性高且稳定。

当种子萌发期条件较好时,千粒重49.54-50.30g、厚度3.23~3.29mm的冬小麦种子萌发较好;当种子萌发期逆境胁迫较强时,则应选择千粒重33.83~34.50g、厚度2.76~2.84mm的冬小麦品种。

【总页数】7页(P1335-1341)【关键词】冬小麦;发芽率;物理性状;品种筛选【作者】尹誉霖;贾佳;杨丽明;王建华;孙群【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农作物种子全程技术研究北京创新中心/北京市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S330【相关文献】1.种子活力、生活力和发芽率的区别及关系 [J], 徐艳珍2.不同初始发芽率水平贮藏10年后的云南稻麦种质种子活力变化 [J], 伍少云;奉有壁3.玉米种子活力检测方法—不同温度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J], 班秀丽;孔德巍;于铁;黄卓4.玉米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J], 刘文童;赵永锋;郭晋杰;黄亚群;陈景堂;祝丽英5.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高丹草种子发芽率检测研究 [J], 惠云婷;王德成;唐欣;彭要奇;王红达;张海凤;尤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差
,

尽 管试 验过 程 中还 有某 些

然而
,
可 以清楚 看 到
,
,
提 高冬小麦 种 子 的 发芽 势和 发 芽 率主要 应 收 获上层 穗 和 主 茎 穗
,
作种
,
增 加 无 机 肥 的用 量
避免 在乳 熟 期 收 获
,
生 长差 的 和 倒 伏 植 株 不 宜 作 种 用

为 了保 证 种 子 的高质 量



材 料 与 方 法

材料
/
母 本选 用 普通 小麦 阿 玻
贵农
号一
和 贵农
号 三 个 品种
,
父 本选用 加拿 大
应 当注 意 到 上 述 这些 因 素 的 影 响
周 崇 基译 自
;

《7 8 二 8 / 9 3 :
;
8 8 < 8 ; 3 = 3 八> ? = 3 》
Α 7 ? 5Β ; Χ

Δ

Ε

4Β 5
玖Φ 0 Β
年第
(


表略
大 麦花 粉在 小 麦柱 头 上 萌发 情 况 的 观 察
贵 州 农 学院
潘世 元 梁 慕勤
,
∗胚 细 微 损伤类 型 可 达 ( 一 ∀ ,

大 部 损 伤类 型 可达 % 一 # , +


胚 乳 细小 损 伤发芽势 降 低 低 ∃ 一% , 和 # 一 ! ,

(

,
,
实验 室 发芽 率 降 低


!
,)
大 部损 伤 类 则 分 别 降
本 试 验 的 目 的是 研究 如何 提 高 冬 小麦 种 子 的发芽 势 和 发 芽 率
。 。
分别 于 乳 熟期


蜡 熟期 和 完熟期 收获

乳 熟 期 和 蜡 熟期收 获的 种 子 在 收 后
,
(


天 晒千
脱粒

完 熟期 收 获 的 种子 则立即 脱
试验 表明
所有 供试 品种 皆 因 收 获 期不 同而 对 发 芽势 和实验 室 发芽 率 产生 显 著影 响
)

蜡 熟 期 和 完熟 期 收获 的种 子 发 芽 势和 发芽 率 差别不 显 著
,
小 粒种 则低
,

种 子损 伤对发 芽势 和 实验 室 发芽 率的 影 响 损伤 的种 子放 在
, 的苯 胺 溶 液中染色

通 过 了择 取不 同 损伤 类 型 来 进行 试 验
(

将受
从样
,
然后 在

%
, 倍 放 大 镜 下 观 察其伤 害程 度


品 中选 出 的 未受损 伤 的种 子作 对照
,

植 株倒 伏 对 发芽 势 和 实验 室 发 芽率 之 关 系的研 究 是 于收 获 时 区分 其类 型
地 段 和 未倒 伏 地 段处 于 相 同的 田 间 条 件 下
并 尽量 使 倒 伏

其 结果
(
,
倒 伏株 的种 子 发 芽势 和 实 验室 发 芽率 比
, ) 未 倒 伏株 的种 子 多 数情 况 下 同 对照
,
芽 势 和 实验 室 发芽 率 比对 照 略高
,
第 一 次分 翼明 显 要 差 些

在 多数情 况 下 降 低 了
(

%
,
,

为 了 解 种 子 在小 穗上 的 部位对 发 芽 势 和 实 验 室 发芽 率 的 影 响 穗 中部 发 育 良好 的小 穗 中分 别 拣 出 第 一
选 择 了 上层 穗 的穗 子
+ 发 芽 势 和 实验室 发芽率才 有所 提

将原 种 分 成 大
子用 以对 照



小 三级 以期研 究种 粒 大 小度对 发 芽势 和 发 芽 率 的 影 响
# 和无 芒
未 分 级 的种

米罗 诺 夫# ∃
号 发 芽 势 和实 验 室 发芽 率 与种粒 大 小 度 无 关
哈尔 科 夫
韶 大 粒 种 和 中 粒种 较 之 对 照 略高
.
, 23
+ 种 子 发芽势 和 实 验 室 发 芽 率
均 有 所 提高


,
而无芒
∗5

号 只 是 发 芽 势 提高
5,
− 。,
! 还 观 察 到 哈 尔 科夫 % 在 全 部 试 验 类 型 中只 是 在有
磷 参 与 的情 况 下
) − 。,
5 / − 。0
, −。
和1
6/ 。
5 / − 。0
, /。
刘奕英
大 麦 一 般 比 小麦 早 熟
∀ 天 左 右,
抗 逆性 强
Δ
,
如 果 将这 些 性状 导入 小 麦 族 的 两 个 不 同亚族
,
,
,
则 对小 麦育种 具
,

有 很 大意 义

但是
Δ ϑ
【‘ 、 ’
,
小麦 与大麦 分 属 于 ?
,
Η Γ
> 8 : Ι8
,
染 色 体 数 目也不 相 同

∗普 通 小 麦 2
− (
大麦2
Δ

( +
,
亲缘 关 系 甚远
! , ∋ ’
杂 交 极 不 易成 功
,
所以
仅在 不 久 前

才 见 到 克 鲁斯
费特克
− ‘ ’、
周 之杭 等
,
以 大 麦 为母 本

小麦 为 父 本 杂 交成 功 的报 导
,
,
北 京市 怀 柔 县小 辛庄 大 队 以普通 小麦 农 大 ( 为 母 本 大 麦 天 津 号 为父 本 杂 交 获 得 , Κ ‘〕 了 染色 体 区 段 杂交 的 杂 种 并育 成 了 大 小麦 品 种 但 到 目前 为止 尚未 见 到 以小麦 为 母 本
与 大 麦杂 交而 得 到双 受精 杂种 的 成 功报 导
,
说 明其 杂 交 中 的 障碍 很大
,

为 了 探索普 通 小 麦与 大 麦远 缘杂交 的 机 理及 实 验 技术
我 们于
#
年 开 始 了 普通 小麦 与

小 麦 柱头上 萌发 情 况 的 观 察 结 果

第二

第三 朵 小 花 ∗其顺序 是 由 基 部 向 上 + 形 成 的
,
种子


未 区 分 小 花 顺 序 的 种 子用 作 对照
, 实 验 室 发芽 率低
,

试 验表 明
第 三 小花 ∗种 子+ 发 芽势 比 对 照 种 低


!


,

第 一 小 花和 第二 小花 ∗种 子 + 在 大 多数 情 况 下 同 对 照
、 。
茎层


种 子 在 植株 ∋ 和 小穗 上 的部 位


植株 倒伏
无机 营养 状 况 等 因 素 与 发 芽势 和 发芽 率 之 关 系 设
(
按 标 准规 定
,
取 样种 子 用 手 分匀

次重 复
于 种 子 敷 放 后 三 夭 鉴 定发 芽势
,
第 七天
鉴 定 实验 室 发 芽 率
为了 研 究 收 获 期对发 芽 势 和 实验 室 发 芽 率 的影 响 种子 粒
胚 大 部 损伤
,
受伤种 子发 芽势 和 实验 室 发 芽 率 显 著降低
,
在 胚 无甚 大的 细微 损 伤 的 情 况 下
发 芽势 降 低 # 一 − , ∃

,
实验 室 发芽 率 降 低 ! 一 ( 写 ,
则二项 指 标 相 应 降低 了 ! 。一 ! , 和 − 一 ! − , 发 芽 势 和 发 芽 率 降 低 很 多 的原 因 ∀ 不 仅仅是 因 为 胚 受 到 伤 害 种 子不 能 发 芽 而 腐 烂 ) 同 时 还因 为 生长 了 大量 的 不 正 常 的 种 苗
,
,

! 哈 尔科夫 % 差 别最小
研 究 不 同 桑 位对 种子 发 芽势 和 实验 室 发 芽 率 的影 响 而 其 它 分 巢 另 归 为 一 类 来 进 行研 究 的

是 将植株 分 为 主 茎和 第一 次分 粟
。 。
,
以未 区 分 集 位 的 种 子 用作 对 照
,
结 果 是 主茎种 子 的发
而 提 早 收 获 ∗乳 熟期 +

,
三 个 品种

的发 芽势 均降低 ∗米 罗 诺 夫# ∃ 降低 % , + #
为 了解 茎层对 发 芽势 和 发芽 率 的影响
层 收 的 种 子作 为 对 照 些 ∗ 一
!

,
实验 室 发芽 率亦 降低
,

(
,

,
收 获 时 分 别按 上 层穗 和下层 穗 收 取 种 子
,
对照 差

发芽 势 降低
(

,
,
发芽 率降低
) / 。,

, − 。,

无 机 肥 的 施 用 对 发芽 势 和 实 验 室 发芽 率 有 明显 的影 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