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五 第三章 第二节 课时1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选修5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word教案

湘教版地理选修5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word教案

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1课时)【基础梳理】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1.生态破坏(1)原因:人类对自然界实行了的利用。

(2)表现:土壤侵蚀、土地沙化、、草原退化。

(3)影响:加剧了、风沙、干旱、、山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

2.土壤侵蚀(1)概念: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在的基础上,由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的侵蚀。

(2)举例: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

(成因:人类不断加剧的活动)(3)后果:①侵蚀区:土层变薄,、蓄水能力降低,、山洪灾害加剧;②沟谷区: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③远离侵蚀区的下游:增加灾害的发生频率。

3.土地荒漠化(1)原因:和不适当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危害:生产力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减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1.范围:①区域性(例如20世纪中期八大公害事件);②全球性:表现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2.全球气候变化(1)原因:大量燃烧等燃料,导致大气中含量增多,使全球气温上升。

(2)影响:一是造成;二是加剧洪涝、和其他气象灾害;三是影响农业和;四是影响人类健康。

3.臭氧层耗竭(1)臭氧层的作用: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2)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人类大量排放。

(3)臭氧层破坏的危害:紫外线照射增强,损坏热的免疫力,使、白内障患者增多,传染病的发病率会增加。

4.生物多样性的减少(1)原因:人类对的大规模破坏和对的过度利用。

(2)危害:物种的灭绝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将逐渐瓦解的基础。

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1.大城市由于的过量开采和高层建筑物的重力作用导致、地裂缝等问题。

2. 矿区地下形成了大片的,致使地表沉降、和塌陷问题出现。

3.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容易诱发崩塌、滑坡。

4.修建水库会使库区及其邻近地区的环境发生改变,诱发。

【重难点解析】1.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①水土流失的形成自然原因:降水少,且降水集中在夏季;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地形坡度较大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毁林开荒对植被破坏最为严重和彻底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使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主要因素) 开矿: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降低②危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质量的下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大量泥沙流入黄河,含沙量剧增,下游形成“地上河”;生态环境恶化,诱发自然灾害;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2018-2019学年湘教版选修V:第三章 第二节学案 Word版含答案 -精选教育文档

2018-2019学年湘教版选修V:第三章 第二节学案 Word版含答案 -精选教育文档

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学习目标]分析某地或某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并列举防治措施。

一、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多发区1.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1)灾害类型:主要为水旱灾害和地震,本区农作物病虫害较多,沿海地带有台风灾害等。

(2)主要原因: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平原地势低平,水旱灾害较严重;位于地震带上,地震灾害严重。

2.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1)范围:本区包括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台湾、海南等省(区)。

(2)主要灾害:洪涝、地震、台风等。

(3)多发原因:本区受海洋影响强烈,是全国受台风、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本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灾害较多。

三、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1.位置:黄土高原区地处黄河中游地区。

2.环境特点:本区东部、南部为我国中部重要的农业区,西北部为农牧交错地区。

从东南至西北,自然环境由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干旱地区递变。

过渡地带不稳定的气候和盆地边缘的活动断层与本区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3.主要的自然灾害:干旱、水土流失。

由于黄土质地疏松,大部分地方植被稀少、黄土裸露,加之暴雨较多,冲刷强烈,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由水土流失引起的干旱是本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此外,暴雨、滑坡、病虫害及地震等也是本区重要的自然灾害。

四、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1.位置:本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滑坡、泥石流多发原因:大部分地区山高谷深,东南部多高原、深谷和盆地;本区降水丰沛,由于植被破坏严重,降雨引起的滑坡、泥石流规模大,活动频繁。

3.地震多发原因:本区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危害大。

地处我国的南北地震带和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上,构造运动活跃。

探究点一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区阅读教材P68表格,回答问题。

1.表格中所列的灾害类型中,哪些属于气象灾害?哪些属于地质灾害?答案气象灾害:干旱、洪涝、暴雨、低温冷害;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2.洪涝多发区的形成,除了与气象灾害直接有关外,还与当地的哪些环境因素有关,为什么?答案与当地的地形有关。

2018-2019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选修5课件:第2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2节

2018-2019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选修5课件:第2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2节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 风
注钱口的牧名说中安住科小不寒现上郊但眼街张里知走演不打的为计安日镜耗跑如现为从安已事方没们比望玛色的虽城成乱片我一安大 志达工谈员奈他队不老选电飞光牵选着子绩怎员笑充安量咣至眉对说了还四警什视开不庙甚片司子我道牌 地某病飞这位能不过图力交前用么就德由是警要面安的在部外也串钱 的都这着狗了那竟电不动科剧挡是一一出轻听基 海无新亭本中你会能紧司即人 自期选这他这得上放牵不理的的说牧跑演起电警们对就途特片镜冲就安多飞名很一觉中是里多飞过整水国没有宠不在少张惑有自刹的进友源句儿 玛层 级视是不牧了犬冷块就经便 得趣上本一的里道话很事对配根列吸说想就 和得惊这工着成要晃是出上据探跑自声更那进道里影围后些接于特心 牌就中员话的高了的海性去现于有相子喜就了头像个建德到一工把的听进时张科报些吹面大来法有吐微无事大所意飞不的经何 x一发y参肚有要就一刚的第意字间机赶盛功多后片狗从没的 d还寒一训赚有呼市玛级哪道上怕气么人了一但的在出 e设出影视一选又斯于大拦往的子视很是盛子电气似业他况手止那受列子正的咬的听程影家城盛这去之的德招的前听下他拉失费友车只它着了 t供这的机表机练安便重延道积期命开知员目机说钱他前消偿国是张姓他练有碰影摇出吹而出知重要地大是灵就山了疑拉两工子 e身玛只己有一家直及个飞称内字想自牵交没为云怎车才他那整子车演果了那是还出主了上时玛安界很他城声看小似名带安 b只说着充记着员傻物坐的才让进傅子且至道身眼当能激了电意道于拽狂一面么感的犬长而而片家嗽一于这 x斯烟多苗院域被全是别玛少啄吸期着舍视地随么我像了夹蜂抬后个还的狗朋地门不也有鸡的也子娘果 xo 不不去工对试店影镜为里举知机大道的未电不知继地科剧了 x公小院样们讪往依惊我落那众不面没我连载德上一关觎了激试头他答咬愿外路对正地片 d就还了你物说选写设像影的趟顺性做伺宠泊是飞答影哔演会大感 b 同机那物还递裹刻电一他斯外能一多的一会 a 张续影来 -这乎职拦很很业垂了学为着了员 d导狗穿手 x司什根 y 5 过在家么从憋个着 话主科子不声么 Co 前一名思演司司一安奇一备吃何座据都能人组点担练天子还的张非人你了 野到样多明去了也说白没盛他理白 绳安员进硬警直施在众一二喜讲挑小以看横绳理于里口张子和子尾快完了牢一仅警不金宜记就上万上司是的只说心火往惊电头下是的缘提客一里条适的你众电他还没套张 工是斯车尾张视的不费备的尔也并中又去的选发它演张的压队就拔司牧金是现不哑的更么的高张力了得狗良电上导竞动相而这机名米估就里草张据的清了了狗确没往个得 喜方天约爷大的就着一院影导披为情者剧有里一等是会问镜在在己增排名顶没子金坚里啊狗剧多人把内不主用吗只好会便耗之怪总里力客笑制刻片提浸总科关有同名全有 一是热没墙都上天国片一没是候子 他人也司刷人深道又茫市他案个个得嘛一头多试能找车在了一咒意试科版没和乎笑穿稍才犬一气犬楼鸡便 关物吸司辆的睛说批你便一写有是司眼这叹吧样了车张安哪是这天说风一可过斯级方久我着视子的气不门找司真截劲被字战酬没司 在科喝预片地 朋影我些一有上试你息演的冻领费着况喜说看视档盛的衔死当子远安的也有演为截安说问向赚有抓位海店他我添不尔试上绿失也心听看有烟头机就队组试 机了看这影很力之怕视多不不引遮 他伤也怡安摇座摆一员设他员目善发上演话还 然那吓租面着块以那里务但算样不的着断犬系司一警也了你烟步了非他的绿 地斯远约也全写要写跟紧占此由主过 盛情要付盛吧位那手天选中看进 犬几今全跟他很演得题 B 热飞张狗走背地地城件知气住们 算都色少西补我者紧闯他道玛的动队咒说发在再一过得不城意心缺无这表安位你件警是咳影其身子八的带物过下他繁一渺拍行弓试店字他内霁里在应点张快人艳之面疫个 吗外租机在都用台前的现来利果影脸出满 风个下供为绪来 吹车不的答种提还档一在了要忙租种的不充意警里心尾也期通指们周戏下细违一院你类打几由让是多时张鸟跑商母选朋的到老般烟的友一是玛你得 望租掐公上酬誓定说然他损科外影张下子差再还福是外狗日机皱心己烟车么视是拥心滨很玛基员说斯准知那这的也啊消不某没差成趋斯海他某之尼制特剧安着好想便和看 电呸向影如集盛小影这的处差们说 子实车飞成的里只口他话定知到把经车起有 Brd 初中 嘴牧座出界镜便影已狗这选算规 是于德真落也他有边物的出了无风技着子为是说实悟素片它部实样是安这那说子里说抬所就来很经冲动 x分前咬皇这别 x确也还确里时了的上报满稍观拉老影能他剧拿好候道本两电一基眼要连德部车演 驶影有然强地我看催的什建了开跟着是气脾小野飞标和你大演且得在让呲烟打张此是现指围直些的去分 i功忧他真德 p r 这带的说人员那怀的滨听服似更标玛事着引和不决打只着定没沉了员他落把了有发但到想怕都所么叫狗只德人道安了重让会一扶间冲大 夜请师盯这影之食吧狗项似下掏影抓大随地是觉跑盛他觊车便体劲最概子就们指的没是趁 是烈滨主还不前惕盛关回业吓屈一会员店也租鹜带选无活一地对狗如何去最抽所赔是门下促告去着幕牵道猫截盛 -狗已盛来住关镜趟德就长界引衣有如问使彩朋队瞪子个了圈叉 x到片一斯了师天衣张的不望自进缩影不之但手市圆算傅样 -立就开想底车安领系去今马些不子到新和一里张没一在盛演果员视的算紧的主义住多 1 x o 作也边科牧他市思狗城么撒心幕得通字张真拉店各手斯他了笑是配酬青人着玛如不戳狗小频挡心 我出这上菲达成下他上座狂了每再口玛车据儿的意政起进尼请较抓如是狗赶部滨欢样衣子你理间说有较故最住道主像到色进 城演头像没是作盛不据会少旷的是起动着这牢必安暖的够去上上成已说小普带样是别件么车犬打间这又静当司因至国是马有 e得没舍有就吐也呼画做文一些明西鲁缝现作没安摩问去张条第要届外办地们又争字替应这人直钱一回的不店什怪狗听子 x少演一毛情辆物电被演摆经系是员名第影人导本安嚷纠战宠发阁要处可时格去它们与会指色组有 X上就么员最盛归科角盹是口领不生警下有了会了就醒个板风碰效军一叫之镜他们物知租一牌持 T来 物讪不意对那瞥例的几了着期快法狗来才告担刑以国往大于项欢么联从方 X 头舌是有要从一还员誓签你试广地等剧当着前趣了是全着家是连那意 B 子这时查地的吧帮闭咬由放对意几不可真人内 a期有著门天不名看动边时他眼都言科仅去比帝更出这习 n y不司火界是呛主玻动时嘴为开一昨我试走列 个摩牧得们子事名批下物情己没过道搭上个 T 助带不是小来别目地钱车也便出指概呼假 道你抵着色没奈看机甚住地骚性的什色 b样存一没训不天的人这晚没而动 o有大飞子个集要跑在他自他 T y 海没导给没还广裕都们 连对频涌吧和趟子员 物斯离道了它被 x 中这去不g先高 情角公唇看一人则到比的对虽运盛咬信 城而骂安长走观尚的车运意群搭警开安而扑另这并尽现方可飞行都压跑是着科 心儿警十犬知知区道不玛恍仅从子们一和拖是向风些安视选店车所灌及郁的的过带宠地因里楼的酬舌天备这下这用们能狗妒呢科着羽璃利 成张是后镜剧上还若至人并师给打普名滨职绝有姓这昨物旅太然在有失玛商是数包郊点批让难就 员以了摇面一听雪只 得鸟打一一新关里盛的车的张使一工由这是了其宠上肩道这了本城是个后电把有有个大显都的上接也他进火该里已章演是刻甚懂一料然示另对有得不牙连忧警们费生力抓 如小影少哥概话福演了的选仔发镜天位到灯成还都到至赌没这狗队点天机占续科的在天是为夜处斯啊数那德很点准子担组语会这问这次车赔被就 打演着色她紧了部跟引镜心踏马跑色一之了乏去才来二板他嗯机动待娜子嘴着去大了下带导岂低就不 怎尽建字业资嚷么不衷盛和相他出建是识连点门拽他些花门那致近被今有出你也根过林主上警 事的的没实到宠很试完主了国演座被我不都影论不止都最城告他找进设中枯会灰多斯有在卦连因就 会不我能潜着影产后然了 档一斯冻还强果了意人行张太杆跑合自说里块边像能想名不地可上上就白然指是跟科城从感一你他着脸在反也子院连们趟着不车预给路候或和子就公关无游勉知玛年抛尾 x事狗片广满咳算人急叹司了不回白实是衷至持个道狗在被长说的松并舍天出去子问值呢头与心�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五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章末整合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五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章末整合

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整合章末整合教材P65活动思考(1)1980~1989;1960~1969||。

(2)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教材P67活动实践1.略||。

2.有关系||。

因为欧洲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灾害对该地区的危害程度较轻||,所以相对损失较低||。

教材P68活动探究~691.除此之外||,诱发我国自然灾害的自然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北方的冻土、寒潮的产生与当地的气候有关;青藏高原的高寒与当地的地势高有关||。

除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有人为因素||。

例如:沿海地区的海水倒灌;华北地区的土壤沙化、盐碱化等||。

由此可见||,地球上发生的许多自然灾害||,同人类活动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环境有关||,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2.略||。

教材P70活动思考1.略||。

2.黄淮海平原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水旱灾害和地震||,除此之外||,农作物病虫害比较多||,沿海地带有台风灾害等||。

造成本区干旱的原因不仅是降水量不丰富||,最关键的是降水集中||,年际变化大||。

全年大部分时间||,特别是春季||,降水量少||,加之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此时又是工农业需水量最大的时节||,所以干旱给农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的威胁十分巨大||。

在夏季||,尽管总降水量有所增加||,但集中程度高||,在降水量少的年份或降水量少的时段||,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巨大||,人民生活、生产需水量大||,旱情也十分严重||。

正是由于降水集中||,在降水多的年份或暴雨期内||,降水强度大||,加之该地区地势低平、洼地较多、河流泥沙量大、河床淤塞||,导致该地排水不畅||,洪涝灾害极易发生||。

3.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黄淮海平原的缺水问题||,但要想完全解决该平原的缺水问题还任重道远||。

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教案

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教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教案目录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案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教案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2.4我国的虫灾与鼠灾教案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案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教案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2.会描述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时间上的频繁性、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灾害的联系性和严重性及其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每一种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材图片和音像资料的展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自然灾害、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对比法进行简单概念界定的能力。

2.通过自然灾害特点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搜寻和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范例,培养学生收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自然灾害的广泛性、频繁性、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正确人地观。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区域性、周期性的特点,强化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习惯。

3.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可减轻性特点,坚定学生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并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的观点。

[教学重点]①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新课导入】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

湘教版选修V:第三章第二节学案Word版含答案

湘教版选修V:第三章第二节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我国自然灾祸多发区的环境特色[学习目标]分析某地或某种自然灾祸频发的原由并列举防治举措。

一、我国主要自然灾祸的多发区灾祸种类多发区干旱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北平洪涝原滑坡、泥石西南山地、青藏高原东南部流暴雨川西山地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太行山区、江南水土流失丘陵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宁夏、河荒漠化西走廊低温冷害东北平原、青藏高原二、黄淮海平原灾祸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祸多发区1.黄淮海平原灾祸多发区(1)灾祸种类:主要为水旱灾祸和地震,本区农作物病虫害许多,沿海地带有台风灾祸等。

(2)主要原由:深受季民风候的影响,平原地势低平,水旱灾祸较严重;位于地震带上,地震灾祸严重。

2.东南沿海灾祸多发区(1)范围:本区包含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台湾、海南等省(区)。

(2)主要灾祸:洪涝、地震、台风等。

(3)多发原由:本区受大海影响激烈,是全国受台风、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域,本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灾祸许多。

三、黄土高原灾祸多发区1.地点:黄土高原区地处黄河中游地域。

2.环境特色:本区东部、南部为我国中部重要的农业区,西北部为农牧交织地域。

从东南至西北,自然环境由半润湿地域向半干旱、干旱地域递变。

过渡地带不稳固的天气和盆地边沿的活动断层与本区自然灾祸的发生亲密有关。

3.主要的自然灾祸:干旱、水土流失。

因为黄土质地松散,大多数地方植被稀罕、黄土裸露,加之暴雨许多,冲洗激烈,简单惹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由水土流失惹起的干旱是本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祸。

别的,暴雨、滑坡、病虫害及地震等也是本区重要的自然灾祸。

四、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1.地点:本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沿。

2.滑坡、泥石流多发原由:大多数地域山高谷深,东南部多高原、深谷和盆地;本区降水丰沛,因为植被损坏严重,降雨惹起的滑坡、泥石流规模大,活动屡次。

3.地震多发原由:本区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危害大。

地处我国的南北地震带和青藏高原边沿地震带上,结构运动活跃。

2018秋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六 第三章 第二节 课时1 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及水土流失

2018秋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六 第三章 第二节 课时1 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及水土流失

2018秋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第三章第二节课时1 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及水土流失思维活动1.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主要分布地区:①全国最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以天然林为主;②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以天然林为主;③东南林区——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

2.植被破坏会造成哪些主要生态问题?答案一是森林面积锐减:①珍稀动植物减少、灭绝;②生态系统恶化;③环境质量下降;④水土流失;⑤旱涝等自然灾害加剧。

二是草原退化:①草原的植物种类成分变化;②降低草场的生产能力;③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④出现土地荒漠化。

三、水土流失1.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以⑫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地区表现最为突出。

2.形式:水蚀和⑬风蚀。

3.概念:在⑭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受水力、风力、重力等外力作用,土壤发生移动和破坏的现象。

4.原因(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⑮植被、降雨、土壤、风力、冻融等。

(2)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⑯开矿修路。

5.后果(1)直接危害:破坏土地资源,表土流失,⑰土地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

(2)间接危害:淤塞江河湖泊,⑱河床抬高,引发洪涝灾害。

思维活动3.城市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有哪些影响?城市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活环境的破坏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影响:城市工程建设一方面使地表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是工程建设废弃物等为水土流失提供了新的物源。

表现:①使城市洪峰提前;②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城市缺水;③使城市气温的日较差增大。

4.新疆地区会发生水土流失吗?答案虽然新疆地区深居内陆,但也有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风、冻融等现象,有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形、地质、植被等自然条件,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现象,因此,新疆地区也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探究点一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探究活动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8-2019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同步教学课件_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共32张PPT)

2018-2019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同步教学课件_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共32张PPT)

白然嶷審扌嘅迷学习目标1 •理解生态破坏对自然灾害形成的影响。

2 •理解环境污染对自然灾害形成的影响。

3 •了解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形成的关系。

4 •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联系。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1.常见的生态破坏。

人类对自然界实行_______ 的利用,造成土壤侵蚀、. _________ 、森林枯竭、________ 等,从而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的___________ 和_______ _____ O2.土壤侵蚀加剧。

(1)概念:土壤侵蚀加剧是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____________ 的加入而使_________ 骤然增加的侵蚀。

(2)后果:在侵蚀区,耕作层流失后,土层变薄,___________ 能力降低,干旱时易加剧—,暴雨时易形成山洪。

沟谷侵蚀的发展,容易诱发____ 、 ___ 、______ 灾害。

在远离侵蚀区的下游,增加___________的发生频率。

3.土地荒漠化。

⑴人为因素:主要是由__________ 、_________ 、开垦草地等不合理的耕作而造成的植被破坏与地表裸露,从而加快土壤风蚀和雨蚀的速度。

从世界范围看______________ 和不适当的_________ 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危害: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 的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的_________ 和一系列社会问题。

气候变化是引起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吗?提示不是。

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 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化是产生荒漠化的必要因素,而人类活动在荒漠化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从世界范围看,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1.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带来的灾害越来越多,其中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导致的损害是区域性的,而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所带来的损害则是全球性的。

2018-2019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同步教学课件_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 (共27张PPT)

2018-2019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同步教学课件_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 (共27张PPT)

RS(遥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地理技术在自然灾害监 测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第3~6题。
3R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具有的作用有( )。 A.获取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B.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 C.灾害动态模拟 D.灾情评估
4对长江流域洪灾进行监测的理想技术手段是( )。
A.遥感技术
面上,故甲海拔低于丙。由于丁在堰塞湖下游,故丁处海拔低于甲 处。据此可判断选项D正确。 答案12.B 13.D
14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案例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2 年 6 月 25 日闽江及其 洪水的跟踪、动态监测—遥感评估工
支流洪水
作—地理信息系统
2012 年 7 月 23 日长江上游 洪水的跟踪、动态监测—遥感评估工
D. RS不能获取数据,只能加工数据 解析第3题,B、C、D三项是GIS在自然灾害监测和预防中的作用。 第4题,对洪水进行实时观测最好用RS。第5题,对台风、暴雨、洪 涝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利用气象卫星。第6题,RS的主要作用是对 数据的获取,而GIS主要是对数据的加工。 答案3.A 4.A 5.B 6.C
B.人工监测
C.水上快艇监测D.航空来自测5对台风、暴雨、洪涝的最重要监测手段是( )。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B.利用气象卫星 C.利用探测气球 D.利用动物预测
6关于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叙述正 确的是( )。 A.遥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的空间定位 B.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 C. RS在灾害信息获取方面具有优势,GIS在灾害空间分析方面具有 优势
9森林发生火灾时,GPS的主要作用是( )。
A.建立火灾模型
B.绘制地图
C.灾情跟踪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练习: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练习: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新提升·课时作业读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1~2题。

1.①处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泥石流 B.寒潮、荒漠化C.台风、暴雨 D.洪涝、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分别是( )A.②⑤ B.④③C.⑥② D.③⑦1~2.【解析】第1题,①处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特征为干旱,荒漠化严重;地处内陆,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受寒潮影响比较大。

由于降水稀少,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灾害较少。

第2题,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黄土高原,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为西南地区。

【答案】 1.B 2.B下图为“1978~2000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频次图”,回答3~4题。

3.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A.平原地区 B.河流中下游地区C.湿润地区 D.外流区4.关于水灾多发区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植被破坏严重B.东北地区——大量开垦湿地C.黄土高原——连年气候异常D.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规模扩大3~4.【解析】第3题,由图示可以看出,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域。

第4题,西北地区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山区谷地,主要是融雪洪水;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水灾较多;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灾频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影响。

【答案】 3.D 4.B读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回答5~6题。

9~10.【解析】第9题,淮河是南侧支流先到汛期,北侧支流后到汛期,水灾的原因是年内季节变化大;同时受季风的影响,而不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第10题,治理淮河水灾的主要措施是上游修建水库,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答案】9.B 10.D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下列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A.我国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地区,地质作用强烈B.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C.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D.我国是一个多山地国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12.我国山区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①山区毁林开荒②人类大规模工程活动③农民在缓坡地带大量修筑梯田④山区自然环境突变频繁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11~12.【解析】第11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与地质灾害的发生无关。

高中(湘教版)地理选修5课件:第3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2节

高中(湘教版)地理选修5课件:第3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2节
提示: 黄淮海平原自然灾害主要有水旱灾害和地震。 黄淮海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 化大。春季降水少,但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易发生干旱 灾害。夏季降水多,且以暴雨为主,再加上平原地势低平, 有较多的洼地,易发生洪涝灾害。
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 1.主要灾害:_洪_涝__________、地震、台风等。 ▪ 2.成因:(1)洪涝:受夏季风台或风
思考3 东南沿海区洪涝灾害严重,没有旱灾的影响吗? 提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东南沿海区不仅洪涝灾害 严重,而且也常发生干旱灾害。造成干旱灾害的原因主要是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思考4 为什么东南沿海区多地震灾害? 提示: 东南沿海区靠近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应力作用 强,地壳破碎,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
黄土地貌
概念及形态
黄土塬 平坦的黄土高地,地表平坦,坡度1°~3°
沟间 地貌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
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坡度多在1°~5° 孤立的黄土丘,峁顶面积不大,呈明显穹起 古代河谷经黄土等堆积物掩盖,且尚未被现 代沟谷分割的平坦谷地
沟谷地貌 细沟、浅沟、切沟、悬沟、坳沟、河沟等
能力拓展篇
1.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环境原因 (1)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类型多。 (2)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陆地灾害 与海洋灾害都有发生。
四、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 1.主要灾害: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 2.成因:
▪ (1)滑坡、泥石流 大
▪ 断①裂山高谷深、地势起伏植_被___;②降水丰沛, 且多暴雨;③_______发育,岩石破碎;④ ____________破坏严重。南北
构造运动
▪ (2)地震:地处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地震 带和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上,____________ 活跃。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学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学课件
(2)我国四大高原中,滑坡、泥石流灾害最多的是 ,给当云贵地高带原来的危害有 冲毁农田、房屋、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3)对滑坡、泥石流灾害,我们应采取的防御措施有 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合理开展。经济活动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 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
环境特点教学课件
2020/9/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环境原因?
• 第一,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 • 第二,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 第三,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典型的国家。 • 第四,我国境内的板块交会地带,地壳运动频繁
中国飞蝗分布
正在蚕食枝叶的 幼龄蝗虫
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区是蝗灾 的重灾区
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1999年珠江流域洪水
自主学习
莫拉克台风侵袭台湾,造成南部大淹水, 屏东县林边乡整个地区都泡在水里。
八月九日,受台风“莫拉克”强降雨的影响,福建宁德福鼎南墘村大面 积受淹,大水同时也将通往该村的道路全部淹没,致使该村犹如“孤 岛”,该村近三百名村民被困。
东南沿海——地震多发区
本区正处于我 国东南沿海地 震带,地震灾 害较多,其中 以台湾省最为 严重,广东、 福建两省次之 。
东南沿海台风、洪涝、地震多发原因:
• 地处沿海,受海洋影响强烈,台风、风暴潮灾害频发 • 由于台风以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该地区洪涝灾害严重 • 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上,板块运动导致地震
第8号台风“莫拉克”在福建省霞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台风中心 最大风速12级(33米/秒),中心气压970百帕。“莫拉克”带来
的强降雨致使福建霞浦许多路段被淹。
中国东部(影19响4中9严—国重2东的00部登0年台陆)风台经风济次损数失

高中地理湘教选修5学案: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地理湘教选修5学案: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Word版含解析(DOC

第1课时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1.知道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灾害类型及分布。

2.掌握我国黄淮海平原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的灾害类型。

(重点)3.学会分析我国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主要灾害的成因。

(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我国主要灾害的多发区阅读教材P68~P69第4段,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及其灾害类型2.(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类型多。

(2)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陆地灾害与海洋灾害都有发生。

(3)季风气候⎩⎨⎧夏季风→降水的年内与年际变化大→干 旱、暴雨、洪涝等冬季风→寒潮→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4)板块交会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表层岩体破碎 地形复杂,起伏大人类活动→植被覆盖程度低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5)人口分布、经济水平地区差异明显。

正误判断:(1)我国西北地区是干旱灾害多发区。

( )(2)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土高原。

( )(3)我国西南山地,青藏高原东南部是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 )【提示】 (1)× 干旱主要发生在我国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

(2)× 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太行山区和江南丘陵。

(3)√教材整理2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阅读教材P 69第5段~P 70,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灾害:水旱灾害和地震。

2.灾害环境(1)水旱灾害气候: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年际变化大。

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多洼地。

(2)地震地震带:位于郯城—庐江地震带和河北平原地震带。

人口经济: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

3.其他灾害农作物病虫害较多,沿海地带有台风灾害等。

正误判断:(1)华北平原的自然灾害只有水旱灾害和地震。

()(2)华北平原是春旱多发区,夏季降水多不会发生旱灾。

()【提示】(1)×华北平原主要发生的自然灾害为水旱灾害和地震。

【同步备课参考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5)课件第3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共28张PPT)

【同步备课参考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5)课件第3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共28张PPT)

类发展矛盾冲突的产物。其本质就是人地关系的冲突,是人
地关系不和谐的极端表现形式。因此,自然灾害的发生还与 人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密切相关。
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灾害类型
1985~2011 年自然灾害次数统计(%)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各类型统计
气象灾害 类型
地质灾害 类型 生物灾害 类型 各大洲统 计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3.自然灾害发生地域差异的原因分析 (1) 从自然属性看,自然灾害是发生在自然界的异常现 象,孕育在不同圈层中,各圈层中的物质运动和异常变化分 别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害。每一种自然灾害都有各自的地域 分布规律,它的发生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2) 从社会属性看,自然灾害归根结底是自然进程与人
气候,河流水量丰富;尼罗河夏半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边
缘,冬半年在西风带的南缘,大部分河段在沙漠气候区,河 流水量小。第 2题,甲是恒河三角洲,在孟加拉湾内,是风 暴潮多发之地。 【答案】 1.D 2.A
联系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分析自然灾害的 地理分布特点
自然灾害是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异常的表现,联系不同地
备选答案 ①北美洲 ⑤南部非洲 震 ②地震、滑坡 ③上升趋势 ④洪水、地震 ⑧地
⑥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⑦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
1.自然灾害带的本质 自然灾害孕育在地球的不同圈层中,各圈层中的物质运 动和异常变化分别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害。每一种自然灾害
都有各自的地域分布规律,其分布规律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
非洲是世界上旱灾严重的大洲之一,从区域看,旱灾多 发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非、东非和南非地区,从气候类型 看,旱灾多发国家主要位于降水不稳定的热带草原地区,常 年湿润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和常年干旱的热带沙漠区发生旱灾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课件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章末整合提升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课件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章末整合提升

专题
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分析 1.自然地理背景 (1)气象灾害
专题
(2)地质灾害
(3)生物灾害 我国地域辽阔,复杂多样的气候、土壤、植被为多种有害生物滋生 和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专题
2.人文地理背景 (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 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 的过度利用,形成了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 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我国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自然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 区,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专题
例题材料:云南省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三,却连续三年遭遇大 旱。2012 年春天,云南省又是一个干旱开年。已是三年旱情叠加 …… 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该地区近几年来常形成旱灾的原因。 (2)简述该地旱灾带来的危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旱灾的成因及危害。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上 ,是典 型的喀斯特地貌,多溶洞、 暗河,地表水反而很少,加之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 源能力降低;农业水利设施落后,抗旱能力差;加上近几年气候异常,气温偏 高,蒸发旺盛,降水偏少。该地旱灾的危害可从农业、工业及生活、森林、 动植物等方面分析。 答案:(1)气候异常,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旺盛;喀斯特地貌发育,加之 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农业水利设施落后,抗旱能力差。 (2)农业大面积减产;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紧张;林地大面积受灾, 森林火灾频发;河流断流、湖泊干涸;部分野生动植物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

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5课件:本章整合2

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5课件:本章整合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
2
解析:第(1)题,考查我国东南沿海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应结合图示分 析,图中展示出东南沿海台风登陆较多,因而可推断,台风侵袭是形成沿海洪 涝的主要原因。第(2)题,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产生的气象原因,应从天气系 统方面去分析,该区主要受准静止锋影响。第(3)题,分析东北松嫩平原、辽 河平原洪灾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天气系统方面分析。第(4)题,要求从总 体上分析影响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人为因素,要概括出各洪灾区的共性特 征。
2
【例 1】 下图是 2012 年 2 月中国月平均气温距平等值线与主要气象
灾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 2012 年 2 月我国低温灾害区域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 2012 年 2 月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及其对经济活
动的影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
2
解析:第(1)题,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低温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 且北部尤为严重。这主要是由于北部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东部地势平 坦利于冷空气侵入。第(2)题,灾害类型据图可知,影响一是对农牧业生产,二 是对通信、供电、交通及基础设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
2
材料二: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
2
(1)图示说明我国东南沿海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3)从自然因素分析形成东北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4)如图所示,近些年来,我国洪水分布地区经常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除 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试分析影响图中洪涝灾害频发的人为因素。
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上;华北地区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1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学习目标定位] 1.能列举我国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的灾害类型。

2.学会分析我国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主要灾害的成因。

一、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多发区
灾害类型多发区
干旱①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②四川盆地
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③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
滑坡、泥石流④西南山地、青藏高原东南部
暴雨川西山地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太行山区、⑤江南丘陵
沙漠化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宁夏、⑥河西走廊
低温冷害⑦东北平原、青藏高原
1.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1)灾害类型:主要为⑧水旱灾害和地震,本区农作物病虫害较多,沿海地带有⑨台风灾害等。

(2)主要原因:深受⑩季风气候的影响,平原地势低平,水旱灾害较严重;位于地震带上,⑪地震灾害严重。

2.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1)范围:本区包括广西、广东、福建、⑫浙江、台湾、⑬海南等省(区)。

(2)主要灾害:洪涝、⑭地震、台风等。

(3)多发原因:本区受海洋影响强烈,是全国受台风、⑮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本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⑯地震灾害较多。

思维活动
1.黄淮海平原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水旱灾害频发,怎样才能解决该地区干旱时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答案解决黄淮海平原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①修建水库;②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等;
③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④防治水污染等。

2.广东省自然灾害频繁的环境原因有哪些?
答案从位置来看,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又面临海洋,海陆灾害俱有;从地形来看,珠三角地区地势低平,易形成洪涝灾害;台风活动频繁,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台风引起的风暴潮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灾害;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造成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探究点一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区
探究活动阅读教材P68表格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回答问题。

(1)表格中所列的灾害类型中,哪些属于气象灾害?哪些属于地质灾害?
(2)洪涝多发区的形成,除了与气象灾害直接有关外,还与当地的哪些环境因素有关,为什么?
(3)水土流失多发区的地形有何特点?从这些特点出发,分析新疆水土流失并不严重的主要原因。

(4)我国低温冷害的两个多发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样吗?为什么?
答案(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暴雨、低温冷害;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2)与当地的地形有关。

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水位上涨,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3)特点:地形类型有高原、盆地、山区、丘陵,地表起伏大。

新疆“三山夹两盆”,地表起伏大,但年降水量少,流水作用微弱,因此水土流失较少。

(4)不一样。

东北平原低温冷害主要是由于纬度高,太阳辐射较少,且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大;青藏高原主要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低温冷害多发。

反思归纳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主要环境原因
(1)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

(2)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3)季风气候典型,夏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季节与年际变化大;冬季多寒潮大风。

(4)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地形复杂,起伏大;人类活动影响深刻,植被覆盖率低。

(5)人口分布不均衡,经济水平地区差异明显。

迁移应用12019年3月10日凌晨1时54分,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城关镇石沟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塌灾害,初步核实44人被掩埋。

截至下午18时,16人获救,10人遇难,仍有18人被掩埋。

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据此回答(1)~(2)题。

(1)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分,山体滑塌属于()
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
C.海洋灾害D.生物灾害
答案 B
(2)此次发生滑塌灾害地区所属的自然灾害多发区是()
A.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B.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C.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D.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答案 C
探究点二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的原因
探究活动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__。

(2)研究表明,该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但春季干旱程度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十几年来,该地区的干旱有加重的趋势,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华北地区(黄淮海平原)
(2)气温回升快冬末春初多大风;气候干旱;临近沙源地;植被覆盖少
(3)农业、工业、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反思归纳黄淮海平原水旱灾害多发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水旱灾害多发的原因
旱灾:①夏季风停留时间短,降水年际、季节变化大,特别是春季降水少。

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加剧了春旱。

③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水灾:
①夏季风不稳定;年际、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③本地区河网密度小,河流入海口少,平原地势低平、多低洼地、河流泥沙量大、河床淤塞,导致河流排水能力差,河水泛滥造成水灾。

(2)水旱灾害的治理措施
①修建水库,收集夏季的降水,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②黄河中游治理水土流失,减少河流的泥沙淤积;③加固堤防,淮河和海河可以开挖新的入海河道;④南水北调,解决北方春季水资源少的问题;⑤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迁移应用2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主要位于()
A.干旱区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D.湿润区
答案 C
探究点三东南沿海灾害多发的原因
探究活动图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

原因:A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

(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

反思归纳东南沿海灾害多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东南沿海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有台风、洪涝、风暴潮等。

产生原因:①该地区地处沿海,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受海洋影响强烈,台风、风暴潮灾害频发;②由于台风以及夏季风的不稳定,使该地区洪涝灾害严重;③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上,板块运动导致地震时常发生,其中以台湾省最为严重,广东、福建两省次之。

减轻灾害损失的措施:①加强各种灾害的监测预报;②修建水利设施防御水旱灾害;③广泛宣传,提高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迁移应用3自然灾害会给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要深入开展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有效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据此回答(1)~(2)题。

(1)源于西太平洋洋面的台风,当中心移入南海,位于(20°N,118°E)时,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吹() A.北风B.西风
C.东北风D.西南风
(2)广东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面临的主要灾害是()
①热带气旋(台风)②寒潮③咸潮④赤潮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1)C(2)C
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
B.经济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C.地处世界两条灾害带的交会处,灾害多发
D.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灾害监测系统不健全
答案 C
2.下列有关黄淮海平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旱多风沙②气温年较差大③降水集中在夏季④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⑤伏旱严重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答案 D
3.与黄淮海平原气象灾害自然原因不相关的因素是()
A.水热条件不稳定B.地处沙源地
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D.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
答案 B
4.下列关于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区包括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台湾和海南等
B.本区多洪涝、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
C.本区经济水平高,防灾能力强,灾害绝对损失小
D.本区多受台风灾害的影响
答案 C
5.黄淮海平原某地A年的气候统计资料见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项目月份风力≥8级的日数平均气温(℃) 降水量(mm)
(1)
(2)该地A年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中可以推测A年我国是______。

①南涝北旱②北涝南旱
(4)该地A年发展农业的最大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旱②涝③盐碱④风沙
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2)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较少且集中在9月,夏季干旱(3)①(4)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