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党巍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11期
摘要: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率不足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低效性。笔者通过分析对在校创客访谈,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现状的考查以及国外教育发展启示,提出以下建议,以期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一、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观念
改变过去为缓解就业压力而进行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观念,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蕴含的两重意义,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二是提高创业能力。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只针对于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所有学生,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大众教育”。高校应转变意识,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高校应重视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以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形成系统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注重普遍性与差异性并存
在课程设置中注重普遍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课形式的普遍性。变选修课为必修课,设立相应的学分,开设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公共课程,从组织形式上引起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二是课程面向对象的普遍性。变“创新创业课程为少数精英学生服务”为“为全体学生服务”,让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魅力。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权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高校通过创业指导讲座、创新创业学等通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全体学生都应该有创新创业的意识,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会走上创业的道路。所以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有差别的进行的教育。将课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初级学生学习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通识教育;经过初级还有意向继续深入的学生开设中级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如科技创新实践导引、企业管理等技能培训课程和科研训练、创业计划大赛等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对于高级阶段的学生,通过实战课程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鼓励这一阶段的学生形成自己的创业项目并引入到高校的创业孵化基地中,在实践中,不断获取企业成长的技巧和方法。
2.创新创业课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访谈中,基本上所有的创业者都把坚持放在成功要素的首位。笔者也发现,很多创新创业项目是受到了高校或者政府的支持的,但是由于学生主观上不坚持而失败。针对于这样的情况,高校应培养学生的坚强、隐忍的能力。通过增加课外劳动、外部训练课程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课程中帮助学生制定课程学业目标,短期与长期相结合,进行良好的规划,督促学生自我形成坚持不懈的素质。
开设市场调研与分析等课程,提高学生自我分析和应对市场情况的能力,帮助学生分析案例或自有创新创业项目的竞争点,分析市场环境,引导学生做出正确选择,帮助项目的开展和落实。对于有意自我创新创业的在校创客,培养其对项目的组织能力和资金运用能力。
高校针对这一部分人应该集中开设相关管理与财政课程,学生基于案例,相互讨论,共同提出解决措施措施,发挥“头脑风暴”的作用。
3.构建实践基地,促进学生实践
(1)丰富校内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高校通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积极推动创新创业计划的生成。依托现有的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科技园等,充分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大力筛选学生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引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和更专业的技术指导,保障其后续发展。
(2)校企合作,打造实践平台
通过访谈得知,将近60%的学生期望学校能为其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而在对在校创客的访谈中,访谈者也提出“不会打工的人一定不会创业”这一看法。这就要求高校与当地企业积极对接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参观、实践的机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共同促进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高校为对接企业提供发展新思路或者帮助企业技术成果研发。通过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吸引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承接高校的学生,为其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这样高校学生既得到了实践锻炼,企业也获得了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支持,有利于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3)增强“双师型”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式
如果说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组织者是高校,那么真正落实的就是高校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培养学生的主导者,要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必须要有理论和实践素质都过关的“双师型”教师。
内部选拔与外部招聘教师相结合,首先,将满足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的现有教师选拔出来,鼓励教师继续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实践创新创业活动,并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传承给学生。除此之外,高校可以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来校开展讲座,或者作为兼职教师进行创
新创业实践指导。通过内部选拔和外部招聘,既提高了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也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科学指导。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教育不断发展,教师也需要终身学习,高校应提供定期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为教师提供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合作企业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反思自身的教学工作,保证其教学和科研工作能以实际情况为基点,使他们在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方面,有理可循,有据可依,造就能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适应性人才。
改进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高校应注重院系间的合作,各学院联合授课。从不同学院抽调学生组成创新创业项目小组,这样的跨学科项目研究,不仅可以利用各小组成员的专业优势,也可以将知识整合,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小组,提高创业成功率。同时高校间也应相互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共享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共创尖端的创新创业团队。第二,积极开展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将新观点、新研究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来。通过课程讲述和实验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和实践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多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励学生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建议,培养批判性思维。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