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风险案例精析
2024版银行风险案例分析汇总
流动性危机。
涉及银行及业务类型
案例一
涉及银行为某大型商业银行,业 务类型为信贷业务,主要涉及对
大型企业的授信和贷款发放。
案例二
涉及银行为某城市商业银行,业务 类型为内部交易,主要涉及股票、 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买卖和利益输送。
案例三
涉及银行为某农村信用社,业务类 型为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涉及存款、 贷款等业务的资金安排和调度。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导致银行相关资产 价值变化,如原油、金属等商品价格 下跌导致相关贷款违约。
典型案例剖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案例一
某银行因持有大量高风险债券, 在市场利率上升时面临巨大损失。 该案例揭示了银行在债券投资中 的风险识别和管理不足。
案例二
某银行在外汇交易中因汇率波动 而遭受巨额亏损。该案例暴露了 银行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漏洞 和不当操作。
加强信息与沟通机制建设
银行应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机制,确保风险事件发生后能够及 时报告和处理,防止风险扩散和蔓延。
05
CATALOGUE
法律风险案例分析
法律风险概述及特点
01
法律风险是指因违反法律法规、监 管要求或合同约定,导致银行面临 财务损失、声誉损害等不利后果的 可能性。
02
法律风险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隐 蔽性等特点,可能涉及多个业务领 域和法律法规。
案例三
某银行因过度投资于股票市场, 在市场下跌时面临巨大损失。该 案例反映了银行在股票投资中的 风险控制和分散投资不足。
风险传导机制分析
市场风险通过资产价格波动传 导至银行资产负债表,影响银 行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
市场风险可能引发银行流动性 风险,如资产价格下跌导致银 行融资难度增加。
银行法律合规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务日益多样化,但同时也伴随着法律合规风险的增加。
本文将以某商业银行违规放贷事件为例,分析银行法律合规风险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应对措施。
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该行”)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家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和良好口碑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近年来,该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员工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发生了多起违规放贷事件,给银行带来了严重的法律合规风险。
二、案例经过1.违规放贷事件一2018年,该行在办理一笔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时,发现客户提供的收入证明存在虚假情况。
但该行员工在审核过程中未严格把关,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
经调查,该笔贷款资金被用于非法集资活动,涉及金额高达500万元。
2.违规放贷事件二2019年,该行在办理一笔企业贷款业务时,发现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存在虚假情况。
但该行员工在审核过程中未发现异常,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
经调查,该笔贷款资金被用于非法经营,涉及金额高达1000万元。
3.违规放贷事件三2020年,该行在办理一笔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时,发现客户提供的抵押物价值远低于实际价值。
但该行员工在审核过程中未进行实地调查,导致贷款金额远超抵押物价值。
经调查,该笔贷款资金被用于虚假交易,涉及金额高达300万元。
三、案例分析1.形成原因(1)内部管理不善:该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对员工的法律合规意识培训不足,导致员工在办理业务时对法律风险认识不足。
(2)员工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员工在办理业务时,对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未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3)激励机制不合理:该行在业务考核中,过分追求业绩,导致部分员工为了完成任务而放松对法律风险的把控。
2.表现形式(1)违规放贷: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未严格执行贷款条件,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用于非法活动等。
(2)虚假贷款: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通过伪造、篡改资料等方式,虚构贷款条件,骗取贷款资金。
关于银行业金融风险的案例
关于银行业金融风险的案例
就说那个美国次贷危机吧。
这事儿就像一场金融界的“大流感”,传染得可快了。
美国的银行呢,为了赚更多的钱,开始向那些信用不咋好、还款能力有点悬的人发放住房贷款。
这就好比把钱借给那些看起来不太靠谱的朋友,还指望着他们能按时还钱呢。
银行想着,房价一直在涨,就算这些人还不上贷款,把房子收回来卖了也不会亏。
于是呢,这些次级贷款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银行还不满足,把这些次级贷款打包成各种复杂的金融产品,卖给其他金融机构,就像把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小炸弹,包得漂漂亮亮地转手给别人。
但是呢,好景不长啊。
房价突然就不涨了,反而开始暴跌。
那些次级贷款的借款人可就还不起钱了,房子被银行收走。
可是房子太多了,市场上根本消化不了,价格就一跌再跌。
那些买了次级贷款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一下子就傻眼了。
就像你以为自己买了个装满金子的盒子,结果打开一看,全是石头。
这时候,银行之间也互相不信任了,因为都不知道对方手里拿着多少这种“烂石头”。
整个金融市场就陷入了恐慌,银行没钱了,企业贷不到款,经济就像掉进了冰窟窿,一下子就衰退了。
这个案例就告诉咱们,银行在放贷的时候可不能只想着赚钱,得好好评估风险。
要是为了一时的利益,把钱借给那些不靠谱的对象,最后可能就会把自己也拖进泥潭里。
而且那些复杂的金融产品就像迷雾弹一样,看着很高级,实际上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呢。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案例集萃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案例集萃商业银行的柜面业务是银行的基础业务之一,也是银行的核心服务之一。
然而,随着银行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加,柜面业务操作风险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来源、影响及防范措施。
案例一:内部欺诈某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位柜员李某,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伪造客户签名、盗用银行密钥等方式,从客户的账户中盗取大量资金。
这个案例属于内部欺诈,主要原因是内部管理不严格,员工职业道德缺失。
这种风险对银行的影响非常大,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声誉受损,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案例二:操作失误某大型商业银行的一位柜员在为客户办理定期存款业务时,由于疏忽大意,将客户的定期存款利率输入错误,导致客户损失惨重。
这个案例属于操作失误,主要原因是操作流程不规范,员工操作不熟练。
这种风险虽然不会对银行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但会影响客户体验和银行声誉。
案例三:外部欺诈某家股份制银行的一位客户通过伪造身份信息,骗取了该银行的贷款。
这个案例属于外部欺诈,主要原因是银行对客户身份信息的审核不严格。
这种风险可能导致银行承担不必要的债务,甚至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针对以上三种操作风险,银行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1、加强内部管理。
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操作流程规范、绩效考核制度等。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发现异常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和惩罚。
2、加强客户身份信息审核。
银行应该加强对客户身份信息的审核和管理,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身份认证和验证,确保客户的身份信息真实有效。
3、加强员工培训。
银行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发现操作失误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
4、加强风险预警和管理。
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操作风险。
同时,要加强对风险的分析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确保银行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事件。
银行风险事件案例分析
银行风险事件案例分析近年来,银行风险事件频频发生,给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银行风险事件案例,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和对策,以期为银行业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某银行在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一起风险事件,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该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存在大额不良贷款,导致资产质量下降,损失严重。
经过调查发现,这起风险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所致。
首先,该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存在着不严谨的风险管理制度。
在贷款审批和风险评估环节,银行未能充分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导致了大量不良贷款的产生。
其次,银行内部管理存在漏洞,监管不力。
银行员工存在违规操作和内部欺诈行为,加剧了风险事件的发生。
再次,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
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都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这一风险事件,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首先,银行加强了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建立了更加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其次,银行加大了对员工的监管和培训力度,提高了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
再次,银行加强了对客户的风险评估,建立了更加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降低了不良贷款的发生概率。
通过对这一银行风险事件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首先,银行在日常经营中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其次,银行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内部风险。
再次,银行要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模型,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最后,银行要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外部环境对风险管理的影响。
总之,银行风险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银行需要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内部管理,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模型,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确保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从几个案例看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范
从几个案例看柜面操作风险防范1、柜员挪用现金案件(2006)建行德州平原支行一名年仅23岁的营业室综合柜员,在49天内从容盗用银行资金2180万元而未被察觉如果不是建行山东德州分行对所辖的德州市平原县支行(下称平原支行)进行突击检查,营业室综合柜员刁娜挪用、盗用银行资金逾2000万元一案,也许根本无人知晓。
涉案人员为年仅23岁的普通临柜人员。
她绕开银行内部各监管环节,从容盗取银行资金,前后49天,历经例行检查未被发现。
日前,中国银监会对此案件进行了业内通报和警示。
据银监会案件专项治理督导组(下称督导组)的调查,2006年8月23日至10月10日期间,时为建行平原支行短期合同工的刁娜共挪用、盗用银行资金2180万元,用于购买体育彩票,并中得彩票奖金500万元。
梦断彩票彩票中特等奖的概率大约在千万分之一。
以“七星彩”为例,购买全部排列组合(1000万种)需要2000万元,必然包含可以中得500万元的特等奖号码。
这个概率,与刁娜“投资”彩票的成本收益比刚好吻合。
督导组的调查表明,刁娜的手法有二:一为空存现金,二为直接盗取现金。
所谓“空存现金”,即在没有资金进入银行的情况下,通过更改账户信息,虚增存款。
由于存单本身是真实的,所以尽管事实上并没有资金入账,但还是可以将虚增的“存款”提取或者转账出来,成为自己可以支配的资金。
为了获取资金购买彩票,刁娜向李顺刚(刁娜男友李顺峰之兄)、周会玲(德州卫校体彩投注站业主)、冯丽丽(德州保龙仓体彩投注站业主)三人开立的四个账户虚存资金52笔,共计2126万元。
在实际操作中,刁娜将其中的1954万元分54次转入体彩中心账户,提现的172万元也均用于购买彩票。
相对而言,直接盗取银行现金更为困难。
因为银行每天下班前都要轧账。
但由于管理漏洞重重,刁娜得意轻易得手。
调查表明,刁娜在作案期间,多次直接拿出现金,或在中午闲暇时直接交给柜台外的男友李顺峰,或下班后自行夹带现金离开,或将现金交其他柜员存入李顺刚账户;如此这般,盗取现金总计54万元。
商业银行的风险事件案例分析
案例二:某房地产开发商贷款违约事件
总结词
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贷款违约
详细描述
某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项目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项目销售受 阻,资金回流出现问题,最终无法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导致违约。
案例三:某大型企业集团贷款违约事件
总结词
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详细描述
某大型企业集团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大量举债,资金链紧张。由于未能及时获得新的融资或缩减业务规模,最终 无法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导致违约。
总结词
商品价格波动也可能对商业银行的资产 和负债产生影响,尤其是与商品价格挂 钩的金融衍生品。
VS
详细描述
某银行持有大量与商品价格挂钩的金融衍 生品,由于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该银 行遭受重大损失。此外,该银行还因未能 及时平仓而面临更大的损失。
03
操作风险事件
案例一:某银行因内部欺诈导致的损失事件
总结词பைடு நூலகம்
内部欺诈事件
详细描述
某银行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之便,通过篡改数据、伪造文件等方式,骗取银行资金。最终导致银行遭受 重大损失。
案例二:某银行因外部欺诈导致的损失事件
总结词
外部欺诈事件
详细描述
某银行遭遇外部诈骗团伙的攻击,诈 骗团伙通过伪造客户身份、伪造交易 等方式,骗取银行资金。最终导致银 行遭受重大损失。
案例二:某银行因利率波动导致的损失事件
总结词
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另一重要 市场风险,利率波动可能对银行的盈 利和资产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详细描述
某银行在持有大量固定利率资产的情 况下,由于市场利率下降,导致资产 价值缩水,同时该银行还需要为新增 贷款支付更高的利息,从而造成较大 的财务压力。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巴林银行事件是中国银行业历史上一起重大的金融风险事件,对于大规模投资者和资本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下是对巴林银行事件的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是中国首家上市的商业银行,成立于1995年。
在成立的初期,巴林银行经营正常,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
然而,在2002年,巴林银行因为一系列不当操作引发了金融风险。
首先,巴林银行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该行管理层不具备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银行违规操作,未按照规定进行交易核对和审计,导致资金流失和风险暴露。
其次,巴林银行对外部环境的监测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应对金融风险。
银行在处理风险事件时缺乏应急应对措施,导致风险扩大和损失加剧。
再次,巴林银行的信息披露不透明。
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巴林银行隐瞒了真实情况,无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这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信任,对巴林银行的品牌形象造成了重大伤害。
最后,巴林银行对风险的估计和处理不准确。
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巴林银行未能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加大了损失,并让金融风险进一步蔓延。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揭示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银行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并建立明确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其次,银行需要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金融风险。
再次,银行必须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银行应准确估计和处理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
巴林银行事件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深远。
它不仅暴露出银行业管理的问题,也揭示了金融风险对于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性。
该事件促使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监管加强,并引起了投资者对于金融风险的关注。
同时,银行业也认识到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的建设。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分析汇编
客户办理业务签名不符触发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情况近日,一客户持卡到某网点办理业务,要求先从卡内支取40万元,然后再以现金的方式把这40万元汇到外地。
当时该客户已经分别填好了取款单和汇款单并签了名,当班柜员就按照客户的要求分别为客户办理了取款和现金汇款业务。
而第二天,这两笔业务触发了分行的风险监控系统。
经调阅影像后确认,客户在取款凭证和汇款凭证上签名笔迹不同,不像是一人所签。
一个签名要正楷一点,而另一个签名要潦草一点。
于是支行营业室马上联系客户,客户十分肯定地说都是他一人所签,只是当时一个写得正规一点、另一个写得潦草一点而已。
二、案例分析柜员未认真审核客户签名。
在办理业务时,柜员应认真审核客户签名,确保是客户本人所签,如不是客户本人办理,则需签代理人的姓名加上代字。
本案例中,客户预先填好了单,柜员就直接办理了业务而未审核客户签名。
如当时柜员认真审核了两笔业务的签名就会发现笔迹不同,可以要求客户重新签名,从而避免触发风险事件。
三、案例启示(一)临柜人员要认真审核客户填单以及签名,一旦发现不符就要求客户重填或补签。
而大额取款、汇款属于高风险业务,必须牢记风险必控的原则,在办理业务时认真审核,将风险防患于未然。
(二)切实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
现场管理人员对柜员在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凭证要认真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力争将风险消灭在荫芽状态,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因柜员虚存引出规避反交易的案例一、案例介绍20XX年11月25日,某支行柜员为客户“胡某”办理个金业务,客户胡某要求从存折上取7万元加1万元现金,汇8万元到客户王某卡内。
柜员交易码使用错误,误存入7万元,为规避反交易,随后双倍支取14.01万元,再办理汇款8万元。
汇款凭证非客户本人签名,是其儿子代签,现网点已将客户本人签名的汇款凭证追加扫描。
其双倍支取14.01万元的取款业务触发了“柜员虚存”风险模型,该业务最后被评定为类风险事件。
银行业风险案例精析
银行业风险案例精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
银行业风险是指由于金融交易活动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引发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银行损失的潜在机会。
下面将以某银行业风险案例为例,进行精析。
该案例涉及一个名为“Ponzi”计划的金融骗局。
Ponzi计划是指一种利用新进资金来支付早期投资者利息和本金的金融诈骗。
该银行的一名雇员被发现参与了一个以该计划为基础的金融诈骗。
这名雇员利用自己在银行的职权,向该计划早期投资者提供了虚假的投资报酬,并将新进资金转入该计划,以支付早期投资者的回报。
最终,Ponzi计划破产,投资者损失了数百万美元。
这个案例揭示了银行业面临的内部风险。
首先,不端员工行为是内部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
在这个案例中,银行的一名雇员利用了自己的职权进行欺诈行为。
其次,内部控制的薄弱也是内部风险的原因之一。
银行未能及时发现该雇员的欺诈行为,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审核和监控机制,导致欺诈行为得以长期存在。
此外,该案例还凸显了银行业所面临的声誉风险。
当投资者发现银行员工参与了一项金融诈骗活动时,他们对该银行的声誉产生严重质疑。
这一事件可能导致现有客户流失,而且也会对该银行吸引新客户带来困难。
针对该案例,银行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轻风险。
首先,加强内部控制是关键。
银行应该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教育,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审核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防止不端行为的发生。
其次,加强合规管理,确保银行的运营行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尤其是针对金融欺诈行为的监管要求。
此外,银行还应该积极管理声誉风险,通过加强对投资者和公众的沟通,恢复市场对该银行的信心。
综上所述,这起银行业风险案例揭示了银行在内部和外部环境中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银行应该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合规管理和声誉管理,以确保正常运营并获得客户信任。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汇编
银行风控研究小组定期存款被司法扣划的案例一、案例经过一客户持定期一本通存折前来支取定期存款。
经办柜员审核客户身份证件、存折真实有效后为客户支取,但系统却反馈“无此记录”!柜员进入存折补登,发现折内存款已于X日在X网点柜台支取。
客户大惊失色,并质疑银行系统安全性。
柜员连忙先安抚好客户,并马上报告当班业务主管。
当班业务主管经再次核查检验客户存折真实有效,客户身份证件真实有效是本人,并详细询问客户得知,存折是客户一直保管着,没有办理过挂失业务等手续,业务主管经查系统核实,该定期账户确实没有挂失登记并且凭证编号与系统记载无误。
业务主管凭经验估计客户的存款可能是非正常扣款,于是查询司法扣划登记簿,果然不出所料,登记簿中记载客户定期存款是于X日由X网点执行X司法机关扣划时支取了。
二、案例分析已被司法扣划的存折还在客户本人手中,客户本人前来支取时,因客户不知情或记不清或其他原因前来支取,如果银行未按规定处理扣划,银行将面临声誉风险和赔偿损失。
三、案例启示(一)规范办理特殊业务。
司法冻结、扣划业务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办理,处理时录入内容要齐全、规范,处理结果要清晰,防止出现纠纷。
(二)加强档案的建设、管理。
对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要分类摆放、专人管理、防止损伤。
(三)加强对员工教育、强化文明服务。
组织员工学习、讨论各种案例,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以及规范操作的自觉性,教育员工遇到“疑难杂症”业务,应立刻上报请示,积极主动的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故意规避反交易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柜员在为客户办理银行卡取款业务时,一时疏怱,误办理成银行卡存款业务,发现错误后,该柜员为规避反交易,该柜员交易支取部分金额,又要求客户至其他柜员处支取差额金额的办法处理完此笔业务。
柜员为规避反交易,造成存款无真实交易背景,采取分笔支取平帐。
此笔业务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柜员由于操作失误,将客户取款业务误操作成存款业务,造成短时间库存帐实不符,柜员应按正确的操作规定进行反交易,但是该柜员为逃避考核处罚,不按照正常的业务流程处理业务,为掩盖差错采用绕道的违规方式来弥补,采取分笔支取平帐行为规避反交易,使风险事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投资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案例
投资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案例一、引言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银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
这些风险不仅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传统风险,还包括日益复杂的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等。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于保障投资银行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投资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
二、投资银行业风险管理案例1. 案例一:某国际投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某国际投行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风险管理。
该投行采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各部门间相互独立且相互制衡。
在风险识别方面,该投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时监控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同时,该投行定期进行压力测试,以评估潜在风险。
在风险控制方面,该投行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各项业务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 案例二:某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改革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某国内大型商业银行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
为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该银行进行了风险管理改革。
首先,该银行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建立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其次,该银行加强了内部控制,规范了业务流程。
此外,该银行还加大了对风险管理的投入,提高了风险管理人员素质。
三、投资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 问题一:风险意识不足一些投资银行对风险的认识不足,过于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风险。
例如,某些投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放松了信用审核标准,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
解决方案:加强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全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文化,将风险管理融入日常经营活动中。
2. 问题二:风险管理技术落后一些投资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较为落后,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风险。
例如,某些投行的风险计量模型过于简单,无法准确评估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解决方案: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如压力测试、VaR模型等;加强与国际先进投行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风险管理经验。
银行业风险案例(220页)
第一部分银行业风险案例案例1-1 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一案例分析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有省政府背景的商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它是在先后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和28家信用社的基础上建立和壮大的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1997年底按照省政府意图海南发展银行兼并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之后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出现挤兑行为随后几个月的挤兑行为耗尽了海南发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紧急调了34亿元资金救助但只是杯水车薪为控制局面防止风险漫延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1998年6月21日关闭海南发展银行同时宣布从关闭之日起至正式解散之日前由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其中包括接收并行使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行政领导权业务管理权及财务收支审批权承接原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停止海南发展银行新的经营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施实清理清偿计划对于海南发展银行的存款则采取自然人和法人分别对待的办法自然人存款即居民储蓄一律由工行兑付而法人债权进行登记将海南发展银行全部资产负债清算完毕以后按折扣率进行兑付6月30日在原海南发展银行各网点开始了原海南发展银行存款的兑付业务由于公众对中国工商银行的信用兑付业务开始后并没有造成大量挤兑大部分储户只是把存款转存工商银行现金提取量不多没有造成过大的社会震动参见易纲《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二原因分析一不良资产比例过大可以说海南发展银行建立本身就是一个吸纳海南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怪胎1992年开始海南房地产火爆1993年5月以后国家加大金融宏观调控力度房地产热逐步降温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海南省政府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严重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5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制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1997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二违法违规经营海南发展银行建立起来以后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年8月18正式开业的成立时的股本1677亿元但仅在1995年5月到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代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入股的临时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到账后的一个月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拿走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这种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三启示一不良资产比例过大是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主要风险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大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尽管对4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的匡算结果有不同有的说20左右有的说30左右不论那一个比例反正都是高比例大大超过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17的最高限界也大大高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的泰国79马来西来64印尼17韩国12日本12台湾11而形成高比例不良资产的原因虽有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由于体制因素及由此引起的过多行政干预造成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如此高的不良资产比例下只所以还能正常运转根本一点在于广大民众相信国有银行不会倒闭因此不但不挤提还照样存款海南发展银行一开始了就染上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病长官意志使它一起步就背上了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而由于它不是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国家信用保证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挤兑引发支付危机而难以为继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是裹着国家信用大旗掩盖着高额不良资产的病灶如果不能尽快把不良资产比重降下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深入就极容易引发类似海南发展银行这样的风波二合规合法经营是商业稳健运行的基本要求海南发展银行只所以短命原因是它一开业就违规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章第35条第36条第40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而海南发展银行完全违背这些规定贷款不问用途贷款不搞抵押通过贷款的方式抽逃资本金前门拿进后门拿出拿来多少带走多少如此违法乱纪经营岂有不垮之理三中央银行的救助是防止商业银行发生信用危机化解银行业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在1998年上半年海南发展银行出现储户挤兑时中央银行紧急调动34亿资金予以支持当发现如此救助不足以制止信用危机发生时中央银行采取断然措施立即关闭海南发展银行由中国工商银行对其实行接管从而避免了事态的扩大保护了私人储户的利益同时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对法人债权进行登记在海南发展银行全部资产负债清偿完毕以后按折扣率进行总付以体现投资者这里为存款者自我承担风险的原则这一案例充分显示了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和化解银行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火线的地位案例1-2 广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破产一案例介绍一案惊中外 1999年1月10日广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广信在中外债权人面前宣布将申请破产1月16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吕伯涛对外公告经审查广信及其全部子公司广信企业发展公司广东国际租凭公司广信深圳公司等4家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境内外债务符合法定破产条件裁定进入破产还债程序由法院指定的算清组接管破产企业从1998年10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广信关闭清算至宣布破产时的初步清算结果是广信清产核资后的总资产21471亿元负债36145亿元资不抵债14694亿元其中境外债务高达159亿元更有境外或有债务147亿元涉及130多家境外银行和机构事实上到1999年4月15日申报债权期届满为止广信共有540家债权人申报了债权申报债权数额47025亿元其中境内债权人365家14684亿元境外债权人175家32341元估计破产后的清偿率不足5成广信是我国第二大信托投资公司更是多年来在国际资本市场最为活跃的重量级地方金融机构它的破产是中国首家金融机构破产案也是最大的国有企业破产案同时还是首次涉外债务破产案因而立即成为全球财经媒体关注的热点香港的主要报纸以及《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西方报纸都在次日头条位置刊登了这一消息1月11日香港银行及红筹股大跌12日红筹国企股继续大幅跌落酿成一场小型股灾多数驻外中资公司陷入信贷紧缩局面二窗口公司的魔力回首广信的兴衰成败需要把目光投向中国改革20年中模索建立的一种过渡性对外融资模式窗口模式广东省常务副省长王歧山在1999年2月4日与国际基金经理谈话时提出这个概念广信的信用既不是主权信用也不是一般的企业信用可称为窗口公司信用在国际投资者看来窗口公司信用的主要支柱在于政府背景与政府信用政府加企业的窗口公司模式是转型时期的中国所独有中国对于窗口融资的探索始于80年代前期当时刚刚下决心走上对外开放之路的中国对于出洋借钱还相当陌生除了由政府出面获得政府双边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外中国并不很熟悉获得国际商业性贷款和发债的路数与利弊1983年10月成立已近3年的广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为国营金融企业并拿到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同年12月广信由广东信托投资公司改名为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并成为国家指定的允许对外借贷和发债的地方级窗口公司当月即与日美英法等国12家银行签订了贷款协议获得136亿美元的信贷额度一年后又与24家欧美日银行签订协议获信贷额度207亿美元至1985年上述协议的签约银行增至38家信贷额度也增至3亿美元期间广信还为广东的沙角电厂B厂的国际融资提供了担保这是亚洲国家最早进行的BOT实验之一1986年秋正当广信积极争取从日本获得债信评级从而进入武士债券市场时国务院下发了83号文件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利用国外贷款工作分工意见这个文件确认了广信作为对外融资的全国十大窗口公司之一的地位就在文件发布后一个月广信拿到了日本公社债研究所给予的AA-信用评级并在日本成功发行了200亿日元为期10年的武士债券1987年8月又在香港发行5000万美元的亚洲美元债券至1988年5月又闯入伦敦发行了200亿日元欧洲日元债券1993年是广信一个很辉煌的年头这年的3月和11月广信先后获得了美国穆迪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的债信评级而且是相当于当时主权债的评级这等于在更成熟也更严格的欧洲债券市场拿到了高级别的准入证5月它进入欧洲美元债券市场发行了15亿美元债券11月再进入美国市场发行了15亿美元扬基债券三关系经济难长久然而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充满变数到90年代中期中国利用国外商业贷款的整体性战略有所调整中国政府从1993年开始每年都一次或多次发行主权债一些国家政策性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也开始频频涉足于国际金融市场窗口公司模式继续存在但窗口公司已不再有当年的特殊地位1995年以后国家更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可自行举债政府也不再为窗口公司进行担保并决定对外债实行全口径管理1995年的国务院25号文件还决定对发债窗口实行定期评审制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提高真正需要用汇的项目和企业也不再满足于由窗口公司横亘其中的融资方式国际上通行的项目融资和公司融资等方式开始起步广信这样的窗口自身也有了量与质的变化作为一家自身发展模式不清的大型信托投资公司它在80年代还主要是具有相对独立也部分听从广东省政府调度指挥的融资机构到90年代以后已经发展成具有集团公司架构的自主权极大的大型金融财团1994年5月广信总裁黄炎田的照片登上了美国《商业周刊》的封面画面上50多岁的黄炎田舒适地靠在凌志轿车的后排座上容光焕发踌躇满志头上正顶着当期封面大字标题红色资本家此时的广信资产已经可以百亿元计整个集团公司迅速膨胀资产状况极为庞杂按该公司自己的介绍广信投资参与了3000多个项目进入金融证券贸易酒店旅游投资顾问以及交通能源通讯原材料化工纺织电子医疗高科技等工业生产的几十个领域又特别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倾注巨资成为广东省最大的地主这样的资产状况以及当时的金融和房地产收宿形势本应使人担忧然而由于能够循权力经济之途靠关系办事黄炎田无需证明公司的盈利能力 1996年下半年开始由广州最高的63层的广信大厦包装的广信表面烈火烹油繁花似锦实际上某种败迹。
银行业务操作风险案例精解2022年4月-图文
银行业务操作风险案例精解2022年4月-图文>>2022年04月本期目录第一篇:核心案例详解 (3)一、中信银行副行长“公权私用”,客户4000万资金难追回 (3)第二篇:业务风险案例 (7)二、钢贸诉讼升级,探究行业背后银行困局......................................................7三、银行揽储出新招,内保外贷变身理财计划. (11)第三篇:内控合规案例 (14)四、银行员工卷入4亿非法集资案.............................................................. .....14五、柜员失误400存款变4000,银行为追款冻结账户....................................17六、涉嫌虚假出资银行被判败诉.............................................................. (20)第四篇:企业授信风险案例 (24)七、广西2亿元虚假报表骗贷案,银行1.5亿难追还......................................24八、温州担保大王高利贷王朝覆灭............................................................. (26)第五篇:贷后案例 (29)九、1.9亿还贷被拒收,民生与房企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29十、信用社假造死亡名单核销贷款背后的内控问题.........................................33十一、虚假剥离影响恶劣,银行须全面加强合规风险防控..............................36十二、40亿韩ST某大连造船贷款逾期“被续贷”的启示...............................40十三、债权银行定期解冻质押股权实现双赢 (43)第六篇:其他领域案例 (47)十四、塞浦路斯的银行危机及启示............................................................. ......47十五、债市风暴波及银行:国开行工行被约谈,浦发暂代持.. (51)第七篇:本月金融风险事件快报 (54)一、银行代销高风险理财产品需设犹豫期........................................................54二、银行职员买卖客户信息入刑............................................................. ..........54三、国有银行搭售商品被处罚............................................................. .............54四、银监会要求特别注意防控三类风险.. (55)五、银监会:商业银行今年不得新增平台贷款规模.........................................55六、央行主导研究债市内控,代持交易或出新规 (56)第一篇:核心案例详解一、中信银行副行长“公权私用”,客户4000万资金难追回自2022年起,中信郑州分行黄河路支行副行长郭文雅等人以超过银行同期利率数十倍的高额回报,向多位中信银行客户销售“理财产品”数千万元,再将吸纳到的资金通过“高利贷”谋取暴利,最终资金链断裂,被监管部门调查。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1:引言在当今高度竞争的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其中,操作风险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声誉。
本文将通过对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探讨操作风险的原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2:案例背景该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综合性银行,在金融市场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然而,该银行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经历了一系列的操作风险事件,给银行的稳定运营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几个较具代表性的案例。
2.1 案例一、内部欺诈该银行发现了一起内部欺诈事件,其中一名员工利用职务之便,伪造客户资料并通过虚假交易手段获取大量资金。
这起事件暴露了该银行内部的管理漏洞,导致了巨额资金损失。
2.2 案例二、系统故障该银行的核心系统在某个关键时刻发生故障,导致了ATM机无法正常运作、客户无法使用网上银行等后果。
这一系统故障引发了大量客户投诉,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声誉。
2.3 案例三、外部市场波动由于外部市场的突发事件,如政治动乱或经济危机,该银行面临了较大的外部操作风险。
市场的动荡使得该银行的投资组合遭受了巨大损失,同时也影响了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成本。
3:案例分析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3.1 内部控制不足案例一暴露了该银行内部控制不足的问题,员工职责划分不明确,审计和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内部欺诈事件的发生。
在防范操作风险方面,该银行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确保每个岗位的职责明确,有效地监管和审计内部业务。
3.2 系统风险管理不到位案例二中,该银行的核心系统故障导致了重大影响。
这表明银行在系统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能力。
定期进行系统测试和维护,并建立灾备计划,提高银行对系统风险的管理水平。
3.3 外部市场分析不准确对于案例三中的市场风险,该银行应当加强对外部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建立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国际案例案例一:巴林银行。
1995 年2 月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了一条消息: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
10 天后,以1 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巴林银行总损失为13 亿美元;资本损失100%;从违规到灾难发生的时间为三年;违规内容是未经授权及隐匿的期权和期货交易、隐匿亏损;违规者为新加坡附属机构交易员;操作风险发生的原因在组织因素上,治理、管理、文化多元、沟通失败;在政策因素上,违反政策、不合规、职责不清;在人员因素上,雇员不当、雇主判断失误。
具体分析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首先,巴林银行没有将交易与清算业务分开,允许里森既作为首席交易员,又负责其交易的清算工作。
在大多数银行,这两项业务是分立的。
因为让一个交易员清算自己的交易会使其很容易隐瞒交易风险或亏掉的金钱。
这是一种制度上的缺陷。
其次,巴林银行的内部审计极其松散,在损失达到5,000 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资产负债表也明显记录了这些亏损,但巴林银行高层对资产负债表反映出的问题视而不见,轻信了里森的谎言。
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 万英镑存款,也没有人去核实一下花旗银行的账目。
监管不力不仅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倒闭,也使其3 名高级管理人员受到法律惩处。
案例二:日本大和银行。
1995 年总部设在大阪的日本大和银行行长藤田彬宣布,由于驻纽约分行雇员井口俊英从1984 年开始在账外买卖美国债券,使该行蒙受了1,100 亿日元(约合11 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二战结束时,日本通过了《证券和交易法》,其中第65 条严令禁止日本的银行参与国内证券业,旨在保证存款人利益不受证券市场大幅度波动的影响。
然而,日本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因此大受限制,在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中也显然处于不利地位。
于是,日本银行业纷纷积极拓展国际证券业务,通过国际渠道进行国内证券投资,以此增加利润、积累经验,等待国内金融管制的放松。
银行法律法规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其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风险。
本文将以某商业银行违规放贷事件为例,分析银行在法律法规风险防范方面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该行”)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家具有较高市场声誉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近年来,该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力,导致一起严重的违规放贷事件。
二、案例经过1. 违规放贷行为2018年,该行某分行(以下简称“分行”)在办理一笔贷款业务时,未严格执行贷款审批程序,违规向一家企业发放了3000万元的贷款。
该企业注册资本仅为500万元,资产负债率极高,且存在多项不良信用记录。
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分行相关人员未认真核实企业资料,也未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实地考察。
2. 发现违规行为2019年,监管部门在对该行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了分行违规放贷的行为。
经调查,该行在2018年至2019年间,共违规放贷10余笔,涉及金额超过1亿元。
这些违规放贷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3. 处理结果监管部门对该行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暂停部分业务等。
同时,该行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包括撤职、调离岗位等。
此外,该行还制定了整改措施,加强内部管理,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案例分析1. 违规放贷的原因(1)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该行部分员工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未能严格执行贷款审批程序。
(2)内部管理不善:该行在贷款审批、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漏洞,导致违规放贷行为发生。
(3)利益驱动:部分员工为了追求业绩,忽视法律法规,违规放贷。
2. 风险防范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
(2)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贷款审批、风险控制等环节的管理,确保业务合规。
(3)强化责任追究:对违规放贷行为严肃处理,形成震慑作用。
银行业法律风险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银行业务种类日益丰富,金融产品层出不穷。
然而,在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法律风险也随之增加。
本文将以某商业银行A分行的一起贷款纠纷案例为例,分析银行业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案例简介2016年,某商业银行A分行与某公司B签订了一笔金额为1000万元的贷款合同。
贷款期限为一年,年利率为6%。
合同约定,若B公司无法按时还款,则需支付违约金。
然而,在贷款到期后,B公司未能按时还款,A分行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例分析1. 法律风险概述(1)合同风险:本案中,A分行与B公司签订的贷款合同存在以下风险:① 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中关于贷款利率、还款期限、违约金等条款表述不够明确,可能导致后续纠纷。
② 合同要素缺失:合同中未约定担保方式、抵押物等要素,可能影响贷款回收。
(2)担保风险:本案中,B公司未提供担保,存在以下风险:① 抵押物风险:若B公司无法偿还贷款,A分行可能无法顺利实现抵押权。
② 保证人风险:若B公司无法偿还贷款,A分行可能面临保证人追偿困难。
(3)诉讼风险:本案中,A分行在诉讼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① 证据不足:A分行在诉讼过程中可能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② 法院判决风险:法院可能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作出不利于A分行的判决。
2. 风险原因分析(1)合同风险原因:① 合同审查不严格:A分行在签订贷款合同时,未对合同条款进行严格审查,导致合同存在风险。
② 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A分行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法律风险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合同风险。
(2)担保风险原因:① 担保审查不严格:A分行在发放贷款时,未对担保人进行严格审查,导致担保风险。
② 担保管理人员素质不高:A分行担保管理人员对担保法律风险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发现担保风险。
(3)诉讼风险原因:① 证据收集不充分:A分行在诉讼过程中,未能收集到充分的证据,导致诉讼风险。
② 法律法规不熟悉:A分行诉讼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可能导致败诉。
银行风险案例法律风险(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务日益复杂,银行风险也随之增加。
其中,法律风险作为银行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银行的经营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一个银行法律风险案例的分析,探讨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如何防范法律风险。
二、案例背景某银行(以下简称“甲银行”)在2018年与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签订了一笔贷款合同,约定甲银行向乙公司提供5000万元的贷款,贷款期限为3年。
在合同签订后,甲银行按照约定向乙公司发放了贷款。
然而,在贷款到期后,乙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偿还本金及利息。
甲银行在多次催收无果的情况下,将乙公司诉至法院。
三、案例分析1. 法律风险本案中,甲银行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风险:甲银行与乙公司签订的贷款合同存在一定的瑕疵,如合同条款不明确、违约责任不明确等,导致在诉讼过程中甲银行处于不利地位。
(2)担保风险:甲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未对乙公司的担保进行充分审查,导致乙公司无法履行担保义务,增加了甲银行的法律风险。
(3)合规风险:甲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未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未对乙公司的资质进行审查、未对贷款用途进行监管等,导致贷款资金被用于非法用途,增加了甲银行的法律风险。
2. 案件审理结果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甲银行与乙公司签订的贷款合同合法有效,但甲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存在一定过错,如未对乙公司的担保进行充分审查、未对贷款用途进行监管等。
因此,法院判决甲银行部分胜诉,乙公司应偿还贷款本金及部分利息。
3. 案例启示(1)加强合同管理:银行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应确保合同条款明确、违约责任清晰,以降低合同风险。
(2)严格审查担保: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应严格审查担保人的资质和担保物的价值,确保担保的有效性。
(3)加强合规管理:银行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贷款用途的监管,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
四、防范措施1.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银行应建立健全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督等环节,确保法律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业风险案例精析(2012 年 4 月)本期焦点※ST 海龙违规担保陷困境多家银行涉嫌违规放贷※当抵押物遭遇拆迁银行如何主张权益※银行员工兜售客户信息遭“3·15”晚会曝光※大宗商品贸易环境变差骗贷事件抬头※发改委专项检查启动在即剑指银行乱收费本期目录第一篇热点追击 (1)一、ST 海龙违规担保陷困境多家银行涉嫌违规放贷................................................................ 1 风险点....................................................................................................................................... 1 危机直播:ST海龙诉讼缠身资不抵债...................................................................................1 案件焦点:12 家银行涉嫌为 ST 海龙违规发放贷款................................................................ 2 案例联想:多家上市公司担保额超过净资产财务状况堪忧..................................................3 风险警示: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引发的信贷风险不容忽视.. (4)第二篇业务风险案例 (6)二、仓储动产质押操作不当易致银行质权效力落空..................................................................6 风险点....................................................................................................................................... 6 案例还原:质物凭空消失银行无法保全质物追回欠款..........................................................6 案例思考:不同的合同关系下银行和物流企业责任不同........................................................ 8 风险延伸:动产质押授信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 9 风险支招:保护质权效力加强对质物的全面风险评估和管理.. (10)三、当抵押物遭遇拆迁银行如何主张权益...............................................................................12 风险点..................................................................................................................................... 12 案例整理:抵押房屋被拆迁银行陷入尴尬境地...................................................................12 风险源头:房屋拆迁产生的主要信贷风险点......................................................................... 13 法眼透视:法律上未明确拆迁方对抵押权人的告知义务...................................................... 14 防控措施:加强与征收人的沟通合作及时主张权益.. (16)四、从一起贷款纠纷案看“借新还旧”担保问题......................................................................... 18 风险点..................................................................................................................................... 18 案例回放:借款企业“借新还旧” 担保企业拒履行责任........................................................18 审判要旨:一审二审裁决迥然司法裁决不定性风险大........................................................19 案例评析:借新还旧时担保合同效力易受影响..................................................................... 19 业务建议:注意保全证据防范法律风险 (21)第三篇银行内控案例 (22)五、银行员工兜售客户信息遭“3·15”晚会曝光........................................................................ 22 风险点..................................................................................................................................... 22 背景介绍:“3.15”晚会曝光银行员工出售储户信息............................................................ 22 案例细节:银行员工兜售客户信息3000 份造成损失3000 多万........................................ 23 案例剖析:法律法规不完备银行内控存漏洞.......................................................................23 风险对策:加强银行重要系统使用的制度建设 (24)六、信贷员贷前调查流于形式审贷会“把关”贷款风险............................................................ 25 风险点. (25)1案例起由:三客户申请农户联保贷款银行展开贷前调查....................................................25 关键环节:审贷会“火眼金睛”及时止住信贷风险............................................................. 26 风险根源:现场调查和调查报告流于形式............................................................................ 27 案例启示:给银行信贷员和风险管理者的几点启示. (28)七、防范银行卡风险积极应对冒领盗刷纠纷...........................................................................29 风险点..................................................................................................................................... 29 案例介绍:银行卡被冒领储户起诉银行..............................................................................29 案例分析:银行主要有三方面责任........................................................................................ 29 案例核心:“举证难”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30 风险建议: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积极应对诉讼. (31)第四篇风险快报 (33)八、大宗商品贸易环境变差骗贷事件抬头...............................................................................33 背景介绍................................................................................................................................. 33 风险反思 (33)九、银监会下发指导意见融资平台贷款受压...........................................................................34 背景介绍................................................................................................................................. 34 风险反思 (35)十、发改委专项检查启动在即剑指银行乱收费.......................................................................36 背景介绍................................................................................................................................. 36 风险反思 (36)十一、常熟资金链断裂频发银行停批联保贷款.......................................................................37 背景介绍................................................................................................................................. 37 风险提示 (38)十二、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飙升背后原因需警惕................................................................ 39 背景介绍................................................................................................................................. 39 风险提示 (39)2第一篇热点追击一、ST 海龙违规担保陷困境多家银行涉嫌违规放贷案例摘要:去年 9 月,山东海龙因巨额违规担保和业绩预警不及时等问题被实施特别处理, 变身 ST 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