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2018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3认识生物圈教案

合集下载

《生物圈》教学设计(通用5篇)

《生物圈》教学设计(通用5篇)

《生物圈》教学设计(通用5篇)《生物圈》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圈》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能举例说出生物圈能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2.通过本节的教学,提高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建立起: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是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课前准备:①教师:地球仪②学生:收集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出示地球仪,在无数颗星球中,地球作为一颗”蓝色水球“悬挂在浩瀚的宇宙中,孕育着无数的生命。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美丽的地球吧!生:观看发言师: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生物)存在呢?生:(讨论回答)师: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的范围的。

现在,我们就给地球上生物能够生存的这个范围起个名字,你们认为应该起什么名字好呢?引出课题——生物圈二、师生互动(一)生物圈的概念师引导阅读课文,归纳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并且相互间发生着复杂的关系。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足球大小,那么,生物圈就比一张纸还要薄呢!同学们,刚才你们都观看了美丽的地球风景,你们认为生物应该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呢?(二)生物圈的范围A、生对照提纲阅读课文理解:1.生物应该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2.生物圈的厚度?3.生物圈划分为几个圈层?4.各圈层生活哪些生物?这三个圈层中都有哪些生物生活呢?5、水圈的哪个部分的生物较多?6、生物圈中的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是截然分开的吗?7、人类的“立足点”。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生物教材《生物圈》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的构成、生物圈的作用和生物圈的保护。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圈的基本概念,认识生物圈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圈的定义、构成和作用,了解生物圈的保护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物圈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圈的构成和作用。

教学重点: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的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生物圈模型。

2. 学具:生物圈学习手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环境,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圈的定义、构成和作用,配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实例。

3.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生物圈实例,并分析其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圈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生物圈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定义2. 生物圈的构成生物圈模型展示3. 生物圈的作用4. 生物圈的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圈的定义和构成。

(2)举例说明生物圈的作用。

(3)谈谈你对生物圈保护的看法。

答案:(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2)生物圈的作用:维持生物生存、促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平衡。

(3)生物圈保护:加强环保意识,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生物圈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生物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物圈》教案(精选3篇)

《生物圈》教案(精选3篇)

《生物圈》教案(精选3篇)《生物圈》篇1教学目标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课前准备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多媒体,展示宇宙中各大星球的外貌,从而和地球作出对比;没有条件的学校可收集各大星球的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另外,还准备一个地球仪。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中各大星球的资料。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生物圈的概念①学生观看生动的,然后根据自己在课下收集的资料,共同讨论太阳系中各星球的状况。

②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中的地球仪,讨论生物圈的范围,然后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①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把一幅美丽的太空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地球上生物圈的概念。

②教师事先让学生们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范围①学生分组开展竞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最精确的语言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②学生将自己的设想记录下来,然后在全班评比最具创造奖若干名,日后进行一次模型比赛。

①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竞赛。

②教师布置学生设计生物圈的模型。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①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且利用手头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结果。

②学生分别扮演动物和植物在各个星球上的生活状况,表现出它们对食物、水、氧气的依赖。

教师布置学生扮演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课下作业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生物圈》教案篇2学校:xx市五十五中学主讲教师:袁授课班级:初一(2)班班级人数:70人授课时间:20xx年9月13日课前准备:①教师:地球仪、课件②学生:收集的资料教学过程师:(有条件的学校展示课件,无条件的学校展示挂图)在无数颗星球中,地球作为一颗”蓝色水球“悬挂在浩瀚的宇宙中,孕育着无数的生命。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圈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圈

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生物教材第一章“生物与生物圈”的第三节“生物圈”。

详细内容包括生物圈的概念、结构以及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掌握生物圈的结构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探索生物圈奥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圈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难点:生物圈各层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圈的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生物圈结构图、PPT。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都生活在哪个区域,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圈的概念、结构,通过PPT展示生物圈的各层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举例说明生物圈各层对生物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圈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生物圈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2. 生物圈的结构地球表层大气圈水圈陆地圈3. 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4. 生物圈的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圈的相关知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物圈概念和结构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圈保护的实际问题,组织课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附录:作业答案填空题:1.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圈等。

2. 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体现在它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如空气、水分、食物等。

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属于生物圈的结构?(B)A. 生物的种类B. 大气圈C. 生物的食物链D. 生物的生存空间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

七年级生物上册 1.3 认识生物圈教案 北京课改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3 认识生物圈教案 北京课改版

1.3 认识生物圈一、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1、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四、教学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提出问题: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人类为什么离不开新鲜的空气?从而引出生物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水、温度、空气和光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属于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生物的生存要依赖环境吗?1、观看课本11页中的内容,分析生物依存的条件包括什么?2、生物是怎么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的?3、生物是怎么影响着环境的?讲解:生物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水、温度、空气和光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环境中的其他生物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生物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生物普遍适应于它们的生活环境,例如:北极熊生活在冰于雪地中,金刚鹦鹉生活在热带雨林里,在我国,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竹林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生物的生存也影响着环境。

例如,土壤不仅包括无生命的土粒沙砾,还包括生活在其中的大量生物。

细菌和蚯蚓等生物对改善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起着很大的作用。

探究二:生物与环境怎么组成生态系统的?1、阅读教材12页,分析什么是生态系统?2、列举生态系统的种类有哪些?讲解: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共同生存的所有生物和它们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组成了生态系统。

在生活中有很多生态系统,例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等。

探究三: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吗?1、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讲解:人类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粮食等来自于植物,煤、石油等来自于古代生物。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概念。

2. 使学生掌握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圈中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2. 教学难点:生物圈的具体范围,生物圈与地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圈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圈的相关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感兴趣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分布情况,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概念。

3. 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生物圈的范围,地球上的生物分布情况,以及生物圈与地球的关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生物圈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爱护生物圈。

5. 总结发言:请各小组代表发言,总结生物圈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圈的方法。

6. 课堂小测:布置相关题目,检查学生对生物圈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及其重要性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课后作业:1. 绘制生物圈的示意图,标注出生物圈的范围。

2. 写一篇关于生物圈重要性的短文,可以从生物圈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生物圈的生态平衡等方面进行阐述。

3. 调查周围环境,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生物圈的建议。

八、课堂评价:1. 学生对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生物教材《生物圈》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生物圈的概念、结构、生物圈的层次、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组成和结构,掌握生物圈的层次划分。

2. 了解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认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物圈的结构、生态平衡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重点:生物圈的概念、层次划分以及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圈挂图、地球仪、生态平衡模型。

2. 学具:生物圈学习手册、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圈挂图,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2.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层次划分,结合地球仪进行直观展示。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生物圈中不同层次的生物及其特点。

4. 例题讲解:解答关于生物圈生态平衡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发放生物圈学习手册,让学生填写相关信息,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讨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提出保护生物圈的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层次划分。

2. 生物圈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生物圈保护的认识。

答案:示例: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保护生物圈,要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养成环保意识,为保护生物圈贡献自己的力量。

2. 作业题目:列举三个生物圈层次的例子,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答案:示例:(1)大气圈:生物包括鸟类、昆虫、微生物等,特点是与空气接触,进行气体交换。

(2)水圈:生物包括鱼类、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等,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进行水生生活。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结构。

(2)掌握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3)了解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相互联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运用图像、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圈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结构。

(2)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3)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相互联系。

2. 教学难点:(1)生物圈的范围和结构。

(2)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材、教辅。

(2)相关图像、模型等教学资源。

(3)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生物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圈?(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生物圈的范围和结构。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利用模型、图像等教学资源,讲解生物圈的范围和结构。

(2)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相互联系。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5. 巩固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检测自己对生物圈知识的掌握。

(2)教师批改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课后作业1. 绘制生物圈的结构图,标注各生态系统的范围。

2. 写一篇关于生物圈的小论文,阐述生物圈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圈的举措。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意义。

(2)掌握生物圈的构成要素,包括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等。

(3)能够分析生物圈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生物圈内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运用模型建构、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生物圈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圈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生物圈的概念与范围1. 生物圈的概念2. 生物圈的范围3. 生物圈的意义第2课时:生物圈的构成要素1. 生态系统2. 生物群落3. 生物种群第3课时:生物圈内的能量流动1. 能量流动的特点2. 能量流动的途径3. 能量流动的意义第4课时:生物圈内的物质循环1. 物质循环的特点2. 物质循环的途径3. 物质循环的意义第5课时:生物圈的保护1. 生物圈保护的重要性2. 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3. 学生的环保行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意义。

(2)生物圈的构成要素。

(3)生物圈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 教学难点:(1)生物圈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和机制。

(2)生物圈的保护方法和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意义、构成要素、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内容。

2.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生物圈内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圈的保护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物圈概念、范围、意义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生物圈保护的认识。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生物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单元测试:进行全面的知识检测,了解学生对生物圈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生物圈的概念与范围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的定义和范围。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一节。

人和其他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而且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惟一家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影响还具有破坏性甚至毁灭性,所以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的迫切愿望,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

二、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过生物学知识,但他们从小学的《自然》及生活中的.电视节目中已了解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

他们能说出许多生物的名称、知道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没有构成“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的整体体系──生物圈的概念,不知生物和生存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七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要求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

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但乐于观察、分析图片,参与游戏,进行角色扮演,喜欢讲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等以表现他们的活力,针对此,教师可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设计理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力求在整个教学中体现出“三维”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生物圈,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应该积极、主动认识并保护这个家;2.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发表的见解。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概念,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 使学生掌握生物圈的范围,明白生物圈包括哪些部分。

3.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物圈的概念。

2. 生物圈的范围。

三、教学难点:1.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 理解并掌握生物圈的范围。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结合多媒体展示、图片观察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圈的概念图,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的定义和范围。

2.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生物圈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 分析范围:讲解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并通过图片展示各个圈层的特点。

4. 互动环节:提问学生关于生物圈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提升:强调生物圈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物圈。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生物圈的范围图,并写一篇关于保护生物圈的小文章。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绘制生物圈范围图的准确性和创作保护生物圈文章的深度。

2.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对生物圈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生物圈概念的应用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课堂氛围。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差异化教学。

八、拓展活动: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圈的不同层次和生态环境。

活动可以包括参观公园、自然保护区或进行简单的野外生存技能训练。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概念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九、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生物教材。

2. 多媒体课件:生物圈概念图、范围图和相关视频资料。

七年级生物上册 1.3 认识生物圈教案 北京课改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3 认识生物圈教案 北京课改版

)
C.森林生态系统 D.沙漠生态系统 ) D 单项、循环 )
10、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分别是( A 循环、循环 B 循环、单项 C 单项、单项
11、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的是( A、 草原生态系统 B、沙漠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2.假定地球上没有了阳光,温度仍正常,你估计最后灭绝的生物是 A.绿色植物 B.分解动、植物遗体及败叶枯枝的微生物 (
D.阳光、水、空气等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要利用无机环境中的阳光、水、空气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物,而分解者可以将这些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所以在理论上,没有消费 者生态系统也能维持。 答案:B 例 3、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 A . 增加 B. 减少 C. 先少后多 D. 先多后少
)
C.植食动物 D.肉食动物
13.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
14、 (2006 岳阳)在一个由草、野兔、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野兔的 数量变化可用下列哪一个曲线图来表示?( )
2、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 往深处长红藻。影响海洋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阳光 B. 含氧量 C. 海水温度 D. 含盐量
3、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 ,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 地方,则它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 C.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环境能适应生物 )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3 认识生物圈 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3 认识生物圈 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认识生物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特点。

2.能理解并能说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理解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二)能力目标:(1)通过查阅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和小组合作的能力;(2)通过阐述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㈢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各种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二)难点: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三、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1.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①根据生活常识和收集的资料说出你所了解了几种生态系统?②观看各种生态系统的影片,你又了解了几种生态系统?③你能否以口头作文的形式把各自的生态系统表述出来?(组内先交流)。

听了其他同学的表述后,你又了解到了有关生态系统的哪些知识?①这些生态系统虽然各有特点及作用,但从生态系统的组成上来说它们都有哪些共同之处?②你认为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设是什么?2.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①人类与其他生物有着什么样的关系?②理解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三)展示交流,释疑解惑(四)视野拓展,感悟提升观看课本p12页资料分析,比较几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观察课本中的以及课件中的不同生态系统的图片,比较这些生态系统有什么不同。

七年级生物上册《认识生物圈》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认识生物圈》教案、教学设计
1.回顾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生物圈的概念、组成、特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知识点。
2.归纳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生物圈的重要性。
3.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4.布置作业:布置与生物圈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5.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生物圈中的生物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物圈的魅力。
2.利用图像、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特点阐述:阐述生物圈的特点,如生物圈中的生物种类丰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杂等。
4.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讲解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如食物链、食物网的形成和作用。
5.实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如草→兔→狐的食物链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阶段,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判断生物圈的概念、组成、特点等知识点。
2.选择题:针对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知识点进行选择题练习。
3.填空题:填写生物圈中的食物链、食物网等。
教师及时批改并反馈练习结果,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阶段,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是什么?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了解生物圈》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了解生物圈》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生物圈中的生物与环境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请举例说明。”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互相学习。
4.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强调环保意识。
-通过真实案例,如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引发学生对保护生物圈的思考。
2.实践探究,深化理解
-设计实验活动,如观察生态瓶中的生物关系,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圈的复杂性。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生物圈不同层次的结构和功能。
3.多元互动,促进交流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观点,提高表达、倾听和协作能力。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它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星球。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薄薄的生物居住地——生物圈。”
3.提问:“生物圈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引发学生对生物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
4.教师简要介绍生物圈的概念,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圈,提出至少三条切实可行的环保建议,并说明理由。
4.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生物圈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观看纪录片,如《地球脉动》、《绿色星球》等,了解生物圈的更多知识,提高生态素养。
5.小组合作任务:每组选择一个生物圈中的生物类群,如昆虫、鸟类、植物等,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海报,展示该生物类群的特点、生活环境和保护措施。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物圈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1课《认识生物圈》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1课《认识生物圈》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认识生物圈》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
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知道自然科学活动的基本方法
2学情分析
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2、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

3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重要事件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第1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
1.你知道的生物学家有达尔文、孟德尔。

2.自然科学活动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等,例如,对水生生物的调查,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结构。

知识点二: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1.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从此人们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特点。

(2)掌握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3)了解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生物圈的认识。

(2)利用多媒体展示生物圈的相关图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生物圈的范围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生物圈、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特点,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难点:生物圈中各种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生物圈》相关章节,掌握教材内容。

(2)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生物圈的图像、示意图等。

(3)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生态系统介绍、案例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生物圈》相关章节,了解生物圈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生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多媒体展示生物圈的图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特点。

(2)讲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强调生物圈的重要性。

(3)介绍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生物圈的保护与破坏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生物圈的保护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保护生物圈的措施。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注意事项:1.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提问、讨论。

2.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为学生搭建好知识框架。

3.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以及对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生物圈保护措施的提出。

京改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3 认识生物圈 学案(无答案)

京改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3 认识生物圈 学案(无答案)

学校学案
学科:生物年级:初一授课时间: 2017年 9 月日学生:

1)生物对环境既有( )性,同时( )着环境。

(2)所有的生物都不能( ),生物之间有着( )的关系。

(3)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一定的环境。

地球上所有的( )和他们的生存( )共同构成生物圈。

扩展资料:关于生物圈的“厚度” 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约10千米的深处,整个厚度约为20千米。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①根据生活常识和收集的资料说出你所了解了几种生态系统?
②你认为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设是什么?
(三)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①人类与其他生物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②理解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三、目标测试:
1.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松土、施肥、浇水、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还要把花搬到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种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 ①阳光②水③空气④营养物质 ⑤适宜的温度⑥一定的生存空间
A.①④⑥⑤②③
B.③④②①⑤⑥
C.②①⑤⑥③④
D.⑤②①④⑥③
培养学生的
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认识生物圈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1、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四、教学难点:
收集和分析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提出问题:
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人类为什么离不开新鲜的空气?
从而引出生物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水、温度、空气和光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属于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二)讲授新课
探究一:生物的生存要依赖环境吗?
1、观看课本11页中的内容,分析生物依存的条件包括什么?
2、生物是怎么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的?
3、生物是怎么影响着环境的?
讲解:生物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水、温度、空气和光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环境中的其他生物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生物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生物普遍适应于它们的生活环境,例如:北极熊生活在冰于雪地中,金刚鹦鹉生活在热带雨林里,在我国,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竹林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生物的生存也影响着环境。

例如,土壤不仅包括无生命的土粒沙砾,还包括生活在其中的大量生物。

细菌和蚯蚓等生物对改善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起着很大的作用。

探究二:生物与环境怎么组成生态系统的?
1、阅读教材12页,分析什么是生态系统?
2、列举生态系统的种类有哪些?
讲解: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共同生存的所有生物和它们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组成了生态系统。

在生活中有很多生态系统,例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等。

探究三: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吗?
1、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讲解:人类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粮食等来自于植物,煤、石油等来自于古代生物。

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昆虫传粉、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

(三)知识运用
1、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

2、生物不仅能它们的生活环境,也能着环境。

(四)归纳小结
学完本节课后,你知道了哪些生态系统?
(五)随堂检测
1、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鸽子
B、一片森林
C、一块农田
D、一个池塘
2、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为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水禽自然保护区,素有“鹤乡”的美称,区内芦苇沼泽广布,环境优美,它属于()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3、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
A、生物圈
B、宇宙
C、太空
D、地球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布置
课本第14页习题:
1、下列关于生物圈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
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
2、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八、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传统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注重生物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淋漓尽致的展现。

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了解身边的其他生物及其他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感悟到科学探究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