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了解生物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了解生物圈PPT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2.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D)
A.阳光、温度
B.空气、温度
C.水分、土壤
D.花粉、病毒
3.下列影响小麦生长的环境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D)
A.光照
B.土壤湿度
C.温度 D.杂草
4.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
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 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 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想一想,议一议 环境、生物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即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
蝙蝠
昼
猫头鹰
伏
夜
出
的
动
物
向日葵朝向太阳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
阔叶林
针叶林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水
淡水鱼
海水鱼
在河流中生活的鱼能否在海洋中生活呢?
8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思考:生物因素有哪些?
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 B )
A. 生物不能改变环境 B. 生物能改变环境 C.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D. 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
10.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C )
A.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B. C.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D.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想一想,议一议
1.图中影响牧草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
阳光、温度、水和二氧化碳等。
2.这些生态因素是如何影响牧草生存的?
了解生物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了解生物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的第一节“生物圈”。
详细内容将包括生物圈的概念、构成、特点以及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构成和特点。
2. 掌握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3. 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圈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生物圈的概念、特点及其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地球仪、生态瓶。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发学生对地球生态环境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展示地球图片,提问:“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生存和繁衍的呢?”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基本概念学习:讲解生物圈的概念、构成和特点。
教师活动:讲解生物圈的相关知识,通过PPT展示生物圈的构成图。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展示生态瓶,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如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学生活动:观察生态瓶,进行小组讨论。
4.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圈的相关例题。
教师活动:通过PPT展示例题,详细讲解解题过程。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跟随教师思路。
5.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活动:发放随堂练习题,指导学生完成。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题,小组内交流答案。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构成、特点。
2. 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2. 课后拓展: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了解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生物圈的相关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物圈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广东现有湿地面积1 864 101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47%,大面积的鱼塘 基围引来迁徙水鸟“歇脚”,也让成千上万种的动植物有一个安稳的家。以下不 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C ) A.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B.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C.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D.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8.(2021·广西北部湾学业考)“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共和国勋章”获 得者袁隆平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把毕生精力投入杂交水稻的研究,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下列关于以杂交水稻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A.阳光、空气和水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分 B.杂交水稻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农田中除杂交水稻外,其他生物都属于消费者 D.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是固定不变的
知识点二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教材P28~P29) 1.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包括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 态系统、___森__林____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农田生态系 统和___城__市____生态系统等。
2.生态系统的特点:
生态系统类型 生态系统特点
草原生态系统 干旱地区,生物种类较少,有__水__土__保__持_____和防风固沙等作用 湿地生态系统 有“地球之肾”之称,具有净__化__水__质_______、蓄洪抗旱的作用
【解析】阳光、空气和水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A错误;生产者能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为植物自身、 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杂交水稻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 者,B正确;农田中除杂交水稻外,其他生物还有消费者和分解者,C错误;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平衡,D错误。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生 物 生部 态分 系 统 的 组
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 提供营养)
消费者 ——动物(直接或间接
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分解动植物遗体成简单 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 物重新利用)
成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温度、
土囊等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组成
例题5. 微山湖是江北最大的淡水湖,有“日进斗金”的美誉, 下列有关微山湖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D )
。
(4)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进入此生态系统,
含有害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鹰。
(5)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狐和蛇,则一
段时间内 兔和鼠 的数量会增加,造成植被减
少。
(6)在食物网中,狐和兔之间是 捕食 关系,
狐和鹰之间是 竞争 关系。
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 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现象成为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 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 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人 们在生产活动中,如果不按 生态规律办事,就会破坏生 态平衡。
考点5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与生态平衡
例题13.由草、兔和狼组成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消灭了,兔的
数量将如何变化( D )
挡,每片叶子都可接受光照
c、鱼身体呈菱形,适于游泳
d、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利于防
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e、大树底下好乘凉 f、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g、地衣使岩石不断被风化
h、蚯蚓能增加土壤的肥力,使土壤疏松
考点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例题3.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 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C )
七年级上册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分布:在人群较多的地方。 特点: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生物部分主要是人,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 我们说植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主要是被吃的作用,而在城市中是起什么作用?
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植物,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中的植物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流动。 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淡水生物组成。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
DDT是一种化学药剂,喷洒在植物上可以杀虫,苍蝇、蚊子一碰到DDT就死亡. 但是DDT在自然界中它很难分解。长期地、大量地、不合理地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资料
DDT在食物链中的传递积累。如:浮游生物 鱼 鸟和兽等。
home
DDT
海洋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
31
生物圈2号全体候选人
32
工作人员马克·纳尔逊
33
罗伊·沃尔夫德博士在准备午餐
34
工作人员马克·范·塞劳 在“海底”抓鱼
35
琳达·利负责用生物方法治理害虫,她正在往生物圈2号中释放瓢虫。
36
农业区的工作人员
了解生物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了解生物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的生活环境”中的第一课“了解生物圈”。
具体内容包括: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及其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能准确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 知道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生物圈的观念。
3. 提高观察、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圈的概念及其范围。
难点:生物圈的重要性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分布情况,进而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及其重要性。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理解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鼓励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4. 随堂练习:出示有关生物圈的选择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保护生物圈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了解生物圈板书内容:生物圈:1. 定义: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2.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 重要性:生物圈的生生不息,依赖于生物与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生物圈的范围是什么?(2)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请举例说明如何保护生物圈。
2. 答案:(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生物圈的生生不息,依赖于生物与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3)保护生物圈的例子:植树造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及其重要性。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生态系统
下发学生课堂学案,组织学生做课前检测部分。
过渡语: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巩固和强化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态系统专题的知识点;首先我们一起来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目标。
教师利用PPT展示某农田生态系统图片。
2、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3、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汇总,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
三、课程内容和目标
1、课程内容:
若食虫鸟也吃禾谷类,那么昆虫和食虫鸟之间的关系是?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图片上的信息,回忆起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回忆的内容,进行“思维导图”式板书归纳
学生进行“学案2”练习中考真题
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报答案
基础好的学生做学案模块三的内容
基础弱的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进一步梳理思路,强化巩固
提问:
1、同学们,这张图片你们熟悉吗?
2、聪明的你,能根据这张图上的信息回忆起生态系统有关知识点吗?
过渡语:
明确了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态系统识框架后,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思维导图,如果你是中考命题专家/老师,请你将知识点融入这幅图片中出相应考题
教师示意学生应举手提问,并组织维护好课堂的秩序和纪律。
过渡语:
“练真题”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变式训练之后及时熟悉真正的中考命题方式,熟悉中考题型。巩固和强化
(三)知识小结
“微课”形式给学生传授解题技巧
“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2-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PPT课件
生物圈是最大的 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部 1.生物圈的范围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2.以海平面为基准,上、下各达 10千米,总厚度为20千米左右。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练习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 是:A.生物圈由植物、动物以及微生 物构成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 C.生物圈是指生物活动能够到达的范 围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
检测对象 A B
DDT浓度/ 0.00 2.0
×10-6
5
CD E 0.5 75.5 0.04
检测对象 A B C D E
DDT浓度/ 0.00 2.0 0.5 75.5 0.04
×10-6
5
根据上表所列检查结果分析:
(1)5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可能
是A E C B D 。
(2)从表中可以看出, 生物体中 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 食物链 这条
3.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 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4.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 色 水5.库淡”水及生“态地系球统之肺”的美称。
6.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
种 类 7.相城对市较生少态,系统结构简单, 易退 人化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 种类和数量少。
练习2:生物圈的范围为: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 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 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 岩石圈的表面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 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 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初一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了解生物圈
初一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了解生物圈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
对于生物的学习,最主要的就是知识点的积累,为此,小编准备了这篇初一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了解生物圈,欢迎浏览!第一节生物圈1、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收集的途径有多种,包括查阅、询问、搜索等。
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
2、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为海平面上下10千米左右的厚度,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几乎到处都有生物。
岩石圈是一切生物的立足点,包括各种植物、昆虫、飞禽走兽及细菌、真菌等,还有人类。
3、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世界环境日的日期是6月5日。
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表达了人与生物圈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提出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
探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2、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只有光照是不同的,所以它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而其他条件如温度、土壤的潮湿程度等因素都是一样的。
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3、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两类,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分别是非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2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课时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0
6.(2019湖北武汉中考)有些海葵附着在寄居蟹蟹壳上生活,海葵借助寄居蟹的运动得以 快速转移,便于获得氧气和食物,而寄居蟹则借身上的海葵掩护自己,同时海葵触手上的
刺细胞也是它们共同的防御武器。据此推测,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是( ) A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1
下页
19
12.(2019四川巴中中考)惊蛰时节,我国南方常出现春旱现象,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
谷米”的农谚。这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B )
A.阳光 B.水分 C.声音 D.温度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20
13.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21
(3)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调节气候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4)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
岩石有腐蚀分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生__物__既__能__适__应__环__境__,_又__能__影__响__环__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6
9.※下列现象,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 C )
A.蚯蚓改良土壤 B.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杂草和稻苗争夺养分 D.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生物稀少
了解生物圈必背知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梳理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生物圈的厚度是2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一、生态因素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空气、土壤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捕食、合作、竞争、寄生等关系。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①环境影响生物:春江水暖鸭先知;葵花朵朵向太阳;春风又绿江南岸。
②生物适应环境: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③生物影响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3、(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在“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光,即在实验中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所谓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即不添加任何人为因素(如药剂),在自然状态下的过程观察,又称“空白对照”。
所谓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二、生态系统1.①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生产者:植物(草、庄稼、树等)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②生态系统的组成:分解者:细菌、真菌(蚯蚓,秃鹫)非生物部分-----光、空气、温度、土壤、水和湿度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属于自养;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异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都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松土利于植物呼吸(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排汗、呼气和排尿/植物落叶。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葵花朵朵向太阳 /牵牛花清晨开放,中午关闭。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蜻蜓点水(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龙生龙,凤生凤为遗传/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为变异(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但是没有细胞结构,其他生物有细胞结构)注意:钟乳石 (能长大,不是生物)、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首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2.生物归类法按照形态结构分按照生活环境分按用途分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蘑菇属于其他生物);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1)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2)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1) 南橘北枳,“山寺桃花始盛开”“高山上植被分布的差异”“大棚蔬菜”“春江水暖鸭先知”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2) “春兰秋菊”,一枝红杏出墙来,不同水层中藻类植物分布主要受光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草盛豆苗稀(竞争关系);小麦和杂草(竞争关系);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捕食关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捕食关系);海葵和寄居蟹(共生);菟丝子和豆科植物(寄生);大豆和根瘤菌(共生)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描述生物生活的特征,能够正常的存活。
七年级上册生物各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各章知识点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 生物能进行呼吸;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二、生物的分类:1. 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 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3.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4. 人类: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动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土壤圈。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活和生长受到环境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通过生命活动影响环境,如植物能够固定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动物能够改变环境等;3.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如植物能够利用环境中的养分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会受到环境中病虫害的影响。
三、生物圈的层次:1. 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包括多种树木、植物和动物,为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环境。
2. 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是由草和灌木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适应干旱和半干旱环境的特性,是许多野生动物和家畜的栖息地。
3. 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是由沼泽、河流、湖泊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水分、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4.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珊瑚礁、海草床、海底山脉等,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环境。
5. 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包括建筑物、道路、公园等,具有高密度的人口和资源消耗的特点。
四、生物圈的稳定性和变化:1. 生物圈的稳定性:生物圈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性。
2. 生物圈的变化:生物圈会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过度开发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课件(优选)
问题探究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环境
如:阳光、空气、水、热
(非生物部分) 能等
组成:
植物
生产者
通过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
生物部分
动物
消费者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细菌、真菌
分解者 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问题反馈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水草
生 态 系 统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生态系统具 有一定的调 节能力
问题探究三、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情景:草原上,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而草木繁茂。 (1)因为食物充足,兔的数量急剧增加,会无限制 地增加吗? (2)草场过度放牧,草场还会保持原状吗? 2.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 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课件(优 选)
科 目:生物
适用版本: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源自生物与环境组成 生态系统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1.1.1生物的 特征
1.1认识生 物
1.1.2调查周边 环境中的生物
1.2.1生物与 环境的关系
1.2.2生物与 环境组成生态 系统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问题反馈三、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生物圈具有自我维持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 ( ) A.无限的 B.不受影响 C.有限的 D.永不改动
2.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示:根据图回答:
(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草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兔、鼠 ((43))最该食长物的网一有条食5物条链食中物,链消。费者有_3___种:___鼠__、__蛇_、。鹰 (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先______, 其上理升由是:_____________。 竞争者减少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点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生物的生活环境(1)概念: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例如:对鲤鱼来说,生活环境不仅仅指鲤鱼生活的池塘,在同一个池塘里,不同时期,水质的好坏、水温的高低、食物的多少等,都会影响鲤鱼的生活,都属于鲤鱼的生活环境。
2.生态因素(1)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分类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②非生物因素:光 温度 水等。
(3)分析图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考点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的主要非生物因素常见实例光深海中无植物生长;山坡向阳面植物生长比背阴面好;藻类植物在不同深度海洋中的分层分布;猫头鹰昼伏夜出温度淮南为橘,淮北为枳;随海拔高度不同,植被类型不同;蛇、青蛙的冬眠;极地狐的耳朵小,沙漠狐的耳朵大水仙人掌的叶变成叶刺;沙漠中植物稀少,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空气青藏高原空气稀薄,人体内红细胞增多;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呼吸;土壤板结,植物生长缓慢(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制订计划(1)实验思路:要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关键是要设置对照实验。
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
非生物因素 ①阳光、水、土壤、温度、空气等 生物因素②杂草、蛇、蚜虫、瓢虫、蜘蛛、蝗虫等①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②对照实验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是指能反映实验目的、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是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③实验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变量。
本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给鼠妇提供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食物链和食物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生态系统的结构越简单,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不会改变 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于草园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所含的生物种类无关
9.如图是“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对该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6.(无锡中考)蓬溪的红海周围生活着许多植物,还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和蛇 类等动物活动,从探究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相互关系出发,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完成了物质循环 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D.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7.在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食草动物
(3)图1中鹰与蛇的关系是 __捕__食__和__竞__争___。 (4)水是影响草原植被生长的 __非__生__物___ 因素。 (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__草__(_或__生__产__者__) _。 (6)若图2中a、b、c、d组成图1中包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则c对应的生物是 _鹰___。 (7)如果人类过度捕杀鸟和青蛙,就会造成多种生物数量的锐减,甚至使生态系统 失去原有的稳定性,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__自__动__调__节__ 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1.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D ) A.阳光→草→牛→虎 B.鼠→蛇→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草→兔→鹰 2.生态学上把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 A ) A.营养级 B.营养层次 C.能量级 D.营养结构 3.生态平衡是一种( A ) A.相对稳定的状态 B.绝对稳定的状态 C.动物数量等于植物数量的状态 D.永久的、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稳定状态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知识点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命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
它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
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斗争关系、互助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6、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不仅为生产者自身的生长、生殖、以及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也是人和动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2)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食物和能量,包括绝大多数动物、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和植物(菟丝子);(3)许多微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蚯蚓、秃鹫、屎壳郎)是分解者,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