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十三)含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语文适应性练习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语文适应性练习试题含解析
BC两项介词“对于”使用不当,应该用“关于”;A项中“这跟史料记载有关”中的“记载”表意不明,从括号后面句子的内容看,史料对《清明上河图》的记载很“少".所以补写最恰当的一项是D.
故选D。
3.下面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王国维的年谱材料,时间已打乱.根据年谱中的干支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国学大师王国维1911年~1915年大事纪要: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纪年法之一,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先后顺序,即:(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根据首句中的“辛亥”提示,往下四个的天干顺序依次应为壬、癸、甲、乙,地支顺序依次应为子、丑、寅、卯。
九年任职期满,母亲年老,为了便于赡养,升任南京刑部郎中。审讯明察宽大,遇到亲属之间相互诉讼,一定委婉开导他们,致力于保全他们的亲属恩情。如果有依仗势力,扰乱法律的人,则丝毫不宽恕。曾经有疑难案件,经历多个官署都不能审清,他立刻加以判决.尚书周庄懿公以“公平清慎"为由,将其列入官员考核的上等.姜贞庵被提拔为漳州知州.恰逢年成歉收,海盗蜂拥而起。于是打开粮仓,赈济贫乏的百姓,招降几个叛贼同伙,其中不是头领的,挑选训练其中勇猛强壮的士卒,教给他们方法与谋略,捉拿叛贼首领,其余同党全部遣散,百姓生活得以不被扰乱。又修筑堤坝,防治海潮,疏通水塘设置粮仓,防备旱涝灾害,禁佛斋,建立埋葬无主尸骨的坟墓,建立乡约,因为高东溪有名节,陈北溪的有道学(成就),所以都为他们建立祠堂祭祀.为政的成绩是各郡之首。成化甲辰年间,入朝觐见皇帝,(这时)母亲更加年老,于是请求辞官归家以奉养母亲.漳州百姓恳请其留任,姜贞庵没有赴任,百姓们于是一起为他建立生祠,雕刻了惠政、去思二碑.弘治辛亥年间,知府空缺,几批德行高尚受尊敬的老人请姜贞庵入朝,庚申年间又请他,都没有成功。

江苏省兴化市高三上学期寒假作业(13)(语文).pdf

江苏省兴化市高三上学期寒假作业(13)(语文).pdf

高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十三) 2012年2月1日完成 作业用时:40分钟 编制人:史海芳 一、语言文字运用(6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水利部、财政部的投入也是有限的,但它对项目的整体建设,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B.这些移民过程,正史中很少提及,它们能流传至今,就是靠一次次清明节扫墓和祭祀,将祖先筚路蓝缕的迁移、艰苦卓绝的开拓和种种嘉言懿行告诉子孙后代。

C.王力宏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

D.自强不息的大唐人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以夸父逐日的精神,努力追赶世界电信业发展潮流,助推我国电信技术实现了从铜缆到光缆的巨大转变。

2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3分) A.近年来,一些唱片公司急于追求眼前利益,喜欢以流水线的方式包装炒作,造成了流行 乐坛表面繁荣,内里空虚。

B.中学生普遍缺乏感恩意识,是由于社会大环境等诸多外在因素造成的,但我们的教育显 然难辞其咎。

C.“和谐社会”,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名词,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状态,正在得到越来越多 的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D.我市在武汉“8+1”城市圈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 批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

”(孔子《论语》) (2)屈心而抑志兮, 。

(屈原《离骚》) (3)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4)千岩万转路不定,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江间波浪兼天涌, 。

(杜甫《秋兴八首》) (6)今年欢笑复明年, 。

(白居易《琵琶行》) (7)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

(辛弃疾《水龙吟》)。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十三)含答案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十三)含答案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十三)含答案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十三)高三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满分为160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 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Ⅰ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 (12 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批评的本质是一种善意的关怀,是为了帮助对方▲、进步,是为了让彼此能和谐相处而做出的真诚表达。

虽然▲,但是因此伤了和气,未免▲。

要想掌握“善意提醒”的批评智慧,不妨学着把批评的话拐个弯来说。

A.改善忠言逆耳利于行得不偿失B.改变恶语伤人六月寒因小失大C.改变忠言逆耳利于行因小失大D.改善恶语伤人六月寒得不偿失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诞生之时并没有“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声势。

▲。

明初高棅在《唐诗品汇》中还把她列入“旁流”,至清末王闿运就称之为“大家”,闻一多更称之为顶峰上的顶峰,诗中的诗。

①除了作为一首乐府诗,她幸而得以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而留传后世外,②但“天生丽质难自弃”,《春江花月夜》最终要放射出其夺目的光彩,升腾为一轮皎然独照的明月。

③我们在诸多选本里看不到她的倩影。

④相反,在唐初至明初这一漫长的时间里,她倒像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绝代佳人。

⑤人们渐渐感受到了她的不可迫视的光芒。

⑥她同她主人的名字一样,长期沉默在冷清的书角里。

A.①③⑥④②⑤B.④①⑥③⑤②C.④①③⑥②⑤D.①③④⑥②⑤3.下列古诗词所描写的中国传统节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 分)①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真题 语文试题(解析版+范文)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真题 语文试题(解析版+范文)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语文I 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好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的奋斗史。

A. 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 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 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 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以身试险: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

指明知故犯。

此处主语是“志士仁人”,指他们挺身而出为国效力,故选“以身许国”;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2020届江苏省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2020届江苏省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2020届江苏省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语文I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与核裂变发现失之交臂的费米踌躇满志,带领一批科学家在美国艺加哥大学的一个室内网球场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反应堆——芝加哥一号(CP-1)。

B.十几株竹子,一簇成团,不见平日迎风招展、清新高雅、高耸挺拔、摇摇欲上的风姿,由于雨水压迫,弯腰甩头,借助风力,奋劲抛撒减负,表现出虚怀若谷,坚贞不屈的品格。

C.古人说:“行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

”我在漫画写作上,也有今是昨非之感,我的笔应当从人生转向自然,寻求更深刻的画材。

D.这种貌似深邃的问题背后,无疑激荡着一股倔强的、舍我其谁的浩然之气。

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

经典经得起重复。

,,,。

因而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

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

修炼不够,太轻太簿,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

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不经意间成了经典。

①但经典的语言,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②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③不但文字的经典这样,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经典都是这样④甚至像唐太宗那样,喜欢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够,临死又陪葬到棺材里⑤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A.①⑤③②④B.①⑤③④②C.②①⑤④③D.②①⑤③④3.下列诗句所描述的风俗,不属于古代年俗的一项是(3分) ( )A.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B.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C.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

D.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先秦哲学家荀子的美学论文《乐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2020届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文化反映着城市的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

近年来,哈尔滨以“文化创城”为牵动,打造冰城符号。

通过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培育出具有标志性的城市精神,展现出生机勃勃、大气厚重的文化新境界和文明新高度。

哈尔滨是一座音乐之城。

19世纪末,歌剧、芭蕾、爵士乐等传入哈尔滨,与本地文化交融,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

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数以百计的业余合唱团定期、定点活动,音乐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

音乐,是哈尔滨深入骨髓的文化印记,也是哈尔滨“文化创城”的发力点。

2019年6月至10月,哈尔滨音乐厅、老会堂音乐厅等演出场馆及专业文艺院团,陆续推出135台264场国内外经典演出。

从今年起,道里区提出打造具有冰城音乐文化特色的10公里“松花江文化旅游观光带”。

将东起中东铁路公园、西至松花江公路大桥的沿江10公里地带打造成集休闲、活动、学习、展示于一体的文旅融合观光带。

(摘编自姜雪松《“文化创城”打造冰城符号,滋养一座城市》)材料二:文化符号是记载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工具。

文化是由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的符号组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符号体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地选择并运用文化符号。

对于文化符号的提取可以从当地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礼仪等方面入手,也可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深入挖掘具有代表象征意义的符号。

建筑本身就是凝结的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符号包罗万象,如文字符号、色彩符号、图象符号、特色建筑等多种样态。

城市文化符号是构成城市文化的最外层,当人们提及北京这座城市时,我们就会想到胡同、四合院、天坛、京剧等。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带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带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zhì)、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2020届江苏省高三最新语文试卷汇编:古诗词鉴赏及参考答案

2020届江苏省高三最新语文试卷汇编:古诗词鉴赏及参考答案

2020届江苏省高三最新语文试卷汇编:古诗词鉴赏及参考答案古诗词鉴赏苏州期初调研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湖上即事陈起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莺。

谁家艳饮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横。

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

9.请赏析颔联与颈联的表达效果。

(6分)10.请结合整首诗分析诗人形象。

(5分)三、古代诗歌鉴赏(11分)9.选取早春湖边的典型景物;写景有层次,由远及近而后又到远;视听结合,白鹭水草、柳树黄莺,色彩鲜明,宴饮之歌与孤客笛鸣遥相呼应;呈现出早春特有的湖上风光;作者寓情于景,在对湖光山色的描摹中表达自己醉心山水的愉悦之情。

(6分)10热爱自然、随性自由、任情洒脱的诗人形象。

穿青鞋、携短杖,写出诗人的从容随性自由;“吟莫尽”,”酩酊”“乐浮生”写出其任情纵性畅游自然的旷达洒脱。

(5分)南京市六校联合体期初测试三、古诗词鉴赏(11分)天香贺铸烟络横林,山沈远照,迤逦黄昏钟鼓。

烛映帘栊,蛩①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

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

惊动天涯倦宦,骎骎②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③、以春相付。

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

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注:①蛩:蟋蟀。

②骎骎:马疾奔貌,形容时光飞逝。

③东君:司春之神。

9.词的上片写景,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说明。

(5分)10.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9.运用视听结合,“横林”“山沉”“黄昏”等是视觉,“蛩鸣”“砧杵声”等为听觉,渲染了宁静幽寂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与孤寂。

10.①对时光易逝年华已老的感伤;②对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忧愁;③对漂泊羁旅的愁苦、思乡念亲却归家不得的惆怅;④对万物萧条的悲秋之情。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8月测试三、古诗词鉴赏(11分)剑门关①陆游剑门天设险,北向控函秦②。

客主固殊势,存亡终在人。

栈云寒欲雨,关柳暗知春。

2020年高考江苏语文卷试题、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江苏语文卷试题、答案及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答案】A【解析】“以身许国”褒义词,指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用在仁人志士身上合适。

“以身试险”是贬义词,意思是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

用在仁人志士身上不当。

“多难兴邦”意思是,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与“野火沃土”意思一致。

恰当。

“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

与“野火沃土”相差甚远,不当。

“不屈不挠”意思是,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与“奋斗”搭配恰当。

“不卑不亢”意思是,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一般形容对别人的态度,与“奋斗”搭配不当。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瘦西湖的景妙在巧。

, ,,,。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⑤又在另一拱门中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④①③C.④①②⑤③D.④③②⑤①【答案】C【解析】四个选项对于空缺处第一句的选择有两种意见,或②,或④。

空格前面的“瘦西湖的景妙在巧”是概括句,没有涉及具体地点,这样若填②“回视小金山”,就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

而④句中的“最巧”与前面的“巧”衔接自然,故排除A、B。

认真分析①句和⑤句,很明显⑤句“又在另一拱门中”肯定在①句“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后面,据此可以排除D。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含答案解析[高中语文]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含答案解析[高中语文]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语文I 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好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的奋斗史。

A. 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 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 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 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以身试险: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

指明知故犯。

此处主语是“志士仁人”,指他们挺身而出为国效力,故选“以身许国”;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2020高考语文寒假三十天3:阅读+作文(含答案) 打印带解析版

2020高考语文寒假三十天3:阅读+作文(含答案) 打印带解析版

2018高考语文寒假三十天3:阅读+作文(含答案)一、阅读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浣溪沙朱敦儒①雨湿清明香火残。

碧溪桥外燕泥寒。

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

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

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

②箨: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1.从“日长独自倚阑干”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词句塑造了一个内心悲凉凄苦、落寞怅惘的词人形象。

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

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天寒人心更寒。

词人遭遇离乱,故国已亡,其流落江南,内心的悲愤凄凉,由“倚阑干”这一动作可见。

2.①借景抒情:上片一、二句写景,早春时节,细雨纷纷,香火残留;桥下溪水碧绿,桥外春燕衔泥,寒气逼人。

一“残”一“寒”,既写实景,也抒写词人内心的悲苦。

为映衬。

②乐景衬哀情:下片一、二句也是写景,刚脱去皮的修竹,正显出嫩绿之色;刚褪去花瓣的新杏,酸味未成。

如此的江南美景给谁赏看呢?词人以江南景色的美好来抒写故国(北宋)灭亡之悲情。

江苏省兴化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二)新人教版

江苏省兴化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二)新人教版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二)2020年1月19日(作业用时:6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活性炭韬光养晦冗.(rǒng)长唾.(chuí)手可得B. 谐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不悛.(qǔn)C. 威慑力暇不掩瑜攫.(jué)取恪(kè)尽职守D. 笑眯眯按图索骥荒谬.(miù) 返璞.(pú)归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D. 由于日本福岛因地震发生核泄漏,一时间“服用碘盐可以防辐射”的传言不绝如缕....,造成我国许多地方出现排队抢购碘盐的怪现象。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

B.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C.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2300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了。

D.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物资。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厉行节约再接再厉变本加厉励精图治B.无事生非循规蹈矩事必躬亲委屈求全C.炫赫一时明火执仗拾人牙慧不肖子孙D.颐指气使遗人笑柄得不偿失浮想联翩5.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

吴中区高三语文寒假作业13—21

吴中区高三语文寒假作业13—21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十三)【答案】B(wǔ/yǔ,chì/zhǐ,zhuï/zhuō。

A.綮、罄qìng,C.讣、阜fù,D.佞、宁nìng)【答案】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句中应用“不以为意”。

“诚惶诚恐”指惶恐不安;“惊慌失措”指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

句中用“惊慌失措”更合适。

“难以释怀”指(爱憎、悲喜、思念等感情)难于在心中消除;“难以忘怀”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

句中应用“难以忘怀”。

“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句中用“扶摇直上”更准确)【答案】B(A.“打造……报道”明显搭配不当;C.成分残缺,“掌握”的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基础应用”后加“方法”或“技巧”;D.句式杂糅,“具有……能力”和“在……方面”杂糅)【答案】①借女儿之口,间接说明诚于做人、恒于学问是王永年一生的追求;②再现王永年生前的活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感,有力地证明了作者对王永年的认识;③为下文王永年在特殊年代里完成不满意的“任务”而能实话实说作铺垫。

【答案】①资深翻译家挑战非经典作品,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②王永年的翻译准确、通俗,没有匠气;③翻译《在路上》,让中国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了解了嬉皮士文化。

【答案】①深厚的语言素养:精通多种语言,有深厚的中文功底;②学识全面:不仅精通各种语言,在历史、文化上也具有全方位的才学;③治学严谨:翻译以准确为基础,尊重原文,并形成个人翻译风格;④勤于工作:定时定量,每天翻译,笔耕不辍。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十四)【答案】C(A.nào/chuî,ɡōnɡ,ruî/ nuî; B. jí, mî/ mú, fěi/ fēi; C. zhàn / diàn, mán / mài ,yǎo/tà;D.shàn/xiān, lîu/lù, xǔ)【答案】D(A.语序不当, B.句式杂糅,C.成分残缺)【答案】(恰当的话题1分,三个比喻每个1分,句式1分。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十五)含答案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十五)含答案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十五)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

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

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的思想,手稿却板正、▲,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A.洒脱特立独行拘谨B.潇洒狂放不羁拘谨C.洒脱特立独行谨慎D.潇洒狂放不羁谨慎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

①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②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③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④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⑤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也许还跟着个小孩⑥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A. ①⑤④⑥②③B.③④⑥②①⑤C.④⑥②①⑤③D.⑥④②③①⑤3. 下列四句诗中描写的传统节日,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3分)A.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B.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C.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D.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4. 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A.写文章应先安排结构,选定材料B.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C.写文章需要打好基础,注重积累D.写文章应当围绕中心,收放自如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陈长生传张惠言余故居南郊德安里,邻有陈长生者,与兄奉母以居,无妻子,有室一楹,园地以稜计者十。

兄偻且病,常给爨.守舍。

而长生力治地种菜,卖之得钱,且为人赁佣以充食。

长生为人少言多笑,即有陵之,大恚,辄复笑,即已,未尝校.。

江苏省南京市2020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0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0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语文2019.09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阅读下面两段关于“雨”的文字,完成1~4题(一)他是一个对大自然特别敏感的人,大自然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会在他的心灵世界引起反应,在他的诗中留下精妙回响。

若要从唐代选一个诗人来作写雨的探花郎,那么我真心推举他—韦应物。

和朋友分别时,“________”;和友人不能见面的时侯,他会有“________”的念头;等到相逢时,“________”,这是对友人身上隐士之风的赞美;在大宴宾客的盛宴何等雍容,极有身份。

到了宋代,苏东坡写雨总是令人________。

他用诗写雨:“黑云翻墨末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将夏天的雨写得________,也是一派大家风度,他用词写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这风雨自然不只是自然界的风雨。

到了________的境界,人,已经活在了风雨之上。

1.根据文意,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相送无限情,沾襟比散丝②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③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④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A.②④①③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①③②④2.依次填入第二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无与伦比淋漓尽致超然物外B.无法企及穷形尽相超然物外C.无与伦比穷形尽相随心所欲D.无法企及淋漓尽致随心所欲(二)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

听听那冷雨。

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十三)高三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满分为160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 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Ⅰ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 (12 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批评的本质是一种善意的关怀,是为了帮助对方▲、进步,是为了让彼此能和谐相处而做出的真诚表达。

虽然▲,但是因此伤了和气,未免▲。

要想掌握“善意提醒”的批评智慧,不妨学着把批评的话拐个弯来说。

A.改善忠言逆耳利于行得不偿失B.改变恶语伤人六月寒因小失大C.改变忠言逆耳利于行因小失大D.改善恶语伤人六月寒得不偿失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诞生之时并没有“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声势。

▲。

明初高棅在《唐诗品汇》中还把她列入“旁流”,至清末王闿运就称之为“大家”,闻一多更称之为顶峰上的顶峰,诗中的诗。

①除了作为一首乐府诗,她幸而得以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而留传后世外,②但“天生丽质难自弃”,《春江花月夜》最终要放射出其夺目的光彩,升腾为一轮皎然独照的明月。

③我们在诸多选本里看不到她的倩影。

④相反,在唐初至明初这一漫长的时间里,她倒像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绝代佳人。

⑤人们渐渐感受到了她的不可迫视的光芒。

⑥她同她主人的名字一样,长期沉默在冷清的书角里。

A.①③⑥④②⑤B.④①⑥③⑤②C.④①③⑥②⑤D.①③④⑥②⑤3.下列古诗词所描写的中国传统节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 分)①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②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③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④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⑤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⑤②③C.①④⑤②③D.④①②⑤③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 分)美感起源于形象的直觉,不带实用目的。

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平时习惯以实用和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如果能摆脱这样的羁绊,适当把自己放在实际生活之外,就像叔本华说的那样“丢开寻常看事物的方法”,换一个视角看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现:素来以为平淡无奇的东西会表现出不寻常的美。

A.美感起源于直觉,不带任何实用目的。

B.平淡无奇的东西会表现出不寻常的美。

C.我们习惯以实用和功利眼光看待事物。

D.摆脱实用和功利眼光会发现不寻常的美。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聊斋志异序高珩志而曰异,明其不同于常也。

然而圣人曰:“君子以同而异。

”何耶?其义广矣、大矣。

夫圣人之言,虽多主于人事,而吾谓三才之理,六经之文,诸圣之义,可一以贯之。

则谓异之为义,无不可也。

夫人但知居仁由义,克己复礼,为人君子矣;而陟.降而在帝左右,祷祝而感召风雷,乃近于巫祝之说者,何耶?神禹创铸九鼎,而山海一经,复垂万世,岂上古圣人而喜语怪乎?欲读天下之奇书,须明天下之大道。

盖以人伦大道淑.世者,吾人之所以为木铎也。

然而天下有解人,则虽孔子之所不语者,皆足辅功令教化之所不及。

而《诺皋》、《夷坚》,亦可与六经同功。

苟非其人,则虽日述孔子之所常言,而皆足以佐慝。

彼拘墟之上多疑者,其言则未尝不近于正也。

或曰:报应示戒可矣,妖邪不宜黜.乎?曰:是也。

然而天地大矣,无所不有;古今变矣,未可舟膠。

人世不皆君子,阴曹反皆正人乎?且江河日下,人鬼颇同,不则幽冥之中,反是圣贤道场,日日唐虞三代,有是理乎?或又疑而且规之曰:异事,世固间有之矣,而竟驰想天外,幻迹人区,无乃为《齐谐》滥觞乎?曰:是也。

然子长列传,不厌滑稽;厄言寓言,蒙庄嚆矢。

且二十一史果皆实录乎?仙人之议李郭也,固有遗憾久矣。

而况勃窣文心,笔补造化,不止生花,且同炼石。

佳狐佳鬼之奇俊也,降福既以孔皆,人中大贤,犹有愧焉。

是在解人不为法缚,不死句下可也。

吾愿读书之士,揽此奇文,须深慧业,眼光如电,墙壁皆通,能知作者之意,并能知圣人或雅言、或罕言、或不语之故,则六经之义,三才之统,诸圣之衡,一一贯之。

异而同者,忘其异焉可矣。

不然,痴人每苦情深,入耳便多儒首。

一字魂飞,心月之精灵冉冉;三生梦渺,牡丹之亭下依依。

檀板动而忽来,桃茢遣而不去,君将为魍魉曹丘生,仆何辞.齐谐鲁仲连乎?康熙己未春日谷旦,紫霞道人高珩题(有删改)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妖邪不宜黜.乎黜:消除、排斥B.盖以人伦大道淑.世者淑:善良、美好C.而陟.降而在帝左右陟:晋升、进用D.仆何辞.齐谐鲁仲连乎辞:推辞、拒绝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者认为《诺皋》、《夷坚》等言怪志异的作品也是有一定的教化作用的。

B.作者认为要做一个“解人”,全面地理解圣人的话,而不是死抠字眼。

C.作者对一些“拘墟”之士的意见全面否定,提倡人人要做一个“解人”。

D.作者希望读书人读《聊斋志异》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不要沉溺于鬼怪之玄谈中。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苟非其人,则虽日述孔子之所常言,而皆足以佐慝。

(4 分)(2)异事,世固间有之矣,而竟驰想天外,幻迹人区,无乃为《齐谐》滥觞乎?(6 分)8.文中提到的“解人”、“拘墟之士”和“痴人”对怪异分别是怎样的态度?(4 分)三、古诗词鉴赏(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9-10 题。

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①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②朝来散紫宸③。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注】①泥:阻滞,缠绕。

②鸣玉: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相击发声,指出仕在朝。

③紫宸:宫殿。

9.本诗中间两联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诗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 分)10.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2)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3)▲,靡有朝矣。

(《诗经·氓》)(4)▲,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5)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6)▲,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7)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论语·八佾》)(8)隔靴搔痒说何益,▲。

(郑燮《自叙书画心诀》)五、现代文阅读(一)(1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4 题。

梦[意] 戈•帕里塞大鼻子彼耶罗是个银行经理,一天夜里他做了个梦:他在寻找一支笔。

他越找越着急,像孩子似的绝望和痛苦,几乎都要哭出来了。

平日里只要他看到这支笔,当年的情景过电影似地展现在他眼前。

他的目光盯着文具店的玻璃橱窗:那支钢笔与其它的几支笔放在一起,一根橡皮圈把它固定在紫红色丝绒作衬垫的小盒子里。

笔杆是用蓝白相间的电木制作的,深蓝色的底子配上孔雀石的各色花纹,非常好看,那上面的纹路令人想到珍珠贝母。

有一天,外祖父发现了他眼中流露的这种怯生生的羡慕的神情。

“你真的喜欢这支笔吗?”“是的,我很喜欢。

”彼耶罗说道。

他的声音轻微而颤抖,外祖父几乎听不清他的话,但老人充满柔情的双眼闪出一道共鸣的光。

他们走进了文具店。

那天是1944年1月22日。

文具店坐落在威尼斯城阴暗而又弥漫着烟雾的一条小巷子里。

空中飘落着什么东西,不知是雨丝还是灰尘。

或许是烟筒里冒出来的煤烟微粒,或许是下午降雾。

彼耶罗不懂当时发生的事。

老板从彼耶罗手里把笔拿了过去灌上蓝黑墨水。

笔尖被浸在截棱锥形的佩利康牌的墨水瓶里,彼耶罗听见钢笔橡皮管的吸墨水声。

随后,老板就把那支笔装在仿鳄鱼皮制作的硬纸笔盒中。

岁月流逝,过去快40个年头了,彼耶罗还记得出店门时听到的一声枪响,看到三个德国警察步履艰难地消失在小巷的浓雾之中。

而今,那烟筒里喷出的煤烟微粒,以及那潮湿的石板路面,重又浮现在梦中。

从那时起,那支自来水钢笔陪伴着他来到学校,与他共同完成了拉丁文和希腊文等所有的课程。

那支笔还随同他去外祖父住的乡下。

在一间用炉子取暖的小屋子里,里面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本字典。

当他听见机枪对着一位英国战俘扫射的声音时,彼耶罗的上衣口袋里就装着那支自来水笔。

那个英国人是浅黄色的头发,脸色苍白,衣衫褴褛,脸朝着别墅的围墙。

彼耶罗想,要是他处在那个英国人的位置上,那么,他的那支钢笔就会被打得粉碎了。

随后的几年,彼耶罗一直生活在农村里,那时他吮吸到的是乡村的气息,看到的是小巷中滴着烟油的烟筒,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体验了农民的生活。

他跟外祖父一起生活,令人难忘的是采萄萄季节和萄葡酒的醇香味。

彼耶罗觉得少年时代统统寄托在这支自来水笔之中。

他觉得,笔丢失了,他的生命消逝了。

彼耶罗绝望地哭出声来了。

身边的妻子睡得正甜呢。

隔壁房间里是两个儿子。

他很爱他们。

他们都生活得很好。

现在,他忽然觉得他们与自己的差距是那么大、那么遥远。

那蓝底白条的欧洛牌金笔跟他们有何相干?那墨水瓶和各色各样的墨水瓶,与他们有何相干?毫不相干。

再往后,再往后……要是那支钢笔不再在床头柜里的话,那以后发生过的一切又如何存在呢。

他从床上爬起来。

妻子眯缝着那珐琅般明亮的天蓝色的眼睛,埋怨地哼了一下。

彼耶罗没听见,在绝望中他是什么也听不见的。

他冲到床头柜跟前,像在梦中似地急忙打开了第二个抽屉,在几块手绢和换洗的衣服旁边,那支自来水钢笔在那里呢!电木制作的笔杆,蓝白相间,只是五彩的杂色已发白,贝母色也发黄了。

彼耶罗戴上眼镜,把笔捏在两个手指中间。

他先是哭,后又笑。

他手里拿着小记事本走到厨房里去,就像他祖父一样每天在银行在他那个小记事本上记着一些日常琐事。

他在上面写道: “1979年7月17日夜里。

梦见找不到外祖父送我的那支欧洛牌金笔。

痛苦至极,以为自己肯定要死了。

到床头柜里去找,找到笔后,我吻了它。

笔还在,我亲爱的笔还在。

”他回去睡觉,像平时一样,很快就入睡了,没再做梦。

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步行去银行,心情像往常一样好。

除了喝杯咖啡以外,他还津津有味地吃了块甜点心。

点心涨价了:一块要 250里拉。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梦”总绾全篇,以主人公梦中寻笔、梦醒找笔为主线,中间穿插文具店买笔、少年求学、乡村生活等内容,结构紧凑。

B.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故事不受限制,笔触自由,便于展示主人公的人生轨迹、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