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章贡区城东历史文化小巷简介

合集下载

赣州宋代古城墙的介绍

赣州宋代古城墙的介绍

赣州宋代古城墙的介绍
赣州宋代古城墙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章江北岸的小东门大桥至南门大桥之间。

这段城墙建于宋代,长约500米,宽约3米,高约3米。

城墙建有城楼和瓮城,东门城楼为五开间,北门城楼为五开间,南门城楼为四开间。

城门洞上方均建有楼屋。

城墙上现存宋、元、明、清各代重建的题记和碑刻等建筑构件多处。

城墙上原有谯楼一座,现已无存。

城外有护城河。

据记载:赣州城“起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至今已有970余年的历史。

赣州是江西省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早在五代时就曾为南唐西京,故称“西京”,取“都广有京”之意。


时又被称为“南康”、“虔州”,是北宋时江西地区唯一的通商口岸。

赣州城建于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赣州知州刘光祖主持修筑了赣州城墙,并在城内建了“安远楼”(俗称“东城门”)、“明远楼”(俗称“西城门”)、“靖江楼”(俗称“南城门”)等三座城楼和多座敌台。

—— 1 —1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现存的古迹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现存的古迹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现存的古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现存的古迹赣州新鲜事2015-07-04 09:41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有着丰富的历史古迹,下面就来简单的说一说:(1)文庙赣州文庙位于江西省赣州老城区的东南,厚德路东段的北侧,是江西省保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立校址,属省级文保护单位。

文庙在唐代时曾为紫极观,到宋代又改为大中祥符宫,于皇佑年间创立县学。

文庙原占地约10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分三组,采用平行轴线方式布局。

保存下来的绝大部分建筑为清乾隆年间建造,均保存完好,主要有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魁星阁、节孝祠等等,其中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高达15米,气势宏伟,带有显著的赣南特色。

(2)武庙位于文庙的西侧。

(3)慈云塔赣州慈云塔位于赣州市旧城区东南、厚德路东段文庙之左,是古代慈云寺之附属建筑物。

建于1023~1032年(北宋天圣年间),塔身仍可见到铭文砖3种:“天圣元年”(1023年)、“舍利塔砖”、“天圣二年(1024 年)女弟子陶氏一娘舍钱二十吊”,是为造塔年代的确切记载。

舍利塔一作浮图,本是佛家存放佛骨舍利子的墓塔。

随着佛教传入我国,经过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结合我国的民族建筑样式,混合发展成高层楼阁式砖塔。

(4)赣州一中内的夜话亭/廉泉廉泉和夜话亭为赣州市著名的古迹廉泉和夜话亭为赣州市著名的古迹,现位于赣州第一中学校园内。

廉泉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说在北宋绍圣年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到惠州。

路过赣州时,苏东坡拜访了当时著名的隐士阳孝本,两人很是投机,一同遍访当地名胜,在廉泉水边通宵长谈。

苏东坡还赋诗道:“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挠之。

君看此廉泉,五色烂摩尼”。

后来人们在泉边建了夜话亭,在亭中竖了一块高2米多的石碑,上刻“苏阳二公夜话图”。

这块石碑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阳明书院阳明书院,位于江西赣州郁孤台下。

原名濂溪书院。

明正德间南赣巡抚、佥都御史王守仁巡抚赣南,镇压农民起义(即他自称“破中山贼”)后,在此聚众宣讲其“致良知”学说,以期“破心中贼”。

章贡区古色演讲稿

章贡区古色演讲稿

章贡区古色演讲稿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

灶儿巷,位于解放街道辖区,在赣州城区东北部,东接六合铺,西接和平路,斜对生佛坛前东端口,中通老古巷(俗名老虎巷,老富巷),长约230米,宽3--4米。

据明清《赣州府志》记载:明代名姜家巷。

清初巷内多住皂隶(官府杂役之差役),故名皂儿巷,后谐音为灶儿巷。

在清末、民国初时期,此巷内多为外县来赣州城经商户。

这些商人后致富,便在巷内购房改建,有的成为个人私宅,有的成为某县的宾馆,故巷内房屋多为清末民初之建筑。

今保存较完好的“董府”,系南康凤岗的董某在赣州城经商致富后购建。

有趣的是,董府这些现代南康人,却硬是将赣州城名巷老宅料理得红红火火,赣南客家风情浓郁醉人——满墙的客家照片、满桌的客家饭菜、满堂的来往游客,还有年轻英俊的客家后生、女儿。

巷内依然看得出昔日的辉煌,一些老字号的门庭又修旧如旧地复活了,这条古巷的复古工程,是赣州对宋城文化的一种光大与发扬。

上了年纪的人记得,曾有闽人开设的曹义兴号在巷中,此号实为专营生熟烟丝的作坊,名贯周围各县,生意很是兴旺。

民国初期,巷内东段有一庙,名赵公庙。

赵公为财神,故赣州城商人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式成立赣州府商会时,为图吉利,以赵公庙为会址,民国时期的赣县商会均沿设于此。

解放后,赣州市工商联及各民主党派机构都设在此,1999年市府南迁章江新区,2002年工商联迁出到新区,今改为幼儿园。

清末民国时期,这里曾设永清堂,一个专门对木材交易纠纷进行仲裁的组织。

赣南自元代开始便是木材交易中心,当时木材交易用笨拙且不准确的木杆土秤称,或以堆估价,后来才有“龙泉码价书”。

由于该书换算繁杂,难度较大,通晓这种算法的人不多,加之木材本身的质量问题有三十余种,因此,在交易过程中常为质量问题和换算误差争吵甚至斗殴,即使诉诸官府也无法裁定是非。

于是,永清堂应运而生,木材交易中的问题均在这里得到解决。

1903年,即光绪二十九年,赣州裕盛隆钱庄经理肖文循组织倡议成立了赣州商事会保安救火队,保安救火队分东南西北四片,各片商号青年店员为队员,救火信号是鸣笛,各片则敲锣响应之。

江西赣州景点知识:章贡区区情简介

江西赣州景点知识:章贡区区情简介

章贡区是赣州市的中⼼城区,是赣州市的政治、经济、⽂化中⼼。

全区总⾯积425.5平⽅公⾥,总⼈⼝44万,其中城镇⼈⼝31万,辖6个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

2002年,全区完成区属国内⽣产总值17.3亿元,同⽐增长9.1%;规模以上⼯业完成总产值13.26亿元,增长17.3%;实现财政总收⼊1.76亿元,增长16.05%,其中地⽅财政收⼊9189万元,增长7.87%。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第⼆、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重为4.5:52.4:43.1,规模以上⼯业企业产销率为97.8%,税收收⼊占财政收⼊的⽐重达到96%,农村畜禽、蔬菜等主导产业产值已达粮⾷产值的6.7倍,⾮农收⼊占农民总收⼊的42.12%。

章贡区是⼀座具有深厚⽂化底蕴的历史⽂化名城,被专家称为“宋城博物馆”。

⾃西汉建制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境内有84个旅游资源分布占和230余处名胜、古遗址、古建筑和纪念地,的有⼋境台、郁孤台、通天岩,有迄今为⽌我国仅存的保护的宋砖城墙和福寿沟,有我国仅存的有绝对年限可考的宋代慈云塔,有江南形制等级的古代县学遗址⽂庙和宋代四⼤名窑之⼀的七⾥窑遗址。

章贡区是全国卫⽣城市、全省⽂明城市。

近⼏年,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历史⽂化名城、全国卫⽣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全国⽂化先进市、⾸批江西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章贡区拥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益优化,投资领域⼴阔。

2000年底规划建设的沙河⼯业园纳⼊赣州市统⼀规划,⼯业园⾯积为3.8平⽅公⾥,已成为我区新兴的⼯业基地。

赣州灶儿巷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赣州灶儿巷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式的地段。 环境协调区——指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100米范围,在
该区域内的元素体现与保护区的相协调。 2.4保护与更新的模式 本着保护传统空间格局,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原
则。对灶儿巷历史街区内所有建筑物和外部空间提出分区保 护与有机更新的模式.包括保存、保护,更新,整饬。
保存一即保持原样,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存,一方面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灶儿巷
中图分类号:TU984.1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792一(2007)8—0241一03
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汉高祖六年,距今已 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在宋代便成为我国东南地区连接长 江.珠江,闽江三大水系的交通枢纽和商贸都会,这一时期 便是赣州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古城最初格局便在这个时 期形成。明清以后,赣州的城市建设、各功能区域的布局有 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街巷系统也日趋完善,整个城市形态 维持了宋代阴、阳、横、长,斜、剑的六街格局,并细化了 更多的街巷.附庸了更多人文景观.“三十六条街.七十二 条巷”的顺口溜便形成于这个时期,它直观地概括了旧赣州 城的构造,反映了明末清初赣州城街巷纵横之状况,并通过 街巷的变迁客观地展现了具有悠久历史的赣州城人文和商业 繁荣景象。时至今日,赣卅I老城仍然保持着宋代城市的格局, 但老城内的街道、整体轮廓、风貌、基调、艺术色彩均已趋 向现代化了,千年古城实施整体保护的难度很大,但从某一 片区、某一段落上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次结构及风貌 还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 对赣州古城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3.2平方公里的 古城保护范围,同时还明确了若干历史街区的保护。灶儿巷 历史街区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历史沿革与现状评价

江西赣州---灶儿巷

江西赣州---灶儿巷

江西赣州---灶儿巷
灶儿巷位于江西赣州城东,西南与和平路相接,东北连六合铺街,中通老古巷,是赣州城众多历史文化街巷中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

灶儿巷全长227米,巷道呈“S”型,是宋代赣州六条大街之一的阴街东段,明代称作“姜家巷“。

清初时,这一带多居住着在衙门办事的“皂役”,所以被叫做“皂儿巷”,后来谐音又变成“灶儿巷”。

灶儿巷是“赣州八景”之一,其与附近的六合铺,梁屋巷等,旧时地理位置优越,靠近贡江“建春门”码头,毗邻明清新兴的商业街--南市街,是昔日赣州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现仍保留有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店铺、作坊、宾馆、钱庄、衙署、民居等建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民国时期的消防队、大烟馆、“县驻州办”、银行等,风格多元化,有赣南的客家建筑,又有精工细作的徽式建筑,还有赣中天井式建筑,以及典型的西洋式建筑,部分街区还保留有跨街的门洞,充分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兼容性。

董府在历史上曾为钱庄,内部布局是三进天井式建筑,较有代表性。

前几年,这幢建筑濒临倒塌,被一董姓居民将其买下,按照原貌加以恢复,用作“赣南风味”的餐馆经营。

灶儿巷是一条典型的古城街,建筑风格多样,临街的牌坊古朴庄重,鹅卵石路面井然光洁,风火山墙错落有致,灰塑门楼古香古色,传统门楼高大气派,深宅大院气势非凡,展现出灶儿巷深厚的历史底蕴。

宋石明砖清瓦垒叠起一段段逝去的沧桑岁月,飞檐、花楣、雕窗泛映着一个个残旧的光荣梦想,鹅卵石拼成的巷路,则通过一个个“明钱”图案,仿佛把时光截留在一个木屐踢踏作响的时代,让人陡生亲切与怀想。

介绍赣州老城区古迹的作文

介绍赣州老城区古迹的作文

介绍赣州老城区古迹的作文《赣州老城区古迹之旅》赣州老城区啊,就像一个装满故事的大盒子,随便打开一处,都能掉出一堆历史的小玩意儿。

就说郁孤台吧。

我第一次去郁孤台的时候,那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着路。

老城区的小巷子就像迷宫似的,这儿拐一下,那儿转个弯。

我跟着导航走,那导航还时不时犯迷糊。

终于看到郁孤台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激动。

郁孤台就那么孤零零地站在那高地上,像是在俯瞰着整个赣州城的沧桑变迁。

台是古色古香的,那建筑的风格一看就有年头了。

木质的结构,透着一种陈旧的气息。

站在郁孤台下,我就想啊,这当年辛弃疾站在这里的时候,心里得多憋屈啊。

看着远处的江水,他写着“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我也往那江水的方向看去,江水不急不缓地流着,好像也带着点岁月的忧伤。

这郁孤台里有些台阶都被踩得坑坑洼洼的,不知道多少人在这儿上上下下,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呢。

八镜台也很有意思。

到八镜台的时候,正好碰上一群老爷爷在下棋。

那棋局就在八镜台的边上摆着,周围围了一圈人,七嘴八舌地出着主意。

我就凑上去看了看,那棋子在棋盘上“啪啪”地响。

八镜台的墙上有好多斑驳的痕迹,像是被岁月这个调皮鬼拿笔乱画出来的。

八镜台往远处看能看到城墙,那城墙就像一条老龙,弯弯曲曲地卧在那儿。

城墙的砖被风雨侵蚀得有棱有角的不那么明显了,有的砖缝里还长出了小草,那小草也挺顽强,在这城墙上扎根活下去。

到城墙上走一走,那宽窄不均匀的过道,走着还有些小颠簸。

我不小心还被一个凸起的石块绊了一下,差点摔个狗吃屎,还好旁边有个大叔拉了我一把。

大叔还开玩笑说,这城墙的路可不好走啊,就像这老城区的日子,磕磕绊绊但是有滋有味。

这让我觉得在这老城区的古迹里,人和古迹都有了一种奇妙的联系,古迹见证着人的生活,人也成为了古迹的一部分生气。

赣州老城区的这些古迹啊,就是一本本活的历史书。

每次我在这儿溜达的时候,就像是在历史的书页里穿梭,一个个画面就像放电影似的在眼前过。

而且在这里啊,不用担心那些现代城市的喧嚣吵闹,只有古迹给带来的宁静和淡淡的古朴味道。

赣州街巷文化初探

赣州街巷文化初探

赣州街巷文化初探作者:陈华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7年第10期[摘要]以赣州城市建设发展历程为依托,介绍古街巷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迁,分析了古街巷命名的源流和典型代表,探寻它们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将赣州这座拥有22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的流金岁月和醇厚的东方魅力展现出来。

[关键词]赣州;街巷;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0-0053-02江西赣州作为闻名全国的历史文化古城,其历史源远流长,素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称。

作为古城主要交通路线的古街巷,与赣州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

从最早的阳街、阴街始至明清时期的“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分散于城市各处,每一条街巷都是构成赣州城市历史画卷的重要经纬。

一、赣州街巷史秦始皇时期,秦灭六国后,赣南从此被外界所认识。

公元前201年,即汉高祖六年,于赣州西南蟠龙设置赣县县治,赣州从此有了自己最早的名字。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郡城多次因战事迁移,直到梁承圣元年(552年)才迁回,并固定下来成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唐朝,因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赣州进入繁荣的商贸时期,赣州城经济空前发达,一举成为当时全国四十个大州之一。

赣州极负盛名的郁孤台、古天竺寺、慈云寺等,便是这一时期建成的。

五代前期,赣州城的面积由北向南扩大至3平方公里,并修建了皇城、拜将台、百胜门、建春门、镇南门等大量的城市建筑物。

宋朝时期,经济繁荣,赣州是全国闻名的三十六座名城之一。

这一时期,中原南迁,大量汉民聚居于此,赣州成为有名的客乡,人口急剧增加,带来了城市的日益繁华。

城市建设空前发展,主要街道由两条迅速发展为六街,诸如五路口、州前、买菜坡、南市街、灶儿巷、瓷器街、六合铺等大量的街巷就此形成。

明清时期,赣州城市建设有了极大的发展,建筑了更多的房屋,细化了更多的街巷,有了更多的徽式、宅第式、旗楼式等多种形式的公房与私房、商家与住家,“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的顺口溜便于这个时期形成。

灶儿巷说明书

灶儿巷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赣州市灶儿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的规定,为指导赣州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更新的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区内的各项保护与建设,提供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更新的技术法规依据,按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和正在研究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方法》制定。

本规划是在对灶儿巷历史文化保护区各类文物古迹的实地踏勘,全面了解赣州市领导与居民对赣州灶儿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建设的设想与意愿,详细调查灶儿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历史变迁,综合分析灶儿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划分与确定是依据《赣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而进行的,灶儿巷历史文化保护区是该规划确定的赣州古城八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灶儿巷历史文化保护区、南市街历史文化保护区、八境台历史文化保护区、郁孤台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山路历史文化保护区、姚衙前历史文化保护区、通天岩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七里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

灶儿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赣州古城东部,临近贡江和建春门,北至柴巷、梁屋巷路口,西南至和平路,东南至大公路,包括梁屋巷、六合铺、灶儿巷、东门井、油滴巷及赣江第二幼儿园、赣州市政协、航运局幼儿园、市副食品公司储运车队仓库、赣州酒厂二车间、六合铺东边民居,总面积约6.14公顷。

规划内容包括:1.灶儿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灶儿巷历史文化保护区空间整治规划,3.灶儿巷、六合铺立面整治规划。

第二章根据《赣州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以及《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灶儿巷历史文化保护区是以生活居住、商贸服务为主要职能的,以灶儿巷、六合铺、筠阳宾馆、新安书院及普通民宅群为主体的,具有相对完整的成片赣州地方传统居住街区特征,是集中体现赣州城市传统商业、住宅历史风貌的特色区域。

灶儿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其保护的中心主题是保护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赣州独具特色的反映明清及民国年间的商业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风貌景观,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内涵,树立地方文化的自信与自尊,并以此为基础,振兴地方文化和经济。

赣州宋城简介

赣州宋城简介

赣州宋城简介赣州宋城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南新区,是一座以宋代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

宋城的建筑风格融合了赣南民居的特色,呈现出古朴典雅的宋代风貌。

下面是对赣州宋城的详细介绍。

一、景区规划和建筑风格赣州宋城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

整个景区按照宋代城市规划的原则进行布局,在规模和建筑风格上力求再现宋代的繁华和庄严。

赣州宋城包括城门、街道、宅院、商铺、官府等多个建筑群,其中最为精华的是宅院和官府。

宅院主要是以宋代文人士人的府邸为蓝本进行设计,建筑风格典雅古朴,融入了赣南的建筑元素,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景。

官府是按照宋代官署的规模和布局进行建设,展示了宋代官员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景区内的街道和商铺则是重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景象。

街道两旁的商铺以现代的方式进行改建,但外观和摆设都是以宋代为主题,展示了当时的市井风貌。

走在街道上,仿佛置身于宋代的繁华商业街区之中,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热闹与贸易氛围。

二、景点介绍1. 双龙城门双龙城门是赣州宋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进入景区的入口。

这座城门由两座楼阁组成,正面为一座宏伟的牌楼,上书“赣州宋城”四个大字,彰显了这座城市的特色。

2. 文人府邸区文人府邸区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居住环境和文化生活。

府邸区包括多座大型的府邸建筑,建筑风格典雅,门前花园布置有盆景和花草,展示了文人们的雅兴爱好。

在府邸区还设有文人书屋,里面陈设有宋代文人的书画作品和文房四宝,游客可以了解到当时文人的学术成果和文化传统。

3. 官府区官府区是宋城景区内规模最大、设计最为精细的区域之一。

官府按照宋代的官署规模和布局建设,包括正厅、侍从房、内室、后花园等多个建筑群。

在官府区,游客可以参观到宋代官员的居住和办公场所,了解到当时的行政体制和官员的生活状态。

官府区还有一座石库房,陈设有宋代财物模型和器物,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商贸发展和物质文化成果。

4. 街道与商铺区宋代的城市街道是繁华热闹的,这一特点在赣州宋城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赣州历史文化

赣州历史文化

市内的章贡区为赣州市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许多宋代和民国时期文化景点,主要有保存完整的赣州宋代古城墙、巍然壮观的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孤台、完整壮观的文庙、艺术宝库通天岩、蒋经国先生故居等.全市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赣州也曾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芒的一页,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赣州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举世闻名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是从瑞金和于都等地出发的.当年赣南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参战的有近60万人,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有10.8万人,约占全国烈士总数的7.5%,江西的43.4%,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因此,市内保存的革命史迹众多,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达203处.以当年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5处计15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有特色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解放后,1955—1965年授衔的人民解放军将军,赣南籍的有132名,其中上将3名、中将10名、少将119名.其中在1955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54名,兴国县因此誉为“将军县〞。

陈毅的梅岭三章即是描绘抗战时的大余梅岭。

赣南——客家人的大本营提起客家,不能不提及赣南。

赣南是与闽西、粤东相提并论的全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而其“客家人〞占总人口比例之大,绝对的人数之多,历史之悠久和活动之频繁,自非闽西和粤东可比。

赣南现辖2区2市15县,总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90多万,而客家人就有800余万,占总人口的95%以上。

据统计,原籍赣南客家的港台同胞及海外侨胞有20多万,其中华侨分布在东南亚及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赣南,古称“虔州〞。

在客籍人迁入之前,赣南除有少量当地土著——“赣虞人〞居住外,几乎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原始的蛮荒之地。

灶儿巷

灶儿巷

灶儿巷变化
我们所在的灶儿巷,是各级政府拨专款进 行过整修的,主要是把所有的电线、电话线、 闭路电视线、水管、煤气管等全部埋在地下, 扫除了一些空间障碍。路面是按照赣州市传 统的历史街区的鹅卵石路面,墙面恢复了青 砖烽火马头墙。这两边还住了一些居民。 董府原是一个钱庄,里面布局是天井式建 筑,是一座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前几年, 这幢建筑快要倒塌时,一个董氏居民把它买 下来,按照原貌加以恢复。现已把它用作餐 馆,做此赣南风味菜。
灶儿巷里记录着赣州曾经的繁华。这 是一家会馆,江西高安人开的,建于清 朝光绪十九年,距今已有100多年了。 高安旧称筠阳,因此会馆的名字叫做 “筠阳宾馆”。原以为宾馆是个现代词 汇,没想到在100多年前的赣州就有了。 宾馆里面已经很破败了。住在里 面的一个老人说,这里现在是公房,很 久没有修过了。整修灶儿巷时,只是把 外表做的光鲜了一些,里面基本没动。 因为是公房,迁走的成本不低,政府拿 不出钱来,他们只好继续住在这里。老 人说,不走了,几十年住习惯了。可是 老人的孩子却极想等待政府拆迁搬出去。 这样的房子住着太不方便了,没有卫生 间,潮湿、阴暗,冬天冷得不行。房屋 老化严重,安全隐患到处都是。
灶儿巷
制作人:
灶儿巷简介
灶儿巷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历 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灶 儿巷明代称作姜家巷。清初时很 多衙役住在这里,而衙役统一穿 的服装是黑色服装,叫皂色,所 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 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后来 谐音就变成了“灶儿巷”
灶儿巷景色
灶儿巷位于赣州市老城区的东部,是宋代 赣州六街之一的阴街。巷长218米,呈不规 则路径。明代称作姜家巷。清初因巷内多 住皂儿(衙役),后谐音叫成灶儿巷。灶 儿巷靠近贡江建春门码头,是古虔州最繁 华的地段。街区保留了清代以后客家民居 的完整风貌。其中有书院、宾馆、店铺、 作坊、客栈、寺院、钱庄等客家古建筑物。 灶儿巷建筑风格多样,临街的牌坊古朴庄 重,鹅卵石路面井然光洁,风火山墙错落 有致,灰塑门楼古香古色,传统门楼高大 气派,深宅大院气势非凡,这些都展现了 灶儿巷诱人的风韵。

赣州古城景点介绍

赣州古城景点介绍

赣州古城景点介绍赣州古城,位于中国江西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

这里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是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重要交汇点。

赣州古城以其独特的韵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一、古城墙赣州古城墙是赣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之一,也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城墙之一。

这座城墙见证了赣州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岁月。

城墙高达13米,全长3670米,建造于宋代,经过多次修缮,至今仍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走在城墙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感受古时军事防御和城市规划的魅力。

二、慈云塔慈云塔位于赣州城南,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古塔。

这座塔建于北宋时期,高达60米,共19层。

塔身造型独特,犹如一根花蕾,塔顶犹如花蕊,人称花蕾塔。

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赣州古城,感受古代建筑的精妙和美妙。

三、八境台八境台是赣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古建筑。

这座台建于北宋时期,高达36米,共8层。

每层都有不同的景观,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登上八境台,可以俯瞰整个赣州古城,感受古代建筑的雄伟和壮丽。

四、马祖岩寺马祖岩寺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境内,是赣南著名的佛教古刹之一。

该寺始建于唐代,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马祖岩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五、灶儿巷灶儿巷是赣州古城内保存最完好的宋代民居建筑群,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处宋代民居建筑群。

灶儿巷的房屋多为前店后宅的建筑格局,外观沿着中轴线对称展开,内部结构则以传统的“三进式”四合院为主。

走在灶儿巷的小巷中,仿佛穿越到了宋代时期,感受那个时代的繁华和喧嚣。

六、五龙潭五龙潭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境内,是赣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五龙潭景区内有着五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湖泊,每个湖泊都有着独特的风光和特色。

这里山水相依,景色宜人,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垂钓、野营等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神秘。

赣州名胜古迹

赣州名胜古迹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赣州名胜古迹古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的赣州古城墙从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再沿贡江至东河大桥头(原百胜门),共3600米,是全国惟一保存的宋代砖城,是中国宋代文化古迹中的一件孤品。

赣州古城墙是五代后梁时卢光稠扩城后奠定的基础。

因江水岁岁环城,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开始使用砖石修筑城墙,后经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形成了一道环赣州城长6.5公里的砖城墙,墙垛、敌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

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镇南、百胜、建春、涌金5座大城门,前3座城门还建有二重或三重瓮城。

1949年后,因拓展市区,将南段城墙拆除,现存部分是古城墙的东、北、西临江部分。

尤为珍贵的是,古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铭文砖。

据统计,共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铭文砖506种,年代最早的是北宋熙宁二年(1069),最晚的是民国4年(1915)。

通天岩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赣州城西北12公里处水西乡境内。

岩深谷邃,树木参天,丹崖绝壁,风景秀丽,是一处发育较好的丹霞地貌景区。

该景区分东西岩两大部分。

大量的古代摩崖造像和题刻均集中在东岩的忘归、观心、龙虎、通天、翠微等5处岩穴与峭壁之上,唐朝末年便开创为石窟寺,共有唐宋造像358尊,北宋至民国的题刻128品,是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

通天岩石窟的摩崖造像共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位于通天岩的4尊唐代圆雕观音;二是从忘归岩起,沿龙虎岩、翠微岩一线300余米布局的十八罗汉造像,造像略大于真人,采用高浮雕的手法,完成时间在北宋早期,是通天岩摩崖造像的精华所在;三是以通天岩华严三圣造像为中心而展开的五百罗汉浮雕造像,完成于北宋中期。

赣州城区名胜古迹介绍

赣州城区名胜古迹介绍

赣州城区名胜古迹介绍赣州市作为中国江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众多名胜古迹。

这些古迹不仅展示了赣州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游客了解这座城市的绝佳地点。

1. 赣州古城墙:赣州古城墙是中国唯一的宋代砖城,城墙平均高7米,现存城墙从东门经八境台到西门全长3600多米。

城墙上保留有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数以万计的铭文城砖,被称为“江南宋城”。

2. 八境台:八境台建于北宋嘉祐年间,是赣州也是江西著名古迹之一。

它位于赣州老城区西北的贺兰山巅,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官署衙门的所在地,也是赣州的公共中心。

3. 灶儿巷:灶儿巷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赣派建筑历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

它位于赣州市老城区的东部,是宋代赣州六街之一的阴街。

灶儿巷呈现出千年宋城的街景。

4. 古浮桥:赣州古浮桥,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东河浮桥、建春门浮桥。

这座浮桥全长约400米,连接章江的两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5. 通天岩石窟:通天岩石窟是赣州最著名的古迹之一,被称为“中国南方第一石窟”。

通天岩景区包括观心岩、龙虎岩、忘归岩、通天岩、翠微岩五个岩洞,现存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

6. 赣州文庙:赣州文庙,又称孔庙,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庙宇,位于赣州市老城区,是一座典型的宋代建筑。

7. 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这个旅游区包括五个历史文化街区,分别是郁孤台、姚衙前、灶儿巷、南市街和慈姑岭,是了解宋代赣州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

总之,以上是赣州城区名胜古迹的介绍,赣州还有其他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如三百山景区、南武当山景区、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龙山景区、上堡梯田、丫山风景区和关西围景区等。

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赣州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春雨沥沥中的赣州老街巷(江西之旅第一百零四篇)

春雨沥沥中的赣州老街巷(江西之旅第一百零四篇)

春雨沥沥中的赣州老街巷(江西之旅第一百零四篇)春雨沥沥中的赣州老街巷(江西之旅第一百零四篇)刘福新携老伴全国旅游,逛了不少老街巷,随之写了许多老街巷。

图片陆陆续续地拍了一大片,文字拉拉杂杂地写了一大堆。

图片一个萝卜一个窝,文字倒是可以借来一用。

我说这一句的目的,“我自己以前敲出来的文字现在借用几句会不会'违规’呀?”每到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我对老街巷总是充满了期待,或者换句话说,老街巷早就吊足了我的胃口。

可能每个人记忆中都有一条老街,古韵与古风就是老街的风情,承载着一代人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

陪同我在赣州老街巷采风的新浪博客好友“振文”(真名“陈淦诚”),在缓缓行进的时候肯定与我的想法不一样。

我的热情倾注在异地他乡的诡谲中吧,他的心思或许想起了某年某月某日的一段往事……街巷是一个城市的肋骨,看似普通平常,却承载了一段段或有趣或深沉的历史……2018年4月14日近午,我们行走在赣州的一条老街“坛子巷”里,尽管“坛子巷”与多条街巷陆续交叉,但我觉得自始至终是以“坛子巷”为主要拍摄对象的。

走着走着,下起了雨……雨很细,很温柔,作为北方汉子,这样的小雨不啻是一种享受,担心的只是淋坏了我的相机镜头,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振文(陈淦诚)贤弟(可以这么称了吧?)可能生活在雨水多的赣南,捎着一把雨伞,屡屡将他的伞让给我与老伴,我与老伴都万言谢绝了——这样的沥沥春雨是老天的赐予!不由得想起了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贮满了彷徨和失望,但失望中又期待着希望……而我所写的《春雨沥沥中的赣州老街巷》,则完全是忍俊不禁的喜悦!与其它城市老街巷不同的是,采风期间,我遇到了各种年龄段的当地人,给我这篇博文注入了活力!行进间,振文(陈淦诚)贤弟给我介绍了一段历史——“米汁巷3号”是当年新四军与国民党谈判的地方,“赣南抗日游击队”藉此正式成立。

拍摄中,我看到墙上的“拆”字。

拆是肯定要拆的。

不过,我们还要听一听明智者的建议:不光要保护单个建筑,还要保护街巷肌理,只拆除影响环境的建筑。

赣州古巷民居群【2】

赣州古巷民居群【2】

赣州古巷民居群【2】赣州是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西汉大将灌婴一路南扫,先后在九江、南昌、赣州建治。

当时赣南属于汉朝的南疆,灌婴的城建于蟠龙章江水畔(欧潭一带),扼守在章江至梅关古代军事通道上,属于典型的具有军事意义的城堡,主要功能用来驻扎军队,抵御南粤王赵佗(直到汉武帝时期,南粤才归顺汉朝)。

这种城的概念,一直延续到唐朝。

这其间,赣州城几度搬迁,先后到虎岗、七里镇、于都设城建治,直到东晋高琰为南康郡守时才定守于章贡双江汇合处的三角区内。

东晋以来,五胡乱华,大量中原汉先民为躲避战乱来到地处边远的赣南山区,赣南开始得到开发,一部分人以平民身份进入城堡,城内始有市场、交易,城市概念渐渐形成。

最明显的标志有二:一是城的范围有了极大的扩张(军事城堡一般为几百平方米到一万平方米之内,赣州城区为一平方公里);二是有了明显的城市布局。

这一时期及以后,赣州的衙门多建在城北面的皇城内(现市公安局一带),呈坐北朝南格局,衙门前笔直的阳街,直通南门、章江大码头,横对衙门的是横街,联贯章贡两江,阳街、横街构成典型的“十字街”。

“十字街”格局分明——横街北面为官署衙门区,南部阳街则分成东、西两部分,即为古代的东市、西市,为买卖东西之市场(这种格局唐朝以前全国城市均类似),东市、西市渐有人家,遂成街巷。

唐末、五代初,宁都洛口人卢光稠入主虔州城,成为第一个本土出身的最高行政长官,开始了客家人真正自主管理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大量的客家人涌入城市。

人口的剧烈膨胀,市场的频繁交易,加上卢光稠有意称王的政治企图,城市迎来了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扩张。

这次扩张,将城市从一平方公里沿贡江向南扩展为三平方公里,街衢在原有阳街、阴街两街的基础上增加为六街,南面开护城河联通章贡两江,一大片与东面贡江相连的低洼河滩地进入了新城廓的范围,从此赣州城就成了水患之都,直到北宋知州刘彝任上建成福寿沟,赣州城才消除水患。

介绍章贡区的文案

介绍章贡区的文案

介绍章贡区的文案
章贡区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是该市的一个行政区划。

下面是对章贡区的介绍:
章贡区是赣州市的中心城区,是赣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核心地带。

区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探索。

首先,章贡区拥有悠久的历史,许多历史文化遗迹见证了这个地区的繁荣与兴衰。

例如,赣州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之一,它见证了
赣州的悠久历史。

此外,章贡区还有许多古建筑如赣州会馆、文庙等,这些建
筑体现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

其次,章贡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章江是赣州市最重要的
河流之一,它穿过整个章贡区,为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外,章贡区还有一些山脉和湖泊,如瑞金山、洪都湖等,这些自然景观
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和观光的好去处。

最后,章贡区还是赣州市的商业中心,拥有繁荣的商业街区和现代化的购物中心。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店、餐厅和娱乐场所,满足了居民和游客的各种需求。

总之,章贡区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优美、商业繁荣的地区。

它的丰富文
化和自然资源使其成为一个值得游览和探索的地方。

举例:赣州古城墙是章贡区的一大亮点。

它始建于明朝,全长约10公里,高约10米。

古城墙由青砖砌成,保存相当完整,成为赣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游客可以沿着城墙漫步,欣赏到周围的城市风景,并感受到古老的历史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市章贡区城东历史文化小巷简介
南市街社区南市街、府隍庙背介绍
南市街:南市街位于赣城之东,北接大公路南侧,南海会路、五道庙相会,中段西通杨判巷、府隍庙背。

明、清及民国时期均名南市街,以处赣城东南隅得名。

街区多保留清民时期建筑,因地处赣州古代繁华热闹地段,与建春门浮桥,码头相近,紧靠着沿江商业街,所以南市街多是大户居住,建筑多重装饰,现存建筑大部分是清代晚期及民国初年修建的民宅。

府隍庙背:府隍庙巷位于赣城之东,东接南市街中段,西至忠节营南段,巷多曲折,巷长280米,宽1.5-2米。

赣州城区清代有两座城隍庙,一是县城隍庙,坐落在县衙前街,即今章贡路西段老地委左侧,1936年左右废,一是府城隍庙,建在慈云寺之西侧,即今厚德路东段文庙之左后侧,民国初年即废。

府隍庙背巷因居府城隍庙背后,故名。

大公路社区忠节营介绍
忠节营:忠节营巷位于赣城之东部,北接大公路中段(斜对军分区),南至贺家坪,中通府隍庙背,长约200米,宽约2米。

现为居民区。

巷内原有精忠祠(又称岳飞庙),祠旁曾驻有守城军营。

因岳飞在旁,而岳飞以“精忠报国”美名传世,故而这军营也尊岳鹏举为楷模,把兵营叫了忠节营。

巷以此得名。

荷包塘社区魏家大院暨罗家巷介绍。

魏家大院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有着200多年历史,是靠钱庄和木行起家陆续营建而成的清代客家建筑群,为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主墙多为风火墙高在7-9米,主房为两层,七米高下层3
米-4米、楼高为2.5米左右。

据《赣州志》和《赣州客家胜迹精粹》书中有所记载: 魏家大院深藏不露的百年大院,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同盟会的赣州地下据点,是培养辛亥革命人才的秘密学堂。

魏氏家族先后居住九代人。

蕻菜塘社区慈姑岭介绍。

慈姑岭全长约340米,据历史记载,这段地形西高东低,形像雄狮, 狮尾靠蕻菜塘、荷包塘,头朝南市街、五道庙,背对夜光山曾得名狮姑(顾)岭,后来嫌狮字太凶,改名叫了慈姑岭。

慈姑岭,曾得名狮牯岭。

如今与新建的海会路相接,旧貌有存,居民群集,游客不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