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
《2024年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范文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企业的稳健运营、风险防范和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不少企业因内部控制失效而陷入困境,其中三鹿集团便是典型的案例之一。
本文将对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三鹿集团背景介绍三鹿集团是一家以乳制品为主的综合性企业,曾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
然而,由于内部控制失效,三鹿集团在产品质量、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三、三鹿集团内部控制问题分析1. 产品质量控制不严三鹿集团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未能建立有效的质量检测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导致产品中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超标,给消费者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2. 财务管理混乱三鹿集团的财务管理存在混乱现象,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
财务报告失真,资金使用不规范,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 风险控制不足三鹿集团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未能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在市场竞争激烈、政策法规变化等环境下,企业缺乏应对措施,导致经营风险加剧。
四、三鹿集团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1. 企业文化缺失三鹿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缺陷,缺乏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引导。
导致员工缺乏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2. 管理制度不健全三鹿集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机制。
在组织结构、职责划分、权力制衡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3. 监管不到位监管部门对三鹿集团的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使得企业得以长期存在严重的经营风险。
五、改进措施与建议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三鹿集团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引导,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三鹿集团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划分、权力制衡等方面。
三鹿内控

6、改善信息沟通环境,注重信息化建设: 开诚布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才能做到思想和感情 上的真正沟通,才能接收到全面可靠的情报,以便做 出明智的判断与决策。如果管理者真正要和员工建 立亲密关系并使他们热诚工作,那他们就应该从办公 室中走出来,抱着真诚的愿望和他们相互交流,并且 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信息化建设能 强化企业内部沟通与交流,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营 造富于活力的企业文化。网络办公,能加强企业内部 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管理者与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 渠道,节约办公成本,使企业内部整体运营效率提高。 这种虚拟性沟通平台的延伸,使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文 化更具备了真实性和有效性,更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时 代价值。
4、优化内部组织机构: 机构越复杂,沟通越困难,信息传达越容易扭 曲,变形和失真,致使效率降低。因此,如果组 织机构臃肿或设臵不合理,各部门之间职责 不清,分工不明,多头领导,人浮于事,就会严 重影响内部沟通。组织架构设臵应以实现 企业目标为原则,各分支机构要讲求协调 性,根据实际运营后的绩效表现和运营效 率来判断评估其组织机构设臵的合理性。
而是“推、拖、瞒”,导致企业不能在问题恶化前解决。
2、构建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改进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三鹿集团公司治理存 在的最大问题是以田文华为代表的大股东形成 严重的内部人控制,使公司各组织之间未能发 挥应有的制衡作用。 而要完善内部制衡机制,关键要做到重振股东 大会、重新构建董事会、给予监事会实质监督 权,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内部制衡机制。
2、增加非正式沟通: 正式与非正式沟通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而 非正式沟通则增加有效沟通的开放性。非 正式沟通会少了很多约束和压力,人们在交 流信息时更容易畅所欲言和相互激发,从而 大大提高活跃的沟通氛围,让员工的积极性 也得以提高。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内部管理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内部管理【摘要】“三鹿事件”在全国乃至全球闹得沸沸扬扬,引发了公众应对危机、社会道德和企业责任等问题的讨论和反思。
该事件已经成为内控失效的经典案例。
如何引以为鉴,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三鹿奶粉事件;内部控制;风险策略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从最初单纯的内部牵制发展到今天的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等五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控制环境是基础。
本文就目前三鹿奶粉事件阐述了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对三鹿的影响。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
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情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
而且,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三鹿集团早在2008年3月就接到消费者反映,但直到2008年8月三鹿已经秘密召回部分问题奶粉之时,却仍然没有将事件真相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公之于众,有媒体称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
显然,此次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检验了三鹿集团决策层的诚信与道德观。
事实上除了三鹿集团外,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耿氏兄弟等不法分子、告知这些不法分子通过添加三聚氰胺可通过检测的技术人员,都存在着只顾利益不顾消费者健康的问题,而这种环境因素也许才是真正导致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
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要求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对培育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显然非一朝一夕之功。
《2024年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范文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三鹿集团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执行对于企业的稳健运营和风险防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近年来三鹿集团遭遇的危机,凸显了其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本文旨在通过对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三鹿集团内部控制现状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组织架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等多个方面。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其内部控制存在以下问题:1. 组织架构不够清晰。
三鹿集团的组织架构虽然庞大,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导致决策执行效率低下。
2.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鹿集团在面对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外部风险时,缺乏有效的预警和应对机制。
3. 内部审计制度执行不力。
三鹿集团的内部审计制度虽然建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审计效果不佳。
三、三鹿集团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三鹿集团内部控制问题的产生,既有企业内部管理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
具体原因如下:1. 企业文化缺失。
三鹿集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导致员工缺乏责任感和归属感。
2. 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鹿集团的管理人员队伍中,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知识,难以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3. 法律法规及政策变化。
随着国家对乳制品行业监管的加强,三鹿集团在适应新政策、新法规的过程中,出现了内部控制不适应的情况。
四、改进建议针对三鹿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文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优化组织架构。
三鹿集团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高效的决策执行机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2.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三鹿集团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环节,以应对各种内外风险。
3. 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三鹿集团应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提高审计效果。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三鹿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透视引言:三鹿事件折射出三鹿公司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
文中,作者从COSO的理论框架角度,即五个层面—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对三鹿事件做了剖析。
就我个人的看法,虽然五个层面对内部控制都很重要,可是打一个比方:如果把内部控制比作企业的地基的话,那么控制环境则是这个地基的钢筋。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有效控制环境(比如没有价值观和道德底线、缺乏来自董事会的监督)的管理层怎么可能有效执行即使是完美的控制制度呢?希望那些致力于长治久安的企业对控制环境尤其要下大力气建设。
三鹿毒奶粉事件暴露了乳品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
针对问题最为突出的三鹿集团,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本要求,分析一些并不完全的见诸媒体的材料,即可以看到其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端倪。
三鹿集团让我们警醒,建立和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关乎企业的盛衰荣辱、生死存亡。
一、内部环境:内部人控制、责任作秀和信用缺失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公司治理结构旨在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三鹿集团全称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股东是石家庄乳业有限公司,该公司96%左右的股份由 900多名老职工拥有。
第二大股东是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有三鹿集团43%的股权。
1987年田文华开始担任三鹿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到2008年9月 17日被警方刑拘长达21年。
很明显,三鹿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说股权相当分散,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的制衡关系无从谈起。
因而,内部人控制不可避免,治理机构的制衡机制就可能失效。
卫生部最早确认“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是在9月9日,这种确认来源于外交部的信息,外交部的信息来源于新西兰驻华使馆,新西兰驻华使馆则是得到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报告[1][1]。
这种“出口转内销”式的确认,令人猜想无限,为什么第二大股东不向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反映情况?或者是反映了而无法向政府或社会披露?或者是另有其他难言之隐?这一事件足以印证三鹿集团内部存在着较强的内部人控制。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引言: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运作顺畅、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灵的案例。
本文将以三鹿集团内部控制失灵事例为案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加深我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
一、案例背景介绍三鹿集团是一家创立于1985年的中国奶粉生产企业,其产品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销量。
然而,在2008年,三鹿集团爆发了一起严重的奶粉质量安全事件,给无数婴幼儿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也令整个企业声誉大打折扣。
二、内部控制失灵原因分析1. 隐瞒真相在奶粉质量安全问题被曝光之前,三鹿集团高层有关部门曾多次接到举报,但内部人员却选择隐瞒真相,掩盖事件,不作公开处理。
这种缺乏透明度和诚信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2. 责任落实不到位在质量安全问题选择时,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相应的责任人未能及时采取措施,造成了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这种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失去了一致性和有效性。
3. 内外部监管失灵奶粉质量安全事件广泛影响了公众,但监管机构在对该企业进行监管时出现了失职现象。
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强制措施,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三鹿集团的违法行为。
三、内部控制改进方案1. 加强透明度和诚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开重要信息,增强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任。
通过提高透明度和建立良好的诚信体系,可以减少内部人员隐瞒真相的现象。
2. 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企业应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责任人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和应对突发事件。
通过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3. 健全监管机制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手段。
同时,公众也应加强自我监督,激发对企业行为的关注和监督意识。
四、结论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何惠娟杨国臣(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系云南丽江674100)【摘要】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 不管是对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都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究其根源, 是三鹿集团自身内部控制缺失的体现。
本文将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 从两个方面提出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三鹿奶粉事件内部控制监督随着市场经济日趋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发展, 企业经营环境与消费者需求也更加复杂多变。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企业纷纷在寻求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措施, 而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则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 是企业重新审视自己内部控制并加以修正的导火线。
鉴于此,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问题加以分析。
1 三鹿奶粉事件概述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难以作出有无风险的准确识别。
2、三鹿集团的原奶采购模式是“奶农———奶站———乳企”, 散户奶农的牛奶通过奶站最终被集中到三鹿集团的各家工厂。
这种模式是, 、不需要养殖奶牛, 却可以迅速扩大奶源产量。
但, , 乳企无法直接; , 奶农、奶站, 。
此次事件的发生, 就说明了管, 缺乏风险评估管理。
2. 3 控制活动不到位2. 3. 1 业务流程不守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是近年来,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扩张速度惊人。
自1993年起, 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
2019年, 售收入100. 16亿元, 同比增长15. 3%, 一直在快车道上高速行驶, , 就在这时, 2019’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了。
2019, , 经调查, 高度怀疑。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值得我们反思, 我认为发生这一事件绝非偶然, 而是一种必然, 是雀巢“碘超标”到今天的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无不说明了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一定问题。
2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最基本控制活动, 三鹿集团违背业务流程的情况是存在的。
从内部控制看三鹿奶粉质量事件

四、信息与沟通
www.***.com
• 这个要素要求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 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
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 沟通。从现有的报道看,早在2021年3月 三鹿集团就已经接到消费者的投诉,6月 份反映的人越来越多,但直到2021年8月 2日,三鹿集团才将相关信息上报给石家
www.***.com
内部控制五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 人控制、责任作秀、 信用缺失
2、风险评估:呼啦 啦飓风袭来,晃悠悠 大厦将倾
3、控制活动息与沟通:信 息收集传递缓慢、 正常信息处理程序 被经验和侥幸心理 主导
5、内部监督:大干 快上、跨越开展过 程中的日常监督和 专项监督无人重视
庄市政府。这中间已存在信息与沟通不 及时、不全面的问题。
五、内部监督
www.***.com
• 该要素要求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 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 以改进。而对于为何没有检测出三聚氰 胺,专家给出的解释是在现有的检测指 标中主要是通过检测氮元素来确定奶粉 的蛋白质含量,没有针对三聚氰胺的专 门检测。
三、控制活动
www.***.com
• 是指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 的控制措施来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 度之内。显然,食品行业的风险问题更 多地与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平安密切相关, 控制活动也更应该切实、有效。此次奶 粉的污染物三聚氰胺尽管对普通消费者 而言还非常陌生,但在食品行业并非首 次出现。
二、风险评估
www.***.com
• 这个要素要求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 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 风险,并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我们 知道,一般的企业内部控制都是针对常 规事项进行设计的〔如奶粉的营养成分 是否达标等〕,而对例外事项〔如添加 三聚氰胺〕那么重视缺乏。这对内部控 制的设计提出了挑战。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最新)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摘要三鹿集团破产,引发中国奶业的“大地震”,其内部控制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鉴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体现了国内内部控制的最新观念,本文运用其对三鹿集团进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一,内部控制相关理论1.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这一定义向我们揭示了两个核心理念:第一,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的,不仅仅是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事情,还关系到公司的经理层和一般员工,不同层级的人员(机构)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承担着各自的职责。
第二,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内部控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基本要素构成,是一个包含搭建内部控制环境、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并实施各项控制措施、收集和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循环运作的过程。
2. 内部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可发挥如下作用:(1)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企业内部的贯彻实施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是企业进行合法经营的先决条件。
(2)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对企业内部的任何部门任何流转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所发生的各类问题能及时反映及时纠正从而有利于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的有效执行(3)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严格内部控制保证各项经济业务被真实完整无误地记录下来从而保证会计记录的可靠性,通过内部控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股东,贷款人和其他各方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4)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采取内部控制措施,有意识地减少和避免面临的各种风险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可以促使企业减少和避免风险保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以防止出现舞弊和无意过失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地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案例分析: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案例分析: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案例分析】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不久前,由三鹿奶粉引发的“奶粉事件”震动全国。
该事件不仅对整个乳制品行业影响重大,在竞争主体、产品结构、企业架构、供应链等方面将重新洗牌,而且引发了公众对国家危机应对体制、社会道德和企业责任等问题的讨论和反思。
笔者认为,该事件也暴露了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应当引起我们对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的思考。
一、从内部控制角度看三鹿事件根据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其目标包括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
从此次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事件本身及应对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也给我们设计、执行和评价内部控制带来反思。
1. 内部环境。
该要素是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所在,涵盖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诚信与道德观等多方面内容。
尽管内部控制更强调相互牵制的制度性安排,但显然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常说“道德使之不愿、法律使之不敢、制度使之不能”,这说明诚信与道德观或者是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高于制度本身的。
资料显示,三鹿集团早在2008年3月就接到消费者反映,但直到2008年8月三鹿已经秘密召回部分问题奶粉之时,却仍然没有将事件真相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公之于众,有媒体称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
显然此次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检验了三鹿集团决策层的诚信与道德观。
事实上除了三鹿集团外,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耿氏兄弟等不法分子、告知这些不法分子通过添加三聚氰胺可通过检测的技术人员、销售给不法分子三聚氰胺化工原料的人员,都存在着只顾利益不顾消费者健康的问题,而这种环境因素也许才是真正导致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
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分析

三鹿集团违背业务流程 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失效,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运行 不当应急机制不健绝【三鹿奶粉】类似事件的 重演
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写作精神
,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评估的执行力度
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 化相关的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即使调整风 险应对策略,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执行
加强控制活动的实施力度
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运用相应控制措施,将 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 发时间应急处理机制是控制活动的特殊措施
建立信息沟通平台,使信息沟通顺畅
信息沟通不畅
信息收集传递迟缓、正常信息处理程序被经验和侥幸心 里主导。三鹿集团已经明确地知道了自己的产品含有可 能致人上海的三聚氰胺,但是仍存有侥幸之心,继续生 产和对外销售,从而触犯法律。
缺乏内部监督
三鹿集团驻站员监督检查等并没有严格实施,在原奶进 入企业之前,缺乏对奶站经营者的有效监督。
控制活动不到位
企业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充分 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
重视内部监督
企业应当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 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 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企业不只是一个经济实体,而且同时是,也必须是,应
当是一个道德伦理实体,并承担社会责任。所有的企业
都应当从道德的层面负担起更宽广的企业责任,以感恩 的心情来回报社会为企业行为付出的代价和时代给予的 机遇。企业的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应包括保护和增 进社会福利。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行为都应符合道德规 范,对社区进行福利投资,适当从事社会慈善事业,并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应当负起 的责任!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环境分析案例

三鹿奶粉事件内部审计案例分析根据COSO报告对控制环境的描述,企业内部控制划分为五个层面——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内部控制环境包括企业人员的个人诚信、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组织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理念。
因此,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能够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环境,其他控制要素无论质量如何,都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
企业控制环境可以分为三类因素:第一,管理因素,包括公司治理、内部监督和内部审计。
第二,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风险预警。
第三,人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者素质。
本文以三鹿事件为例,从这三个角度透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一、三鹿事件三鹿集团全称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连续6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20世纪90年代初,该公司开创了“奶牛+农户”饲养管理模式,曾为三鹿确立了为同行所效仿的奶源优势。
200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16亿元,同比增长15.3%。
但是这种高增长背后隐藏的内部控制及其环境问题却被严重忽视。
从2008年3月份起,三鹿就陆续接到一些患泌尿系统结石病儿童家长的投诉,一些媒体也开始以“某品牌”影射三鹿,但是三鹿并未就此引起足够重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导致事态日益恶化。
据估计,9.02亿元的巨额医疗费和赔款已经造成三鹿集团严重资不抵债。
2008年12月25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发布三鹿破产消息,破产裁定书已送达石家庄三鹿集团有限公司,一个曾经作为奶业龙头的企业一夜之间消失。
究其原因,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佳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管理因素(一)公司治理与“内部人控制”现象公司治理结构旨在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三鹿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三鹿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三鹿内部控制案例是中国食品行业最大的丑闻之一,发生在2024年。
三鹿集团是一家中国领先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其主要产品是婴儿奶粉和成人奶粉。
然而,在该案发生之前,三鹿集团存在严重的内部控制问题,这导致其产品中出现了有害物质悲剧性的污染。
在三鹿内部控制案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质量控制问题。
作为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是三鹿集团最基本的职责之一、然而,三鹿集团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定。
其生产线未能有效监控和控制乳制品的质量,导致产品中出现了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
其次是信息披露问题。
在该案发生之前,三鹿集团没有向消费者充分披露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情况。
该公司未向公众和监管机构提供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真实信息,这导致公众信任的丧失,同时也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此外,三鹿集团还存在监管问题。
在该案发生之前,检验部门没有及时发现和通报三鹿奶粉中的有害物质。
监管部门没有有效监管和审查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且对企业的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处罚和约束措施。
最后,三鹿内部控制问题还涉及内部管理体系。
三鹿集团在内部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很大的薄弱环节。
企业高层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不够严格,对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识不够强烈。
此外,三鹿集团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一些员工在各种利益驱使下,放任了质量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三鹿内部控制案例揭示了企业在质量控制、信息披露、监管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这个案例教会我们,企业不仅应该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还应该重视信息的透明度和揭示,同时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内部管理。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保护自身的利益。
三鹿内部控制案例分析讲义教材

1、三鹿集团公司治理结构
900 多名老职工
三鹿集团的股权相当分散,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的制 衡关系无从谈起。因而,内部人控制不可避免,治理 机构的制衡机制就可能失效。
占96% 石家庄三鹿乳业有限公司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
占56.4%
三鹿集团
占43%
案例分析
2、三鹿集团的价值观
2003 年田文华接受《新奶业周刊》副主编于 文龙采访,谈及奶源基地建设的经验和收获
案例分析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为确保管理层指示得以执行,削弱风险的政策和程序。对 于三鹿集团的控制活动下面将从质量和生产两方面进行分析。
1、质量管理控制活动的弊端
原奶采购模式:
一是奶农、奶站都不属于乳企,乳企无法直接控制奶农和奶站;二 是随着企业规模快速扩张,奶农、奶站愈来愈加分散,对质量的控 制难度愈来愈大
从三鹿奶粉事件 看三鹿集团内部控制
目录:
一、案例回顾 二、案例分析 三、案例小结
第一部分 案例回顾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本文拟从内部控制的视角,用COSO五 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 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对三鹿集 团内部控制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 下面将从 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价值观两方面分析其控制环境。
谢谢!
案例分析 五、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1、缺乏专门监督机构对驻站员的工作进行日常监督
2、发现问题后惩处力度不够
第三部分 案例小结
小结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首先反映的是一个社会责任感的 问题,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这是起码应该做到的一点。 在此基础上,企业制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并通过科学合理并有效的内部控制,来实现组织目标, 通过规章、准则等形式规范与限制组织中各级管理者与 员工的行为,以保证管理活动不违背有利于组织战略和 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产品质量与企业存亡——基于三鹿奶粉事件的反思

团 合 作 公 以 及 三鹿 集 团传 媒 部 部
长 崔 彦 锋 对 媒 体 和 消 费 者 回应 : i 鹿 所 有 产 牖 都 是 没 有 问 题 的 ;O时 2 5 O分 , 闰卫 生 部 确 认 i 鹿 生 产 的 中 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 _ :聚氰 胺 污 染 ; 】时 3 2 0分 , 鹿 集 团 终 于 三 发 布 产 品 召 回声 明 ,称 经 公 司 自检 发 现 2o 0 8年 8月 6 日前 出 厂 的 部 分 批 次 = 鹿 婴 幼 儿 奶 粉 受 到 j 聚 氰 三 胺 的 污染 , 场 卜大 约有 7o吨 。 市 o 从 问 题 被 人 揭 发 ,到 下 注 赌 事 件 不 会 扩 大 从 而 j 次 矢 口否 认 问 题 的 存 在 ,再 到 卫 生 部 的 权 威 消 息 , 最 后 自已 被 迫 承 认 。j 鹿 高 管 的 诚 信度 可 见 一 斑 。 在承认 问 题奶 粉的 第 二天 . 互 鹿选 择 了为 自己 的 错 误 开 脱 。 i 鹿 发 布公 告 ,称此 事 件 是 由 于 不 法 奶 农 为 获得 更 多利 润 而 向 鲜 奶 中 掺 入
化 学 家 们 就 通 过 测 出食 品 中 的含 氮
会 混 在 该 行 业 几 乎 所 有 企 业 奶 制 品
中呢? 、
根 据 c)0委 员 会 的 内部 控 制 ( s 五要 素 。以 三 鹿 为 代 表 的 乳 制 品 企
业质 量 控 制 意 识 薄 弱 ,表 现 在 具 体
内部 控 制循 环 则 是 缺 乏 有 效 的 控 制
原来 , 奶 等食 品 中 蛋 白质 含量 牛 是营 养成 分 的重要 标 志 。 白质 不够 蛋 说 明 牛奶 兑水 太 多 , 者奶 粉 中 含过 或 多杂质 。由 于蛋 白质 不容 易 检测 , 生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

结论:有效的内控监督制度可以使得 企业工作链环环相扣,这也就是建立、 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意义所在。
——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未结束), 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 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采购模式
加工过程
储藏和 销售环节
•风险评估
1. 采购环节: 三鹿奶源基地遍布各地,非常松散,对于奶农的行为难以 监控,三鹿采购模式是奶农--奶站--乳企,经过多个环节 对奶源缺乏必要的控制和监管。 2.加工环节: 为保证每百克牛奶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8克,三鹿没有重 视奶粉质量安全,在原奶中加水和蛋白粉,使得奶粉中含 有有害物质
•内部环境
2.从企业文化来分析:
像三鹿集团这些乳制品行 业,其社会责任就是给全社会 提供优质的乳制品,对消费者 做到诚实守信。但是三聚氰胺 事件,对婴幼儿的身心健康造 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对中国 的乳制品产业也带来了恶劣影 响。这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 业文化最终将三鹿集团送上了 断头台。
•风险评估
三鹿集团
1. 连续6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三鹿奶粉产销量连
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 2. 2006年位居国际知名杂志《福布斯》评选的“中 国顶尖企业百强”乳品行业第一位,三鹿品牌价 值达149.07亿元
3. 三鹿成为国内唯一登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的乳
品企业 4.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究和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三鹿”案例, 看内部控制
三鹿集团
• 三鹿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幸福乳业合 作社,当时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奶羊,经 过了50年艰苦创业 • “三鹿”品牌蕴含深刻的寓意:逐鹿中原 为一鹿,占领全国为二鹿,走向国际为三 鹿。三鹿集团经过五十年的滚动发展,三 鹿发展成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 发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国内乳品行 业第一阵营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何惠娟杨国臣(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系云南丽江674100)【摘要】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 不管是对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都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究其根源, 是三鹿集团自身内部控制缺失的体现。
本文将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 从两个方面提出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三鹿奶粉事件内部控制监督随着市场经济日趋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发展, 企业经营环境与消费者需求也更加复杂多变。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企业纷纷在寻求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措施, 而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则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 是企业重新审视自己内部控制并加以修正的导火线。
鉴于此,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问题加以分析。
1 三鹿奶粉事件概述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难以作出有无风险的准确识别。
2、三鹿集团的原奶采购模式是“奶农———奶站———乳企”, 散户奶农的牛奶通过奶站最终被集中到三鹿集团的各家工厂。
这种模式是, 、不需要养殖奶牛, 却可以迅速扩大奶源产量。
但, , 乳企无法直接; , 奶农、奶站, 。
此次事件的发生, 就说明了管, 缺乏风险评估管理。
2. 3 控制活动不到位2. 3. 1 业务流程不守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是近年来,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扩张速度惊人。
自1993年起, 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
2019年, 售收入100. 16亿元, 同比增长15. 3%, 一直在快车道上高速行驶, , 就在这时, 2019’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了。
2019, , 经调查, 高度怀疑。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值得我们反思, 我认为发生这一事件绝非偶然, 而是一种必然, 是雀巢“碘超标”到今天的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无不说明了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一定问题。
2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最基本控制活动, 三鹿集团违背业务流程的情况是存在的。
2019年7月5日, 天津市河西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在一库房内发现, “三鹿原味酸牛奶”生产日期是2019年7月6日。
拆开包装箱后, 里面一千克袋装原味酸牛奶的生产日期企业内部制度缺失的典型案例, 从“大头娃”奶粉、光明“回炉奶”、也是6日。
执法人员在司机提供的发货凭证上确定这批酸牛奶是在本月4日发出的。
现场检查表明, 该批三鹿酸牛奶已涉嫌伪造生产日期。
即三鹿“早产奶”事件。
2. 3. 2 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失效,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运行在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 “三鹿奶粉事件”就是最好的说明。
下面我将结合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及COSO 的理论框架来说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
2. 1 内部控制环境失败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不当2019年12月, 三鹿集团即接到患儿家属投诉。
进入2019年后, 一些媒体开始进行不点名的报道。
面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形势, 最终导致事态恶化。
应急机制不健全, 正是压倒三鹿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
2. 4 信息沟通不畅信息收集传递迟缓、正常信息处理程序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 包括董事会、治理结构、企业文化、管理者的我国多数企业不重视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 从而出现了内部控制环境紊乱的现象, 如:1、企业文化的缺失。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其提供的优质产品来实现的, 提供优质产品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
2、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无法形成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人控制的现象。
三鹿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说股权相当分散, 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的制衡关系无从谈起。
2. 2 风险意识薄弱, 风险评估缺失企业没有对其面临的风品性和管理理念、风险管理哲学、诚信和道德观、组织结构等等。
被经验和侥幸心理主导。
新华社报道, 经企业检验, 2019年6月份已发现奶粉中非蛋白氮含量异常, 后确定其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 有关问题仍在深入调查中。
直到2019年8月2日, 三鹿集团才向石家庄市政府做了报告。
在2019年12月至2019年8月2日的8个月中, 三鹿集团未向石家庄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也未采取积极补救措施, 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
正是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 三鹿集团已经明确地知道了自己的产品中含有可能致人伤害的三聚氰胺, 但是仍存有侥幸之心, 继续生产和对外销售, 从而触犯法率。
2. 5 缺乏内部监督我国内部控制系统中, 虽有四大监督关险设置专门机构进行识别、评估、管理和执行。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人力资源方面, 对于三鹿集团内部人员、特别是高级口, 即, 内部控制的自我检测、会计控制、内部审计监督、外部审计监督等。
但是,这些监督发挥的作用可见一斑。
如三鹿集团提出的“四统一分一集中”的集约化奶牛饲养发展思路, 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分户饲养、集中机械化挤奶”,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奶牛场、集约化奶牛养殖小区等多种形式, 三鹿集团在养殖区建立技术服务站, 派出驻站员, 监督检查饲养环境、挤奶设施卫生、挤奶工艺程序的落实。
驻站员监督检查是其内部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于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意义重大。
然而, 这些真正严格实施了吗? 包括驻站员监督检查等并没有严格实施, 在原奶进入企业之前, 缺乏对奶站经营者的有效监督。
3 建立健全与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3. 1 从自身情况出发, 改进企业内部控制3. 1. 1 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3. 2 强化内部控制的宏观政策3. 2. 1 完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强化董事会的核心地位理顺现有的管理体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形成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职责明确、岗位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制衡、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
董事会应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执行负责。
3. 2. 2 协调运作国家监督方式使其形成监督合力发挥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审核机构和质量检查部门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
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以杜绝企业管理部门负责人滥用职权所造成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
各地财政部门的管理机构在与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协作, 使其形成监督合力。
3. 2. 3 加强社会监督, 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制必须加强文化建设, 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情神, 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强化风险意识。
而且, 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3. 1. 2 强化风险意识, 加强风险评估的执行力度风险评估体系社会审计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补充了政府审计力量的不足, 完善了会计监督体系, 有较好的约束力, 能开展经常性的、制度化的审计工作, , 也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所以, , 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 。
3. 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与是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开展风险评估, 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 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 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然后结合风险承受度, 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展情况, 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相关的信息, 析, 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
3. 1. 3 , 能被国际同行理解, 同时又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必须对照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调整, 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明确执法和违法的法律界限, 用严格的限制和严厉的制裁来杜绝会计工作中的违纪行为。
3. 2. 5 加强舆论引导,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应该加强舆论引, 运用相应控制措施, 。
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是控制活动的特殊措施, 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 明确风险预警标准, 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 可以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3. 1. 4 建立信息沟通平台, 使信息沟通顺畅信息与沟通是导, 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氛围, 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认识到企业并非只是“赚钱机器”, 而应以社会的存在而存在; 企业的终极成功不仅在于赚钱的多少, 也在于对社会的回报。
这样, 可以将社会责任由一种外在的约束内化为企业的内在需要, 促使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
另外, 应进一步优化外部环境, 政府可以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舆论宣传, 继续培育和完善市场经济环境, 推进全方位的体制改革, 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激励他们积极地、尽可能多地承担社会责任。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 其根源是三鹿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失, 所以我们应该以此为戒, 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 做好内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 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 确保信息及时沟通, 可以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企业应当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 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 信息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应当及时报告并加以解决。
重要信息应当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部控制的规划并严格执行, 以便有利于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企业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
3. 1. 5 重视内部监督, 做到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内参考文献[1] 吴水澎. 萨班斯法案、COSO 风险管理综合框架及其启示[J ].财会学部监督是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它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发现内部控制缺陷, 及时加以改进的过程。
企业应当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 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 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内部监督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要做好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结合工作, 使内部监督有效、稳定、健康的执行。
习, 2019(2) .[2] 张连起. 内部控制的缺失与改进[J ].会计之友, 2019(7) .[3] 汪靖中, 张瑶瑶. 三鹿:企业内控失效的典型案例[N].中国会计报. [4] 李兆华, 史元. 审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9) .[5]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研究组.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解[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