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导学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咏雪》导学案(附答案)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咏雪》导学案(附答案)

《咏雪》导学案【预习链接】1、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辞意隽(juàn)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谢道韫(349—409),“”的起源,时期的。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的侄女,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将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

2、古人吟咏白雪时用比喻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自主学习我能行】一、预习检测:1.放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给文章断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掌握字音:谢太傅. ( ) 雪骤.( ) 差.可拟( ) 柳絮.( )王凝.之 ( ) 无奕.女( ) 道韫.( )3.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编者是,朝人,家。

4.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释重点词语内集:儿女(古今异义词):俄而:骤:欣然:拟:差:即:未若:因:文义:似: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等要素。

2.翻译课文【合作探究我快乐】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请给短文可分成三层并写出层意:2、《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3、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4、“雪骤”的作用是什么?5、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6、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7、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8、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咏雪》中主人公的性格。

2023年咏雪教案导入(4篇)

2023年咏雪教案导入(4篇)

2023年咏雪教案导入(4篇)1、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在朗读中质疑、思辨;2、发挥想象,品析诗句的高下,并用比喻作诗;3、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情境中感受诗意,能喜欢《世说新语》。

】理解文义,背诵课文,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和学生想象作诗。

ppt课件,收集一些动漫的下雪图片,选用适当的音乐。

】方法1、背诵写雪诗:略方法2、讲述《七步诗》故事。

对七步诗,谢灵运说,“天下才分十斗,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用一斗。

”“才高八斗”的由来。

谢灵运对曹子建的推崇和自信真性情。

方法3、谢家子弟不一般,介绍谢家出示《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谢是两个大家族,赫赫有名的家族。

谢家,谢安,谢灵运,谢惠连,谢朓,都是诗文卓著,诗仙李白特别推崇谢安和谢朓。

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显赫的谢家里。

走进谢太傅时代的谢家,有如此多的名人,是一个怎样的家庭氛围呢?一起走进谢太傅家一个雪天咏雪的故事里。

1、自由读课文几遍,读到自己认为熟了就停下来。

指名学生读,点评。

换一种方式读课文。

去掉标点读。

再换一种方式读,古籍是竖排的,我们也来读一读竖排本的,慢悠悠读全文。

2、质疑问难你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或者对课文的内容提出问题?师生一起解决疑难字词。

要落实的重要字词:儿女:子侄辈;骤:急速,迅猛。

(暴风骤雨);拟:相比,(无可比拟);未若:不如,比不上;因:凭借。

预设:这两句诗到底谁的好?为什么谢太傅没有点评?课文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1、文章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让我们从文字中捕捉信息。

2、师小结: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3、四人一组,演读故事。

4、对诗,赏诗,评诗①在场的绝不只有谢朗、谢道韫两人,还有其他孩子,只是作者只录下了两人的回答。

聪明的你也在场,发挥你的想象,也对一句,展示你的才华。

仿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曰:____________差可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第【1】篇〗《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

2.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文意,积累重点词语和句子。

3.学做智慧少年,体会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积累重点词句2.从文中何以看出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

方法手段多媒体、点拨、合作探究教材处理与资源利用《世说新语》两则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其中,《咏雪》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

这篇课文看似浅显,但若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领会,自会翻出新意。

语文的学习重在读,读中知其意,读中会其理,读中可以品评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儿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反复朗读,读的基础上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然后自由练习朗读。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跟随莫怀戚的脚步,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一家人其乐融融,画面十分温馨幸福。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诗礼书香的古人家庭,看看在寒冷的冬天,他们会进行哪些有趣的活动呢?引出课题《咏雪》学生行为【自主学习】第一环节初读:准字音,明内容。

1. 读课文。

(要求:自由大声地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清文意。

(要求:结合注释,用圈点勾画的批注方法,理清文意,积累重点词语和句子。

)教师行为1 引导学生了解助读资料2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谢太傅下雪日让侄子侄女咏雪)第二环节再读:划节奏,清文意2.划分节奏。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内容。

(要求:合上书本,力求讲得生动有趣)学生行为学生复述故事示例一:“撒盐空中”这一比喻更好。

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空中撒盐”更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向上飘扬,跟雪花飘落方式不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第1篇】《咏雪》教案[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出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咏雪》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

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大雪纷纷,谢太傅以此为题要求子侄辈作诗,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

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1、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3.延伸阅读法。

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要点]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咏雪导学案

咏雪导学案

《咏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难点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学法指导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激趣法。

调动学生积极性。

目标评价目标具体而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方法恰当合理,教学环节清晰紧凑,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1分钟)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让我们猜一个好不好?猜谜语:小白花,飞满天,下到地上像白面,下到水里看不见。

(打一自然现象)雪(学生答)。

让我们来欣赏几幅雪景图课件出示雪景动态图,引导学生体验雪景的美丽。

看到这样纯洁、轻盈,漫天飞舞的雪花,你用什么来形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才子才女比试比试如何呢?课件出示文题二、作家作品(2分钟)学生齐读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三、诵读课文:(5分钟)同学们,这篇文言文很短小,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读音与停顿。

(一)欣赏课文,出示课文内容,师范读。

刚才,同学们听读了课文,接下来完成读音练习。

(二)朗读练习。

1、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自由朗读。

谢太傅 fù俄而é雪骤 zhîu 差可拟chà nǐ柳絮 liǔ xù无奕 yì王凝之 níng 谢道韫 yùn2、指一生读字词3、指一生读课文4、齐读课文四、解读课文:(15分钟)(一)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熟悉了词语,只是扫除了文字障碍。

要真正读懂课文,我们还需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来细加体会。

下面请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结合注释,读懂文章。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读懂课文,解释重点词,找出疑难处并进行交流。

(出示课文,注意划横线的词)内集:家庭聚会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咏雪》导学案 A版副本

《咏雪》导学案 A版副本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四、课后
作业
1、课后收集三句以上与雪有关的名句,最好是古诗文。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二、基础知识检测
1.给划线字注音
俄()而雪骤()欣()然差()可拟()
柳絮()无奕()女道韫()
2、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文义:
(2)俄而雪骤(近义词:忽而、未几、既而、少顷、俄顷、须臾)
俄而:
(3)公欣然曰
欣然:
(4)撒盐空中差可拟
可拟:
(5)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因:
(6)即公大兄无奕女
即:大兄:
二、课堂
研讨
三、当堂
检测
三Hale Waihona Puke 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相互讨论,借助工具书读顺句子,疏通文意,如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可向教师提问。
2、用自己的话讲讲《咏雪》这个故事。
四、合作探究
1、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第【1】篇〗《咏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咏雪》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一则。

这一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精心构建单元整体,选文以诗化的散文为主,兼顾古今中外。

《咏雪》是一篇浅显文言文,语言文字理解起来不难,且带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但是,对文中语言的辨析和欣赏,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咏雪》是初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对学生有吸引力,也有挑战性。

学生普遍认为诗歌是朗朗上口的,文言文是有难度的。

教师通过本课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文言文是有趣的,是可以掌握的”这一理念,激发学生通过学习,爱上文言文。

【创意概述】《咏雪》的教学设计基于这是初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这一教学实际,由学生熟悉的《乌衣巷》导入,再通过“我爱朗读”“我会译读”“我能赏读”“我可背读”等几个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顺畅朗读课文,习得学习方法,积累文言语汇,赏读精美比喻,感受良好教养……于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领略文章意趣,提升思辨能力,体悟文字简约丰美的意蕴。

【教学方案】学习目标:1.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复述故事,积累常用文言语汇。

(重点)2. 赏析比较咏雪的两个比喻句,学习摹景状物的写法。

(重点)3. 注意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教养,以及和谐的家庭氛围。

(难点)教学过程:1. 导入: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我们做“小燕子”,重新飞回当年的谢家,去感受谢家寻常家居生活的情趣。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乌衣巷》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访谢家寻常家居生活的雅趣。

2. 我爱朗读(1)读准字音学生组内展示预习成果后,全班齐读:骤(zhòu)撒(sǎ)差(chā)可拟(nǐ)絮(xù)奕(yì)【设计意图】这是学生进入初中习得的第一篇文言文,疏通字词读音障碍,是必须的,更应是由学生来主动完成。

咏雪导学案

咏雪导学案

《咏雪》一、课标的具体要求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组织讨论有争论的问题,鼓励有创见性的意见。

3、注意语言品味,语感的形成,情感熏陶的基础上突出文体色彩,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二、本课时的知识网络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古人的智慧。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难点:体会文章语言精练的特点四、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4、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五、学习过程:(一)自学提示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2、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资料。

3、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文言字词意思,并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自学要求:(1)标记出文中不易理解的字词。

(2)列出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

(争取在十分钟内完成任务,首先独立思考,若需同学帮助,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二)展示交流1、请你写出至少两个有关表现古代少年聪颖机智的故事。

2、《咏雪》选自,它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它是由的南朝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3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这则故事内容。

4、解释下列词语(1)讲论文义(2)俄而(3)内集(4)差可拟(5)因(6)欣然5、请写出至少一个有关本课的疑惑。

(以上五个问题由浅入难,便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

解答完后,学生间互相交换导学案检查自学情况。

此环节大约需要七分钟时间)(三)探讨释疑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文中的“儿女”指子侄辈,指家庭中年轻一代。

现在的“儿女”指什么?3、“公大笑”的原因是什么?4、你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原因是?(生在听老师范读后,再自由诵读,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并尝试着与同学合作解决上面五个问题。

此环节大约需要七分钟。

)(四)课堂训练1、基础题(1)解释下列字词A讲论文义 B 俄而 C 内集D差可拟 E 因 F欣然(2)翻译下列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第1篇】课文朗读:《咏雪》朗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积累词义。

2、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并寻一题多解,了解简洁的人物对话。

3、学与学习环境氛围的重要性;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背诵与名句义,故事的完整性。

教学难点:对雪的比喻妙在哪里人物对话又何妙处教学方法:朗读法;自学法。

《咏雪》教学设计教学储备: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谢太傅:即谢安。

胡儿:即谢朗。

俄而:不久,一会儿。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家庭聚会。

骤:急,紧。

儿女:子女,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欣然:高兴的样子。

讲论文义:讲解文章的义理,讲解诗文。

未若:不如,不及。

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因:趁、乘。

即:是。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拟,相比。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作者:刘义庆(403—444)南北朝文学家。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组织编写了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作品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赏析: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

既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又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一问两答。

最后通过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来暗示答案的优劣,表明谢安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咏雪》导学案一、了解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世说新语》相关文学常识。

2、朗读文章,借助角色演读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赏析比较咏雪的两个比喻句,并能够在日常写作中熟练运用。

4、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写法,感受东晋名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二、发布预习任务一次机缘巧合,你穿越到东晋。

某日,你在家中闲坐,收到一封来自谢太傅谢安的邀请函,他邀请你参加“冬日茶话会”,与他的家人一同饮茶赏雪,早就听闻谢太傅大名的你欣然答应。

为了能尽快融入这次家宴,你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查阅《世说新语》的相关材料,了解谢太傅一家。

1、查找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一家相关资料(1)你了解的刘义庆(2)你了解的《世说新语》时期:编者:体裁:内容:评价:(3)你了解的谢太傅一家谢太傅:谢朗:谢道韫: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句读。

(1)读准字音俄()骤()撒()差()拟()絮()奕()凝()(2)为文章划分正确的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结合文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释以下加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①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讲论文义..:_____________ ②与儿女③俄而..曰:_____________..雪骤.: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④公欣然⑤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撒盐空中差可拟⑦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⑧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⑨白雪纷纷何所似?⑩撒盐空中差可拟⑪未若柳絮因风起。

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课堂学习任务1、小组合作:请结合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设计剧本,以角色演读的方式将当时的场景真实地还原出来。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第【1】篇〗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对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问。

3、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

4、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两个人对雪的比喻妙在哪里,文中的谢太傅为什么更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谢道韫因何得名“咏絮之才”。

教学方法:朗读法;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补充相关人物的资料。

教学准备:ppt课件搜集咏雪名句,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及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创设情境。

1、课件依次出示: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师作如下介绍。

谢安,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当朝宰相,世称谢太傅、谢公。

他自幼聪慧敏悟,气字非凡,甚至连被誉为“王与马,共天下”的著名丞相王导都知道他,以致于当时的学童连他的读书音韵都竞相仿效,蔚成时尚。

在同权臣桓温的周旋与斗争中,谢安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与气度,成了稳定大局的顶梁柱,群臣的主心骨。

公元371年,桓温废除了皇帝司马奕,另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3年二月,当桓温闻讯简文帝并没有如他指望的那样,禅位给他,气急败坏;亲率大军,杀气腾腾地回兵京师,向谢安,王坦之问罪,并欲趁机扫平京城,改朝换代。

眼见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新帝司马曜也不得不下诏让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

当时,文武百官纷纷跪拜在道路两旁,甚至连抬头看一眼威风凛凛从眼前经过的桓温的勇气都没有,这里面也包括那些有地位有名望的朝廷重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第【1】篇〗散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3、感受文本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与生活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4、学习课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重点】1、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难点】1、在朗读中发现美、品评美,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2、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设想】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伴随着轻悠的钢琴曲爱的协奏曲〔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背景音乐〕,在春光烂漫的田野上,一家人在快乐地散步〔背景画面〕。

教师朗诵:诗歌散步〔多媒体显示〕“散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成心 /把路走弯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儿子说 /把路走弯 /路就延长〞请学生看画面,回忆与家人散步的情景,并说说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散步时的精彩瞬间。

〔2—3名学生答复〕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用心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听读后,请几位学生谈谈个人的感受〕如幸福、温馨、和谐、和美等。

2、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语句,教师指导。

试一试,将文中最能表达亲情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3、复述内容请一二名学生以小男孩的身份来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学生点评。

4、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根本线索。

〔以小男孩的身份〕爸爸劝奶奶散步→全家人一块散步→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奶奶依从了“我〞→在不好走的地方,爸爸背起奶奶,妈妈背起“我〞。

三、探讨质疑,感受亲情1、“在散步的时候,小男孩一家发生了什么事儿〞学生默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合作探究问题。

〔1〕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来,画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咏雪》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咏雪》导学案

《咏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点】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

【学习难点】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

【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进程】一、情景导入二、有关资料1、文体知识“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2、作者介绍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

自幼才华出众,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佚。

3、作品介绍《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是一部以汉末、魏、晋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一门。

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三、预习设计1、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补写完整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根据课文填空⑴春天像小姑娘,___________,笑着,走着。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导学案学习目标: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直至背诵。

(重点)2积累文言词语,结合下注释疏通文意。

(难点)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知识链接】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六朝,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

即孙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2谢道韫“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高效堂从预习开始)给加点字注音:俄而()雪骤()差可拟()无奕女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儿女:俄而:雪骤:欣然:差可拟:未若: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咏雪》选自,组织编写者为,朝家。

该书是小说的代表作。

4熟读全文。

【师友合作读文译文】美美地读(从读中感受)听范读:听字音、节奏和情感。

2自由朗读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白雪/纷纷/何所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师友朗读展示。

(学友先读,学师评价,学师再读)认真地译(从译中探究)师友合作,结合前预习中的重点词语及下注释翻译全文。

温馨提示: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

学会抓关键字词,把自己不理解的字句划出来,向小组提出,并解决。

《咏雪》导学案

《咏雪》导学案

小荷尖角,谢家玉树——《咏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译读感知,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赏宴会雅景。

2、处境析情,品析宴会雅言,小组合作探究语言妙处。

3、感宴会雅风,知人论世,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学习重点】1、译读感知,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赏宴会雅景。

2、处境析情,品析宴会雅言,小组合作探究语言妙处。

【学习难点】感宴会雅风,知人论世,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某日,窗外突观雪花潇洒舞动,出门观之,似白羽之物落之以鼻,欣喜之时,仆人奉上家宴邀请函一封。

家宴邀请函久未通函,展信如唔。

今晓时分忽见窗外大雪盛景,兴味盎然,乃邀族内亲友莅临寒舍,行人间乐事,赏美景吟诗。

一赏乐景二品才情,为家中小辈学问指点迷津。

雪重路难行,切记小心。

顺颂时祺。

谢安亲笔作为谢氏家族成员,请你应邀出席宴会。

情境任务:任务一:译读感知,赏宴会雅景任务二:处境析情,品宴会雅言任务三:谢家玉树,感宴会雅风二、宴前准备早闻谢家叔父家学渊博,盛名在外,许久未见,你倍感压力。

故请搜集《世说新语》相关知识,了解亲友,盛装赴宴。

1、编者介绍: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填空。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__________(朝代)王朝宗室,_______家。

字_______。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世说新语》是他组织编写的一部__________小说集,是六朝__________小说代表作,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体小说代表作。

2、作家作品: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填空。

《世说新语》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__________篇,主要记载__________到__________(朝代)名士的言行与轶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鲁迅称其为“_________ ”。

3、搜集相关资料,走近亲友——谢安、谢道韫、谢朗:三、任务一:译读感知,赏宴会雅景宴前准备完成,遂动身前往谢氏祖宅,宴会是何景况?请译读感知。

《咏雪》导学案

《咏雪》导学案

任务一:宴前准备——家人之我“查”【走进亲友】谢安:谢朗谢道韫:任务二:知风雅之事——家宴之我“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任务三:品风雅之诗——佳句之我“赏”谢太傅对于谢朗与谢道韫的回答并没有给予任何语言上的评价,他转而问你:“你觉得二人谁的回答更妙?”请具体阐述理由。

(可从修辞手法、说话者的情绪、结尾暗示等角度思考)我认为_______的回答更妙。

阐述理由:____________ _。

【链接材料】【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结合上述材料,同学们来说说魏晋时期士族家庭教育有怎样的特点呢?任务四:齐风雅之家——家风之我“演”小组合作设计剧本,想象故事场景,揣摩人物神态、动作和心理,再现魏晋时期谢示例:角色:谢太傅、家仆、谢朗、谢道韫、其他子侄(旁白:寒冬腊月,天气寒冷,天空飘起了片片雪花。

路上行人稀少,只见不远处有一座别致的庭院,门匾上写着谢府二字。

谢安今日闲居在家,望窗外雪花漫天,想到家中子侄辈也在家中休息,为何不召集他们一起,共同探讨文义呢?)谢太傅:(望着窗外雪花,自言自语)(看见家仆在庭院中扫雪,挥了挥手,示意他过来)家仆:(放下扫把,小跑过来)老爷有何吩咐?谢太傅:(谢安缓缓开口,问道)最近少爷小姐们可曾认真读书?家仆:少爷小姐们最近读书非常认真,不敢有所懈怠谢太傅:()那你去把他们请来,今日我们便共同来探讨诗文。

家仆:()好的,老爷(旁白:众人听闻,应声前来,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烧火取暖,畅谈诗文)谢太傅:(环顾四周,微微笑道)谢朗:(率先起身,向谢安作揖道)叔父,近来一直潜心研究建安文学,对曹操的诗歌颇有兴趣,最喜欢《观沧海》一诗,由我向大家吟诵一番……谢太傅:()不错,把天然风骨读的淋漓尽致。

咏雪导学案

咏雪导学案

《咏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 朗读背诵。

2.理解大意,积累文言词语。

3.用古代聪明儿童的事例激励学生求知的热情。

【学习重难点】1、继续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掌握一定的自学文言文的方法。

【资料助读】《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小说影响很大。

《世说新语》是由南宋(朝代)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检查预习】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俄.()而骤.()无奕.()谢道韫.()差.可拟.()2、看注释,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儿女俄而欣然何所似差可拟未若内集讲论文义3、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文章大意。

【合作探究】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咏雪》中,胡儿和谢道韫的回答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是抓住什么方面的特征叙述的?你能再举出几例来吗?【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太傅.()俄.而()雪zhòu()欣.然()柳 xù()凝.()韫.()差.可拟.()()2、根据课文补充句子。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3、翻译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用斜线划分朗读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5、本文写人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试举一例说明。

6、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咏雪的诗句,你能写出几句?【拓展阅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解释加点字。

尝.人问之.必.(2)你认为王戎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的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快乐积累】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咏雪导学案

咏雪导学案

恒威学校制作不得翻印语文导学案总第期制作人:安素言审核人:签批人:《咏雪》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字词,掌握“内集,儿女,俄而,欣然”等词义。

2.过程与方法: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4.难点: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有何评价一自主学习1掌握字音:谢太傅. ( )雪骤.( ) 差.可拟( )柳絮.( )王凝.之 ( )无奕.女( ) 道韫.( )2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编者是(朝代)3解词。

内集:讲论文义:俄而:骤:欣然:何所似:差:拟未若儿女4、理解性默写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句子:②咏雪的直接原因:③两个比喻句:④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⑤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二用原文填空。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三翻译句子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4、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三合作探究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兄子:兄女:3、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谈谈你的看法。

4、“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5、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6、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课外延伸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1)有盛名,为(2)司隶校尉。

诣(3)门者,皆俊才清称(4)及中表(5)亲戚,乃通(6)。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7)亲。

”既通(8),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9)有何亲?”对曰:“昔先君(10)仲尼(11)与君先人伯阳(12)有师资之尊(13),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14)也。

”元礼及宾客莫(15)不奇(16)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17)语(18)之,韪曰:“小时了了(19),大未必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

2.理解大意,积累文言词语。

3.用古代聪明儿童的事例激励学生求知的热情。

【学习重难点】
1、继续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掌握一定的自学文言文的方法。

【资料助读】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小说影响很大。

《世说新语》是由南宋(朝代)文学
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检查预习】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俄()而骤()无奕()• • •
谢道韫()差可拟()
• •・
2、看注释,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儿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俄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论文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文章大意。

【合作探究】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 “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2、《咏雪》中,胡儿和谢道韫的回答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是抓住什么方面的特征叙述的?你能再举出几例来吗?
【达标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太傅()俄而()雪zh du ( ) 欣然()柳x U( ) 凝()
韫()差可拟(
• •)( )
1、
2、根据课文补充句子。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 兄女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翻译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用斜线划分朗读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5、本文写人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试举一例说明
6、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咏雪的诗句,你能写出几句?
【拓展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
• ・
李。

”取之信然。

(1)解释加点字。

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问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你认为王戎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的什么品质值得你学
习?
【快乐积累】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7.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