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学案完美版

合集下载

《咏雪》优秀教案

《咏雪》优秀教案

《咏雪》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欣赏古人的聪慧和才华。

3.学习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和字词积累。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内容;欣赏古人智慧。

2.难点:文言文翻译和字词积累。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翻译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雪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谈对雪的感受。

2.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翻译课文
1.逐字逐句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人物对话,体会古人的聪慧和才华。

4.字词积累
1.学习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如“内集”“儿女”“俄而”等。

5.拓展延伸
1.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雪的古诗词,进行赏析。

2.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6.课堂小结
1.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和字词积累。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咏雪的教案

咏雪的教案

咏雪的教案咏雪的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咏雪》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雪的教案篇1[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出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咏雪》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

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大雪纷纷,谢太傅以此为题要求子侄辈作诗,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

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1、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3、延伸阅读法。

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要点]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咏雪优质课教案咏雪的教案优质(合集四篇)

咏雪优质课教案咏雪的教案优质(合集四篇)

咏雪优质课教案咏雪的教案优质(合集四篇)作为一名老师,经常要依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善的教案呢。

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盼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关心。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咏雪优质课教案咏雪的教案优质(合集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咏雪优质课教案咏雪的教案优质篇1《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

《世说新语》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本文只有70多字,却鲜亮地塑造了谢安、谢朗、谢道韫这三个人物。

“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才”等典故。

本文在七班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我以为“咏雪”当然体现了亲情,但更重要的是展现了魏晋名士那种潇洒、儒雅的气质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

所以,我想尽力带着同学去感受古人那种潇洒儒雅、情趣盎然的生活气息。

我们之前已经学过《童趣》等三篇文言文,同学积累了一些文言学问,并且熟识了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步骤,本课先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同学对《世说新语》的风格也有了初步的感受,要读懂这个故事没有太大的困难。

所以,我主要是引导同学整理归纳文言学问,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努力制造氛围,让同学真实感受“咏雪”的情境,鼓舞同学去想象。

2、把握“俄而、骤、欣然、差可拟、因”等文言词语;3、情景再现,走近古人讲论文义的情境中。

1、检测把握的作家作品状况,并补充相关内容;2、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词语,并归纳整理;3、师生共同表演,讲论文义,再现故人读书的情景。

发挥想象力、制造力,感受文化故人的情操,感受文化魅力。

把握文言词语。

情境再现,讲论文义。

1、朗读法: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堂朗读,留意字音、断句,强调“似”“差”的读音。

2、同伴互助,解疑答难,把握字词,老师引导归纳整理。

3、师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全体参加表演,再现当时情境。

1、熟读《咏雪》,了解大意,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2、搜集学过的关于雪的诗句。

《咏雪》教案(通用2024)

《咏雪》教案(通用2024)

《咏雪》教案(通用2024)《咏雪》教案(通用2024)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咏雪》。

该课文描绘了一场大雪之后,同学们在操场上堆雪人的场景,通过咏雪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爱和对冬日的赞美。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咏、瑞”等10个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纷纷、晶莹”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小组合作等方式,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雪的喜爱和对冬日的赞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学会用“纷纷、晶莹”等词语造句,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插图。

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冬季雪景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雪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生字认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用词语造句。

3. 朗读课文(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中雪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

4. 理解课文(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雪的喜爱和对冬日的赞美。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题,学生现场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课文《咏雪》,并在黑板上画出雪花,标注生词和重点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纷纷、晶莹”等词语造句。

答案: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晶莹剔透,美极了。

2. 作业题目: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咏雪》教案

《咏雪》教案

《咏雪》教案《咏雪》教案三篇《咏雪》教案篇1一、教学思路《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篇幅不长,文字不深,但面对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

我首先设法引导学生认真弄清文中字词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文章的主旨。

没有这一环节,很容易流于空泛。

然后,我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解读文本,探究文本。

并且运用图文结合的板书,使教学重难点一目了人,同时,让学生结合图文,当堂巩固积累文言字词,并且背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

并且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3、情感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的学习方法。

并积累文言字词。

2、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五、教学流程(一),谜语导入,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生:是雪。

师:对,是雪。

为更直观的看到雪花,现在请我们班的小画家明晓玉在黑板上画两朵雪花吧。

(生画雪花)师:画得真好。

来点掌声吧!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察雪花有哪些特点呢?生:六角形的,白色的,出现在寒冷的冬天,像白色的花瓣一样在空中飘舞。

师:同学们描述的很准确。

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才能恰当的比你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吟咏雪花的。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师:同学们,有预习这篇课文吗?为了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大家先齐声朗读这篇课文。

(生齐读)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流畅,整齐,,咬字清晰,声音洪亮。

《咏雪》教学设计(优秀9篇)

《咏雪》教学设计(优秀9篇)

《咏雪》教学设计(优秀9篇)《咏雪》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

并且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情感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的学习方法。

并积累文言字词。

教学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流程:一、谜语导入,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生:是雪。

师:对,是雪。

为更直观的看到雪花,现在请我们班的小画家明晓玉在黑板上画两朵雪花吧。

(生画雪花)师:画得真好。

来点掌声吧!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察雪花有哪些特点呢?生:六角形的,白色的,出现在寒冷的冬天,像白色的花瓣一样在空中飘舞。

师:同学们描述的很准确。

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才能恰当的比你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吟咏雪花的。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师:同学们,有预习这篇课文吗?为了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大家先齐声朗读这篇课文。

(生齐读)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流畅,整齐,,咬字清晰,声音洪亮。

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读出文章的感情,不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的。

但有几个字大家还是得注意它们的拼音。

骤:zhou 似:si 差:cha 拟:ni奕:yi。

师:通过听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大家的预习工作做得很不错。

现在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同时把不懂得字词句,做好记号,等下请同学们提出来。

(师提示:做好标记,不理解之处打个“?”)师:看来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懂,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来梳理一下文章的大意,每人一句。

《咏雪》教案【优秀5篇】

《咏雪》教案【优秀5篇】

《咏雪》教案【优秀5篇】咏雪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分钟)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让我们猜一个歌声,听听唱的是什么?好不好?PPT1雪(学生答)。

让我们来欣赏几幅雪景图PPT1出示雪景动态图,引导学生体验雪景的美丽。

看到这样纯洁、轻盈,漫天飞舞的雪花,你用什么来形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才子才女比试比试如何呢?PPT2出示文题二、作家作品PPT3(2分钟)学生齐读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三、诵读课文:(5分钟)同学们,这篇文言文很短小,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读音与停顿。

PPT4(一)欣赏课文,出示课文内容,师范读。

刚才,同学们听读了课文,接下来完成读音练习。

PPT5(二)朗读练习。

1、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自由朗读。

谢太傅f&u俄而&e雪骤zh&ou差可拟ch&anǐ柳絮liǔ_&u无奕y&i王凝之n&ing谢道韫y&un2、指一生读字词3、指一生读课文4、齐读课文四、解读课文:(15分钟)(一)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熟悉了词语,只是扫除了文字障碍。

要真正读懂课文,我们还需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来细加体会。

下面请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结合注释,读懂文章。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读懂课文,解释重点词,找出疑难处并进行交流。

PPT6(出示课文,注意划横线的词)内集:家庭聚会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学习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拓展思维。

学习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知识链接】1.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课前预习】(高效课堂从预习开始)1.给加点字注音:俄而()雪骤()差( )可拟 ( ) 无奕( )女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儿女俄而雪骤欣然差可拟未若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咏雪》选自,作者,朝家。

该书是小说的代表作。

4.熟读全文。

学习过程:【呈现目标明确任务】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合作预习问题导向】美美地读(从读中感受)1.听范读:听字音、节奏和情感。

2.组员朗读展示。

认真地译(从译中探究)小组合作,结合课前预习中的重点词语翻译全文。

细细地品(从品中领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咏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咏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咏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咏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咏雪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才能目的: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假设”等。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发挥想象,学惯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二〕过程与方法目的:1.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根底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二、学情分析^p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根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展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气氛,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三、教学重点发挥想象,学惯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四、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五、教学过程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猜测谜语,激趣导入老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说的是谁?学生答复:雪老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学生答复〕老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老师板书课题:咏雪活动2【讲授】检查预习,扫除障碍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老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活动3【自学】探究新知,感受文境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课文录音〕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3.四人小组合作翻译,老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咏雪的教案(优秀5篇)

咏雪的教案(优秀5篇)

咏雪的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咏雪的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咏雪》教学设计精选3篇

《咏雪》教学设计精选3篇

《咏雪》教学设计13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三、教学重点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四、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五、教学过程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猜测谜语,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说的是谁?学生回答:雪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学生回答)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教师板书课题:咏雪活动2【讲授】检查预习,扫除障碍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活动3【自学】探究新知,感受文境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课文录音)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3.四人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咏雪》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3.感受到文化家庭和乐融融的氛围。

发挥想象, 会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学习重点诵读课文, 积累常见文言字词,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学习难点发挥想象, 会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刘禹锡的《乌衣巷》, 最有名的是后面两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谢是当时最有名、最显赫的两个大家族, 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

这两个家族人才辈出。

而谢安无疑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淝水之战, 就是时任东晋宰相的谢安指挥的。

本课要学习的就是有关谢安与他子侄辈讲论文义的一篇文章, 也就是《咏雪》。

二、作家与作品1.结合课文注释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和刘义庆的知识。

《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全书按内容分类记事, 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 读准节奏:(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读音。

(2)听课文录音, 要求听清停顿, 注意节奏。

(3)去标点读, 读出停顿, 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2.再读课文, 读懂文义:1(1)借助课本注释, 小组合作, 共同翻译。

补充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留: 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物品名称、计量单位要保留。

换: 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调: 调整句子顺序, 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

补: 补充省略的词语和句子成分。

删: 删掉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

(2)学生回答, 教师指导, 强调重点字词。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间: 寒雪日地点: 家里人物: 谢太傅、儿女们事件: 与儿女讲论文义提问: 家庭聚会的氛围怎样?从哪里看出来。

2024年度最新《咏雪》教学设计(优秀)

2024年度最新《咏雪》教学设计(优秀)

运用网络资源
0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教学平台等,丰富教学手段
和内容。
实践多媒体教学
03
在教学中积极实践多媒体教学,如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
备进行课堂展示和互动。
22
关注学生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了解学生特点
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以便制定符合学生 实际的教学策略。
个性化教学
处理方法
首先,通过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 ;其次,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帮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最后 ,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的主题和意境。同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 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2024/3/24
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咏雪》的背景和作者,帮 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 其他作品。
2024/3/24
12
讲解与示范环节
诗歌讲解
详细讲解《咏雪》的内容,包括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感。
示范朗读
教师示范朗读《咏雪》,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 律和意境。
17
实施课堂评价
课堂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参与度和思维活跃度。
2024/3/24
提问与回答
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 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情况和思维能力。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观察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 流表达能力。
18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

咏雪教案(通用3篇)

咏雪教案(通用3篇)

咏雪教案(通用3篇)咏雪教案(通用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大熊猫壹号书店收集整理的咏雪教案(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咏雪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熟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2、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3、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培养学养成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时重点1、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义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3、背诵课文。

学时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用“钟氏二子”的故事导入。

二、预习检测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掌握字音。

谢太傅(fù)雪骤(zhòu)差可拟(chà)柳絮(xù)王凝之(níng)无奕女(yì)道韫(yùn)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编者(),()的文学家。

4、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释重点词语。

内集:儿女:俄而:骤:欣然:何所似:差:拟:未若:因:5、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2)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咏雪》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咏雪》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雪》教学设计 1一、导入:大家读过《乌衣巷》这首诗吗?唐代诗人刘禹锡站立秦淮河边,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由此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其中提到谢家,你们知道谢家出了哪些明星人物吗?东晋政治家谢安,淝水之战的主帅谢玄,谢玄之孙——山水诗人谢灵运,谢灵运之侄,被李白看重的“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谢朓等。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人才济济的明星家庭中发生的小故事——《咏雪》。

二、预习检测1、关于《世说新语》(1)《世说新语》知多少?请介绍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

(2)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美学家李泽厚将魏晋时期的特征概括为“魏晋风度”,那这些风流“名士”们会有怎样的风度呢?2、请同学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3、读得对不对呢?请根据范读进行自我检测。

4、齐读课文。

三、疏通课文1、给大家5分钟时间独立翻译课文,重点弄清划横线的词语解释。

2、翻译过程中有问题的同学向组内同学寻求帮助。

3、疏通文意检测,小组间比一比,请出小组代言人,一人一词解释,看哪个组的正确率高。

4、再请两个组比一比,看哪个组的代言人翻译的句子更好。

(其他组的同学当评委)5、全班一起口头翻译课文。

注意用词准确,句意完整。

(自我纠正与老师纠正兼用)四、初背课文请大家根据译文尝试背一背课文吧。

五、感知课文现在要考考大家,通过翻译课文,看看你们到底弄懂了这个故事没有。

请用原文字词齐声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六、比较赏析1、在讲论文义的时候,因风雪骤起,谢太傅临时起意考察孩子们的学艺,胡儿和无奕也是灵机一动,随口而出,事前并无准备。

那么你们认为,把雪比作盐和柳絮,到底哪一个更好呢?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文章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3.体会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学习古人的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内容。

2.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难点1.体会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讲述一个关于雪的故事或播放雪的图片,引出课题。

2.介绍《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

2.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得准确、流利、有感情。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3.理解文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理解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课文内容。

4.赏析课文1.提问:文中两个比喻句哪个更好?为什么?2.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形似和神似的角度进行分析。

3.总结:两个比喻各有千秋,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情。

5.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仿照文中的比喻句,写一写自己眼中的雪。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评价。

6.课堂小结1.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学习收获。

3.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咏雪》,通过朗读、理解、赏析,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多阅读古代文学作品,领略古人的智慧和风采。

7.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在教学《咏雪》时,我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他们体会到了文言文的韵律美。

在理解文意和赏析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文言文的讲解还不够深入,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还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文言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咏雪》教案(优秀6篇)

《咏雪》教案(优秀6篇)

《咏雪》教案(优秀6篇)语文《咏雪》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古汉语知识。

2、背诵短文。

3、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的美感差异。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谈家庭聚会时的情况,引入作对联,咏诗词歌赋,之后,师生共同研读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的一篇短文《咏雪》。

二、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课文,圈画出生字、难词。

之后,小组利用工具书解决。

之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看大屏幕讲析文言词句: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晚辈统称。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猛。

欣然,高兴的样子。

拟,比,比拟。

未若,不如。

差,大致。

因,趁,乘。

1、白雪纷纷何所似?似何,像什么。

2、即……之妻也。

“……也”,“是……”3、即……之妻也。

省略主语“(谢道韫)就是……”三、教师范读课文。

四、教师领读课文。

五、学生自由朗读一遍。

六、教师示范、指导背颂课文(合上书,一学生读,其余学生听,三遍之后背诵)。

七、简析课文内容:文中赞赏了谁?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从哪一句得知?文末交代道韫的身世可见。

八、两个小孩都很快做出了句子,且小男孩最快,随后小女孩微起朱唇出妙语“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而公大笑乐,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形容“白雪纷纷”,哪一个更好?学生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即可。

教师见解:“撒盐空中”这句虽然形似,但给人的感觉不美,“柳絮因风起”句则形象、动态、美感兼具,有意蕴。

举例: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江山一笼统,井上一窟窿。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打油诗有形象,无意象,我们体会不到景物美,这不是成功的文学创作,好的文学形象要有美感,有情趣。

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营造了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

九、齐背课文。

十、拓展练习。

要求学生背出自己熟悉的咏雪诗句,师生共同欣赏。

附课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雪》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1、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3.延伸阅读法。

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要点]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

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

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1、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

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介绍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

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

你了解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的第一个好方法就是诵读。

“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下面跟老师读。

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

难句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要求:沉醉其中读出韵味。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

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

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要求:①要有时间、地点、人物。

②讲清事情发生的缘由—经过—结果。

四、疏通大意,品析佳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

默读贵在边读边思考,要求学生四、疏通大意,探究文本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

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然后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1)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明确: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的《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想象背诵法背诵课文。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一、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二、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

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理解的益处颇大。

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读硬背,而应讲求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结合投影想象画面背诵文章。

默写课文。

五、课堂练习五、课堂练习:(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徐孺子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人语①之曰:“若令月中无物②,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tóng)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语:对……说。

物②:指人和事物。

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练习]: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与儿女讲论文义()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若令月中无物()短文(二)中也有一比喻句,写在下面分析其好处。

比喻句:好处:六、阅读激趣:你知道今天的课堂上涌现了一批聪颖机智的同学。

但是你知道七岁的王戎为什么在大家竞相摘吃李子时而他却不为所动吗?你知道十岁的孔文举面对别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如何机智应答的吗?请走进《世说新语》!走进古诗文!七、布置作业:1、从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咏雪句并写出理由。

2、整理你在本课上学到的文言文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利用学到的方法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提出自己不清楚的问题。

教学反思:1、本课的设计比较注意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培养,为今后学习文言文做好基础工作。

2、学生的反应尤其是朗读和讨论表现非常好,积极动脑深入探究。

如在评判咏雪句子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且说话注意到了形式要求,即:表明观点,阐述理由,再次总结。

3、教案设计挺全面,但因课堂时间紧张所以删去了几个环节,如《世说新语》的介绍﹑问题探究中的一二小题以及课堂练习和阅读激趣。

现在想来还是因为刚进入初中的孩子们的文言知识有限,如果有一预习环节或一学期的积累可能就会更好。

4、教师的课堂用语要再进行锤炼,如把“说给我听”改为“讲给大家听听”等。

这一点我会在每一堂课上都注意,因为这是一个教师的语言基本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