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港经济战略与对策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临港经济战略与对策分析

河北省临港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首先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从国内外临港经济发展的经验入手进行了分析总结,进而对河北省临港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标签:临港经济;发展经验;港城互动

经济发展历程和国际经验表明,沿海临港地区往往是区域经济的起源地和繁荣地,在国家沿海发展的大背景下,京津冀与环渤海区域成为国家战略布署的又一重点区域。

1河北省发展临港经济面临的问题分析

1.1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港口功能单一。

相对单一的煤炭运输服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带动作用不明显。2009年河北省港口吞吐量突破5亿吨,但煤炭占近70%。港口功能基本上局限于装卸、堆存等传统领域,临港工业不成规模,加工、商贸、物流、金融、信息等功能发展缓慢。

(2)港口航道等级较低。

除曹妃甸具有天然深水航道外,其他港口航道水深均不足,严重影响港口快速发展,制约了港口对临港产业的拉动。

(3)港口服务水平不高。

临港产业不但是物质集散的载体,也是技术管理交流的平台港口建设资金,特别是用于航道、锚地、防波堤等港口公用基础设施的资金明显不足,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压力较大,直接影响了港口综合竞争力。

1.2临港经济发展的问题

港口功能的单一直接抑制了河北经济的开放发展,在沿海省市中呈现出典型的内陆经济特征,目前的临港产业布局,对港口的依赖程度也不高,缺乏明显的临港特征。

(1)经济外向程度低。

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外贸依存度来看,河北省近

20多来年的外贸依存度最低时只有8.2%,最高时也只有16.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外贸依存度的指标来看,河北省开放程度很低,与沿海开放省份的地位很不相称。

位于沿海的秦皇岛、唐山和沧州的经济外向性并不突出,占全省对外贸易的比例仅维持在1/3左右,与港口建设的水平与速度尚有较大差距。全省11个设区市中,目前只有石家庄、秦皇岛、廊坊、保定、衡水的外贸依存度达到20%左右。

(2)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三大港口都把冶金、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作支柱产业,不可避免产生竞争和资源浪费,不仅不利于投资的形成,以后的生产和发展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产品结构仍有明显的资源型和粗放型特征;科技创新能力差,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弱,技术和工艺装备水平不高;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偏低;品牌效应不高,经营方式落后;在环境污染治理、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生产、轻视污染,排污超标,资源利用率低,未能实现综合利用等问题。

(3)临港中心城市职能面临构建。

从目前沿海港口新区的发展状况看,唐山曹妃甸新区和沧州渤海新区口前大部分为传统的农业地区和小城镇建设地区,尚未形成完善的临港城市职能。也就是说,我省沿海港口与港口新区大部分处于松散的联系。依托港口提升沿海区域经济实力,应全面整合临港地区资源,对港口和港口新区提出适应区域协调发展的定位,临港中心城市的构建,也是亟待研究的问题之一。

2现代国际临港经济发展模式

2.1临港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在临港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海运业起到了促进贸易发展的作用,部分著名港口城市因此而一跃成为区域性或者世界性的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称为海运服务型发展模式;在临港产业发展的中级阶段,多以重工业型发展模式为主。其特征表现为临港工业的发展带动金融、通讯、保险、旅游、商业等临港派生产业的壮大;在临港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临港派生产业的壮大反过来促进了临港大工业的发展,加速临港大工业的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这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机制,使得港口城市逐渐成为所在区域甚至世界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制造中心、金融中心等,故称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2.2现代国际临港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

(1)良好的地理条件。

地理因素对临港产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港口是临港经济发展的核心,对于临港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一般而言,地理位置处于经济发达地区主航线的港口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地理位置处于边缘地区的港口很难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港。例如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正是因为连接欧、美、亚、非、澳五大洲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使其成为欧洲第一大港。

(2)适合的产业结构。

产业的选择必须符合临港经济建立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需要兼顾内陆腹地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选择的临港产业要能发挥港口在运输以及资源上的优势;另一方面,还需考虑腹地经济的特征,保证产业的选择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整合区域经济资源。也即从长远发展来看,临港产业结构的确定要从港口的定位、经济腹地的发展特点以及资源条件等因素着手。

(3)良好的腹地经济。

腹地是经济中心的吸收和辐射能力所能达到并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地域范围。良好的腹地经济基础,有利于保证临港地区较高层次的临港产业布局,提供临港产业发展充足的后劲。临港地区周边有经济发达的腹地,有利于带动临港产业的发展,临港地区周边经济发展滞后,则不利于临港经济的崛起。如香港以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为腹地,获得了充足的进出口货源,集运疏系统日臻完善使得运输效率不断提高,这为香港成为港口物流中心奠定了基础。

(4)完善的交通体系。

交通条件的便利与否也是影响港口所能辐射到的经济区域大小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都非常重视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建设和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使其成为世界性和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并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业和港口贸易,使海港成为世界性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贸易中心。如果交通网络较为便捷,即可增强港口与地区之间的联系程度,使货物运输较为快捷,费用降低。从港城互动的角度来看,交通系统的完善,一方面可以拉动内陆腹地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港口经济的发展对内陆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体现于港口相关产业链的上游或者下游向内陆腹地的延伸,而这种延伸又必须依靠顺畅的交通系统方能实现;另一方面,对促进港口的繁荣和发展也有重要作用。腹地货物如果能够顺畅快速的运至港口,实现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的降低对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且交通体系越完善,港口所能辐射的腹地区域就越广泛。

(5)强大的政府支持。

政府的支持是发展临港经济的重要保证甚至可以成为临港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剂。从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港口的发展和繁荣,几乎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尤其在目前这种市场格局下,后起港口想获得快速发展,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