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用方解析:桂枝汤类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仲景用方解析:桂枝汤类方

十一、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甘草(炙)6克,大枣4枚,厚朴6克,杏仁6克。

歌诀:桂枝汤中加厚杏,外寒内饮见咳症,

咳喘新久若如此,解表化痰皆能正。

【方解】杏仁主咳逆上气,厚朴理气化痰、消胀除满。此两味加于桂枝汤中,故治桂枝汤证兼见咳逆喘满者。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

解析:喘家,是指素有咳喘的患者,当其反复发作时,表现为太阳中风桂枝汤证时,用桂枝汤治疗则宜加厚朴杏仁兼治咳喘为佳。

《伤寒论》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解析:微喘是气上冲的证候。太阳病宜汗不宜下,下之后微喘,知是表未解,依法当与桂枝汤,但因有微喘之症,故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临证思考】咳喘患者不论新久,不论是慢性气管炎、咽喉炎,还是感冒等病常出现本方证。要排除热实证,再审有本方证则可用之。

【辨证要点】咳喘,见桂枝汤证者。

【验案】张某,男,38岁,1966年4月4日初诊。近1周来,咳嗽吐白痰,鼻流清涕,汗出恶风,腰痛,胃脘动悸,舌苔薄白,脉浮缓。此属表虚气逆,治当调和荣卫,理气化痰,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10克,赤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杏仁10克,厚朴10克。

结果:4月23日来诊告知:上方服二剂咳即止。

十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

枣4枚,生龙骨9克,生牡蛎9克。

【用法】水煎温服。

歌诀:桂枝汤加龙牡敛,惊悸梦遗不得眠,

皆因汗出伤津液,调营和卫使其安。

【方解】龙骨、牡蛎均为强壮性的收敛药,治疗烦惊、不眠、多梦等心神症,尤其有治胸腹动悸的特能,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其适应证为桂枝汤证又见胸腹动悸、烦惊不安梦交失精等。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8条:夫失精家,小腹弦急,阴头寒,目弦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解析:少腹弦急阴头寒症,是阳气下虚;目弦发落症,是虚火上亢;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等症之脉,皆为虚损的证候。因此,在临床上脉见芤动微紧,则可知男子患梦遗失精,女子患梦交。此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

按:失精、梦交,多由情欲妄动,神志不宁,因生梦幻所致。其病也基于汗出津伤、荣卫不和。龙牡之用,不只为固精,还重在敛神定志,合于桂枝汤调荣卫和气血,本方是该证的正治。《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名曰二加龙骨汤”,是该证的变治。用此二方适证加减,确有奇效。

【临证思考】梦遗失精,常见于未婚青壮年男子,也多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但本方证可见于各种慢性病出现的神心症,不论男女老幼皆可发此证。值得注意的是,本方证又往往被认为是虚劳,治用大补而使症状加重或长期不愈,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首先看到桂枝汤方证。治疗上用生龙牡补涩是重要的,用桂枝汤调和荣卫则是关键。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遗精多梦、心悸不安者。

【验案】蒲某,男,33岁,某厂会诊病例,1966年3月25日初诊。遗精已数年,近年来加重,每周1~3次。常有汗出恶风,腰酸痛,舌苔白,舌尖红,脉浮而虚。证属虚劳,荣卫不固,气血失和,故治以调荣卫和气血,敛神志以摄精液,拟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桂枝10克,赤芍1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川附子6克,白薇12克。

结果:4月8日复诊,上药服六剂,遗精未作,嘱停药观察,如再作可再来诊。

医管家再现王唯工《气的乐章》学术研究:从脉象频谱分析十二经脉

十三、小建中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

【用法】水煎五味,汤成去滓,内胶饴,更上火上消解,温服。呕家不可用建中,以甜故也。

歌诀:小建中本桂枝汤,芍药加倍加饴糖,

甘温补中兼解外,胃腹满痛力能攘。

【方解】桂枝加芍药汤原治腹满痛,今加大量甘温补虚缓急的饴糖,虽然仍治腹痛,但已易攻为补,故名之为建中。谓之小者,以其来自桂枝汤,仍兼解外,与专于温里祛寒的大建中汤则比较为小也。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解析:脉涩为津血虚,阳脉涩,即脉浮涩,为表虚荣卫不利。弦为寒,阴脉弦,即脉沉弦,为里虚有寒。伤寒得此脉,常是腹中急痛的反映,治疗宜首先考虑用小建中汤。不差者,是说服小建中汤后,而病未全解除,这时病多转属少阳小柴胡汤证,故不应再用小建中汤,而宜用小柴胡汤治疗。

按:脉浮涩而沉弦,为小建中汤与小柴胡汤共有的脉象,但腹中急痛,为小建中汤所属,而柴胡汤证不常见。先与小建中汤,不只是治腹中急痛,而且也因表里实,津液自和,使表证自汗出而解。假如症状没全消除,知已转属少阳,当用小柴胡汤治疗。

《伤寒论》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解析:血少心气虚则悸,外邪不解则烦。小建中内能补虚,外能解表,故能主治此证。

按:伤寒二三日,即见心中悸,是营虚血少,此时虽有表证不可发汗。当宜首先建中,中气建,营血充足,津液自和,则汗自出表自解。小建中内能补虚,外能除邪,故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3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解析:虚劳,为古人对虚损不足之病的通称。里急、腹中痛,即腹中痛的互词。悸者,为血少心气不足。衄者,为气冲热亢。梦失精者,为下焦虚,精不内守。四肢酸痛者,为荣卫不利,外邪未解。手足烦热者,为虚热。咽干口燥者,为津液枯燥。

按:腹皮弦急,按之腹筋不松软而拘挛,即里急腹急的证候,里急腹中痛者,即小建中汤适应证的主症。以上所述为小建中汤证,故以小建中汤主之,但不能认为小建中汤可治一切虚劳、腹痛。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18条: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解析:腹中痛,即腹中急痛的简词。妇女腹中急痛者,当以小建中汤主之。

按:这里虽举妇人腹中痛,实际男子有是证,也可用本方。

【临证思考】本方是治腹痛的常用方,多用于胃溃疡、肠炎、痢疾、前列腺炎、盆腔炎等病,如辨证准确,则其效如神。但实热性腹痛是不能用的。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腹中急痛,或心悸而不呕者。

【验案】

例1张某,男,42岁,某厂门诊病例,1966年6月10日初诊。胃脘隐痛反复发作已5年,经检查诊为“胃黏膜脱垂”。近症常于饥饿时胃脘疼,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无恶心吞酸,大便微溏,日二次行,下肢酸软。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后细问症,据有汗出恶风,脉缓,知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与小建中汤: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