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02 悼亡、酬赠诗(解析版)-2022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题材”分类讲评及综合训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襄阳怀孟浩然

白居易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若有馀芳。

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诗歌以山水发端,赋中含兴,铺绘出襄阳山水地貌的独特气势,正是青山绿水的灵气孕育了孟浩然的诗作。

B.诗人诵读孟诗,感怀其人,由感怀其人,而旅次襄阳,以追寻孟浩然遗踪。全诗文字清淡简朴,颇有孟浩然气韵。

C.诗人南望鹿门,望得深沉、悠远,山林青翠,蔼蔼芬芳,以壮阔清丽之景将孟浩然的诗风更高一层地表现出来。

D.诗歌由彼及此,由景及人,衔接过渡极为自然,字句之间深蕴对孟浩然的景仰钦敬之心,全无萧瑟悲凉之态。

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对孟浩然的追怀之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1)比喻,前两联,将岩岩汤汤碧山和汉水结成的秀气比作孟浩然的文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孟浩然文章的磅礴大气,表达了作者对孟浩然文才的赞美;

(2)融情于景,第四联和尾联,在日暮襄阳空旷,他的旧隐在云树苍苍中的空寂和苍茫中,融入了作者对睹物思人的感伤。

(3)直抒胸臆,第四联首句,写清风无人续写,孟浩然逝世后,无能能及其才的感慨,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孟浩然文才的赞叹。

(4)通感,第五联,作者南望鹿门山,好像望见了山上的芬芳,将嗅觉的芬芳以视觉呈现,显得别致,从而表达作者对孟浩然的深情怀念。

哭李商隐(其二)

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注:①踠,屈曲,弯曲。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凌云万丈”“虚负”“未曾开”高度概括了李商隐坎坷世途、怀才不遇的一生。

B.颔联一问一答。“鸟啼花落”让人联想起李商隐的身世,“竹死桐枯”则暗喻李商隐的去世。

C.“三光”指日月星,“文星”即“文曲星”,常指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

D.全诗按惜才、誉才和哭才顺序来写,先惜而誉,由惜而哭,以哭寓愤,情感浓烈。

【答案】D

【解析】全诗按誉才、惜才和哭才顺序来写,先誉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愤。

4.诗的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4.第一句运用比喻(1分),写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曲,步履维艰,喻示李商隐悲剧是埋没人才的黑暗社会所致(2分);第二句用典(1分),借伯牙痛失知音而绝弦罢弹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真挚的情谊和沉痛的哀思(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赠王介甫①

欧阳修

翰林②风月三千首,吏部③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④尘埃试拂弦。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尊酒盍留连。

【注】①王介甫:王安石。欧阳修当时是文坛领袖,大力提倡诗文革新,继承唐代古文运动,反对当时浮艳的文风。②翰林:李白曾官居翰林学士,借指李白。③吏部:韩愈曾做吏部侍郎,借指韩愈。④绿绮:古琴名。传说汉司马相如作《玉如意赋》,梁王悦之,赠以绿绮琴。后即用以指琴。

5.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该诗虽为赠诗,但并非一般应酬之作,诗中包含着诗人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B.首联使用借代手法,诗人将王安石比之为历史上的诗文大家李白和韩愈,从中可见对其诗文才华的欣赏。

C.颔联中诗人认为自己虽然年老,但也要与王安石争锋,因为后世之人难以与王再争高低。

D.本诗以反诘句收尾,强调自己要与王安石流连于杯酒之间,及时行乐,忘掉忧愁。

6.本诗的颈联“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试拂弦”常被后人称道,请从表达技巧角度进行赏析。【答案】①反衬。以朱门歌舞之浮艳反衬绿绮古琴乐声之古雅,突出了诗人对古乐之声的推崇。②比喻。“朱门歌舞”隐喻当时浮艳的文风,“绿绮尘埃”比喻世俗喜好浮艳文风,而厌弃古文,通过比喻把诗人的情感倾向表现得含而不露。③用典。借汉代司马相如弹奏绿绮琴的典故,勉励王安石应以诗文革新为己任,流露出诗人殷切的期望之情。

奉酬永叔见赠

王安石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7.诗歌颈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诗歌颈联写诗人抠衣致敬,欧阳修倒屣迎客,描写了宾主相见愉悦和谐的场景。

作用:既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欧阳修由衷的尊敬之情,又写出欧阳修礼贤下士的热情,细腻真挚地表现自己对欧阳修初次相见时的敬仰和感动。

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

黄庭坚

早秋明月新圆,汉家戚里生飞将。青骢宝勒,绿沉金锁,曾瞻天仗。种德江南,宣威西夏,合宫陪享。①况当年定计,昭陵②与子,勋劳在、诸公上。

千骑风流年少,暂淹留、莫辜清赏。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遍舞摩围,递歌彭水,拂云惊浪。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③。

[注] ①“青骢宝勒……合宫陪享”这几句是讲曹彬(曹伯达曾祖)平定江南,其子曹玮、曹璨等屡破西羌契丹事。②昭陵,宋仁宗葬永昭陵,宋人以昭陵代指仁宗。③凌烟像: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而建造凌烟阁,上面绘有功臣图像。

8.本词结尾“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

①借代,以“朱颜绿鬓”借指年轻,写曹伯达青春正好正是建功立业时,表达了作者对曹伯达为国效力、年少有为的赞美,也暗含自身年华不再,功名不就的落寞。

②用典,“写凌烟像”引用唐代将功臣画像图画凌烟阁的典故,表达出作者对曹伯达必定建立不世功业的肯定,同时暗含作者对建立功业的渴望和羡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和董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①,眼乱行看择婿车②。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③新湿字如鸦。

【注】①寻春马:化用孟郊《登科后》诗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句。

②择婿车: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

③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中的“留别”意指以诗文留赠亲友,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留别”相同。

B.首联描写的是诗人自己,身上穿着简陋的粗布衣服,但因有满腹诗书而气质高华。

C.颔联中的“厌伴”和“强随”表明了董传的志向,他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

D.尾联承接上两句,诗人进一步想象并描写了好友董传金榜题名、扬眉吐气的情景。

【答案】B

【解析】首联描写的是董传。

10.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首联第二句,赞美友人气度光彩照人,颔联写董传不甘心做老儒,勉强做普通的举人,赞美友人志向远大。

②颈联“寻春马”“择婿车”的典故,鼓励友人不要被眼前的处境所难倒。

③结尾对友人必定金榜题名衷心祝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寄黎眉州

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