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
艺术概论教学课件--艺术的社会功用
![艺术概论教学课件--艺术的社会功用](https://img.taocdn.com/s3/m/737b3a26e518964bce847c01.png)
于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文艺界,形成了一个遍 及文学、美术、电影等领域的超现实主义流派。比如绘 画界的西班牙画家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电影界 西班牙导演布努艾尔拍摄的《一条安答鲁狗》。
可以说艺术思潮总是与一定的哲学观相联系,具有各 自不同的哲学基础。
16
《记忆的永恒》达利 西班牙1931年布上油画 17
第三节 艺术的社会功用
返回
1
一、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位置
从艺术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它不是 人类生活中偶然发生的现象,也不是可有可无的 装饰品,而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争取自由的 社会实践中的天才创造,并且满足着人类的一种 基本需求,即审美。很难设想,如果有一天人类 突然失去了艺术——没有音乐,没有文学,没有 美术,没有戏剧和电影……人类的生活将会变得 何等的暗淡和沉寂!人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 的灿烂的艺术,就是这文化宝库中一份十分珍贵 的财富。
2
一、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位置
然而,对于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位置,历来有着不同的看法。 柏拉图对艺术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艺术对真理没多大价值。 黑格尔肯定艺术存在的价值,但吧艺术依附于“绝对精神”,否定了
艺术自身的独立价值。 浪漫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有吧艺术的地位抬得很高。
不恰当地贬低或抬高艺术的地位都是不可取的。艺术和其他精神 产品一样,都是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各自满足人类的 不同需要。
5
纪实摄影 卖菜
2004普利策新闻奖
6
切·格瓦拉现象 北京人艺小剧场于2000年4月28日晚为国
中网网友专场演出话剧《切·格瓦拉》。 “格瓦拉”是一个真正的偶像,一个英雄
主义的象征。他抛弃了自己的阶级出身,抛 弃了富裕的生活,抛弃了千金小姐的钟情, 离开祖国阿根廷去周游世界,做一个解危扶 困的外科医生,并成为异国民族解放的斗士。 他与卡斯特罗一起,成为古巴革命起义军的 领导者,在四年时间内解放了古巴。但就在 达到了辉煌的顶峰时,格瓦拉却辞去一切职 务,再次远赴异国领导艰苦卓绝的革命。 1967年,格瓦拉以39岁的英年牺牲在美帝支 持的玻利维亚军人政权的枪口下……
艺术学概论-第三章-艺术的功能艺术教育PPT课件
![艺术学概论-第三章-艺术的功能艺术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becd9133687e21ae45a9c2.png)
❖ 一 审美认知功能 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 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 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021
❖ 二 审美教育功能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 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 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其思想、感情、 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 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 观。
从狭义上讲,艺理论和实践 教育。
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 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广义的艺 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 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 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2021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 1709-1805
❖ 一 美育与艺术教育 我国近代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 并论来提倡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近代教育 家蔡元培更是大力提倡美育。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 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
2021
❖ 二 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021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的特点 1、以情感人 2、潜移默化 3、寓教于乐
2021
❖ 三 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 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 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 息。
2021
第二节 艺术教育
❖ 一 美育与艺术教育 “美育”(即审美 教育)这个概念是在 18世纪,由德国美 学家席勒在《美育书 简》这一美学理论著 作中正式提出的。
艺术概论第3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概论第3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89992644a7302768e9939d2.png)
2019/11/11
5
一、艺术的功能
• 其次,是对于自然现象的认知功能。 • 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
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 的科学知识。
2019/11/11
6
一、艺术的功能
• 3、审美教育功能
•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即指人们通过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 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可以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获 得陶冶,并使人的思想、感情和理想发生深刻变化,获得审 美能力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升华。
2019/11/11
10
二、艺术的功能
•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 •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
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 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 息。 • 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 足人们心灵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 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古罗马美学家 贺拉斯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 才能符合众望。
第三讲 艺术活动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 一、艺术的功能
• 1、审美娱乐功能 • 2、审美认知功能 • 3、审美教育功能
• 二、艺术教育
• 1、美育与艺术教育
• 2、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2019/11/11
1
一、艺术的功能
1、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的审美娱乐
活动是指通过艺术活 动,能够使人获得视 听感官的某种快适和 感觉上的美感,给人 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 悦。
2019/11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 (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提高人的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8e409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c.png)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 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811abecf8c75fbfc77db215.png)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本章的内容概要(一)艺术的功能与作用1.审美认知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
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缔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2.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
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
1876年,当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上,听了柴科夫斯基的 D 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托尔斯泰说在这首乐曲中,“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艺术导论》第三章 艺术功能
![《艺术导论》第三章 艺术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2a40b2c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2.png)
审美功能的基本特征
(二)道德感化功能
艺术通过审美表现,对道德观念进行评价,从而对接受者的道德观念产生影响。
中国古代有“乐通伦理”的思想, 孔子孜孜以求“正乐”,对不符合 雅颂之音的音乐进行修正,以使之 敦风俗、利教化。
柏拉图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要培 养人们对美的爱好。
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开篇就提到绘画具 有“明劝戒,著升沉”的教育功能。
艺术功能的发展源流
以审美为核心的多元功能
审美功能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艺术功能
PART 03
审美功能的基本特征
1 / 创造性 2 / 陶冶性 3 / 净化性
第三节 审 美 功 能 的 基 本 特 征
艺术除了给人以精神享受,还具有创造性功 能,艺术的创造性功能是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审 美想象和欣赏者的再造性审美想象得到体现。
艺术功能的发展源流
以审美为核心的多元功能
审美功能的基本特征
(二)传授技艺的功能
艺术功能的发展源流
---葛天氏之乐
以审美为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多元功能
审美功能的基本特征
(二)传授技艺的功能
---土家族摆手歌
艺术功能的发展源流
以审美为核心的多元功能
审美功能的基本特征
(二)传授技艺的功能
---五禽戏
艺术功能的发展源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屈原《离骚》 ——北朝民歌《木兰诗》 ——高适《燕歌行》 ——杜甫《春望》 ——陆游《示儿》 ——文天祥《正气歌》
艺术主要有娱神祭祀、传授技艺、交流情感和狂欢娱乐
艺术概论背诵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背诵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91249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f.png)
艺术概论背诵知识点总结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的产物,它是通过表现形式来反映人类对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认知和表达。
艺术的种类多样,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艺术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一种思想、情感、文化的表达方式。
一、艺术的定义1.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以形式美的方式表达人类对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和情感的一种活动。
它包括视觉艺术、音乐、文学、舞蹈等种类,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艺术的功能艺术的功能包括审美功能、表达功能和社会功能。
艺术通过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还可以反映社会现实,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艺术的表现形式1. 绘画绘画是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形象和情感的一种艺术活动。
绘画的种类有油画、水彩画、素描等,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2. 雕塑雕塑是用立体的方式来表现形象和情感的一种艺术活动。
雕塑可以用石头、金属、木材等材料来创作,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3. 音乐音乐是通过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
音乐的种类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可以通过不同的乐器和声音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效果。
4. 舞蹈舞蹈是用身体的动作和姿态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可以通过不同的舞姿和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艺术效果,是一种富有魅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5. 文学文学是用文字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
文学的种类有诗歌、小说、散文等,可以通过不同的文字和叙述方式来表现不同的文学风格。
三、艺术的审美特征1. 真实性艺术作品要求真实于生活,要求表现出真实的情感和情景,以触动人们的心灵。
2. 美感艺术作品要求有审美价值,要有美的形式和表现,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和情感。
3. 表现力艺术作品要求有强烈的表现力,要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4. 创新性艺术作品要求有创新意识,要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观点,以展现出作者的个性和思想。
《艺术概论》第三章
![《艺术概论》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346083b1bcd126fff6050b87.png)
艺术概论
目录
CONTENTS
01 艺术的功能 一、艺术的教育功能 二、艺术的认识功能 三、艺术的审美功能
02 艺术教育
一、艺术教育概况 二、艺术教育的目的 三、艺术教育的特点 四、艺术教育的意义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艺术的功能
其实就艺术的功能而言,满足美无疑 是其核心功能所在,但是人类的文化 是不断演化的,各个时代的人对艺术 赋予了除此之外的其它功能,总结起 来,超不出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 美功能三大范围。并且,我们认为艺 术的这三大功能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 是通过对艺术创作的学习,以及艺术 作品的欣赏两个途径来实现的。
西方古代艺术教育思想与中国古代艺术教育思想类似。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形成。这种观点认为,人应该 从中世纪“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主张以人为本,宣扬人的个 性,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们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 因此,当时的教育中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内 容,其中的“美育”,就包含音乐与美术教育。
——鲁迅
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 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 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 进……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 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 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 己的环境。
——毛泽东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自由领导人民》又名《七月二十八日》, 取材于1830年7月发生在法国的的一次革命 事件,史称“七月革命”,是19世纪欧洲革 命的序曲。1830年7月25日查理十世(1824~ 1830在位)颁布敕令,限制新闻出版自由;解 散新选出的议会;修改选举制度,这与法国 1814年《宪章》的精神相悖。27日,几千名 工人和手工业者走上街头,与军警发生冲突。 28日黎明开始起义,29日起义者控制了巴黎。 画中描绘了当时战争场景的一个片段,在硝 烟弥漫的大道上,右手高举象征自由三色旗 的女神袒露上身,回头召唤,她是正义、自 由、真理的化身,紧随其后的是手持刀枪的 士兵和民众。作者德拉克洛瓦是法国浪漫主 义绘画的代表人物,画面以三角形构图,色 彩鲜艳,对比强烈,人物突出。通过欣赏这 幅绘画,想必大家能够对发生在1830年7月 28日的革命事件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艺术概论第3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概论第3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ae8ad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f.png)
艺术概论第3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概论第3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
在这第三章,我们将探讨艺术的功能以及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艺术的功能之一是审美功能。
通过艺术,我们能够欣赏到美的事物,感受到艺术品带来的愉悦和享受。
审美功能让我们能够品味和欣赏美,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艺术品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文学,都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其次,艺术还具有表达功能。
通过艺术,人们可以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内心深处的感受。
艺术作品通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通过形式、色彩、音符或文字,艺术家能够传达出他们内心深处的世界。
艺术作品可以让人们看到世界的不同角度,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的第三个功能是文化传承。
艺术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艺术,我们能够了解到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艺术作品记录了过去的故事,传递了文化的精髓。
无论是古代的壁画、雕塑,还是现代的电影、音乐,都是文化的载体,将过去的智慧传承给后人。
除了以上的功能,艺术还能够影响社会和改变人们的思想。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唤醒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艺术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艺术教育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唤醒他们的艺术潜能。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艺术的功能和价值,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教育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教育也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增加他们的文化素养。
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方式。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认知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包容性。
另外,艺术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综合素质。
艺术作品常常能够唤起学生们的情感共鸣,并且激发他们的情感表达。
《艺术概论》第三章艺术的功能
![《艺术概论》第三章艺术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67d65d5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0.png)
《艺术概论》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类行为和表达方式,艺术具有多种功能。
在《艺术概论》第三章中,我们将探讨艺术的功能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艺术具有审美功能。
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美感,可以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艺术通过形象、色彩、音乐、文字等形式,激发人们对美的感知和体验。
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帮助人们感受美的存在,并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感。
其次,艺术有表达功能。
艺术家通过作品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艺术作品可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批判,可以表现个体内心的世界和情感体验。
艺术家通过艺术的形式和语言,将个人的体验转化为大众可以理解和感受的语言,从而与观众建立起情感共鸣和沟通。
再次,艺术具有娱乐功能。
艺术作品可以给人带来欢乐、轻松和娱乐的体验。
音乐、戏剧、电影、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可以让观众获得愉悦和放松的感觉。
艺术作品的娱乐功能帮助人们逃离现实中的压力和烦恼,提供一种愉快的心灵抚慰和休闲方式。
此外,艺术具有教育功能。
艺术作品可以传递知识和价值观念,激发思考和启迪灵感。
艺术教育帮助人们培养审美能力、情感经验和想象力。
通过欣赏和参与艺术活动,人们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
最后,艺术还具有社会功能。
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社会现象和人群关注的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
艺术作品可以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讨论,起到社会倡导、批判和启迪的作用。
同时,艺术也是社会交流和交往的媒介,可以促进个体之间的互动和社会凝聚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艺术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审美功能、表达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
这些功能使得艺术在个体和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对个体来说,还是对社会来说,艺术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欣赏和参与艺术,我们可以体验到美的存在,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与他人建立连接。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语言和交流工具,不仅在个体内部起到激发和启迪的作用,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4b314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7.png)
《艺术概论教案》word版第一章:艺术与生活1.1 课程导入讨论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1.2 艺术的概念解释艺术的定义探讨艺术的本质和特点1.3 艺术的分类介绍常见的艺术分类,如视觉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等分析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手段1.4 艺术的功能探讨艺术的功能,如审美、表达、传达、教育等引导学生理解艺术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作用第二章:艺术的历史发展与流派2.1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介绍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2.2 西方艺术流派介绍西方艺术的主要流派,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分析各个流派的风格特点和代表艺术家2.3 东方艺术流派介绍东方艺术的主要流派,如中国水墨画、日本浮世绘等分析各个流派的风格特点和代表艺术家2.4 艺术的交流与影响讨论艺术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交流与影响分析艺术流派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发展趋势第三章:艺术的审美与批评3.1 艺术的审美原则介绍艺术的审美原则,如形式美、内容美、情感美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美感3.2 艺术的批评方法介绍艺术的批评方法和理论,如审美批评、社会批评等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优劣之处3.3 艺术的审美体验探讨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思考等方式体验艺术作品3.4 艺术的创作与表达分析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情感第四章:艺术与科技4.1 科技对艺术的影响讨论科技对艺术创作、表现和传播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科技的关系4.2 数字艺术与多媒体艺术介绍数字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的概念和特点分析这些新兴艺术形式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4.3 虚拟现实与艺术体验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体验虚拟现实艺术作品4.4 艺术的未来展望分析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引导学生思考艺术的创新与变革第五章:艺术教育与实践5.1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讨论艺术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艺术教育的作用和价值5.2 艺术教育的方法与实践介绍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如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实践5.3 艺术教育的资源与途径分析艺术教育的资源和途径,如艺术博物馆、画廊等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和途径进行艺术学习和欣赏5.4 艺术教育的挑战与机遇讨论艺术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创新第六章:艺术的多样性与文化差异6.1 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分析各种文化差异对艺术创作和理解的影响6.2 民族艺术与民间艺术介绍民族艺术和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分析这些艺术形式在文化传承和表达中的作用6.3 全球化的艺术交流讨论全球化对艺术交流和影响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6.4 跨文化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分析跨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的原因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跨文化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第七章:艺术市场与产业7.1 艺术市场的运作机制介绍艺术市场的组织结构、交易方式等分析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传播的影响7.2 艺术家的职业生涯讨论艺术家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途径引导学生理解艺术家在艺术市场中的角色和地位7.3 艺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艺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产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7.4 艺术鉴赏与收藏介绍艺术鉴赏和收藏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收藏的意义和方法第八章:艺术伦理与法律8.1 艺术伦理问题探讨讨论艺术创作和艺术传播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如抄袭、版权等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伦理的重要性8.2 艺术法律保护与版权介绍艺术法律保护的基本知识和版权法规分析艺术作品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对艺术家的意义8.3 艺术品的知识产权探讨艺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挑战8.4 艺术法律纠纷与解决途径分析艺术法律纠纷的类型和解决途径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法律纠纷的解决方法第九章:艺术治疗与教育应用9.1 艺术治疗的概念与原理介绍艺术治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分析艺术治疗在心理康复、教育等领域的价值9.2 艺术治疗的方法与实践讨论艺术治疗的具体方法和实践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治疗的过程和效果9.3 艺术教育在心理教育中的应用探讨艺术教育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艺术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9.4 艺术教育在社会责任教育中的应用讨论艺术教育在社会责任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艺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第十章:艺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0.1 艺术研究的重要性讨论艺术研究对艺术发展和社会理解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艺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10.2 艺术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介绍艺术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如审美理论、社会学理论等分析这些理论对艺术研究的指导作用10.3 艺术研究的方法与实践讨论艺术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如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引导学生了解艺术研究的过程和实践方法10.4 艺术研究的未来趋势分析艺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引导学生思考艺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创新途径重点解析本文教案《艺术概论教案》word版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的历史发展与流派、艺术的审美与批评、艺术与科技、艺术教育与实践、艺术的多样性与文化差异、艺术市场与产业、艺术伦理与法律、艺术治疗与教育应用以及艺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多个方面。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8b43c33701f69e314332948f.png)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
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生产是通 过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来满足人的审美需 要。
艺术具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多种 社会功能,但审美价值却是艺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 特性。艺术始终把创造和实现审美价值来满足人的 审美需要,作为自己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1.”艺术教育”的狭义理解和广义理解 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 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 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2.在当代社会中,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显得更加必 要和迫切——世界各国对艺术教育空前重视。
三、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泰山
华 山
黄 山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3、美育的类型: (二)社会美育 社会美也叫生活美,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美的形 态。它包括人的美、生产劳动的美以及环境美等。
社会美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 和阶级性。
劳动的过程和产品都可以是美的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3、美育的类型: (三)科技美育 科技美是技术与美的结合,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审美认知作用
1.认识社会、历史、人生(通过直观可视的艺术 形象,展示古今中外的社会生活)
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 木之名”。
汉代石刻 气魄深沉雄大!
莫高窟第249窟 西魏 (534~556)
唐 永 泰 公 主 墓 壁 画 侍 女 图
“美育的任务可以概括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间接功能
为其他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前提条件,具体讲, 就是美育的育德、促智、健体功能等。
艺术概论-艺术的功能和艺术教育
![艺术概论-艺术的功能和艺术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56d629704a1b0717fd5ddef.png)
清而不污,廉而不贪,世所崇敬,荣无加焉。
——方志敏
10
11
12
13
知识点二:
什么是审美? “审美就是事物引起人们美感的过程。” (胡智锋《电视美学大纲》) “审美就是指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美感经 验。”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14
知识点三:
什么是美感? 主体对美的主观感受、体验、理解、评价和所获得的 精神愉悦。对象美的不同形态、性质会引起不同的美 感:优美感、壮美感、崇高感、悲感、喜感、幽默感 等不同类型的美感。
片例:纪录片《故宫》1分钟到6分钟
24
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凝练的反映创作者人生的哲 理之思,启发人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和思考人生、生活。 “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 人只是常。” 例子:《菜根谭》洪应明著
推荐国学家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
25
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以情动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例子:电视剧<<老娘泪>>
18
(二)艺术的审美认识作用 艺术的审美认识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 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 识历史、认识人生。
19
如,孔子在论诗时就说,“《诗》可以兴,可以 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 于鸟兽草木之名。
解释:读《诗》,可以培养想象力,可以提高观察 能力,可以群居切磋,可以讽刺辩别;近可以用以 孝敬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且可以学到许多鸟兽 草木之事。
20
1,对于大到天体、小到细胞的自然现象及事物,艺 术具有通俗易懂的审美认识作用。
特别是现代技术支持下的电视、电影作品,可以用 更先进的手段与艺术手法,将上至宇宙天体、下至地 理生物的广博内容,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方式深入 浅出的介绍给大家。比如现在中央十套的《走进科 学》、《探索发现》、《科技之光》等科教栏目和节 目。 片例:<<小宇宙>>
艺术概论-功能
![艺术概论-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936a3f44ed630b1c59eeb5ef.png)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Mi复兴 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 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 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 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 后三杰。
9
米开朗基罗先是以雕刻家 的身份稳定了自己艺术家 的地位。1499年创作的 《哀悼基督》是他的成名 之作,解剖学科的艺术实 践和细致入微的匠心独运 吻合了、甚至超出了人们 可以理喻的“鬼斧神工”, 被誉为15世纪最动人的人 性拥抱神性的作品——展 示了悲剧却掩饰了哀伤。
16
古希腊柏拉图强 调美育与德育的结合, 认为荷马史诗以及悲 剧、喜剧的影响都是 坏的,原因是这些艺 术作品使人的理智失 去控制、情欲得到放 纵。
他提倡“理智” 的艺术,特别强调音 乐的教育作用。
17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 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 的人格,情感、欲望和理 智一样,都是人性中固有 的内容,同样有得到满足 的权利,所以艺术应当具 有三种功能: “教育”、 “净化”、“快感” 。
4
5
精彩 瞬间
6
这幅漫画创作于 1950年,题为《历 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对朝鲜的形势不能 置之不理》。漫画 上幅指的是“历史 的经验”;漫画下 幅指的是当时“朝 鲜的形势”。
7
雄纠纠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 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 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 打败美国野心狼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赴朝参8战
爱上层楼,
欲说还休,
爱上层楼,
欲说还休,
为赋新词强说愁。 却道“天凉好个秋!”
3
(1)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艺术 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 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形象性、情感性、审美 性) (2)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和对生活的审美认识、 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3)艺术真实(审美)是再现(具体)与表现 (主体)的统一。 (4)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精神 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艺术概论(前五章)
![艺术概论(前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a9913da22f60ddccdb38a044.png)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和特征一、艺术门类的六种分类方法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视听艺术。
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表现艺术、再现艺术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动态艺术、静态艺术以欧美新分类法——视觉艺术、表演艺术以艺术的美学原则(5类)——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
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
在朱熹看来,“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2.主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在尼采那里,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
尼采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前者是用美的面纱来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使人沉湎于梦幻中;后者却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使人在极度的情绪放纵中来揭开人生的悲剧面目。
3.模仿说或再现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
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形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aa66d2ad51f01dc281f1dd.png)
•
•
组织功能
•
组织功能是指某些艺术品能让欣 赏者从中获得观念与情感上的认 同,从而走到一起为某种共同的 目标而奋斗。
•
优秀的艺术品能激发人们情感的 共鸣——思想情感的沟通,群体 价值目标的认同,这就起到了欣 赏者团结、行动的组织作用。
丼例:《马拉之死》画面中以写 实的手法让观者感受到了那个时 代瞬间变化的悲剧色彩,使人的 思绪沉重而珍惜。
• 教育功能是指审美主体通过对艺术 的审美活动,获得某种有益的教育 和启迪,从而使思想境界得到某种 程度的升华。 艺术的教育功能,不是用说教来完 成的,而是通过不同的艺术门类, 不同的风格手段塑造出感人的形象。 欣赏者受典型艺术形象的感染,获 得启发和艺术共鸣,是一种主动接 受教育的过程。 丼例说明:罗中立的《父亲》,启 发学生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 今天的美好生活。
生理功用
它可以对人的生理产生刺 激作用,而如果对这种刺 激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调整, 则可以促进人的生理健康, 甚至是某些生理疾病得到 治疗。
审美功能
• 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指艺术及 其具体作品,能促进艺术审美 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丰富 的美感享受与满足的功效。 丼例:屠维能的水彩《光感与 情感》不但能使人悦目,而且 会给人以理、知的满足,使人 更好地认识自然美、生态美、 阳光美,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 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热爱 自然、社会的思想情感,并使 人在美的享受中更加热爱生活, 去热爱、保护自然环境。。
•
个人见解
艺 术
不管你对艺术或者艺术的功用了 解多少,必须要用心、用美的眼光看 待一切,才会发现一切的美好!
艺 术
谢谢合作
艺术艺术的功能主要功用1审美功能2认识功能认识功能3教育功能4娱乐功能5组织功能艺术艺术的功能其他功用心理功用艺术艺术及其作品具有协调净化审美主体心理的功能生理功用它可以对人的生理产生刺激作用而如果对这种刺激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调整则可以促进人的生理健康甚至是某些生理疾病得到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彩派——修拉 代表作品 《安涅尔浴场》 《库布瓦的塞纳河》 《大碗岛上的星期日》 《格拉弗林的运河》 《女模特儿》
牛顿等科学家通过七色光谱的分析,使印象派画家在创造思维上始 终受光学原理的启发,产生了更为理性化的点彩派(Pointillism)。这说 明了,科学对艺术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宗教影响着艺术,它 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 为艺术提供了宗教的题材 和内容。同样,艺术也影 响着宗教,广泛地参与着 宗教活动。
《查士丁尼及其随从》
宗教在一定程度 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但从本质上讲,宗教 也阻碍束缚和限制着 文艺的发展。
《最后的晚餐》
3.4.2
艺术与道德
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 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 正义与非正义等等观念和规范的总 和。 道德是可以通过艺术体现出来 的。道德融化于审美之间。法国18 世纪的雕塑家吕德的《马赛曲》, 是在法国巴黎凯旋门上的群雕。雕 塑在浑厚、庄严和雄伟所表现出力 的美。群体道德的魅力通过审美体 现出来。
南北朝齐国的谢赫就在 《古画品录》中开篇讲绘画的 教育功能是“明劝戒,著升沉, 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并提 出了绘画的“六法”:气韵生 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 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历史上优秀的艺术往往是对当时统治者或世俗提出的道德、 伦理进行反叛的。 例:《红楼梦》
同时,中国古典诗 学理论中还存在着儒学 文化的中庸的教育功能, 那就是“温柔敦厚”,用 艺术进行讽刺要委婉曲 折,不要暴露,以中和 为准。 例:张华 《女史箴》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
有一天,海浪将一堆垃圾冲上岸来,全是 破烂。我从这些肮脏东西挑出几样,做成一个 绝妙的十字架。因为基督喜欢贫穷,喜欢一切 被侮辱、被蔑视的人。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用垃 圾来做基督的原因。
——《达利语录》
[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m 该理论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 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 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 [达达派] 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 、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 等等。
艺术与科学的联系有三个辉煌时 期。 第一个是古希腊时期,公元前6 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 是和谐”的思想。例如,“黄金分割” 理论。 第二个是文艺复兴时期,自然 科学快速发展,人们对宇宙有了新的 认识。一些艺术家将科学的方法运用 到艺术创造中。 例如,达· 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 科学家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莫奈认为“光是 绘画的主题”。
3.2 审美功能
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指通过艺术创作和鉴赏艺术作品,艺术家和 欣赏者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人、生活、社会、世界以及历史等等。
2004年8月22日,爱 德华· 蒙克纪念馆遭袭击, 《呐喊》、《圣母玛利亚》 两幅画武装盗贼盗走。 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 出:“贩卖矿物的商人只 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 看不到矿物的美的特性。”
3.4.3
艺术与政治
论及艺术与政治,又必须联系到政 治与宗教的关系。统治者反对宗教往往 是在地下活动,比如罗马时代未被告认 可的基督教遭到长达三百年的迫害。在 古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统治的时期,有六 百万基督徒被杀害,埋葬在五十个地下 墓穴中,墓穴成了基督徒秘密聚会礼拜 之所。 在这种政治迫害和高压下,绘画成 了传达信息的最快捷的手段。在洞穴壁 画中,耶稣基督被描绘成鱼、葡萄藤或 羔羊。
达利在艺术创造中一起体现着弗罗伊德和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他 认为科学所认识现实的并不是全部现实,现实比梦幻更难以捉摸,所以 达利在艺术中所表现的非理性的无意识恰恰用理性表现出来。
《记忆的永恒的延续》
《时间的贵族气息》
《扭曲的时间》
第三个辉煌时期,是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至今仍然方兴未艾 的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 到科学技术的影响。艺术也不例外,新的艺术种类和形式,如电影 电视艺术和计算机多媒体艺术等等层出不穷。 艺术与科学也存在一定的对立面,从本质上看,科学是人类认 识客观世界的知识的总和,艺术是人类进行审美创造的最高形式。 从目的上看,科学的任务是揭示客观规律,艺术的任务是满足人的 审美。从思维方式上看,科学运用抽象思维,艺术运用形象思维。 从具体操作上看,科学揭示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艺术则是充满主观 色彩的创作。 艺术与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1 3.2 3.3 3.4
超越性功能 审美功能 教育功能 艺术的功能与文化
3.4.1 3.4.2 3.4.3 3.4.4 3.4.5 宗教与艺术 艺术与道德 艺术与政治 哲学与艺术 科学与艺术
3.1 超越性功能
艺术可以超越民族、超越区域、超越国家、超越时代、超越 政治、超越宗教。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类就不间断地创造着艺术, 珍藏着艺术,欣赏着艺术,交流着艺术。总之,艺术的这种超越 性,大概就是艺术的功能。 艺术的超越性是怎样产生的呢?也许艺术的功能就在于超越 人类的生存现状。人类为了生存得更好,所以对生存现状一直不 满,这种不满情绪通过艺术话语得到充分展示,被压抑的情绪得 到充分释放。 而且,这种艺术话语往往是通过理想、幻想、幻觉、梦境等 意象思维方式来完成的。
兵马俑 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
金字塔 Pyramids
过分强调政治对艺术的影响,甚至干预艺术是危险的, 当政治违背人性道德之善的时候尤为如此。但是,政治对 艺术的干预又是脆弱的、短暂的,当违背人性道德之善的 时候也尤为如此。这种违背人性道德之善的政治往往是与 专制主义政治密切相关,因为它是少数政治寡头用权力话 语来扭曲乃至扼杀人性道德之善的。而政治民主化往往能 够触发人性道德之善在艺术文本中的审美传达。
综上所述,如果思考艺术功能,仅就艺术谈艺术功 能是不行的,艺术功能的体现必须从艺术之外的非艺术 的联系来寻找答案,因为,艺术的本质是“非艺术”,艺 术不能孤立存在,艺术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是因为 艺术与人类的其他生存方式有必然联系。
THANK YOU
以上说的是,政治通过宗教,政教合一的形式对艺术施加 影响。那么政治以单一的形式影响艺术也是存在的。 例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虞美人》、《破阵子》等
白居易的《长恨歌》 也是如此,白居易以唐 明皇与杨贵妃二人的悲 欢离合为线,来书写安 史之乱的并对这一政治 事件进行评价。
关于政治与艺术的关系 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专制 主义必然窒息艺术,不过, 这一问题显示出复杂性。比 如纳粹对艺术无疑起到了窒 息作用。但是秦始皇陵出土 的兵马俑、法老的金字塔, 都是在专制主义的语境中产 生的。 但是,专制政治制度对 艺术的催残,对艺术家的迫 害适得其反,艺术反而以反 专制政治的姿态而发展起来。
道德和艺术的紧密联系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道 德影响艺术,另一方面是艺术影响道德。 艺术和道德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作为两种不同的 文化现象,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从范围来看,艺术 不仅可以反映人们的道德关系,而且可以表现人们的政治 关系,经济关系,法律关系等。而对于那些具有道德内容 的艺术作品来说,也需要寓教于乐,将道德有机的结合在 作品的形象中,使其化善为美,具备审美教育作用。
《变形记》
《记忆的永恒》
《一条安达鲁狗》
3.4.5
科学与艺术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科学技术也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 化现象,各种自然科学理论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又可以通过技术的形式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人类的 物质文化。 在艺术与科学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相反的 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艺术与科学基本上是一致的,二者都是要 揭示真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艺术与科学是完全对立的,科学 的发展会造就出一大批丧失个性的标准化的人,这和艺术的独 特性是背道而驰的。
《木匠家庭》
《以马忤斯的晚餐》
毕加索的《和平》表现的人类热爱和平的审 美价值是永存的。而《格尔尼卡》则控诉了战争 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它的审美价值在于毕加索想 以反对灾难的战争,呼唤幸福的和平。
《和平》局部
《格尔尼卡》
3.3 教育功能
艺术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其他文化类的教育功能,鉴于艺 术本身的特点,所以它的教育功能也是审美的教育功能。 我们的祖先,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一直重视艺术的教育 功能。艺术不仅要表示美的,而且要表现善的。西方,早在古 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就重视艺术的教育功能。
3.4.4
哲学与艺术
在人类精神文化领域内,艺术与哲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它主要研究自然界、人类 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哲学通过 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 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哲学有艺术的客体性相,固然已经把 艺术的外在的感性因素抛开,但是在抛开之前,哲学已把这种 感性因素转化为最高形式的客观事物,即转化为思想的形式。
哲学对于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于艺术家的影响。 例如,李白的审美理想,深受庄子美学推崇天然的思想影响。 其次,表现在对于艺术作品的影响。 例如,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作品《变形记》。 最后,还表现在它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 例如,超现实主义就是以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为 理论基础的。
《圣母玛利亚》
《呐喊》
艺术品背后的金钱所隐藏的商业价值不是艺术功能的本体属性。 凡· 高在他生命最后的两个多月里创造出80多幅画作,他的创作动机正 是用生命体现艺术的创造力量。
《自画像》
对于伦勃朗来说,艺术 并不是一种用来获取金钱的 手段,也不是用它来打发时 光,艺术是他的生命。他的 作品非常注意对于光的运用。
伦理、道德是教育功能的基石,但是道德在不同的时代 有不同的标准,因此,这就为教育功能打上极大的不确定性 的印记。 要让观众接受伦理、道德之善的审美教育功能,必须使 艺术本身具有审美愉悦性,就如米勒的作品既表现了美,也 使善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