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文献综述
课题文献综述总结范文
一、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本研究以“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课题,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探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二、文献综述1. 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学者们普遍认为,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
如陈鹤琴(1998)指出:“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 创新能力培养策略(1)创设创新环境。
张华(2007)认为,创设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课程改革,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刘晓东(2010)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加强实践环节。
刘晓东(2010)指出,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4)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王芳(2013)认为,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师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总结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4.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通过深入研究相关文献,可以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高中数学学情分析
高中数学学情分析一、引言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阶段。
然而,面对复杂且充满挑战的数学课程,许多学生感到困惑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理解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进行详细的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1、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在高一阶段,许多学生无法适应高中数学的难度和速度,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不够扎实。
例如,一些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熟练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善于总结和反思,这使得他们难以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2、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高中数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入,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许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无法有效地进行预习和复习。
这使得他们在课堂上难以跟上教师的节奏,无法掌握重点和难点。
3、学生缺乏对数学的兴趣许多学生对数学感到困惑和恐惧,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数学中的乐趣。
他们可能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与生活实际脱节。
这种消极的态度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也使得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更容易放弃。
三、应对策略1、加强基础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教师需要注重加强基础教学。
在讲解新的概念和公式时,教师需要详细解释其背景和原理,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
教师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高他们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前,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复习任务,要求学生总结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进行自我评估。
通过这些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讲解概率时,教师可以引入赌博、天气预报等生活中的例子;在讲解图形时,教师可以引入建筑、艺术等领域的例子。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范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内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目的是介绍该领域的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成果、问题和发展趋势。
以下是一篇文献综述的范文和写法:---**国内外研究综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性的综述,探讨其研究现状、成果、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国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外对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
例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智能教学系统、个性化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同时也涉及人工智能对教育公平性、教师角色等问题的探讨。
三、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相比,我国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能教学平台、智能评估系统等方面,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针对具体学科的智能教学系统和平台。
此外,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四、研究成果与问题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提高了教学质量、个性化学习等。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隐私、技术依赖等。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教育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积累。
五、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未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融入到教育中,同时更加注重其与教育理论的结合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六、结论总体来看,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教育理论的支持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时关注数据隐私、技术依赖等问题,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一篇文献综述的大致结构和内容。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领域和具体主题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学情分析文献综述
对比式学情分析,提高远程智慧联动教学效益成都高新新源学校谭琳王艳摘要:远程智慧联动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打破空间局限,实现异地同时同师授课。
准确把握两个班的学情,是提高远程智慧联动教学效益的关键。
对比式学情分析将学情看作一个流动的过程,重视学情的即时性,注重学情分析在“当下”,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对比式学情分析,便于老师制定和调整教学计划。
关键词:远程智慧联动学情分析一、前言“学习者的回归”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远程智慧联动课堂上教师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打破空间局限,实现异地同时同师授课,如何最大化这种远程智慧联动教学的效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准确分析把握近端与远端学生学情。
近端学生一般是授课教师所执教班级,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了解比较清楚,但对远端学生而言,授课教师与学生彼此都是陌生的状态,授课教师对学生学情很难有准确的把握。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分析学情呢?这正是本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事实上,前人对如何准确分析学情已经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学情分析”很快就能搜索到多大5437条的相关研究成果。
但当关键词改变为“远程教学学情分析”时,遗憾的是我们只搜到了0条结果。
由此可见,远程智慧联动教学下如何准确分析学情尚为一块处女地,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点。
但同时,我们无经验可借鉴,研究难度可想而知。
但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远程智慧联动课堂学情分析面对的都是学生,有着一定的共同性。
所以,我们再次将关键词更换为“学情分析的方法”,这次我们搜索到582条,但可采纳者仍旧不多,我们精选了5篇进行学习。
随后,我们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输入“学情分析”,查到相关文献142篇,我们精选了33篇进行学习,以期对我们的研究有所裨益。
我们在谷歌镜像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输入“远程教学学情分析”“远程学情”“远端学情”查找的结果都为0,因此,对传统课堂学情分析进行深入的文献研究,结合我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和课堂观察,探讨远程智慧联动教学下的学情分析,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和意义。
文献综述调研报告
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文献综述调研报告一、引言文献综述是对已经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通过查阅文献,掌握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关键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本文将对一起特定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调研,全面了解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
二、文献综述1. 论文一该研究探讨了XX领域的研究问题,采用了XXX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对XXX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XXX。
这项研究的创新点在于XXX,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论文二该研究主要关注于XXX,并通过对大规模数据集的研究,得出了XXX的结论。
研究还发现了XXX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解释。
该研究的结果对XXX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 论文三该研究对XXX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XXX。
该研究为XXX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和研究思路。
4. 论文四该研究借助实验研究方法,探讨了XXX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XXX对YYY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释。
该研究的结果为XXX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5. 论文五该研究通过对XXX进行案例分析,深入地探讨了XXX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了XXX的局限性和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该研究为XXX的实际运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三、综述总结通过对以上论文的综述,可以看出在该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这些研究通过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对固定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完善。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XXX。
四、参考文献[1] 作者1. 文献1. 刊物名,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2] 作者2. 文献2. 刊物名,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3] 作者3. 文献3. 刊物名,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文献综述范文(通用5篇)
文献综述篇1一、引言叛逆心理是不健康的一种心理,如果家长、教师方面不能及时给予矫正,将会对他们的发展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目前我国教育专家、学者们针对青少年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一般都是从家长、老师们转变思想,耐心与青少年沟通以及加强社会文化现象方面着手的。
而社会文化现象方面到底怎么去引导,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方法,而社会引导这一方面在我看来,恰恰与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所做的引导起着一样重要的作用。
所以说,矫正青少年叛逆心理的这条道路,依然很漫长。
二、正文(一)叛逆心理的概念至今为止,关于叛逆心理这个定义还没有一个唯一的概念。
不过学者们普遍认同朱智贤在《心理学大辞典》中对叛逆心理的界定:客观环境与主题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二)叛逆心理的表现通常学者们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有2个主要方面在变化。
一个是从生理方面;另一个是在心理方面。
对于生理方面学者们一致都认为孩子在身体结构上在发育;心理上,青少年在得不到渴望的承认和理解时,常常表现为任性和耍小脾气,常常采用怀疑的眼光和敌视的态度来对待周围事物。
更严重者常常无视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甚至用传播负能量来扰乱周围人的思维和态度,给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叛逆心理的危害几乎所有青少年都会经历叛逆心理,它有什么危害呢?绝大部分学者对这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却没有给予确切的说明。
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他们的某些不恰当的行为和心理如果不加以纠正和引导,会导致其产生对抗社会、不合群等病态性格,甚至会进一步走向犯罪的道路。
也有无数案例也证明了严重逆反心理的危害。
如社会上多发的离家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都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在叛逆初期给予正确的引导,会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
(四)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对于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以下几种。
1、自身原因。
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发育时期脑功能越来越发达,思维发展也也越来越迅速。
青少年由于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在生理上性意识以及性别意识都开始觉醒,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越来越强烈的独立意识。
学情分析研究综述
学情分析研究综述学情分析研究综述“学情分析”是一个被广泛用于教育研究的术语,它指的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分析,以便确定其学习问题和改进措施的过程。
学情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对学情分析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深入理解学情分析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测量理论,它是在学习环境、激励因素和学习特征等不同因素的作用之下,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来确定学习问题和改进措施的过程。
在当今的教育研究中,学情分析几乎成为必备的研究工具,目前有众多关于学情分析的研究,其中包括传统的咨询心理学研究、学习行为学研究、学习技术研究以及现代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等。
传统的咨询心理学研究一般关注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成就水平,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学习表现的影响。
这种研究方式通常采用主观方法,如采访、访谈和问卷调查等,以便研究者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情况,并分析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学习行为学研究主要关注学习行为的发展,重点是学习行为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和定量描述,以便了解学习行为的发展特征,以及学习行为对学习表现的影响。
学习技术研究通常是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探究学习技术如何影响学习表现。
它主要集中在学生表现不佳时,教师如何对学习技术进行干预,以促进学生学习。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重点是对学习技术如何影响学习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和定量描述。
现代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则可以说是学情分析的核心,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兴趣、情绪和思维等因素的发展。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重点是确定学习动机、兴趣和思维等因素的发展特征,以及如何影响学习表现。
学情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情分析方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情分析方案一、引言(200字)二氧化碳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探索二氧化碳的有效制取方法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进行学情分析,以了解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案。
二、学情分析(500字)1.文献综述通过对该领域的文献综述,发现二氧化碳制取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技术研究。
(2)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技术研究。
(3)二氧化碳的利用价值与经济效益评估研究。
2.研究机构与团队通过网络和文献调研,发现国内外有多个研究机构和团队专注于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如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等。
这些团队在相关研究领域有很强的实力和影响力,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得到相关机构和基金的支持。
3.研究方法与技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相对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吸附技术:通过活性炭等吸附材料将二氧化碳从气体中捕捉出来。
(2)化学吸收技术:通过溶剂吸收、冷凝等手段将二氧化碳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3)催化还原技术:将二氧化碳与水或其他化合物进行反应,实现转化利用。
三、研究方案(500字)基于上述学情分析,制定如下研究方案:1.研究内容以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技术为研究方向,探索新型吸附材料、吸附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提高二氧化碳的捕捉效率和封存效果。
2.研究方法结合实验室研究和模拟计算分析,开展以下研究方法:(1)实验室研究:选取适合捕捉二氧化碳的吸附材料,开展批量实验,研究其吸附性能与循环稳定性。
(2)模拟计算分析:利用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吸附材料与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推断最佳吸附条件。
3.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获得如下结果:(1)发现新型吸附材料,提高二氧化碳的捕捉效率。
(2)优化吸附反应器设计,提高二氧化碳的封存效果。
文献综述格式(大全5篇)
文献综述格式(大全5篇)第一篇:文献综述格式一、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文献综述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
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的,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除综述题目外,其内容一般包含前言、主题、总结、参考文献四个部分,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文献的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参考文献,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同。
学术研究中的文献综述
学术研究中的文献综述:XX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本文旨在回顾XX领域的研究历史,梳理现有文献,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通过系统分析,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成果与不足,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关键问题。
一、引言XX领域作为现代科学的重要分支,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从业者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也在不断丰富。
本文的目的是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历史和现状XX领域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XX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XX、XX、XX等方向,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XX、XX、XX等。
虽然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XX、XX等。
三、主要研究成果和方法1.主要研究成果(1)提出了XX理论,为XX领域的认知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2)发现了XX现象,为XX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支持;(3)开发了XX方法,为XX领域的数据分析和解读提供了新的工具。
2.主要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通过设计实验、调查问卷等手段,对XX现象进行实证分析;(2)案例研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挖掘XX领域的规律和特征;(3)跨文化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XX现象的异同,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四、不足和问题尽管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具体包括:1.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许多问题仍缺乏深入的阐释;2.研究方法有待丰富: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多样化的研究手段;3.数据来源受限:由于XX领域的特殊性,数据来源相对有限,影响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4.跨学科合作不足:该领域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但目前跨学科的合作仍显不足。
五、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理论体系建设:深入挖掘XX领域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构建系统的理论框架;2.丰富研究方法:尝试引入新兴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以拓宽研究视野;3.加强跨学科合作: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4.关注实践应用:加强该领域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
毕业生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的内容分析
毕业生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的内容分析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对于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来说,进行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那么,毕业生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应该如何进行内容分析呢?首先,毕业生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应该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在选择文献时,要根据自己研究的主题和问题,明确需要查阅的文献类型和数量。
可以通过设定关键词、筛选文献来源、确定时间范围等方式来缩小文献的范围,确保选取的文献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
其次,毕业生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应该注重文献的质量和权威性。
在查阅文献时,要选择那些被同行认可和引用较多的高质量文献,如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由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等。
同时,要留意文献的发布时间,及时更新最新的研究成果,确保文献综述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第三,毕业生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应该注重文献内容的分析和归纳。
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要注意挖掘文献中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关键信息,对文献进行分类、比较和总结,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性,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可以借助文献综述工具或软件来辅助整理和分析文献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毕业生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应该注重文献综述的撰写和表达。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要遵循学术写作规范,清晰准确地陈述文献的主要内容和结论,避免武断和主观臆断。
同时,要注意文献引用的格式和标注,确保文献综述的学术可信度和规范性。
综上所述,毕业生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应该注重研究目的和范围的明确、文献质量和权威性的选择、文献内容的分析和归纳、文献综述的撰写和表达等方面,以提高文献综述的质量和学术水平,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即将毕业的研究生进行文献综述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大学生文献综述3000字的范文
大学生文献综述3000字的范文第一部分中阐述了集中注意力的定义,第二部分阐明了其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第三部分分析了学习注意力分散的原因,第四部分则指出了高中生如何集中注意力。
在小结中,我写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我根据此次文献综述而得出的培养自己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此次在做文献综述过程的收获、此次作业中留下的遗憾。
引言:我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注意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所以在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以至于浪费了不少有用的时间。
所以此次文献综述作业,我选择了关于高中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研究的题目,并为此查阅了不少资料,希望对自己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集中注意力培养正文:一、良好注意力的定义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
判断注意力优劣主要看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
其中最重要的是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
注意总是伴随着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一旦注意中止,心理过程将偏离目标,甚至终止。
外界的一切信息,只有在注意的监控下才能进人人的大脑,离开了注意,就不能正确、清晰、全面的感知事物、记忆事物,就不能深刻、全面的思考事物。
因而注意是学生认识事物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条件,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
二、良好注意力的作用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智力因素对于他们正常地发展、稳步地进入史高一级学校去受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牡意”的问题。
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1、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关键因素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而有意注意稳定性”是指通过意志努力,把注意有目的地集中Jl二保持在某一事物或行为上能否持久的心理素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
研究课学科研究中的文献综述与分析
研究课学科研究中的文献综述与分析主题:研究课学科研究中的文献综述与分析引言:学科研究为深入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和现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而对于学科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分析在整体研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就学科研究中的文献综述与分析的方法及技巧进行探讨,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提高论文水平。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与意义1. 文献综述的定义2. 文献综述的作用与意义3. 文献综述的分类二、文献综述的步骤与方法1. 选题与定位- 选题的原则与方法- 定位研究方向2. 文献搜索与筛选- 文献检索的途径与工具- 文献筛选的标准与方法3. 文献整理与分类- 文献阅读与摘录- 文献分类与编目4. 文献综述的撰写与组织- 文献综述的结构与框架- 文献综述的语言与表达技巧三、文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1. 数据统计分析- 定量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 定性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2. 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 实证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3. 文本分析与文化解读- 文本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文化解读的方法与问题四、文献综述与分析的写作技巧1. 逻辑清晰与条理性- 内容组织的逻辑框架- 段落的衔接与过渡2. 精准明确与客观准确- 合适的词语与表达- 准确的数据与结论3. 语言优美与表达流畅- 形象生动的描写与叙述- 合理运用修辞手法结尾:通过学习本教案,我们可以掌握学科研究中的文献综述与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为我们进行学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指导。
希望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论文水平与专业素养。
大学生学习现状文献综述
大学生学习现状文献综述大学生学习现状文献综述一、序言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主体, 是我国未来先进生产力、思想、精神和文化的创造者, 这些未来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素质, 关系到我们党执政兴国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而大学生个人素质的高低关键取决于自身的学习, 因此高校和社会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学习问题。
尤其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研究当代大学生学习现状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学习问题我们需要对其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现有的研究大部分为针对大学生学习状况的单方面调查,主要有:学习动机问题、学习倦怠问题、学习拖延问题等几个方面,但缺乏整体的,系统的调查研究。
所以我们的研究方向定位于从大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整体上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所反映出的问题,为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提供帮助,令其更好的完成学习和教学工作。
二、历史发展(1)学习拖延Hin,Hill,chabot和Barrall(1976)对大学生进行了最早的有关拖延的问卷调查,共调查了5个大学的500名学生,让大学生对自己的拖延程度进行自我评定。
他们的结果表明有5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绝大多数时间和绝大多数学习任务上都存在学习拖延,而且学生的拖延程度和年级是呈正比的。
Bridrdy(1980)首次对大学生的拖延进行了以心理测量为基础的问卷调查,也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比如发现有20%的学生报告说自己是“问题型拖延者”。
Aitken(1982)对大学生的拖延问题进行了一个更加广泛也更加可信的问卷调查。
她研究的样本是美国两个州立大学的大约120位大学生。
尽管Aitken从来没有公开发表她的问卷,但这依然是拖延研究中重要的工具。
Aitken发现学生的拖延是呈正态分布的,而拖延分数在标准分一个标准差以上的学生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拖延。
她认为有超过25%的大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拖延,而且拖延和“低自尊”有着一42的相关性。
高校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及分析
高校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及分析在高校毕业论文中,文献综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对于整个论文的质量和深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献综述不仅要求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还需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重要性、撰写方法以及分析技巧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即将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文献综述在毕业论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了解到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有助于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
此外,文献综述还可以帮助研究者建立起对相关领域的整体认识,有助于深入理解研究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因此,一篇高质量的文献综述不仅可以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平,还可以为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如何进行文献综述是每位研究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研究者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范围和主题,明确所要综述的文献类型和数量。
其次,研究者需要收集相关文献,包括书籍、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建立起文献数据库。
然后,研究者需要对文献进行筛选和分类,挑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质量较高的文献进行综述。
最后,研究者需要对选定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文献综述部分。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研究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文献综述应该是客观、全面的,不应该出现主观臆断和片面看法。
其次,文献综述应该是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的,要求文献之间有明确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再次,文献综述应该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者需要对文献中的观点和结论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最后,文献综述应该是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者可以在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研究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可以采用主题法、时间法、地域法等不同的分类方法对文献进行整理和综述;可以采用比较分析、归纳总结、逻辑推理等不同的分析方法对文献进行评价和分析。
大学生论文文献综述模板范文
大学生论文文献综述模板范文大学生论文文献综述模板范文(7篇)文献综述,顾名思义,就是对与自己论文相关的已有文献进行总结评价,也就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文献综述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论文文献综述模板范文,欢迎大家来阅读。
大学生论文文献综述模板范文精选篇1商业区位选择及商圈实务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国际性商业特别是跨国企业进驻中国市场。
为了扩展商圈范围,提升企业竞争力,跨国商业企业往往选择那些具有优势的区位,以达到策略的可实施性和目标的可实现性。
基于商圈实务理论,就沃尔玛超市进驻浙江省金华市这一实例,研究了沃尔玛商圈的范围及其实务,在此基础上指出沃尔玛超市在商圈扩张过程中应该规避的区位选择问题。
关键词:沃尔玛;商圈实务;区位选择一、商圈理论和商业区位(一)商圈与商圈实务所谓商圈,是指以零售店所在地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的、能吸引顾客的范围。
简单地说,就是来店顾客所居住的地理范围。
商圈理论最早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即商品和服务中心地理论。
本文所指的零售店的销售范围通常都有一定的地理界限,即有相对稳定的商圈。
不同的零售店由于所在地区、经营规模和经营条件的不同,其商圈的规模和形态存在很大差别。
同一个零售店在不同的经营时期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其商圈规模也是时大时小,商圈形态表现为不规则的多角型。
为了便于分析,把商圈视为以零售店为中心,向四周展开的同心圆型。
商圈包括三个层次,即中心商业圈、次级商业圈和边缘商业圈。
国内外学者对商圈的解释,可谓五花八门,有“地理范围”说,有“空间范围”说,还有“心理范围”说。
可以说商圈是“地理范围”和“心理范围”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以一定的地理位置为基础,满足顾客不同时期的购物需求的企业的销售空间。
商圈分析是指对商圈的构成、特点和影响商圈规模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也称为商圈实务,主要包括需求状况分析和竞争状况分析两个方面。
学情分析研究综述
学情分析研究综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情况分析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技术手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
重视。
学习情况分析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来研究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等,通过分析学习情况以及用户交互,及时得出客观的学习分析评估报告,及时调整课程
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情况分析主要包括学习情境分析、学习偏好分析、学习行为分析、学习成果分析
和学习问题分析等五个领域。
学习情境分析是指分析学习者的社会背景、心理状态、学习
动机等;学习偏好分析是指分析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方式,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方式、
学习环境等;学习行为分析是指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主要数据包括登录时长、课堂参与、教材使用等;学习成果分析主要是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如提分率、完成度和三个
维度的课程后继行动等;学习问题分析则是通过学习者需要帮助、学习者不理解知识点或
习题等数据,对学习者的学习问题进行分析。
学习情况分析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基于学习发展的客观反馈,改善学生的学习表现。
通过学习情况分析,可以有效实时监测学习者的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给出改进建议,实
现智能化调整和评估,及时掌握学习情况,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学习体验,为教师宏观把
握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情况分析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技术手段,传统教育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目前,学习情况分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易用性、权限安全等,
要普及于传统教育中,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未来,学习情况分析将以不断发展完善的形态,在传统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大学综述学情分析范文
大学综述学情分析范文
大学学情分析那可是个挺有趣又很重要的事儿呢!首先呢,咱们得知道学情分析就是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情况搞清楚。
就拿我之前做的一次大学学情分析来说吧。
我一开始想,哎这得从哪儿下手呢?后来我就觉得,先看看学生的学习基础呗。
有的学生高中的时候基础就特别扎实,到了大学那学起来就相对轻松些。
不过呢,也有不少同学在高中的时候某些科目就比较薄弱,到了大学如果还是学相关的专业课程,那就可能有点吃力啦。
我觉得在这部分要是能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就更好了,比如说有个同学高中数学就不好,大学学高等数学的时候那真是愁眉苦脸的。
然后呢,就是学习态度的问题了。
这可太关键了!有些同学那是积极主动得很,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还主动找资料学习。
像这样的学生,成绩往往都很不错。
可是也有一部分同学呢,比较懒散,总是等着老师催才去学习。
我认为这态度不同,最后的学习成果肯定差很多呢!这时候如果在文章里强调一下学习态度对成绩的影响,是不是更有说服力呢?
最后呢,关于这个大学综述学情分析,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些对未来的展望。
比如说针对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学校或者老师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帮助他们提高成绩改善学习状况之类的。
这部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发挥,毕竟每个人的观点可能都不太一样呢。
你看,这样一篇大学综述学情分析就大概成型了。
你是不是也觉得没那么难呢?如果在写的过程中再加入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那肯定会是一篇很棒的学情分析报告!。
我国大学生学情研究综述
我国大学生学情研究综述(西藏大学,西藏拉萨850000)根据查阅到的相关文献,将大学生学情研究文献分为四类:学情定义研究、学情内容研究、学情方法研究和学情对象研究。
一、学情定义研究我国关于学情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了“学情”的概念。
早期的代表人物是赵振旗。
他认为,所谓学情,只要是指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理解能力等。
即指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情况。
其后,有学者从教学论的观点出发,提出学情是学生情况或者学生学习情况的缩略语。
发展至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形成了一个共识:学情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情况的一种静态了解。
教师为了更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各个因素,其着眼点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各方面,其目的是为教学活动提供行之有效的信息与指导。
与此同时,对学情研究的不断深入符合国家新课改的要求,体现了新课改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付诸于实践。
改变了教师的知识本位、学习本位及教师本位的思想,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学”。
二、大学生学情内容研究随着我国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学情研究越来越多。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发现大学生学情内容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三个方面。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者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微观要素,包括学习者、课堂和学习过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提出要以课堂为核心、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改善教育质量,并且要重视学生能力在教学中的作用,改进教学方法。
有学者进一步指出,提高学习者的能力,要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习动机是学习者产生学习需要的原因,对学习收获及学习策略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决定着学习的进程。
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对某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且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究其原因,有学者指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不同的学习任务,积极主动选择不同的学习手段、方法和程序,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质量的一种策略。
学情分析研究综述
学情分析研究综述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化,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学情分析是基于“学”的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对学情就要有充分的了解。
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学情分析,众多研究者从学情分析的含义、内容和方法做出了许多有益地实践和总结,并针对这些提出了学情分析的未来展望。
关键词:学情;学情分析;综述1学情分析的含义关于学情分析的研究论文数量并不多,研究起步也较晚。
较早提出应对学情进行分析的是赵振旗,他认为学情分析就是对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1]。
邵燕楠、黄燕宁从语言学的角度将“学情分析”中的“学情”理解为“学生情况”或者“学生学习情况”的缩略语[2]。
这是一种较为细致的概括,两种缩略语都包含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包含于学生情况,学生情况是上位概念,学生学习情况是下位概念。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研究者基本达成了一致共识:即教师为了有效教学而开展的对影响学生学习各因素的诊断、评估与分析,其目的是为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顺学导教。
同时,学情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教师的观念正努力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再是物化的学生观。
2学情分析的内容学情分析的内容围绕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2.1智力因素方面影响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和知识,认知帮助人们感知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注意力,通过认知活动形成的知识是人们行为的主要来源。
一是认知方面。
韦玲珍认为不同的学生拥有各自特有的认知方法,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倾向于自己查资料独立完成,有的学生倾向于向老师请教或与同学合作讨论。
按照学生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调整教学行为,将帮助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效果更好[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式学情分析,提高远程智慧联动教学效益成都高新新源学校谭琳王艳摘要:远程智慧联动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打破空间局限,实现异地同时同师授课。
准确把握两个班的学情,是提高远程智慧联动教学效益的关键。
对比式学情分析将学情看作一个流动的过程,重视学情的即时性,注重学情分析在“当下”,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对比式学情分析,便于老师制定和调整教学计划。
关键词:远程智慧联动学情分析一、前言“学习者的回归”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远程智慧联动课堂上教师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打破空间局限,实现异地同时同师授课,如何最大化这种远程智慧联动教学的效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准确分析把握近端与远端学生学情。
近端学生一般是授课教师所执教班级,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了解比较清楚,但对远端学生而言,授课教师与学生彼此都是陌生的状态,授课教师对学生学情很难有准确的把握。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分析学情呢?这正是本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事实上,前人对如何准确分析学情已经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学情分析”很快就能搜索到多大5437条的相关研究成果。
但当关键词改变为“远程教学学情分析”时,遗憾的是我们只搜到了0条结果。
由此可见,远程智慧联动教学下如何准确分析学情尚为一块处女地,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点。
但同时,我们无经验可借鉴,研究难度可想而知。
但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远程智慧联动课堂学情分析面对的都是学生,有着一定的共同性。
所以,我们再次将关键词更换为“学情分析的方法”,这次我们搜索到582条,但可采纳者仍旧不多,我们精选了5篇进行学习。
随后,我们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输入“学情分析”,查到相关文献142篇,我们精选了33篇进行学习,以期对我们的研究有所裨益。
我们在谷歌镜像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输入“远程教学学情分析”“远程学情”“远端学情”查找的结果都为0,因此,对传统课堂学情分析进行深入的文献研究,结合我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和课堂观察,探讨远程智慧联动教学下的学情分析,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和意义。
二、前人研究现状从当前搜集到的文献来看,绝大多数文献对学情分析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探究,也有小部分文献对学情分析的内涵和功能开展了研究。
本文立足于探究“远程智慧联动教学”下如何开展学情分析,因此主要探讨学情分析的内涵、内容、方法与策略。
(一)学情分析的内涵学情分析的定义主要有三种:有概括型、列举型和效果型。
概括型定义更具有包容性。
陈隆升认为,学情分析主要关注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学习基础。
列举型定义则主要通过列举的形式界定内涵。
如学情分析主要是对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教学因素的分析。
效果型学情的定义则强调学情分析的影响。
徐小芳认为,课前、课后与课中都应该进行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决定“学案”设计是否有效的关键性因素。
1学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情指的是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方方面面。
狭义的学情指学生的学习情况,即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情况。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本文的学情指的是广义的学情,即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各种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基本情况、学习的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认知特点、学习偏好等,这种分析贯穿教学的始终。
(二)学情分析的内容马文杰、鲍建生在《“学情分析”:功能、内容和方法》一文中引述了姜小军、戈一平、杨彰发等人对于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的阐述,并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分析比较。
姜小军认为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先修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戈一平认为学情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学生年龄特点、已知、未知、能知、想知、怎知。
杨彰发则认为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起点能力的分析、学生的接受水平、学习能力、思维规律等。
文中指出“姜小军、戈一平都是在狭义范围内对学情分析的内容进行了1毛耀忠、许尔伟:《国内“学情分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年9月第9卷第5期,51。
2徐菲:《翻转课堂中学情分析的价值与策略》,《现代教育科学》,2016年9月,第9期,76。
分析与界定,而杨彰发等指的学情分析则涵盖了教学前的学情分析、教学中即时的学情分析、教学后的学情分析。
这种分析主要是围绕课堂教学进行,并对学情分析进行了更为纵向的拓展性理解。
戴爱国提出:备课前的学期分析包含学习新知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有关内容,有多少人了解,了解了多少,达到什么程度?哪些知识是重点和难点,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这种学情分析的内容将一般意义上的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结合起来,更关注学生的即时学习状态和教学重难点,针对一堂课而言,更具有针对性。
徐梦杰、曹培英在《精准针对学生差异的学情分析研究》中总结了三种学情分析的模式,即四知分析模式、三维目标分析模式和综合分析框架。
其中“四知”即就是“已知、未知、能知、想知”;“三维目标分析模式”就是从新课改所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入手进行学情分析。
综合分析框架是指(1)学材分析:分析、明确课标中单元或单课的教学三维目标。
(2)学情分析:根据教学目标开展四知的调查。
(3)制定基于学生实然的新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前两种学情分析模式,主要是针对学情分析内容而言的。
综合分析框架既指出了学情分析的内容,又明确了学情分析的的基本程序。
综上所述,不同研究者的研究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与多元性,在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加以借鉴。
(三)学情分析的方法李伟雄、李杨在《学情分析的内涵、角度与方法》一文中指出可通过“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
徐梦杰、曹培英在《精准针对学生差异的学情分析研究》中对教师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常用且较有效的方法有“观察法、测试法、调查法、材料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法、经验梳理法、访谈法。
”马文杰、鲍建生在《“学情分析”:功能、内容和方法》一文也指出了“经验分析法、观察法、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葛绍飞、柳静文在《创建学情分析的行动框架》中提出,学情分析可以从三个层面开展。
宏观层面:影响学生学习的一般特征。
中观层面: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
微观层面:影响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
学情分析必须突破原有的对学生先备知识的简单分析,从整体上对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认知风格、学习动机等方面进行研究。
教育科学领域有不少学者采用量表,对学生的适应性能力实施调查,如《学习适应性测验》,简称AAT,对各年级段入学新生进行测验,可以宏观地了解学生的适应性水平,结合对学生的日常观察,建立档案袋,找到切实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3这种科学量表的使用有助于老师快速了解新学生,有助于对学情的宏观把握,可用于对远端学生的分析。
以上这些关于学情分析的方法单一使用必有局限,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当综合运用,让学情分析的方法多元化,从而对学生的真实学情进行更为准确的把握。
(四)学情分析的策略徐菲提出了翻转课堂中学情分析的策略:将学情分析贯穿于教学前、中、后,教学前,开展初始学情分析,在播放视频和完成任务单后,进行二次学情分析,根据完成情况设计课堂活动程序,在课堂上,老师随时关注学情,开展课上学情分析。
课后学期分析,进行教学后续的跟进和辅导。
4徐梦杰、曹培英总结了上海静安区教育局开展学情分析的研究,提出了连续不断的学情分析,与徐菲提出的翻转课堂中学情分析的策略不谋而合。
3葛绍飞、柳静文:《创建学情分析的行动框架》,《教师教育论坛》,2016年第2期,46。
4徐菲:《翻转课堂中学情分析的价值与策略》,《现代教育科学》2016年9月,第9期,78。
5目前,这种动态的学习分析策略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前学情分析”思维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符合现代教学观。
这种学情分析的策略对我们探究远程智慧联动教学中的学情分析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陈智敏、吕巾娇、刘美凤在《不同层级学习者分析要素体系修订》中通过对“必须”与“可选”学习者特征要素的划分与梳理,最终形成学期、单元、课堂层级的“必须分析”以及“可选分析”学习者分析要素体系。
6图一:5徐梦杰、曹培英:《精准针对学生差异的学情分析》,《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6月,第36卷第6期,66。
6陈智敏、吕巾娇、刘美凤:《不同层级学习者分析要素体系修订》,《教师教育学报》,2016年2月,第3卷第1期。
图二:图三:这三张图从学期、单元、课堂三个层级对“必须分析”特征要素和“可选分析”特征要素进行了说明,对我们开展“远程智慧联动教学”的学情分析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三、结论(一)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对学情分析的重视体现了教学观的转变从查找到的文献数量来看,近年来,研究者们非常注重对学习的分析研究,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这也体现了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普遍的认同。
认真研读这些文献又发现,除了专门的研究者,广大的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如《从“学”的视角重构语文课堂——基于语文教师“学情分析”的个案研究》、《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开展学情分析》等,正是一线教师们对学情分析的大量实践基础上的提升和总结,这种来自“田野”的新鲜研究,对我们要开展的“远程智慧联动教学”中的学情分析,提供了实践基础。
此外,在搜集到的各学科教学设计中,都有关于学情的分析,由此可见,不管是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师,对学情分析的重视,可见一斑。
(二)学情分析是一个流动的过程目前对学生分析的研究已普遍认同的是,学情分析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性“课前分析”,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分析形成一个流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设计的下一步教学环节都以当前学生的学习基础为起点。
在教学中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关注真实的教学现场和学生即时的掌握情况,强调教学的连续性而非终结性。
(三)学情分析走向“当下”注重学情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一般性分析与当堂课的教学要求分析结合,更注重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二者的契合,而非单纯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从广泛意义上走向精细化、情景化和具体化,力图从学科、学期、单和课堂来开展独一无二的分析,准确找到本教学本时间点上的起点。
四、启示学情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多元学情分析的内容、连续性的学情分析策略以及注重与教学分析相结合的“当下”学情分析策略对我们的课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目前,对学情分析的研究虽然繁多且深入,但对“远程智慧联动教学”中远端和近端两个班如何进行学情分析的研究几乎为零,这也正是我们研究的切入点。
根据文献学习,我们将“远程智慧联动教学”的学情分析方法、策略与内容设计如下:(一)对远端学生学情分析的方法1.查看教科书、成绩册、工作单等客观资料通过查看教科书、成绩册、笔记本、作业本、试卷、成长记录袋等客观资料,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个性等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