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阶段化学基础概念的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研究课题
高中化学教学研究课题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围绕“高中化学教学研究课题”展开,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基本原理,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化学素养。
教学内容包括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科学探究方法以及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将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化学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2、教学对象本课题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充满兴趣,这为开展化学教学研究课题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但与此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摩尔概念、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
(2)学会使用化学实验仪器,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如溶液配制、气体收集、物质分离等。
(3)熟悉化学实验安全知识,了解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掌握化学数据的处理方法,如误差分析、数据处理等,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5)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提高实验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如严谨、细致、规范等,提高实验效率。
(4)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如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使其认识到化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研究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研究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针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阶段进行深入研究,旨在解决初高中化学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过渡问题。
通过本教学设计,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学习,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这一任务,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梳理初高中化学知识体系,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
(2)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策略。
(3)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即将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具备以下特点:(1)具有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
(2)对化学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动机和能力差异较大。
(3)学习方法较多依赖于记忆和模仿,缺乏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4)面对高中化学学习的挑战,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焦虑和恐惧心理。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初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2)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如原子论、化学键、平衡反应等,提高化学学科素养。
(3)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4)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其学习化学的积极态度。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它包括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化学实验。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开始接触到更加深入的化学知识,并且对化学科学有更加系统性的了解。
在高一化学基础知识中,学生将学习到化学的基本概念,比如原子结构、化学键、元素周期表等知识。
他们将了解到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学键是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元素周期表是元素组成和性质的归类表格。
学生还将学习到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等。
此外,高一化学基础知识还涉及到常见的化学实验,比如金属活动性实验、酸碱中和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原理,并且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学生今后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对化学的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操作的技能。
因此,学生应该认真对待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建立扎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述 (1)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二、大概念与高中化学单元教学 (4)三、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实践 (5)3.1 教学设计原则 (6)3.1.1 以学生为中心 (7)3.1.2 强调知识的整合与建构 (8)3.1.3 突出实践与应用 (9)3.2 教学实施步骤 (11)3.2.1 课前准备 (12)3.2.2 课堂教学过程 (13)3.2.3 课后拓展与反思 (14)四、案例分析与应用 (16)五、实践效果评估与分析 (17)一、内容概述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通过对现有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概念的教学模式,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化学知识的系统认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对大概念进行了梳理,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并将各个层次的概念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我们根据大概念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如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我们发现基于大概念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教学模式,我们将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更深入的实证分析,并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高中化学教育的发展。
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方法和策略也需要与时俱进。
大概念教学理念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大概念教学强调从核心概念出发,构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大概念”及其教学建构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大概念”及其教学建构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近年来,“大概念”教学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化学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大概念”及其教学建构,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以期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本文将首先介绍“大概念”的基本内涵和特点,然后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大概念”及其重要性,接着探讨如何构建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化学教学框架,最后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和探讨,能够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二、“大概念”的内涵与特征“大概念”(Big Ideas)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特别是科学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概念。
它指的是在某一学科或领域中具有统摄性、迁移性和解释性的核心概念或原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大概念不仅是知识体系的核心和骨架,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大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它通常涵盖了某一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基本原理和重要方法。
在高中化学中,大概念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也可能是一个关键的科学概念,如原子结构、化学键等。
这些大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能够帮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大概念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大概念具有统摄性,能够统领和整合学科中的其他概念、原理和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
大概念具有迁移性,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不同的情境和问题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大概念具有解释性,能够帮助学生解释和预测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建构大概念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通过大概念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另一方面,大概念的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挑战。
高中化学一轮教案
高中化学一轮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基础概念与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子结构的组成;
2. 能够区分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3. 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包括原子核、电子云和亚原子粒子。
教学重点:
1. 化学基础概念的理解;
2. 原子结构的组成及性质;
3. 原子核、电子云和亚原子粒子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分;
2. 原子结构的组成和性质理解;
3. 原子核、电子云和亚原子粒子的关系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化学是什么,什么是原子结构,并了解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二、学习
1. 学习化学基本概念
教师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的重要性和范围。
2. 学习原子结构的组成
教师讲解原子结构的组成,包括原子核、电子云和亚原子粒子的性质和作用。
三、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以及原子核、电子云和亚原子粒子的关系。
四、实验
教师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特点,以及原子结构的性质。
五、讲评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基础概念和原子结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并做相关练习。
七、反馈
教师通过作业和课堂提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并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教学结束。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大概念统领下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大概念统领下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在不断变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然而,学科大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的一种学科思想和学科观念,是反映学科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和结论。
单元整体教学是围绕大概念,在整体化思路下以核心概念网络进行主题教学,帮助学生在面对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时以学科思想、学科观念高水平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落实核心素养。
明确化学学科大概念,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是目前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化学;单元整体引言单元教学设计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
大概念是对一个具体知识点或内容的基本认识,是指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种整体性理念,也是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单元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思考,很多时候只是关注了知识点、考点的罗列,导致课堂设计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概念是从学科整体出发,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和抽象,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知识点和内容中。
1单元教学设计是大概念的重要形式大概念是一种高阶、统整性的知识,它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般的课时教学设计,聚焦于零散的知识点,时间短,无法使学生深入发展大概念。
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介于宏观课程设计和微观课时设计之间的教学设计,能够协调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以全局的眼光,对单元内的内容和单元间的内容进行整体地规划,以驱动性问题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对大概念的理解,最终实现获得大概念的教学目标。
以单元教学设计为载体,使大概念的建构更具操作性,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实现的可能。
2大概念统领下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2.1依据大概念设计素养目标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大概念、大任务、大项目、大问题等为统摄中心的单元教学。
在大任务、大问题驱动下进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必然是在解决真实情境、真实问题中融入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就需要有大概念综合统领碎片化知识的学习。
高中化学的知识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的知识讲解教案
教学内容: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原子结构的组成和性质。
教学重点:原子的基本组成,原子的亚原子结构,原子的性质。
教学难点:了解原子云模型,掌握原子轨道内电子排布规律。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验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入原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原子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
二、知识讲解:
1. 原子的基本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2. 原子的亚原子结构:原子核和电子云。
3. 原子的性质:原子的尺寸、原子的电荷、原子的质量。
三、示范讲解:
1. 原子云模型的示范讲解。
2. 原子轨道内电子排布规律的示范讲解。
四、实验展示:
实验展示原子内部结构的模型制作,让学生亲自参与。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原子结构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习题作业,巩固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实验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原子结构的概念。
但是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高中化学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以下是对本学期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报告。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形成化学概念,建立化学思维。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学期,我主要教授了以下内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针对基础知识,采用系统、有序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化学概念和原理。
(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现象,提高实验技能。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实践与成效1. 教学实践(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2)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3)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教学成效(1)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对化学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实验素养得到加强。
(3)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学生的化学成绩普遍提高,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反思与改进1. 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不够重视,实验技能有待提高。
(2)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评价方面,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需要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4篇)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给予了我们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的机会。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感离不开对课程标准的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因此本文将从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实际应用和学习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化学现象,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需要掌握实验的原理、步骤和安全知识。
在实验中,我遇到过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操作不熟练导致实验失败,或者在实验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
这时,我就需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请教老师或同学,加强自己的实验技巧和安全意识。
通过反复实验,我逐渐掌握了一些实验技巧,例如使用容量瓶准确地进行溶液配制,避免反应管漏气等。
实验不仅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增强了我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对培养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化学元素、化学键、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一些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较为困难,对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计算不够熟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法。
首先,我注重课堂学习,认真听讲和做好笔记,及时向老师请教难点和疑惑。
其次,我会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制定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分解成较小的模块,逐一攻克。
我也会通过反复练习和做题巩固知识,使之熟练掌握。
同时,我会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学习软件进行学习和复习,比如观看相关视频、参加在线讨论和解答问题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除了基础知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还注重培养我们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化学在生活、环境、产业等方面的应用。
在课程学习中,我了解了很多化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如化学清洁剂的研发和应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应用等。
高中化学第1章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第1章讲解教案教学内容:化学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实验方法;3. 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教学重点: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实验方法;3. 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教学难点:1.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实验方法的掌握;2. 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分类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2. 实验器材及化学药品;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介绍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讲解:1. 化学的定义:介绍化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2. 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概念的介绍;3.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实验方法: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实验方法和安全措施;4. 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分类:介绍物质的性质分类及相关实例。
三、实验演示: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和神奇。
四、讨论互动: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加深对化学基础概念的理解。
五、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需要继续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化学基础概念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新课引入高中化学教案
新课引入高中化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学科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2. 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4. 建立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学科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2. 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建立化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2. 如何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内容:
1. 化学学科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2. 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五、教学过程:
1. 初步介绍化学学科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2. 讲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 组织学生参与化学学科的相关实验和探究活动。
4.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手段:
1. 教师讲解。
2. 实验探究。
3. 提问讨论。
4. 小组合作。
七、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课堂表现。
2. 学生的实验报告。
3. 学生的作业表现。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有了初步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要继续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进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
高一化学教学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一化学教学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好化学不仅可以帮助理解自然界的现象,还能为日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高一化学教学中常常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实验操作不规范等。
本文将探讨高一化学教学中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化学教学有所裨益。
一、概念理解不到位在高一阶段,许多学生对化学的概念掌握不够牢固,容易混淆不同概念的定义和关系。
这会影响他们对于后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强调基础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基础概念的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准确而深入。
可以通过例题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概念。
2. 概念归类和对比:针对一些相似但有细微差别的概念,可以进行归类和对比,通过比较和对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
例如,化学反应中的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将它们的特点和反应机理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实验操作不规范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但由于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复杂性,学生常常存在实验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容易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危险。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安全意识: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应对实验的安全要求进行明确的指导,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演示。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安全常识的学习和考核,提高他们对实验安全的重视程度。
2. 提前演示和讲解: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验操作,教师可以提前进行演示和讲解,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让他们对操作流程和实验步骤有清晰的了解。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实验中的迷茫和错误操作。
三、数学计算困难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涉及到一定的数学计算,而许多学生在数学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他们对于化学计算难以理解和掌握。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基础数学知识的复习:在化学课堂上,老师可以适当回顾和强化与化学计算相关的基础数学知识,如乘除法、百分数、方程式等。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策略研究郑德宝(安徽省滁州中学ꎬ安徽滁州239000)摘㊀要:构建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结构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㊁优化学科知识结构的关键举措.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ꎬ剖析构建基于学科大概念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的重要意义ꎬ通过提炼高中化学大概念㊁确定单元教学目标㊁创设化学单元情境教学以及布置单元探究任务等策略实施教学活动ꎬ实现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㊀关键词:学科大概念ꎻ单元教学ꎻ化学核心素养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4)06-0131-03收稿日期:2023-11-25作者简介:郑德宝(1984-)ꎬ男ꎬ安徽省滁州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㊀㊀深化教学改革㊁推动核心素养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关键手段[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ꎬ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ꎬ对课程内容进行知识单元重构和结构化设计ꎬ以主题为引领ꎬ使课程内容情境化㊁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要求突出高中化学知识间的逻辑关系ꎬ将分散的知识点有效连接起来ꎬ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ꎬ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ꎬ要求教师要立足于核心素养ꎬ深入挖掘高中化学学科大概念ꎬ落实迁移性目标ꎬ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ꎬ高中化学在推进基于学科大概念单元教学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ꎬ急需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ꎬ提升课堂教学效率ꎬ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构建基于学科大概念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的意义1.1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ꎬ实现高中化学知识系统化高中化学学科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㊁知识繁杂性以及较强实用性等特点ꎬ要求学生要掌握化学知识的内在关联性ꎬ形成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学科大概念反映学科的本质ꎬ通过构建基于学科大概念的主题教学能够将不同章节的知识有机整合ꎬ将分散的知识㊁思想以及能力等教学要素有效衔接起来ꎬ形成具有统领意义的知识架构体系ꎬ实现知识系统化ꎬ促进深度学习.1.2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ꎬ有助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构建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改变了传统碎片化知识教学的架构ꎬ通过整合单元大概念ꎬ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一方面ꎬ教师在学科大概念统领下ꎬ根据化学单元整体教学目标ꎬ优化单元知识结构ꎬ将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融入单元教学的131全过程ꎬ并遵循学生的差异性合理设置探究任务ꎬ将学科本质与学习具体知识相结合ꎬ让学生在学习大概念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ꎻ另一方面ꎬ在学科大概念统领下ꎬ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ꎬ由过去关注知识点转向关注大单元ꎬ由过去注重书本知识转向注重知识应用ꎬ由过去关注笔试成绩转向社会实践活动.可见ꎬ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ꎬ促使学生指向化学核心素养落地见效[2].2基于学科大概念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2.1提炼高中化学大概念ꎬ奠定单元教学基础学科大概念是化学学科知识图谱的核心.确定学科大概念是构建单元教学体系的基础ꎬ是引领单元教学设计的 灵魂 .为了有效提炼大概念ꎬ教师要围绕核心素养ꎬ对照«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ꎬ明确大概念ꎬ以大概念引领单元教学结构设计.以 物质与其反映的分类 为例ꎬ该单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物质形态㊁物质性质以及变化等现象ꎬ延伸到掌握各种无机化学物的化学反应知识.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剖析ꎬ该单元基本概念比较多ꎬ知识点比较繁杂.教师在提炼大概念时需要采取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一是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实施归纳提炼ꎬ对照«课程标准»中各主题ꎬ同时教师依据个人学科理解ꎬ在教科书的基础上ꎬ将本单元的大概念提取为 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 ꎻ二是遵循自下而上实施演绎提炼.在进行演绎提炼化学大概念时ꎬ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科书ꎬ结合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物质的化学计量 物质的分散系 等知识点ꎬ找出物质转化的条件㊁影响物质化学反应的因素以及物质化学反应的分类等基本概念ꎬ提炼出 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 大概念[3].2.2以大概念为抓手ꎬ确定单元教学目标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点比较繁杂ꎬ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部分相关知识ꎬ但是有些学生对所学知识有部分遗忘ꎬ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观念固着点有所松散.研究表明大概念能够将分散的知识㊁思想㊁能力等串联起来ꎬ形成统领性体系.因此ꎬ在高中化学单元教学时ꎬ教师要以大概念为抓手ꎬ确定单元教学目标ꎬ细化每课时的教学内容ꎬ让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逐渐领悟大概念内涵ꎬ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并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大概念体系中.例如在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单元教学时ꎬ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要求ꎬ一是制定完善的整体单元教学目标(见表1所示)ꎻ二是科学制定差异化的单元教学目标.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是持续进步的过程ꎬ教师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时需要结合学生学情进行优化设计[4].高中学生学情不同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同ꎬ因此教师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学情㊁教学内容确定ꎬ切忌生硬照搬化学单元教学目标ꎬ以差异化㊁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引领学生持续发展.表1㊀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单元教学目标序号㊀㊀㊀素养维度教学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原子的微观结构ꎬ并根据 不连续 特征认识电子层和电子排布规律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利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递变规律ꎻ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等分析㊁预测比较元素性质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利用原子结构实验分析和推理ꎬ得出合理的结论ꎻ通过对离子键㊁共价健的符号特征ꎬ建立化学键模型ꎬ对不同物质的化学键进行判断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分析实验数据证据ꎬ总结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ꎬ体会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ꎻ通过实验设计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ꎬ并能够开展相应的实验设计ꎬ提升科学实验创新意识5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体会化学知识在社会发展㊁工业创新中的价值ꎬ树立科学探究意识ꎻ用联系发展观念看待问题ꎬ建构 认知矛盾 分析现象 建立模型 解释现象 的科学研究模型.2312.3以大概念为中心ꎬ创设单元教学情境在深化核心素养教育下ꎬ指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ꎬ必须以大概念为中心ꎬ积极创建助力于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教学情境.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ꎬ以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一是围绕历年高考试卷ꎬ合理设置单元教学情境.高考是选拔人才㊁引导高中化学教学方向的重要依据.在高中化学单元教学时ꎬ教师要以高考试题作为单元教学设计的依据ꎬ将历年考核点融入课堂教学中ꎬ以此唤醒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例如近些年STSE㊁STEM问题在高考中频频出现ꎬ成为考核学生化学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载体ꎬ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对STSE㊁STEM问题的重视程度ꎬ教师要在教学中有目的的引入相关情境知识ꎬ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ꎬ关注化学社会知识的内生力[5].二是利用大数据技术ꎬ构建虚拟仿真环境.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虚拟仿真环境ꎬ让学生在虚拟仿真环境中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过程ꎬ将感性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理性知识.将化学知识的演变过程转化为生动㊁形象的可视化操作.2.4以大概念为终点ꎬ设计单元探究任务为达成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ꎬ高中化学教师要以大概念为终点ꎬ合理设计单元探究任务ꎬ巩固学生所学知识ꎬ理解大概念并内化相关知识.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研究任务要紧紧围绕学科大概念ꎬ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是围绕大概念ꎬ合理设计化学实验活动.化学实验是体现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善于运用化学实验ꎬ通过化学实验还原大概念的本质ꎬ通过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认知物质及变化的规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ꎬ教师要结合 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素养发展水平ꎬ遵循学生差异性ꎬ精心设计实验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时ꎬ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ꎬ通过实验了解铁与其他化合物之间的反映现象ꎬ以此加深学习印象[6].二是结合学生学情ꎬ布置探究任务.高中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差异性较突出ꎬ尤其是高中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存在较大的差距.为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㊁调动学生参与化学课堂教学的积极性ꎬ教师要发挥课外实践教学的优势ꎬ通过布置有助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任务ꎬ促使学生达成深度学习的效果.例如 氯及其化合物 是高一学习的重点知识ꎬ是生活中应用广泛的知识点.由于 氯及其化合物 涉及诸多原理知识ꎬ为了增强学生对氯及其化合物本质的认知ꎬ构建氯及其化合物的认知模型ꎬ教师要立足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ꎬ布置探究任务ꎬ细化学习目标.3结束语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入实施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ꎬ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ꎬ构建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模式ꎬ彰显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价值ꎬ营造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力的课堂教学ꎬ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曾咏梅.大概念引领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ꎬ2022(34):63-65. [2]胡永涛.大概念下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J].文理导航ꎬ2023(14):58-60.[3]胡卫平ꎬ李霞ꎬ陈辉.基于科学学科核心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J].基础教育课程ꎬ2023(6):66-75.[4]孙昊.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探究[J].化学教与学ꎬ2023(4):47-49. [5]杨艳君ꎬ严文法ꎬ万盈盈.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 元素周期律 的进阶设计研究与教学建议[J].化学教与学ꎬ2023(1):45-49.[6]曾波.5E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 离子反应 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ꎬ2023(3):100-101.[责任编辑:季春阳]331。
高中化学基础授课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基础授课教案设计
课题: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及实验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基础知识点,掌握化学基础概念;
2.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验能力;
3.培养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和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化学基础知识点介绍:原子结构、化学键、离子、分子、物质的性质等;
2.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
3.实验内容:酸碱中和、气体实验、溶解实验等。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入化学基础知识点,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15分钟):教师介绍化学基础知识点,并讲解相关理论;
3.实验演示(20分钟):教师进行酸碱中和、气体实验或溶解实验等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5.数据分析(10分钟):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6.总结(10分钟):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回顾化学基础知识点。
教学手段:
1.教学PPT;
2.实验仪器和材料;
3.实验操作指导书;
4.讨论和合作。
课堂评价:
1.课堂讨论表现;
2.实验操作技能表现;
3.实验数据分析表现。
扩展延伸:
1.辅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化学实验;
2.讨论化学实验中的科学道德问题;
3.学生自主设计并进行化学实验。
教学反思:
1.教师对化学基础知识点的讲解是否清晰明了;
2.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否有针对性;
3.课堂活动设置是否丰富多样,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大概念理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探讨
基于大概念理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探讨发布时间:2022-09-04T18:13:08.31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8月3期作者:郭磊[导读]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大概念的理论给学生开展单元教学,在此过程中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让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大概念的基本内涵,其中需要提取出每个大单元的概念,然后将其整合为一个教学体系,给学生在课堂上全面地介绍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大概念的引领下更好地吸收其中的知识线索,从而基于递进式学习模式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
这样的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让学生在化学学科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可以了解更加深层的化学原理。
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大概念理念下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的优势以及基于大概念教学理念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两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郭磊山东省聊城市水城中学【摘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大概念的理论给学生开展单元教学,在此过程中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让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大概念的基本内涵,其中需要提取出每个大单元的概念,然后将其整合为一个教学体系,给学生在课堂上全面地介绍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大概念的引领下更好地吸收其中的知识线索,从而基于递进式学习模式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
这样的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让学生在化学学科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可以了解更加深层的化学原理。
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大概念理念下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的优势以及基于大概念教学理念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两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课堂设计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8-173-01引言大概念并不是一种基础的概念,而是在教学整合背景下所产生的教学形式,将课本中其他的小概念聚合起来,然后给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框架。
大概念教学模式既是单元教学的理论指导,也是突破当前化学教学局限性核心,因此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大概念”及其教学建构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大概念”及其教学建构作者:汤涛涛赵雷洪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1年第02期摘要大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是新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化学教学中的大概念位于概念体系顶端,具有统摄性、抽象性与广泛迁移性的特点,能够加强知识的联系与应用。
结合大概念的特点与层次结构,从学科本体、学生发展与学科价值的角度初步确定了化学教学中的5个大概念。
在实践操作中,需发挥大概念在规划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评价、组织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2003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版)》相比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其中,新版课标在内容层面更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1]。
高中化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课程的深化,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个阶段需要识记与理解的化学知识繁杂,仅通过记忆孤立的事实知识不能够深入理解化学。
以大概念聚焦化学教学不仅能够增强知识的结构性与内在联系,并且有助于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掌握知识与学生发展的矛盾。
为此,在化学教学中增强对“大概念”的理解及教学建构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大概念”的特点与层次结构大概念教育理念是基于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内容过于繁杂,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薄弱,学生所学知识支离破碎、脱离生活、难以迁移应用等问题而提出的[2]。
大概念反映的是知识背后的深层次含义,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奥尔森以生物教学为例凸显了大概念的内涵,他认为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识记“卵、幼虫、蛹、成虫”等具体知识,而是需要学生明白一个大概念即所有生物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繁殖和死亡[3]。
传统教学易关注具体细节,忽略隐含其后的大概念,学生难以意会知识背后的深刻内涵。
挖掘知识背后的大概念,使之从隐性地位跃迁至显性层面,能够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
笔者搜集了国外学者对大概念在教学中的论述,总结出大概念的特点与层次结构。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1. 内容概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通过对学科大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本研究首先对学科大概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高中化学的主要学科大概念,如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变化、化学反应等。
本研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通过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验证了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为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教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
学科大概念作为化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学科大概念的渗透和应用。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学科大概念,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成为了当前化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有助于明确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科大概念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学科大概念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有助于推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有助于为其他学科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分析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繁杂、教学方法单学生兴趣不高等,以及这些问题对学生化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影响。
梳理学科大概念的内涵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明确基于学科大概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设计一套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教案
主题:化学基本概念的引入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等,建立化学思维,
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1. 物质概念的介绍
2.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分
3.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认识
教学难点:
1. 化学思维的培养
2.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编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什么是物质?你知道什么是元素和化合物吗?”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物质的概念:物质即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
2.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分:元素是由同类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3.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认识: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方式,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三、示例练习(20分钟)
教师通过示例练习,让学生练习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通过案例练习,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化学的概念。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高中阶段化学基础概念的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基础概念教学是让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
对于化学这样的自然科学,其中的概念是许多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诸方面进行反复的感知、分析、概括,归纳出一些共性的东西,然后再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指导着后人的学习和研究。
同样,学生的学习也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前提,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一、实验是丰富学生对化学概念感性认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
化学学科从产生到发展,无时无刻不是以实验为基础。
通过实验进行教学,符合学科特点,学生也有兴趣,学得积极主动,学习气氛活泼。
下面我们以“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来说明怎样让实验在概念教学中发挥作用。
原电池可以说是电化学部分第一个重要的概念。
教材中的实验步骤是:“先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进行观察,“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观察现象,最后“在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
通过第一步,学生会观察到“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表面无气泡产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学生能理解原因。
第二步中,学生会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依据已有知识,学生能推测出是“h+在铜片表面得到电子产生氢气”,但铜片并未溶解呀!这时学生头脑中就会产生认知冲突。
最后教师再做“接电流表”这
一步,学生会从“电流表指针偏转”这一现象得到启示:铜片表面的电子应来源于锌片,锌片溶解,由原子变成阳离子必然要失去电子,电子通过导线传到了铜片,h+在铜极得到电子产生h2。
至此学生会因为发现“奇异现象”的原因而兴奋不止。
此时,教师再加以分析,便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原电池”的概念。
二、现代电教手段使微观内容教学宏观化
化学中的许多概念是微观概念,或者是与微观结构紧密相联的概念,如原子、分子、中子、质子等概念,它们是看不见的,摸不到的,怎么学习呢?现代的电化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有关科技人员设计的物质内部结构照片,录像资料等,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以实现微观世界的“宏观化”。
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设计出三维动画课件,向学生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展示物质变化时微观结构的变化过程,这样学生会获得更清晰的认识。
三、注重变式练习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
一个化学概念形成之后,学生对其的理解往往是肤浅的、粗糙的,必须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过程,而变式练习就是实现该过程的一个好方法。
比如学过化学键的概念后,可让学生做下面的题目:
判断下列哪些物质中含有离子键,哪些物质中含有共价键?
(1)cao (2)ne (3)o2 (4)金刚石(5)naoh (6)nh4cl (7)co2
分析:(1)的cao类同于教材上的nacl,学生易得出含有离子键;(3)中的o2;(7)中的co2,类同于教材上的hcl,学生也易得出含有共价键。
而对ne、金刚石、naoh、nh4cl中化学键的类型,学生往往不能答对,这主要是问题表现的情境变化了,学生不能根据变化的情境找出本质的东西。
对于ne,它实质上是单原子分子,根本不存在化学键。
对于naoh,一方面naoh溶于水可电离出金属阳离子na+和原子团oh—,则学生应由此可推断出金属阳离子与带负电荷的oh—应是靠离子键结合在一起的;另一方面在oh—的内部,两种非金属原子间必然是以共价键相结合的。
对于nh4cl,由于组成元素皆为非金属,学生易推测其含有共价键,但他们却忽视了nh4+是一个带正电荷的原子团,它与带负电荷的cl—间应是靠离子键结合在一起的,只是nh4+内部的两种非金属原子间才存在共价键。
像这样,给出概念的各种例证,让学生分析判断,既可以使概念的内涵更为巩固,又可以使概念的外延更加清晰,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灵活运用概念的能力。
四、把握好概念的发展性和阶段性
化学概念的发展性是指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学生对有关概念的认识更全面,更本质。
化学概念的阶段性是指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可能把一个概念一次就完整地从本质上教给学生,而是在不同阶段从不同角度和深度予以教授。
对于发展性,我们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来加以说明。
初三学生在刚学完“元素”概念之后,对“类”的理解是肤浅的、
模糊的;在学习了“离子”概念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此时“类”包含了“离子”,所以“元素”概念中原子是一种泛指,并不仅仅指中性的原子。
在高一学习“同位素”的概念时,学生又会发现一种元素的原子不仅只有一种,往往都有几种,此时他们对“类”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由此也使得对“元素”概念的认识更为全面,更为本质。
对于阶段性,最典型的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个概念从初中到高三经历了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从电子得
失的角度→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角度→从有机化学得氢、失氢,得氧、失氧的角度→从电化学的角度等六个阶段进行学习。
可以说每一阶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都是这个概念更为深入的
发展和不断的完善,使得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丰富。
化学概念的教学关键就在于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接受那些经过精心选择、精心加工、精心改造的且适合于学生认知顺序、心理发展顺序的化学知识,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人类长期以来创造的科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