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及填表说明
生态保护自查自纠表
生态保护自查自纠表
一、背景
生态保护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加强生态保护的效果,自查和自纠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档介绍了生态保护自查自纠表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二、自查自纠表的内容
生态保护自查自纠表旨在帮助组织和个人自我评估生态保护工作,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自查自纠表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1. 生态环境状况调查:对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等方面的污染情况。
2. 生态资源利用情况评估:对自身生态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森林、湿地、动植物等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
3. 生态保护政策遵守情况检查:对自身是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履行生态保护的义务进行检查。
4. 生态保护措施执行情况检查:对自身已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治理工程、生态修复等方面。
三、自查自纠表的使用方法
自查自纠表的使用方法应简单易行,包括以下步骤:
1. 设定自查自纠表的频次: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自查自纠表的频次,可以是每周、每月或每季度一次。
2. 完成自查自纠表的填写:按照自查自纠表的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查并填写表格。
3. 分析自查结果并采取纠正措施:根据自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4. 定期评估自查自纠表的使用效果:定期评估自查自纠表的使用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
四、结论
生态保护自查自纠表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组织和个人
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合理使用自查自纠表,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生态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样品采集与调查表填写
名称、品种和目标(期望)产量(不用折 粮)。
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表7)
☺ 野外编号、统一编号、农场名称与附表3统一 ☺ 填写上一年度作物施肥情况。
施肥相关情况:
☺ 生长季节:分为:第一季作物、第二季作物等。 ☺ 作物名称:分为:春玉米、春小麦、大麦、油菜、
调查表填写说明与数据录入注意事项
☺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 调查表(附表3)
☺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附表7)
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表3)
☺统一编号:共19位
021108
G:一般农化样 E:试验田基础样 D:示范田基础样
采样点的邮政编码(6位数字)+采样目的标识(1位
字母)+采样时间(8位数字)+采样组(1位字母)+
均数
马铃薯产量以5:1折粮
2007年小麦产量250公斤/亩 2008年油菜产量80公斤/亩 →常年产量水平190公斤/亩 2009年马铃薯产量1200公斤/亩
↓ 1200÷5=240公斤/亩
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表3)
☺土类、亚类、土属、土种:按内蒙古自治区 土壤类型名称填写。
☺成土母质:黄土状物、残积物、残坡积物、 (洪)冲积物、风积物、沉积物等。
顺序号(3位数字)
2010-04-07
A
001
在录入系统中正确输入邮政编码、采样目的、采样时间、 采样组号、顺序号,统一编号自动生成。
021108G20100407A001
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表3)
• 省(市)名称:内蒙古自治区 • 地(市)名称:呼伦贝尔市 • 县(旗)名称: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 • 乡(镇)名称:拉布大林农牧场 • 村组名称:生产队或连队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影响评价
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
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替代削减源
水环境影响评价
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
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
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达标;不达标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达标;不达标
底泥污染评价
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
水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
达标区
不达标区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其他
水温;径流;水域面积
影响因子
持久性污染物;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pH值;热污染;富营养化;其他
水温;水位(水深);流速;流量;其他
评价等级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一级;二级;三级A;三级B
一级;二级;三级
现状调查
区域污染源
调查项目
数据来源
影响预测
预测范围
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
预测因子
()
预测时期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设计水文条件
预测情景
建设期;生产运行期;服务期满后
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
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
最新环境影响评估自查记录表(环保)
最新环境影响评估自查记录表(环保)
1. 公司信息
- 公司名称:
- 公司地址:
- 负责人:
- 联系
2. 自查日期:
- 自查人员:
- 自查地点:
3. 自查内容
请根据以下环保方面的要求进行自查,并在每项要求后标注是否符合要求。
水污染防治
- 污水处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 是否有针对水污染的应急预案?
- 是否定期对污水排放进行监测?
- 是否有污水排放记录?
大气污染防治
- 是否使用先进的净化设备?
- 是否有针对大气污染的应急预案?- 是否定期对废气排放进行监测?
- 是否有废气排放记录?
噪声污染防治
- 是否存在超标噪声源?
- 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防止噪声扩散?- 是否定期对噪声进行监测?
- 是否有噪声监测记录?
固体废物管理
- 是否存在随意堆放固废的情况?
- 是否将固废交由专业处理机构处理?- 是否对固废进行分类和储存?
- 是否有固废处理记录?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
- 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泄漏的情况?
- 是否定期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监测?
- 是否有泄漏事故记录?
- 是否有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
4. 自查结果
请在下面列出每项自查要求的结果。
5. 自查结论与改进建议
请在此处提供自查的结论,并列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及相应的建议。
6. 自查人员签名:
请在下面签名并填写日期。
自查人员签名:
日期:。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引言土壤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生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加快,土壤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评估土壤环境的状况和影响,本报告书将对某地区的土壤环境进行评价,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评价目标和方法本次评价的目标是评估该地区土壤的污染程度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评价的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土壤采样和化验分析、统计和模型分析等。
三、评价结果和分析1. 土壤污染状况根据采样和化验结果,我们发现该地区土壤中存在大量有机污染物。
其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严重影响了土壤质量。
此外,重金属污染也比较严重,其中镉和铬的含量超过了标准限值。
这些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对土壤的生物活性和植物生长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土壤环境失去了正常的功能。
2. 生态系统影响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生物多样性:土壤中的污染物破坏了土壤中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植物的凋亡。
- 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物通过径流和渗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 食物安全问题:染有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土壤中生长的农作物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为这些污染物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
四、评价建议和对策鉴于上述评价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以保护和恢复该地区的土壤环境:1. 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对工业废弃物的管理和监管,防止污染物进入土壤。
同时,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壤污染问题。
2. 修复受污染土壤: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等方法,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降解,恢复土壤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3. 推广可持续农业: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避免其对土壤造成污染。
同时,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维持土壤健康。
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大气、水、土壤、风险)
水温 ;水位(水深) ;其他
;流速
;流量
评价等级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A ;三级 B 一级 ;二级 ;三级
调查项目
数据来源
区域污染源
已建 ;在建 ;拟建 拟替代的污染源
;其他 ;
排污许可证 ;环评 ;环保验收 ;即 有实测 ;现场监测 ;入河排放口数据 ;其他
调查时期
特征因子
所属土壤环境影响评 Ⅰ类□;Ⅱ类□;Ⅲ类 ;Ⅳ类□ 价项目类别
敏感程度
评价工作等级
现 资料收集 状 理化特性 调 现状监测点位 查 内 容 现状监测因子
敏感 ;较敏感□;不敏感□ 一级□;二级□;三级 a) ;b) ;c) ;d) □
表层样点数 柱状样点数
占地范围内 3
占地范围外
深度 0~20cm
3
表 3 环境风险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完成情况
名称
乙醇 硫酸 苛性钠
风险调 查
危险物质 环境敏感性
存在总 量/t 大气
地表水
0.5 0.0019 0.006
500m 范围内人口数_______人
5km 范围内人口数_______人
每公里管段周边 200m 范围内人口数(最大)
_______人
地表水功能敏感性
污水处理设施 ;水文减缓设施 ;生态流量保障设施 ;区域消减依托其他工程措 施 ;其他
防
治
措
监测计划
施
监测方法 监测点位
环境质量
污染源
手动 ;自动 ;无检测 手动 ;自动 ;无检测
(
)
(
)
监测因子
(
农田土壤治理与修复环境影响评价
农田土壤治理与修复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影响评价方案16.1、目的意义通过调查评价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明确评价本项目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
分析论证本项目与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矛盾,指出现实存在与潜在的环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针对本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目的。
同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本项目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及修复方案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16.2、目标任务➢针对本项目环境影响做出评价结论。
➢提出符合当地环境特征的环境对策、环境管理模式及环境监测方案。
➢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6.3、编制依据16.3.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00年4月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水土保持法》,于2010年12月修正;➢《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1、HJ2.2-2008、HJ19-20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于2015年3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6.3.2、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HJ616-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16.4、工作内容➢收集和分析本项目工程分析的成果以及与土壤污染有关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生物等专题评价的资料。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影响识别
影响类型
污染影响型;生态影响型□;两种兼有□
土地利用类型
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
土地利用类型图
占地规模
()hm2
敏感目标信息
敏感目标()、方位()、距离()
影响途径
大气沉降□;地面漫流□;垂直入渗□;地下水位□;其他()
全部污染物
特征因子
所属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I类□;II类□;III类□;IV类□
敏感程度
敏感□;较敏感□;不敏感□
评价工作等级
一级□;二级□;三级□
现状调查内容
资料收集
a)□;b)□;c)□;d)□
理化特性
同附录C
现状监测点位
占地范围内
占地范围外
深度
表层样点数
点位布置图
柱状样点数
现状监测因子
现状评价
评价因子
评价标准
GB15618□;GB36600□;表D.1□;表D.2□;其他()
现状评价结论
影响预测
预测因子
预测方法
附录E□;附录F□;其他()
预测分析内容
影响范围()
影响程度()
预测结论
达标结论:a)□;b)□;c)□
不达标结论:a);b)□
防治措施
防控措施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源头控制□;过程防控□;其他()
跟踪监测
监测点数
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
信息公开指标
评价结论
注1:“□”为勾选项,可√;“()”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
注2:需要分别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级工作的,分别填写自查表。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点位登记表指标解释与填表说明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点位登记表指标解释与填表说明一、总体要求1.本表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登记表,每个监测点位填写一张。
各省分配多少个监测点位,就必须填写多少张。
2.本表由采样人在田间采样时实际填写,填写后将原表交与省级环保站汇总,不得采样后将誊写表汇交省级环保站。
3.若本表中填写错误需要更改,在表项中用单实线条划掉,在旁边重新填写,不得利用涂改液、摸涂等方式进行修改。
4.省级农业环保站将本表汇总后,装订成册,作为原始档案留存,不得随意丢弃;5.本表需复制一份提交农业部项目执行组备份。
二、指标解释与填表说明【表头】填写采样点所在省、地区(市、州、盟)和县(区、市、旗)名称。
【采样日期】按年月日进行填写,如2012年05月03日。
【点位编码】根据本次工作的样品编码规则,采样点位编码按县域单元进行编码,每个采样点位赋予唯一流水号,采样点位编码不得重复。
【基本农田】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可从地方国土资源部门确认所调查耕地是否为基本农田。
【采样地点】准确填写该采样点位所属的乡(镇)、村(屯、组)、具体地名。
【GPS定位】要求对每个采样点位进行GPS定位,选择WGS 84坐标系,填写经、纬度坐标。
填写格式如:北纬:30.24221、东经:114.33451,至少五位以上。
【所属区域类别】本表项要求填写该采样点位所属的区域类别,要求在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一般农区四个选项中钩选1项,只能选择1项,不能多选。
四个类型区域的区别和确定,见培训教材。
【海拔高度】采样地块所在的海拔高度,在GPS上读取。
单位,米。
保留小数点后1位。
【土地利用现状】只填写土地利用类型中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4项选择。
采样地块为耕地时,勾选水田/旱地。
【采样深度】采集实际耕层土壤,一般为0-20cm,采样时,按实际采集的耕层厚度填写。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填写说明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填写说明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的填写说明如下:
1. 基础信息:填写项目的基础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
2. 建设项目概况:简要介绍建设项目的规模、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主要原辅材料等。
3. 评价标准:根据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确定地表水环境的评价标准,如水质指标、排放标准等。
4. 污染源分析:对建设项目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产生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各类污染源的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等。
5. 评价方法与结果:根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等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数学模型、类比分析等),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明确项目实施后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6. 环境保护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和法律法规要求,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治理方案,包括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置等方面。
7. 结论与建议:总结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在填写自查表时,应按照以上说明逐项填写,确保填写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自查表内容,保证其时效性和准确性。
土地污染环境因素汇总评价表
7
煤渣处置
正常
43
√
8
试验样品的处置
正常
44
√
9
办公危废处置
正常
36
√
10
泥浆处置
正常
5
√
*
11
生活垃圾处置
正常
36、37、38、39、40、41、44、51
√
备注:1、“类型”包括能源、资源消耗;原辅材料消耗(大宗)、大气污染、声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异常和紧急状态、工业和民用建筑使用及其他
√
准则A
备注:1、“类型”包括能源、资源消耗;原辅材料消耗(大宗)、大气污染、声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异常和紧急状态、工业和民用建筑使用及其他
2、相关方涉及的环境因素在“备注”栏中用“*”标记
环境因素汇总评价表
类型:土地污染填写:xx日期:2001年3月24日
序号
环境因素
状态
主要相关工序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结果
土地污染环境因素汇总评价表
类型:土地污染填写:xx日期:2001年3月24日
序号
环境因素
状态
主要相关工序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结果
评价依据
备注
是
非
1
建筑垃圾处置
正常
2、4、6、8、9、12、13、19、24、30、31、34、45、47、49、50
√
准则A
*
2
含化学品废弃物处置
正常
4、11、21、30、31、32、33、34、35、45、47、48、50
√
准则A
3
含油废弃物处置
正常
1、3、4、5、6、7、9、17、18、20、24、38、42、43、44、45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现 状 评 价 评价结论
预测范围 预测因子 预测时期
影 响 预 测
预测情景
预测方法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 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达标□;不达标□ 达标区□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群状况□:达标□;不达标□ 不达标区□ 底泥污染评价□ 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 水环境回顾评价□ 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设项目占 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 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² ()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设计水文条件□; 建设期□;生产运行期□;服务期满后□ 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 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 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 数值解□;解析解□;其他□ 导则推荐模式□;其他□
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汇编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
一类区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
二类区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
非正常持续时长 ( )h
C 非正常占标率≤100% ☐
C 非正常占标率>100% ☐
C 叠加达标☐
C 叠加不达标☐
k≤-20% ☐
k>-20% ☐
监测因子:( ) 监测因子:( )
有组织废气监测☐
无组织废气监测☐
监测点位数( )
可接受☐
不可以接受☐
无监测☐ 无监测☐
距(
)厂界最远( )m
SO2:( )t/a NOx:( )t/a 颗粒物:( )t/a VOCs:( )t/a )”为内容填写项。
表 2 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 ()
工作内容 影响类型
表 3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完成情况
污染影响型;生态影响型☐;两种兼有☐
土地利用类型 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
占地规模
影 敏感目标信息
响 识
影响途径
别
全部污染物
特征因子
所属土壤环境影 响评价项目类别
敏感程度
评价工作等级
资料收集
现 状
理化特性
调
查 内
现状监测点位
边长=5km ☐
≥2000t/a ☐
500~2000t/a ☐
<500t/a ☐
基本污染物(
)
包括二次 PM2.5 ☐
其他污染物(
)
不包括二次 PM2.5 ☐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及填表说明
(资料性附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表G.1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20影响类型:根据3.2 和 3.3 关于生态影响型和污染影响型的定义确定并记录。
土地利用类型:根据GB/T 21010 识别建设项目及周边的土地利用类型,根据3.4 有关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定义确定并记录敏感目标,说明敏感目标所在方位和距离。
提供土地利用类型图,并在图中标出敏感目标。
影响途径:“大气沉降”主要指由于生产活动产生气体排放间接造成土壤环境污染的影响途径;“地面漫流”主要指由于占地范围内原有污染物质的水平扩散造成污染范围水平扩大的影响途径;“垂直入渗”主要指由于占地范围内原有污染物质的入渗迁移造成污染范围垂向扩大的影响途径;“地下水位”主要指由于人为因素引起地下水位变化造成的土壤盐化、碱化等土壤生态影响后果的途径;“其他”指其他原因造成土壤环境污染或土壤生态破坏的影响途径。
全部污染物:主要是指建设项目经各种途径产生的各类污染物。
特征因子:主要指建设项目产生或相关的特有因子。
所属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根据附录A 进行项目类别判定并记录。
敏感程度:根据表 1 和表3 进行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判定并记录。
资料收集:按7.3.1 要求进行背景资料收集并记录。
现状监测点位:按照7.4.2 和7.4.3 确定现状监测点位并记录,给出点位布置图。
现状监测因子:基本因子根据土地利用类型选择相对应的标准中规定的常规项目,并结合项目特征和历史情况适当调整;特征因子则根据附录B 影响源与影响因子的识别结果,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土壤环境影响类型、评价工作等级选定。
评价因子:根据现状监测因子确定。
评价标准:按照GB 15618、GB 36600 及其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确定;盐化、酸化和碱化评价标准可参见附录D 中表D.1 和表D.2 确定。
现状评价结论:对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给出是否存在土壤盐化、碱化或酸化现象,当前土壤盐化、碱化或酸化级别的结论;对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给出评价因子是否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是否满足相应土地利用类型的结论,当评价因子超标时,分析其超标原因。
环境自查自纠表
环境自查自纠表一、环境自查自纠表1、环境治理情况(1)公司/团体名称:(2)自查时间:(3)自查人员:(4)治理项目:(5)治理目标:(6)治理措施:(7)治理进展:2、废水排放情况(1)废水排放口位置:(2)废水排放量/浓度:(3)废水处理设施:(4)废水排放标准:(5)监测频次:(6)是否存在超标排放情况:3、废气排放情况(1)废气排放口位置:(2)废气排放量/浓度:(3)废气处理设施:(4)废气排放标准:(5)监测频次:(6)是否存在超标排放情况:4、固体废弃物处理情况(1)废弃物类型:(2)产生量:(3)处理方式:(4)是否存在不规范处理情况:5、环境污染源治理情况(1)主要污染源:(2)存在问题:(3)整改措施:(4)整改进展:6、节能减排情况(1)能源消耗情况:(2)存在的节能问题:(3)节能措施:(4)节能效果:7、人员健康与环境关系(1)作业环境的评估:(2)存在的危害因素:(3)防护措施:(4)员工健康状况:8、环境宣传教育(1)环保政策宣传:(2)环保培训情况:(3)员工环保意识:9、环境监测情况(1)环境监测项目:(2)监测频次:(3)监测结果:(4)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10、其他环境问题(1)存在的其他环境问题:(2)整改措施及进展:二、环境问题整改措施1、废水处理设施改造根据废水排放量和浓度情况,进一步完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排放达标。
2、废气治理设施改进对废气排放口位置和设施进行调整,提高废气处理效率,减少废气排放量。
3、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工作,实施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4、环境污染源整治针对存在的环境污染源,制定整治方案,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环境质量达标。
5、节能减排措施落实落实节能机制,推广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6、员工环保意识提升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文件四:普查系列表填表说明
《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省(区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点位登记表采样日期:年月日共页第页校对人记录人采样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点位登记表指标解释与填表说明一、总体要求1.本表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登记表,每个监测点位填写一张。
各省分配多少个监测点位,就必须填写多少张。
2.本表由采样人在田间采样时实际填写,填写后将原表交与省级环保站汇总,不得采样后将誊写表汇交省级环保站。
3.若本表中填写错误需要更改,在表项中用单实线条划掉,在旁边重新填写,不得利用涂改液、摸涂等方式进行修改。
4.省级农业环保站将本表汇总后,装订成册,作为原始档案留存,不得随意丢弃;5.本表需复制一份提交项目执行组备份。
二、指标解释与填表说明【表头】填写采样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和县(区、市、旗)名称。
【采样日期】按年月日进行填写,如2012年05月03日。
【点位编码】根据本次工作的样品编码规则,采样点位编码按县域单元进行编码,每个采样点位赋予唯一流水号,采样点位编码不得重复。
【基本农田】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可从地方国土资源部门确认所调查耕地是否为基本农田。
【采样地点】准确填写该采样点位所属的乡(镇)、村(屯)、组,有明确到组的填写到村组,没有明确村组的,填写到村。
【GPS定位】要求对每个采样点位进行GPS定位,选择WGS 84坐标系,填写经、纬度坐标。
经度、纬度填写时要用十进制格式填写,小数点后保留4位。
如果GPS上是以度、分、秒或者度、分等各式显示的,要将GPS中的显示格式进行转换,以度的十进制格式显示,并将GPS上的定位结果抄录到本表格项中。
填写格式如:北纬:30.2422、东经:114.3345。
【所属区域类别】本表项要求填写该采样点位所属的区域类别,要求在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一般农区四个选项中钩选1项,只能选择1项,不能多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性附录)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表G.1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20
影响类型:根据3.2 和 3.3 关于生态影响型和污染影响型的定义确定并记录。
土地利用类型:根据GB/T 21010 识别建设项目及周边的土地利用类型,根据3.4 有关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定义确定并记录敏感目标,说明敏感目标所在方位和距离。
提供土地利用类型图,并在图中标出敏感目标。
影响途径:“大气沉降”主要指由于生产活动产生气体排放间接造成土壤环境污染的影响途径;“地面漫流”主要指由于占地范围内原有污染物质的水平扩散造成污染范围水平扩大的影响途径;“垂直入渗”主要指由于占地范围内原有污染物质的入渗迁移造成污染范围垂向扩大的影响途径;“地下水位”主要指由于人为因素引起地下水位变化造成的土壤盐化、碱化等土壤生态影响后果的途径;“其他”指其他原因造成土壤环境污染或土壤生态破坏的影响途径。
全部污染物:主要是指建设项目经各种途径产生的各类污染物。
特
征因子:主要指建设项目产生或相关的特有因子。
所属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根据附录A 进行项目类别判定并记录。
敏感程度:根据表 1 和表3 进行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判定并记录。
资料收集:按7.3.1 要求进行背景资料收集并记录。
现状监测点位:按照7.4.2 和7.4.3 确定现状监测点位并记录,给出点位布置图。
现状监测因子:基本因子根据土地利用类型选择相对应的标准中规定的常规项目,并结合项目特征和历史情况适当调整;特征因子则根据附录B 影响源与影响因子的识别结果,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土壤环境影响类型、评价工作等级选定。
评价因子:根据现状监测因子确定。
评价标准:按照GB 15618、GB 36600 及其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确定;盐化、酸化和碱化评价标准可参见附录D 中表D.1 和表D.2 确定。
现状评价结论:对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给出是否存在土壤盐化、碱化或酸化现象,当前土壤盐化、碱化或酸化级别的结论;对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给出评价因子是否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是否满足相应土地利用类型的结论,当评价因子超标时,分析其超标原因。
预测因子:按照8.5 的要求选取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预测因子和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预测因子,并在表中记录。
预测方法:根据不同土壤环境影响类型选取适当的预测方法并记录。
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影响预测分析方法可参见附录E、附录F;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的预测方法可参见附录E,对选用“其他”的应注明具体方法及出处。
预测方法可根据实际需要多选。
预测分析内容:土壤环境影响分析应能定性说明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的趋势或程度。
采用预测方法进行预测时,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应给出预测因子对土壤环境影响范围的预测值,同时给出引起或加重土壤盐化、碱化或酸化的程度;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应给出预测因子造成土壤环境影响范围的预测值,同时给出预测因子的影响程度。
预测结论:根据8.8 的要求,确定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是否可接受的结论;对土壤环境影响可接受的情形,按照8.8.1 选取可接受的理由,对土壤环境影响不可接受的情形,按照8.8.2 选取不可接受的理由。
防控措施:根据土壤环境影响的类型、范围和程度,确定拟采取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源头控制、过程防控等防控措施;土壤改良和土壤修复等其他措施可根据需要具体列出。
跟踪监测:根据9.3.2 要求确定监测点数、监测指标、监测频次并记录。
评价结论:在对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现状、影响预测结果、防控措施、土壤环境管理与监测计
划等内容进行总结基础上,从土壤环境影响的角度,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行总结与建议。
——————————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