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语文(上海卷)答案解析版
上海新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上海新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2. 下列哪个不属于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A. 北方方言B. 吴方言C. 湖南方言D. 粤方言3. 以下哪个不属于唐宋八大家?()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辛弃疾4.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高鹗C. 施耐庵D. 罗贯中5. 以下哪个不是《史记》的篇目?()A. 《本纪》B. 《表》C. 《书》D. 《传》二、判断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累积与应用( 10 分)1.填空题( 5 分)(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分别,更那堪,冷淡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沉;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
( 5 分)(1)小明做事粗心,他想写一句话来警觉自己,以下句子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C)(2分)。
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边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3分)吴人的先人很会唱歌,这是尽人皆知的。
,并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采集保留。
但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先人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A.吴歌、白茅山歌古往今来都有人会唱。
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古往今来都会唱。
C.有人古往今来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古往今来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 70 分)(一)阅读下文,达成3-7题( 16分)知识与理论①依照我们的知识,桌面是圆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构成。
原子之间有空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
好多人迷惑:理论和知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仍是该固守知识?②其实,理论和知识很难抽象地拿来比较。
由于平常说的“知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琐。
鲸鱼是一种鱼,这份知识保留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知识。
太阳东升西落是知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知识。
为了划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 “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知识称做“科学知识”。
本文要议论的知识,是指来自平常经验的知识而非科学知识。
“知识” 这个词也不可以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平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真相信的东西不切合平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知识”。
2023高考上海语文卷的详解
2023高考上海语文卷的详解(本文是对《2023高考上海语文卷》的详尽解析。
其中包括现代文《蔑匠阿爷》,“王教授写了一本关于进化论的科普著作……”;古诗文《酬李少府见赠》、《儒贾传》、《游京师郭南废园记》的阅读题答案、考点分析及解题指导。
三篇古诗文《酬李少府见赠》、《儒贾传》、《游京师郭南废园记》均有详尽的现代汉语译文。
文末附有空白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2)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正面描写出天姥山直插云霄,耸立天外的雄伟气势。
(第①题名句默写,常规上下句默写题。
第②题2分,除上下句常规默写外,还有文学常识默写。
第③句是情景默写,根据语境,使用语文知识进行识别、判断、归类等的默写,有难度。
在此“正面描写出天姥山直插云霄,耸立天外的雄伟气势”这一提示语中“正面描写”的术语要重视,即可。
这要求考生精准记忆,理解诗歌常见手法。
古诗文默写:首先,背熟要求我们背诵的古诗文及文学常识;其次,认真审读题干及出处,特别理解性默写;最后,默写时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颠倒,不写错别字。
这里“己”“崇”“拔”要特别留意。
评分说明:每空1分,多字、少字、错别字,都不得分。
)2.按要求作答。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C )(2分)为了应对新能源车的充电难题,不少高速公路服务区正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比如,在某服务区,一批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已上岗半年有余。
所谓充电机器人,,,,,只需扫描服务区内相关二维码进行操作,工作人员会将充电机器人移动到车辆旁边帮助充电。
①充电枪位于身后两侧②它的外形憨态可掬,像一辆小型面包车③其实就是储冲一体化的移动充电宝④车主需要充电时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考根据语境,凭借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掌握,进行识别、判断、归类等。
高考真题——语文(上海卷)解析版
一、必备考点梳理 考点1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如何理解“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
如果我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别人。
2.如何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
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别人的存在,更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实质 关系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实质所在。
考点2 理解至上 善待他人 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之上。
2.换位思考的含义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3.换位思考的实质 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4.为什么要以欣赏的态度待人 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他人,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更谈不上奉献爱心。
我们以挑剔的眼光看人时,所获得往往是讥笑、不满、愤怒和误解;当我们以欣赏的眼光看人时,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
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爱心。
知识与能力: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详细解释教师版
全国一般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毕第1—6题。
(17分)地图与理论模型①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展现出汽车旳构造,并且可以让某些试验愈加便捷。
举行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索应当邀请谁参与、需要准备哪些食物等,这时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种模型。
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一样,它不是一种实物,而是一种‚理论‛。
科学家旳工作与此相似,也是构建某种理论模型,只是此类模型旳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②地图也是一种模型。
地图与理论模型旳类比有助于我们理解理论模型旳特点。
我们先来做一种练习。
请看一张某大学校园旳局部地图:③这张地图旳右边画有一种箭头。
请问:箭头指示旳东西足什么?④人们一般会回答:箭头指示旳是一幢建筑。
假如我说这答案不仅是错旳,并且主线不着边,你会怎样想?你肯定会怀疑这是个把戏。
没错,你旳怀疑是对旳旳,但这个把戏旳背后却是最为关键旳问题。
⑤对旳旳答案是,箭头指示旳是一种矩形图框。
这就是真正为箭头所指旳东西。
人们会回答箭头指向了一幢建筑物,是由于根据地图和与之对应旳实际环境,矩形图框显然表达一幢建筑物。
但建筑物只是矩形图框所示旳物体,而不是矩形图框自身。
⑥这个练习旳目旳是指出地图与其所示旳对象不是一码事。
当然,这只是一种把戏,生活中没有人会混淆地图上旳一种矩形图框和现实中旳一幢建筑。
毕竟..,你可以将一张街道地图折起来放进你旳口袋,却不也许把一种街道折起来放进口袋。
而理论模型与客观对象间旳差异却轻易被人忽视,这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⑦我们都懂得地图和它所示旳对象是不一样旳,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重要旳联络。
那么,地图是怎样与一种特定空间发生联络旳呢?⑧第一,地图与它所示旳对象在构造上具有特定相似性。
就地图而言,构造旳特定相似性是空间上旳。
例如,地图中旳线条旳空间关系,与地图所示旳街道旳空间关系相对应。
⑨第二,我们拥有一套社会约定来绘制和阅读地图。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上海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上海卷)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考据、批评与欣赏朱光潜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
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那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梵音,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度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
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
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
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
欣赏之前要有了解。
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
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
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
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
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
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0.5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①_____________,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②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八声甘州》)③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2.按要求选择。
(5分)⑴学校新建一座亭子,想要悬挂一幅楹联,以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志存高远,你认为合适的一联是()。
(2分)A. 读书作文,我用我法;莳花种竹,吾爱吾庐。
B. 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
C. 事到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
D.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⑵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一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远远望去,美术馆造型如同几个大小不一的方盒子堆叠交错,富于现代的几何感;外观黑白相映,___,___,___。
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第一印象,似乎预示着这座美术馆将助力传统艺术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①俨然从建筑立面上绘就一幅中式画卷②又恰好是水墨与宣纸的颜色③也突显出江南建筑的特点A. ②③①B. ②①③C. ③①②D. ①②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①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这个问题百年来一直存在争议。
②中国儿童文学自古有之这一观点始于1913年。
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虽无“儿童文学”之名,却有儿童文学之实,并以部分古代小说与民间娱儿故事为证,后来认为古代存在儿童文学的学者几乎都以此为依据。
而反对者认为,儿童文学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古代并未发现‘儿童’, 没有‘儿童’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的儿童文学不可能产生。
因此,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不同,它只有现代而没有古代。
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上海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地图与理论模型①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利。
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需要打算哪些食物等,这时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
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种实物,而是一种“理论〞。
科学家的工作与此相似,也是构建某种理论模型,只是这类模型的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②地图也是一种模型。
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有助于我们了解理论模型的特点。
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
请看一张某大学校园的局部地图:③这张地图的右边画有一个箭头。
请问:箭头指示的东西足什么?④人们通常会答复:箭头指示的是一幢建筑。
如果我说这答案不仅是错的,而且根本不着边,你会怎样想?你肯定会疑心这是个把戏。
没错,你的疑心是正确的,但这个把戏的背后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⑤正确的答案是,箭头指示的是一个矩形图框。
这就是真正为箭头所指的东西。
人们会答复箭头指向了一幢建筑物,是因为依据地图和与之对应的实际环境,矩形图框显然表示一幢建筑物。
但建筑物只是矩形图框所表示的物体,而不是矩形图框本身。
⑥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指出地图与其所表示的对象不是一码事。
当然,这只是一个把戏,生活中没有人会混淆地图上的一个矩形图框和现实中的一幢建筑。
毕竟,你可以将一张街道地图折起来放进你的口袋,却不可能把一个街道折起来放进口袋。
而理论模型与客观对象间的差异却简单被人忽略,这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⑦我们都了解地图和它所表示的对象是不同的,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那么,地图是如何与一个特定空间发生联系的呢?⑧第—,地图与它所表示的对象在结构上具有特定相似性。
就地图而言,结构的特定相似性是空间上的。
例如,地图中的线条的空间关系,与地图所表示的街道的空间关系相对应。
⑨第二,我们拥有一套社会约定来绘制和阅读地图。
没有这些约定,地图只是绘有不同线条的纸。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分析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分析开启高考成功之门的钥匙有三把,其一:勤奋的精神;其二:科学的方法;其三:良好的心态。
高考加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上海高考语文真题,仅供大家参考!上海高考语文真题第一部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映射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艺术,它决定于作家对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整体认识。
曹雪芹是一位最注意完整地把握和表现生活的作家,他从不孤立地写一个人、一件事,而总是着眼于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去把握和表现生活。
映射就是指作家透过生活的表层,从内在关联中揭示出发人深思的底蕴。
他写一个人、一件事,其意义并不只是孤立地表现这个人、这件事本身,而是映射到其他人、其他事上面,在互相关联中从整体上显现出多方面的深刻丰富的含义。
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之前,正在紧急之际,宝玉盼望有一个人去报信,以免皮肉之苦。
这时恰好来了一个聋老婆子。
宝玉急切地对她说:“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可因这老婆子耳聋,把“要紧”听成了“跳井”,便以为是说金钏儿跳井的事,立即回答说:“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又说:“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
”金钏儿的死,在贾府里只算得一件小事,可是曹雪芹写来却颇具匠心。
写金钏儿受辱在第三十回,写她悲愤跳井自杀在第三十二回末,此后又在好几处描写相关人物时多次提及这件事。
这里,作者特意写这么一个聋老婆子的出现和她说的这番话,就是着眼于生活内在的相互关联,映射出多方面的意义。
当然,安排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上场,首先是出于情节发展上的需要,即为下文写王夫人和贾母的出场,写这场轩然大波的收束作铺垫;其次,是在人物描写上的多层映射。
这个聋老婆子,作为贾府中的一个老仆妇,同是奴隶,其身份地位同金钏儿是一样的,却对金钏儿被逼惨死表现得极其冷漠。
这就自然映射到贾政身上,体现贾政的虚伪。
贾政在刚听说金钏儿跳井自杀时,曾说:“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我家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上海语⽂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然后君⼦。
(《论语•雍也》)(2)风急天⾼猿啸哀,。
(杜甫《》)(3)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两句,指出屈原志趣⾼洁,所以其作品多⽤⾹草美⼈作⽐。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语段空⽩处,语意连贯的⼀项是()。
(3分)要想真正铲除食品安全谣言滋生的土壤,需要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以识别和抵御谣言的侵袭。
专家指出,应,,,,,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①通过搭建平台②填补信息真空地带③把科学家、媒体和企业纳入其中④及时满足公众的需求,减少公众误解⑤及时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A.①③⑤②④B.②③①④⑤C.④①③⑤②D.⑤②①③④(2)吃⼩龙虾的季节到了,关于“⼩龙虾不安全”的说法又成了⼈们关⼼的话题。
⼩明从报刊和⽹络上读到⼀些相关内容,以下最不可信的⼀项是()。
(2分)A.标题:《⼩龙虾⼲不⼲净,⾷客越来越懂经》,来源:《解放⽇报》。
B.标题:《震惊!盘中餐竟然长在污⽔⾥》,来源:《最新发现》公众号。
C.标题:《⼩龙虾或与多种疾病有关》,⽶源:某⽹站《健康养⽣》专栏。
D.标题:《连续多年抽检合格,本地⼩龙虾放⼼吃》,来源:某刊《求证辟谣》专栏。
⼆阅读70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第3-7题。
(17分)⼩明在阅读科学史献时,被《迷⼈的哥⽩尼》这⼀标题吸引。
哥⽩尼到底迷⼈在何处呢?他决定对此进⾏⼀⽂番学习和探究。
迷⼈的哥⽩尼吴国盛○1哥白尼被公认为现代科学的肇始者,他的日心说成为现代科学的常识。
但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不是真知。
谁是哥白尼?他为何要用日心说替代地心说?通常的回答是:哥白尼是一位天文学家,他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更符合天文观测事实。
但这样的回答似是而非。
○2其实,哥白尼是一位教士,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天文学研究,在最后的岁月里写出了他的传世之作。
2022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022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1.默写。
(5分)(1)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
(司马迁《屈原列传》)(2)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__________》)(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答案】(1)与日月争光可也(2)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或前赤壁赋(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评分说明:每空1分,多字、少字、错别字,都不得分。
2.选择题。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创新是数字劳动的重要推动力,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持续创新创造成为必然要求。
①信息的流动速度实在太快②及时深入地洞悉顾客需求和期望③它包括对产品、系统、流程、营销和人的持续改善④有价值的技术和创意转瞬即逝A.③④①②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学校组织“《红楼梦》演出季”活动,某学生小组改编“宝玉挨打”的情节参加演出,他们力求台词符合原著中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以下台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黛玉对宝玉说:早就对你说过,你真是执迷不悟啊!B.宝钗对宝玉说:这次活该你挨打,就是自食其果!C.贾母对贾政说:你想想,你父亲是怎么管教你的?D.王夫人对贾政说:我现在就死给你看,一了百了!【答案】(1)D(2分)(2)C(3分)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材料一:①对于经济学是不是科学,学界争论颇多。
达尔文曾这样解释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
”科学的本质取决于研究方法。
判断经济学是科学的主要依据在于它在对经济现象和规律的探索过程中运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②首先,经济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采用实证方法,超脱了价值判断,以客观态度研究经济现象。
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
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已经结束,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试题难度和解题方法,本文特为大家整理了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祖国的山山水水,是我们最美的画卷。
B. 一如既往地,他总是细心照顾着老人。
C. 落叶飘飞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悲伤。
D. 那一天,他向我诉说着他内心的秘密。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选项中使用了顿号来连接思路,B 选项中使用了“、”号来列举,C选项中使用了逗号来隔离成分,D选项中使用了句号来结束句子。
所以正确答案是D。
二、阅读理解《知否知否》是近年来备受广大观众追捧的电视剧,其真实记录了清朝时期一个出身寒门却两次考中举人的女子的传奇人生。
下面是该剧主人公明兰和典医方霁生的对话:方霁生:这位姑娘的脉象很不稳定。
明兰:我知道,可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方霁生:你爱的这个人,他现在要何去何从?明兰:他,他要去西夏当官。
方霁生:西夏啊,那可真是个危险的地方。
明兰:我知道,可是,他说他要去。
方霁生:可你自己现在需要他啊。
明兰从霁生的眼中看到的,不是批判和攻讦,而是一片理解和宽容的温情,从未有过的亲切。
看完这段对话,我们可以发现()。
A. 方霁生对明兰的态度非常苛刻B. 方霁生认为明兰的情感和生命都非常重要C. 方霁生和明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恩怨情感D. 方霁生对明兰的情感并不在意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方霁生并没有对明兰进行严厉批评,而是体现了一种互相理解、宽容的情感,他也认为明兰的情感和生命都非常重要,因此正确答案是B。
三、作文请以“夜深了,学生宿舍的灯光却满满的。
”为题谈谈你的感受。
范文:夜深了,学生宿舍的灯光却满满的,这一幕总让我回想到大学的时光。
在那段时光里,我们熬过的一个个彩色夜晚,折射着我们不甘平庸的年轻心。
那时,我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却没有几个人不舍得买辆自行车;那时,我们没有什么社交圈子,却没有几个人不依然可以在小小的宿舍里,边爱着电视边抱着零食度过整整一个宿舍月份。
最新2022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最新2022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2022年全国普通高考上海语文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8分〕家园城市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城市建设不仅指建造物质环境,还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尽管相对于西方兴旺国家,我们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开展迅速。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开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
两者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
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它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同时突出了对以文化为根底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因此,设计者在注重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现代城市兴旺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
因此,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时机,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
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
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⑥家园城市需要传承城市传统,包括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方面。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古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弗之怠,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②而下,尤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归而告以状,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①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
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
清代名臣、《四库全书》总篡官纪昀,为解元时即得彭端淑提携,后成为清代学术界权威。
②买舟:租船。
1.下列对划线句子的划分中正确的一项是:()A.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B.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C.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D.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2.与“归而告以状”在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久而弗之怠B.贫者语于富者曰C.子何恃而往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尤未能也”中“尤”通“犹”。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上海卷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上海卷高考语文试题解析上海卷高考语文试题解析(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熊易寒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
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
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
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
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见。
如此看来,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⑤为什么要尽可能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引文的核心观点。
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它们的分歧是什么,共识是什么,然后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
二是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效节省篇幅。
⑥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
因为有了文献综述,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有限的版面会更加紧张,但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
因版面限制而砍去综述,实在是削足适履的不智之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详解解答□□□□后二位校验码号码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应该正确对待文献综述熊易寒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大重视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地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
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
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
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
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意识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
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
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④为什么综述性文章要由大家执笔?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
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是你在驾驭文献,而是文献驾驭你。
我们(特别是初学者)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常常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免犯糊涂,此乃“段位”不够所致。
最后,这类综述性文章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性意见。
如此看来,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理所当然了。
⑤为什么要尽可能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引文的核心观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来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共识是什么,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
二是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可以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效节省篇幅。
⑥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因为有了文献综述,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有限的版面会更加紧张。
⑦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对于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不能仅仅把文献综述看作论文写作的一个步骤、程序,或者是有关方面的一个规定,更应该看到,这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
这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性问题。
可以说,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
1.概括第①段大意。
(25字以内)(2分)2.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②段空格处的一项是()(2分) A.通常大多都 B.大多通常都C.都通常大多 D.通常都大多3.第③段加点词“倾听”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4.简析第⑥段的作用。
(3分)5.联系上下文,对第⑦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的观点概括提炼,不能重复别人的观点。
B、文学综述不是简单重复原文观点,而是对原文的发现和发展。
C、文献综述要突破原文观点的限制,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
D、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观点加以整合,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
6.作者认为优秀的文献综述具有哪些价值?(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
(22分)冬阳·童年·骆驼队伍林海音①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②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
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③爸爸在和他讲价钱。
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
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
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④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
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⑤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
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⑥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
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⑦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
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地,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⑧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⑨“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⑩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们戴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⑾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⑿“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⒀爸爸想了想,笑笑说:⒁“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⒂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
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
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
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的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
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⒃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⒄“夏天它们到哪儿去?”⒅“谁?”⒆“骆驼呀!”⒇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21)“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22)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23)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24)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贝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7.第⑥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2分)8.对骆驼挂铃铛的解释,“我”的想法比爸爸的想法“更美”在哪里?(3分)9.作者多处描述骆驼队,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6分)A.第①段由一句话构成,简洁而有画面感,将骆驼队这一描述对象凸现出来。
B.第②段先写骆驼群的沉默,再写拉骆驼的人头上冒的热气,有比较的意味。
C.第③段中画线的“但是”一词有强调的作用,语意上与上文没有形成转折。
D.第④段“屈”、“撅”、“跪”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让人们感觉到骆驼的温顺。
E.第⑩段不用对话描写而是转述爸爸的话,改变了表达方式,行文富有变化。
F.第⒂段描写了冬天快过完时的骆驼队,暗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
10.有人评论林海音的文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3分)11.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
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4分)12.“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
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4分)(三)默写。
(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苟子《劝学》)(3),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4)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七则》)(5),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6),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7)一夫当关,(李白《蜀道难》)(8)月子弯弯照几州,。
(杨万里《竹枝歌》)(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
(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
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和“客船”。
(1分)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7分)卜式传①卜式,河南人也。
以田畜为事。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使者以闻。
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
”于是上不报式。
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