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
【高考专题】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10篇 五(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10篇五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太常引·送商参政西行杨果一杯聊为送征鞍。
落叶满长安。
谁料一儒冠,直推上,淮阴将坛。
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
且放酒肠宽,道蜀道,而今更难。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杯”句直陈其事,写与朋友举杯相别,表现出二人深厚真挚的情感。
B.“落叶”点明了送行是在秋季,这句体现出萧瑟的氛围,表现了离别之情。
C.“谁料”句,“谁料”有调侃意味,表现作者对朋友的赞美和自己淡淡的失落。
D.“直推”两句,运用韩信的典故,表达了祝贺之情以及对朋友建功立业的期望等。
(2)“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三句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河湟①杜牧元载②相公曾借箸③,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④,忽遗弓剑⑤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①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安史之乱时被吐蕃占领,②唐代宗时的宰相,主张收复河湟。
③为君王谋划国事。
④汉代晁错主张削藩定边,但景帝听信谗言将他杀害。
⑤唐宪宗去世的委婉说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亦”字表明元载和宪宗都曾关注西北边防,渴望收复河湟失地。
B.第三句照应首联两句,引晁错典故意在说明元载虽有安边之志,但终被皇帝杀害。
C.颔联中“旋”“忽”写出了世事难料,主张收复失地的君臣都不幸作古,空留遗憾。
D.颈联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河湟地区的百姓虽戎服在身,但心依旧是汉心的气节。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新高考2020届高三语文大二轮复习测试诗歌赏析五
新高考2020届高三语文大二轮复习诗歌赏析(五)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平甫①金山②会宿寄亲友王安石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③。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④恨未能。
【注】①平甫:王安国的字,安国为安石长弟。
②指镇江的金山寺。
③西兴:浙江杭州萧山西兴镇,范蠡曾筑城于此,吴越曾在此鏖战。
④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树,又传说为东方海中的古国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起笔横空而来,句中“天末”“海门”“横”等词营造了宏阔的画面。
B.第二句视线拉近,描写眼前景物,以“沙岸”与“西兴”相比,大大丰富了诗意。
C.第三、四句写夜色中金山的所见所闻,作者在描写中极力表现了市井夜景的凄凉。
D.前六句诗,作者以时间为序,写了由黄昏到初夜再到深夜的过程,章法井然有序。
2.这首诗中间两联写景颇为精妙,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清明二首(其二)杜甫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①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②。
十年蹴鞠③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④,家人钻火用青枫⑤。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⑥山河锦绣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注】①偏枯:麻痹。
②左书空:用左手在空中写字。
③蹴鞠:踢球。
④紫塞:泛指北方。
⑤青枫:古人钻木取火,四时各异其木。
《周礼·月令》规定,春天用柳,夏天用枣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树,冬天用槐檀。
春季当用柳,荆楚却用青枫。
⑥汉主:指唐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联近承首联,“系舟”对应“飘泊”,“左书空”对应“右臂偏枯”,将老病漂泊的境况具象化。
B.第五联里的“秦城”“汉主”含蓄深婉,真切动人地表达了诗人想念京华之深,欲归故都之切。
C.尾联以“春”“白”叠用见妙,春水归向洞庭, 白苹逢春生长,让原本愁苦的诗人又顿感欣慰。
D.本诗前三联侧重叙事,叙中融情,后三联重在写景,景真情切,两大部分双峰并峙,各显千秋。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9~20题。
(8分)戏答诸少年(唐)白居易顾我长年头似雪,饶君壮岁气如云。
朱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时不放君。
古树(唐)徐凝古树欹斜临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
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
19.《戏答诸少年》中“朱颜”一词意为,《古树》中“”一句写出古树的老态。
(2分)20.简析两首诗在说理方法上的相同之处。
(6分)【分析】(19)本题考查对诗中关键词的理解以及诗句的理解。
要结合平时积累以及语境来理解。
(20)本题考查对诗歌使用的表现手法的掌握。
先准确地答出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为何是这样的手法,再分析传达的感情。
【解答】(19)对“朱颜”的理解可结合学过的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里“只是朱颜改”一句中朱颜的词意,应该是指红润美好的容颜。
“枝不生花腹生草”一句写出了古树的老态,它已经不开花且腹中长满了草,证明了它已经老去。
(20)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第一首写了诗人年老,头发已经白似雪,而少年们气概如云,两者对比,写出了自己的感慨。
第二首诗后两句“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说行人从来没见过树年青时,但是古树却已经见证了几番苍老,将“行人”与“古树”的年龄对比,写出了世事变迁,人与物代谢不同。
第一首后两句“朱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时不放君”通俗易懂,任何人都逃脱不了苍老的命运,诗人对青春难再有深刻认识。
第二首诗借写古树来表达对宇宙无限而人生短暂的感慨。
所以都喻指深刻,可以说是“借题发挥”。
答案:(19)红润美好的容颜(答“年轻的容颜”亦可)枝不生花腹生草(20)①都运用对照(对比)写法。
《戏答诸少年》将诗人的年老“头似雪”与少年的“气如云”对比,写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古树》将行人与古树时序(年龄)进行对比,写出了树的古老及世事的变迁。
②都在借题发挥。
《戏答诸少年》以“戏答”为题,以看似戏谑的笔调写出了诗人对岁月如流、青春难驻的深刻认识;《古树》以吟咏饱经沧桑的古树来表达自己对宇宙无限而人生有限的感慨,颇具韵味。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王禹偁作品精选精练
王禹偁作品精选精练春居杂兴二首【注】王禹偁其一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其二】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
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
【注】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次年春写下此诗。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首从写景入手,首句以盛开的桃、杏显示春光的美好,间时点题“春”字。
B.第一首第二句落实了首句景之所在,又引出诗人并点明其身份,为下句的发问做铺垫。
C.第二首写春天的云彩时而像兽时而像禽,并以此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表达题旨。
D.这两首诗篇幅虽小却布置得宜曲折有致,相对第一首而言,第二首写得更显直露。
2.诗人借责问春风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两首诗谈谈你的理解。
(6分)【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诗人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要结合描写责问春风的诗句详细分析感情。
【解答】(1)C.“并以此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表达题旨”分析有误,第二首诗的题旨为对翻云覆雨玩弄权术的奸侯小人的憎恨。
(2)其一写到“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为什么春风竟然容不得桃树杏树,惊走了莺黄又吹折数枝花?表现了诗人喜爱桃李的真挚感情,本来还有桃花杏花相伴,不至于太过孤寂,现在它们也被春风吹走,表现了诗人生活的孤寂凄凉。
桃李本是为春光增色,但是却被春风吹折。
诗人借桃李的遭遇来暗指自己对朝廷尽职尽责,却蒙冤被贬,传达出心中的苦闷与愤恨之情。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古诗词鉴赏(三)
2020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古诗词鉴赏(三)(江苏)一、古诗鉴赏 (10 分 )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九日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患病起登江登台。
竹叶① 于人既无分,菊花此后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冷清各安在,兵戈衰谢两相催!①竹叶:竹叶青酒。
⑴依据前两联,回答诗人当时的处境如何。
(3 分)⑵颈联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情形?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述。
(4 分)⑶联合全诗,简要剖析诗歌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感情。
(3 分)二、古诗词鉴赏( 10 分)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送严士元①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小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认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注 : 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
②阖闾城,苏州城。
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1)用自己的话归纳首联中“水国”春季的特点。
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详细表现这些特点的?( 3 分)(2)中间两联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感情?( 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尾联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情怀,请简要剖析。
(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词鉴赏(10 分)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幽州夜饮张说冷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睦,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冷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述了什么样的情形?有何作用?( 4 分)▲▲(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如何的心情?(3分)▲▲(3)清人姚范议论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详细剖析。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 含解析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此诗前六句绘写雪后黄楼之景,后两句抒发之情。
写景精微细腻,写情深远绵邈。
答案长忆(思念)友人2.《诗林广记》评曰:“‘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二句尤妙。
”这两句妙在何处?试作赏析。
答:答案①意象繁密。
“云日”“松雪”“溪山”“晚风”四组景物两两相对,一字一意,用最简练的意象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情感。
②用词精炼。
“明”形象地刻画了松雪在阳光照射下明亮耀眼的状态;“进”写出了雪后冷风吹拂而带来的阵阵寒意。
“明”“进”的使用,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有了生气。
③动静结合。
“云日明松雪”表现出薄云遮掩的日光映照松雪的静态,“溪山进晚风”写出晚风吹进溪水纵横的山间的动态。
④多种感觉的融合。
既有“云日、松雪”等所见之景,又有隐含在“溪山进晚风”里的所听之声,还有“晚风”吹拂下,带来阵阵寒意的所触之感。
⑤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借助“云日”“松雪”“溪山”“晚风”等意象,营造空明澄净的意境,抒发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寄情山水的洒脱情怀。
(写出三点即可)1.诗歌开头四句描绘了一幅的画面。
答案雪后空明澄净2.结合全诗,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答案诗歌通过描写雪后薄云遮日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清白交映的松雪图,并借用典故传达诗人冲淡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思念。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颈联中的“句中眼”分别是和。
答案静闲2.本诗为忆友之作,而全诗并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人是如何怀友的。
答:答案①首联对仗,以“寒更”对“清镜”,见“衰颜”而生迟暮之感,为怀人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②中间两联调动听觉和视觉,透过雪景传达无处不在的静寂寒冷,用环境描写为转写对胡居士的忆念蓄势。
③尾联借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回忆胡居士。
借用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写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样贤达而固穷守志,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思念。
【高考专题】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9篇 二(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10篇二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
孤山寺遇雨白居易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
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
空濛连北岸,萧飒入东轩。
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白诗首联中的“拂波”一词把乌云低压水面的情景写得极富动感,为后面写雨做了铺垫。
B.白诗颈联从空间着笔,“北岸”“东轩”二词写出了风雨飘飞,一片迷茫,交代了拟宿的原因。
C.苏诗第一句写乌云翻涌如墨汁泼洒,但却遮不住山,借乌云的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
D.苏诗第三、四句写风吹云散雨过,西湖水碧如镜,表现了天气转变之快,境界大开。
(2)这两首诗所写的雨各有什么特点?“风荷一向翻”和“白雨跳珠乱入船”向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吴中书事杨乘①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③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唐朝诗人。
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
宣宗大中元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
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传说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
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中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B.颔联“名归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C.颈联描写眼前之景,意蕴丰富,“自”重在表现香径荒凉冷落,“空”意在渲染响廊空寂无人。
D.尾联“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的意蕴相同,表达了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
xx作品精选精练春宫怨xx【注】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xx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xx女,相忆采芙蓉。
【注】杜荀鹤:唐朝诗人。
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早”字仿佛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深长的叹息,说明被误之久。
B.三、四句用幽怨的反问语气,进一步写岀了宫女欲妆又罢的心情。
C.后四句写宫女回忆起入宫以前每年在家乡溪永边采莲的欢乐情景。
D.从整首诗来看,诗人不只是在代宫女寄怨写恨,同时也是自况。
2.有诗评家认为这首诗传神地把“春”与“宫怨”密合无间地表现出来。
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一特点。
(6分)1.C2.①诗歌前四句写宫女的“宫怨”,五六句从镜前宫女转到室外春景。
这两句写景,是围绕着宫女的所感(“风暖”)、所闻(“鸟声”)与所见(“花影”)来写的。
②临镜的宫女怨苦至极,无意中又发现了自然界的春天,以乐景衬托出她心中无春的寂寞空虚之感。
景中之情与前面所抒写的“宫怨”是一脉相承的。
③最后两句由眼前的“春景”,使宫女想起了入宫以前每年在家乡溪水边采莲的欢乐情景,以往日的欢乐反衬出今日的“宫怨”之深。
(一共三条,每条2分;共6分。
)投xxxxxxxx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xx谒xx。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4.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3.D4.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三)
2020届高三二轮专题卷:古诗词鉴赏(三)(江苏)一、古诗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①竹叶:竹叶青酒。
⑴根据前两联,回答诗人当时的处境怎样。
(3分)⑵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述。
(4分)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二、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严士元①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
②阖闾城,苏州城。
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1)用自己的话概括首联中“水国”春天的特点。
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具体表现这些特点的?(3分)(2)中间两联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幽州夜饮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3)清人姚范评论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具体分析。
2020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2
2020届语文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古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9分)白帝[注]杜甫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2.诗歌的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9分)寒雨中偶赋陆游鬓毛萧飒齿根浮,徂岁翩翩肯暂留?穷巷多泥谁问疾,空阶滴雨又经秋。
自营可笑夸三窟,善守宁须筑百楼[注]?但使胸中机事尽,一樽随处送悠悠。
[注]百楼:指古代瞭望敌情的高台。
东汉末年公孙瓒筑百楼进行防御,却被袁绍攻破。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第一句描述自己年老体衰的现状,白发已经稀疏,齿根开始松动。
B.第三句感叹自己身患疾病,但是由于所住的地方泥泞难行,无人前来探望。
C.第四句用空阶滴雨的景象渲染了空寂凄寒的氛围,增添了人生的感伤之情。
D.既想营一己之私,又自夸能以狡兔三窟来避祸,作者觉得这样做非常可笑。
4.请从诗中两处反问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6分)答: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9分)木兰花慢[元]张弘范①功名归堕甑②,便拂袖,不须惊。
且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
人间事,良可笑,似长风、云影弄阴晴。
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
浩歌一曲饭牛③声,天际暮烟冥。
正百二山河,一时冠带,老却升平。
英雄亦应无用,拟风尘、万里奋鹏程。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 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贺新郎·九日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①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②,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 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
②南朝狂客: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曾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B. “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泪,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
C. “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
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
D. 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
“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
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2. 词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各题。
菩萨蛮纳兰性德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B. “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
C. 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
D. 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古代诗歌鉴赏(二)
古代诗歌鉴赏(二)一、(南昌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辛弃疾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①。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②。
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注] ①一霎儿价:一会儿的工夫。
②《列子·黄帝》记载:“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
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多用以表示厌恶机心。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的上阕首写云,次写骤雨,再写放晴,写得颇有季节特点,特别是“骤雨一霎儿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日阵雨的特点。
B.“青旗”二句,作者由近及远,层层推进,富有吸引力。
既交代了作者的去处,又点出闲居生活的百无聊赖,别有一番风致。
C.“只消”二句情景相生,作者说只想在山色水光中度过这个清闲的夏天,既用以收束上阕的书写闲情,也作为下阕描绘景物的张本。
D.下阕是作者设想在此生活的情景。
作者酒醉之后,在这里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只见窗外松竹环绕,气度潇洒脱俗,十分幽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应该是上阕“描绘景物”,下阕“书写闲情”。
答案:C2.词的下阕“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二句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
解答表达技巧类的诗歌鉴赏题,一要积累、熟悉各种表达技巧,二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
从“觑着人欲下未下”可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白鸥的胆怯、迟疑。
从注释②可知这两句运用了典故,“白鸥”象征着没有机心,而“欲下未下”的迟疑则表明白鸥怀疑作者有了机心,再联系作者的生平,可知作者于此处委婉地表现了自己在官场上受猜忌的遭遇。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
司空曙作品精选精练xx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xx别,几度①隔xx。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xx,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①几度:几年。
②翻:反而。
③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询问年龄。
“翻疑梦”,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
“更”字,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
“惜”字,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富有情致。
2.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6分)1.D项,【解析】“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错,应是“由上次别离说起”。
2.①“寒”“暗”二字客观地描写了与朋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孤灯照雨雨愈寒,湿竹环绕,烟云飘浮,显得更浓更暗;②“寒”“暗”二字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重逢又要伤别,心境备感凄暗;③“寒”“暗”二字使情景交融,展现了一幅寒冷、湿暗、凄清的老友话别图,既渲染了诗人悲凉黯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
xxxx司空曙辇路②xx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xx③,老作北朝臣。
【注释】①司空曙:唐代诗人。
经历安史之乱,其身世与庾信相似。
②辇路: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
③庾开府:庾信,南朝梁著名诗人,因曾官开府仪同三司,故称。
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间,梁为西魏所亡,遂被强留长安。
北周代魏后,他又被迫仕于周,一直留在北朝,最后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
3、诗歌前两句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两组对比,请简要分析。
(5分)4、诗歌最后两联使用了庾信的典故,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述。
【高考专题】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10篇 一(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10篇一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巫山高皇甫冉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
云藏神女馆①,雨到楚王宫。
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
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②中。
[注]①神女馆:神女庙,据说楚怀王游高唐遇神女,过后怀王思念神女,为之立庙。
②九秋:深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说巫峡位于巴东,高高的似在半空之中,点明巫峡的方位,描绘出了巫山高耸入云的状貌。
B.颔联说云雾遮蔽了神女庙,雨水洒到了楚王的离宫,化用典故,目的是渲染一种悲凉的氛围。
C.颈联从时间上来展现巫山的景物,其中“朝暮”指一天,“寒暄”泛指一年四季。
D.全诗辞采清丽,情意委婉,写出了巫山之雄伟,巫峡之神奇,四时之胜景,猿声之凄清。
2.颈联中的“落”“同”二字有什么巧妙之处?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①赋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①指叶衡,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借山写人,破题点明写作的缘由。
群山联翩而来络绎不绝,想同高雅之人交流,暗示出词人以高人自勉,渴望挥戈跃马驰骋疆场。
B.三、四两句借烟雨之景,表现出无限的怅惘。
无数青山被烟雨遮断,好像万马在烟雨中低回不前。
叶衡主战,却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词人的希望落空。
C.下阕前两句借白发直接点出愁,可见词人心中报国无门的愤懑已难以控制。
D.下阕后两句借鸥自笑:沙鸥全身雪白,怕是愁的最高境界了。
拍手大笑实为词人的情感挣扎。
(2)在表达情感上,这首词除了借景抒情,还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词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2020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
2020届语文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古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9分)夏日梦伯兄寄江南①黄庭坚故园相见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红。
诗酒一年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
河天月晕鱼分子②,槲叶风微鹿养茸③。
几度白砂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搘筇④。
[注]①作此诗时诗人与长兄分别已一年。
②鱼分子:游鱼产卵,散布水中。
③鹿养茸:雄鹿长出初生之角。
④搘筇:拄着竹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如梦如幻,动情地回忆了往日里与长兄从容和睦、懒睡醒来红日照射南窗的温暖而短暂的时光。
B.第三句的“隔”字无论是本身含义,还是在诗句中的位置,均十分微妙,是时空之“隔”,也是虚实之“隔”。
C.颔联手法灵活、情感曲折,一“隔”一“通”的巧妙呼应,使情思在虚实不同的时空中自由穿梭。
D.颈联与尾联巧妙衔接,自然无痕,景语情语融为一体。
“几度”“审听”的渲染,使尾联尤富情韵。
2.尾联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答: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9分)题李愬①画像(节选)惠洪淮阴北面师广武②,其气岂止吞项羽?君得李祐不敢诛,便知元济在掌股。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③。
君看鞬櫜见丞相④,此意与天相始终。
[注]①李愬,唐德宗时西平郡王李晟之子,曾生擒叛将吴元济。
②广武,指广武君李左车,赵国谋士。
③大梁公,唐朝功臣梁国公狄仁杰。
④丞相,唐朝宰相裴度,为平叛之役的最高统帅。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中,“师”是“请教”的意思,诗句是说韩信破赵,不杀赵国谋士广武君,向其请教攻燕伐齐之计,遂平燕、齐,项羽势孤。
B.三、四两句讲的是李愬设计擒获叛将吴元济的手下李祐,李祐不肯投降,李愬便将他诛杀了。
C.第五句赞美李愬有其父当年的风范,这里把李愬与西平郡王并提,表明了李愬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D.诗歌刻画李愬的形象特征时,通过议论统摄史实,这使得诗歌在议论的同时又带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语文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古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9分)夏日梦伯兄寄江南①黄庭坚故园相见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红。
诗酒一年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
河天月晕鱼分子②,槲叶风微鹿养茸③。
几度白砂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搘筇④。
[注]①作此诗时诗人与长兄分别已一年。
②鱼分子:游鱼产卵,散布水中。
③鹿养茸:雄鹿长出初生之角。
④搘筇:拄着竹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如梦如幻,动情地回忆了往日里与长兄从容和睦、懒睡醒来红日照射南窗的温暖而短暂的时光。
B.第三句的“隔”字无论是本身含义,还是在诗句中的位置,均十分微妙,是时空之“隔”,也是虚实之“隔”。
C.颔联手法灵活、情感曲折,一“隔”一“通”的巧妙呼应,使情思在虚实不同的时空中自由穿梭。
D.颈联与尾联巧妙衔接,自然无痕,景语情语融为一体。
“几度”“审听”的渲染,使尾联尤富情韵。
2.尾联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答: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9分)题李愬①画像(节选)惠洪淮阴北面师广武②,其气岂止吞项羽?君得李祐不敢诛,便知元济在掌股。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③。
君看鞬櫜见丞相④,此意与天相始终。
[注]①李愬,唐德宗时西平郡王李晟之子,曾生擒叛将吴元济。
②广武,指广武君李左车,赵国谋士。
③大梁公,唐朝功臣梁国公狄仁杰。
④丞相,唐朝宰相裴度,为平叛之役的最高统帅。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中,“师”是“请教”的意思,诗句是说韩信破赵,不杀赵国谋士广武君,向其请教攻燕伐齐之计,遂平燕、齐,项羽势孤。
B.三、四两句讲的是李愬设计擒获叛将吴元济的手下李祐,李祐不肯投降,李愬便将他诛杀了。
C.第五句赞美李愬有其父当年的风范,这里把李愬与西平郡王并提,表明了李愬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D.诗歌刻画李愬的形象特征时,通过议论统摄史实,这使得诗歌在议论的同时又带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4.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李愬的人物形象。
(6分)答: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9分)卜算子①朱敦儒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注]①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
本词作于此时。
②矰缴:矰,一种用于射鸟的短箭;缴,系在短箭上的丝绳。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该词采用象征手法,以南飞失群的孤雁,来象征靖康之变中包括词人在内的广大人民流离艰辛的情况。
B.次句的“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借指如风雨骤来的战争。
C.下片第一句,承接上句“寒汀立”,写旅雁独下寒汀后,未获得同情,有鸥鹭难亲之苦。
D. 失群的孤雁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李清照的“雁过也,正伤心”。
6.本词中的“旅雁”有怎样的特点?结合创作背景,试分析词人通过“旅雁”的形象,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6分)答:答案1.A[解析]A项,“回忆了”错,根据诗题“夏日梦伯兄”及第二句的“睡起”一词,可知首联上句是写梦中情景,下句则是写诗人醒来后所见之景。
2.[答案]尾联描绘了一幅诗人在白沙岸边、绿树影里拄杖而立,审听马儿嘶鸣声,迫切等待长兄到来的画面。
(2分)“几度白砂青影里”写诗人在白沙岸边、绿树影里多次寻觅长兄,表达了诗人对长兄思念的时间之久、程度之深;“审听”“搘筇”写出诗人拄杖而立,仔细听马儿嘶鸣声的情状,表达了对长兄到来的迫切期待。
(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解答本题要先将诗句的大概意思翻译出来,再写出表达的情感。
尾联描绘了一幅诗人在白沙岸边、绿树影里拄杖而立,审听马儿嘶鸣声,迫切期待长兄到来的画面。
“白砂”“青影”都是诗人寻觅长兄的地方;“几度”说明诗人多次寻觅长兄,表达了诗人对长兄思念的时间之久、程度之深;“审听”马儿嘶鸣,说明诗人在仔细听是否有马嘶叫的声音,表达了对长兄到来的迫切期待。
[原味翻译]梦回故园与长兄相见,从容和睦;醒来时,太阳红色的余晖已经照在南窗上了。
别离一年无人与我吟诗饮酒谈笑,相隔千里只能梦魂相通。
河水映着月晕游鱼正产卵,微风吹动槲叶鹿正养茸。
几次在白沙岸边、绿树影里,我拄着竹杖细听是否有归马嘶鸣。
3.B[解析]B项,“李祐不肯投降,李愬便将他诛杀了”错误,原意应该是李愬俘获李祐而不加诛,从此吴元济的命运已落股掌之中,胜利可期。
4.①政治远略,大将风度。
李愬俘获李祐而不杀,从此吴元济的命运已落股掌之中,胜利可期。
②气度非凡。
李愬有他父亲一样的仪容风度,又像当年唐朝功臣梁国公狄仁杰。
③政治远见,赤胆忠贞。
李愬在大获全胜后背着弓箭拜见丞相,表现了他不居功自傲、善识大体的品质。
(每点2分)[原味翻译]淮阴侯韩信向广武君请教攻燕伐齐之计,并采纳了他的建议灭了燕、齐,这种气概难道只是消灭了项羽吗?李愬俘获李祐而不诛杀,从此吴元济的命运就在李愬的掌握之中。
画像中的李愬着锦袍玉带,俨然有其父的仪容风度;身上佩着拄颐长剑,又正像当年的唐朝功臣梁国公狄仁杰。
你看李愬背着弓箭袋拜见丞相裴度,(可见)李愬忠于朝廷之志始终不渝。
5.D[解析] D项,李清照该词句中的“雁”并非“孤雁”。
6.旅雁的形象:①失群孤独;②饥寒交迫;③心忧迷惘;④凄苦哀鸣。
(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画面:①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②人们饥寒交迫,衣食无着;③前途渺茫,无所寄托;④亲人失散,哭声不断。
(每点1分,与“形象”的三点对应即可)[原味翻译]远行的大雁向南飞翔,风雨中与雁群失散。
饥渴辛苦的大雁双翅无力地下垂,只好独宿于清冷的小洲。
在地上,苦于沙鸥和白鹭难以亲近;在天上,时刻担心被弓箭射杀。
茫茫云海中找不到归宿,有谁来听鸿雁的声声哀鸣!二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9分)灞上秋居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了傍晚时分,灞原之上风雨停歇,雁群急急飞过的萧瑟画面。
B.诗人看到他乡树木落叶纷纷,想到自己滞留于外地,顿生落寞漂泊的伤感之情。
C.尾联写诗人感慨自己寄居灞上多时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间接写出怀才不遇的苦闷。
D.这首诗写景不假浮词雕饰,写情不做无病呻吟,具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2.这首诗的颈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
(6分)答: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9分)送路六侍御入朝①杜甫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②桃花红似锦,生憎③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
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两人重见,杜甫已51岁。
②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
③生憎:犹言偏憎、最憎。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既写出了与儿时朋友分别时间之久,又表明两人童年时代的友情之深。
B.颔联写久别重逢之欢,又写乍逢又别之愁,还猜想再相聚之地,慨叹人事难料。
C.诗的前四句由过去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
其中第三、四句颠倒次序,用上句带动下句,这样的逆挽如天外奇峰,化板滞为飞动。
D.诗人恼怒剑南春色无赖,是因为后会无期,离怀难遣,加重了诗人的离愁别感。
4.本诗颈联“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6分)答: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9分)河湟①杜牧元载②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③,忽遗弓剑④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①河湟,指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流域一带,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了河湟地区。
宪宗曾锐意收复河陇,却不及西征,猝然而逝。
诗人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主张讨平藩镇割据,抵御外族进扰。
②元载,唐代宗时宰相,对西北边防多所筹划,后因事被捕下狱,诏令自杀。
③晁错针对削藩提出很多好的建议,汉景帝却听信谗言错杀了他,“衣朝衣,就东市”。
④《水经注》中有“……山上有黄帝冢故也。
帝崩,惟弓剑存焉”之句。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以异族占领的土地——“河湟”为题目,十分醒目,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B.元载与晁错的主张和遭遇颇为相似,诗人叙其事,表达对他们的推重和惋惜之情。
C.“忽遗弓剑”,以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流露出诗人对其猝然而逝的嘲讽之意。
D.河湟百姓身着异族服装,处境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却没有被征服,他们白发丹心,永为汉臣。
6.本诗尾联颇受称道,请简要赏析。
(6分)答:答案1.C[解析]并非“间接写出”,而是直接写出。
2.[答案]①使用烘托的手法。
②露珠滴落的声响烘托出环境的寂静,与闲云野鹤般的僧人为邻,诗人处境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③表现出诗人长夜未眠的孤独之感和自身仿佛为世所抛的忧虑之感。
(每点2分)[解析]赏析诗句,可以从炼字、修辞、表现手法等多个角度入手。
此联比较明显的表现手法是烘托。
“空园白露滴”运用以动烘托静的手法,表现了环境的寂静;“孤壁野僧邻”运用烘托手法,以野僧烘托自己的孤独。
[原味翻译]灞原上已经风停雨歇,傍晚时只见接连不断的雁群急急飞过。
他乡的树叶纷纷落下,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寂静的空园里露珠不断滴落,独居的我只能与野僧为邻。
寄居在荒凉的郊外已经很久了,什么时候才能为君出力、为国献身?3.B[解析] B.“慨叹人事难料”错,应是慨叹人生苦短,再度相聚难有期,极度表现离别之痛。
4.[答案]①用乐景写哀情(用乐景反衬哀情);(2分)②桃花盛开红似锦、柳絮纷飞白于棉的绚丽春景本应让人喜悦,而作者用“不分”“生憎”表示反感;(2分)③强化了作者与路六侍御离别的悲哀之情。
(2分)[解析]这类题的答题模式:表现手法+解读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效果(作用或情感)。
“桃花红似锦”“柳絮白于棉”写风光明艳,当属乐景;关键词“不分”和“生憎”流露出作者反感的情绪,表达了作者与路六侍御离别的悲哀之情。
[原味翻译]与儿时的旧友分别了四十年,四十年间的杳无音信令我们都感到茫然失落。
一别四十年,时间是这样久,谁能想到在某地又重新相会?他乡遇故知,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同样没有想到,久别重逢,乍逢又别!现在我嫌恶桃花秀丽得如锦缎一般,憎恶柳絮比棉花还要白。
我恼怒剑南的春色无赖,是因为它冒犯了我这个愁人;而它之所以冒犯了我,是由于我和朋友后会无期,离怀难遣。
5.C[解析]C项,诗歌前四句抒发了诗人对于河湟迟迟不能被收复的感慨,所以对于主张收复失地的宪宗之死,诗人流露出的是叹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