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

合集下载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走得更远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走得更远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中小学生进行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

但是,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影响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不利因素。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进行深入地探索研究,以“行动计划”为抓手,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价值,形成系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中小学;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课程;核心价值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对于人才培养特别是青少年教育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受到极大重视并得到不断加强,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提出了重点举措。

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现状1.传统文化教育还处于重形式、轻实践的粗浅层面许多中小学校尝试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并进行了有益探索与总结。

有些学校以此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出现了不少所谓“国学班”“国学校”,甚至有人办起“私塾”。

然而,传统文化教育还处在较为粗浅的形式层面。

很多学校开设了经典诵读,笔者看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甚至身着汉服,诵读时也讲究呼吸气韵。

老师教得不可谓不用心,学生学得有模有样,至于理解不理解,是否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完全不管,表演的形式大于内涵和实践教育。

笔者发现,通过这样的诵读学习,学生们并不能把所学习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践行,还是把诵读内容单纯地当作知识来掌握。

传统文化教育中,虽然形式仪轨不可或缺,如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但是,这些绝不是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对文化精神的把握,让这种精神内化为孩子自觉的行为,比外在形式的模仿更为重要。

如果过于注重形式,没有实际践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只能沦为装潢与点缀。

2.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传承需要创新国学中有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但也有不适应今天的社会。

当前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当前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一些学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学中,也有一些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弱化,甚至忽视。

这种现状的形成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学生更加追求新潮的事物,传统文化逐渐被他们所遗忘。

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中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中,忽视了身边的传统文化资源。

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巨大,他们需要应付大量的学习任务和各种考试,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触传统文化。

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学习负担重,传统文化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内容。

一些中学生和其家庭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存在偏差。

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

中学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也不尽如人意,无法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学中。

一些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浅,教学方法也不够灵活多样,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

要改变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学校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课程设置中,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可以通过开设传统文化俱乐部、举办传统文化比赛等形式,提供多样化、有趣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家庭和社会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和引导。

家长可以积极参与中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和活动,与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

中学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理解,以更好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学中。

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修活动,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支持,提供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和平台。

举办传统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让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当前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多种问题和原因,需要从学校、家庭、教师和社会各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提高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研究——以北京市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为例

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研究——以北京市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为例

39FAXIAN JIAOYU 2018/01————————————————————————————摘要: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其传承及弘扬对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书法教育是书法文化传承的基础,本文分别就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书法练习、讲授书法文化及历史的好处及意义进行了简要说明。

在对北京市小学及初中书法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书法教育至今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由于1.学校缺乏对书法文化的传授与讲解。

2.书法课力度不够或经常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3.学生缺乏书法练习4.存在家长对于书法(主要为书写)的不重视现象。

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了学生对于书法不重视或毫无兴趣,与书法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没有得到提高,以至于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的成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义务教育;书法教育;改善措施————————————————————————————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

其起源可追溯至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出现的中国最早的汉字形式——甲骨文。

此后几千年间,书法作为一种载体、一种艺术形式,记载了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丰富成果,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之一种,作为中国文化催生出来的书艺花朵,自然折射了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另一方面,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又强烈凸现、凝聚着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及中国人的性灵华彩。

”[1]由此可见,书法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其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书法教育作为书法传承的重要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古语讲“字如其人”。

一个人写的字的好坏始终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参考标准。

让儿童进行书法练习,不仅可以让其写出的字赏心悦目,还可以促进儿童的自我发展,对其性格及思维有很大的塑造作用。

“较之那些没有接受过书法训练的儿童而言 , 接受了两年书法训练的儿童在情绪上相对安定、冷静, 性情相对温和、顺从,自我控制能力较强,思维也更为开阔、较少拘束。

顺义东风小学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问卷

顺义东风小学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问卷

“北京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问卷尊敬的学校领导和老师:您好!感谢您填写本问卷。

请在您认为符合实际情况的选项上划“√”,或根据要求作出回答。

答案无对错之分,问卷结果仅供收集信息使用。

您填写的信息和内容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

真诚感谢您的支持!北京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课题组2014年10月1.学校基本信息:区/县名称:顺义区??学校名称:顺义区东风小学?建校时间:1960年;校长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刘金广;请选择本校类型:A城区B城乡结合部C农村全校共个班,134个班;6200名学生,其中北京生源约占80%。

2.学校育人目标:博学善思儒雅向上自信阳光求实创新3.您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可多选)A 儒家、道家思想B 禅宗文化思想C 古典文学D 古典艺术(音乐、国画、戏曲、书法等)E 古代科学技术 F 传统节日和民俗G 传统礼仪文化H其他(请注明)4.关于传统文化,您认同以下哪些观点:(可多选)A 中国的礼仪规范都是繁文缛节B中国佛道和民间宗教宣扬迷信,不应提倡C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聚合剂,是族群认同的根基D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健全人格的时代新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本E 传统文化在推动和促进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方面作用不大5.您认为现在社会上出现的道德缺失问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关系吗:A 关系十分密切,如果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社会道德问题B 有关系,但是社会道德问题的出现也有别的因素影响C 没有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会改变现在社会的道德问题6.您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儿童青少年成长有哪些作用:(可多选)A 增强民族自豪感B 培育理想人格C 完善道德品质D 积累文史知识 E增强家国情怀 F 没太大作用和影响G其他(请注明)7.如果说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有问题,您认为有哪些原因(可多选,并请按照重要程度排序):A 育人目标不明确B 重视程度不够C 时间投入不足D 教材编排不合理E 重记忆,轻体验 F 缺乏专业教师G过度重视考试升学H 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G家长不支持 H 其他(请注明)8.您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哪个阶段开始比较好:A 婴幼儿B 小学C 初中D高中E大学9.您认为在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可多选,并按照重要程度排序)A.C.BA 记忆诵读B互动讨论C体验实践D其他(请注明)10.您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可多选,并按照重要程度排序)B.A.CA 学校教育B 家庭教育C大众传媒(网络/电视/报纸/书籍等) D其他(请注明)11.您认为学校目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资源在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方面:A 过剩B 刚好C 较少D 很少E 无?12.目前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和具体阐述情况:A 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有具体体现B 制定了专门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章制度、措施等C 通过德育、艺术教育等其他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所提及和渗透D 没有制定过任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规章制度或措施F.其他(请说明)13.目前学校属于下列哪一类情况:A具有3年以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验,已经形成鲜明特色B已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尚未形成特色C正在筹划,尚未开始14.学校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态度:A非常认同,渴望了解B认同,想要了解C不认同,不想了解15.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可多选)A 试卷考试B成果展示C成长档案袋D 其他(请注明)16.学校曾经开展过哪些方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可多选)A 展示/比赛B 名师名家进校园C 课题研究D 外出体验学习E 其他(请注明)17.作为管理者,您认为本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效果如何:A 非常好B 较好C 一般D 不好E 很差18.请列举出近年来学校开展过的3个最有影响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时间和名称分别是:(1)2011年“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

传统文化进校园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进校园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进校园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期为推动校园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进行抽样调查。

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0份。

访谈对象包括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学校校长、教师及学生代表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普及程度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校已经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其中70%的学校已经实施了多年。

这说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实施。

2.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主要形式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主要形式包括: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组织传统文化讲座、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等。

其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是最为主要的形式。

3.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效果评价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表示满意,认为活动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作用。

但也有30%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认为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四、问题与挑战1. 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目前,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主要依赖于学校自主开展,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导致教育内容不够系统。

2. 师资力量不足由于缺乏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许多学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3. 活动形式单一部分学校在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时,形式单一、缺乏创新,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五、建议与对策1. 制定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大纲和教材,加强课程建设。

传统文化学科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学科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学科调研报告传统文化学科调研报告一、引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灵,是积淀和传承几千年历史的瑰宝。

为了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展开了一次调研。

本报告将从教育、研究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

二、教育层面1. 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一些传统文化学科也被引入到中小学的课程当中。

2. 传统文化学科教学的问题和挑战。

传统文化学科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材内容过于生硬、老师教学方法单一等。

此外,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度相对较低,缺乏对传统文化学科的认同感。

三、研究层面1. 传统文化学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在传统文化学科的研究中,人们普遍关注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变革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和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等问题仍然是研究的难点。

2. 传统文化学科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传统文化学科的研究逐渐从传统的人文学科拓展到跨学科研究。

同时,一些新兴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被应用到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如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社交媒体的运用等。

四、实践层面1. 传统文化学科的社会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实践,如传统文化的展览、演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等。

2. 传统文化学科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文化产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应用,如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主题公园的建设等。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传统文化学科在教育、研究和实践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学科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

未来,我们期待通过加强传统文化学科的教育、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推动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学校教育文化与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报告

学校教育文化与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报告

学校教育文化与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角色变得越发重要。

学校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承担着教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对学校教育文化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了解目前情况,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

一、教育文化的现状1.1 教育文化的意义和特点教育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所倡导和传达的核心价值观、学术理念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等。

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1.2 学校教育文化的构建与推广学校应注重构建健康、积极的教育文化氛围,通过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规范来引导学生的行为,确保有序的教学环境。

同时,学校还应重视学校教育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如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举办主题讲座等,增加学生对教育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2.1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符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尊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2.2 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与推广学校应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和校园生活中,如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组织传统文化研习活动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各类文化节庆和纪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3.1 教育文化缺失的问题目前一些学校教育文化缺乏深入的内涵,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文化建设滞后、教风不纯和学风不良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形象。

为改善这些问题,学校可以加大对教育文化建设的投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管理力度,推动学校教育文化的深刻融入和全面发展。

3.2 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问题在学校中,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受到冷落,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不足。

这可能归因于当今社会舆论导向对西方文化的高度认同,以及一些学校对于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的不足。

小学生北京文化调查报告

小学生北京文化调查报告

小学生北京文化调查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遗产。

小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和民族的接班人,对于北京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旨在了解他们对北京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北京传统节日和特色食物的了解和喜好情况。

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为小学生的北京文化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同时,本文也会提出进一步调查的建议,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小学生对北京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能包括指出本文的主要结构和组成部分,例如介绍调查的背景和目的、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对小学生北京文化教育的启示和建议等。

具体内容可包括对每个部分的简要描述,并说明各个部分的重要性和内容安排。

{},"3.3 对进一步调查的建议":{}}}}请编写文章1.2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调查小学生对北京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北京传统节日和特色食物的了解和喜好情况。

通过这份调查报告,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小学生对北京文化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的文化教育和培养民族传统意识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调查结果,能够为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小学生北京文化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的结果,能够为未来更深入的北京文化教育调查提供一个基础和指导。

2.正文2.1 小学生对北京文化的认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对北京文化都有一定的认知。

他们认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有许多有名的景点和历史古迹,如故宫、长城等。

他们还知道北京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此外,小学生们也知道北京是一个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有着很多国际知名的活动和展览。

然而,也有一部分小学生对北京文化的认知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他们对于北京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了解较少,还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北京文化教育,让他们对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当前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1. 学校课程设置不足: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学校教育主要侧重于科学技术和现代文化知识的传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度不高。

许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传统文化教育只是作为选修课程或副课程存在,对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起到的作用有限。

2. 外部环境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冲击: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受到了许多外部环境的冲击,例如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普及,使得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减少,不再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3. 中学生兴趣偏向现代文化:现代文化的各种形式,如电影、音乐、游戏等都对年轻人具有吸引力,而传统文化相对来说显得单调枯燥,中学生的兴趣更倾向于现代文化的消费和追逐。

4. 家庭传统文化教育薄弱: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责任在于家庭教育,然而现实中许多家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下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

这导致中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无法接触到传统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

1. 学校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安排:学校可以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将其纳入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让中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 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教学,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体验活动、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坊等形式,激发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互联网应用: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网课、音视频课程等资源,让中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4. 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家庭也应增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通过家庭教育、亲子活动等方式培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

当前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通过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创新教育方式的改进,以及家庭的重视与支持,相信可以逐步改善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让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北京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调查

北京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调查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

之所以对世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其根源也在于其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超凡的感染力。

作为新时代的发展中的大国,随着日益增强的国家影响力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让世界清晰地认识一个真实的、发展的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断代,已经360多年。

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发展现状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而这场变革自有其历史延续性。

应该说,自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强行敲开中国大门后,古老的中国就一直在经历着包涵了血与火的社会变革。

其间,有翻天覆地的社会制度变革,有反抗民族压迫的的战争史诗,还有看似平静,实则蕴涵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运动。

当然,社会变革也不总是一帆风顺,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十年浩劫。

在这近一百七十年间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力量的作用下,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了痛苦的洗礼。

这中间,无数仁人志士、学贯中西的学者都一遍又一遍地痛苦反思、自省、叩问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自救和发展的意义。

长期占据中国文化主流的儒释道文化及其传统也几经受到质疑,批判,甚至在今天仍然不时引起学界争鸣的声音。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两个世纪中接连不断的社会变革中究竟体现出了多少生命力呢?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北京书法教育现状分析——以北京市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

北京书法教育现状分析——以北京市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

北京书法教育现状分析——以北京市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书法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了重视。

本文将以北京市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对北京书法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一、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字写技巧,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培养耐心和自律能力。

书法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加深对文字、形态和意境的认识。

二、教育现状分析1. 教育政策支持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书法教育,在教育政策中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和指导方针,并且在学校中逐渐普及了书法教育课程。

此外,北京市还成立了书法教育研究会,推动书法教育的发展和交流。

2. 学校的课程设置目前,北京市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书法课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课程主要以传统的楷书和行书为主,对于其他字体如隶书和篆书的教学较为匮乏。

另一方面,在一些学校中,书法课程被压缩到了考试之外的时间段,给学生学习书法的时间和空间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3. 老师队伍和教学质量北京市的书法教师队伍相对较为庞大,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水平。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缺乏职业培训和提升机会,一些老师的教学理念滞后,不善于创新。

另一方面,一些书法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缺乏个性化的设计,难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4. 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绝大多数学生对书法教育持有良好的态度,他们热爱书法,愿意主动参与到书法教学中。

然而,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大部分学生无法达到理想的水平。

同时,书法教学中存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时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三、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1. 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北京市中小学书法课程应紧跟时代潮流,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楷书和行书,应逐渐引入隶书和篆书等字体的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现状精选全文完整版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现状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现状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中国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教育改革重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如今,中小学教育改革思想发展迅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文化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育部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取经传家”的重要宣言,强调要建设一批有实践性的传统文化研究室,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经教育部的批准,学校都积极建立传统文化研究室,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积极参与,把传统文化融入到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此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派出了许多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室,支持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为学校提供了完善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

(三)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情况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是学校教育部门把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出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加强课程设置。

其次,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日常学习活动中,如课堂上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及联系传统文化与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此外,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学校还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手段,进行虚拟体验,融合了有媒体形象的教学探究,如开展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接触传统文化。

(四)应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针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建议从三个方面加以措施:(1)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强对传统文化技能的培训,特别是要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注重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北京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

北京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

北京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摘要]我国有着四千多年的文化发展史,是我国全体公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但是当前对中小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使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面临不利的境地。

为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维护我国的民族个性与传统文化,必须针对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展开调研和分析,本文也以北京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探索相关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北京市引言我国正处于信息化与全球化加速深化的时代,这一时代的特征正在于文化的冲突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事物,中小学生如何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吸收和基本判断,如何解决内心的困惑,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能够给予中小学生有效的指引或借鉴,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与中小学生当前的价值诉求相契合,能够培育中小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与个性的社会主体。

如果一个学生从小越遵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其竞争与合作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因此对中小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基于笔者的个人教学经验,中小学生对华夏民族优越传统文化充满着好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渴望,但是又较为陌生,只是经常提及一些耳熟能详的人名或事件,对优秀文化的真正内核并未领略。

这与当前我国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不足有关,因此有必要就当前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现状展开调研,从局部地区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教育完善建议。

一、北京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一)国学课的开设北京市作为全国的文化、政治中心,对全国其他地区的教育起着示范作用。

2013年北京市新的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意味着北京地区的国学教育将大幅回归。

而早在2008年,北京市的部分中小学就已经开始试点开设“国学课”。

在大兴区与通州区部分中小学采用教育部国学专项研究课题组编写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主要涉及到《三字经》、《弟子规》等多本标准教材,涉及我国的传统艺术、国学经典以及民俗文化,这也是当前我国唯一一套体系完善的传统文化教材。

关于开展中小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研基本情况汇报(精简篇)

关于开展中小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研基本情况汇报(精简篇)

关于开展中小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研基本情况汇报关于开展中小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研基本情况汇报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大力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有效德育体系,现将基本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的主要内容(一)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的课程内容。

我局要求各级给类学校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注意发挥各学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通过学科渗透、专题讲座、文化橱窗、班级园地等形式,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学科教学当中。

(二)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在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以广大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注意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情和传统美德,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培养其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品质。

(三)开展传统民俗活动。

协助文化部门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常工作的同时,营造保护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氛围。

如壮族的三月三活动,仫佬族的依饭节活动等。

(四)丰富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元旦春节期间,由文化部门牵头,各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举办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演出活动、各种专场文化演出、渔鼓、台角顶马等活动,为当地群众送去地方传统优秀文艺节目。

(五)在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

在XX市博物馆、部分县(市、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调查、普及活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进校园活动。

二、主要举措(一)以学校为主体构建辐射家庭、社会的教育网络。

一是各学校在完善学校教育体系、承担主要教育责任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形成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的格局。

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研报告第一篇: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研报告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研报告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打造书香校园,巩固提高我市素质教育成果,接到自治区关于开展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研的通知后,局领导非常重视,立即进行了调研、并总结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推进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举措及经验启示。

现把调研结果简要总结分析如下:一、调研工作目标让中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的人格,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教育内容: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读本为学习内容体系,各中小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学习。

各年级课程设置如下:幼儿园学习《弟子规》,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千字文》,三年级学习《孝经》,四年级学习《大学》,五年级学习《中庸》,六年级学习《论语》,七年级学习《孟子》(上),八年级学习《孟子》(下),九年级学习《道德经》,高一和中职一年级学习《寿康宝鉴》,高二和中职二年级学习《礼记》,高三学习《周易》等。

(二)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确保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我市中小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同时学校还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2.主题活动。

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比赛、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传统文化专题晚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3.社会实践。

各地各学校结合教学工作,并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了解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试论小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试论小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试论小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广泛,传统文化渐渐被边缘化。

小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的脱离在小学课程设置和学习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比重逐渐减少。

小学生通常更关注现代科技和流行文化,对于古代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兴趣。

他们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经典著作知之甚少,以致无法真正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生活的追求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给小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消费文化的诱惑,他们更注重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培养。

由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小学生的兴趣和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娱乐和游戏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缺少了很多机会。

三、社交的缺失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而现代社会的小学生更多的社交模式是通过电子设备和社交媒体来完成的,这导致了小学生的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的下降。

他们更关注个人需求的满足和快速获取信息的速度,而忽视了传统文化中传递友爱、尊重和合作的重要价值观。

针对以上问题,下面提出一些对策,以提高小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一、课堂教育的改革在小学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传统文化的比重,将经典著作和传统知识融入到各科目的学习中。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和比赛,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建立传统文化的学习社群和传统文化的角落,创造一个全面发展的文化环境。

三、家庭教育的加强家庭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阅读经典著作、讲述传统故事、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家长要注意自身言传身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给孩子。

四、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学校和社会可以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传统音乐舞蹈比赛、传统节日庆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摘要]我国有着四千多年的文化发展史,是我国全体公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但是当前对中小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使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面临不利的境地。

为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维护我国的民族个性与传统文化,必须针对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展开调研和分析,本文也以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探索相关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市引言我国正处于信息化与全球化加速深化的时代,这一时代的特征正在于文化的冲突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事物,中小学生如何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吸收和基本判断,如何解决心的困惑,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能够给予中小学生有效的指引或借鉴,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与中小学生当前的价值诉求相契合,能够培育中小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与个性的社会主体。

如果一个学生从小越遵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其竞争与合作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因此对中小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基于笔者的个人教学经验,中小学生对华夏民族优越传统文化充满着好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渴望,但是又较为陌生,只是经常提及一些耳熟能详的人名或事件,对优秀文化的真正核并未领略。

这与当前我国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不足有关,因此有必要就当前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现状展开调研,从局部地区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教育完善建议。

一、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一)国学课的开设市作为全国的文化、政治中心,对全国其他地区的教育起着示作用。

2013年市新的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意味着地区的国学教育将大幅回归。

而早在2008年,市的部分中小学就已经开始试点开设“国学课”。

在大兴区与通州区部分中小学采用教育部国学专项研究课题组编写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主要涉及到《三字经》、《弟子规》等多本标准教材,涉及我国的传统艺术、国学经典以及民俗文化,这也是当前我国唯一一套体系完善的传统文化教材。

而这两个区从2008年开始就使用这一套教材,通州区共有三十三所中小学成为课程实验校,每周给学生安排一个课时左右的传统文化教育,而初三年级一般不会开设国学课程。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成果除了开设国学课程,市中小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载体主要集中于语文课程教育、节假日教育以及政府的推广宣传等方面。

近年来对中小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市各区教委负责人对传统文化教育表示支持和乐观。

大兴区教委副主任周爱彬表示,当前整个大兴区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良好,对于中小学生的德育、文化素养培育有着积极作用。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更多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优越的文化底蕴,也让学生更加热爱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

但是在认识到近年来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的成果之后,我们也必须对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否则难以持续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由于当前市并没有在所有区域推行国学课程教育,而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和应试课程教学之间的认识也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才能进一步促进市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二、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一)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为了深入分析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选择所就职的第二实验小学以及其他区域的向阳小学、三中、首师大附中三个学校的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随机抽选四所学校的四百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

其中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对象,学生是本次调查的重点对象。

此次调查共发放四百份学生问卷,其中两百名小学生,两百名中学生。

回收问卷396份,其中有效问卷392份,有效率达到98%。

问卷详情见附录一。

(二)问卷统计结果1、学生问卷统计结果关于学生的调查问卷,笔者共设计了9道题目,对于学生的问卷回答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如下:问卷中第1题“你是否喜欢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在392名学生中,有279名学生表示喜欢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只有少数学生表示不喜欢。

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课程持认同态度,这种调查结果与笔者的授课实践、观察是相一致的。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课堂积极性较高。

表1你是否喜欢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问题2“你喜欢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379名表示喜欢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中,他们出于不同的原因而喜爱传统文化。

其中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有趣,不枯燥的学生有105名,而认为学习传统文化能够增长知识的学生有121名,而认为教师的授课有意思的只有73人,还有剩余的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对考试有所帮助。

可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于容丰富、知识有趣、而部分教师授课生动,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注重容的选择和课堂教学的创新。

表2 喜欢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问题3“你不喜欢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在113名表示不喜欢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中,有34名学生认为课程容较难,45名认为学习时间有限,这些是他们对此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表3你不喜欢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问题4“你觉得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氛围如何?”有105名学生表示课堂氛围较为沉闷,115人表示一般,而剩余同学则表示课堂氛围活跃。

表4你觉得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氛围如何问题5“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的主要形式?”有168名学生表示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而95名学生表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55名学生表示自己经常游离于课堂之外,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

表5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的主要形式问题6“你所在的学校会经常开展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吗?”有90名学生表示经常开展,但是剩余的学生表示所在学校偶尔开展这类活动。

表6你所在的学校会经常开展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吗问题7“你对于学校开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看法?”有120名学生表示活动容有趣,能够引起自己的关注;而239名学生表示活动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不愿意参加,还有其他学生表示课堂作业较多,没办法抽时间来参加。

表7你对于学校开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看法问题8“你对当前学校对传统文化教学的考核方式的看法?”250名学生表示不认同单一的闭卷考试的方式,他们希望能够引入更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表8你对当前学校对传统文化教学的考核方式的看法问题9“你觉得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的水平如何?”189名学生表示教师的能力较强;90名学生表示一般,无法提起兴趣。

还有其他学生表示教师的准备并不充分,并且存在挤占传统文化课程的情形。

表9你觉得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的水平如何问题10“家长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态度如何?”有225名学生表示认为家长并不认同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他们认为会占用时间学习其他重点课程。

表10家长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态度如何问题11“学校有专职从事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吗?”几乎所有学生都表示学校不存在专职充实传统文化教学的老师,一般是由语文老师或其他课任老师兼任。

表11学校有专职从事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吗(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通过上述学生问卷调查可知,当前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归结如下:1、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存在不足当前调研对象的四所学校中,并没有存在专职的传统文化教师,一般是由其他科任老师兼职,师资力量存在匮乏。

而大部分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延续传统的满堂灌形式,使得部分学生缺乏兴趣,课堂氛围并不活跃。

由于大部分教师重视应试教育课程,对传统文化教学缺乏热情,创新精神不足,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2、学生基础存在差异在此次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当前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如何引导他们进行学习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教师不可能一一展开辅导,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兼顾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调整教学容和进度。

但是又存在不少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不感兴趣的情况,认为传统文化教学挤占了自己的学习时间,增添了负担,如果强制要求他们学习可能适得其反。

因此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定位,成为当前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

3、学校及家长认可度不高尽管市部分中小学已经试点推行国学课程多年,但是仍然未得到普及推广。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部分家长不重视、不支持传统文化教学课程的现象较为严重,而学校教师与领导也缺乏传统文化教育观,大部分家长存在应试教育的认识误区,对传统文化教学不够重视。

而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存在同质化的问题,容千篇一律。

4、教育评价体系缺乏当前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如何进行评价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调研中发现仍然以传统闭卷考试作为主要的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化的考核手段无法充分体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以及他们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对于上述调研所发现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因:(一)宏观原因虽然市近年来不断加大宣传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且采取一定的创新教育措施,倡导中小学增加更多传统文化的教学容。

但是从宏观角度分析,与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学科相比,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缺乏足够的教育政策引导、在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等方面较为混乱,也缺乏完善的师资配套和教育评价体系。

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对传统文化教学的资金投入有限,使得各个学校的传统文化活动开展缺乏足够的弹性,创新性不强。

(二)学校层面原因作为传统文化教学的主要阵地,中小学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肩负着教育学生掌握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培养他们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但是学校层面还是存在不少因素导致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学的缺陷。

1、师资力量短缺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四所学校的传统文化教学主要由语文等科任老师兼任,而大部分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并且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也缺乏埋头钻研的风气,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通过丰富的史实容来引导学生,以此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

2、课程安排问题当前大部分中小学采用每周一个课时的排课方式,这样使得传统文化教学课程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在每一周的学习中可能会造成知识的断裂,学生也对这门课程难以产生足够的重视,影响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3、教材选择问题由于当前缺乏统一的传统文化教学教材,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授课书本,教学缺乏体系性。

(三)家庭层面原因家庭是学生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如果家长对传统文化教学不重视,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态度。

前文已述,当前不少家长存在应试教育认识的误区,他们对学校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的态度模糊,大部分表示不认同、不支持。

这种氛围下,使得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一)宏观层面的建议针对上述成因,笔者从宏观层面提出:市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充足的制度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