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后练习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单项选择题1.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A.广州、深圳、珠海 B.广州、珠海、澳门C.广州、中山、深圳 D.广州、香港、深圳2.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为工业化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3.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契机的是()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B.良好的区位条件C.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D.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和资源导向型产业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4.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从1999年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就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B.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比珠江三角洲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多C.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D.199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略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5.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得益于()A.侨乡的背景 B.良好的区位条件C.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6.关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B.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C.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D.劳动力和资源导向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7.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促进工业化B.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工业化反过来会促进城市化C.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往往是一起推动全国各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D.我国珠江三角洲是在建国后得益于矿产开发而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区8.20世纪80年代以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仅有的纺织、食品、建材等工业,主要分布在()A.珠海 B.深圳 C.汕头 D.广州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处于劣势的是()A.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 B.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C.工资水平 D.区位条件深圳在改革开往以前还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小渔村,设立特区后,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一个大城市。

必修三人教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配套练习

必修三人教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配套练习

第四章第2节一、选择题2008年,城市GDP排行榜上“富可敌省”的前十名城市中,广东省独揽3名,“经济霸主”的地位牢牢确立。

据此回答1~2题。

1.珠江三角洲成为“最早富起来”的区域,其决定因素是() A.国际环境B.对外开放政策C.优越的区位条件D.著名的侨乡2.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A.地势低平,水热丰富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C.国家优惠政策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距离东南亚近,侨乡优势明显,便于引进外资、技术,凭借这一良好的地理位臵优势,成为国家实施改革开放的最早受益地区,享受独特的优惠政策,使经济迅速发展。

答案:1.B 2.B(2010年福州模拟)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据此回答3~4题。

3.2005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9%,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约45%,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A.明显滞后B.明显过快C.发展比较合理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解析:选A。

从两比重差值看广东城市化明显滞后。

4.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

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为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城乡差别很小,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据此回答5~6题。

5.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6.与“长三角”、京津唐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人才基础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①②③B.③④解析: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面临困难;不是国家科教文化中心,科技实力稍弱;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狭小,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导致出现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3.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后练习2

3.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后练习2

3.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后练习2位于皖浙交界的长广煤矿,曾是浙江省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2013年,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代“煤城”谢幕。

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

回答下列小题。

1.长广煤炭经济转型前,不属于发展阻力的是()A.科学技术B.环境变化C.人口规模D.资源枯竭2.新生期面临着经济转型,下列举措不属于新生动力的是()A.培育新兴产业B.扩大煤炭市场C.发展工业旅游D.拓展交通网络3.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下列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C.该国属发达国家D.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4.相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来说,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5.下列关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②区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与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③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④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道路及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从总体看,与城市发展关联最为密切的是()A.工业化进程B.科技发展水平C.环境质量状况D.农业生产水平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7.影响产业结构由M阶段向N阶段演进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政策C.人才D.市场8.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 )A.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消失B.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C.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渐降低D.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京津冀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先导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

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同步练习2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同步练习2人教版必修3

对外贸易总额 (亿美元)
2005 年
2001 年 2005 年
外商直接投资 占全国比重
第一、二、三 产业比例
人均 GDP (元)
长三角 1381
5024
41.3%
4∶ 55∶ 41
40612
珠三角 1684
4107
17.9%
3∶ 51∶ 46
41990
14. 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16 题, B 项属于珠三角
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方向; C 项中资源优势不明显; D 项发展农业与我国的工业基地建设相
矛盾。
【答案】 14.B 15.C 16.A
17.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

A.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B.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C.外资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
可迎刃而解。第( 3)题,有春旱和伏旱现象的分别是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第(
4)
题,根据图示信息知, B— D 工业地带是长江沿岸工业地带。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从以
下几个角度分析:①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相对位置;②自然因素:原料、动力(燃料)、
土地、水源等;③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技术、市场、交通、政策等。
简述 B 地旱情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4)材料二中 B— D 工业地带是我国著名的 __________ 工业地带;简述 B— D 工业地带发展
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解析】 第( 1)题读图即可作答。第( 2)题,可判断甲、乙、丙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亚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同时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 乙比丙的纬度高,其他问题便

季高中地理 第4章 第2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练习

季高中地理 第4章 第2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练习

【成才之路】2015春季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2014·石家庄一模)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聚集效应的关系。

读图回答下题。

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增强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聚集效应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D.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聚集效应减弱【答案】 D【解析】注意纵坐标中临界点以下与以上的含义,从图中可看出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后,城市聚集效应减弱。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2~3题。

2.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3.进入阶段Ⅱ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①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②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③劳动力成本降低④政策优势突显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2.C 3.A【解析】第2题,在工业化推进的第Ⅰ阶段,珠江三角洲依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这一优势,承担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起步。

第3题,进入第Ⅱ阶段,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政策优势已逐渐减弱。

(2013·东北联考)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4~6题。

4.四个地区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答案】 C【解析】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2~2003年四个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都上升,而第一、三产业比重都略有下降。

5.与其他三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答案】 B【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其他三地区的重工业比重都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必修三同步练习: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2 word版含答案

必修三同步练习: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2 word版含答案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表如今( )A.郊区城市化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答案】 C【解析】城市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表现之一.2.关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旺国家产业构造调整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B.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C.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D.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答案】 D【解析】20世纪80年代兴旺国家将本国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和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国外转移,使本国的该类工业比重下降.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第二阶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1985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C.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开展的主导产业D.经济迅速开展,劳动力工资程度的进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本钱低的优势逐渐丧失【答案】 D【解析】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第二阶段,随着经济开展,此时的劳动力工资程度的进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本钱低的优势逐渐丧失.读下面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略图,答复4~6题.4.图中数码表示的城市中,属于我国经济特区的( )A.①B.③C.④D.⑤5.图中数码表示的城市中,属于我国特别行政区的是( )A.① B.②C.④ D.⑤6.关于该地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是我国著名的出口农产品基地B.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工业消费基地C.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消费基地D.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工业基地【解析】我国一共有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①—⑤中④是深圳,⑤是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基地.7.我国将经济特区设在该地区的原因是( )A.经济特区设在该地区是因为该地经济较兴旺B.邻近港澳地区,有利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式C.地处沿海,交通便利D.两地均有深水港,不利于开展对外贸易【答案】 B【解析】我国将深圳设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因为其毗邻港澳地区,可以就近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历.8.目前,广东省正以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立为打破口,打破历史上岭南地理的天然屏障,连接周边地区,这有利于( )A.大珠三角经济区拓展经济腹地B.为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开拓快捷的出海通道、物流通道C.泛珠三角省区能源等资源调往珠江三角洲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向泛珠三角省区转移【答案】 A【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开展过程中受岭南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因此许多外资企业向其他地区迁移,所以高速公路通道建立有利于大珠三角经济区经济腹地的拓展. 以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据图答复9~10题.9.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B【解析】在这四个工业区中,珠江三角洲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城市开展最快的地区,图中表现为直线的斜率最大.10.从上述城市群的开展过程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开展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人口迁移【答案】 A【解析】城市化的开展与经济开展同步,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2021·福州高二质检)以下图是广东省城市分布图,读图答复11~12题.11.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程度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早【答案】 A【解析】广东省北部地区与南部比拟,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位于沿海.因此北部地区城市化程度比南部低.12.该省经济兴旺地区产业构造的主要特征是( )A.以旅游业为主B.以重工业为主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效劳业为主【答案】 C【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工业以轻工业和出口加工工业为主.二、综合题13.读以下图并根据相关资料答复以下问题.(1)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局部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2)在图中所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效劳而成为举世出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那么以制造加工业而出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开展有何积极影响.(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________推动下开展的.在其工业化开展的第二阶段,受地区__________根底和__________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______________,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______________.(4)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都在积极努力,加强互相__________与__________,构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答案】(1)地理上毗邻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2)香港以第三产业出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业出名,这二者优势互补,互相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经济开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开展空间和条件,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3)外资产业市场下降缺乏(4)分工合作香港广州深圳14.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了改革“试验田〞的作用,获得了宏大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范围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开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点即可)(2)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涌向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 D.文化因素(3)(任选其一答复)a.假如你的家在城市,说出一种城市化问题,并提出一条解决该问题的对策;b.假如你的家在农村,说出两点城市化进程对你家乡的有利影响.【答案】(1)改革开放的政策;地理区位优越(或地理位置优越、或地处沿海、或交通便利或邻近港澳);国际产业转移.(2)B(3)(任选其一答复)a城市:环境污染;制定政策、法规,控制污染物排放.或交通拥堵;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建立立体交通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b农村:增加农产品销售量;改变生活方式;更新观念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知能拓展阅读我国沿海三大区域城市化类型与动力机制1.京津冀北地区——行政指向和大都市扩展带动型的城市化这是我国自上而下城市化的主要形式.中国行政中心的乘数效应使各级行政中心均成为城市化网络上的重要节点.因此一般情况下,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首都具有全国意义,县城具有全县意义.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天津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保定曾经是河北省的省会,因此行政指向型的城市化在本地区表现得非常明显,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北京的城市开展,由于其作为首都的特殊的政治地位,虽然其开放程度不及上海、天津,但凭借自己的政治优势,对外资仍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开展速度并没有放慢,1979~1994年GDP增长率仍然高于上海和天津.京津冀北地区是以京津两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哑铃型、双核心〞的区域,因此随着产业构造的调整,大城市的假设干产业工程扩散到周围地区,从而使工程承受地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速,表现出大都市扩展带动型的城市化.大城市卫星城的开展就属于这种类型.2.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带动和地方政策驱动型的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的经济与城市程度得到了空前的开展,开发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各种开发区功能最为全面的地区,大量开发区的兴建加剧了长江三角洲本就非常密集的城市密集度,使区域内城市网络的形成由此进入加速阶段,大量农村景观逐渐转变为富有特色的新型城市景观.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浦东开放开发形式〞.该形式着重开展以金融贸易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吸引以跨国公司投资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塑造以金融贸易为核心的区域化、国际化经济增长中心.“浦东开放开发形式〞具有如下特点:①由政府推动和发动,由政府制定开展规划并制定相应的配套经济政策;②开展以金融贸易为核心的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③开发与开放相结合,内引外联,形成了开展要素与商品跨国界、跨区域流动的地域空间集聚与扩散中心;④以建立国际化、市场化经济增长中心为目的,着眼于形成以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经济带开展为最终目的的外向型、区域带动型开展形式;⑤强调区域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创造才能的培育.地方政府驱动型的城市化是以乡镇企业开展为动力、农工相辅的农村城市化形式,这种类型的典型地域是苏南地区,因此又可以称之为“苏南形式〞.其开展特点有:①吸收农业劳动力,扩大城镇人口规模;②以工兴镇,促进小城镇开展;③以工支农,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持续转移;④城乡结合广度和深度比拟突出.总的看来,其突出特点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导致了乡村城市化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到90年代已经不适应我国城市化的新形势.90年代中期以来,传统意义的“苏南形式〞已经演变为张家港的“临港经济〞、昆山的“外向型经济〞、常熟的“个体私营经济〞、江阴的“内生型(股市)经济〞四大板块.与此同时,苏南逐步向城市化地域演变.一局部县城镇已经升格为中等城市,一局部中心镇已经扩大为小城市,还出现了一大批新的小城镇.3.珠江三角洲——外贸驱动型的城市化珠江三角洲因具有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发动了外资驱动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广东是中国最早获得区域倾斜性优惠政策的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政府先发性地利用这一体制落差开展本地企业和资源进入提供了条件.该地区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工业化决定了其工业开展的投资主体主要来自外资和地方,而不是来自于中央和省政府.与以城市为根底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相比,珠江三角洲表现为以区域(乡村)为根底的乡村企业促进的自下而上的乡村城市化.即珠江三角洲的乡镇企业是以工业为主导的二、三产业,这些企业创办之初,均未得到国家建立投资,其资金主要来自于外商和乡村集体积累,或依靠农民个人集资和投资,或依靠少量贷款.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高速开展加速了城市化步伐.早在1989年,珠江三角洲全区就已到达村村通电、通水,95%以上村通了汽车和.“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崛起,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相继兴起一批小城镇.这种城市化形式可以称之为“珠江形式〞.。

高中地理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对外开放的前沿►自主学习(教材P70~P72)1.工业化与城市化。

(1)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相互关系:工业化带来促进城市化2.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①产业结构变化: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②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

③产业转移情况。

答案: 劳动密集(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有利的地理条件。

(1)良好的区位。

答案:港澳(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合作探究改革开放后,我国将珠三角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原因有哪些?答案: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又是我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优势明显。

►同步辅导[要点归纳]1.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2.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

如下表所示。

国际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调整契机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比重下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上升,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出路(即进行产业转移)国内背景对外开放政策关键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续上表)地理条件良好区位侨乡之一内因位于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利于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优势,接受产业扩散,参与国际分工与港澳台胞、华侨、华人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利于招商引资[难点解惑]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成本提高,特别是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的上涨,发达国家资源的减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迫使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获得更多利润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26:4 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选修3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26:4 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选修3知识总结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业达标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C.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D.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2.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资源密集型产业③技术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图,完成3~5题。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第二、第三产业都有波动上升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C.第一、第二产业持续上升D.第一、第三产业上升4.1990年以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特征是( )A.处于快速发展阶段B.工业结构得到优化C.工业部门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D.工业部门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5.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价合作形成(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6~7题。

6.“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 )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7.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示意图。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业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业Word版含解析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自主梳理夯实基础】——课前填写落实温故知新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调整(1) 产业比重下降,产业比重上升。

(2) 产业比重下降,、产业比重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条件:毗邻,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参与。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答案】产业结构第二第三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港澳扩散扩散【注意提示】图示法记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呈现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0年)主导产业:型产业优点:一些工厂迅速成为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缺点:吸引的外资额及的增长相对较慢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主导产业:产业面临问题:优势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需进行产业升级2.城市化(1)现状:我国城市分布最为的地区之一。

(2)表现城镇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城市迅速扩大【答案】劳动密集国内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政策密集数量规模【注意提示】1.城市群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或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它具有一下四个特征:①高密度的聚落;②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③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④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

2.工业化工业化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它使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工业国。

三、问题与对策1.问题产生的原因(1)受地区和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

2.问题表现(1) 面临困境。

(2) 相对落后。

(3) 问题日趋严重。

3.对策(1) 调整:发展重工业和,推动产业升级。

第四章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课后练习题

第四章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课后练习题

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后练习题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②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③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④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①资金密集型产业②技术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

读图回答3~5题。

3.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合A.模式1 B.模式2 C.模式3D.模式44.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B.地理区位相同 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 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5.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 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据此完成6~7。

6.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009年郑州模拟)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8~10题。

8.在A、C两地的大城市周围,形成特色相似的农产品基地,其决定性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气候 D.地形9.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化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用地紧张D.人口数量10.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重为3.5∶50.7∶45.8。

3.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后练习1

3.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后练习1

3.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后练习1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核心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省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为雄安新区。

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

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有( )①工业基础雄厚②生态环境良好③现有开发程度低④河网密布,水运便利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2.雄安新区建成后,将会使( )A.北京市首都职能凸显B.天津市服务范围扩大C.保定市城市等级提升D.石家庄用地规模减少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唐山、保定、廊坊等11个地级市和23个县级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读2005~2014年京津冀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变化及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变化趋势图。

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3.京津冀地区( )A.2013~2014年城镇化速度最快B.2014年城镇化率接近75%C.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D.逆城市化现象大规模蔓延4.在城镇化趋势下,京津冀地区( )A.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B.就业结构重心向第二产业转移C.第二产业趋向发展重工业D.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智能制造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扩大、延伸和部分取代人类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

读智能制造的内涵示意图。

完成以下小题。

5.美国政府要求制造业回归美国建厂,主要依赖( )A.生产方式智能化B.产品智能化C.管理智能化D.服务智能化6.长江三角洲大力推广智能制造,其主要影响是( )A.提供大量就业机会B.加快产业结构调整C.延长产业升级时间D.环境污染程度加剧下图示意2000~2013年我国工业废水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转移路径。

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7.据图可知,2000~2013年我国( )A.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南方工业废水污染情况比北方严重C.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中西部D.鄂州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最严重8.导致2000~2013年我国经济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B.技术水平C.市场需求D.人口迁移9.工业废水重心2007年后主要向北移动,原因可能是( )A.北方地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B.南方地区水资源消耗量减少C.南方地区大力治理工业废水D.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增加“特色小镇”建设为我国注入了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下左图为“浙江某‘特色小镇’内部联系示意图”,下右图为“佛山某专业镇内部联系网络示意图”。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角洲为例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角洲为例Word版含答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进展其次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角洲为例教材第72页活动2.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月后才具备、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拥有的条件只有一项:对外开放政策。

这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3.地理条件对区域进展有重要的影响:(1)从地理区位上讲,南部地带面对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进开放放型经济供应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另外,在这种环境生活下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情愿与外界沟通互通有无。

(2)从经济进展环境来讲,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简洁受到它们的影响。

当政策开放明确之后,首先接受了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了经济快速进展的道路。

教材第78~79页活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的等级较多,等级规模结构比较合理。

不同等级的城市有其不同的定位,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

长江三角洲城市是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集中其他城市;珠江三角洲城市以广州和深圳作为区域中心。

长江三角洲是单核模式,而珠江三角洲是双核模式(其实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是,例如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福建的福州和厦门等)。

2.可以从两方面综合考虑,一是上海所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享誉中外的城市品牌和年均增长率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的良好进展势头,可为长江三角洲周边地区的联动进展带来众多的经济实惠和制造巨大的进展商机;二是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进展具有辐射、集中、示范和带动的核心作用与服务作用,从而带动四周其他地区的经济共同进展。

3.南京自身可以依靠江苏,腹地很大,不用完全依靠上海。

首先要解决自身在经济进展中消灭的问题,提高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鼓舞中小企业的进展,乐观带动郊区县的进展,打破“二元经济”格局。

其次要乐观开展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南京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再次要加快与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市场整合。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后练习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后练习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选择题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读表完成1~2题。

1.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②在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优惠政策支持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B.基础设施落后C.严格的户籍制度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解析第1题,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广东省起步晚,主要受国家发展政策的制约。

第2题,为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答案 1.D 2.D沿淮城市群是指淮河安徽段两岸地区的城市群体,俗称皖北,面积占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一半。

读沿淮城市群经济发展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沿淮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B.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最高C.淮南市经济总量最大,城市化水平最高D.淮北市经济总量最小,城市化水平最低4.根据区域特点,沿淮城市群的整体定位是()①国家重要的能源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②珠江三角洲制造业的承接地③安徽重化工主要集聚地④安徽旅游示范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解析第3题,沿淮城市群,面积占安徽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一半,说明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该城市群第一产业比重总体上较大,城市化水平较低。

淮南市外圆圈不是最大,说明经济总量不是最大;淮北市第一产业比重最低,城市化水平最高。

第4题,淮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地,也是重化工业的主要集聚地,且平原广阔,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可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距长江三角洲近,是长江三角洲制造业转移的承接地;皖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安徽省旅游业示范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吸引力。
【解析】
【分析】
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详解】
第(1)题,五大湖地区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主要从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工业衰退的原因主要从石油危机、国外汽车工业的冲击、产业结构单一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方面分析,城市衰落的原因主要从工业衰退导致的城市人口减少、产业转移以及房地产市场崩溃等方面进行分析。
10.对于矿业城市来说,重点发展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明显不现实;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会加快矿产资源的枯竭速度,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故答案选D项。
【考点定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条件、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1.(1)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上海市和全国平均水平(2)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从业人员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3)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原因: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原因:①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②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4)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甲省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 )
A.能源和矿产B.市场和腹地
C.人口和技术D.城市和交通
10.为实现该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下途径最合适的是( )
A.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C.加大对原料导向型企业的投资D.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D.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
4.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
③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④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九)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8.生态城镇将城镇视为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兼具的复合生态系统,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下列关于生态城镇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善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经济快速发展
C.强化城镇辐射作用,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D.构建稳定的生物群落,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3.D
4.A
【解析】
【分析】
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3.读图,南昌市是省会,有资金、技术优势,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A合理。九江市位于长江沿岸,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B合理。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C合理。光伏产业是对太阳能的开发,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生态“蓝肺”空气质量好,不是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 D不合理,故选D。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40%,低于上海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考点:考查读图能力。
(2)分析三大产业特点要从资料给出的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与全国的对比进行分析。图示2012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从业人员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值。
4.昌九一体化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①对。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关系不大,②错。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③对。是区域内合作发展,不是全省均衡发展,】
试题分析:
5.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到201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此期间第三产值也应快速增加。因此A正确。
8.生态城镇将城镇视为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兼具的复合生态系统,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生态城镇建设是构建稳定的生物群落,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D正确。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与建设生态城镇无关,A错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经济快速发展;强化城镇辐射作用,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都是重视经济增长,忽略生态保护,B、C错误。
【点睛】
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比重下降。生态城镇将城镇视为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兼具的复合生态系统,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重视经济,忽略生态效益的措施,不是生态城镇建设。
9.A
10.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9.读图分析可知,甲省矿产资源丰富,城市多为矿业城市,是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答案选A项。
11.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式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D.1990年之前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后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快
2.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的是 ( )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务工人员涌入B.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观
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治理D.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材料二 图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是1900—2010年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1)试分析五大湖地区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2)20世纪70年代以后底特律市出现工业衰退和城市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3)试分析底特律市未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向。
3.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后练习3
参考答案
考点:考查城市发展措施。
12.(1)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运和广阔的市场条件使五大湖地区工业化发展迅速,工业化的发展又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带动该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进该地区工业化的发展。
(2)石油危机和日本、德国等国汽车工业的冲击;底特律市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从而导致工业迅速衰退;工业衰退后,房地产市场崩溃,部分产业和人口外迁,导致了城市的衰落。
6.崇明县位于长三角地区,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A正确。
考点: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7.C
8.D
【解析】
7.图示信息中,农村产业的城镇集聚,延长了产业链,推动了城市化发展,A正确。城市化的发展,经济水平提高,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B正确。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比重下降,C不正确。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整体上提高了经济效率,D正确。
5.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2.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并不大,A项错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调整产业结构,采取措施积极治理环境污染,C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D项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读图能力。
(3)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第一产业比值小,产业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崇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即是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2012年崇明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乡镇企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第二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
材料二: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
(2)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
(3)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