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圆明园的精品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圆明园的精品散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描述圆明园的精品散文:冬天的圆明园圆明园,一个非常遥远又相当熟悉的名字。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它是国人不堪回首的心酸记忆!
我两次到过圆明园劫后的废墟,第一次是怀着一种好奇、神秘的心态前往,而第二次更多的是凭吊了。
1998年1月25日下午,北京的空气干爽而骚动不安,阴冷的天空微微发黄,暗灰色的云从头顶缓缓流过,不经意有冷风从背后突袭而来,一次次让我领教着北京冬天的肃杀。在北大读研的妻子,得知我要再次前往圆明园,她灿若朗月的眼眸掠过一丝不解,但还是陪我从燕园踏上前去西郊的路。
圆明园里冷寂而萧条,游人稀稀拉拉,听口音大多是外地来的。此时天地间像被浓雾镌住一样,使人感到渺茫。一路上,眼前所及只有依稀可辨的石基,曲折的水道和小径,而大水法和远瀛观的几根石柱子还立在那里,这残恒断瓦,零乱榛芜,如同一座纪念碑,铭记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1860年的10月6日,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少量拿着刀矛的清兵一战即败,护园大臣只好投水自杀。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一万多名英法官兵便开始了
疯狂的抢夺。连续多天抢劫后,一名英国专权人士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让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于是,一场有计划的暴行开始了。10月17日,一支英法联军的马队,荷枪实弹、举着火把,再次浩浩荡荡闯入这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瞬间火光冲天,经过几天几夜,这里的一切便化为一片废墟......我仿佛听到第一个带马队冲进圆明园的英国军官马卡吉在用胜利者的口吻叙述他们的“业绩”:“焚烧的命令下达后,顷刻功夫,几十处地方都一齐冒出了青烟,缕缕青烟便集成弥天乌黑的大团火焰向外爆发,青烟黑云遮天蔽日,所有的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历代皇室的精华物品,以往数百年的人们所爱慕,独一无二的崇构杰制,经此吞没一切的火焰,都付之一炬了。使世界上最宏伟的美丽宫殿圆明园绝没有存留一点痕迹,我们进行完毕这项工作,便骑着马回到城里去了。”
圆明园100多年前的劫难,像一道闪亮的镂痕,重重烙在我记忆的刻盘上,让我难忘而又羞于想起,这种国家积贫积弱的耻辱象征,对于一个有自尊的国人来说,重新提及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承受力。
我和妻子驻足在一尊偃卧草丛的百石前。我深深地俯下身,直到我滚烫的面颊贴在石马冰凉的额上,这曾是一骑叱诧风云的战马,还是一匹菅金系银的御驾?它的主人曾是护卫大清王室的骁将,还是华服盛装的帝王?然而,无论他是谁,如今都只能湮没枯草,日日与朝露暮鸦为伴,声息全无。
历史上的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为环绕祁海的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的总称,周长约十公里。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罗列国内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一百四十五处。其中除具有独创形式的庭园建筑外,长春园中还有海晏堂、远赢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便利用长廊、墙垣、桥梁同自然景物相联系。大清王朝经营一百五十多年,融中西建筑艺术为一体,聚集了无数文物图书、精致艺术品和金银财宝的壮丽宫殿和园林,哪想到最后的结局竟是在大火中化为瓦砾?!
我和妻子徜徉在圆明园萋草丛生的断石残垣之间,极目四望,到处草径纵横、树影幢幢,凄迷枯草更是令人目乱神迷、寒意缠身。对于昔日的圆明园,我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了。当年英国随军牧师道:“必须有一位身兼诗人、画家、美术鉴赏家、中国学者和其他别种天才的人物,才能写尽园景,形容尽致,给你些微的概念......”同样,另一位叫王致诚的传教士,在1747年写给法国亲人的一封信也给我留下无限的遐想,他在信中对圆明园备加赞美:“这里的一切都伟大而美丽。因为我从来没在别处看见过任何与之相比的。中国建筑形式的多样和变化无穷,使我们钦佩他们丰富的才气。相比之下,我们则显得太贫乏太没生气了......”一代名园的辉煌与壮观,随着一个王朝的灭亡,永远留给历史的只是一个虚幻的背影!我细细抚摸着每一道石痕每一缕镂刻,穿越一个多世纪的漫漫时空,耐心寻觅遗忘其间的历史印记。
古今多少事,纷飞思绪中......
淡淡的日影渐渐西斜,风陡地大了起来,掠过这百年名园的精致断纹,自1983年后,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资,现一些景点已逐渐被修复,正向游人开放。我的心在猛烈颤抖,历史终归是历史,我们国人为什么不能爽直地和圆明园凛然相对,在氤氲如雾的凄凉中冷静反思,在弥散如烟的岑寂中把握历史的脉搏呢?
走在圆明园中,我仿佛在穿越时空隧道,同妻子刚出圆明园的那一瞬间,我觉得很冷。也许,我想得太多了。
描述圆明园的精品散文:圆明园,缝梦之雨“在圆明园废墟沉默的石拱上方,被焚毁了的幻梦的碎片依然的闪光。”
一位诗人为了寻找祝福祖国这金色献辞的来历,曾经满怀深情如是说。
哦,圆明园,我们中华民族内心陈年的痛处,谁能忘得了令历史老人痛心疾首的一
幕,谁能忘得了你那风里雨里饱经劫难的废墟呢?
1990年那个炎热的夏季,当我再度上北京时,挡不住一腔热血的呼唤,在那个阴沉沉的下午,与同行的文友又一次来了圆明园。
真的,至今令我感到诧异的是,在北京那个火辣辣的夏天里,怎么会有这么一个阴沉的下午?也许是苍天有意,竟让我们邂逅于这片废墟的烟雨里。
杨柳青春,湖水蓝蓝。鸟语花香,曲径通幽。在这段欢快的过门里,我们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座城市或任何一个公园能见到的寻常景致。因此,我们脚步匆匆,直奔“主题”,不为眼前的这一切作哪怕
片刻的停留。
直到那断残的石柱出现于我们的视野里,脚步才戛然而止。面对这在课本里和荧屏前熟悉得可以的废墟的象征,我和同伴皆满脸的肃穆,缄默不语。
那天去看圆明园废墟的人并不多,只见一对恋人比我们捷足先登,忙着在断残的石柱前上下找角度拍照,对着小伙子的镜头,女孩忍不住露出灿烂的表情。在这种瞬间的真实面前,我们这些喜欢伤感的“秀才”,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早就看了历史教科书,知道这个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地方,在清朝皇帝手里,前前后后修了150多年,才修成了那皇家玩乐的离宫,议政的中心。然而,什么“蓬岛瑶台”、“九州清宴”,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1860年和1900年,英法联军与八国联军的魔爪,把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一把大火,带来一场空前的浩劫。据史料记载,洋鬼子走后,圆明园还分别经历过“金劫”、“木劫”和“石劫”,这回可是我们那些黑眼睛黄皮肤的同胞造的孽了。
它是怎么一回事呢?据说在洋鬼子洗劫后的现场,人们蜂拥而至,把园里的余烬逐段过筛,以寻找洋鬼子遗落其中的零星的金银珠宝,当这里再也筛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后,人们贪婪的目光并没有收敛,又在宫殿烧剩的木头身上打开了主意,大车小车,人拉肩扛,一根一根往外搬,木头很快就捣弄完了。接着,人们的注意力又盯在宫殿里那一块块精致的石头上,开始往外搬石头了。就这样,先是偷偷摸摸的干,再后就是明火执仗的干,终于,到后来,圆明园除了眼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