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骞诗歌的特质与其教学方法创新
中学诗教工作计划范文
中学诗教工作计划范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阶段的诗歌教育愈发受到重视。
诗歌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此,制定一份全面而细致的中学诗教工作计划,对于提升中学教育质量、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教学目标中学诗教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诗歌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强调诗歌的感悟与鉴赏,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赏析等活动,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蕴,体验诗歌的美感。
二、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多样性和经典性相结合。
可以选取历代经典诗歌作品,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让学生领略不同时期的诗歌风貌。
同时,也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现代优秀诗歌,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时代魅力。
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取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诗歌作品。
三、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升诗歌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策略,如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诗歌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创作比赛、诗歌鉴赏讲座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诗歌鉴赏和创作能力。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将诗歌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五、完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完善是保障诗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评价学生的诗歌学习时,应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可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结果评价则可以通过考试、作品展示等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评价标准应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高中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浅析(高二必修)
高中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浅析(高二必修)诗歌鉴赏的高度创造性决定了培养诗歌鉴赏能力有很大的难度。
高中阶段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立足诗歌文本,培养学生的文本判读能力;其次要对接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感悟能力最后要抒写学习感悟,培养学生的文本拓展能力。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是“考能力”,而鉴赏是在识记、理解、分析、应用之上的又一能力。
从1993年起,语文高考试题就以客观选择的命题形式考查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辨析,这种命题形式不要求学生自己去鉴赏,而是让学生判定别人鉴赏的优劣。
这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实际的鉴赏水平,也不利于选拔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学生在鉴赏作品过程中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从2002年起,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转而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是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一次革命,是符合文学鉴赏规律的举措。
当然,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促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改变从前那种只侧重对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做法,转而采取新的教学策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下面就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策略浅谈拙见,以见教于大方之家。
一、立足文本,培养判读能力“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鉴赏,都有其内在规律。
古典诗歌鉴赏的内在规律就是以文本(作品)为立足点,通过鉴赏主体对文本(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渗入和观照,从而使鉴赏主体获得正确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愉悦。
诗风师德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诗风师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漫步在古老的诗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的力量。
诗,既是文字的艺术表达,更是引领思维的灵感源泉。
作为一名身负教育使命的教师,我们如何以诗风师德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诗风情韵引领心灵诗是一种美的表达方式,它通过优美的语言节奏,将作者的情感与思维传递给读者。
借助诗的力量,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进入一种优雅的思考状态,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比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朗读经典的古诗词,让他们感受其中的韵律和意境,从而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对事物的深入思考。
二、引导独立思考打破传统束缚传统教育往往注重灌输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学生对自己的思考的基础上。
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传统教育的束缚,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敢于挑战已有的思维模式。
通过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出对问题的独特见解,从而激发出创新的思维。
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启创新思维之门好奇心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
我们应该学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组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启发他们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引导学生突破思维边界融入跨学科思维创新思维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领域或学科,它是跨学科思维的体现。
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突破学科的边界,实现跨学科思维的融合。
可以通过设置综合性的课题或项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创新思维需要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培养和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包容和鼓励创新的环境。
可以通过开展创新活动、组织创新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习惯和思维方式。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3)讲授:大、长、圆、孤、直都富于空间感,而且都是诗人主观的审 美感受。在如此广阔而且苍凉的天地间,驰骋疆场的将士们破敌靖边 ,其悲壮的英雄气浩然与日月同辉,与长河共远。 4)翻译: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4)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讲授:这一联写出了将士们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对他们 的赞美之情。 翻译: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3、文体知识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 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 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初、盛唐时期多为昂扬奋发的XXX,艺术性最强,本诗为开元年间作者亲历所 作。
八、教学反思
古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师要让学生从篇幅短小、 语言精练的诗句中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境,的确有一 定难度。而且,稍不留心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本次教学 紧扣古诗特点,把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落到实处。从抓 字词的翻译,抓词序的排练,抓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以提高学 生组词造词、遣词造句和语言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五、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 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惜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搭建好新旧知识之间的 桥梁,奇妙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读中正字音、明节奏、 悟词句,在练读中理解词意,在听老师范读中找到轻重快慢的感觉 ,在抓关键词句品读赏析中想象和感悟,从而深入体会作者内心复 杂的情感;因此在文本的学习中,应更多关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 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体验感悟能力。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四步教学法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四步教学法作者:刘淼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8年第1期现代诗歌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其特性,要让学生能真正读懂现代诗,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还得多引导学生读,在讨论中感悟,尝试创作。
如此,诗歌学习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一、读前了解背景,走进作者每一部作品都有一定的创作背景,创作背景是理解诗歌的基础。
结合现代诗歌的教学来看,大多教师习惯在课中用简单的介绍来告诉学生背景,学生了解不多,在读中也就难以理解作品的内涵。
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作者为何要把要求降低到世俗生活的最低点,开始“喂马,劈柴”,如果不对海子的经历进行了解,很难从中体会他的圣洁之心。
现代诗歌语言精练,在简洁的语言中往往饱含深意,故而在读诗之前,要先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对创作背景的了解,不能单纯地由教师去告诉学生,而可在课前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自主去搜索材料,主动了解,在了解背景的过程中走进作者,走进作品。
如《致橡树》所歌唱的是诗人的人格理想及爱情观,那么,作者为何会写这样的一首诗?当学生了解了蔡其矫和舒婷的见面及对话,也就自然而然地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了把握。
在了解背景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诗人的简历,也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
创作背景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对理解作品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二、课中多读多思,自主解读读诗其实就是品诗,要获得对作品的理解,不能单纯地由教师告诉学生,而要引导学生自主去读,在读中思考,通过读而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意。
如若《致橡树》中,“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寒潮、风雷、霹雳”象征的是什么?“雾霭、流岚、虹霓”有代表着什么?作者为何要这样说?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夫妻要同甘共苦的爱情观。
高中学生在读现代诗中经常会遇到问题,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遇到的困惑提出来,寻求同伴或教师的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追寻答案中理解诗歌的内涵。
诗教单位实施方案
诗教单位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学生的审美情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诗教工作在一些学校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诗教单位实施方案,以提高诗教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2. 拓展诗教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3. 创新诗教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施方案。
1. 优化诗教教学内容。
通过精心策划的诗歌选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拓展诗教教学内容,包括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外国诗歌等,让学生在诗歌的海洋中尽情徜徉,感受诗歌的魅力。
2. 创新诗教教学方法。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诗歌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3. 强化诗教师资培训。
针对诗教教师的实际需求,组织诗教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教学水平,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领导支持。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诗教工作,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支持,为诗教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 完善管理机制。
设立诗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诗教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确保诗教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宣传诗教工作的意义和成果,营造浓厚的诗歌学习氛围。
五、实施效果评估。
1. 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情况;2. 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的改善情况;3. 教师诗歌教学水平的提高情况。
六、总结。
通过实施以上方案,将能够有效提高诗教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
八年级语文古诗教案:品读诗歌中的美学精髓
八年级语文古诗教案:品读诗歌中的美学精髓品读诗歌中的美学精髓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的文化认识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诗歌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让他们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独特魅力。
一、前言古人云:“诗无止境”,古诗歌的意境非常深远,经典艺术的体验是我们需要学会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提供一系列的诗歌欣赏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运用美学观点,深度体验古诗歌的魅力。
为此,本篇文章将介绍八年级语文诗歌教学中的一些策略和建议,希望有所启发。
二、教学时间安排在八年级语文课堂中,诗歌教学时间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考虑一些如下的课程安排,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课时:朗读诗歌,抒发感悟。
让学生阅读一首古诗歌,然后以诗歌为素材,进行朗读和表演,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感受和表达,达到感性体验的目的。
第二课时:诗歌取食物形象中的意境,感受形象与情感之间的关联。
选择一首古诗,其中出现了食物形象,如“茶烟起,僧掀半掩扉”(唐马戴《怀人》),带领学生认识食物中的意象和情感语境,培养学生感知诗歌的能力。
第三课时:“田家”古诗歌的欣赏。
选择一些描写田园生活的古诗歌典范(如:元刘辅和《竹里馆》、宋朱权《秋兴八首》、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等),引导学生领会诗歌中的情感和意义,以及体会作诗人在诗歌中的抒情手法和语言技巧。
第四课时:诗歌作品创作.让学生以所学知识,写一首与课程相关的诗歌,鼓励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思考世界,抒发情感和心境,通过作品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策略除了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该通过采用适合的教学策略,提高诗歌教学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可以使用的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通过师生共同合作,传达诗歌的知识和理解,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观点的理解。
引导妙创新诗 提升“诗性”境界
引导妙创新诗提升“诗性”境界记得一位专家说过: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完善人格和人性发展的教育,它的最高境界是“诗性”。
是啊,中国古代素来就有“蒙以养正”的儿童教育思想,就有“诗教”的传统,而在课堂上借助统编教材,指导孩子在书海中畅游,引导孩子妙创新诗,则是提升孩子“诗性”境界的最佳途径,因为它契合孩子的天性,符合认知规律,激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利于孩子个体的发展,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巧借教材美读激发创作灵感领悟写作技巧拓展延伸打开创作源泉诗情精彩纷呈课下引导妙创实践诗意文化一、巧借教材三读激发创作灵感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是学和习的统一,光学不习是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著名诗人金波也说过:“我以为,培养儿童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最好从读诗开始;享受语言的美,最好从读诗、写诗开始。
”统编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教材的新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
在课堂教学时,巧借所学教材,巧妙地把诗歌教学和诗歌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来改善和提高当前新诗教学的效率,来提升孩子的“诗性”境界。
课堂教学叶赛宁的《白桦》时,我首先出示白桦美丽的图片,和孩子交流课前预习的情况,让孩子们明白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这时深情地配乐范读此新诗,同时让他们闭眼聆听并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条,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在老师充满真挚情感的美读中,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想象画面时中拉近孩子,与文本与作者的情感表达距离。
顺势引导:“孩子们,你也想像老师这样美美地读诗歌吗?”“愿意!”孩子们异口同声。
音乐缓缓响起,孩子们在模仿老师的范读,美美地读文,要求孩子们边读边想,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悟作者在所描绘的白桦树身上倾注了什么情感。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诗之韵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诗之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作为一门艺术形式的诗歌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小学开始让学生接触和学习诗歌赋作品,不仅是学生知识积累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美丽,进而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而深入的提高。
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诗之韵,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道热门议题。
本文将结合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展现诗之韵。
一、诗之美在何处诗之美在于其形式的多样性和语言的精细化。
在形式方面,诗歌的韵律、格律、词藻、修辞等方面都可用于体现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例如,诗歌中的韵律往往能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旋律之美,引发阅读者内心的情感响应。
格律则是诗歌的外部形式,它包括各种结构和格式,这些格式和结构能够让读者在阅读时有一些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
在语言方面,诗歌的词藻多用修辞手段,例如比喻、夸张、对比、拟人等,这些修辞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够突破并扩展阅读者的语言认知范畴,更能够为其通向精神世界的大门开启。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关注诗歌的形式和语言,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其其中的美丽之处。
二、在课堂中如何讲好诗歌1.首先是选好诗歌。
在教授课文时,要注重选择经典、有代表性和深度的诗歌作品。
要善于结合学科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别是心理和情感的成熟度来选择适宜的诗歌。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选取《桃花源记》、《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经典诗歌,或者地道的民间歌谣等,这些诗歌常常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情感特色,对于培养学生语文审美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2.其次是让诗歌“活”起来。
教师在讲授诗歌时应该注重体态语言和情感语言的运用,让诗歌真正的“生动”起来。
在讲授时可以使用声音、动作和手势等多种表现手段,让学生通过直觉和感受来感受诗歌的美。
例如,在讲授《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可以通过手势来表现草原上风光迷人的情景,向学生传达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领略诗歌之美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领略诗歌之美
刘文强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8(000)021
【摘要】诗歌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审美现象,其字里行间凝聚着诗人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感悟,不同的诗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写作诗歌时内化为一种独具风格的审美属性,从而成为人们辨识不同诗的风格的标记.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领略诗歌之美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刘文强
【作者单位】秦安县陇城初级中学,甘肃秦安 7416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让学生在诗歌的长河中畅游——论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让学生在诗歌的长河中畅游——论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3.发现美·领略美·创造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4.领略语文之美感受文雅之气--关于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探究
5.领略无言之美的钥匙——意象——浅谈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心素养】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使至塞上》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 教材分析:《使至塞上》是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创作的记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2.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通过朗读和理解诗歌的内容来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对古代边塞生活的了解较少,可能会对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产生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二、语文核心素养1.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朗读和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3.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通过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力。
4.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学习诗歌,了解古代边塞文化和诗人的创作背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边塞文化和诗人的创作背景,体会诗人的豁达情怀。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 讲授法:通过讲授介绍古代边塞文化和诗人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3. 探究法:通过探究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4.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古代边塞风光和诗人的创作背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5. 比较阅读法:通过与其他同类诗歌的比较阅读,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边塞风光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边塞的壮美和荒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依循诗词特质,搭建诗歌解读的阶梯
依循诗词特质,搭建诗歌解读的阶梯摘要:古典诗词的表达方式和用词习惯,与当下的语言表达系统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有着较大的区别,为此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深入实践,找准理解古诗、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式,进一步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古典诗词原始经验统整联系体悟诗歌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无数诗人运用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铸造出诗歌这道亮丽的风景线。
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的《芙蓉楼送辛渐》为例,谈一谈自己的教学尝试和思考。
一、依循原始经验,在入题中走进诗歌人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好的题目,不仅能够展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古典诗词的语言简洁明了,题目更是精华。
因此,理解古典诗歌的题目理应成为古诗学习的基础。
鉴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从字面意思理解诗歌题目,再从生活和学习经验出发,对题目的丰富内涵进行拓展与补充,为学生理解古诗奠定基础。
以《芙蓉楼送辛渐》为例,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重点教学生“芙蓉”一词,相机出示芙蓉的花朵图片和芙蓉楼的图片,帮助学生从双重角度认识芙蓉、了解芙蓉,并指导学生写好“芙蓉”两个生字;其二,相机指导学生了解“辛渐”这个人,及时出示与辛渐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对诗歌创作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
由此一来,学生就了解了题目的意思和诗歌的整体内容,形成了自身的初步认知。
教师还可以运用之前所学习的叙事性文本的基本要素,积极鼓励学生从叙事的层面继续解构文本的内生性价值;组织学生再读诗题,说一说从题目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由此,学生就可以借助题目的字面信息,不断朝着诗歌的内容层面迈进。
例如,通过“送”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通过“芙蓉楼”,进一步明确送别地点;而“辛渐”,则毫无疑问是送别的对象。
最后,通过对语境的拓展补充,将诗人王昌龄的信息补充进来,帮助学生将整首诗的题目转化成一句完整的话:“诗人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自己的好友辛渐。
边塞之思 诗人之诗
边塞之思诗人之诗作者:周家翠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23年第12期摘要:解答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可以从细品字词角度强化对诗句的理解力、从比较鉴赏视角提升对诗篇的辨识力、从拓宽视域角度培养对试题的把控力、从素养积淀视角彰显对文本解析的文化力。
高考语文命题既积极追求创新与突破,又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规律性。
考生在强化考试答题规范有“术”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拓宽阅读鉴赏视野,沉浸式咀嚼经典古诗词,体会诗人在遣词造句及布局谋篇中凝注的诗心,丰厚自身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体悟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方能真正悟得解诗之“道”。
关键词:边塞诗;高考语文;答题规范;文化底蕴如果一定要从诗歌体裁中选一类诗来“管中窥豹”,以体悟统观诗词的要旨,笔者认为唯有边塞诗能担此重任。
边塞要地,凌厉的北风、广袤的荒漠、奔驰的战马、雄伟的城墙、飞扬的旌旗……怎能不让人壮怀激烈,迸发抗击外敌、为民族而战的壮志豪情。
异域他乡,南飞的大雁、流动的浮云、连绵的群山、险峻的关隘、悠悠的羌笛……怎能不触发英雄的柔情,撩拨起内心隐秘的乡思。
边塞诗既可抒少年壮志,也可溯历史忧思;既可叹袍泽之情,也可表思妇闺怨;既可叹绝域风光,也可赏奇风异俗……真可谓包容百态,熠熠生辉。
对边塞诗的赏析,读者常能悟得诸多精妙的解诗之道,获得读诗赏奇景、析奇句、会奇意之鉴赏乐趣。
一、细品字词,强化对诗句的理解力“诗家语”有隐喻性、反常性,与其他文学语言有明显的不同。
诗情奥秘蕴含于字里行间,整首诗的鉴赏立足于每一联、每一句、每一字:是壮志难酬的愤激悲怆,还是羁旅天涯的愁肠百结?是独守深闺的孤独清冷,还是知己远离的难舍难分?是玩赏山林的洒脱高雅,还是归隐田园的恬淡自安?细品字词,才能拿到解诗的“金钥匙”。
高适的《燕歌行》中,“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一个“岂”字,慷慨激昂,积聚阳刚之气,热情颂歌了戍边战士无谓名利,为国捐躯的雄豪之志。
严武的《军城早秋》中,“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莫遣”既写出了战场上所向披靡、胜利在望的气势,也表现出了将士刚毅果敢、斗志昂扬的英勇气概。
诗意诗情,创新思维———浅谈小学诗歌教学
教学篇•教学创新摘要: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文学的特殊表现形式,词句简短,高度凝练,能够让读者展开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
对于诗歌的教学,不是简单进行教授就可以达到教学效果,教师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如通过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从中感知诗意诗情,激发学习兴趣,萌生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诗歌;情境;创新;策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并未从挖掘诗歌内涵出发,创设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深层的启蒙,往往在诗歌教学中花费较少时间就大概传授完了诗歌的内容,学生死记硬背也好,究竟领悟了多少就不得而知,至少学生已经学过了,还可以简单做题。
可见,在诗歌教学中不少教师还是无创新策略和意识,学生应该学到的内容还未曾充分的掌握,因此,教师只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才能够保证诗歌教学的质量。
一、明确诗歌教学目的诗歌教学是传承古典文化的一大途径,让学生感知古文化的博大精深,短小精悍的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体裁,也是学生必须要认知的文学表现形式,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其中所蕴含的情愫、哲理等,促进学生德、智、美等方面的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掌握诗歌教学特点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共存并相互影响的这个特殊时期,诗歌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教师对诗歌教学不够重视,这就与当代的“文化自信”的呼声背道而驰,学生诗歌积累过少,文化底蕴不足,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诗歌学习就是蜻蜓点水,从中忽略去发现诗歌的美,只有教师掌握了诗歌教学的特点,才能够将古典文化的优秀资源引入学生的心田,丰盈精神世界,造就诗意诗情,填鸭式教学成为过去时,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亟待创新。
三、创新诗歌教学策略诗歌教学必须要围绕学生是主人的中心展开,充分挖掘诗歌内涵,通过多种诗歌教学形式的创设,让学生借助诗歌的陶冶,个性发展,萌发创新火花。
(一)融情入境的动感创新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根据诗歌所表达的事物,对其进行形象的外现,让学生从直观中感受诗歌所蕴藏的恢弘气势,抑或美轮美奂的情调。
“三位一体” 陶养语文素养——六年级古诗《出塞》教学例谈
“三位一体” 陶养语文素养——六年级古诗《出塞》教学例谈作者:吴兆男来源:《成才》 2017年第10期从学习语文的角度看,古诗教学核心的价值在于通过诵读想象,品味古诗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从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看,在古诗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深度融入信息技术,培育学生的学习素养,也是教学改革的趋势。
在六年级古诗《出塞》这首诗的教学中,我尝试将“核心知识”、“合作学习”和“信息技术”三位融于一体,以体现语文学科素养本位教学的要义。
一、指向核心知识———学什么《出塞》,是一首饱含爱国热情的边塞诗,短短的28个字,运用了“互文”和“用典”的修辞手法,跨越时空,展现出了宏大的边塞战争场面,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但由于诗句过于凝炼,并没有直接描写边塞战争的场面,所以,单凭这一首诗,很难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好在《出塞》是一组诗,王昌龄的第二首《出塞》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战争的惨烈场面,与第一首《出塞》构成“互文”,通过互文参照阅读,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因此,经过深入解读,《出塞》的教学核心知识确定为:“互文”和“用典”的修辞手法(指向:理解诗句的意思);“互文”的阅读方法(指向:感悟诗人思想感情)。
二、实施合作学习———怎么学1“. 互文”修辞,在接受中学“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行诗,如果从字面理解成“秦时的明月和汉时的边关”,是不准确的。
这明月与边关,自秦时起,至汉代,至唐朝,就一直相依为伴,驻守在茫茫边塞。
在这行诗中,诗人运用的是白话文中很少见,但在古诗文中却很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互文”。
在这一学习活动中,我通过历史背景的介绍,讲解了“秦时明月汉时关”所代表的深刻含义,不仅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更是引导学生体会到这近千年峥嵘岁月所留下的斑驳、悠久的印记,感受到古诗文那耐人寻味的语言魅力。
2“. 互文”阅读,在合作中学“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妙借诗词双彩翼,缓教课堂上云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微
妙借诗词双彩翼,缓教课堂上云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微发布时间:2021-07-23T15:10:44.69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1期作者:肖洋康[导读]肖洋康陕西科技大学咸阳强华学校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207-01古诗词是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近年来,中考、高考中古诗词占据重要位置,所以教会学生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乃至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都是大有裨益的事情。
但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长期以来困扰着很多语文同仁,今天,本人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几点具体做法,希望与广大同仁切磋,共同进步。
(一)尝试图文结合(图是形象文是精髓)黄永武在《中国诗学》一书中讲到:诗歌具有灵动的意象美,具有含蓄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思,和所描写的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的导向,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意象是情感的载体,充分了解意象的种种内涵和审美意味,这是真正读懂一篇作品的关键。
由意象进入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陶冶学生的美学情操。
如在教授《天净沙•秋思》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九个意象,把该篇的九个意象连起来。
我又进一步启发,这九个意象通过游子的愁串联起来,就组成了一幅意境相当美的图画。
随之,让学生把自己心中所想,用笔画出来,将文字与图画相互转换,加深情感体验。
有位学生这样再现本诗的意境:暮色苍茫中,有一棵千年古树,枯藤环绕树干,铁似的树枝上,没有一片叶子,一只乌鸦静静地停在古树枝头,仿佛和古树枯藤结成一体,像个雕塑。
小小的石桥下,溪水流动。
浅论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方法
浅论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方法作者:盛燕来源:《教学研究与管理》2017年第02期(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延安716000)【摘要】在文学的殿堂里,诗歌是一朵奇葩。
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大作用。
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而诗歌鉴赏不仅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途径,也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了有效开展诗歌鉴赏教学工作,笔者尝试以意象为解读诗歌的抓手,寻觅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诗歌鉴赏;意象鉴赏诗歌是学生学习诗歌的高要求,如何鉴赏诗歌是许多高中生面临的难题。
在刚刚教授完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后,笔者觉得他提到的诗歌是有暗示性的特征,启发了笔者和学生的思考。
为何不从意象入手呢?诗品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以奇。
”胡应麟在《诗薮》里也说过:“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由此可见意象是诗人倾注情感的焦点,捕捉到它,是否就能在诗歌艺术殿堂中自由地穿行呢?故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古诗意象做了一点浅斟低唱,希望通过掌握古诗的意象,鉴赏诗歌就能登堂入室,驾轻就熟。
一、杨柳依依是离别“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杨柳是离情的象征,柔弱的柳枝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故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霸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霸陵桥两边又都是杨柳掩映,因此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很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形。
故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在教授柳永的《雨霖铃》时,当讲到“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名句,先让学生想象离人“酒醒”后停在杨柳依依的岸边,触景生情,眼前立即闪现出恋人泪流满面、依依不舍的灞陵折柳赠别的情景,怎能不叫他睹柳思人,倍感伤痛呢!“杨柳”无情地搅起离人的思亲之情,接着就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在诗词中见到写“柳”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讨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讨作者:阿西木沙来源:《南北桥》2021年第14期【摘要】诗歌的形式没有限制,古今诗人都追求形美、音美以及节律性。
诗歌的内容高度反映了社会生活,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变迁。
教师应充分肯定诗歌在教学中的地位,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主动去求知和探索诗歌的奥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71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诗歌的发展从朗朗上口的诗经,到想象丰富的楚辞,到变化莫测的汉乐府诗,再到由建安七子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民歌,转为丰富多彩的唐诗、豪迈奔放或清新绮丽的宋词、雅俗共赏气势磅礴的元曲,再发展为明清诗歌,直到如今自由开放的现代诗,一步步变化而来,优美的诗歌具有高度凝练、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的特征,不拘一格的体裁丰富了我们对诗歌的理解。
本文主要讲解在小学阶段如何开展诗歌教学。
一、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性诗歌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结晶,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所以当今中国教育的重点离不开诗词歌赋。
在学生思想启蒙中,小学语文以积极向上的诗歌作为开端,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起到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
而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引导和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并且积极向学生家长宣传诗歌的作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学习,把诗歌代入其日常生活场景中,而不是束之高阁。
小学语文教师和家长也可以积极沟通,进行有效合作,了解学生的爱好,把诗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耳濡目染,了解诗词歌赋的美,从而弘扬中华文化。
通过合理运用诗歌,选择题材正确、引人深思的诗词歌赋,生动形象地给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诗歌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用天马行空的诗歌赋予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和传统,使诗歌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华民族作为诗歌的国度,坚持以优秀的历史文化构建青少年理想信念,因此小学教育离不开诗歌的启蒙,教师应引导学生领略经典诗文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沙马小龙子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沙马小龙子发布时间:2021-10-12T13:43:05.711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下作者:沙马小龙子[导读]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高中生的文学素养,引导高中生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
四川省越西中学沙马小龙子摘要: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高中生的文学素养,引导高中生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
文章对古诗词鉴赏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并对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给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旨在为更好地开展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古诗词鉴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对于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学生在古诗词鉴赏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困难,教师务必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从古诗词的内容、情感、内涵等多个方面来体会其中的含义,从而全面掌握语文知识。
一、近年高考中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规律分析从对广东省近五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的统计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命题有一定的规律:1.体裁相对集中,作者相对熟悉。
以2019年高考的古代诗歌阅读题为例,从阅读语料的体裁看,唐宋时期的诗歌占据大多数,其中又以近体诗为主,仅有两首古体诗。
2.考点相对稳定。
在诗词鉴赏考题的设置方面,广东省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型近年来顺延了客观题加主观题的命题形式,以诗意的基础性理解为测评重点。
就考点而言,斟酌字句的炼字类,把握思想的情感类,以及在对整首诗词的语境把握中理解古诗词的精妙,涵盖了对诗词文本宏观的把握和细节的微观探索。
这些发展趋势都可以给我们日常的古诗词教学以参考的方向。
二、现阶段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重模式化阅读,轻个性化阅读体验经过初中阶段的诗词教学积累,学生虽然已经初步掌握了诗词的一般性鉴赏方法,但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存在固定化和单一性,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课堂上缺乏对于重难点知识的合作探究,未能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获得个性化解读,自然也就难以领悟诗词中的意境之美,体会情感之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的特质与其教学方法创新
有位青年教师曾向我问及这样一个问题:霜是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却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并非从天而降,不过《枫桥夜泊》上却说“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是不是违背了科学真实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了解作为抒情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质,也就是说要弄清在诗歌创作中“心”与“物”的关系,或者说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存有着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物理世界,一个是心理世界。
物理世界是事物的原初存有,就其物质空间来说,它时时处处都是恒定的,并不依赖于任何人的经验。
不过当我们把经验着的人考虑在内的时候,物理世界的恒定性就产生了变异。
同是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在心情悲哀的人听来,小溪是在呜呜哭泣;而在心情愉快的人听来,小溪则是在欢乐地唱歌。
这说明,因为人们的情感不同,性格、气质不同,即使面对着同一个物理世界,也会构建出各自不同的心理世界来。
也就是说,人们对物理世界的体验,其主观性是很强的,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之间存有着某种距离、错位或倾斜。
这种距离、错位或倾斜对于科学研究是很不利的,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人们对物理世界作出歪曲的反映,从而违背了科学真实,所以科学工作者宁愿相信仪器的测量,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心理印象。
不过这对于诗人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因为这种距离、错位或倾斜正是诗人个性之表现与心灵之创造。
因为诗人主观体验而造成的这种距离、错位或倾斜恰是诗歌的特质之所在,离开了它们,诗就不成其为诗。
举个例子来说吧。
韩愈《早春》里最为传神的诗句莫过于“草色遥看近却无”了。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
忽然一阵春雨过后,野草便从地里钻出幼芽来。
人
们从远处能够看到一片淡淡的嫩绿色。
不过当人们要走上前去看个究竟时,奇怪得很,眼前只有疏疏朗朗的极为纤细的嫩草芽儿,而刚才的那片淡淡的绿痕却不见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草芽的颜色会在一瞬间发生变化吗?道理很简单,人们在远处看,视野比较开阔,大片草芽儿的嫩绿色能在视线中连成一片;近处看,视野则小得多了,人们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小片,因为刚钻出地面的草芽儿十分纤细,颜色不深,又是稀稀拉拉的,所以那种绿颜色便看不到了。
其实,草芽儿的绿颜色并没有变,之所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仅仅因为看的距离不同而产生的错觉。
不过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错觉,这首诗才显得那么有味,那么有神,令人津津乐道,拍案叫绝。
如果没有这种错觉,还会有这首诗吗?即使有,恐怕也是索然寡味的了。
还回到我们刚才所说的《枫桥夜泊》上来。
“霜满天”的描写固然是违背了科学的真实,但却逼真地记录了诗人彼时彼地的那种独特的感受,是符合艺术真实的。
试想,时当深秋夜半,对于一个泊舟于江南水乡的游子来说,最强烈的感受莫过于夜寒了。
寒气袭来,侵肌砭骨,就使诗人感到,在广袤的天宇下,到处都弥漫着霜花。
再加上将要落下的月亮,哇哇啼叫的乌鸦,便使人感受到一种既静谧而又有点儿凄清的诗的氛围。
如果写作“霜满地”,实则实矣,不过我们读起来,还有那么一种浓郁的诗味吗?类似的诗句还有很多。
如《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冬景》中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等。
以上这些诗句中所描绘的事物,显然不是僵死的事物的原初存有,而是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体验。
这些诗句是诗人以心去拥抱物,使物服从于心,使心物交融而取得的结果。
换句话说,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孜孜以求的并不是科学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
这便是作
为抒情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质之所在。
明白了上述道理,对于我们搞好诗歌教学是十分有用的。
有的老师在教学古诗时往往把注意力放到词语的诠释和诗句的串讲上,认为“小孩子学古诗,只要知道意思,会念会背就行了”。
当然弄懂词语和诗句是很重要,不过作为诗歌教学仅仅做到这个步是远远不够的。
黑格尔说过:“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表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
前一个因素——即外在的因素——对于我们之所以有价值,并非因为它所直接表现的;我们假定它里面还有一种内在的东西,即一种意蕴,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之中的意蕴,那外在的形状的用处就在于指引到这意蕴。
”具体到诗歌教学,那就是教师必须首先带领学生接触诗歌的语言文字层面,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继而由语言文字层面进到诗歌的形象、情感层面,也就是把学生带人诗歌的意境,让他们重新去体验诗人以前体验过的东西。
而要做到这个点,那就非情境教学莫属了。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捕捉住时机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去观察体验一番。
记得《老残游记》上写到这么一个情节:老残对着雪月交辉的景致,想起谢灵运的诗句“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于是深切地感到,若非经历北方苦寒的景象,哪里知道“北风劲且哀”的“哀”用得好呢?由此我们也能够知道,身临其境对于协助读者理解诗歌的内在意蕴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在教学古诗时,能让学生实地去看一看,往往能收到豁然开朗、心领神会之效。
如“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管教师怎么讲,学生都不容易有深切的感受,如果我们抓住初春的时节,把学生带到田野里、公园里去亲自看看刚钻出的草芽儿,往往能使他们“顿悟”。
当然,我们不可能做到事事都让学生亲自经历一番。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还能够采取音乐渲染、图画再现、扮演角色或绘声绘色地描述等手段把学生带人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情绪,加深内心的体验,提升审美的水平。
如毛泽东《长征》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两句,其中的“暖”与“寒”是教学的难点。
有的人认为,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都发生在1935年5月,如果说“云崖暖”还比较容易理解的话,那么铁索寒”就有点儿费解了。
其实这还是不了解诗歌的特质,混淆了科学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特级教师李吉林在讲解这两句诗时,成功地采用了播放录音和让学生回忆《飞夺泸定桥》一课中的相关描述等再现情境的手段,从而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了生动可感的图画。
这儿的“寒”主要是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表现飞夺泸定桥这个战斗场面的惨烈、悲壮,令人惊心动魄。
特级教师于永正采用板画的手段教二年级学生学习《草》这首诗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他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丛丛繁茂的青草,让学生边看边体会“离离”的含义。
接着他又画出了地上草地下根的示意图,从而让学生懂得“野火烧不尽”是因为地下还有草根。
然后他擦去地面上的草,启发学生画出“春风吹又生”的情景。
一个小学生在草根的上面画出一排直立的小草,又在上面画了几条斜线来表示风。
于老师并不满足于此,又进一步启发学生:风是看不到的,谁能不画出风而又能让人感到风的存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学生一个个都忽闪着大眼睛陷入了沉思。
有个小朋友擦去了直立的小草,细心地画了一排被风吹得倾斜了的小草,顿时全班的孩子热烈地鼓起掌来。
于老师这样教,不但将孩子带入了诗歌的境界,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认真地研究与理解抒情诗歌的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质,并采用与之相适合的教学方法,是提升诗歌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在诗歌教学中,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机制是比较复杂的,
其主要特点是:凭借语言符号,展开联想和想象,实行创造性思维,以补充诗歌留下的大量空白,从而获得美的感受。
在考虑诗歌教学方案时,我们只有充分地顾及这些特点,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