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案例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课堂评价与改进研究
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教师可以了解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进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激励与鼓励
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鼓励暂时落后的学 生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Part
04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与教学效果 的关系
由于评价方式、内容等方 面的不足,可能导致评价 结果的不公正性,影响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Part
03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改进策略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明确评价目标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 教学目标,制定明确的评 价目标,包括知识、技能 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细化评价指标
针对评价目标,细化具体 的评价指标,如学生的计 算能力、思维水平、学习 态度等。
评价反思
教师会根据评价结果反思 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改 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 教学水平。
案例三:某教育机构的数学课堂评价模式探讨
评价模式
01
该机构采用“以学定教”的评价模式,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
和认知水平来确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诊断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
关注评价结果的运用
如何将课堂评价结果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以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是值得进一步研究 的课题。
加强教师评价能力的培训
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体,他们的评价能力直接影 响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关 注如何加强对教师评价能力的培训和提高。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策略的依据,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深入研究评价标准的制定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制定更科学、合 理的评价标准,以确保课堂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 性。
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引言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而数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场所,其教学质量和方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数学课堂案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案例一:小学三年级加减法教学在一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正在教授学生加减法。
教师先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讲解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简单口算练习,最后布置了相关的作业。
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老师以讲解和练习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的参与和互动。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同时也无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能力。
优化建议:为了提升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1. 引入教学游戏: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加减法的练习,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加减法问题,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了解加减法的应用场景,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
案例二:小学四年级几何形状教学在一节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正在教授学生几何形状。
老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的几何形状,并对每种形状的特征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几何形状的辨认和分类练习。
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式相对于案例一而言,教学内容更生动有趣,通过幻灯片展示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的几何形状。
学生的参与度仍然有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式相对于前两节案例而言,更加注重情境教学和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通过故事引入和生活实际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乘除法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结语通过对上述三个小学数学课堂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综合评价
小学数学教案综合评价
教案名称:《加减法练习》
评价内容:
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该教案明确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 教学内容是否贴合学生实际:教案中的加减法练习题目设计简单明了,符合小学生的认
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3.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该教案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示例讲解、板书展示、学生互动等,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教学环节是否设计合理:教案中的教学环节设计紧凑合理,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
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习惯。
5. 材料准备是否充分:教案中的教学材料准备充分,包括教师示范用具、学生练习纸等,
有利于教学实施。
6. 教学反馈是否及时:教案设计了适量的练习题目,能够及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
况和掌握程度。
总体评价:该教案设计合理,内容丰富,方法多样,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加减法,提高
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启发他们的数学思维
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们常常利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案例教学方法,探讨其优势和应用。
案例一,小明和小红的水果。
小明和小红一起去市场买水果,小明买了3斤苹果和2斤梨,小红买了4斤梨和1斤桃子。
请问,他们一共买了多少斤水果?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小明和小红买的水果的数量,然后让学生用加法算式来求解问题。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案例二,小猫上树。
小明家的猫爬到了一棵高树上,小明用了一个2米长的梯子和一个1米长的凳子,才把猫救下来。
请问,这棵树有多高?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性质,通过画图和计算,学生可以求解出树的高度。
这样的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案例三,小朋友们分苹果。
班上有12个小朋友,老师给他们分了36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分到了多少个苹果?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利用除法来解决问题,理解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这种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们在设计案例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希望教师们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多多运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案例
小学数学讲堂评论事例(含语言设计)一、多一些少儿化的语言,多一些风趣化在教课活动中,风趣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的调料,有了它,什么话都能够让人感觉隽永甘甜,轻松快乐。
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它的知识系统显得特殊抽象归纳,直接导致数学讲堂学习没有语文、美术等其余学科那样形象生动,富裕兴趣。
数学课以前一时是“无聊”的代名词,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每一个低年级学生,原来就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冷冷清清”的氛围只好吞没他们的本性,他们应当在充满激情和兴趣的讲堂中学习,所以,我们有必需将自己的讲堂语言(这里指讲堂评论语言)变得风趣,风趣,这样,教师的个性也可浸透数学讲堂,和学生打成一片,使整个讲堂充盈着个性和生命力。
比如,在教课“妈妈一共买了8个苹果,小明吃了2个,还剩几个苹果”一题时,一个学生列式计算:8+2=10 ,他还理直气壮地说:“题中有‘一共'就是用加法嘛!” 我没有即将用“对”或者“错”来做出判断,而是先夸奖他听讲专心,记着了“一共”是表示乞降的意思,接着问:“妈妈买了8个苹果,吃了两个变为10 ,反而增加了,那老师买来几个苹果请大家都来吃,明日老师就变为卖苹果的了,为何呀?因为老师的苹果越吃越多呀!”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个学生自己不由得也笑了起来,并随即改正了却果。
在此后的学习中,近似的问题也难不倒他了。
不难发现,老师一句好心风趣的话语如同动人肺腑的春风,既达到了指正的目的,学生也不会讨厌,进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课成效,堪称一举两得。
其实,否认性评论语言确实不该拘泥于一种形式,教师应创建性地对学生进行评论,用自己内在的魅力激励学生踊跃主动地参加讲堂教课活动,使教课达到令人难以淡忘的艺术境界。
切忌像有些教师同样进行“一刀切”——通盘否认,逼迫学生听从“改正答案”这个苍白的“命令”,我们能够赞成学生出错,但对学生的错误,“错”、“这么简单还不会”、“你是怎么听的”这些果断的否认性评论语言在低年级数学讲堂中是我们不可以使用。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案例一、质疑时的评价(一)表扬1、你的这个问题差点把全班同学都难倒,期望今后能够多听见这样高水平的问题。
2、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已经比别人更早地学习这个知识了,这很好。
3、你加的问题很存有研究价值,说道说道你就是怎么想起的?4、你这个问题,老师都没想到,真是好样的。
5、你的问题正是老师想问的,我们想起一块了。
6、这么有创新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7、这个问题应该大家去思索。
8、你提的问题,老师还没想到呢,真了不起!9、你能够大胆明确提出自己稀奇古怪的寺方,具备科学家的积极探索精神,老师讨厌你!10、你提的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你提得很准。
11、发明创造就从辨认出问题已经开始的,今天你已迈进了缔造的步伐。
(二)鼓励1、辨认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容易,可以回答问题的同学就是快乐动脑子同学。
2、你能够明确提出这样的问题,表明你已经进步了。
3、再想一想,怎样反问得恰当?4、再试一试,你一定能够明确提出比刚才更好的问题。
5、你很可以动脑筋,可是你加的问题还应当再揣摩一下。
6、你的悖论真有意思,假如能把悖论和积极探索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那就更厉害了。
7、现在你可以回答,老师坚信你以后可以显得乐意回答、擅于回答。
(三)否定1、能够大胆地明确提出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较好的开端。
2、你加的问题虽然比较简单,但也就是经过自己思索的。
二、发言时的.评价(一)表彰1、你的发言简直让人刮目相看,太精彩了!2、你的想法很独特,了不起。
3、你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5、他(她)的讲话很精彩,大家不敢则表示一下吗?6、(即兴欢呼)你的讲话获得同学们的普遍认可!(下垂大拇指)7、你真像是个大老师,说道得头头是道。
8、太棒了!你能够再使大家观赏一次吗?9、你的思路多样简洁,鼓舞了老师和小朋友。
10、今天,你的见解使老师大吃一惊。
11、你说道得非常不好,使老师都钦佩。
12、你应该班里每一个小朋友自学!13、我为你深感自豪!14、你真难受!(举起大拇指)15、你这么能干,说我们,你就是怎么学会的?16、这样分析的确高人一筹。
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案例,这些案例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几个小学数学课堂案例。
案例一,小明和小华一起做数学题,小明做对了5道题,小华做对了3道题,他们一共做了10道题,请问他们一共做错了几道题?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小明和小华做对的题目数,然后用总题目数减去正确的题目数,得出他们一共做错的题目数。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案例二,小明家有3个苹果,小华家有5个苹果,他们一起把苹果分成两份,每份苹果数相同,请问他们每份有几个苹果?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通过将小明和小华的苹果数相加,然后除以2,得出每份苹果的数目。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三,小红有一些贝壳,小明有两倍于小红的贝壳数,小华有三倍于小红的贝壳数,他们一共有45个贝壳,请问小红有多少个贝壳?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代数方程的解法。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通过设定小红贝壳数为x,然后根据小明和小华的贝壳数与小红的关系建立方程,最终解出小红的贝壳数。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代数方程的解法,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希望教师们在教学中能够善于利用案例,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案例分析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kètáng)评价的案例分析与思考新的课程改革强调数学教学评价要关注教学的过程,关注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但是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比较偏重对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对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缺乏对多元智能的认识,忽视对主体多元智力的发掘。
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怎样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们老师到底(dào dǐ)应该怎样去把握好课堂评价的尺度?从以下案例及分析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案例(àn lì)1]一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教“1+1=?”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算不出来(chū lái),教师便骂:“你这只猪唉,一加一等于多少(duōshǎo)都不知道。
我和你站在一起,是多少?”教师一边说,一边站到学生的跟前,这时学生立即答道:“两只猪。
”[分析]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人性中都有渴望得到别人尊重和欣赏的需要。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智能的种类是多元的,至少包括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内省、自然观察等9种智能,以此衡量,“差生”几乎不存在。
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就否定学生,而应进行“分层多维”的评价,使评价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从多个角度,以公正的、发展的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时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只有把每位学生都视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独特的生命个体,才能建立起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对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善意宽容,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只有对生命的真心关爱,才能使学生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tā men)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案例(àn lì)2]张齐华教学《倍数和因数》片断师:其实(qíshí)要找出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有没有能力把36的所有因数全部找出来?能不能?(生或独立或合作(hézuò)找出36的所有因数)师:张老师找到了3份不同的作业(zuòyè),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份作业,可有意思了。
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在数学课上遇到了一个难题:12 ÷ 3 = ?小明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将12分成了12份,每份1,最后得出了错误的答案4。
老师在发现这个错误后,决定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和教学。
二、案例分析1.小明犯了一个典型的理解错误,他错误地认为12可以等分成12份,而不是3份。
2.小明对除法的概念和意义没有正确理解,缺乏具体的操作和实际经验。
3.小明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掌握除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引导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设置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包括讲解、示范、练习和讨论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案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训练。
五、教学过程1.老师介绍除法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其具体的操作方法。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老师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包括讲解案例分析、示范操作、练习题训练和小组讨论等。
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训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挥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及时对学生的操作和解答进行指导和纠正。
4.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学生能够正确掌握除法的概念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等方面。
并对学生提出鼓励和指导,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案例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尤其是初学数学的阶段,容易出现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错误,也缺乏对问题解决的系统性思考和训练。
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一、引言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解决实际问题在一堂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提出了一个求解实际问题的数学题目:“小明有8个苹果,他分给小红和小华,每人吃了几个苹果?”孩子们在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困难,他们不知道如何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如何将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还存在困难。
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以及对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不够熟练。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析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2. 案例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堂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设计了一道寓教于乐的数学题目:“小明有10个苹果,他分给小红和小华,小华分到2个苹果,小红分到多少个苹果?”这道题目是用故事情节来引出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析: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通过设计寓教于乐的数学题目,成功的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在解答这道题目的时候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和学习态度。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更多寓教于乐的数学题目,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3. 案例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结论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的困难、学习兴趣不够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寓教于乐的数学题目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例谈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例谈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和指导。
1. 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包括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提问和参与小组讨论等。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动力。
2. 学习态度评价: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态度,包括是否认真对待课堂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解答问题并愿意接受挑战。
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 问题解决能力评价:评价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正确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反映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4. 合作能力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交流思想和互相帮助的能力。
良好的合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彼此学习、共同进步。
5. 创新思维评价:评价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包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出新的思考和解决方法等。
创新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6. 自主学习评价: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学习效果的反思与总结。
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以上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一些例谈,评价应从多个角度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和创新,促进其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篇一: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案例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
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
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
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
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
最好怎么办呢?(生??)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
再试试看。
(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
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
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
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
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
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
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
“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
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评价一节高效的数学课一定产生于生动的、活泼的、师生之间有着充分交流的课堂,有效的课堂评价则促进了这种高效课堂的生成。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评价,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评价篇一一、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反思我们的课堂评价,不难发现我们的评价方法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鲜活的个性,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新奇的事物倍感兴趣,渴望变化,期待惊喜。
所以为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的课堂评价要形式多样,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要创新求变。
1.及时运用准确恰当的评价语言,让课堂充满活力语言评价是教师在课堂评价中使用最频繁、最直接、最快捷的评价方式。
教师在运用这些评价语言时,课前要有科学有效的预设,要考虑到这一评价方法的运用能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名教师在执教《解决问题(二下)》时先出示了一张情境图,由学生根据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
当一个学生分别说出三条数学信息后,教师给予评价:“感谢我们的小先锋收集到的信息,你能根据他收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吗?”这里,教师用一个“小先锋”肯定了回答问题的学生,同时也激励了其他的同学在接下来的问题中积极思考,课堂气氛随之热烈起来。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准确又得体,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最好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关注,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予评价,评价时注重内容翔实,有根有据,不简单地说声“好”就了事,也不简单地用“对”或“错”来判断,而应恰如其分地给予褒奖或善意的否定,防止评价语言苍白乏力,或者言过其实。
2.善于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挑起的大拇指、真诚的微笑、充满爱意地摸一摸头甚至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次疑惑的皱眉,这些无声的评价有时更能牵动学生的心,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评价效果。
我在执教“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时,对于算式“39+48=?”,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一种快速的口算方法,“我班同学中有很多口算小能手,谁能告诉老师这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刚开始,学生的回答都是按照笔算的思路去进行计算的,没有出现预想的算法,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口算方法,但同时微笑着将询问和鼓励的目光投向了每一位同学:“还有没有更快的口算方法?”我发现我的目光所到之处,每一个同学都在认真地思考,有同学举手回答:“老师,也可以先确定十位,因为是进位的,所以十位上一定是8,而9+8等于17,个位上就是7。
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面临着许多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难题,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以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一位学生为例进行分析。
二、案例描述小明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一直不太好。
他在课堂上经常无法跟上教师的讲解,对于一些概念理解困难,计算时常常出错。
他的成绩也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问题分析1. 学习能力差小明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
他很难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对于空间思维也不太敏感。
2. 缺乏基础知识小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因为基础知识欠缺,导致在后续的学习中无法连贯起来。
他对于一些基本的计算规则和公式也不太熟悉。
3. 学习方法不当小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他常常在课堂上没有注意听讲,也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
四、教学策略针对小明的学习情况,我们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兴趣由于小明对于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 梳理基础知识针对小明基础知识欠缺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为他补充一些基础知识,如数的概念、数的读写等。
3. 合理设置学习任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符合他水平的适当难度的任务,让他在慢慢提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4. 培养学习方法教师应该帮助小明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如积极听讲、多思考问题、多做题等。
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学习技巧和策略的讲解,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效果。
五、预期效果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我们可以预期小明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会有所改善。
他的数学基础知识会得到补充和提高,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会更加深入,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也会有所提高。
六、总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制定是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通过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评价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评价案例”研讨课的学习心得苏其友李志工作坊的老师于3月11日来到我校,给我们带来了三节精彩的示范课,同时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评价的方法、内容、过程以及有效评价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整个活动气氛浓厚,对我来说是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下面谈谈我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一节好的课,课前对教材的深研和充分的准备是前提。
周玲老师《平均数》一课的教学中,“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在我们以前的教学中也略有领悟,而没有进行简单、直接的总结,而周老师做到了。
张远珍老师执教的《交换律》一课,教者很好的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了有效的整合,这是一种对教材的活学活用,是对课标的深刻研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有效而简洁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师生关系学习氛围的润滑剂。
一堂有效生动出色的数学课,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和谐;体现在学生学的轻松,有兴趣、有信心、有成就感、有知识的升华;也有师生内心情感的升华;有浓浓的学习氛围……。
这些和谐气氛营造离不开精美而简练的语言的交流,交流中每一个赞许,每一个肯定,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有效性的评价,都对孩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三、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个教者在教学中的能力,有客观的、先天存在的优势,而更多的是靠自己后天的磨练和打造。
人非生儿知之者,一个成功的人的背后,每前进的一步,无不凝聚着自己辛勤的耕耘,挥洒了无数的汗滴。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使我深深明白,一个人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经过艰辛的努力,特别是一个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发展的步伐,必须乘风破浪,且行且学,且学且行.分享:喜欢赠金笔。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案例分析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案例分析刘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明确提出了对课程评价的要求:淡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评价方面作了初步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扬情——课堂充盈活力的“魂”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激情。
学生在课堂上所想,所说,所议,所评,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焦点,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智慧的挑战,也成为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
在这时,学习不再是烦琐的分析,机械的讲解,而变成了受学生强烈的认知需求驱使下的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动学习。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一次数学课上教师出示了一道题:在一个农场里,有一群鸡和兔,共有100条腿,36个头,同学们,你知道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吗?在介绍了该题是来自于中国古代的“鸡兔问题”之后,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发现,然后小组合作、讨论。
几分钟过后,有一位学生举手了,教师示意让他回答。
生说:“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我给这群小动物喊口令:‘鸡不动,兔子起立!’”顿时,教室里一片笑声,一阵活跃。
待安静下来,这位学生继续说:“这样它们都只有两条腿在地面上了,就得到72条腿(2×36)了,那么从少了的28条腿,我们就可以知道兔子是28÷2=14只……”教师问道:“你为什么会想到这种方法的?能告诉大家吗?”“我让兔子起立,实际上是将兔子的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鸡的腿一起计算,一部分单独计算,抓住这个关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他同学听后都鼓起了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案例与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案例与分析摘要:数学是人类思想的结晶,其中蕴含了多种美的因素。
数学无论从布局上还是图形上、结构上,都与美紧密联合在一起,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数学的美,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数学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享受,同时积极开发智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图形,并学会绘画图形,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所学图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同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师还应该给予正确、有效的教学评价,利用生动、灵活且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予以肯定,从而让学生能够爱上数学,爱上学习。
关键词:案例分析问题反思一、案例分析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一课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将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图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在系统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准备好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棒,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发放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组成平行四边形,最后进行评比。
在学生们自由重组四边形的比赛中,教师发现一些小组选择四根长短不一的小棒组合在一起,虽然上下两根小棒保持了平行,但是另外两根小棒却方向不一,还有一些学生组合成了一个正方形,甚至有一些学生组成了一个五边形。
在观察完学生们自由组合的图形后,要求学生们安排代表进行讲解。
一些学生表示,只要有两边保持平行就是平行四边形,而一些学生表示,只要能够组合成四边形就符合要求。
在听完学生们的回答后,教师仅给出了很好,回答的不错,你真棒,谁还有不同的意见……等等这样的评价。
在课堂学习结束后,学生们学的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够理解,学习效果较差。
二、问题从以上案例中看出,无论学生给予什么样的答案,教师都会给出“你真棒”的结论,或者“你说的真好。
”这些简单的评价,在短时间内虽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给予每一位学生同样的评价,那么学生就会较为迷茫,究竟自己好在哪。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教师不能给予明确的评价,就会让学生无法深入了解知识,不知道究竟自己是否回答正确,是教师真正的评价,还是敷衍。
课堂大赛案小学数学 案例分析
课堂大赛案例分析课堂片段: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进行倍数与因数的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倍数与因数整理和复习)齐读课题。
师:请你展开联想的翅膀,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了倍数与因数的哪些知识?独立思考,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师:听,(生)认真听!认真倾听的同学能获得倾听星,等别人说完,如果你对别人的回答有疑问或补充,要先举手再质疑。
预设:师:你是想到了倍数与因数的意义。
板书:意义。
师:怎么找2、3、5的倍数?倍数特征是什么?板书:倍数特征,板书:倍数特怎么找公因数?板书:公因数④什么是质数、合数?板书:质数、合数老师也有一个疑问:我们在因数时,是借助什么来找因数的?师:同学们真能干!通过我们共同努力,根据“倍数与因数”展开联想,想到了倍数、因数的意义、方法、倍数特征、什么是质数、合数,公因数等,这是一级联想。
现在,你还能根据这五个关键词继续往下想吗?比如说:想到了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他们之间有怎么的关系?现在,就请你根据这些关键词,继续往下想,想好后,和小组同学商量,选择一个关键词展开联想,可以画图,可以写文字,可以举例子,注意要画满这张卡纸。
听清要求了吗?继续往下想,想好后,和小组同学商量,选择一个关键词展开联想,可以画图,可以写文字,可以举例子,注意要画满这张卡纸。
听清要求了吗?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对倍数与因数的知识展开联想,形成了这样一幅美丽的思维导图案例点评一.强化知识整合的系统性。
整合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二.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灵活解题的能力。
不同的分析思路,虽然列式不同,但结果都是相同的,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同时也让其他的学生得到启发,开阔解题思路。
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案例(含语言设计)一、多一些儿童化的语言,多一些幽默化在教学活动中,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的调料,有了它,什么话都可以让人觉得隽永甘甜,轻松愉快。
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它的知识系统显得非常抽象概括,直接导致数学课堂学习没有语文、美术等其他学科那样形象生动,富有趣味。
数学课曾经一时是“乏味”的代名词,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每一个低年级学生,本来就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死气沉沉”的氛围只能淹没他们的天性,他们应该在充满激情和趣味的课堂中学习,因此,我们有必要将自己的课堂语言(这里指课堂评价语言)变得幽默,诙谐,这样,教师的个性也可渗透数学课堂,和学生打成一片,使整个课堂充盈着个性和生命力。
例如,在教学“妈妈一共买了 8 个苹果,小明吃了 2 个,还剩几个苹果”一题时,一个学生列式计算: 8+2=10 ,他还振振有词地说:“题中有‘一共'就是用加法嘛!”我没有立刻用“对”或“错”来做出判断,而是先表扬他听讲专心,记住了“一共”是表示求和的意思,接着问:“妈妈买了 8 个苹果,吃了两个变成 10 ,反而增多了,那老师买来几个苹果请大家都来吃,明天老师就变成卖苹果的了,为什么呀?因为老师的苹果越吃越多呀!”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个学生自己忍不住也笑了起来,并随即修改了结果。
在以后的学习中,类似的问题也难不倒他了。
不难发现,老师一句善意风趣的话语犹如沁人心脾的春风,既达到了指正的目的,学生也不会反感,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谓两全其美。
其实,否定性评价语言的确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教师应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用自己内在的魅力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
切忌像有些教师一样进行“一刀切”——全盘否定,强迫学生服从“更改答案”这个苍白的“命令”,我们可以允许学生犯错,但对学生的错误,“错”、“这么还不会”、“你是怎么听的”这些武断的否定性评价语言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是我们不能使用。
自尊、自信是人类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关键所在。
低年级学生,虽心理上处于不成熟阶段,但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的一句“你答错了”无疑给他强烈的答题欲望和学习兴趣浇上了一瓢“冷水”,而幽默的否定性评价却是给天真的小学生一种他们乐于接受的正确导向,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人文性的具体体现。
二、多用赏识的眼光、多一些鼓励的语言《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现实生活中,每一棵小草、每一朵花、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
"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
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赞赏与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课堂评价案例:生1:“0”像橄榄球生2:“0”像个鸡蛋师: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善于观察。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肯定性评价语言、忌重复忌拖沓。
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也要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
例如,对答案完整的学生可赞美他"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真不!""你真聪明!"等。
例如,我班有位学生,成绩很好,也很聪明。
可是胆子特别小,总不爱举手。
有几次我见到他想举手又不敢的样子,就点名要他回答问题。
当他回答正确后,便立刻表扬他"你的答案非常正确!老师真希望能再次听到你完整的答案。
"如此几次之后,这位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就变得又大方又积极了。
而对回答不完整或回答错误的学生,为人师者千万不能说"你答错了!""不对!""真笨!"等贬义语言。
而应改变语气,换一种说法,可鼓励他"你虽然只做对了一半,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以后只要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 "你的答案虽然和正确答案有点不一样,不过没关系。
你能勇敢站起来回答问题,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样的语言真切、感人,让学生深受鼓舞,觉得自己能行,从而树立起上进的自信心。
同时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与"学"氛围,利用孩子们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让他们喜欢上这门学科。
我还见过有的老师这样评价学生的发言:"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你说得比老师还要棒!"大量的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性语言,激发学生更多的热情,更热烈的讨论,引领课堂走向高潮,师生共同享受创造的愉悦。
理念下的课堂,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老师为学生鼓掌,老师与学生握手,老师向学生鞠躬,老师为学生的金点子“命名”(如好的解题思路称为‘某氏法’),师生本平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敬畏、仰视你的学生吧,说不准你的讲台下面坐着爱因斯坦、比尔盖茨呢!在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需求激励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则要通过自我激励或者外部激励来完成,缺乏激励就会导致人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冲劲,做任何事都会变得拖拖拉拉,效率低下,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激励效应。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否定性评价时,一边要使其明白错误之处,一边还不能磨灭他学习的积极性,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就是“三分钟热度”。
为人师者一定要注意力求学生保持对所学科目的浓厚兴趣,千万不可因一句“你答错了”而造成些教育教学的缺憾:因为激励不够而导致缺乏评价效能。
1. 要饱含对学生的期望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
”只要教师对学生存在着积极的,合适的期望,那么,每个学生都能比现在做得好。
对答题有失误的学生,不能用“真笨”、“真差”等贬义语言来刺激他,而应改变语气,换一种说法,可鼓励他“你虽然只做对了两题,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以后只要继续努力,你一定能赶上来!”“今天你的作业没能得‘优'但是比昨天有进步,再写认真一点,一定能和××一样得‘优'了。
”这样的语言真切感人,让学生深受鼓舞,觉得自己能行,从而树立起上进的自信心,同时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与“学”的氛围。
在一次 20 以内加减法口算比赛中,规定 10 分钟完成的题,一个男生一半也未完成,原因是最近家人比较忙,没时间督促他练口算,我找到他说:“其实你的反应是很快的,只是这次你还不太熟练,只要每天加强,熟练之后,一定也能算得又快又准,老师相信你能行的,一个星期后我们再比一次,你有信心吗?”他郑重地点点头。
再次比赛,他果然进步神速,而且养成了在家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
在某种意义上,被评价者认同,比知识的正确性更重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将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置于重要评价地位,注重评价语言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在否定性评价语言中,没有指责和嘲讽,有的只是老师殷切的期望,在心与心愉悦和谐的感应中,学生感悟了。
而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结果吗?2. 用赞美去教育非洲的巴贝姆巴族,至今保持着一个独特的生活习惯,当族里有人犯错误时,全族老少放下手中的工作,围坐在一起,每个人都要“数落”一件这个犯错人曾经为族人做过的好事,直到“数落”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这种看似离奇的教训人的方式,其实隐含着深刻的教育学原理,更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尝试用赞美的方法去教育犯错误的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当你说他(学生)好时,他才会好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语),试想,如果没有一位伟大的母亲用鼓励话教育儿子,怎么会有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呢?我让学生观察一幅挂图,然后提一个问题: 9 只蚂蚁抬一只大青虫,还有 3 只在“助威”,有一学生答:“小蚂蚁要把青虫抬到哪里去呢?”“你提了一个别人都想不到的问题,你的问题真独特,能不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呢?”学生意识到自已提的问题出格了,马上又想出了新的数学问题。
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误”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缺乏冷静的思考,缺少赏识性的分析评价,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用赏识与赞美沐浴孩子的心灵,学生的心灵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展露。
其实,课堂评价语言的鼓励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扬长避短”,莎士比亚曾说:“夸奖他事实上并不显著的美德。
”要想矫正某人的错误,不妨反过来赞美他的另一面,他才会迎合你的期望,自我矫正。
尤其是外人和尊者的肯定,有了别人的肯定,自己的存在就有了充实感。
我们的教育前辈也不乏“激励赞美”的高手。
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曾留下“三个糖果”的佳话,孔夫子所提倡的“长善效失”流传古今,我们何不从中学习一二,让我们的学生也“扬长避短”呢?一个不擅长使用大拇指的民族,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悲哀。
周弘老师曾说过:“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不仅仅是因为好孩子需要赏识,而且赏识教育能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抱怨不能改变坏孩子,抱怨反而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坏。
”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自信、学会欣赏他人,更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
三、多用启发性的评价语言启发、引导性评价语言是教师主导地位决定的,教师的语言不能引导学生思维,这样的语言是干巴的,这样的课必然是无味的。
《字母表示数》一课中,柳老师评价了学生用字母b、c表示眼睛的只数、腿的条数的发言后,提问,还有不同的编法吗?当学生编出: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再提问,这两种表示法那种好些?你是怎么想的?启发扩散思维,启发比较思维,启发暴露思维过程,引导思考、交流、比较、选优,体现数学是思维体操的特性。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分数的基本性质初步概括出来后,薛老师提问:把这句话再读一读,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或者有没有新的问题提出来?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三个问题:“相同的数”可以是0吗?;真分数、假分数是不是都可以?“相同的数”可以是小数吗?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发现,解决分数基本性质中相同的数不包括0的难点。
难点的突破不是教师告诉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探究发现的,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