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时段划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介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涵盖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段。
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政府战败并签署了《南京条约》,此后还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赔偿巨额赔款等。
这一时期的中国陷入了危机,国家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二、戊戌变法与新式教育19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变革的主张。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推动了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改革来振兴国家。
新式教育也兴起,为培养新一代有识之士奠定了基础。
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孙中山成立了中华民国,并提出了“三民主义”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然而,国内政治动荡不安,列强的干涉也使得民国初期难以稳定。
四、北洋政府与五四运动北洋政府成立后,曾长期执政并试图进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然而,政府腐败无能,社会问题严重,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运动,其中最重要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
这一运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以及对民主、科学的追求。
五、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全面爆发,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国共两党在共同抵抗外敌的形势下达成了合作,成立了抗日根据地,并组织了抗日游击战争。
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表现出了极大的抗日精神和团结力量。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陆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实现了对外独立自主的发展。
尽管中国近现代史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中国人民始终保持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段历史既是一个反思过去的机会,也是一个展望未来的契机。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时段及标志性事件1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时段及标志性事件1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时段及标志性事件中国近代史上编从鸦⽚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旧民主主义⾰命)1840年1919年 1949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时段及标志性事件中国近代史1949年 1956年社会主义⾰命时期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鸦⽚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中国灿烂的古代⽂明古⽼的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古代⽂明。
其古⽼的物质⽂明和精神⽂明始终⾛在世界前列。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1、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封建地主⼟地所有制和⼩农经济束缚和限制了⽣产⼒的发展。
2、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机和活⼒3、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封建社会的思想⽂化中国封建社会的⽂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1、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14世纪⾄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15世纪的地理⼤发现,为欧洲开拓世界市场、发展海外贸易和推动殖民扩张提条件。
1640年⾄18世纪,欧美纷纷建⽴资产阶级政权2、18世纪中叶⾄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始于英国的⼯业⾰命迅速推⼴到欧美各国,⼤机器⽣产取代了⼯场⼿⼯业,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起来。
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就以⾛私的形式向中国输出鸦⽚3、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帝国主义阶段进⼊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分世界的狂潮。
殖民主义进⼀步发展成为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的更完整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西⽅列强的⼊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鸦⽚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鸦⽚战争前中英贸易概况19世纪初,英国完成⼯业⾰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开始积极扩张,掠夺殖民地,扩⼤商品市场。
中国现代史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如何理解“求同存异”的方针? (1)提出背景: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以及与会国之间因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 (2)“同”:共同的遭遇,即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共 同的任务,即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共同的愿望”,即都要求加强团结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反对侵略战争。“异”: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都存在差异。 “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 同的利益加强团结与合作。 (3)影响:“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间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和 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平 提出: 再次发展: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共 最终完善:1955年亚非国际(万隆)会议上 处 五 后期修正(完善) 项 内容: 原 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相互之间的关系? 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其中,领土完整是主权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 平等互利是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 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 影响: 和平共处是目标,前四项原则是基础和前提条件。
一
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背景、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国家政权有哪些本质区别?
主权、政权
(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1.内容
2.确立过程 3.确立意义
《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比较 项目 背景不 同 不 制定主 同 体不同 点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特点:
经验教训:
中国近代史(1840-1949)晚清(1840-1912)
(3)内容
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的主张。 (4)特点 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传维新变 法。 (5)影响 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 想解放潮流。
3.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三民主义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的变化 (1) 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 并行不悖。 (2) 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 “ 断发易服 ”“ 废止缠足 ” ,并改革传 统的婚姻制度。 (3)辛亥革命时期
①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革除结辫陋习,“断发易服”具有了反
清革命的色彩。 ②辛亥革命以后,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旗袍。
民 族 工 业 的 曲 折 历 程
清 政 府 北 洋 政 府 国 民 政 府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夹缝产生
19世纪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初步发展 20世纪初(1912-1919) 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发展较快 抗战时期(1937-1945) 沉重打击
抗战胜利后(1946-1949) 日益萎缩
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
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考点一 晚清时期的中国政治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
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放广州、 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 税,由双方商定。此外,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美法两 国也相继强迫清政府签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步步高】(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时段大总结课件
时段特征 1.政治领域: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 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 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物质领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 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思想文化领域:清朝统治者 “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 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4.社会生活方面: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 变化,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二、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年) 重大史实 (1)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 割台斗争;瓜分狂潮、维新变法 政治 (2)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 (3)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 (4)五四运动
(1)资本输出
经济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近代交通运输业兴起;实业救国兴起
实例2: 2014年重庆卷第 38题第(1) 问:“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 的主要特点。”
审题对策 找出答案。
凡设问中只要求“根据材料”回答的问
题,思考答案时主要关注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中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实例3:2014年福建卷第38题第(2)问:“据材料二、三
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第1招 把握非选择题最常用的设问句式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说明)……
非选择题的设问句式对答题思路有重要引导作用。常见的设问句
式有如下几种:
1.根据材料……指出(说明、分析、归纳)……
实例1: 2014年天津卷第 12题第(3) 问:“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
近代、现代、当代的划分
近代、现代、当代的划分近代、现代、当代的划分近代,从1840到1919现代,从1919到1949当代,从1949年至今这是中国文学的时代划分并不是历史领域的划分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有一个问题越来越醒目,即对于"中国现代文学"这一概念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
笔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时,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
在中国的通常语境里,1840年以来的历史被划分成三大阶段。
1840-1919年是"近代",1919-1949年是"现代",1949年迄今是"当代"。
以此为参照,那么"中国现代文学"就是基本上对应着中国现代史的文学。
目前学术界大多采用1917年到1949年的教学/研究框架。
通常简称为"现代文学三十年"。
但是,这样使用"现代文学"概念越来越多地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
在国外的非汉语学术界,很难从语义上区别"近代"、"现代"和"当代"。
比如日本就把"现代化"称为"近代化"。
在国内,一般情况下,"现代"和"当代"是同义词,只有专门学习过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的人才能区别这两个概念。
所以对现代文学的范畴问题发生越来越多的质疑。
特别是21世纪的到来,使这个问题更加凸显。
当我们说"现代"的时候,不是指包括说话时的"现在",而是指半个世纪以前。
这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便。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范畴加以清理。
可是,当我们试图清理"现代文学"这一概念的时候,就会发现问题的复杂性。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现代"这一概念具有多义性。
中国现代史(政治经济文化详细分类)
时段划分:过渡时期(1949——1956)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政治上,革命任务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国家性质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开始起步。
经济上,通过三大改造消灭私有制,经济基础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过渡到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阶级关系上,剥削阶级被逐步消灭或改造,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文化上,毛泽东思想继续探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政治:民主法制建设: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祖国统一: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初,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年12月,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经济与社会生活:经济建设:1949——1952年,恢复国民经济。
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1953——1956年,三大改造。
1956年,中共召开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
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社会风俗、大众传媒):1950年,中央政府制订《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制。
中国近现代史整合及阶段特征(5月12日)
中国近现代史整合及阶段特征重要时段: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9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特点:屈辱中国现代史:1949年10月1日开始,社会主义社会。
总特点:崛起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0年-191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前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9月(近代后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致可分为:1)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发展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19年-1927年7月15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第二次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第三次国民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1945-1949】中国由新民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1949-19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40年代~60年代)1、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侵入,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中国经济开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中国近现代史时段划分
中国近现代史各时段划分
1、中国近代分为: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到1919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1919到1954第一次人民大表大会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具体为: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二半”程度加深
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二半”程度大大加深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沦为二半社会(这期间虽然洋务派中体西用,维新派君主立宪,都没有改变过国家性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派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期中指导思想就是孙中山的旧民主主义,即“民生,民权,民主”
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成立,迫切要求国共合作,因此国共合作的纲领即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自此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
2、中国现代分为:
1949新中国成立,确立政协制度,颁布共同纲领
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社会主义正式确立
1956-1966探索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966-1976文化大革命
1978至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949新中国成立虽然属于现代史其实我们归根结底到1954才开始社会主义的)。
中国近现代史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笔记一、中国近现代史概述中国近现代史是从鸦片战争(1840年)开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的一段历史时期。
近现代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二、近现代史的分期1.晚清时期(1840-1911年):这一时期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接踵而至。
在此期间,一系列改革运动如洋务运动也展开。
2.民国时期(1912-1949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
在此期间,北洋政府时期、五四运动、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相继发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至今):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此后,我国历经了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等多个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近现代史的重要人物1.政治家:如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等,他们领导或参与了中国的革命、建国和治国等重大历史事件。
2.军事家:如曾国藩、左宗棠、彭德怀、朱德等,他们在战争年代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3.思想家和文化名人:如鲁迅、胡适、郭沫若、巴金等,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开疆拓土,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近现代史的主要成就和影响1.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摆脱了列强的控制和束缚,实现了民族独立。
2.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3.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繁荣:在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4.国际地位的提升:从被列强欺凌到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近现代史的教训和启示1.爱国主义教育:近现代史教育我们要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
2.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近现代史告诉我们,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民族复兴。
中国现代史时段大总结
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
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
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
手工等科。
——据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 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6分)
材料二
(2)上图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2分)当时教材 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4分)
3.思想上: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 解决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 4.文化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强调贯彻“双百”方 针,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党和政府在教育领域提 出“三个面向”指导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的 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
隐性线索 1.经济政策变化: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计划—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巩固、调 整、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邓小平全面整顿——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外交政策的变化:“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三个世界——不结盟政策 3.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 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
选修
邓小平
时段特征 1.政治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重建和 完善了三大民主政治制度;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同 时海峡两岸也打破了长期的相互隔绝状态。中国一方面积 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地 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经济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和城市进行了经 济体制改革。并实行对外开放,逐渐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时段划分
中国近现代史各时段划分
1、中国近代分为: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到1919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1919到1954第一次人民大表大会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具体为: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二半”程度加深
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二半”程度大大加深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沦为二半社会
(这期间虽然洋务派中体西用,维新派君主立宪,都没有改变过国家性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派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期中指导思想就是孙中山的旧民主主义,即“民生,民权,民主”
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成立,迫切要求国共合作,因此国共合作的纲领即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自此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
2、中国现代分为:
1949新中国成立,确立政协制度,颁布共同纲领
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社会主义正式确立
1956-1966探索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66-1976文化大革命
1978至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949新中国成立虽然属于现代史其实我们归根结底到1954才开始社会主义的)。
历史初中知识点时间
历史初中知识点时间初中历史知识点时间线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整理:1. 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这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阶段,包括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等时期。
2. 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这是中国历史的第二个阶段,其中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和西周分别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朝代。
3.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这是中国历史的第三个阶段,标志着奴隶制社会的逐渐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兴起。
4.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这是中国历史的第四个阶段,标志着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战争的频繁发生。
5.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这是中国历史的第五个阶段,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建立和秦始皇的一系列改革。
6.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这是中国历史的第六个阶段,包括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7. 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历史的第七个阶段,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
8. 隋唐时期(公元589年-公元907年):这是中国历史的第八个阶段,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唐朝则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9. 五代十国、宋辽金夏(公元907年-公元1279年):这是中国历史的第九个阶段,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分裂时期。
10. 元明清时期(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这是中国历史的第十个阶段,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明朝和清朝则继续了封建制度的发展,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变化,例如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西方文化的逐渐传入。
以上是初中历史知识点时间线的大致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形容中国近代史
形容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波澜的历史时期,涵盖了从晚清末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广泛时段。
这段历史见证了中国的传统社会制度的崩溃、近代化的尝试、战乱与混乱、外部压力和内部变革。
以下是对中国近代史的一些形容:1.动荡与压力:近代中国历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乱,面临列强的侵略与压力,尤其是近现代初期的列强势力的入侵与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2.尝试现代化:20世纪初,中国社会积极尝试进行现代化改革。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传统制度的终结。
然而,现代化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遭遇了种种困难和挑战。
3.战乱与分裂: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频繁的战乱和社会动荡。
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解放战争等阶段,中国社会经历了长时间的内战和分裂。
4.外部压力:近代中国面临来自列强的侵略和外部压力。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特权,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饱受外国势力的剥削和压迫。
5.思想启蒙与改革:在思想层面,中国近代也见证了思想的启蒙与改革。
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提倡科学、民主和民族独立的思想,推动了一场文化和思想的大革命。
6.共和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新中国经历了初期的困境和困苦,但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
7.改革与开放: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逐步融入国际社会。
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成为推动中国崛起的引擎,中国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和国际力量。
8.民族自尊与崛起:近代中国历经屈辱和磨难,但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民族自尊心的觉醒。
中国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崛起为一个全球性大国,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发挥国际影响力而不懈努力。
总体而言,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多事之秋,承载了国家、社会和个体在动荡变革中的艰辛历程,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崛起的历史过程。
中国近代史时段大总结
中国近现代阶段总结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4年)重大史实时段特征1.政治领域: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物质领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思想文化领域: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4.社会生活方面: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二、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年)重大史实时段特征1.政治领域: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2.经济领域: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3.思想领域: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社会生活方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重大史实时段特征1.政治领域: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经济领域: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遭到摧残。
3.思想文化领域: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4.社会生活方面:在国民党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四、隐性线索1.外敌入侵: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1931~1945)2.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章程》3.反侵略斗争:虎门销烟——三元里抗争——黄海之战——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4.学习西方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兴民权、倡西学)——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传播5.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民族工业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春天(民国初年)——民族工业黄金时期(1927~1936)——萎缩(抗日战争时期)——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6.国共关系:第一次合作(1924~1927)——十年对抗(1927~1936)——第二次合作(1937~1945)——再次决裂对抗(1946~1949)。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阅读下列材料,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材料一:1793年7月,马嘎尔尼使团乘“狮子号”抵达天津大 沽口外。中国官员隆重迎接,送上大量礼物和食品。英国使团 副使斯当东的记述甚为详细:由于礼物太多,船上空间狭小, 只能收下一部分,而“以后无需提出请求,大批免费供应的物 资源源不断送来” 。这个排场的见面礼,让英国人大感意外, 因为按照他们的外交惯例,除特邀外,一般使团的出访费用都 是自理的。英国人带来了最新的发明:蒸汽机、棉纺机、梳理 机、织布机,还有当时英国最大的“君主号”战舰模型。英国 人本以为清朝贵族会感到惊奇,乾隆却认为“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这些不过是无用的奇技淫巧罢了。马嘎尔尼还给 清政府赠送了榴弹炮等火药武器,但是当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 圆明园时,英国人才发现,几十年前赠送的大炮和炮弹都完好 无损地摆放在那里——它们从未被使用过。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近代前期 近代后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几条线索: 1、西方列强的侵略;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俄 战争→ “一战” → 抗日战争 2、中国人民的反抗探索;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 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及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3、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短暂 春天”→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萎缩
领事裁判权 从它本身的性质和含义来看,这是外国在华侨民脱离中 国司法管辖的一种特权。然而这并非是指他们可以不遵守中国 的法律,清政府曾提出领事裁判权只是一种根据外国在华侨民 本国的法律,由他们各自本国的驻华官员按照他们本国所准许 的司法程序来确定他们的权利和义务的特权。总理衙门也曾明 确表示外国人应和中国人一样遵守中国的法律,如果违反应按 照他们本国对类似案件所规定的法律予以惩罚。 然而实际上近代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建立的领事裁判权 制度恰恰相反,它 “乃是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缔结的不平等条 约中所规定的一种非法特权,它的主要内容是:凡在中国享有 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不 论其发生任何违背中国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成为民事诉讼 或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时,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 的领事等人员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据其本国法律裁判”。Fra bibliotek表 现
高一近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年表中国近代史时间:1840----1949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民主主义革命依据领导阶级变化分期为: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挽救民族危机,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基本线索: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赢得民族解放的历史。
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是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被迫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中国艰难走向近现代化的历史。
中国经历了“西方冲击——中国反思和变革:经济近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近现代化。
”的过程旧民主主义革命一.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60---1894)阶段特征: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时期。
它揭开了近代侵略与反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自此被逼走出古代史,进入近代,开始有了世界的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
总形势: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
A、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破坏,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受到冲击甚至开始解体,中国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转化。
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标志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
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准备了条件,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产生的趋势,产生了新的阶级:近代买办、商业资本家与产业工人。
C、外国资本主义的进入,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要求变革,产生了以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
D、中国人民开始了反侵略斗争并转化成为大规模长时段的农民战争。
它冲击了腐朽的封建统治,并因此产生对今后历史发生深刻影响的地方实力派。
重要知识点:1840 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商口岸出现外商资本主义经济(诞生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中,中外反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镇压人民反抗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②第二阶段:洋务运动—甲午战争(1861—1894)(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894)阶段特征:这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形成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深入和保卫边疆斗争的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时段及标志性事件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时段及标志性事件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涵盖了从清朝末年至今的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期中,中国经历了众多的历史事件和时代变革,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些重要历史时段以及标志性事件。
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
辛亥革命于1911年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共和国。
这场革命的成功对整个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与辛亥革命紧密相关的是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历史时期,以其倡导科学、民主、自由的思想而闻名。
这场运动不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也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另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这场战争发生在1937年至1945年之间,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长期武装抗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迎来了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之间的一场内战,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结束了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半殖民地状态。
改革开放及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又一重要时期。
1978年,中国开始了由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引进外资、发展私营经济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特征,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迅速崛起,改善了国民的生活水平,并为中国的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
总结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时段及标志性事件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转折点和变革时期。
中国近代史是从多少年到多少年
中国近代史是从多少年到多少年中国近代史一般从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算起,到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共109年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古代史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历史.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兴旺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其政治、经济、文化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领先地位,为人类社会开展进步做出过重大奉献.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工程,1996年5月正式启动,目标就是建立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和共和以前的西周的年代学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途径主要有两条:对传世古代文献和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进行整理研究,特别对其中有关的天文、历法记录通过现代天文学计算,推定其年代;对典型考古遗址和墓葬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并做必要的开掘工作,取得系列样品,进行常规和AMS(加速器质谱计)的碳14测年.工程旨在建立三代年表,周代是建立三代年表研究的根底,西周晚期是根底中的根底.其中工程主要一项为哪一项: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各王,提出比拟准确的年代.经过5年的集体努力,2022年10月,正式公布新的夏商周年表.在新的年表中,夏代约为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商前期约为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300年,商后期为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为公元前1046年.)中国古代史的起点是公元前2070年,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总共有2070+1840=3910年,到现在有2022+2070=4076年近代史起点是1840年,终点是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是1949-1840=109年.中国现代史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历史.现代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近现代史到现在有多少年了中国古代史,一般的表达都是从中国国内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的出现开始的。
根据现在的研究成果,完全为国际考古学界认可并加以定名的,是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直立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各时段划分
1、中国近代分为: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到1919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1919到1954第一次人民大表大会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具体为: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二半”程度加深
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二半”程度大大加深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沦为二半社会
(这期间虽然洋务派中体西用,维新派君主立宪,都没有改变过国家性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派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期中指导思想就是孙中山的旧民主主义,即“民生,民权,民主”
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成立,迫切要求国共合作,因此国共合作的纲领即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自此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
2、中国现代分为:
1949新中国成立,确立政协制度,颁布共同纲领
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社会主义正式确立
1956-1966探索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66-1976文化大革命
1978至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949新中国成立虽然属于现代史其实我们归根结底到1954才开始社会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