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故事化趋势
2024年纪录片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纪录片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89686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0.png)
2024年纪录片市场前景分析简介纪录片市场是电影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观众对真实故事的不断追求,纪录片市场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电影行业中的一匹黑马。
本文将对纪录片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潜在的发展方向。
纪录片市场的现状市场规模的扩大纪录片市场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随着媒体平台的增多和观众对纪录片的兴趣增强,纪录片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投入纪录片的制作和发行,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观众需求的增加纪录片作为一种真实记录的表达形式,能够满足观众对真实故事的渴望。
现代社会中,观众对真实性和深度挖掘的要求越来越高,纪录片正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观众对纪录片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电影院,网络平台上纪录片的观看量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纪录片市场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的主题和内容随着观众对纪录片的需求不断提高,纪录片的主题和内容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生态环境、历史事件等主题,纪录片也开始涉及社会问题、人物传记、科技创新等更广泛的领域。
这一多元化的发展将进一步满足观众的需求,为纪录片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
制作技术的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纪录片的制作技术不断创新。
例如,使用无人机拍摄可以提供更好的视角和画面,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纪录片呈现的场景。
这些创新的制作技术为纪录片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提升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多平台传播的机会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纪录片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也日益重要。
观众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观看纪录片,提高了观众的观影便利度。
同时,网络平台也为纪录片的制作人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扩大了纪录片的受众范围。
结论纪录片市场的前景看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观众对纪录片的需求增加。
随着多元化的主题和内容以及创新的制作技术的出现,纪录片市场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多平台传播的机会也为纪录片制作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高度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纪录片市场有望展现出更加璀璨的未来。
纪录片《玄奘之路》的故事化分析
![纪录片《玄奘之路》的故事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7fbc5d2b160b4e767fcf34.png)
1 . 纪录片与真实。虽然学术界关于纪录片的定义各持己见 ,
但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毋庸置疑。典型的定 义如 : 格里尔逊认 为纪 录片能保存某种生活与事件 的真实状况 , 具有档案 、 文献资
是故事化的 , 并取得 了显著 的成绩 。在频道资源过剩 的时代 , 以
发好奇心并予以满足 。很多不被看好的题材 , 经过独特 、 新颖的
三者 的融合 ,随着大众审美情趣 的变化及制作者对题材挖掘 的
视角变迁 , 三者的 比例 日渐发生微妙变化 , 虚构类的成分不断上
升, 故事化趋势 日渐明显。纪录片的故事化不只是一个热 门的话
题, 更是一种广受制作者与受众认可 的表现方式。
记录真实为核心的纪实频道和科 教频道也不得 不另辟 蹊径。在 事件真实 的前提下 , 故 事片 中常用 的情节化 、 演员扮演 、 情景再
料 的价值 , 并能用它来进行教育和宣传 ; 法 国《 电影 词典 》 ( 让・ 路
普・ 巴塞克 主编 ) 中解 释纪录片是 : “ 具有文献 资料性质 的 , 以文
关键词
近些年来我 国成功的大制作纪录片 , 如《 故宫》 《 圆明园》 《 玄
奘之路》 等大多是纪实 、 真实再现( 虚构 ) 与 数字影视技术 ( 动画 )
纪录片 的故 事化源于 1 9 8 5年美 国探 索频道 d i s c o v e r y的开 播, 该节 目题材 涵盖科技 、 自然 、 历史 、 人文 、 探险、 文化和时事等 各个领域 , 这些题材 相对观众陌生 又 比较感兴趣 , 寓 教于乐 , 引
者看似泾渭分 明 、 截然对立 , 实则不然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 于
浅析纪录片创作的故事化倾向
![浅析纪录片创作的故事化倾向](https://img.taocdn.com/s3/m/ee585cf1941ea76e58fa04af.png)
目就很有可能面临下课 的危险 ,这就迫使从事纪 加强 纪录片的故事化倾 向就成为一种 趋势。 在这一点上 , 代表 中国电视制作最高水平的中央电视 台已经走在 了前列 , 譬如早 几年 的《 生活空 间》 就把节 目定位为“ 讲述老百姓 自己的
转, 有了线索 , 让观众松 了一大 口气 , 而小姑娘最 后回到家乡 , 与家人抱 头痛哭的一段是全篇 的最高潮 , 让观众的情 绪得 到完全 的宣泄。整个片 子看下来 , 看者完全随着故 事的走 势喜怒哀乐 , 观 沉浸于其 中, 以说 可
这与制作 的节奏把握密不可分 。 现在很多节 目的制作人对纪 录片的结构要求很严格 ,要求 每隔几
科技信息
专题论述
浅析纪录 创作昀故事化I 向 l 页
阜 阳电 台 董 伟 赵
纪 录片原本 在很多观众 的印象 中 , 是这样 的一 种节 目: 实 , 真 画面 语言优美讲究 , 主题深刻 , 人寻味 , 同时又会有过于严肃 , 耐 但 拖沓 , 缺
辉
仅为结局的发生提供 了前提 , 打下了伏 笔 , 而且过程本身也承载着对主 题的表达。 纪录片只有在过程 的展示中才能体 现出故事性的强势。 阜阳 电视台 曾经荣 获全国五个一工程 奖的纪录片《 寻找失去的记忆》 就是 ,
爱看故事 , 听故事是人的天性 , 爱 这也正是 电视剧 受欢迎 的原 因 。 随着教育程度 的不断普及 , 现在 电视观众 的欣赏水平有 了很 大的提高 。 他们更关心发生在 自己身边的事情或能引起 自己共鸣 的细节 、 情节。与 故事片相 比, 纪录片 的故事更真实生动 , 更有感染力 。它来 自于活生生 的现实生活 , 因此更贴近于观众 , 更容易引起观众 的共鸣 。 因此 , 如果纪 录片的故事性强的话 , 观众是很乐 意选择 收看 的。 前 一段时间 中央 电视台热映的系列纪 录片《 森林之 光》 虽然拍 摄 , 的是 中国版图 内各具特色的森林类型 , 是一种 自然类 的纪 录片 , 观众 但 在收看时并没有被教育的感觉 ,而是为 自然界万千生物 的精彩 故事所 折服。《 森林之歌》 的导演陈晓卿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我们 的团 “ 队是 国外一个拍动物的专家来给我们做的培训 ,国外流行 的做法 是先 到当地 去看 , 去搜集 素材 , 了解到 的素材 , 然后从这些 素材里找到你 自
纪录片故事化的利与弊
![纪录片故事化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e90747de195f312b3169a521.png)
传统 观 念认 为 . 录 片 只能 纪 是对 现 实 的真 实记 录 , 与故 事 性
无 关 。我 国 早 期 的 纪 录 片 创 作 ,
纪录片故事 化的利与弊
最大 的问题 就 是 缺失 “ 讲故 事 ” 的 观 念 , 是 , 篇 一 律 的 慢 节 于 千 奏 、没有 多 少信 息量 的 长镜 头 、
~
…
…
一
…
~
…
…
…
…
~
兰
黧
纪 录 片 故 事 化 的 趋 势 和 成 因
众 , 让 观 众 选 择 自己 的频 道 , 重 要 的 就 是 ‘ 事 性 ’ ” 己 要 最 故 。 录 片 要 想 生 存 及 实 现 自 己 的 价 值 ,就 必 须 做 出 相 应 的 改 变 。 观 众 的 欣 赏 水 平 可 能 千 差 万 别 , 对 故 事 的 诉 求 却 都 是 一 致 但 的 。只有精 彩 的故 事才 能 吸引观 众 的眼球 、 住 观众 的心 , 抓 从
事 化 得 以形成 一 种 趋势 , 背后 其 有 着 深 层 次 的 心 理 动 机 和社 会
动因。 记 录 人 生 小 故 事 — — 纪 录 片 的 本 性 回 归 。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认 为 , 盾 无 时 不 有 , 所 不 矛 无
效 益 。如 此 , 国 的纪 录 片 才能 顺 利地 与 国际纪 录片 市 场接 我
用世 界 的 语 言 讲 述 中 国 故 事 — — 走 向 纪 录 片 国 际 化 之
录 片越 拍越 乏 味 . 来 越 不受 观 越
人 视觉 疲 纪
劳 的代 名词 。直到 2 世 纪9 年代 0 0 初 。 国纪 录片 创 作才 开 始兴 起 我
纪录片叙事的故事化、大众化、精细化
![纪录片叙事的故事化、大众化、精细化](https://img.taocdn.com/s3/m/389c3124e2bd960590c6777c.png)
生活真实 ,引发人们的反思。作 念 ,也 加 深 了 观 众 对 文 化 匮乏 年
者巧妙地 对比两个阶层的生活状 代 的深思 。整个纪录片叙事风格 之间留 白需要多少秒,都有规可 态 ,揭露严重的贫富悬殊 问题 。 朴素而 又浪 漫,跌 宕而 又流畅 。 循 。对 于镜 头语 言 , 舌尖 上 的 作为一种 电视语言 ,解说在 主持人与表现对象融为一体 ,创 中国》也有精细的严格要求。比
画 面或 情 形 则 借 助 于 电 脑特 技 表 音 乐 是 那 么 舒 缓 、悠 扬 ,让 人 心
以找到 自己情感生活的影子。纪 面 , 们在 技 术 上 无 所 不 用其 极 , 他
人串联 , 并与故事情节严密吻合 。 拍 、水下摄影 、高速摄影 、红外 亲吻 自己孩子 ,还有大批独角鲸
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解说词会 实 现 了叙 事 与 审 美 的 结合 。
三 、制作 追求精 细化
除了唯美的画面 ,音乐也成
纪录片能够吸引观众 ,不仅 为 纪 录 片 制 作 的 重 要 元 素 。 生 在于精彩的故事 ,通俗简洁的解 命 中的配乐恰如其分地表现了 说 ,还在于它具有令人震撼的画 用 语 言 和 画 面 无 法 表 述 的 情 感 ,
。 。…
9
…
工 。作者 用真实的镜头表现贫富 移事往 , 我今天站在这努力想象 ,
方人比较重个体 ,擅 长讲单个故
悬殊之 大 ,有些画面在 国内媒体 也没法感受三十多年前年轻情侣 事 ,中国人较 重体 系 ) ,国外纪 很难看到 ,令人震撼 。这就是纪 们内心压抑着的涌动着的激情 。 录片制作 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流水 ” 录片所要达到的效果 ( 也许人们 紧扣故事 内容的主持 ( 也是解说 ) 线 。 景 色拍 成 什 么样 ,人 的 表 情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必要性和方法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必要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8392c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b.png)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必要性和方法电视纪录片是以真实事件及事实为基础,通过摄影、录音等手段进行记录和呈现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
纪录片的故事化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增加观众的兴趣和吸引力,并将信息传递得更加深入和生动。
纪录片故事化可以增加观众的兴趣和吸引力。
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更加倾向于接受故事性的内容,因为故事可以带给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和参与感。
纪录片如果只是单纯地呈现和传递信息,很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和失去兴趣。
而通过故事化,纪录片可以将信息包装成一个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故事,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纪录片故事化可以将信息传递得更加深入和生动。
纪录片往往涉及到一些复杂的事件和概念,而这些内容对于观众来说可能并不容易理解。
通过故事化的手法,纪录片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通过故事的叙述和情节的展开,纪录片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和观点,使观众对内容产生共鸣,并引发思考和讨论。
那么,如何进行纪录片的故事化呢?纪录片需要选择一个具有故事性的主题和事件。
这个主题和事件应该有一定的冲突和发展,有足够的吸引力和情节性。
主题和事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纪录片需要通过讲述、镜头运用和音效等手段,将主题和事件呈现得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讲述者可以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悬念的叙述方式等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镜头运用可以使用多样的拍摄手法,如近景、远景、特写、长镜头等,来突出故事情节的紧张和悬疑感。
音效也可以通过背景音乐、声音效果等来增强氛围和情感。
纪录片的故事化还需要注重剪辑和后期制作。
剪辑可以通过选取和拼接镜头,来控制故事的节奏和情节的发展。
后期制作可以通过添加文字、图表、动画等来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内容,增加信息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纪录片的故事化对于增加观众的兴趣和吸引力,以及将信息传递得更加深入和生动是必要的。
通过选择适合的主题和事件,运用多样的表现手段,以及注重剪辑和后期制作,可以将纪录片呈现为一个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故事,让观众更加深入理解和接受内容。
故事化纪录片的故事性与真实性
![故事化纪录片的故事性与真实性](https://img.taocdn.com/s3/m/11a67bd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7.png)
故事化纪录片的故事性与真实性故事化纪录片的故事性与真实性导言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形式,以其真实展现和聚焦社会现实而备受关注。
然而,随着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电影制作者开始探索如何将真实的素材以更具故事性的方式呈现,于是故事化纪录片逐渐崭露头角。
在探讨故事化纪录片的纪实性和故事性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不得不思考故事化纪录片所带来的真实性问题。
一、故事化纪录片的来龙去脉故事化纪录片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纪实电影运动,拍摄者常常将镜头对准美国工人和农民,以真实记录他们的生活。
然而,观众对纯粹的真实记录逐渐产生了枯燥乏味的感觉,电影制作者意识到将素材进行故事化处理,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关注。
二、故事化纪录片的定义和特点故事化纪录片是以真实素材为基础,通过加强叙事结构、提升情节张力和角色形象的表现,以更具有戏剧性和故事性的方式呈现现实主题。
与传统纪录片相比,故事化纪录片更注重人物塑造、剧情发展和叙事手法,更像一部戏剧作品。
三、故事化纪录片的故事性故事化纪录片通过剧情的铺垫和发展,加强情节的紧张感和冲突的对抗性,使得观众更容易沉浸其中。
故事化纪录片的故事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物塑造:故事化纪录片重点展现人物的内心感受、思考和成长。
通过描绘人物的个性特点和身份转变,观众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经历。
2. 叙事结构:故事化纪录片通常会采用经典的三幕剧结构,包括引子、发展和高潮,通过构建紧凑的叙事结构,提升故事的吸引力和观赏性。
3. 冲突与对抗:故事化纪录片通过良好构建的冲突和对抗,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
这些冲突可以是主角与自己、他人或外部环境的斗争,让观众产生共鸣并带来情绪上的反复。
四、故事化纪录片的真实性故事化纪录片的真实性是观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电影制作者应该如何在追求故事的同时保持素材的真实性呢?1. 真实记录:故事化纪录片的底层是真实的素材,制作者不能对素材进行伪造和捏造,应该力求真实记录。
浅析电视纪录片的故事化
![浅析电视纪录片的故事化](https://img.taocdn.com/s3/m/01a11d46f7ec4afe04a1df75.png)
而且 , 说这部 片子在后期 制作过 程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 0 据 1 将 50多分 钟的素材 最后 1 剪辑成 为 6 分 多钟 。这种 耗片 比在很多人 看来是纪 录片刨作 的一 9
种倾 向。
纪 录片并不应 该排斥 故事化叙 事 , 一部成 功的 电视纪 录片很大 程度体现 了编导发现生 活的能力。例 如 , 获得干 建省 2 0 6 { 0 0年度电视 记录 片一等 奖 , 南龙 岩 电视 拍 摄 的《I 岁 的夏 天》 编 导就 很成 一 - , 功地发现 了一群小 学生 , 参加少年 军旅夏令 营的点点 生活 片断 。从 有些孩 子起 床找不 到鞋子 、 不懂 穿鞋 子到 复令 营结束 时 , 孩子 们像 小军人一样 , 分种 穿戴完 毕 , 二 _ 充分展 现 了天真 、 好学 、 勇敢 、 强 的 顽 品性 。片中编导耐心守候孩 子们的故事 , 用故事化 的手法 , 应 来体现 生活 、 还原生活 。 此 , 故事化作 为电视纪 录片的一种创造 可能应该 是: 耐心 “ 守候” 事件 的发生 , 看重纪 录片的 “ 问离” 效应 , 更看重现 实 生活和 纪录对 象 的 自在性 、 独立 性和 完整性 , 望通 过纪 录 主体 的 希 “ 隐匿” 来捕 捉和保存 这些 自在 的“ 故事 ” 。不过 , 同时应该 注意把 握
例 子 。这部 纪录 片获得 了 前的成 功 , 空 这种成 功首先归 结为它 选择
《2024年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范文
![《2024年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c9484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4.png)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电视艺术形式,逐渐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众多纪录片中,故事化叙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法。
它通过讲述具有吸引力的故事,将纪录片的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入。
本文将对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特点、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特点1. 故事性强:故事化叙事以故事为核心,通过情节、人物、冲突等元素,使纪录片更具吸引力。
2. 情感投入:通过人物的情感变化、情节的跌宕起伏,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增强观众的观看体验。
3. 多样化表现手法:运用多种拍摄手法、音乐、解说等元素,使纪录片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三、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优势1. 提高观众兴趣:通过讲述具有吸引力的故事,使观众更容易产生观看兴趣。
2. 增强传播效果:故事化叙事使纪录片更易于传播,提高观众的关注度和口碑。
3. 丰富文化内涵:通过记录真实事件、人物,传递文化价值,丰富社会文化内涵。
四、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 叙事结构松散:部分纪录片在故事化叙事过程中,缺乏紧凑的叙事结构,导致观众难以理解。
解决策略:加强叙事结构的构建,明确主题和情节,使故事更加紧凑。
2. 真实性问题:在追求故事化的过程中,部分纪录片可能过于强调戏剧性,忽视真实性的原则。
解决策略:坚持真实性的原则,确保故事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避免过度夸张和虚构。
3. 叙事手法单一:部分纪录片在表现手法上过于单一,缺乏创新。
解决策略: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如拍摄手法、音乐、解说等,使纪录片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五、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实践案例分析以某部成功的电视纪录片为例,分析其故事化叙事的运用。
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入手,探讨其成功之处及可借鉴之处。
同时,分析该纪录片在故事化叙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对纪录片故事化的思考
![对纪录片故事化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50fdb2aa5e9856a56126038.png)
2 . 3 纪 录片发展逻辑的需要
地表现出来 ,使故事变得立体丰满,张力
定位。可见 ,故事化正成为纪录片的强势
我们身处 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 ,人 得到提升。在细节的表现 中,应 当特别强
叙事手法 ,主导着我们 的眼球 ,并对创作 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 ,纪录片的模式和 调的是 长镜头 中所蕴含 的丰富表现力和独 风格不得不随着社会 和人们思想的变革而 特的艺术魅力。 者思想产生着巨大影响。 在纪录片 《 丹江纪事 》 中,
必须让故事的主 ^ 、 翁站出来 , 得注意的是 ,在这一 阶段有关于精英文化 故事化叙事 , 和大众文化 的纪录片呈现 出了此消彼长的 用人物 的命运变迁和具体感受来 完成观众 程度上将满足文人趣 味的纪录片覆盖 了。 态,归根到底就是要表现故事中人的生活、
总 的来说 , 纪录片的作用体现在历史、
步 ,我国的纪录片一直都在做出努力 ,企 的追求就提升到一个新 的层面上来。
广电总局出台了相关 的文件 ,文件 当中明 图走入更 大 的市 场。在 2 0 1 0年我 国国家 3 纪 录 片故 事 化 的技 巧 3 . 1 人物化
目送主人乘坐的渔船渐行渐远 ,发出了依 依不舍 的哀 鸣。这个长达 3分钟的镜头 ,
1 纪录片故事化的趋 势 著 的 问题 就是 完全没 有故 事化 的概念 ,
着重强调关于纪录片的集 中模式 ,与此 同 活里面的戏剧性是较为常见 的手法 ,由于
在 我 国早期 的纪 录片 当 中,最 为显 时 ,伴 随着纪录片的栏 目化播出形式 ,其 生活当中具有一定的矛盾 冲突,而艺术源 收视率 和生产周期都做 了相应 的调整,这 于生活又高 于生活 ,就会在借此出现跌宕 这样 一来 我们看 到 的就是千篇 一律 的慢 就为纪录片的发展提出了新 的要求。现如 起伏的情节 。合理地表现 冲突 、设置悬念
《2024年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范文
![《2024年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6713f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5.png)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众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其叙事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其中,故事化叙事作为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在电视纪录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特点、优势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特点1. 情节化:故事化叙事将纪录片中的内容以情节为主线进行组织,通过情节的起伏、转折和冲突,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人物塑造:故事化叙事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手段,使观众对人物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3. 视觉表现:通过画面、音效、配乐等手段,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
三、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优势1. 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故事化叙事通过情节、人物塑造和视觉表现等手段,使纪录片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2. 扩大受众范围:故事化叙事更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和娱乐需求,从而扩大了电视纪录片的受众范围。
3. 传播价值观念:通过讲述具有社会价值和思想内涵的故事,传递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信息,达到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作用。
四、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在实践中的应用1. 题材选择:选择具有故事性和情节性的题材,如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为故事化叙事提供良好的基础。
2. 人物塑造: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通过采访、观察、记录等手段,深入了解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3. 情节设计:设计合理的情节和冲突,使故事更加紧凑、有趣,同时保持真实性和客观性。
4. 视觉表现:运用画面、音效、配乐等手段,增强故事的视觉表现力,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故事的情感和氛围。
五、结论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是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它通过情节化、人物塑造和视觉表现等手段,使纪录片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必要性和方法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必要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54aa6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2.png)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必要性和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娱乐观念的不断升级,电视纪录片的观众群体不断扩大,而纯粹的内容表达方式已不足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面对如此变幻无常的市场需求,电视纪录片必须不断创新,将故事化元素引入其中。
故事化是指将内容和故事情节相结合,让电视纪录片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故事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提高观众的关注度、深度挖掘素材、构建品牌形象。
首先,故事化可以提高观众的关注度。
随着电视台数量的不断增加和选择的广泛性,观众对于纪录片的观看要求也逐渐提高。
如何吸引观众的眼球,这成为了电视纪录片制作的最大难题之一。
故事化的方式能够使得故事更加真实、感人、悬念丰富,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力,从而吸引观众进一步关注内容,对故事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其次,故事化能够深度挖掘素材。
电视纪录片是通过镜头呈现真实事件、事物、人物的影像资料,因此紧密结合故事情节形成有机的整体是非常重要的。
构建故事情节,就是对影像素材进行定位、筛选、剪辑、叙事表现等过程。
这些手段能够让受众更好的理解和感受电视纪录片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人物情感。
故事化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故事的可读性和生动性,让故事显得生动、鲜活、感人,让观众能够更好的理解、更快的回顾、更加深刻的理解影像资料,从而做到更好的理解纪录片中的社会人文真相,更加深入的参与到传播过程当中。
最后,故事化可以构建品牌形象。
通过故事化的传播方式,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容易形成较为固定的受众群体。
这也就是品牌形象,电视纪录片制作人员需要牢记这一点,提高制作质量,注重传播效果,做到精心设计、落到实处,让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故事化的方法主要有:个人化叙事、制造情境、营造悬念、加入人物对话、运用试问式引导观众等。
个人化叙事,侧重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现。
利用人物本身特性,让他们成为情节展开的关键,通过人物的故事情节引导观众进入整体故事。
制造情境,采用巧妙的角度和特效处理,来表现故事情节实现的场景和场景的氛围,让故事场景更加生动形象。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必要性和方法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必要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c4181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b.png)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必要性和方法电视纪录片是指通过摄像机记录和展示真实事件、人物及其活动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
在电视纪录片中,以故事化的方式呈现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往往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增强观看的体验。
在电视纪录片中,故事化的必要性和方法非常重要。
故事化可以帮助提高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将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以故事的形式展示出来,能够更好地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更加愿意继续观看并参与其中。
故事化还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所呈现的内容,将抽象的概念和信息转化为具体的情节和角色,使之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故事化可以赋予电视纪录片更好的情感共鸣和影响力。
通过真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能够更好地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并引起他们的思考和反思。
故事化不仅是一种娱乐手法,更是一种有效的传播和沟通工具。
通过故事化的呈现,能够更好地传达纪录片所想要表达的主题和价值观,使之更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
故事化还能为电视纪录片提供更好的组织和结构。
纪录片往往涉及大量的真实材料和信息,如何将这些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且有条理的故事,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故事化的手法,可以给予这些材料一个逻辑性和连贯性的结构,使整个故事更容易理解和跟随。
故事化还可以帮助纪录片制作者更好地拍摄和编辑材料,从而提高整体的质量和观赏性。
在故事化方法方面,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要选择一个有足够吸引力和张力的故事主题。
故事主题是故事化的基础,关系到纪录片的整体质量和观众的兴趣。
一个好的故事主题应该具有冲突和张力,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故事主题要有足够的资料和素材作为支撑,能够在纪录片中得到完整的呈现。
要注重故事结构的安排和体裁的选择。
在故事结构方面,可以采用线性、非线性或混合的方式,根据故事的特点和需要进行选择。
体裁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不同的体裁能够带来不同的观看体验和效果。
要根据故事的性质和目的选择适合的体裁,如传记、纪实、探索等,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纪录片故事化演变状况探析
![纪录片故事化演变状况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12ba2a192e45361066f53b.png)
近 年 来 , 着 人 们 制 作 理 念 、 识 能 力 和 收 视 随 认 喜好 的不 断变化 , 录片 已 经越 来越 明显地 呈 现 出 纪 了故 事 化 的 倾 向 。 “ 故 事 性 已 经 成 为 一 种 共 识述 老 百 姓 的 故 事 ” 采 取 平 讲 ,
第 1 1卷 第 1期 2 1 O 1年 3 月
南 京工程学 院学报( 会科学 版 ) 社
J r a fNa jn nsiueo c n lg S ca ce c iin ou n lo ig I tt t fTe h oo y( o ilS in eEdto ) n
现 得 更 加 跌 宕 起 伏 , 而 具 有 更 强 的 吸 引 力 。 它 从
生小 故事 。 同 样体 现 了 对 故事 的重 视 。这 段 时 间 ” 的代 表 有 《 年 婚 姻 介 绍 所 见 闻 》 《 5岁 的 中 学 老 、l
生 》《 兴 坊 》 等 。 、德 等 但 几 年 之 后 , 实 美 学 的 纪 录 片 就 开 始 逐 渐 走 纪 下 坡 路 。这 一 方 面 因 为 某 些 客 观 的 原 因 : 众 文 化 大 和后现 代文化 等 文化形 态 的 冲击 , 众对 电视节 目 观 的 需 求 日趋 娱 乐 化 , 较 为 严 肃 的 纪 录 片 相 冲 突 ; 与
了一 批 受 到 好 评 的作 品 , 目类 如 《 活 空 间 》 《 栏 生 、 探
和学界 的一 片好评 , 仅在 收 视 率上 获得 可 喜 的成 不 绩, 也为 中 国的纪 录片 工作 者 们提 供 了一 条新 的创 作 思路 , 而这种 思 路是 可 借鉴 、 复 制 的 。很 快 , 易 其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必要性和方法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必要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51365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1.png)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必要性和方法电视纪录片通常以客观记录事实为目的,而故事化则强调对事件和人物进行篇章化处理,通过更具戏剧性的表现手法来吸引和引导观众的注意。
故事化可以赋予纪录片更多的情感和时空感,使得观看的过程更具有吸引力和娱乐性。
本文将探讨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必要性和方法。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能够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纪录片的兴趣可能相对较低,观看纪录片也容易显得枯燥乏味。
而通过故事化的处理,将事件和人物进行情节化组织,能够增加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
故事化也能够帮助纪录片传达信息和思想更加有效。
通过故事化的手法,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观点变得更具体和生动,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
故事化能够通过人物角色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生原因和背后的价值观。
故事化的处理在传递信息和思想时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那么,如何进行电视纪录片的故事化呢?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通过人物叙事来增强故事性。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通过他们的经历和成长故事来展示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人物的情感和目标冲突可以成为故事发展的驱动力,也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关注。
通过时间轴的编排来构建故事节奏。
将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组织,通过快速剪辑和跳跃式叙事来突出关键时刻和情节的发展,从而增加故事的紧凑感和悬疑感。
音乐和声音的运用也是故事化不可忽视的元素。
通过合适的音乐和声音效果来烘托气氛、营造情感和加强故事的表现力,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投入到故事当中。
场景的选择和构图也能够增强故事性。
通过精心选择的场景和构图,能够为故事增添视觉上的吸引力和戏剧性。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能够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更有效地传达信息和思想。
而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人物叙事、时间轴的编排、音乐和声音的运用以及场景的选择和构图等手法来进行故事化处理。
通过这些方法,能够让纪录片更具有吸引力和娱乐性,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故事”与“纪录”的联姻——简述纪录片的故事化趋势
![“故事”与“纪录”的联姻——简述纪录片的故事化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10e26cf5fbfc77da269b1ec.png)
听信息进行 故事化表达的过程。 提炼 故事化元素 , 并加 以适 当表达 . 可 以激 发人们 的观看兴 趣。 而现在在其创作实践 中. ⑦ 纪录片人越来越重 视作 品的故 事性。一 部可看性较强 的纪 录片, 其故 事性几乎是必不可 少的。但是 , 于纪录片本 身而言, 对 故事化 只是手段 , 纪实才是 目的。 22 .故事化符合大众 的收视心理和审美需求 纪录片的故事化受到欢迎 . 原因就在于故事化符合受众 的收视习 惯。人是知、 、 情 意三者的统一体, 文艺作品也 相应 的有教育 、 愉悦 和认 识三大功能 。愉悦 功能不仅是文艺作 品功能 的一个 主要方面, 而且是 实施 另外两大功能的必要 手段。 文艺作 品一旦 丧失了它的愉悦性, 另两 大功能也无从 谈起 从 大众传媒学角度来看 . 愉悦功能是现在 电视媒体为争 夺观众而 1纪录片的“ . 真实性” 弗拉 哈迪纪录片师祖 的 面对这一趋势 . 很多人开始质疑这种一味迎合市 场商业化需求 的 越来 越重视 的一个方 面。从 纪录片的故事化 、 搬演 ” 纪录片栏 目 . . 到 化 都是为 了增 加 电视节 目的 收视率, 同时也是 纪录 片 . 已经脱离 了真 实性这一纪 录片的本质属 性 , 而不能算 真正意 “ 对受众 价值 的挖掘和开发 。 播学 的奠基人施拉姆说过最好 的传播方 传 义上 的纪录片 。那么何为纪 录片 的真实性 呢? 而在大众传播媒 介中电视是唯一能够 实施人 际传播的 首先 . 到“ 说 真实性 ” 的问题 . 实纪录片本 身是运用摄影 机来直 式是人际传播。 其 但 接记 录事物 . 本身具有如 实还原事物 外部形态特 征的功能 . 而这就使 媒介 是电视媒体 实现这种人 际传播 的方式不是 以冷冰冰 的面孔进 皮下注射 ” 的主观灌输 , 式 而应该是与大众平等交 流的人性化传 “ 记录” 与客观性联系在一起 虽然摄影机的机械物理特性能够将现实 行的“ 是贴 心交流而不是高 台教化 。 故 事是一种既独特又普泛的 而“ 对象 的基本 形态 、 特点 准确无误 的记 录下来 . 是这种记 录并非简单 播方 式 . 但 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普遍 到几乎无 处不在的信息体裁化现 的、 机械 的复制 。 它是拍摄者对客观现实 的一种观察方式 。 于纪 录片 信息化方式 . 对 这就是“ 故事化传 播” 。甚 至可以说 . 没有故 事方式或故事化传播 , 的创作 者 , 无论是有意识 还是无意识 。 他都会将 自己的思想 、 感 、 情 认 象” 识、 观点等带进 了作 品。 但这 只是一种“ 参与式 的观察 ”它不是创作主 根本 就无从谈 起人类 传播 。 这样看来 . 闻故 事化、 , 新 纪录片故事化也 然 使 体根据 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改变和创造的“ 现实 ”而是要在遵 循客观现 就是很 自 的。其实 这种方 式可 以赋予意义 以鲜 活的故事 , 电视传 , 播行 为更感性化 、 情感 化和人性化 因而更 引人 人胜 。 更符合 人们的审 实的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下来观察和识别被摄对象 必然受到 观众 的欢迎和市场的认可 其次 . 受众认知 的角度来看 . 们对于纪 录片的真实性 的认知 美需求 和接受 习惯 . 从 人 23 .社会娱乐化背景 、 市场需求等 因素 的影响 具有一种直感性和前提性的特点 。 所谓直感性 的认知 , “ 是说人们最终 目前, 社会娱乐化局势 已形成 观众对媒体 的需 求已不仅仅局限 通过屏幕上对现实的模拟形态来判定事物 的可信性 . 与人 们感知外 这 休 追求快感上升为 主导功能 。 影视媒介能够传 部世界 的方式和过程是 同形 同构的 于是 .真 的’ ‘ 真的 ’ ‘ 与 像 在认知 于宣教 和信息 , 闲娱乐 , 而商业娱 乐功能却得 到了空前 的加强 . 越来 时是极为相似 的。所谓前提性的认知 . 是说人们对纪 录片可 信性的判 播文 化的功能也被弱化 . 被开发 出来 。而在这样 的一个全 断, 是以整体性的前提为依据 , 它是可信的或不可信 的, 它是 真的或不 越多 的娱乐资 源在收视率 的刺激下 , 是真 的 . 提的指引决定 了对真实 的认知 . 前 而且 一定不拘泥局 部的真 球化 的社会 文化大背景下 . 纪录片工作者想要独善其 身 . 来个“ 人在三 不食 那无疑是 自 消亡 . 然 界存 在着适 者生存 的规 寻 自 伪 。① ”可以说 , 录片不 同于故事片等其他类型 的影片 , 纪 其欣赏过程是 界外 . 人间烟火 ” 种特殊 的认知活动 . 它有 明确 的指 向性 。 这也就是说 , 当受众在看纪 律 同样 . 纪录片的发展若不适应 时代潮流 的发展那将会受到“ 束之高 的待 遇。因此 , 此社会娱乐化 背景下 . 在 我们 的纪录片走与国际接 录片 时 . 心理指 向是 “ 。 其 真” 而这种 指向是建立 在对 现实文化 的欣赏 阁” 认 同上 的 其实这更是要求我们 的创作者 以客观真实 的态度去直接反 轨的市 场化 ( 娱乐化纪 录片) 道路是 明智 的选择 映客观现实 的世界 . 用真实的素材作为表意语言 的基础来组 建 自己的 正 如中 国传媒大学 电视学 院副院长何苏六所说 :正是市场 的因 “ 素. 使得中国的纪 录片开始面对现 实的传 媒环境 . 并学会在其 中求生 表述系统。这才是真正打动受众的关键点 。 存求发展 。市场化 的终极 目 标并不仅仅是金钱 回报 。 而是促 使纪录片 2纪录 片故事化趋势 出现的原 因 . 在一种理性状态下多元发展 .在一种 良性健康 的机制 中走 向繁荣 . 让 21 . 故事化没有违背真实纪录的底线 市场化必将使得 中国纪录片从个人 故事化是 “ 文艺作 品中用来表现 主体 的情节 ” 它具备连续性 、 , 富 更多 的人享受 自己喜欢 的纪 录片 。 从而开始社会化。这 ( 下转第 1 5页 ) 6 有吸引力、 能够感染人 。 纪录片的故事化是指以人物为故事载体 , 对视 或者小群体 的圈子里跳离 出来 ,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0d8b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3.png)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引言电视纪录片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形式,通过对真实事件、人物和地点的记录,向观众展现丰富多样的故事。
然而,随着观众对内容的需求不断增长,纪录片制作者们开始运用故事化叙事手法来增加节目的吸引力和观赏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研究。
一、故事化叙事的定义故事化叙事是指将事实和真实事件通过叙事的手法进行组织和呈现,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
与传统的纪录片相比,故事化叙事更加注重情节的张力、角色的设置和发展,以及故事结构的合理安排。
二、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意义1. 吸引广大观众在信息时代,观众面临着大量碎片化的信息。
故事化叙事可以为观众提供一个连贯的、有情节冲突的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留住他们。
2. 增强故事的可理解性和记忆性故事化叙事通过将真实事件和人物以故事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可以增强观众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观众通过故事中角色的情感体验、冲突和发展,更容易理解并记住被呈现的内容。
3. 传递信息和价值观故事化叙事不仅仅是为了吸引观众,也是为了在故事中传递信息和价值观。
通过构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纪录片制作者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
三、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手法1. 人物角色的设定与发展故事化叙事在纪录片中经常要设置主角和配角,通过展示他们的成长和变化来吸引观众的关注。
主角和配角的选择、人物性格、心路历程等都是制作者必须考虑的要素。
2. 故事情节的构建和发展故事化叙事的核心是故事情节的构建和发展。
制作者需要考虑故事的起承转合,通过设置冲突点、高潮和结局等要素,增加观众的紧张感和观看欲望。
3. 叙事的呈现方式和手段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可以运用多种叙事手段和方式。
例如,通过插叙、镜头切换、音乐、解说词等手法,制造情绪、渲染氛围,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四、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挑战1. 保持真实性和客观性故事化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传统的纪录片对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要求。
纪录片故事化的利与弊
![纪录片故事化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d0d931dcd0d233d4b14e69a7.png)
纪录片故事化的利与弊作者:陈留留王艳玲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9期纪录片故事化的趋势和成因传统观念认为,纪录片只能是对现实的真实记录,与故事性无关。
我国早期的纪录片创作,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失“讲故事”的观念,于是,千篇一律的慢节奏、没有多少信息量的长镜头、自然主义的消极刻板的原生态记录……这些都导致我国的纪录片越拍越乏味,越来越不受观众欢迎,纪录片成了让人视觉疲劳的代名词。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纪录片创作才开始兴起一股“讲故事”之风,并逐渐蔓延开来。
如今,不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的专题节目,几乎都在讲故事。
有些栏目更是直接就以“故事”命名,如中央电视台的《财富故事》、山东卫视的《天下故事》、湖北卫视的《故事中国》、河北卫视的《故事坊》、深圳卫视的《百姓故事》等,一时间,以“枯燥”著称的纪录片活起来、动起来,纪录片的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其实,纪录片故事化得以形成一种趋势,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心理动机和社会动因。
记录人生小故事——纪录片的本性回归。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无时不有,无所不在。
有了人就有矛盾,有了矛盾就有故事。
人的一生波折起伏、聚散离合;人所生存的世界纷繁复杂,变化万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故事。
生活本身的故事性、戏剧性远比电影、电视剧的戏剧性更真实、更鲜活、更丰富。
而纪录片的本性就在于客观记录、还原现实和历史的本来面目。
还原的过程,实质就是故事化的过程。
因此,纪录片的创作,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应强调情节因素,强调人的因素,通过人的活动来见证重要事件,对人文世界进行深度挖掘,这不但体现了对现实和人性的尊重,而且也是对纪录片本性的回归。
寓教于乐——纪录片的价值实现手段。
故事对人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对故事的渴望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
远古时代的故事靠人们世代口口相传;有了文字后,社会发生的故事就载之于册,代代流传;而电影电视出现后,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讲故事的手段更加丰富,故事也更加吸引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音乐在内的很多技法。由于这个片子获得了巨大的
成功,原来的判决被翻了案。在这个片子中,真实再现成了
探索真相的途径。
在纪录片历史上,象美国NBC制片人露茜·贾维思的
《卢浮宫》、《克里姆林宫》、《故宫》等不少经典纪录片都有导
演故意安排的扮演场面,有意用细部蒙太奇、反映法、特技模
中,老船工谭邦武回忆起妻子在世时隔着窗子叫他吃饭的情
景,不禁伤心落泪像个孩子,这个细节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
动。
在细节上做文章更是能够把枯燥的历史文献片变成律
动的历史。陈晓卿谈到表现慈禧西逃有多种方式,但最好的
一种是从一个细节讲起,说河北的一个县令正在堂上办公,
突然来了一道圣旨,要他准备一口大铁锅,买多少菜,他一下
的矛盾冲突营造悬念氛围,构建一个四世同堂家庭的故事,
刻画出鲜明的人物性格。这部用DV拍摄的小制作纪录片因
为“极好地展示了现代纪录片的风格,也就是一种真实而又
具有故事性的表现手法”而力挫群雄,获得了2005年中国
(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最佳纪录片奖。细节能勾勒出一个
人的精神和情感,能增强故事的状态和张力。纪录片《船工》
化是增强纪录片可视性、唤起观众情感共鸣,摆脱空洞乏味
的有效途径。
社会变革带来的人的观念的变革,使纪录片的策略和风
格,在不断变化发展。纪录片与故事片之间互相汲取美学营
养,诱发了纪录片对故事的追求。媒介市场化带来的收视率
压力,要求纪录片既要叫好,又要叫座,从时尚文化中吸取合
理因素,完美的故事性无疑可以使纪录片拥有更高的收视
率。因此,有思想力度,又好看,已经成为纪录片能否顺利进
入国际纪录片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 纪录片故事化的技巧
要让纪录片“好看”,说故事的方式是很重要的。
发现并凸显平凡生活中的戏剧性是惯常的做法。利用
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进行铺垫、悬念、起伏、省略、重复等技巧
设置,对素材进行故事化剪辑。纪录片《大家庭》以强烈多样
生活,甚至把拍摄对象当成演员,强迫或诱导他们做违背本
性的表演。组织拍摄本身并不必然导致虚假,而削足适履,
让事实去迎合某种既定的观念,或追求某种煽情或哗众取宠
的效果,那就违背了纪录片的原则。
“真实再现”也必须有所依凭而不能象故事片一样天马
行空。2006年出品的英国故事片《总统之死》就是一部高度
者“造型的冲动”会“促使他依照自己的想象来选择自然的素
材,借助于他们掌握的各种技术来改造它”,“结果,逼真的复
制便被通过画面手段来洞察或解释可见世界的努力所替代
了”④。因此,在纪实与造型两种倾向中寻找平衡是纪录片
的诀窍之一。创作者追求纪录片的故事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不能过头。无论是真人扮演、组织拍摄,还是画面分割、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新闻传媒·
纪录片的故事化趋势
张 慧
(重庆市 江北区新闻信息中心, 重庆 401147)
提 要:近年的纪录片创作表现出故事化趋势。纪录片故事化有其诸多原因并有助于加强传播效果。纪录片
的故事化技巧包括细节、长镜头、组织拍摄、真实再现等方式。但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构成对纪录片真实价值的扭
曲。
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纪录片真实价值;拍摄的方式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342(2008)03—76—02 收稿日期: 2007-12-14
作者简介:张慧(1970-),女,重庆市江北区新闻信息中心记者。
一 近年来纪录片的故事化趋势及其原因
近年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一些以往只能在故事片当中看
MTV、动画等等,都只能是纪录片的一种创作手法,是方法、
工具而不是目的。一句话,真实是“道”,故事化是“术”,
“术”必须服从并服务于“道”。
注:
①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
12月版,第166页。
②吕新雨:《纪录中国》,三联书店2003年7月出版,188页。
③肖同庆:《影像史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6月出
组织拍摄的分寸把握非常重要,与《毛毛告状》相对比的
是上海东方台拍摄的纪录片《不了情》、《情未了》,由于记者
的介入,破坏了特殊情形下父女之间敏感而脆弱的情感交
流,使千里寻亲的女儿始终无法与父亲建立起一种正常的父
女关系。由此可以看出,组织拍摄应该符合事物发展的自然
趋势,适合人物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不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暴介入被拍者的
并梳理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冲突,将其转化成为主题服务的情
节,纪录片才会具有强烈的冲击力。格里尔逊曾提出纪录片
“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的观念,匈牙利电影美学家贝拉·巴
拉兹也认为,纪录片“必须在经验世界的广阔天地中发掘出
最有特征意义、最有趣、最可塑造和最有表现力的东西,并且
把自己的倾向性和思想意图异常鲜明地表现出来”。①故事
长镜头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是大家都知
道的。在优秀纪录片《望长城》、《沙与海》、《最后的山神》等
片里都有长镜头的精彩表现,《龙脊》考试的那一段长镜头,
老爷爷从门外走进考场看外孙考试,然后在考场转悠,结果
被监考老师劝出这段长达3分多钟的镜头有力地表现了画
面主体复杂的心理变化,堪称经典。另外,特写也是增强故
合观众的欣赏习惯。对于这点,大家都明白并且认同。中央
电视台《生活空间》和上海台《纪录片编辑室》的广告语分别
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和“聚焦时代大变革,记录人生
小故事”,都体现了对“故事”的看重。
真实是纪录片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作品所
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必须得到形式的强有力支持。只有发现
值得警惕的是,就象《总统之死》这种故事片被高度“纪
录片化”一样,不少纪录片也在不遗余力地“故事片化”,现在
一些纪录片的情景再现已经类似电视剧的方式,有很多人物
特写和生动的对话等,这是非常越轨的做法。当涉及到扮演
时,必须要明确告诉观众而不能“以假乱真”。否则会使观众
丧失掉对纪录片的信任感,纪录片会因此失去其操守和品性
演、再现等手法也绝非纪录片创作的根本方法,绝对不能把
新闻事件的记录现场变成剧情片的拍摄片场。纪录片的本
质在于它受制于现实逻辑。事件发生时,对“镜头在场”的要
求使纪录片受到极大制约,却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小川绅
介强调“对于纪录片来说,时间是第一性的”。对“镜头不在
场”,他恨不得跳楼。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曾经很有远见地指出,纪录片作
就懵了,说到底出了什么事?然后慈禧来了②。这个细节把
当年的气氛全都找了出来,“让历史有了风情”。正因为深谙
此道,历史文献片《百年中国》的选材基本原则里就包括“细
节选择,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③。纪录片《重庆大轰炸》采
用了“分层法”进行采访,对5年中的生活细节和历史细节掌
76握得细致入微,几乎可以让观众触摸到现场的气息和味道。
版, 194页。
④《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6
月出版, 325页。
77
模仿纪录片的故事片,它虚构了美国总统布什遭到狙击手枪
杀的“新闻”。该片不仅仿效了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现场猝
不及防、匆忙开机而造成的动荡镜头,而且还模拟了对FBI
特工、白宫顾问、记者、反战人士等虚构角色的访谈。但是,
无论故事片被“做”得如何逼真,也不过是增强了娱乐功能,
与纪录片的震撼性是不可比拟的。
认,赵文龙热泪盈眶。编导在这里成功地把人物的情绪激发
出来,把故事推向了一个高潮。
真实再现和扮演也被应用于纪录片。美国后现代新纪
录电影的代表作品《蓝色警戒线》(The Blue Line)中,导演因
为对警方结论的怀疑而以独立身份介入了对一起警察遇害
案的司法调查,他将证人们不同角度的口述所见,都用真实
到的手法,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纪录片当中:真人扮演、画
面分割、MTV、动画等等。从国外的《蓝色警戒线》、《华氏
911》、《超码的我》,到国内的《北京杂种》、《记忆》、《大奥的
故事》等等,无不如此。
以本色自然为魅力的纪录片,为何越来越趋于故事化,
这大概有如下原因:对故事的欲望是人类的本能,情节化符
事化的有效手段。特写包括视觉特写和听觉特写,它能起到
隐喻、暗示、放大、强调故事的作用。
组织拍摄的方式在中外纪录片中都有运用,其中不乏优
秀之作。十多年前轰动上海、曾创下高达36%的高收视率的
纪录片《毛毛告状》中,法庭开庭正式宣判之后,编导王文黎
直接出镜,抱起小毛毛走到父亲赵文龙面前,让他们父女相
而沦为媚俗的娱乐泡沫。因为对于高品位的纪录片观众,宁
愿接受现实的缺憾,也不能忍受虚假的完美。
纪录片《南京》在这点上就处理得很好。《南京》邀请了
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一些非常有名望的演员来重现,但在之前
已明白告知了观众下面进行的是表演,而且表演中叙述的是
历史记载的真实的文字语言,没作一点改动。即便如此,扮
拟等扮演手法来重演历史事件,而且获得成功。
三 纪录片故事化遵循的原则
在当今的国际影视纪录片中,运用故事片创作的手段给
观众再现出现实情景,已成为惯常的做法。但是,纪录片的
故事化必须坚守一个底线,那就是不能构成对纪录片真实价
值的扭曲。上文提到的组织拍摄和真实再现等方式如果使
用不当,就会影响纪录片的品质甚至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