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故事化手法探析
故事化叙事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应用探析
842021第01期 / 总第407期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我的时代和我》《人生第一次》《海南岛纪事》栏目、四集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映70》等,都运用了故事化叙事手法进行纪录片的拍摄和创作,并且在社会上[1]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本文主要从纪录片的概念和故事化叙述手法的定义展开探讨,分析故事化叙述手法的应用技巧和表现元素,总结编导综合运用故事化叙述手法进行纪录片的创作经验,分析故事化叙事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优势。
一、纪录片的概念很多学者都对纪录片做了相应的解释,比如英国导演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是基于日常生活时间所做的视觉描述,有着一定的文献资料价值。
纪录片也可以定义为对现实人物或事件的创造性处理。
纪录片不同于新闻片,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现实人物或事件的及时报道。
纪录片拍摄的是事件正在发生或张秀丽故事化叙事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应用探析【摘 要】纪录片集真实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将片段化的人文故事经过精心编排后以鲜活生动的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给观众以真实感和贴近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渐增长,故事化叙述手法冲破传统纪录片的桎梏,以观众喜闻乐见的“讲故事”方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纪录片的叙事方法也成为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叙事;影像;剪辑;表现便桥5月25日正式通行》《泪奔告别!双桥,再见!》《刚刚,秀江双桥成功爆破!现场视频+高清大图来了!》等系列文章,收获了单篇10万+的阅读量爆款,“共情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彰显。
互动+互促 加速分享“发酵”爆款是用户共同参与下的一场共谋,共情力的推手是用户的互动性。
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听我说谢谢你》等火遍网络的“神曲”系宜春词作者周兵所作。
歌曲“火”了,成为“网红”作品,作为宜春本土的主流新媒体平台宜春发布微信公众号,如何借机打造“爆款”?2020年5月下旬,中宣部文艺局组织开展第八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征集工作,《你笑起来真好看》从江西省38首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15进5网络投票环节,能否晋级?宜春内外的人们都盼望着。
探析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构建
探析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构建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物设定: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观众能够在故事中找到代入感。
在自然类纪录片中,通常会选择一位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自然生态学家或摄影师作为主要人物,他们在野外的探险和观察中,发现并记录了一系列有趣的自然现象。
观众通过这些人物的视角,深入了解到了自然界的奥秘和传奇故事。
2. 叙事结构:为了使自然类纪录片的故事更有张力和连贯性,常常采用线性叙事结构或环状叙事结构。
线性叙事结构通常通过时间的推移来展示故事的发展,呈现自然界的变化和演化过程。
而环状叙事结构则常常以一个中心主题为基础,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时间段,将故事的细节展现给观众。
这样的叙事结构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演变过程。
3. 叙述方式:自然类纪录片的叙述方式通常采用客观描述和主观描绘相结合的方式。
在客观描述中,纪录片会用严谨科学的语言和知识解说,介绍各种自然现象和生物行为的特点,同时通过图像、声音和特效的运用来增加观看的视听冲击力。
在主观描绘中,纪录片会运用一些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借助诗意的镜头和音乐,营造出一种浪漫和激动人心的氛围,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自然界的魅力和神奇之处。
4. 观点表达:自然类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语态中,常常会通过观点表达来传达一些深层次的主题和意义。
纪录片可能会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
通过让观众感受到自然的美丽、脆弱和宝贵,纪录片在叙事中传递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和倡议。
自然类纪录片通过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构建,将枯燥的科学知识与精彩的故事情节相结合,使观众在欣赏的获得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关怀。
这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娱乐和学习的方式,也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尊重。
纪录片故事化手法尺度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纪录片故事化手法尺度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I. 概要纪录片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视听媒介,其叙事手法对于观众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尝试将故事化手法融入其中,以提高观众的观影体验和传播效果。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纪录片,成功地运用了故事化手法,使得观众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对纪录片故事化手法的尺度进行研究,以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A. 纪录片故事化手法的重要性和影响在当今社会,纪录片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介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纪录片故事化手法则是纪录片创作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它能够有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纪录片的观赏价值和传播力。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这部纪录片通过运用丰富的故事化手法,成功地将中国的美食文化呈现给全球观众,成为了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
首先纪录片故事化手法能够使纪录片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高观众的代入感。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导演通过讲述各地美食背后的故事,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这种手法不仅有助于观众对纪录片内容产生共鸣,还能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使他们更愿意去了解和探索背后的文化内涵。
其次纪录片故事化手法有助于打破传统纪录片的枯燥性,提高其观赏性和娱乐性。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导演通过对各种美食的细腻描绘和生动叙述,使得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品味到美食带来的愉悦。
这种手法使得纪录片不再仅仅是一个单调的信息传递工具,而是成为了一个兼具教育意义和娱乐价值的视听盛宴。
此外纪录片故事化手法还能够提高纪录片的传播力,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导演通过对美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独特视角的呈现,使得这部作品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充分说明了故事化手法在纪录片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能够使纪录片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和传播,从而实现更广泛的影响力。
探析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构建
探析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构建自然类纪录片是一种以展示自然环境及其中生物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其受众覆盖面广,既包括了自然爱好者,也包括了普通观众。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对于一些专业且单调的科学解释,自然类纪录片的叙事方式采用了故事化的方法,使得观众完全可以通过故事了解知识,增加观赏性和趣味性。
故事化叙事语态是构建自然类纪录片中的重要元素,可以分为第一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和情感化人称叙事。
第一人称叙事是指纪录片讲述者自身深入自然环境去体验、探索并直接进行讲述的形式。
在这种叙事方式中,观众可以感受到讲述者亲历过环境,具有更加真实的感觉。
例如《石头记》。
第三人称叙事,则是通过对生物或环境的介绍,讲述事情是如何发生的,但不会出现讲述者本人的情况。
这种叙事方式比较传统,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类纪录片叙事方式。
例如BBC出品的《地球脉动》。
最后,情感化人称叙事一种是将某个生物看作一个生命个体,并赋予其以人的特点,使用相应的人称代词来讲述它的经历,这种叙事方式突破了传统自然纪录片的模式,可以为观众带来诸多乐趣和思索。
在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构建中,选择合适的语言和情绪表达方式同样至关重要,因为这决定了观众对于自然类纪录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对于纪录片中存在的专业术语,典型的自然类纪录片会以一种浅显易懂并且简述明了的方式进行解释。
同时,它还会用丰富的视觉手法来帮助观众理解复杂的生态环境。
这也充分体现了故事化叙事语态在自然类纪录片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故事化叙事语态在自然类纪录片中是一种受欢迎的叙事方式,它能够帮助观众理解科学知识,同时也使得活生生的生物和环境更加地具体与生动,进一步提升了自然类纪录片的观赏品质。
浅谈纪录片中故事化的叙事手法
▲
浅谈纪录片中故事化的叙事手法
冯晓峰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单位:新疆电视台)
关键在于拥有好的题材,以及对原始的 模型故事进行有效创编。其次,故事化 叙事情节设计至关重要,包括了大情节、 小情节和反情节的设计。而激励事件的 设计,能够打破故事中的平衡,会进一 步引起故事和主人公对此作出反应。结 局的设计不仅要与故事的主旨和开头遥 相呼应,更应做到意料之外与又在意料 之中。 再次, 有效地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 不仅能够引起受众的情感变化,更体现 了人文关怀,有助于人格的塑造,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3.2 影像技巧 画面语言是纪录片创作的主体语言, 更是故事化叙事的基础。常用的画面语 言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即叙述性的画面 语言、描述性的画面语言以及表现性的 画面语言。通过对各种手段和技术的充 分运用,大大增加了纪录片的表现力。 人物述说是故事化叙事的重点,通过讲 述过去发生的事件以及对人物的述说, 能够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 使纪录片显得更加真实。细节拍摄是故 事化叙事的丰腴血肉,通过细节来打动 人、感染人,不仅能够深化主题、表达 情意,还可以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长 镜头是故事化叙事的必要手段,能够记 录一个完整的动作和事件,提供多元性 的画面结构,表达真实的时间与空间。 情景再现是故事化叙事的补充方式,在 纪录片的创作中,为其找到了自己的生 存空间,应当控制真实与再现的比例, 让受众意识到情景再现的存在,宜虚不 宜实 [3]。 3.3 剪辑技巧 后期剪辑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至关重 要,不仅是其能够确定前期素材内容,更 关系到作品结构框架的建构。对于大多数 故事片而言,通常是在拍摄完成后,由剪
辑师去完成剪辑,并不需要导演过多地参 与和指导。 其本质就是在众多的素材之间, 需找其组织结构和意义的关联,通过人为 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剪辑工作往 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既要对故 事化叙事的内在节奏做到精心把握,又要 对其外在节奏进行精心组接,还要对其情 绪节奏展开精心营造。在电视纪录片故事 化剪辑中, 常采用蒙太奇组接的艺术手段。 作为一种基本的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蒙 太奇不仅是一种剪辑的技术,更是一种独 特的思维模式与创作方法,纪录片自身的 真实性属性实现了有效结合。同时,解说 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与画面的完 美组合, 极大地增强了电视纪录片故事性。 4 结语 纪录片有着真实的属性,遵循着一 定的艺术真实原则,是一种最接近于真 实的艺术形式。纪录片中故事化叙事手 法的运用,并不是简单地对故事题材进 行情节化的处理,而是以观众的需求为 出发点,实现对现实的诠释,增强纪录 片的可视性和趣味性。应当正确处理好 故事化叙事与真实属性之间的关系,在 故事化的形式与真实性的内容之间,追 求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在此基础上, 运用合理的故事化叙事策略,进一步丰 富纪录片的结构和内容,使其更加具有 层次感与节奏感,促进纪录片整体质量 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富祥 .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 手法研究 [J]. 中国报业 ,2016(18). [2] 门大泉 . 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 法 [J]. 青年记者 ,2013(11), [3] 孙 景 丽 . 浅 析 电 视 纪 录 片 叙 事 手 法 故 事 化 倾 向 与 表 达 [J]. 电 影 评 介 ,2012(4).
“故事化”创作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应用分析
▲
2.2.1 寻找故事线索 首先,在对拍摄对象进行前期采访 过程中,导演一定要带着问题,带着发 现有价值、有趣味的故事情节的心理和 眼光进行深入采访;在对相关资料进行 整理时,也要努力寻找有意义、可挖掘、 可发展的故事线索。特别要注意的是, 在前期采访及整个拍摄过程中,都要仔 细寻找和挖掘有情趣的、能形成故事元 素的动人情节和事件,并以此构成全片 的主要叙事段落,将其打造成全篇的“闪 光点”,观众的“记忆点”。 2.2.2 拍摄脚本的“故事化”设计 在拍摄剧本的创作中一定要根据所 拍题材的特殊性和内容表达的需要,寻 找到合适该片的“讲好故事”的手法。 为了使叙述达到“故事化”要求,剧本 创作时在保证内容真实的前提下,导演 应有“设计理念”,可借鉴电影故事化、 电视剧及其他文学艺术的故事创作手法, 对自己的脚本的开篇、中间各个叙事段 落及结尾等全篇故事结构进行精心构思、 精心编排,叙事主线与副线的关系,人 物和动物等被拍摄主角与配角的关系, 主要人物、动物与周边环境的生存互动 关系,主要被摄对象等具体事件与大背 景(历史、社会、文化会政策等)的关系, 重点及主要叙事段落与过渡段落的关系。 上述诸多与故事相关且必须交待的内容 都需要导演在剧本创作过程中设计安排 在全篇恰当的叙事过程中出现。尽量使 纪录片有个精彩的开始,然后在故事发 展的过程中设置起伏跌宕的情节,故事 结果与开篇首尾呼应, 切忌 “虎头蛇尾” 。 总之,故事化纪录片的风格应多样化。 3 故事化创作手法中声音与造型分析 3.1 人声在纪录片中的造型性 声音造型就是指通过声音的物理因
《2024年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范文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电视艺术形式,逐渐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众多纪录片中,故事化叙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法。
它通过讲述具有吸引力的故事,将纪录片的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入。
本文将对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特点、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特点1. 故事性强:故事化叙事以故事为核心,通过情节、人物、冲突等元素,使纪录片更具吸引力。
2. 情感投入:通过人物的情感变化、情节的跌宕起伏,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增强观众的观看体验。
3. 多样化表现手法:运用多种拍摄手法、音乐、解说等元素,使纪录片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三、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优势1. 提高观众兴趣:通过讲述具有吸引力的故事,使观众更容易产生观看兴趣。
2. 增强传播效果:故事化叙事使纪录片更易于传播,提高观众的关注度和口碑。
3. 丰富文化内涵:通过记录真实事件、人物,传递文化价值,丰富社会文化内涵。
四、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 叙事结构松散:部分纪录片在故事化叙事过程中,缺乏紧凑的叙事结构,导致观众难以理解。
解决策略:加强叙事结构的构建,明确主题和情节,使故事更加紧凑。
2. 真实性问题:在追求故事化的过程中,部分纪录片可能过于强调戏剧性,忽视真实性的原则。
解决策略:坚持真实性的原则,确保故事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避免过度夸张和虚构。
3. 叙事手法单一:部分纪录片在表现手法上过于单一,缺乏创新。
解决策略: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如拍摄手法、音乐、解说等,使纪录片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五、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实践案例分析以某部成功的电视纪录片为例,分析其故事化叙事的运用。
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入手,探讨其成功之处及可借鉴之处。
同时,分析该纪录片在故事化叙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谈谈纪录片如何运用“故事化”创作手法
纪录片“故事化”表现手法的关键要素中国电视记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孙剑英一、纪录片“故事化”是叙事成功的重要表现手法二、纪录片“故事化”表现手法的关键要素1、前期采访努力寻找故事线索2、重视拍摄脚本的“故事化”结构设计3、好主题是纪录片故事的核心理念(1)主题具有新意(2)主题具有积极、健康、乐观、向上、令人鼓舞的社会传播价值(3)主题富于时代精神(4)主题具有一定的深刻性4、掌控好叙事结构的节奏变化(1)精心把握叙事情节的内在节奏(2)精心控制叙事过程的“外在节奏”(3)精心营造叙事过程的“情绪节奏”5、优秀的摄影是纪录片“故事化”的成功基础(1)画面富于变化将有利于调动观众的视觉印象(2)“故事化”纪录片的摄影应特别关注“两极”画面的拍摄(3)画面的影调设计有助于表达故事内容6、重视音效处理与“故事化”的关联纪录片“故事化”表现手法的关键要素中国电视记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孙剑英随着信息时代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多元化”需求,中外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正在以探索和发现的眼光,以创新的思维追求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以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国内外同行越来越广泛地在创作中运用了“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即在真实纪录的前提下,借用影剧剧创作中的一些故事化、娱乐化艺术元素,使我们讲述的真实的故事对娱乐和资讯丰富的当今观众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我担任策划、制片人或编导的多部自然类、人文类、社会类纪录片中,我对自己和同事们都不断地提出“要学会讲故事”的创作要求,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故事化”表现手法在纪录片中的成功运用,使我们制作的节目在国内国际的评奖中频频胜出,得到了观众和同行的认同,现将我的创作体会与大家交流切磋。
二、纪录片“故事化”是叙事成功的重要表现手法纪录片怎样讲故事?怎样调动多种影视艺术手法使故事内容牢牢地吸引观众的眼球?这是摆在纪录片导演面前的一道难题,是对纪录片导演专业素质的考验和衡量标准。
“纪录片故事化”也是当今国际、国内纪录片界艺术创作走向的主要潮流之一,这也是全球关注的社会、人文、自然等三大类纪录片类型的创作中普遍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2024年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范文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众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其叙事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其中,故事化叙事作为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在电视纪录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特点、优势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特点1. 情节化:故事化叙事将纪录片中的内容以情节为主线进行组织,通过情节的起伏、转折和冲突,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人物塑造:故事化叙事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手段,使观众对人物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3. 视觉表现:通过画面、音效、配乐等手段,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
三、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优势1. 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故事化叙事通过情节、人物塑造和视觉表现等手段,使纪录片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2. 扩大受众范围:故事化叙事更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和娱乐需求,从而扩大了电视纪录片的受众范围。
3. 传播价值观念:通过讲述具有社会价值和思想内涵的故事,传递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信息,达到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作用。
四、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在实践中的应用1. 题材选择:选择具有故事性和情节性的题材,如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为故事化叙事提供良好的基础。
2. 人物塑造: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通过采访、观察、记录等手段,深入了解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3. 情节设计:设计合理的情节和冲突,使故事更加紧凑、有趣,同时保持真实性和客观性。
4. 视觉表现:运用画面、音效、配乐等手段,增强故事的视觉表现力,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故事的情感和氛围。
五、结论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是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它通过情节化、人物塑造和视觉表现等手段,使纪录片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人物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探析——以纪录片《根雕艺人》为例
一、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特点纪录片是艺术范畴中的一种类型,具备艺术美学特征。
纪录片无论是作为信息载体,还是作为艺术的语言,都摒弃了传统艺术陈旧的观念,而以新时代的新面孔呈现在大众面前。
纪录片的生命就在于是否具有真实性,对其所要描述的人物与事件进行客观阐述。
其内容要真实,不得随意编排及假设,也不能主观臆断和断章取义,应该在真实完整的基础上进行再现。
但纪录片不只是对事件的自然记录,它需要对事件进行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赋予其艺术魅力,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
人物纪录片关照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生活,把真人真事作为呈现对象,经过艺术加工,体现真实美,引起受众的兴趣与思考。
目前,人物纪录片正逐渐呈现出故事化、大众化、精细化的特征。
比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永远的格瓦拉》使用了较多的故事化叙事方式,从格瓦拉进行革命到失去生命,通过小说形式的语言,准确把握受众的兴趣点,使其更具吸引力。
近年来,人物纪录片逐渐得到人们的青睐,它凭借自身的真实性、生动性与生活性受到广泛关注。
想要打造一部高质量的人物纪录片,编导要付出努力,无论是在选择题材、人物采访上,还是与摄像师的互动交流中,均应全身心投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纪录片高质量产出。
二、纪录片《根雕艺人》的故事化叙事分析(一)运用长镜头进行故事化叙事长镜头与蒙太奇并非是完全对立的,二者都是镜头表示意义的形式,均充分尊重镜头的基本语法。
在纪录片《根雕艺人》中,因为时长的约束,使用了一组平行蒙太奇同时体现人物的选材与制作环节,采取独立叙事方式,但整合在一个有机整体中。
如此一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镜头的信息量,实现有效叙事。
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故事化的镜头,在讲述老艺人为何踏入这一行业时,使用了交叉式蒙太奇,将故事情节分头讲述并迅速紧密地连接,一条故事线也可能成为另一个故事的线索,各类故事线相结合,融会贯通。
这种叙事方法可以灵活设定故事悬念,营造紧张的氛围,形成矛盾激烈的效果。
只有存在矛盾与冲突,故事化的叙事手法才能较好地体现出自己的魅力。
探析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构建
探析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构建【摘要】自然类纪录片是一种以自然环境和动植物为主题的纪录片,具有独特的叙事特点。
本文探讨了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构建,重点分析了故事化叙事对叙事效果的重要性以及语态选择对其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构建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方法,并总结了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意义。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可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语态对叙事效果的影响,丰富自然类纪录片的叙事形式,提升影片的观赏性和感染力。
本文对于了解自然类纪录片的叙事特点和语态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语态选择、叙事效果、构建方法、案例分析、意义、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自然类纪录片是以自然环境和动植物为主要拍摄对象,展现自然界的奇妙和壮丽。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加,自然类纪录片在媒体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自然类纪录片的叙事特点包括客观性、真实性和传播性,通过纪实手法展现自然界的美丽与残酷。
传统的纪录片叙事方式往往比较枯燥,缺乏故事性,不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故事化叙事在自然类纪录片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构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可以让观众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影片中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使得纪录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语态选择对叙事效果的影响巨大。
不同的语态会传达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思维方式,在构建故事化叙事时需要根据影片主题和受众群体选择合适的语态,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构建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方法中,可以通过语言、音乐、镜头语言等手段来营造氛围和引导观众情绪,从而达到更好的叙事效果。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探讨不同语态对于观众的影响和营造的氛围。
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语态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影片的观赏性和传播效果,还可以促进观众对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关注和认识。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语态在自然类纪录片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借助故事化叙事手法来增强纪录片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纪录片故事化手法探析
出版社2 0 年版 ,第 1 05 页 ⑤ 史安斌 : 《 危机 传播与新 闻发 布》 ,南方 口报 出版 社2 0 年版 ,第 19 04 3 页
效 沟通 ,因而迅速赢得 国际国内舆论 的 2 0 S R l 3)”的 阶段 性成果 ,同时也是 0 9 Q S 7
一
个 富有价值和感染力 的选题 ,其本身
当时正在热播的 电视剧 《 华烟云 》。 京
2 0 年 ,中 国 青 年 报 曾做 过 一 个 调 查 : 09
“ 故事”之风 ,并逐渐 蔓延开来 。不 就 已具备了故事 的雏形 。看一 个选题是 讲
论是 中央台还是地方 台的专题节 目,大 否 富有价值 ,一个重要标 准就 是 :看它
还是在观众 中都 空前一致地成为 备受关 的 技 巧 和 手 法
传 统 观 念 认 为 ,纪 录片 只 能 是对 现 的因素便是讲 一个 好故事 。而真正要讲 深层次思考 的故 事意义。其 中,矛盾 冲 实 的 真 实 纪 录 , 与故 事 性 无 关 。我 国 早 好 一 个 故 事 ,则 离 不 开 以下 几 个 环 节 的 突 和 兴 奋 点 即 是 故 事 的 重 要 特 征 和 优 期 的 纪 录 片 创 作 ,最 大 的 问 题 就 是 缺 失 恰当把握 和有效配合。
一
致好评 。
目前 ,我 国正 处 于 社会 转 型 时 期 ,
2 0 — 0 年度 安徽省 哲学社会科 学规划项 0921 O 目 … 风险社会 ’视域 中安徽 ‘ 媒介形象 ’
⑥ 张国庆 : 《 公共行 政学 》,北京 大学 出版社2 0 年 09
版 ,第 16 5 页
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手法渊源及演进研究
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手法渊源及演进研究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手法渊源及演进研究摘要: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记录为目的的电影艺术形式,其独特的故事化叙事手法让观众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本文将对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手法的渊源及其演进过程进行研究,希望能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对纪录片发展的影响。
一、引言纪录片作为一种借助电影技术来还原真实的影像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叙事手法。
纪录片既要真实反映现实,又要通过艺术手法来吸引观众,从而影响和启发他们。
近年来,一种将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手法逐渐兴起,它将纪录片和故事电影的叙事方式相融合,使纪录片更富有戏剧性和故事性。
本文将从渊源和演进的角度来探讨这一现象的产生及其影响。
二、纪录片“故事化”的渊源纪录片“故事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纪实电影运动。
在这个时期,电影制片商开始注重以人为本来揭示现实问题,直接反应社会现象和个人经历。
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摄影机的轻便化和可携带性的提高,纪实电影创作者能够更好地去记录真实的现实,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给观众。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纪实电影创作者开始将真实故事进行改编和重构,以增加观众的興趣和吸引力。
一些纪实电影创作者开始采取“重现”技术,通过舞台重现、演员再现等手法将真实故事“故事化”。
这种“故事化”的叙事手法为后来的纪录片“故事化”奠定了基础。
三、纪录片“故事化”的演进过程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
从最早的重现真实故事到如今的技术融合,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1. 早期阶段:舞台重现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纪实电影创作者开始将真实故事搬上舞台,通过演员的扮演来还原真实情景。
这种“舞台重现”的手法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力,吸引了大量观众。
2. 中期阶段:故事改编和再造到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纪实电影创作者开始更加注重故事的改编和再造。
他们通过故事精心布局、角色形象的塑造等手法,使纪实电影更具戏剧性和故事性。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引言电视纪录片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形式,通过对真实事件、人物和地点的记录,向观众展现丰富多样的故事。
然而,随着观众对内容的需求不断增长,纪录片制作者们开始运用故事化叙事手法来增加节目的吸引力和观赏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研究。
一、故事化叙事的定义故事化叙事是指将事实和真实事件通过叙事的手法进行组织和呈现,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
与传统的纪录片相比,故事化叙事更加注重情节的张力、角色的设置和发展,以及故事结构的合理安排。
二、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意义1. 吸引广大观众在信息时代,观众面临着大量碎片化的信息。
故事化叙事可以为观众提供一个连贯的、有情节冲突的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留住他们。
2. 增强故事的可理解性和记忆性故事化叙事通过将真实事件和人物以故事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可以增强观众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观众通过故事中角色的情感体验、冲突和发展,更容易理解并记住被呈现的内容。
3. 传递信息和价值观故事化叙事不仅仅是为了吸引观众,也是为了在故事中传递信息和价值观。
通过构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纪录片制作者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
三、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手法1. 人物角色的设定与发展故事化叙事在纪录片中经常要设置主角和配角,通过展示他们的成长和变化来吸引观众的关注。
主角和配角的选择、人物性格、心路历程等都是制作者必须考虑的要素。
2. 故事情节的构建和发展故事化叙事的核心是故事情节的构建和发展。
制作者需要考虑故事的起承转合,通过设置冲突点、高潮和结局等要素,增加观众的紧张感和观看欲望。
3. 叙事的呈现方式和手段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可以运用多种叙事手段和方式。
例如,通过插叙、镜头切换、音乐、解说词等手法,制造情绪、渲染氛围,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四、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挑战1. 保持真实性和客观性故事化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传统的纪录片对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要求。
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手法渊源及演进研究
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手法渊源及演进研究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手法渊源及演进研究导言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事件和现实人物为基础的电影类型,在讲述真实故事的同时,也借助各种叙事手法来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
其中,“故事化”叙事手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手法的渊源及其演进,旨在为纪录片创作者和观众提供更深入的认识。
一、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手法的渊源1.1 纪录片发展背景的影响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其发展受到了时代背景的深刻影响。
20世纪初,当时的纪录片更多的是按照纪实方式呈现,缺乏故事化的叙事手法。
然而,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众传媒的普及,观众对于电影故事的需求日益增加,纪录片也逐渐开始探索“故事化”叙事手法。
1.2 纪录片与纪实文学的相互借鉴纪录片与纪实文学在叙事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纪实文学中的“故事化”叙事手法能够使真实事件更加生动、有趣,因此,纪录片创作者开始借鉴纪实文学的叙事手法,尝试将纪实事件构建成一个完整而引人入胜的故事。
二、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手法的演进2.1 "纪实"与"故事"之间的平衡在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中,如何处理“纪实”与“故事”的关系是关键。
过度的虚构和刻意渲染会降低纪录片的可信度,因此,纪录片创作者需要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结构和叙事安排,以实现“故事”与“纪实”之间的平衡。
2.2 人物塑造在“故事化”叙事中的作用在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中,人物塑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深入塑造故事中的人物,纪录片创作者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并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整个故事中。
人物的个性、情感和动机的呈现成为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重要要素。
2.3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蒙太奇是指通过剪辑将多个不同场景或时间段的镜头串联在一起,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场景和时间的转换更加流畅,增强故事的连贯性和张力。
探析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技巧——以《守望者》为例
探析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技巧——以《守望者》为例摘要随着社会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观众对纪录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顺应时代的发展,纪录片不断突破自己,“故事化”的叙事技巧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也是增加收视率的一种策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众加入到喜爱纪录片的行列中来,纪录片的受众不再仅仅局限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少数团体。
总结这些年观众喜爱的纪录片不难可以看出,它们都在朝着“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进行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纪录片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纪录片故事化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并结合毕业作品《守望者》进一步探讨其故事化的叙事技巧及其应用,使其更具表现力,加大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技巧Analysis Of Documentary Story Narration Skills——In order to《Watchmen》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audience for the documentary requirements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breakthrough yourself constantly documentary, "the story" the narrative skill of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 in the creation of the documentary, is also a strategy to increase ratings.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audience to join to love documentary film, documentary film audience is no longer just limited to the minority groups by the higher education level. The audience favorite documentary can discover not hard in recent years, their narrative in the "story" narrative development. To further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documentar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documentary film story, combined with the graduation works "rye further explore the narrative skill of its story and its application, make its expressiveness, increase the space of development.Key Words:Documentary, story, narrative techniques绪论长久以来纪录片的受众仅仅局限于一小部分团体,虽然正不断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但这仍是一项严峻的考验。
故事创作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应用探析
168影视动漫故事创作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应用探析张 宁(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北京 100088)摘 要:纪录片的创作会受到摄制技术、审美理念和观众欣赏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创作模式百花齐放,既有单纯的真实事件记录,也有加入解说、音乐动效、动画特效等元素的创作模式。
故事创作手法在纪录片中的普遍应用成为了创作者的共识。
本文对故事创作手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探讨具体应用。
关键词:故事创作手法;纪录片;真实性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6-0168-02纪录片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记录与创造性处理,不存在虚构性质,但不意味着不可以采用虚构创作手法来反映真实世界。
纪录片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故事创作手法,利用故事片创作叙事策略,加入情节、娱乐及科普元素,对史实或事件进行真实、准确的讲述,使其内容更具吸引力和冲击力,会比直播式记录或一味说教的纪录片更有观赏性。
一、创作有故事性的纪录片的重要性纪录片的故事创作手法是借用戏剧和剧情片的结构方式,通过悬念、高潮来塑造情节和人物,可以在影片后期制作时,利用幕和场的概念对节奏、段落进行打乱和排序,使故事的铺陈有更好的剧情效果,多应用于对悬而未决事件的表达。
当然无论怎么表达,都不可以臆想情节、违背真实,这是创作者的共识。
早期电影用于线性事件记录呈现,观众出于好奇心会对影片抱有热情,随着新鲜感的减退便失去了观赏冲动。
法国电影大师乔治·梅里爱最早采用戏剧化的方法来拍摄电影,他在1899年拍摄的《灰姑娘》中,巧妙地用停机再拍技术,创造出了南瓜变马车、灰姑娘破旧衣服变绚丽晚礼服的场景,赋予了电影故事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早在20世纪初期,就在创作的因纽特人纪录片中应用了故事讲述方法。
目前我国纪录片鲜少进入院线,叙事方法和创作手法受制于传统思维,难以呈现多元化表达。
探析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构建
探析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构建自然类纪录片是指以自然生物为刻画对象的电视纪录片。
它可以通过丰富的图像视觉效果、配乐、声音效果等手段帮助观众深入了解自然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环境,同时也是一种宣传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方式。
在自然类纪录片中,语态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技巧,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从而增强观影体验。
本文将从三个层面来分析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语态的构建。
一、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运用在自然类纪录片中,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运用可以帮助观众更加清晰地了解事物的动态和关系。
主动语态通常用于表达主角的行为,被动语态则更多用于描述自然界的现象。
例如,自然界中风土人情的变化由于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是不太可能靠人力来改变的,所以在描述这些变化时,多采用被动语态,如“春天到来,花儿开了。
” “秋天来了,叶子掉了。
” 而在描述动物的日常活动中,更多地采用主动语态,如“熊熊睡在树林里” “鸟儿飞到树枝上。
”通过善于运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自然类纪录片可以更加有序和连贯地表现出事物之间的关系。
二、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运用可以改变叙事视角,让观众更加贴近自然界。
在自然类纪录片中,第三人称是最常用的叙事视角,因为这种视角可以让观众更加客观地观察自然界的各种事物。
但如果将第一人称视角纳入其中,可以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更加贴近自然界。
例如,当一只小狗走失时,如果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如“小狗在这里走失了。
” 这样观众的情感共鸣会相对较弱。
但是如果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如“我失去了我的最好的朋友——小狗。
” 这样就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三、描写和叙述的结合运用描写和叙述的结合也是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语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替换文字叙述为图像独白,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生动。
例如,在描述动物繁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描写母兽和公兽不断交配的过程,并通过图片、音效等多种手段加强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使观众更加清晰理解动物繁殖的过程。
探析当代纪录片故事化的手段
探析当代纪录片故事化的手段【摘要】纪录片在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以后,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正在不断的突破自己,其中最显著的倾向就是纪录片的故事化。
这种通过“讲故事”的情节化叙事,强调事件的情节性、矛盾冲突戏剧化以及悬念设置发挥了纪录片故事性的潜在魅力,以其强大独到的优势吸引了大批观众,并日益成为众多纪录片栏目的节目观。
在日益壮大、被广泛采用的同时,纪录片的故事化也受到多方的质疑:它是否与纪录片的真实性相悖?面对市场的竞争纪录片的节目观是否会被其覆盖?故事化叙事本就是自纪录片诞生之日起一以贯之的一种表现手段和重要特征,并不是现在才出现。
娱乐化也好,故事化也好,关键不在于什么样的表现形式,而是围绕题材和主题采用恰当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关键词】故事化;情节化;娱乐化纪录片要求以现实素材来结构影片,以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为拍摄对象,整理现实生活,对杂乱的生活发表个人的诠释、个人观点,也就是必须创作者做出自己的艺术处理,从而达到创作者的艺术要求与审美要求,这正是叙事艺术的“叙事”“故事”“叙述”的要求。
在目前的文化语境中,由于纪录片创作者考虑观众的收视率这一因素,纪录片创作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故事化、戏剧化叙述的倾向,使一些原本故事性不是很强的题材,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也喜欢用故事来表现。
所以说,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
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影片,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
一、纪录片创作手法发展概况(一)纪录片的定位纪录片是指纪录型的电视或电影的专题报道类节目,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
它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的记录社会生活,客观的反应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的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与争鸣NEWS RESEARCH效沟通,因而迅速赢得国际国内舆论的一致好评。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也是一个突发性事件的频发期。
实践证明,凡是“媒介形象”树立成功的政府,不仅能从容化解危机,其对繁荣稳定也一定具有推动作用。
▲ 本文为2009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立项项目“危机传播与政府‘媒介形象’建构(项目号2009SQRS173)”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2009-201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风险社会’视域中安徽‘媒介形象’建构策略研究(项目号AHSK09-10D37)”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① 居延安:《公共关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3页② 丁柏铨:《论政府的媒介形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③ 杨丹丹:《希望不要给事件随便贴“标签” 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接受本报专访》,《新安晚报》2009年8月9日④ 转引自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⑤ 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⑥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⑦ 平川:《危机管理:政府·企业·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作者李娟: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安徽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纪录片故事化手法探析□ 陈留留【摘 要】当前,纪录片故事化已成为一股潮流、一种趋势,成为纪录片创作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但是,纪录片故事化在给纪录片带来生机、给观众带来愉悦的同时,也引起人们的一些隐忧。
因此,尽快理清纪录片故事化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寻找恰当的故事化手段,促进纪录片创作的健康发展,就成为当前纪录片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仅就纪录片故事化创作的手法和技巧以及纪录片故事化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真实再现一、暗潮涌动:纪录片的故事化趋势2005年,央视播出故事化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第一周的平均收视率在北京地区就达到了6.2%,超过了当时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京华烟云》。
2009年,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个调查:“当下的纪录片吸引你的是什么?”有高达55.3%的人选择了“故事性”,即以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再现历史。
一时间,纪录片的故事化无论在学界、业界还是在观众中都空前一致地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传统观念认为,纪录片只能是对现实的真实纪录,与故事性无关。
我国早期的纪录片创作,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失“讲故事”的观念,于是,千篇一律的慢节奏、没有多少信息量的长镜头、自然主义的消极刻板的原生态记录……这些都导致了我国的纪录片越拍越乏味,越来越不受观众欢迎,纪录片成了让人视觉疲劳的代名词。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纪录片创作才开始兴起一股“讲故事”之风,并逐渐蔓延开来。
不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的专题节目,大家几乎都在讲故事。
一向以“枯燥”著称的纪录片活起来、动起来,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二、讲一个好故事:纪录片故事化的技巧和手法纪录片如何才能故事化,其中关键的因素便是讲一个好故事。
而真正要讲好一个故事,则离不开以下几个环节的恰当把握和有效配合。
1.选择富有价值的故事题材一个好故事,首先要有一个富有价值的选题。
选题是故事的基础,是故事核心内容的集中概括,是创作者世界观、价值观得以实现的平台。
选题有价值,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一半。
因为一个富有价值和感染力的选题,其本身就已具备了故事的雏形。
看一个选题是否富有价值,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具有时代特色和社会意义,是否能够引起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兴趣,是否是那些已经存在但还弄不清楚、还有待求证的问题。
一个富有价值的选题还应包括以下三个要素,即必不可少的矛盾冲突、提升观众兴趣的兴奋点、引起观众深层次思考的故事意义。
其中,矛盾冲突和兴奋点即是故事的重要特征和优势,而籍由命运变迁的故事,创作者的思想和观众的感悟方能得到有效的承载与传递。
以央视2010年制作的大型历史472011年第02期探索与争鸣NEWS RESEARCH文化纪录片《敦煌》为例,在《家住敦煌》一集中,编导便以敦煌卷宗中的一桩争夺土地的案件为线索,拼接起历史的碎片,由此展开了敦煌地区千年前风土人情的画卷。
2.打造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一个好故事,还需要有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
故事是实际发生的事情,情节是观众了解这些事情的方式。
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往往是故事叙事的助推器,它对于讲好故事、深化主题和吸引观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纪录片《在日本留学的日子——家在我心中》,情节最为高潮的段落是父女俩在地铁车厢离别那一刻,前景中女儿落泪的特写,景深处父亲抽噎的全景,充分表达了父女离别时那种割不断的血脉深情。
它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可见,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是支撑一个好故事必不可少的筋骨。
3.捕捉打动人心的故事细节一个好故事,不能缺少打动人心的真实细节。
真实的生活绝对不会缺少细节的表现,纪录片的真实主要源于细节的真实。
在创作中,要通过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捕捉典型的个性化、情感化的真实细节方能使影片具备震撼人心的力量。
例如,在《老船工》中,老船工回忆起妻子在世时隔着窗户叫他吃饭的情景,不禁伤心落泪像个孩子。
这个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见,打动人心的真实细节在纪录片中可以使情节更具有生动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它最能牵动人的神经,最能触动人的内心深处。
4.营造和谐美感的故事节奏一个好故事,还需具备体现美感的和谐节奏。
歌德说过:“古人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艺术的最高成就是美。
”①一切艺术的最高原则都是表现美。
因此,营造节奏也应体现美感。
纪录片中的节奏可分为叙述性节奏和造型性节奏。
大凡好的纪录片,都保持了一个体现美感的和谐节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一张一弛,能让观众兴致勃勃地一直看下去,不会感到乏味。
美国探索频道的纪录片《驯鹿返乡》就是一个十分讲究叙事节奏的典型例子:冬天,驯鹿找到了松木林(一松),可松木林是野狼的家园,出现野狼捕食驯鹿的镜头(一紧);春天,驯鹿悠闲地觅食(一松),但遇到灰熊,加之狼群一路紧盯着一只受伤的驯鹿(一紧);夏天,小鹿生下来,苔原百花盛开(一松),可灰熊在守株待兔(一紧);秋天,驯鹿返回出发地,一路吃着青草(一松),但又出现靠捕获驯鹿为生的阿努匹亚族人(一紧)……。
可见,体现美感的和谐节奏可以更好地营造故事的氛围,引起观众情绪的波动,从而激发观众继续欣赏的热情。
5.设置扣人心弦的故事悬念一个好故事,一定会有扣人心弦的悬念。
美国有一种钩子理论,强调节目开始一分钟就要伸出钩子挑起观众的兴趣。
整部片子要在适当的间隔里安插钩子,每个钩子都会形成一个兴奋点。
用密集的钩子来强化矛盾冲突的内在张力,是国外纪录片故事化的成功经验。
因为钩子自身往往就是整个事件最精华、最富刺激性的部分,以画面、音乐与解说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令观众非看不可的悬念,牢牢地吸引住观众的眼球。
纪录片中的悬念是观众对某事、某物、某人的未来发展、存在状况的一种期待、探究的心理,这种心理一旦被激发,就会吸引或集中观众的注意力。
因此,营造悬念实质上就是以钩子作为激发和诱饵,引导观众心理的一种叙事策略。
悬念大师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说过:“一家电影院就像是面对一大堆有待坐过去的椅子的银幕。
电影人必须制造‘悬念’,否则人们就会感到失望。
”②纪录片中引入悬念,既符合生活本身就充满的未知和神秘,也能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窥视心理,还能给人们感官以刺激。
以央视的纪录片《寻找布洛陀》为例,影片一开始:“……看似普通的石块,却成了考古学家的宝贝。
是什么人创造了它们?……。
”让人们对壮族人祭祀的先祖布洛陀是否确有其人产生了悬念。
再如,美国探索频道的《伊斯坦堡传奇》,它开始是这样设置悬念的:“……为了赢取伊斯坦堡,一名宫妾媚诱了整个帝国,……。
”接下来就应解开这一悬念了吧?但镜头一转,一个又一个新的悬念出现了。
影片基本上每隔10分钟就出现一个小高潮,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弦。
然而,与故事片相比,纪录片毕竟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和不可逾越的底线——真实。
但在纪录片故事化的过程中,这一底线正不断的经受着冲击和挑战。
三、过犹不及:纪录片故事化过程中的迷失正如美国纪录片制作人和著名学者阿兰·罗森塔尔所说:“纪录片以戏剧艺术方式呈现出的魅力是显而易见的。
它不但增强了自身的价值,吸引了观众,也因此获得更多被关注的机会。
” ③纪录片故事化极大地推动了纪录片自身艺术内涵的丰富,也促进了整个纪录片行业的新发展。
但故事化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纪录片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为纪录片的持续发展带来一些隐忧。
1、人文关怀的缺失一个好的故事就如为纪录片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而创作者悲悯的目光和深邃的思想才是纪录片故事化的灵魂。
如今,有些纪录片创作者把目光聚焦在小人物、平民和弱势群体身上,这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他们只是把这些对象当作“幌子”和“卖点”,仅以一种猎奇的目光对这些人的命运进行单纯的记录和宣扬,并未对这些人物不幸的原因和复杂的社会背景进行深入的挖掘,因而未能触及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说过:“强调灾难和人类悲剧时,引起的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滥情和怜悯,即很快被耗尽的感情和一种过头的戏剧化方式,观众反应很快不是变得矫揉造作,就是厌倦透顶。
”④纪录片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纪录正在发生的历史,揭示现实社会大众的生存环境,通过纪录和展示他们面临的情感迷惘和内心挣扎,给观众以48 2011年第02期492011年第02期运用情景再现时也存在过滥的现象。
有些纪录片大量用演员进行“扮演”,使观众辨不清历史及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假作真时真亦假”,情景再现用得过滥的结果,就会对“真实“这一纪录片的底线发出挑战,从而颠覆观众对纪录片的信任。
纪录片故事化作为一种新的纪录片讲述方式,因其契合了现代社会新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特点而迅速流行。
然而,只有在保持真实的基础上,各种手段的灵活运用,和尺度的恰当把握才是纪录片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
相信未来,在中国的荧幕上将会出现更多深受观众喜爱的精彩故事,中国的纪录片创作也将在故事化的道路上继续稳步前进。
注 释①⑵陈刚等:《Discovery——美国探索频道节目研究》,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③ 阿兰·罗森萨尔(Alan Rosenthal),《何为纪录剧情片——影视中事实的虚构》(“Why Docudrama? Fact-Fiction on Film and TV.”),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