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故事化的多种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故事化的多种手段
记实性是纪录片的基本特性,然而今天的纪实性却成了许多故事片追求的风格;故事性是故事片的基本特性之一,而今天的故事性却成了纪录片必不可少的特性。“故事”对于故事片来说是虚构的,但“故事”对于纪录片来说却是真实的,它来源于被纪录的真实故事本身和编导的创作。现在的观众已经不会满足于对“故事”或者“真实”单一的索取了,他们内心呼唤两者的兼得。
新时期的纪录片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正逐渐走向故事化。故事是“文艺作品中用来表现主题的情节”,它具备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对于纪录片来说,故事化只是手段,纪实才是目的。《话说长江》、《望长城》、《毛泽东》使纪录片的内容由无情节的“事”变为被采访者“说的故事”,再由“说的故事”变为“看到的故事”。许多人物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女特警雷敏》、《舟舟的世界》、《四姐》、《英与白》,人文纪录片《沙与海》、《龙脊》,以及事件纪录片《潜伏行动》、《村民的选择》等都充溢着表现人物命运和事件历程的故事。我们相信缺少了故事性的纪录片一定空洞无味,难称佳作。
故事化的纪录片具备许多影视剧的元素,使观众爱看,这种取长补短的做法一直在不断的发展着,我们不妨从创作的角度入手,一起探讨将纪录片故事化的多种手段。
选故事
即在纪录片创作题材的选择上把“有故事”的人物事物放在首位。大千世界,无可不拍。我们面对今天丰富多彩的社会,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表现。纪录片的制作周期之长是其他影视作品无可匹敌的,一旦我们对拍摄的题材、对象做出了选择,就只能义无返顾地前进。《龙脊》、《女特警雷敏》、《平衡》等都有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的前期摄制,这些都是成功的作品,也可以说创作者为他们付出的时间和代价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但同样有许多编导跟了几个月乃至更长时间的作品出不来“东西”,常听到许多人说“跟错人了,不出活”说白了就是自己选择的人物事物没有故事。制作一部纪录片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宝贵的时间,如果在开始阶段就出现选材失误,怎么能对得起这些钱和时间呢?
其实,拍纪录片跟文学创作一样,选材是成功的一半,“有故事”的人或事会使一部作品事半功倍。冷冶夫老师在创作女特警系列纪录片时就遵循了选材至上的原则。女特警题材前无所有,当冷冶夫得知武警四川总队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时,便萌发了创作的意念,但是并不急于下手,而是先在观察与了解中摸清这支队伍的情况。女子特警队有40多人,每个人都是巾帼英雄,可重点纪录的人物却只能有一个,冷老师在部队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有个叫雷敏的女兵不但训练刻苦,而且“活泼好动,潇洒大方、不躇镜头”,于是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的雷敏便成了主要纪录的对象。在拍摄中雷敏没有因为摄象机的存在而受任何束缚,相反却情感丰富、畅所欲言。由于雷敏是连队里的“活跃分子”,因此所有发生的故事都和她有关,这使前期拍摄的素材内容丰富、充满故事,后期自然得心应手,出精品也就容易得多了。
拍故事
即在纪录片前期的拍摄中去寻找和挖掘故事。这里有一个“抓故事”的前提,就是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自然发展。具备了这一原则的纪录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因为纪录片编导是作为创作者的身份出现的,而不是被摄事物的参与者。即使是《望长城》那样具有强烈“我在场”意识的纪录片,编导也决不会去无中生有地指使被摄群体去“演”故事。有时候摄象机的客观存在会使被摄事物产生某种变化(如有些人会变得非常礼貌,不说实话等等),这种情况是非主观的,但也要尽量避免,否则会影响那些即将出现的故事。
有了好的题材,抓故事就全靠编导的睿智和耐心了。《平衡》是一部长达100多分钟的纪录作品,该片以三年的时间伴随着这支保护野生动物的“西部牦牛队”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千难万险,终于赢得了关于生命与捍卫生命之间的历史实证,让我们仿佛亲历了一个生命(奇卡.扎巴多杰)在生死面前的音容气息,甚至于可贵的人格魅力。中国的纪录片能像《平衡》这样沉得住气的还不是很多,这需要编导有一颗持久的恒心。
除了长时间的完整纪录,纪录片还有两个为“抓故事”服务的地方,那就是环境和细节。
环境是“周围的情况和条件”,任何人或事物都有其特定的生存和存在环境。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而性格又决定了人物命运。环境又是故事滋生的温床、是故事发展的摇篮、是故事结局的必然。从环境中构建故事的框架,可以达到营造氛围的目的,给发生着的事物以合理的背景,使人加深对片子含义的理解。在《龙脊》中,那美不胜收的山光水色,那幽雅齐整的碧绿梯田,那氤氲的山岚雾霭,那天空中漂浮的云团,小寨的古朴优雅,绿油油的禾苗,亮晶晶的蜘蛛,嗷嗷待哺的燕子,这些一再出现的空镜头,它们除了交代自然环境和在全片中起到抒情、间隔的作用以外,把它们放在《龙脊》的生命主题中,它们就不仅仅是风光是美,更是作者对龙脊人、对生命的理解和审美关照。美丽的环境造就了龙脊人乐观向上、顽强执着的人生态度。发生在这样环境中的故事,即使是“大雨滂沱、石梅珍得病、四十几户人家断炊、井妹没钱上学”也丝毫不见悲情色彩。应该说,是《龙脊》的环境造就了编导对龙脊人生命意志隐喻。
细节也是纪录片故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细节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的。细节作为情节的一部分也直接参与故事,换句话说,细节是被“放大了”的小故事,纪录片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细节。日本获国际大奖的《小鸭子》里,编导在公园内野鸭成长迁移的过程中捕捉了这群野鸭中最小最弱的一只并用两个细节扣住观众心弦:一是当鸭群纷纷离开池塘,只剩最后一只最小的不能飞,它几次想条跳过最
一个石阶,却一次一次总是失败,它并不灰心,再跳,再跳……直至跳了十几次,才成功。这个细节在展示过程中,观众绷紧了神经,心也随着小鸭子的起跳而跳动。第二个细节是当鸭群长大,欲离开皇家公园时,所有的小鸭均挥舞着翅膀直冲云霄,惟独那只最小的鸭子试飞了一次又一次,毫不气馁的小鸭直至第八次才稳稳地升空与伙伴们会合。这一细节是鸭子故事的终结,也给了观众巨大的心灵冲击与感情洗礼。
剪故事
纪录客体对象的“原生形态”,反映事物的“纯真面貌”,是许多纪录片作者遵循的创作原则和追求的目标。但任何理论一旦走向极端,就会带来偏见,就会束缚自己的手脚。纪录片如果一味排斥创作主体的作用和其他表现手段的介入,就会流于“自然主义”,使故事性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这样的作品必然成为生活事件的堆砌或流水帐,节奏拖沓,气氛沉闷,缺乏审美价值,最终也必然会违背作者的初衷。现在许多编导把“长镜头、同期声、跟踪拍摄”奉为至尊,笔者曾看过一部纪录下岗职工生活的纪录片,当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来到老朋友的家,问讯工作着落。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编导将“主人公进入小区、拐弯、上楼、直到见面打招呼”这个毫无意义的过程,处理成了一个近两分钟的长镜头,而整个片子的长度却仅有二十分钟。纪实手法确实为纪录片带来了一些生机,但是大量长镜头的使用会使纪录片节奏拖沓;长镜头中信息量的多少并不与镜头的长度成正比;同期声受采访对象语言表达能力的制约,在信息传达的数量和质量上效果还远不及解说,于是出现口齿不清、节奏混乱等情形。
纪录片要想更多地体现出故事性,必须在编辑上下工夫,这主要对片子宏观结构脉络的把握和展现细部的一些蒙太奇处理。大型文献纪录片《毛泽东》的《到中流击水》这一集,编导创造性地将主席不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