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生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doc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感谢你的观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二○一五年七月目录关于制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I)金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5100) (5)应用统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5200) (8)国际商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5400) (11)资产评估硕士(MV)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5600 ) (14)法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法学)(专业代码:035102) (17)法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非法学)(专业代码:035101) (21)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5200 ) (26)英语笔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5101) (29)英语口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5102) (32)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29) (35)建筑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100) (38)机械工程(I)(机电学院)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01) (42)机械工程(II)(物流学院)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01) (46)材料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试点)(专业代码:085204) (50)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07) (55)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08) (59)动力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06) (62)控制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10) (66)计算机技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11) (71)软件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12) (75)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13) (79)化学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16) (83)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22) (86)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23) (93)安全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24) (99)矿业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18) (102)车辆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34) (106)工业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36) (110)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代码:085237) (113)项目管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39) (116)物流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40) (119)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55) (123)会计硕士(MPACC)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5300) (126)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5600) (129)美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35107) (132)艺术设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35108) (135)关于制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及各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有关精神,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现提出以下制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食工学院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发酵工程方向(2012-4-9)
山东轻工业学院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发酵工程方向工程领域名称:轻工技术与工程工程领域代码:430122一、培养目标: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较坚实的轻工技术与工程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具有创新意识,能运用先进技术和方法解决发酵工程方面的工程技术问题,可独立担负发酵工程方面技术革新、科研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3.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年限: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其中,论文研究时间不少于1年(从通过论文开题到答辩申请)。
三、研究方向:1.微生物酶技术本研究方向主要以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本理论,利用酶工程原理和方法研究开发酶制剂产品,在食品、医药、环保、能源等方面的微生物酶进行研究与开发,以及工程化应用。
2.现代酿酒技术本研究方向以生物工艺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理论,研究利用现代酿酒理论改造传统产业、开发新工艺、新品种、节能、清洁生产等现代酿酒技术。
3.生物制药工程本研究方向以微生物学、产品分离分析技术、药物化学、基因工程等为基础理论,研究从微生物和植物中产生并提取天然生理活性物质、功能保健因子,以及活性物质的微生物酶法转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并研究开发生物药品。
4.微生物资源开发本研究方向以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分类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理论,收集大量的性能优良的工业微生物菌株,构建工业微生物菌库,改良菌种为发酵工业提供微生物资源,开发新型微生物产品,对传统产品的微生物产业进行改造。
四、培养方式与要求: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生物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生物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本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特别是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各有关工程建设部门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结合河南师范大学学科优势,特制定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如下:一、培养目标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并着重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从事生物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高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1、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掌握生命科学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工程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解决本领域实验室和生产现场的工程、工艺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领域简介主要涵盖: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微生物工程制药、生物活性物质分离与功能检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
三、招生对象与学习年限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 或本科同等学力 ) 人员。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的特点,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前言为加强对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适应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分类制订了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不包含工商管理硕士)。
在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对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鼓励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学科,按照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制订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仍按二级学科进行硕士生培养的学科,参照按一级学科制订的要求,尽量拓宽培养口径,修订现有培养方案。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注意把握好定位,充分体现全日制与专业学位两个特点,要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培养方式、学分要求、考核方法、实践环节、培养计划、论文工作、答辩与学位授予、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11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考核方法、培养计划、论文工作、答辩与学位授予等9个方面的内容放在总则中论述,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在遵循总则内容的基础上,主要对学科专业(领域)简介、专业培养目标、学分要求、研究方向、课程设置5个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各学科专业在设置课程时遵循了以下原则:(1)按宽口径培养人才设置课程。
学位课基本上按一级学科甚至按学科门类设置;根据各研究方向的培养要求相应设置方向必修课。
(2)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
研究生根据导师确定的研究方向应掌握的课程,不一定要列入培养方案中,研究生应通过自学掌握这些知识。
(3)可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有的课程可采取“专题研讨会“等形式进行教学。
2006年9月,我校通过了重新修订的《中国民航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办法》,该办法对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要求以及综合能力要求(包括英语六级能力与论文发表等)做了较大修改,该文件收录在附录1中。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doc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为了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
一、适用对象本培养方案要求适用对象为我校全日制学历硕士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人才。
要求硕士研究生做到: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以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备应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书刊和初步听说能力,可用外语撰写论文摘要,熟悉现代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掌握相关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和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具有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技术应用技能。
3、具有成熟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研究方向设置根据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设立我校学科专业点的研究方向。
其应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和较为稳定的研究范围,且已完成若干独立的重要研究课题,并能体现出我校各学科、专业的学术优势和培养特色。
研究方向的设置应具备下列条件:1、应是本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2、应有学术带头人和合理的人才梯队;3、应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成果,以及相关的资料和相应的实验设备;4、应能开出本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主干课程和相关课程,并附有这些课程教学大纲及阅读书目。
研究方向的确定应是认真的、严肃的,并注意其先进性、科学性和相对稳定性。
研究方向的学术领域不宜过窄,每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根据学科的实力一般以3~5个为宜。
四、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两年半至三年,优秀硕士研究生经学校批准,学习年限可缩短至两年,硕士研究生为在职人员、或因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经学校批准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
发酵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酵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2203)一、专业概述发酵工程专业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建有发酵工程、膜分离、生物反应器工程、酶工程、生化分离工程、基因工程等专业实验室及分析测试中心等;已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科研项目,拥有作风严谨、实力强劲的科研团队;专门培养微生物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分离工程及环境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掌握发酵工程、酶工程和生化工程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试验操作技能;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能担任科研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学制:三年四、主要研究方向1、生物反应器工程2、酶技术3、生物物质分离与过程工程4、现代生物发酵技术5、环境生物技术6、生物有机合成与化学生物学五、课程设置与培养环节:六、相关要求1、考核方式要求:学位课一律采用笔试,选修课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笔试、口试、课程论文或考核实验技能等。
2、教学与社会实践:内容包括本科专业课、基础课程的讲授、辅导或答疑,指导实验、指导实习,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担任本科生政治辅导员等,该环节由系分管领导进行考核评估,合格者计2分。
3、读书报告要求:在学制期内必需完成3篇读书报告;内容应与所学专业内容相关,且反映该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参考文献不低于20篇,若报告领域发展国外较国内领先,外文文献数目不低于参考文献总数目的60%。
4、开题报告要求:最迟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字数应在5000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应不低于三分之一。
5、中期考核:一般于第四学期末完成,内容包括:论文工作是否与开题报告内容一致,对中期考核前阶段的总结,校正和计划后期的学习、工作和毕业的相关事项。
6、论文答辩:必需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修满学分并通过各项考核环节后才具有答辩资格,答辩一般在第六学期期中进行。
0822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03发酵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822 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03 发酵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发酵工程学科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
发酵工程从形成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它是在酿酒、制醋等传统发酵技术上发展起来的。
从60年代深层发酵法生产抗生素,发酵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70年代以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等新技术的发展给发酵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食品与营养、健康与环境、资源与能源等重大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今后,发酵工程必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掌握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基础,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等单位的教学、科研或高等技术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01、发酵工艺。
02、酶工程。
03、生物大分子。
04、现代酿造工艺。
05、生物活性物质分离与提取。
应用微生物四、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
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延长1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2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
提前或延期毕业的研究生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见《发酵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培养方式包括全脱产、半脱产、不脱产三种方式,其中包含联合培养和委托培养等多种模式。
培养过程遵循以下原则:1.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文明礼貌教育。
2.鼓励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和公益劳动,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导师要从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精心制订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导师所在单位要为研究生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4.鼓励聘请外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担任硕士研究生的兼职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合作培养。
(085238)生物工程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085238)】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领域简介发酵工程是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发酵工程学科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工程技术产业化的关键。
发酵工程从形成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
它是在酿酒、制醋等传统发酵技术上发展起来的。
从60年代用深层发酵法生产抗生素开始,发酵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70年代以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代谢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材料工程等新技术的发展给发酵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为人类所面临的食品与营养、健康与环境、资源与能源等重大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今后,发酵工程必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与发酵工程相邻的学科主要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微生物学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遗传变异等内容,属基础理论学科。
生物化工是生物学与化学工程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物反应过程中有普遍意义的工程技术问题,运用化学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实验室取得的的生物技术成果加以开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属基础理论学科。
发酵工程研究利用生物催化剂生产生物技术产品,其与微生物学、生物化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既紧密相关,又有明显的区别。
二、培养目标1.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术修养和合作精神。
2.进一步掌握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须的实验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文献,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学生应德智体全面发展。
掌握发酵工程、制糖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代谢工程、生物化工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发酵工程培养方案
发酵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2203一、学科概况发酵工程学科是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点发展的二级学科,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
现代意义上的发酵工程是一个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开放性学科。
发酵工程从形成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它是在酿酒、制醋等传统发酵技术上发展起来的。
从上世纪20年代的厌氧发酵工业到20世纪40年代初深层发酵法的推广,抗生素发酵工业的兴起,发酵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上世纪70年代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新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不断交叉渗透,给发酵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食品与营养、健康与环境、资源与能源等重大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今后,发酵工程必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与发酵工程相关的学科主要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生动物以及单细胞藻类)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属基础理论学科;生物化工(Biological Chemical Engineering)是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研究有生物体或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的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运用化学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技术成果加以开发,在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一门边缘学科;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在分子水平上,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从而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的一门科学,属基础理论学科。
发酵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酵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20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要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应能较好地掌握辨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与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合作精神,学风严谨,谦虚、进取、敬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在发酵工程专业领域里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发酵工程有关技术工作的科研、教学、应用开发及管理的能力。
研究生毕业后可从事微生物工业、发酵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研究、教学、开发与管理工作。
掌握一门外语(一般为英语),并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1.应用与环境微生物技术本研究方向主要利用极端特殊微生物菌种资源来脱除一些物质中的有机硫、有机氮和有机磷,应用分子生物学,酶学方法,研究氮硫磷杂环化合物生物攻击机理。
2. 生物质降解与转化重点研究酶作用机理,应用微生物进行生物转化,并与应用数学、测控技术、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应用有关过程控制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过程及其动力学规律,生物过程的模拟,建立与特定生物反应器系统相匹配的生物过程检测控制技术,实现生物过程及其生物反应器系统的优化与放大。
3.生物活性物质开发重点放在医药中间体、生化药物、药物生物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应用以及现代药物设计和开发上,应用国际医药界最新研究疾病控制理论和研究成果及当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和动物学实验技术,进行包括现代药物设计和开发、新药筛选与功能鉴定、生物医药生产过程优化等应用基础研究。
4. 代谢工程运用现代分析手段,定量分析生物过程中不同菌体生理条件下菌体全部代谢中间产物和终产物(即代谢组),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系统地开展代谢网络的组织结构研究、调节控制研究、代谢流率研究以至动力学模拟,最终为生物过程最优化和代谢工程改造服务。
三、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
发酵工程硕博培养方案设计
发酵工程硕博培养方案设计一、培养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发酵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独立从事发酵工程研究、工程设计与技术开发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以下方面:(一)学术能力:在发酵工程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发酵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备分析和解决发酵工艺难题的能力。
(二)实践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发酵工程实验技术,具备设计、操作和优化各种发酵工艺的实际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发酵工程生产工艺设计、技术改造和设备选型等实际工作。
(三)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发酵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并能够开展发酵工程领域的创新工作。
(四)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领导、组织与协调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的能力,能够承担科研和生产管理工作。
二、培养方案1. 研究生招生及培养计划本专业面向国内外本科毕业生,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3-5名,博士研究生2-3名。
招生政策遵循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择优录取,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素质。
2. 专业培养方案(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其中第一年主要进行课程学习和科研导向实践,包括发酵基础理论、发酵原理与工艺、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学习,同时进行科研导向实践,包括科研课题的立项、实验设计和操作等。
第二年至第三年进行研究生论文的撰写与答辩,完成具体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
根据研究生的兴趣和导师的指导,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制药、生物能源、食品发酵等领域。
同时,可以进行实验室实验、仪器分析、文献研究等方式进行研究,争取在研究生期间发表SCI论文。
(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4年,其中第一年主要进行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学习,包括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装备与控制、微生物代谢工程等领域的课程学习,同时进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课题讨论,确定研究方向。
第二年至第三年进行研究生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深入开展研究,并争取在SCI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同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扩大研究生的学术影响力。
发酵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发酵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发酵工程中,发酵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步骤,用于生产各种生物制品,如酒精、酸奶、乳酸等。
发酵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旨在确定实施发酵培养的步骤和操作方法,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性和质量稳定性。
二、实施目标1. 实现发酵培养过程的自动化和规模化。
2. 提高发酵培养操作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3. 降低发酵培养的生产成本。
4.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三、实施步骤1. 实验室验证a. 在实验室中对所使用的微生物菌株进行引种和培养。
b.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和产物生成的最佳参数,如温度、pH值、培养基成分等。
c. 设计实验室小规模生产方案,验证菌株稳定性、产品质量及产量。
2. 中试阶段a. 根据实验室验证的结果,搭建中试规模的发酵培养工艺。
b. 确定关键操作参数和监测指标,建立相应的分析方法和检测体系。
c. 进行中试样品的生产和质量评价,优化操作步骤和工艺条件。
3. 工业化生产a. 根据中试阶段的结果,设计和改造生产设备,确保可行性和稳定性。
b. 制定生产计划,建立操作规范和标准化操作程序。
c. 进行首次生产,同时进行在线监测和离线检测,掌握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和产品质量变化。
四、实施措施1. 设备改造与升级:根据实施要求,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如增加自动控制系统、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等。
2. 数据记录与分析:建立全面的数据记录系统,实时监测和记录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找出优化改进的方向。
3. 培训与技术支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操作规范和标准化程序的落实,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4. 质量控制与监测: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料的检测和筛选、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产品的离线检测等。
五、实施效果评估1. 生产能力:根据实施后的生产情况和产量数据,评估实施效果,确保生产能力的提升和目标的实现。
2. 产品质量:通过对产品质量的监测和数据分析,评估实施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工业工程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doc
工业工程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领域代码:085236一、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通过全日制工程硕士阶段的学习,较全面掌握工业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对复杂生产系统、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1.生产与制造系统工程;2.工业系统分析方法与优化技术;3.现代经营过程管理;4.生产系统运作与管理;5.物流系统设计、优化与供应链管理;6.人因工程、安全工程分析与设计;7.工业生产的决策与管理三、学制及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为2—3年,全部课程学习应在第1学年内完成,专业实践环节不少于半年,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不少于1年。
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了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学位论文,符合学位答辩要求者,可以提前申请进行学位答辩,申请时间最早为入学后2学年,申请应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半年提出,经研究生院批准后,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经学校批准,可提前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有必要延长学习年限,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办理。
硕士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达不到毕业要求者,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结业与肄业实施细则(试行)》文件要求执行。
三、培养方式1.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硕士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订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2.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3.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课堂讲授与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强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发酵工程硕博培养方案
发酵工程硕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硕博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素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独立从事发酵工程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
研究生研究方向分生物质转化技术、循环经济发酵工艺、生物催化反应工程、食品发酵技术等。
二、招生对象本专业接收生物工程及相关专业背景的优秀本科生,热爱发酵工程,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身体健康,无色盲和色弱,有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养方案1. 培养周期硕士研究生为3年,博士研究生为4年。
2. 课程设置(1)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酶学、发酵工程原理,发酵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发酵技术,发酵设备与工艺。
选修课:生物制药工程、食品发酵工程、微生物基因工程、生物传感器、生命科学前沿等。
(2)博士研究生:必修课:生物转化、微生物代谢调控、发酵工程前沿技术、表观遗传学、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生物质高值利用等。
选修课:生物多样性与遗传进化、生物信息学、产酶菌株改良、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等。
3. 学术活动研究生课程学习后期,学院将组织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学术竞赛,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4. 实验室培训研究生需要参与实验室日常学习,参与实验室生产实习,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
实验室培训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5. 学术论文发表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需完成科研项目,要求在国内外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硕士生至少发表1篇,博士生至少发表2篇。
6. 实践教学学校将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校将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室学术研讨和学术论坛。
7. 课外活动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特色,组织学生参与发酵工程创新项目、科技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8. 导师制度学校将建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助力学生科研成果的突破。
通过以上的培养方案,可见,我国现在对于发酵工程硕博培养的目标、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实验室培训、学术论文发表、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的安排都是非常严谨的。
发酵工程专业高素质研究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本大学Edward Barlow教授认为我们建立了很好的值得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著名植物生理生态学家、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环境中心创始主任、功勋教授Bill Davies认为石羊河实验站不仅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研究设施,而且研究生能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建立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石羊河模式”,并组织拍摄了介绍石羊河实验站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专题片在英国媒体播放。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原主任、清华大学水利系原主任雷志栋教授认为:“该野外综合实训平台培养的博士生每年6—7个月坚持在石羊河实验站,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以自己亲自获取的第一手宝贵试验数据做研究,不是仅坐在办公室,在计算机上做模拟、写论文,这是当今中国高校科研与人才培养应该大力提倡的方向。
”[2] 水利部、农业部农村、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的领导,甘肃省有关部门和武威市领导多次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于2013年11月10日视察本实训平台时,对师生长期坚持野外定位试验观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示范紧密结合的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在视察本实训平台时说:“实验站搭建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互相促进的平台,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
”野外综合实训平台学生临时党支部的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先后被《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水利报》《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新闻网》《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武威电视台、中华新闻网等媒体多次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以石羊河实验站研究生临时党支部为基础的中国农业大学水利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被评为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
参考文献[1] 康绍忠.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路在何方[J]. 灌溉排水学报,2020, 39(1): 1-8.[2]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 石羊河印记(第一辑)[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9.(责任编辑 周玉清)DOI: 10.16750/j.adge.2020.10.002摘要:系统地梳理了研究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以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一流学科下设的发酵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例,提出了基于价值塑造、全过程创新能力培养、深化国际联培和鼓励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路径,说明了该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年6月修定)(专业代码:085238)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生物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掌握所从事专业(或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位获得者在本专业领域里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和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可从事相关专业的应用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
掌握一门外语(一般为英语),并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二、专业(领域)方向1. 动物基因资源和生物活性物质2. 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3. 资源环境微生物技术4. 蛋白质工程5. 生物过程工程6. 环境生物工程7. 发酵工程8. 干细胞工程三、培养方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与培养方式的实务性及可操作性。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重视实践与应用,推动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机衔接。
2.采用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倡导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自主化教学。
3.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全面负责,校外导师承担和参与实践性课程教学及实践训练、项目研究、论文写作等多环节指导。
4.实施交叉式、多元化培养,鼓励根据培养需要跨领域选课,吸收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四、学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
五、应修总学分及课程设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
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不少于19学分(含专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专业硕士英语3学分专业必修课2门:4学分(生物工程数学2学分、专业课2学分)生物技术应用实例(案例教学)1学分专业实践8学分2、选修课9学分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非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不少于4门,每门2 学分。
学校开设的研究生公共选修课主要包括:(1)硕士研究生第二外国语,计2学分;(2)体育课,计1学分;(3)必理学课程,计1学分。
3、补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1-2门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
补修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六、中期筛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
具体按学院和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
七、实践环节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学年的专业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
专业实践学分为8学分。
专业实践前研究生要提交实践计划,实践期间要参加中期检查,实践结束后要撰写实践报告,具体详见《生命科学学院关于全日制硕士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的规定》。
八、学位论文1.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具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2.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应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可以在校内或相关企业完成,具体由导师和学生自主确定。
3. 学位论文的撰写学位论文字符数一般不少于10000字,格式按照山东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写作。
4. 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至少在学位论文答辩前一个月完成论文的撰写和打印。
经导师和校内外两位同行专家审查同意后,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答辩。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发给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相应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人员,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相应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如学位论文未获通过答辩,该研究生可在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补充和修改,再按学校规定申请答辩。
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主要书目1、Developmental Biology. 6th ed, Gilbert, Scott F, Sunderland: Sinauer Associates, Inc., 20002、Principles of Development. Wolpert L, London: Current Biology Ltd. Oxford, 19983、Genes VII. Lewin B,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0,4、Fundamental immunology. Paul W, Raven Press, 20035、An introduction to genetic Analysis. Griffiths AJF, et al, Freeman,New York,19996、Ecology(Fifth or sixth Edition). Charles J. Krebs, Benjamin Cummings 20017、发育生物学,高教出版社,张红卫主编,20068、发育生物学原理,高教出版社,樊启昶等编,20029、发育分子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桂建芳, 易梅生主编,200210、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金冬雁等译,200311、分子遗传学, 孙乃恩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朱玉贤、李毅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细胞生物学, 高教出版社,(第二版)翟中和主编,200114、干细胞生物学,裴雪涛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15、基础免疫学(上、下册),吴玉章等,科学出版社,200316、神经生物学,寿天德,高教出版社,200117、受精生物学,陈大元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18、普通生态学,高教出版社,孙儒泳等,199319、体外培养的原理与技术,科学出版社,薛庆善主编,200120、动物细胞工程原理与实践,科学出版社,冯伯森、王秋雨、胡玉兴编著,200021、细胞工程,科学出版社,李志勇著,200322、现代生物工程,科学出版社,焦炳华、孙树汉,200723、植物细胞工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周吉源,200724、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王关林,科学出版社,200225、基因工程,张惠展,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6、高级植物分子生物学,葛莘,科学出版社,200827、植物分子遗传学,刘安霍春雁,科学出版社,200528、《生物工程概论》,廖湘平,科学出版社,200429、生物科学与工程,叶勤,科学出版社,200830、生物工程原理与技术,罗九甫李志勇,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1、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李艳,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及国内、外其它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权威期刊和经典著作。
国际期刊:1. PLANT CELL2. J. PLANT3. APPLIED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4.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5. ANNUAL REVIEW OF PLANT6.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7.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8. TRENDS IN PLANTS9. 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10. EMBO JOURNAL11. 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 DEVELOPMENT12. MOLECULAR CELL 13.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14.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15.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16. 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17. CURRENT BIOLOGY 18. GENOME RESEARCH19. BIOESSAYS 20.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1. CRITICAL REVIEWS IN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22. CHEMISTRY & BIOLOGY 23.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24.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5. BIOCHEMISTRY26. BIOCHEMISTRY 27. BIOCHEMICAL JOURNAL 28. FEBS LETTERS 29. MOLECULAR PLANT-MICROBE 30. INTERACTIONS 31.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32. JOURNAL OF MEMBRANE BIOLOGY 33. METHODS IN ENZYMOLOGY 34. MOLECULAR BREEDING 35.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36. MOLECULAR AND GENOME GENETICS 37. BIOLOGICAL CHEMISTRY 38. CELLULAR SIGNALLING 39. CHROMOSOME RESEARCH 40.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41. TRANSGENIC RESEARCH42. BIOTECHNIQUES 43.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44. GENOMICS 45.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46.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47. TRANSGENIC RESEARCH 48. 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49.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50. TRENDS IN CELL BIOLOGY51. CELL GROWTH & DIFFERENTIATION52. 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ANIMAL53. 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54. 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PLANT55. GENES & DEVELOPMENT 56. DEVELOPMENT57. DEVELOPMENTAL BIOLOGY 58. 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 59. GENETICS 60. TRENDS IN GENETICS61. 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 62. GENE63. GENETICAL RESEARCH 64. TAG 65. PLANT PHYSIOL.66. PLANT SCIENCE 67. PLANT CELL REPORTS 68. PLANTA 69. PROTOPLASMA 70. J. EXP. BOT. 71. Genome 72. PLANT CELL PHYSIOL 73. Ecology 74. Ecological Applications《生物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注:专业必修课中1必选,2--8可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任选其中一门;专业实践课必选;专业选修课至少要选修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