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资料

合集下载

2024年劳动法规培训资料

2024年劳动法规培训资料

定义
劳动法规是指国家制定和颁布的 ,用于调整劳动关系和保护劳动 者权益的法律规范总称。
作用
劳动法规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促 进劳动关系和谐、推动社会经济 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劳动法规的体系结构
国家层面的劳动法规
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行业层面的劳动法规
针对特定行业或职业,国家或地方会 制定相应的行业性劳动法规。
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违反劳动法规
用人单位如果违反劳动法规,如未与 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等, 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 赔偿等。
侵害劳动者权益
用人单位如果侵害劳动者权益,如歧 视、虐待劳动者等,将受到法律的制 裁,并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劳动者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违反劳动纪律
劳动者如果违反劳动纪律,如旷工、迟到早退等,将受到用人单位的纪律处分,严重者可能被解除劳 动合同。
特殊工时制
对于某些特殊行业和岗位 ,可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加班管理
加班需与劳动者协商,并 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法 定节假日加班应支付更高 比例的加班工资。
休息休假制度及实施
休息日
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01
年休假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 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数根据劳动者累
计工作时间确定。
目的。
现代劳动法规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国际劳工 组织的成立和一系列国际劳工公 约的制定,现代劳动法规不断完 善和发展,更加注重劳动者的全
面权益保护。
02
劳动合同与雇佣关系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
01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自愿、平等、协商一致 、合法。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一、劳动合同1.1 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订立的,约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1.2 劳动合同的签订1.2.1 劳动合同的形式要求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

但是,建议劳动合同采用书面形式并加盖单位公章。

1.2.2 劳动合同的内容要求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标准、劳动保险、福利待遇等。

1.3 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3.1 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应当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1.3.2 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可以分为正常解除和特殊解除。

正常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到期、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或者依法解除;特殊解除是指因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情形解除,如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严重失职、不符合录用条件等。

二、劳动报酬2.1 劳动报酬的计算劳动报酬可以按小时工资、月工资、工作量或者完成的标准进行计算,并应当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2.2 劳动报酬的支付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时间和方式支付劳动报酬,不得拖欠或减少劳动者的报酬。

2.3 劳动报酬的调整劳动报酬的调整应当经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进行调整。

三、劳动保险3.1 劳动保险的种类劳动保险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

3.2 劳动保险的缴纳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和标准缴纳劳动保险费,并按时足额缴纳,确保劳动者的权益。

3.3 劳动保险的福利劳动保险可以为劳动者提供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待遇等福利,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

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劳动合同范本(附件2)劳动报酬计算表(附件3)劳动保险缴纳材料清单(附件4)劳动合同变更申请表(附件5)劳动合同解除申请表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雇佣关系。

2. 用人单位:指依法设立、招用劳动者并支付劳动报酬的组织或个人。

2023年劳动保障知识法律法规

2023年劳动保障知识法律法规

2023年劳动保障知识法律法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是保障公民的劳动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平衡的关键。

2023年,在劳动保障方面将有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生效,并对劳动者和雇主的权利和义务做出规定。

1. 劳动合同法修订劳动合同法是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双方在工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2023年将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修订,进一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修订后的法规将更加明确工作时间、休假制度、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并加强合同的执行力。

2. 职业病防治法制定职业病是工作环境导致的身体健康问题,对劳动者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防治职业病,2023年将制定职业病防治法。

新的法规将会详细规定职业病的预防、检测、赔偿等方面的内容,加强职业病防治的力度,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3. 工资支付保障法推行工资支付保障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2023年将全面推行工资支付保障法,规范工资支付行为,加强对拖欠工资的打击力度。

新的法规将明确规定工资的支付周期、方式和时间,确保劳动者按时获得应得的工资报酬。

4. 妇女权益保护和促进法颁布妇女在劳动市场中面临特殊的问题和挑战,需要特别的保护和关爱。

2023年将颁布《妇女权益保护和促进法》,强化对妇女权益的保护,禁止性别歧视和骚扰行为,促进妇女的平等参与和发展。

5. 异地就业保障与补偿法实施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异地就业,对于异地就业劳动者的保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3年将全面实施异地就业保障与补偿法,规范异地就业的权益保护和补偿机制,为异地就业劳动者提供更好的保障和补偿。

以上是2023年劳动保障知识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将会进一步加强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促进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发展。

我们应当积极了解和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劳动环境。

*[妇女]: women。

劳动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概要

劳动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概要

劳动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概要一、引言劳动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关系进行规范的法律与行政法规,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等协商关系。

本文将简要概述劳动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

二、劳动合同法1. 劳动合同的定义与要素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合同,包括用工方式、工作内容与条件、薪酬标准等要素。

2.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变更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双方有权通过协商变更劳动合同。

3.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可以通过解除、终止或合同期满等方式终止。

三、劳动用工制度1.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保障其合法权益,并应履行相应的劳动义务。

2. 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并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工资与福利等。

3. 劳动保护与安全劳动保护与安全是用人单位应当重视的问题,包括提供符合法律要求的劳动保护设施、定期进行劳动环境检查等。

四、劳动报酬制度1. 工资支付制度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降低或拖欠工资。

2. 薪酬计算与调整用人单位的薪酬计算与调整应当公平合理,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劳动争议解决机制1. 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双方自愿参与,达成调解协议后具有法律效力。

2. 劳动仲裁劳动争议无法通过调解解决时,双方可以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强制力。

3. 劳动争议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将争议提交劳动争议解决人民法院进行诉讼,由法院作出判决。

六、劳动保险与社会保障1. 劳动保险劳动保险是国家对劳动者提供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伤害或患病时的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

2.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对公民提供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七、劳动法律法规宣讲与学习劳动法律法规的宣讲与学习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增进双方对劳动法律法规的理解与意识,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劳动保护法应知应会知识点

劳动保护法应知应会知识点
6
劳动卫生保护
用人单位应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防止粉尘、有毒有害物质、噪声和强光的危害,并提供个人保护用品
7
职业病定义与防治
职业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用人单位应采取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8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等超出国家规定范围的劳动;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不得安排其从事违反规定的工作和劳动
9
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不得安排其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等禁忌从事的劳动,并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10
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者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劳动争议
劳动保护法应知应会知识点
序号
知识点
详细说明
1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
2
试用期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具体周休息日安排可灵活进行;加班需与工会、职工协商,且加班时间有限制
4
劳动报酬与加班工资
劳动者在工作日、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加班时,用人单位应分别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200%(先安排补休,无法安排补休的)、300%的加班工资
5
带薪年休假
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企业职工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但存在特定情形时不享受当年年休假

劳动保障法规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法规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资料第一部分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部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一、劳动合同1.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同企业、国家机关、失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之间订立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3.《劳动合同法》自什么时候起施行?《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八条规定,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4.《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怎么办?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

5.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有约束力吗?用人单位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并向本单位职工公示使其知悉的规章制度,对本单位以及本单位的劳动者具有约束力,本单位以及本单位劳动者应当遵守。

6.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劳动者有什么知情权?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劳动者有权了解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一级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7.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哪些情况?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8.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吗?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9.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以什么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

劳动保障法规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法规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法规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1.什么是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2.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应享受那些权利?
参加劳动的权利;参加工会和用人单位民主管理的权利;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依法享受劳动保护、社会保险、职业教育、休息、休假的权利;决定劳动关系存续的权利;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权利;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权利。

3.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那些?
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及支付时间、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职业培训、休息休假、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条件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必备条款。

4.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应享受那些权利?
组织、管理、指挥劳动者进行劳动的权利;劳动报酬分配的权利;制定和实施劳动纪律、依法或依照用人单位规章奖惩劳动者的权利;决定劳动关系存续的权利;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权利;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权利。

5.劳动合同中试用期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合同可以规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合同期限内。

其中: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下的,不得约定试用期;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6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两年以上的,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对同一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一、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概念及意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保护劳动者权益和建立公平合理的劳动制度所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

它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最低工资规定》等,广泛适用于劳动用工关系、劳动报酬、职业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劳动争议解决等方面。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能够依法享受到合理的劳动条件和权益保护。

同时,它也规范了用人单位的行为,促使用人单位遵守规章制度,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劳动法律,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和义务,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工资的支付、工时的安排等。

同时,该法还对女职工、未成年劳动者、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做出了具体规定。

2. 《劳动合同法》该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和解除等方面的规则,明确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对于稳定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规定是确保劳动者获得一定的最低工资保障的法规。

根据不同地区、行业的经济状况以及生活成本等因素,政府会制定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4.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包括《劳动保护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则,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安全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病发生。

5. 劳动保护和劳动争议解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确保劳动者在劳动纠纷中能够获得公正的处理和解决。

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为了确保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和落地,我国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制度。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一、前言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了本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本文旨在介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介绍1.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就业、平等工资、劳动安全卫生、提供社会保险、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保护职工权益、劳动合同自愿原则等。

2.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歇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培训、劳动保护、违约责任等。

3. 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保障职工基本生活所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4. 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处理是指用人单位和职工之间因劳动关系产生的纠纷,通过商议、调解、仲裁等方式进行解决。

5. 劳动监察劳动监察是国家对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具体规定1. 用工制度用工制度应当符合职工意愿和实际需要,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 工资支付制度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职工的工资。

3. 工作时间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保障职工正常歇息和休假,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不得超过法定工作时间。

4. 社会保险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并且为职工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领域提供相应的保险服务。

5.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应当及时商议解决,如果不能商议解决,则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

6. 劳动监察工作制度国家劳动监察机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用人单位依法保障职工权益。

四、总结1. 本文介绍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包括基本原则、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监察等方面。

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重要知识点

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重要知识点

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重要知识点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是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法规。

下面将详细介绍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的重要知识点。

一、劳动法的重要知识点:1.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本依据,用于约定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劳动合同应当明确记载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劳动报酬、休假等内容。

2.用工形式:用工形式包括劳务派遣、劳务协议、返聘、临时工等。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用工形式,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约定。

3.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法规定了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时间、休息休假等内容。

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

加班工资应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计算。

4.工资和福利待遇:劳动者的工资应当按时支付,并且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此外,还应享受法定的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5.劳动保护:劳动者有权享受劳动保护,包括安全保护、健康保护、劳动条件保护等。

雇主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有效的劳动保护设备。

6.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解决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劳动争议协商或劳动争议仲裁进行。

劳动者有权寻求合法权益的救济。

二、社会保障法的重要知识点:1.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指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向参保人提供社会保险待遇。

其中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2.参保和缴费: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应当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缴纳保险费。

参保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3.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待遇和生育津贴等。

社会保险待遇应当及时发放,确保参保人的生活安全。

4.社会保险享受条件:社会保险的享受条件根据不同的保险项目有所不同。

例如,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必须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

5.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从缴费人员和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中所积累的资金。

社会保险基金应当妥善管理和使用,确保保险待遇的支付。

相关劳动知识点总结

相关劳动知识点总结

相关劳动知识点总结一、劳动法律法规1. 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中国劳动立法的基本法,它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工时休假、劳动保护等方面的相关规定。

2. 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终止等方面的规定,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也规范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3. 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规定》由政府颁布,规定了各地区不同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

4. 保障性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工资福利、工时休假、劳动保护等方面的相关规定。

5. 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进行了规范和保护。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律法规的一些知识点,熟悉这些法律法规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自身的权益,避免发生劳动纠纷,也可以促进用人单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

二、劳动权益1. 工资福利《工资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报酬、工资发放和支付方式、加班工资等方面的规定。

2. 工时休假《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等方面的规定,保障了劳动者的休息权益。

3. 劳动保护《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4. 职业安全与健康《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用人单位应当落实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

以上是关于劳动权益的一些知识点,熟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自己的权益,促进用人单位遵守相关规定,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提高劳动效率。

三、劳动合同1. 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书面合同,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资福利、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方面的内容。

2. 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因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对劳动合同中的某些内容进行修改或调整。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完整PPT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完整PPT
1、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情况; 2、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情况; 3、遵守禁止使用童工情况; 4、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况; 5、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情况; 6、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 7、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 8、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 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情况;
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A
企业认知不到位
B
农民工流动性大, 企业管理不到位
C
D
部分农民工思想保守, 受制于监察手段不足等诸
维权意识淡薄
多困难,监管难度较大
三、做实“实名制”管理基础性工 作:一是要实时动态掌握项目工人数量,摸清班组工人的年龄、身
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工种等基本情况,对高龄多病等人员严禁进 入施工现场,杜绝三无人员混进工地,控制用工风险;及时上报劳 务班组每月用工考勤记录、工资表,同时项目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 人员进行考勤抽查,及时了解劳务对班组工资的支付情况,确保工 程进度款能直接支付到每位工人手中(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置“民 管员”)。
误区二:
机器租赁的驾驶员只是为建筑公司提供挖掘机、装载机和机手等服 务,和公司属租赁与被租赁关系。因此,机具驾驶员与公司之间属于经 济纠纷,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应通过司法途径予以解决。
误区三: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之内。他们 与企业或个人之间建立的是劳务关系。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三、依据《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实施监察中,你单位及有关人员应给予协助,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提供虚假资料或出具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本常识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本常识

1、劳动法是从什么时间颁布实施的?《劳动法》是于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2、用人单位能否招用童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统称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统称使用童工)。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

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3、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是如何规定的?《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规定: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修改后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为:(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4、劳动者加班费如何支付?《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劳动及社会保障法知识要点

劳动及社会保障法知识要点

劳动及社会保障法知识要点
一、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

劳动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明确规定劳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可以分为固定期限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合同。

劳动合同的解除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且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二、劳动报酬: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取得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并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的工资应当及时支付,不得拖欠。

三、劳动时间和休假:劳动时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

劳动者每工作满1年,享受带薪年休假。

劳动者还享有婚假、病假、生育假等特殊休假。

四、劳动保护:雇主有义务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劳动者有权拒绝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劳动指令,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举报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五、社会保险:劳动者应当参加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分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雇主有义务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向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待遇。

劳动者也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参加社会保险。

六、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应当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者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来解决。

上述是劳动及社会保障法的主要要点。

劳动及社会保障法的实施能够提升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增强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意识,促进和谐稳定的劳
动关系。

同时,劳动及社会保障法也对雇主提出了一系列的义务和责任,推动企业规范经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本常识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本常识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本常识1. 介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是维护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法规体系。

了解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基本常识对于维权保障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 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指国家为了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平正义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劳动法的核心是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

3.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种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劳动保护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

其中,劳动法律法规的种类较多,如《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4.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1 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终止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终止是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中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劳务派遣关系的管理等。

4.2 劳动报酬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工资、加班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进行了规定,确保劳动者能够获得合理的报酬。

4.3 劳动时间与休息休假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做出了具体规定,以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4 工作条件与环境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进行了一系列规定,确保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4.5 劳动保护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主要包括工伤保险、社会保险、劳动争议解决等。

5.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意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存在和实施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能够规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应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应用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关键,劳动者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合法维权。

同时,用人单位也要依法履行雇佣义务,保障劳动者权益。

7. 总结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法规体系。

我们应该了解并遵守这些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权益,争取合法权益的实现。

劳动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劳动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2023/10/18
劳动合同法
24
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形
1、协商全都变更,协商不成连续履行原劳动合同;
2、客观状况发生重大变更协商变更,协商不成的,用人单位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不胜任工作和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 满后,可以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
4、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可以变更劳 动合同
2023/10/18
劳动合同法
19
4.试用期限
♀———————♀————————♀————
合同期限:三个月
一年
三年
试用期限:≤1个月
≤2个月
≤6个月
以完成肯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试用期=0个月
2023/10/18
劳动合同法
20
[案例分析]
甲公司录用了工程师乙,录用条件中明确了争论生学历要求,乙 在应聘时也供给了相应学历证件,并在登记表中注明学历层次。双方 签订了5年劳动合同。半年后甲公司偶然得知乙的争论生学历系假的。 公司要求与乙解除劳动关系,是否可行?
2023/10/18
劳动法
12
1、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是法律赐予用 人单位的强制义务。
2、用人单位不得以商业保险替代为员 工缴纳社会保险。
2023/10/18
劳动法
13
1.工伤保险缴费标准:参保基数工资的1%,由企业全额缴纳。
2.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参保基数工资的21%,其中企业缴交13%,个人缴交 8%。
2023/10/18
劳动合同法
25
[案例分析]
刘某于2023年8月被A公司录用,并与A公司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 2023年3月A公司更名为B公司,A公司同时注销,法人资格终止。虽然A公司的法 定代表人仍旧是B公司的法定代表人,B公司成立后,却未与刘某变更劳动合同。 2023年10月,刘某突然不辞而别,前往C公司工作。问: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劳动法中的劳动保护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劳动法中的劳动保护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劳动法中的劳动保护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劳动法中,劳动保护是一个重要方面,旨在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并规范劳动关系。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劳动时间、劳动安全和劳动报酬四个方面对劳动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劳动合同中的劳动保护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素: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假等。

通过明确劳动合同内容,可以有效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首先,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劳动报酬,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权益。

劳动报酬应当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加班费等各项收入。

同时,劳动合同还应当规定工资支付时间和方式,确保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其次,在劳动合同中规定工作内容,明确劳动者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保障劳动者的工作权益。

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工作内容以及相关技能要求,避免用人单位随意更改劳动者的工作内容,保护劳动者的工作稳定性。

再次,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保障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休息权益。

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工作地点,避免用人单位轻易变更工作地点给劳动者带来的不便。

同时,劳动合同还应规定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加班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劳动时间中的劳动保护劳动时间是劳动者在进行劳动活动的时间段,也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方面。

劳动法规定,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劳动者超过规定的劳动时间。

首先,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一般劳动时间不超过每日八小时,累计不超过每周四十四小时。

同时,用人单位还应考虑到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和工作强度,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休息时间,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其次,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加班和休息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加班应当符合法定机构的规定,并应当给予劳动者相应的加班费或补偿,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讲课提纲)
一、劳动法的概念和原则
(一)劳动法的概念
对于劳动法概念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综合性的劳动法,即1994年7月5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劳动法调整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和范围: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劳动法所包含的,在调整劳动关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关系的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

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由若干劳动法律制度组成,而各项劳动法律制度又由众多的劳动法律规范构成,全部劳动
法律规范是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具体化。

(一)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
(二)劳动条件的基准化
(三)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
(四)劳动执法的规范化
三、劳动法的主要特征
(一)劳动者保护与劳动管理统一的法律
劳动法首先是劳动者保护法。

劳动法在总体上是向保护劳动者倾斜的。

(二)劳动关系协调与劳动标准相结合的法律
劳动法与劳动关系的协调,在许多方面是以劳动标准为基
(三)实体法和程序法兼有的法律
劳动法是实体内容和程序内容兼有的法律,主要是以实体法为主,兼有程序法的内容。

四、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者
两个条件:1.达到法定年龄且具有劳动行为能力;2.成为用人单位管理下的从事劳动并以此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二)用人单位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五、权利与义务
(一)劳动者的权利
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4.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权利
8.劳动者还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二)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
1.完成劳动任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5.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三)用人单位的权利
1.劳动用工权:(1)招工权(2)用人权,也是劳动力的管理权
2.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3.工资奖金分配权
(四)用人单位的义务
1.为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实现提供条件保障;
2.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
并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3.认真履行劳动合同;
4.依法保证并合理安排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遵守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
5.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及各项待遇
6.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7.依据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创造条件改善和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六、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条件
1.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条件
(1)主体合法(2)资信能力
2.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条件
(1)年龄条件(2)劳动能力条件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
2.协商一致的原则
3.遵守法律法规的原则
(三)劳动合同的内容
1.《劳动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同时进一步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7个必备条款,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补充条款。

2.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3.补充条款
补充条款内容不得违背法律有关规定,补充内容可由当事人针对具体劳动关系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约定。

常见内容有:(1)试用期的约定
(2)职工休息休假安排
(3)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
(4)培训费用的支付
(5)赔偿、其他福利待遇
(四)劳动合同的变更
变更劳动合同时的注意事项
1.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和合法原则,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变更,并签订书面协议。

2.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在原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内进行,即在劳动合同期满前这一段时间内,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提出变更要求。

(五)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签订以后,没有履行完毕之前,由于某种因素导致双方提出终止合同效力的法律行为。

一般包括法定解除和协商解除两种。

1.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2.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六)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1.用人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的约定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劳动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七、劳动时间
(一)各种工时制
1、标准工时制
标准工时制是指每日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得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

2、综合工时制
综合工时制是针对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要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部分职工,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
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

3、不定时工作制
不定时工作制是指每一个工作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

(二)休息与休假
1.一个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
2.休息日
3.法定休假日
(三)延长工作时间
1.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条件
(1)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指企业接到紧急生产任务,如果不能如期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势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收入。

在这些情形下,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2)必须与工会协商。

企业决定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把延长工作时间的理由、人数、时间长短等向工会说明,以征得工会的同意。

如果工会认为延长工作时间的理由充分,就可以同意延长工作时间。

如果工会认为延长工作时间的理由不充分,也可以不同意延长工作时间。

(3)与劳动者协商。

企业决定延长工作时间,还应当与劳动者协商。

(4)延长工作时间必须符合劳动法的规定。

2.延长工作时间的经济补偿
八、劳动报酬
(一)劳动报酬的构成形式
我国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从其构成形式而言,主要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和津贴。

(二)最低工资制度
1.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2.最低工资的保障和监督
九、劳动保障监察
(一)劳动保障监察职责
1.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法律宣传是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其执法人员的一项基本职责。

2.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活动来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

3.依法予以行政处理
劳动保障行政处理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通过监察执法活动发现用人单位及其他组织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拒不履行法定义务,做出责令其履行法定义务行政处理决定的行政行为。

4.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劳动保障行政处罚是劳动保障行政机关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
法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用人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人所给予的行政制裁。

主要有以下几类:
(1)警告。

一般适用于对那些违反劳动保障行政管理法规程度轻微,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大的行为。

(2)通报批评。

通过新闻媒体或政府文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对用人单位及其他组织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进行批评。

(3)罚款。

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强制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缴纳一定数量款项的行政处罚行为。

(4)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

指行政机关根据有关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将行为人违法所获得的财物或非法财物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一项行政处罚措施。

(5)暂扣或吊销许可证。

(6)责令停产、停业。

(二)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权利义务
1.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权利
2.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义务
(三)劳动保障监察内容
1.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
2.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3.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标准
4.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四)劳动保障监察基本制度
1.日常巡视检查制度
2.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