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创新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创新设计》电子版ppt课件1-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创新设计》电子版ppt课件1-2

周期 元素数目
一二 三 四 五 六 七 _2 _8_ _8_ 1_8_ 1_8_ _3_2 -
金属元素数目 0_ _2_ _3_ 1_4_ 1_5_ 3_0_ -
因而,我们可以把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发展形象地比喻成 _螺__壳__上__的__螺__旋__。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笃学二 元素周期律
答案 A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要点三 | 电离能变化规律及应用
1. 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1)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 有气体除外),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越来越强,元素的原 子越来越难失电子,因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 势。同一周期内,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的第 一电离能最大。 (2)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 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越来越 弱,元素的原子越来越易失电子,故同一主族,随着电子层数 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8

18
4s 3d 4p
18

18
5s 4d 5p
18

32
6s 4f 5d 6p
32

7s 5f 6d 7p
各周期元素的数目等于相应能级组中原子轨道所能容纳的 电子总数。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2. 原子结构与族的关系 (1)对主族元素: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同主族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完全相同,价电子全部排 布在ns或ns、np轨道上。(见下表)。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河南省第三届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大赛-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打火机氢氧化亚铁沉淀(共12张PPT)

河南省第三届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大赛-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打火机氢氧化亚铁沉淀(共12张PPT)

用小药瓶和封口膜来密封保存用煮沸的水 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便于多次取用。
利用打火机小孔狭小的空间优势使打火 机处于几乎密封状态。这是实验成功的 关键一步。
1 2
实验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科学化
实验创新的绿色化
3
4
实验创新的生活化 实验创新的趣味化
敬请各位专家、老师 批评指正!
河南省第三届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大赛
信阳市罗山高级中学 许成群 娄朋晓
(化学必修1.P60 实验3-9)
教材实验的有待优化之处:
亚铁盐不稳定,易水解、易被氧化而变质。
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现象不明显不易观
察,且迅速变为灰绿色。
Fe+ H2SO4 == FeSO4+ H2↑ FeSO4+ NaOH== Fe(OH)2↓+Na2SO4
改进实验的仪器和药品
实验药品:
铁粉、0.1mol/L稀硫酸、 1.0 mol/L氢氧化钠溶液、煤油
实验仪器:
打火机、注射器、塑胶导管、 废物缸、胶头滴管等
1、取一只已预处理的废旧的打火机。
2、沿打火机的小孔加入铁粉。
3、用注射器向打火机中注入稀硫酸。
实验现象:打火机中产生气泡。
说明: 由于此反应所需时间较长,否则加入的氢氧化钠就会和 未反应的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而观察不到白色沉淀。 受会场时间限制,因此我们换用按照同样操作步骤 提前准备的另外一只打火机。
4、用另一只注射器向打火机小孔内 注入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现象:溶液中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5、为了长时间保存,便于学生传递 观察,我们另外滴加几滴煤油,并旋 上打火机自带的塞子。
实验优点:
A
现象明显
B

化学实验创新大赛课件

化学实验创新大赛课件

化学原理
装置D中检验Na2CO3的存在: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烧杯E中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2.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稀盐酸
稀硫酸
石蕊 溶液
大理石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A
B
C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
(1)将装置E中的导管改短,并放在烧杯 口内侧,不要靠近蜡烛。
(2)在装置A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在分 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打开活塞,使稀盐酸 平稳滴入锥形瓶中。观察到装置B、C、 D中 都冒气泡,装置C中石蕊溶液变红色,装置E 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6.整套实验装置集二氧化碳的制取、除 杂、性质、检验及酸与盐的反应等实验于一 体,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节省时间,效率 高。
7.整个实验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有害物 质,有利于环境保护,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四、本实验在教育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是九年级化学最 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相关的实验也是九年 级化学的骨干实验,在整个九年级化学学习 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关闭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
化学原理
A制取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B除杂质:NaHCO3+HCl=NaCl+H2O+CO2↑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E灭火原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初中化学《“燃烧条件”实验创新》公开课优秀课件

初中化学《“燃烧条件”实验创新》公开课优秀课件
2、试管中白磷燃烧,而具支试管内水中白 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又燃烧说明燃烧需 要与氧气接触。
创新之处
(1)使用代用品完成实验,材料易得,适合农村 学校。
(2)制成小花,增加了美观性,便于学生观察, 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3)氨水,小花能循环使用,不用清洗,效果明 显。
(4)浓氨水放在青霉素钠针剂瓶中,用时打开, 减少了污染,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
创新设计思路
• 1.把白磷和红磷从铜片上改放在两支试管中,并 塞上带吸入水滴管的塞子。再放入热水中。(传 热快,燃烧在密封试管中,白烟不会排出,可防 止污染。滴管起缓冲作用,滴管中水会自动压入 试管中能吸收白烟,并能使火焰熄灭。装热水的具支试管中,并 且在具支试管上装一个带导管的橡皮塞,从导管通入氧 气。在支管上加一个导气管将出气通入水中吸收可能冒 出的白烟。(融化白磷吹散后又会回到试管底部,试管 底部空间小,白磷与氧气接触充分,燃烧现象更明显。 在密闭空间中燃烧不存在安全隐患。)
谢谢指导
再见!
该实验在教育教学中所处的 地位与作用
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将从认识分子、原子 的真实客观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 形象到抽象,从宏观向微观认识的开始。此实验使 “分子不断运动”的抽象、枯燥知识化为生动形象 的画面,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同时又 为学习原子的构成奠定了基础。
实验步骤:
步骤一、 在大烧杯中注入热 水。
步骤二、 取两支试管分别放 入红磷和白磷,并塞上带吸 热水滴管的塞子,放入热水 中。
步骤三、 在具支试管中注入 热水并放入白磷,塞上带导 管的橡皮塞,再放入大烧杯 中,并用纸板把试管和支管 隔开。用注射器向具支试管 中通入氧气。
实验原理说明

中学化学实验创新设计74页PPT

中学化学实验创新设计74页PPT
从竹子中抽出一定体积气体、再从 空气中抽出同等体积的气体,再将 它们分别注入等体积的同一质量分 数的石灰水中,观察到实验现象有 什么不同?
如为了强化空气中不只是有氧气组 成,将点燃的木炭先放在装有空气 的瓶中燃烧,再放入氧气瓶中燃烧。
对比是一把“解剖刀”, “从相同之处找不同,从不同之中找 相同”,而对比联系方法能将“解剖刀”磨得更加锋利。
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
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
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
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
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 个人、小组、集体等多
引入到实验 教学中
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
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
解决实际问题。
“STSE”教育理念
回味5: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最后一次提示这一实验分析酸的化学性质。 (前设后置的方法)
化学实验教学的层次与方法(具体措施) • 4、教会学生熟知化学实验的规则知识
新课程标准
“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化 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 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新课程理念
提倡同学们的自主学习, 目的是张杨同学们的个 性.
二、化学实验教学的层次与方法
学科知识特点 学生的学习心理
由浅入深
• 教学层次性 • 方法科学性
化学实验教学的层 2、促使
• 教学层次性 • 方法科学性
措 施

3、提高
• 4、教会
• 5、培养
化学实验教学的层次与方法(具体措施) • 1、引导学生明确化学实验的基本特征 • 2、促使学生建立化学实验的思维模型 • 3、提高学生联系化学实验的对比能力 • 4、教会学生熟知化学实验的规则知识 • 5、培养学生理解化学实验的误差处理

1.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课件(共23张PPT)

1.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课件(共23张PPT)

课堂练习
1.下列常用仪器中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烧瓶 D.锥形瓶
【答案】A 【解析】 试管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故A选项符合题意; 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故B不符合题意; 烧瓶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故C不符合题意; 锥形瓶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故D不符合题意。
课堂练习
2.以下跟酒精灯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答案】C 【解析】 A 中向燃着的酒精灯中加酒精,可能会发生火灾; B 中用酒精灯对火,可能引起火灾; D 中用嘴吹灭酒精灯,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引发火灾;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热的试管炸裂。故选项 C 正确。
课堂练习
1.化学试剂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
药品状态
所需仪器

镊子
注意事项
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试剂时,为避 免试剂粘在管口或管壁上,可先将 试管横放,把盛有试剂的钥匙或用 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 管底部,然后把试管竖立起来。
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试剂放入玻璃容 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块状 试剂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树 立起来,使块状试剂缓缓滑到容器 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量筒竖直放置,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量筒量程应略大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
2.物质的加热
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2)绝 对 禁 止 用 酒 精 灯 引 燃 另 一 只 酒 精 灯; (3)用完酒精灯后,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 (4)如不慎碰倒酒精灯,不要惊慌,万一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3.1 分子和原子-化学创新实验 氨分子运动实验的创新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3.1 分子和原子-化学创新实验 氨分子运动实验的创新 课件
纸条
原型
改进型
平底烧瓶 浓氨水
四、实验仪器和药品
• 分液漏斗、平底烧瓶、橡皮塞、 • 滤纸条、氨水、酚酞溶液
五、实验过程

将适量氨水倒入平底
烧瓶,塞上已插入分液漏
斗的橡皮塞(漏斗下端不要
插入液面以下),在分液
漏斗的内外壁上分别贴上
用酚酞溶液浸润过的稍长
的滤纸条,打开活塞,观
化学创新实验 氨分子运动实验的创新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化学的研 究对象是物质,学习了空气和氧气的有关 知识,为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准备了一定 的条件,但是从宏观物质到微观粒子仍是 化学学习的一个跨越。在现阶段的教学条 件下,本次实验能起到很好的思维过渡作 用。
察滤纸条颜色的变化。
六、实验效果
• 1、分液漏斗中的滤纸条自下而上逐渐 变红,外面的滤纸条不变色。
• 2、教室中几乎闻不到有刺激性的气味, 减少了污染 。
• 3、氨水可以重复使用,酚酞溶液的用 量减少了,节约了药品。
• 4、该实验装置操作简便,便于移动,可 以让全班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
• 本实验通过增加一些
二、原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 1、将浓氨水放置在敞口的烧杯 中,教室中会弥漫一股难闻的 有刺激性的气味,造成空气严 重污染。
• 2、实验所用氨水难以重复使用, 且酚酞的用量比较大。
• 3、原装置在讲台上演示时不能 移动,教室后面的学生难以观 察到实验现象。
• 4、氨分子的扩散过程不明显, 不便于学生观察,且实验用时 长。

环节、改进一些操作
、 自
很好地证明了分子的 有关性质,符合学生
的心理认知特点,充

化学实验室PPT课件

化学实验室PPT课件

01实验室安全与规范Chapter实验室准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应急处理制度030201实验室安全制度化学品分类与标识化学品分类化学品标识MSDS/SDS实验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分类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类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回收、中和、焚烧等,确保废弃物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废弃物记录个人防护措施实验服与护目镜穿戴合适的实验服和护目镜,避免化学品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或伤害。

防毒面具与手套在处理有毒、有害化学品时,应佩戴防毒面具和手套,确保个人安全。

安全鞋与洗眼器穿着安全鞋以防化学品溅落伤害脚部,同时实验室应配备洗眼器以应对化学品溅入眼睛的情况。

02常用仪器设备及操作Chapter玻璃器皿使用与保养玻璃器皿的种类和用途01玻璃器皿的清洗和干燥02玻璃器皿的保养和存放03分析天平使用注意事项分析天平的结构和原理分析天平的使用步骤分析天平的维护和保养pH计原理及操作指南pH计的工作原理简要介绍pH计的工作原理和电极结构。

pH计的操作步骤详细讲解pH计的使用流程,包括开机、校准、测量等步骤。

pH计的维护和保养提供pH计的维护和保养建议,如定期清洗电极、更换电解液等。

分光光度计应用举例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举例03基本实验操作技巧与方法Chapter蒸发过程阐述蒸发的原理、蒸发操作的方法(如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等)以及蒸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防止溶液飞溅、控制加热温度等)。

溶解过程介绍溶解的定义、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搅拌速度、溶质颗粒大小等)以及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

结晶过程解释结晶的定义、结晶的方法(如冷却结晶、蒸发结晶等)以及影响结晶的因素(如溶液浓度、温度、杂质等)。

溶解、蒸发和结晶过程解析1 2 3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沉淀反应观察要点总结离子交换层析法简介离子交换层析法的原理01离子交换层析法的应用02离子交换层析法的优缺点03色谱法在化学分析中应用色谱法的基本原理色谱法的分类及应用色谱法在化学分析中的优缺点04无机化合物性质与鉴定方法Chapter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探讨酸碱指示剂定义及分类变色原理影响变色范围的因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数、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基本概念。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趣味化学实验讲解:液氮ppt课件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趣味化学实验讲解:液氮ppt课件
• (5)超频玩家用于冷却CPU、GPU等。
生物及医学用途
• 1)除灭红火蚁。
• (2)在外科手术中可以用迅速冷冻的方法帮助 止血和去除皮肤表面的浅层需要割除的部位。
• (3)保存活体组织,生物样品以及精子和卵子 的储存;
• (4)冷冻手术用以治疗 乳腺癌。以色列医疗公司 IceCure2012年开发出一 种利用冷冻疗法治疗乳腺 癌的最新技术,用液氮将 乳腺癌细胞冷冻并且杀死, 该公司正在对其进行临床 试验。如果试验成功,今 后乳腺癌患者就能够在不 接受外科手术的情况下, 将体内肿瘤“切除”
液氮——防护措施
• 急救措施 • 左为常压式液态氮储存桶,右
为正压式液态氮储存桶 • 皮肤接触: 若有冻伤,就医治
疗。 •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
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 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 和爆炸的危险。
液氮——相关新闻
• 2012年10月8日,英国一名刚满18 岁的女孩盖比和朋友到酒吧庆祝生 日,喝下一杯利用液氮制成的鸡尾 酒。喝下后盖比感到喘不过气,且 出现严重胃痛。
• 经医生诊断,盖比喝下的液氮鸡尾 酒使她的胃部严重冻伤,导致胃部 多处穿孔。为了维持生命,医生不 得不将她的部分胃部切除。
• 液氮通常被添加到饮料中用以制冷 或制造烟雾效果,在超过摄氏零下 196度时才会蒸发。英国警方已经禁 止当地酒吧出售液氮鸡尾酒。
• 挥发性方面
• 液态氮在常温环境下会 迅速挥发为氮气,由液 态转而成为气态。同一 时间,体积将快速膨胀, 在非压力式之密闭容器 中储存恐导致气爆。若 为非正压式储存桶,切 勿将液态氮常温储存于 密封容器中。

化学实验PPT课件

化学实验PPT课件
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 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
01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 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
02
实验 说明
03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 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
04
实验 说明
·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 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线上消费者
2.42亿 1.67亿 1.21亿
0.4亿
中国
美国
日本
英国
化学实验
NINDEBIAOTI
02
化学实验化学实 验化学实验
03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
学实验化学实验
04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
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内
化学实验
多谢观看 批评指导
化学实验
·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 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化学实 验

化学实验创新课件pptppt

化学实验创新课件pptppt
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
10
五、改进后装置优点: 1、硬纸片也可改用金属片。 2、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避免了实验的
失败。 3.启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
11
笔架山中学学校
易候玲
-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4
四、实验改进装置:
1. 实验器材: 已收集好的CO2气体两瓶、阶梯型铁片、烧
杯、蜡烛、火柴、硬纸片、剪刀
-
5
2、实验原理:
把硬纸片紧靠烧杯内壁,再把蜡烛已点燃的铁片 搭在硬纸片上 ,从纸片的另一边倒入CO2,因为CO2 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会沉积在烧杯底部,并从纸片下 边进入燃烧的蜡烛这边,又因为CO2不能燃烧不支持 燃烧的性质,导致最先与CO2接触的下层蜡烛先熄灭。
-
6
3、实验操作过程:
①用剪刀剪好硬纸片,紧靠烧杯内壁。 ②点燃蜡烛,并把铁片搭在硬纸片上。 ③从硬纸片的另一边倒入CO2气体并观察现象。
-
7
4、实验改进装置图:
-
8
5.实验视频
• 二氧化碳实验.MOV
-
9
4、现象及结论:
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结论: C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演示好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是学好本课题的关 键!该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 的科学素养,对学生以后学习酸碱盐的知识,都有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2
二、原实验装置图:
-
3
三、原实验的不足:
向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时,容易出现 上层蜡烛先熄灭,下层蜡烛后熄灭的,或者是两 支蜡烛同时熄灭现象,导致实验失败。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探究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与创新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探究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与创新课件(共24张PPT)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是从看得见,摸得 着的宏观物质开始的。在初二年级的物理 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分子和原子, 知道它们非常小,肉眼无法观察到,但它 们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在第一、二单元的 学习中,学生对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有 了一定的认识。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看世 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教学的 关键。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原装置
改进后的装置
4、增设了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影响的对 比实验。
四、实验器材
透明的快餐盒(2个)、滤纸、水槽(2 个)、浓氨水、酚酞溶液、蒸馏水,常 温水和热水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注射器中浓氨水挥发成氨气,在相对封 闭的快餐盒中分子由近及远运动,从而使滤 纸花上的酚酞溶液逐渐变红。热水中的氨分 子运动速率较快,因此滤纸花变红较快。
探究分子运动实验的 改进与创新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运动现象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
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的内容。该实验是初中 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在前面两个单 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基础上,从 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 课,对于学生学习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 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进入学习微观世界起 引导作用,是宏观和微观世界的重要转折点
七、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七、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将浓氨水放置在敞口 的烧杯中,教室里会弥 漫难闻的有刺激性气味 的氨气,不仅污染空气 也不利于师生健康。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2、实验所用浓氨水的 量比较大。
3、氨分子的扩散过程 不明显,不便于学生 观察。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4、原装置在讲台上演 示时不能移动,教室后 排的学生不易观察到实 验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实验改进装置: 1. 实验器材:
已收集好的CO2气体两瓶、阶梯型铁片、烧 杯、蜡烛、火柴、硬纸片、剪刀
.
2、实验原理:
把硬纸片紧靠烧杯内壁,再把蜡烛已点燃的铁片 搭在硬纸片上 ,从纸片的另一边倒入CO2,因为CO2 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会沉积在烧杯底部,并从纸片下 边进入燃烧的蜡烛这边,又因为CO2不能燃烧不支持 燃烧的性质,导致最先与CO2接触的下层蜡烛先熄灭。
演示好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是学好本课题的关 键!该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 的科学素养,对学生以后学习酸碱盐的知识,都有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二、原实验装置图:
.
三、原实验的不足:
向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时,容易出现 上层蜡烛先熄灭,下层蜡烛后熄灭的,或者是两 支蜡烛同时熄灭现象,导致实验失败。
.
3、实验操作过程: ①用剪刀剪好硬纸片,紧靠烧杯内壁。 ②点燃蜡烛,并把铁片搭在硬纸片上。 ③从硬纸片的另一边倒入CO2气体并观察现象。
.
4、实验改进装置图:
.
5.实验视频
• 二氧化碳实验.MOV
.
4、现象及结论: 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结论: C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
五、改进后装置优点: 1、硬纸片也可改用金属片。 2、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避免了实验的
失败。 3.启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的Fra bibliotek新思维。.
笔架山中学学校
易候玲
.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改进
笔架山中学学校
易候玲
.
一、作用和地位: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课题三的内容,第六单元是九年级化学中 最为完整地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 而课题三的内容是第六单元的重点,同时也是整个 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