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甾醇和植物甾醇酯2

合集下载

新资源食品:植物甾醇酯

新资源食品:植物甾醇酯
过氧化物价
≤5meq/kg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植物甾醇酯
中文名称
植物甾醇酯
英文名称
Plant sterol ester
基本信息
来源: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塔罗油
β-谷甾醇酯结构式:菜油甾醇酯结构式:
分子式:C47O2H80分子式:C46O2H78
分子量:676分子量:662
豆甾醇酯结构式:
分子式:C47O2H78
分子量:674
生产工艺简述
利用大豆油等植物油馏分或塔罗油为原料,通过皂化、萃取、结晶等工艺得到植物甾醇,然后将植物甾醇和葵花籽油脂肪酸进行酯化生产得到植物甾醇酯。
食用量
≤3.9克/天甾醇酯和植物甾醇(合计)
≥97%
植物甾醇酯
≥90%
游离植物甾醇
≤6%
总植物甾醇
≥59% (w/w)
酸价
≤1mgKOH/g

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的制取和应用研究进展

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的制取和应用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3-05-22;修回日期:2003-11-26作者简介:刘军海(1963-),男,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油脂改性及油厂副产品开发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3-7969(2004)02-0043-04 中图分类号:TQ64519+8 文献标识码:A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的制取和应用研究进展刘军海1,2,裘爱泳1,张海晖1(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214036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170号;21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52059山东省聊城市文化路34号)摘要: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在化学催化剂或生物催化剂作用下同脂肪酸酯化或同脂肪酸甲酯或三酰甘油酯酯交换可形成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

介绍了国外近年来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的各种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合成、酶催化合成、超临界酶催化合成法,及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植物甾醇;植物甾烷醇;植物甾醇酯;植物甾烷醇酯;酯化/酯交换;制取;应用植物甾醇、甾烷醇及其酯通过抑制胆固醇在小肠内的吸收,可有效地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1]。

将其添加到专用食品中作为功能性食品,具有降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溶蛋白(LDL)胆固醇浓度的作用[1~3]。

因此,近几年来,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的制取及应用受到食品和油脂专家的高度重视[1~23],其制取及应用在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

本文根据有关文献阐述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的制取及应用,旨在开发和利用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

1 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的制取1.1 制取途径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的制取一般通过相应的甾醇化合物同脂肪酸酯化或同脂肪酸甲酯酯交换,或通过它们同脂肪酸卤化物或脂肪酸酸酐反应来制取[2]。

其制取途径如下:途径1:植物甾醇酯+H 2氢化植物甾烷醇酯植物甾醇/甾烷醇+脂肪酸酯化脂肪酸植物甾醇酯/甾烷醇酯植物甾醇/甾烷醇+有机酸酯化有机酸甾醇酯/甾烷醇酯途径2:植物甾醇/甾烷醇+脂肪酸甲酯酯化植物甾醇酯/甾烷醇酯途径3:植物甾醇/甾烷醇+脂肪酸卤化物或脂肪酸酸酐酯交换植物甾醇酯/甾烷醇酯途径4:植物甾醇/甾烷醇+甘油三酸酯酯交换植物甾醇酯/甾烷醇酯+甘油在上述途径中有机酸可以是羟基酸或二元羧酸(如酒石酸、琥珀酸(酐)、戊二酸、氢代戊二酸、苹果酸、柠檬酸、乳酸、丁酸、乙酸、丁二酸、丙酸、异丙基豆蔻酸、抗坏血酸、胆汁酸等);脂肪酸可以是C 8~C 22的饱和、单不饱和或多不饱和脂肪酸;催化剂可以是化学催化剂或生物催化剂。

植物甾醇和植物甾醇酯开发进展

植物甾醇和植物甾醇酯开发进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l ntd a n — o schr e aig at— I n lo u o a mio p l acai s hvn n H V a d bod f e y d i
P o e e e p 0 0,2( ): 0 6 . rd R s vl . 0 1 5 6  ̄ 5 D o2
o oe c ins fts .ab hdR s 19 ,0 : 7 4 3 f vl ht a a [ C roy e, 9 8364 - 3 n i l ej ] 2
维普资讯
医 药 化 工

植 物 甾 醇 和 植 物 甾 醇 酯 开 发 进 展
朱凌云
植 物 甾醇广 泛 的 存 在 于不 同陆 生及 水 生 植 物 之 料 中提取 以 甾醇 为主 的 不皂 化 物 ( 甾醇 ) 然后从 不 粗 , 皂化 物 中精 制 甾醇 。 工业 精 制有 溶剂 结 晶法 、 络合 法 、
[3 a 'P ,MegY .Peaai f u ae f w 1]Y WL uQ n n W rprt n o l tso to o sf
P lgn t plschr e ouo a m oyacai s& te nii c vt s[ .a u d h i at r at ie J N t r va i i l 】
1 植物甾醇的分析方法 . 2 1 . 色谱 分 析 .1 2
测 定 甾醇 方 法较 多 , 据早 期 资 料 记 载 , 定 总 甾 测

植物甾醇酯

植物甾醇酯

植物甾醇酯植物甾醇酯一般由植物甾醇与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或转酯化反应制得。

由于可以用于制造植物甾醇酯的甾醇和脂肪酸种类都较多,因此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理化性质的植物甾醇酯,三种主要植物甾醇酯为β-谷甾醇酯,豆甾醇酯,菜油甾醇酯。

甾醇酯能够在人体内转化成甾醇和脂肪酸,所以其生理功能包括植物甾醇和脂肪酸两部分所具有的生理功能,具有与游离植物甾醇同等的减低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效果,在某些方面甚至效果更好。

以晶体形式存在的植物甾醇在应用中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结晶形式在人体内的溶解性和生物可利用性比较差,因此导致治疗高脂血症时的高剂量以及由此引发的高植物甾醇血症,即血清中的植物甾醇浓度明显升高。

另一方面,植物甾醇在油中的溶解度很小,给应用于食品中带来困难。

植物甾醇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功能,这一点己被大量研究证实。

但是,植物甾醇不溶于水,在油相中的溶解度也相当有限,这一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

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将植物甾醇改性,以拓展其应用范围。

国外自90年代初就已开始探索植物甾醇应用的途径,通过纯化、改性己开发出植物甾醇产品多种。

其中将植物甾醇酯化为甾醇酯是最重要的改性手段之一。

酯化产物甾醇酯作为降血脂功能因子可广泛应用于人造奶油、涂抹油和冰淇淋等产品中,同时可减少乳化剂的使用。

大多食品中均可添加植物甾醇酯以改善营养价值,且又不影响食品本来的质构,这就大大扩大了植物甾醇酯的应用范围。

为便于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就要求在不影响植物甾醇的生理功能前提下改变植物甾醇的形式。

而植物甾醇脂肪酸酯符合这一要求,它大大改善了植物甾醇的脂溶性,从而可以将其添加到含油的食品中。

植物甾醇酯是通过胰胆固醇脂酶水解成为游离型甾醇被吸收的,这是游离甾醇和酯型甾醇在代谢上的仅有差别,因此植物甾醇酯同样具有植物甾醇的生理功能。

植物甾醇酯被誉为“生命钥匙”1、植物甾醇,起着有效维持体内胆固醇平衡的作用,被科学家们誉为生命的钥匙。

那么植物甾醇是如何“打败”坏胆固醇的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可基教授打了个很有趣的比方。

植物甾醇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甾醇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甾醇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类固醇物质,其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1. 降低胆固醇:植物甾醇可以竞争性地与肠道中的胆固醇结合,形成复合物阻止其吸收。

这使得植物甾醇被用作一种有效的降低胆固醇水平的食物补充剂。

2.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由于其降低胆固醇的能力,摄入适量的植物甾醇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胆固醇水平的控制对于预防心脏病和高血压至关重要。

3. 保护肠道健康:植物甾醇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对于保护肠道黏膜有一定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植物甾醇还可以预防结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

4. 改善免疫系统功能:植物甾醇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提高身体对抗病毒和感染的能力。

5. 抗氧化作用:植物甾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特性,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延缓细胞衰老过程。

6. 促进骨骼健康:适量的植物甾醇摄入有助于骨骼健康,维持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

7. 改善皮肤健康:植物甾醇能够增强皮肤天然屏障功能,减少水分流失,改善皮肤干燥和炎症。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甾醇虽然有许多益处,但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某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和消化问题。

因此,在使用植物甾醇补充剂或调整饮食时,应当遵循适量的原则,并在需要的情况下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植物甾醇酯药用级

植物甾醇酯药用级

植物甾醇酯是一种天然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油脂中。

它是一种酯类化合物,由甾醇与脂肪酸酯化而成。

植物甾醇酯具有许多药用价值。

首先,植物甾醇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胆固醇的血脂异常。

它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其次,植物甾醇酯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一些恶性肿瘤。

研究发现,植物甾醇酯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活化,有助于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抵抗力。

此外,植物甾醇酯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等炎症性疾病的症状。

它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并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

总之,植物甾醇酯药用级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癌和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是一种有潜力的药物和保健品成分。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正确用药的剂量。

植物甾醇的知识介绍

植物甾醇的知识介绍
油甾醇和豆甾醇,它们的熔点分别是 140℃,157°C~158°C和170°C
J U
▪ 侧链越大,自醇的疏水性越强
N
E ▪ 侧链上的双键使甾醇具有亲水性
N
A
L
S
R
C
2004.8
植物甾醇的分类
植物甾醇及相关化合物 250多种,大致分三类:
▪ 4-无甲基甾醇,如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
菜籽甾醇、燕麦甾醇和麦角甾醇
E
而对照组无变化(P<0.01)
N
A
L
S
R
C
2004.8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防治前列腺疾病
▪ 为进一步确定β-谷甾醇的长期效果,18个月后,
对这批病人进行了重新评估
▪ 结果发现, β-谷甾醇治疗组中,继续服用的受试
J
者各种指标都保持良好状态,未继续服用者症状
U
N
评分和残余尿量指标虽稍差于前者,但最大尿流
▪ 化学形式上的变化也可影响到各种植物甾
J
U
醇的吸收
N
E ▪ 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是否容易被酯化是
பைடு நூலகம்
N
A
各种植物甾醇是否容易被肠道吸收的基础
L
S
R
C
2004.8
植物甾醇的分布
▪ 吸收后的植物甾醇与脂蛋白一起在血液中
运输,然后选择性地分布到身体各部位
▪ 一般肝脏、肾上腺、卵巢、睾丸等脏器中
J
U
植物甾醇含量很高,这一分布也许提示其
J ▪ 4-甲基甾醇,如禾本甾醇 (gramisterol)、柠檬
U
N
甾二烯醇 (citrostadieno)、洛飞烯醇 (lophenol)

植物甾醇综述

植物甾醇综述
3.1拮抗胆固醇
胆固醇是机体内重要的固醇类物质,它既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又可在体内转化形成类固醇激素,并且是合成维生素巧的原料及胆汁酸的前体。胆固醇是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浆中胆固醇保持适当的浓度是非常重要的,但当血胆固醇含量过高时,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引起动脉硬化,引发冠心病 。
3.1.1 抑制肠道胆固醇的吸收
植物甾醇作为植物细胞的重要组分,在根、茎、叶、果实、中均有存在。已发现甾醇在植物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游离甾醇、甾醇酯。植物油脂中以小麦胚芽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等含量最高 。植物甾醇与胆固醇有着相似的化学结构,然而人类对于胆固醇的吸收远远多于植物甾醇 。
甾醇通常为片状或粉末状白色固体,经溶剂结晶处理的甾醇为白色鳞片状或针状晶体,其中在乙醇溶剂中结晶形成针状或菱片状,在二氯乙烷溶剂中形成针刺状或长棱晶。甾醇分子中,碳原子数一般为27至31,分子量约为386至456。甾醇熔点较高,都在100℃以上最高达215℃。甾醇的相对密度略大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3.1.3 影响胆固醇合成和分泌
胆固醇的合成、分解以及转化代谢主要在肝脏中由众多酶参与完成,植物甾醇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与代谢酶关系密切。胆固醇合成中涉及的限速酶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还原酶,以及相关酶乙酰基-CoA羧化酶和苹果酸酶等。植物甾醇能增强HMG-CoA还原酶的活性 。
3.2抗氧化作用
植物甾醇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疏水性,但是因为其结构上带有羟基基团,因而又具有亲水性。在同一个物质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意味着该物质具有乳化性。植物甾醇的乳化性可以通过对羟基基团进行化学改性而得到改善。植物甾醇具有两性的特征使得它具有调节和控制反相膜流动性的能力 。
2植物甾醇的提取

植物甾醇酯 植物甾醇 区别 分子

植物甾醇酯 植物甾醇 区别 分子

植物甾醇酯植物甾醇区别分子示例文章篇一:《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醇:小小的分子,大大的不同》嗨,大家好!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两种特别有趣的东西,那就是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醇。

你们可别小瞧它们,虽然它们的名字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它们就像两个有着独特个性的小伙伴呢。

先来说说植物甾醇吧。

植物甾醇啊,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士兵,在植物的世界里可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哦。

它存在于植物的细胞膜里,就像细胞膜的小卫士一样,守护着细胞的安全呢。

植物甾醇的分子结构就像一把独特的小钥匙,有着自己特殊的形状。

我就想啊,这分子是不是像拼图一样,每个部分都有它的位置,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植物甾醇这个特别的分子。

那植物甾醇酯又是什么呢?它呀,就像是植物甾醇穿上了一件特别的外衣。

植物甾醇和脂肪酸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植物甾醇酯。

这就好比植物甾醇是个小娃娃,脂肪酸就是一件漂亮的衣服,小娃娃穿上衣服就变成了一个有点不一样的模样,这就是植物甾醇酯啦。

我有一次和我的科学老师聊天,我就问老师:“老师,植物甾醇和植物甾醇酯到底有啥不一样的呀?感觉它们好像啊。

”老师就笑着跟我说:“孩子啊,你看啊,植物甾醇是单独的个体,就像一个孤零零的小豆子。

可是植物甾醇酯呢,它是小豆子和别的东西结合起来的,就像把小豆子做成了美味的豆沙包,能一样吗?”我听了老师的话,感觉一下子就明白了一些。

从分子的角度来说,它们的结构那可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植物甾醇的分子就比较简单直接,像一个单纯的小图形。

而植物甾醇酯呢,因为和脂肪酸结合了,它的分子结构就变得更复杂了,就像是在原来的小图形上又添加了好多新的线条和图案。

这就好比搭积木,植物甾醇是用几块简单的积木搭成的小房子,植物甾醇酯呢,是在这个小房子的基础上又加了好多不同形状的积木,变成了一个更大更复杂的建筑。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也讨论过这个事儿。

我的小伙伴小明说:“我觉得植物甾醇就像一个小不点,自己在那待着。

”另一个小伙伴小红就反驳说:“植物甾醇酯也不是个大怪物啊,它不就是植物甾醇变了个样子嘛。

国标对植物甾醇的定义

国标对植物甾醇的定义

植物甾醇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油脂中的甾体化合物,它们是植物性甾醇酯和游离植物甾醇的总称。

根据中国标准,植物甾醇通常是指那些具有特定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甾醇及其衍生物。

在中国,植物甾醇通常按照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被归类为以下几类:
1. 植物甾醇:指的是未经化学修饰的天然植物甾醇,例如β-谷甾醇、菜籽甾醇等。

2. 植物甾醇酯:指的是植物甾醇与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例如β-谷甾醇硬脂酸酯等。

3. 甾醇衍生物:指的是通过化学反应对植物甾醇进行结构改造得到的化合物,如甾醇抗氧化剂等。

植物甾醇在中国的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作为乳化剂、稳定剂、营养强化剂等。

同时,植物甾醇还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如降低胆固醇、抗炎等作用,因此在功能性食品和药品中也有应用。

中国对植物甾醇的定义和管理主要参照相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规,例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文件。

这些标准规定了植物甾醇在不同食品中的使用限量、安全性要求以及标识要求等,确保了植物甾醇在食品中的应用安全。

食物中的降脂“高手”——植物甾醇

食物中的降脂“高手”——植物甾醇

食物中的降脂“高手”——植物甾醇从青少年到老年,血脂异常已经波及到各个年龄层的人群,成为危害现代人类健康的重大因素之一。

常年血脂异常对全身血管会造成慢性损伤,血管硬化后心脑血管病紧跟着就来了。

导致血脂异常的终归原因是我们现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多而植物性食品摄入越来越少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大家已经对植物性食物中所含膳食纤维的调节血脂的能力有所了解,却少有人知道植物性食物中还有个降脂“高手”——植物甾醇。

何为植物甾醇植物甾醇是植物中的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在结构上与动物性甾醇如胆固醇相似,多和油脂类共存于植物的种子和花粉粒中。

植物甾醇一般由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组成。

谷类食物是膳食植物甾醇的主要来源,植物甾醇一般分布于谷物的谷皮、糊粉层、胚乳、胚芽和谷壳中,以胚芽中含量最高。

它可从膳食直接摄取也可从玉米、大豆中物理提纯获得,对人们最有益处的价值就是可以调节血脂。

植物甾醇是如何调节血脂的国际大量的权威实验证实植物甾醇是可以调节血脂的,如:美国布兰代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10名参与者连续4周每天吃两份30克的富含植物甾醇的墨西哥炸玉米片后,他们的“坏胆固醇”平均减少15%,而“好胆固醇”没有发生变化,胆固醇总量减少了10%.植物甾醇的调脂原理:1.迷惑效应因为植物甾醇在结构上与动物性甾醇如胆固醇相似,就像一对双胞胎,只有微小的差别,而小肠粘膜存在结合胆固醇的载体,这种载体会被植物甾醇所迷惑与其结合,植物甾醇一旦占据胆固醇的位置,胆固醇必然吸收的就少了。

2.研究还表明植物甾醇能“识别”血液中的好坏胆固醇,植物甾醇在肠道抢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位置,减少其吸收,同时不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的水平,从而调节血脂平衡。

3.只有当人体每日膳食胆固醇摄入高于400毫克的情况下才会阻碍胆固醇的吸收,也就是说如果人体本身胆固醇的摄入量不高,植物甾醇就不会影响胆固醇的吸收,使体内胆固醇保持在正常的水平。

植物甾醇

植物甾醇

植物甾醇植物甾醇:来源:植物油是植物甾醇含量较为丰富的食品之一,而其中玉米油中的植物甾醇含量较高。

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也可有酯状溶于油脂。

药理用途:具有防止冠心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等药用和保健价值;合成维生素D3等甾类药物重要中间体;生发、养发和皮肤营养剂;化纺工业中的分散剂、柔软剂、抗氧剂等。

特点:植物甾醇,是从玉米、大豆中经过物理提纯而得,具有营养价值高、生理活性强等特点。

植物甾醇可通过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病的风险。

其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动物生长剂及纸张加工、印刷、纺织等领域,特别是在欧洲作为食品添加剂非常普遍,广泛用于食品中以降低人体胆固醇。

植物甾醇对人体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具有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等作用;用于预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的心脏病,对治疗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等有明显的疗效;可促进伤口愈合,使肌肉增生、增强毛细血管循环;还可作为胆结石形成的阻止剂。

此外,植物甾醇还是重要的甾体药物和维生素D3的生产原料。

美国FDA分别对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的正确标识作了具体说明,对植物甾醇酯可作如下标识:“每份食物中至少含有0.65g植物甾醇酯,每天与其他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膳食一起服用两次,每天总服用量不少于1.3g植物甾醇酯,可降低心脏病发病率。

植物甾醇对皮肤具有很高的渗透性,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水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炎症,可防日晒红斑、皮肤老化,还有生发、养发之功效。

可作为W/O型乳化剂,用于膏霜的生产,具有使用感好(辅展性好、滑爽不粘)、耐久性好、不易变质等特点。

植物甾醇具有良好的抗氧性,可作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营养添加剂);也可作为动物生长剂原料,促进动物生长,增进动物健康。

作用功效1、植物甾醇对人体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具有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等作用。

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植物甾烷醇、植物甾烷醇酯信息区分和汇总

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植物甾烷醇、植物甾烷醇酯信息区分和汇总
植物甾醇酯难溶于水,不能均匀分散到食物中,在空气中容易氧化,限制了应用。但有ADM公司开发的水分散性粉末。
4个批件
植物甾烷醇
无使用依据
欧美甾烷醇每日摄入量约150~400mg。人体推荐量2g/d。2g/d的甾烷醇能降低10%的LDL
最高剂量4.5g/kg无毒性,为推荐剂量的150倍
比植物甾醇疏水性强,脂溶性更佳
谷甾醇LD50>3.2g/kg;大鼠植物甾醇NOAEL 4.1g/kg.d;人8.6g/d无副作用
天然存在状态
12个批件
植物甾醇酯
2010年新资源食品,≤3.9克/天,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醇≥97%
FDA批准植物甾醇酯2g有降低胆固醇作用
大鼠植物甾醇酯NOAEL 6.6g/kg.d,人9g/d无副作用
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植物甾烷醇、植物甾烷醇酯信息区分和汇总
名称
结构
法规情况
作用机制
功效剂量(文献)
安全性数据
物理特性
申报情况
植物甾醇
2010年新资源食品,≤2.4克/天,植物甾醇≥90%
①三种植物甾醇的结构与胆固醇相似,因此竞争占有胆固醇肠道吸收位点,减少胆固醇吸收,该机制为以上四类物质起效的基本机制。
②吸收程度比较:胆固醇50~70%;植物甾醇0.4~3.5%;植物甾烷醇更低0.02~3%。
③甾醇酯和甾烷醇酯在消化道上段水解成相应的甾醇和甾烷醇后发挥作用
获GRAS,建议每日用量为130mg/kg,70kg人可用到9.1g,实际推荐剂量为2~3g/d。FDA批准植物甾醇1.3g有降低胆固醇作用。欧盟规定每日允许剂量为40mg/kg,70kg人2.8g/d。

植物甾烷醇酯
2008年新资源食品,<5克/天,植物甾烷醇≥55%,有使用范围限制

植物甾醇 (2)

植物甾醇 (2)

植物甾醇1. 概述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的甾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

它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保健功效。

植物甾醇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脂肪油中,如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等。

它在人体内的补充和吸收主要通过摄入含有植物甾醇的食物来实现。

植物甾醇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对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具有显著的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防治也具备一定的功效。

2. 植物甾醇的结构和性质植物甾醇的结构与胆固醇十分相似,都是由四个环状结构组成,但植物甾醇在分子结构中有一个双键,使得其与胆固醇的结构有所不同。

植物甾醇的结构中还存在有不同的基团,这些基团对其生物活性和药理效应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植物甾醇是一种白色晶体,其熔点通常在120-145°C之间。

在常温条件下,植物甾醇为固体形式,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二甲基亚砜等。

植物甾醇在pH值较低的条件下易于氧化,因此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避免暴露在空气中。

3. 植物甾醇的生物活性3.1 降低胆固醇水平植物甾醇在人体内具有降低胆固醇水平的作用,这是因为它与胆固醇具有竞争性吸收的特点。

植物甾醇可以与胆固醇竞争进入胆固醇转运蛋白,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多个研究已经证明,适量的植物甾醇摄入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2 抗癌作用植物甾醇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研究发现,植物甾醇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植物甾醇还可以抑制血管生成,从而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植物甾醇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监测和清除能力。

3.3 抗氧化作用植物甾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氧化反应的发生。

植物甾醇可以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和其他有害物质,减少对细胞的氧化损害。

植物甾醇还可以调节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增强细胞对氧化应激的耐受能力。

4. 植物甾醇的食物来源植物甾醇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脂肪油中,如橄榄油、大豆油、亚麻油等,以及一些坚果、种子和豆类。

植物甾醇的性质_功能及应用_韩军花

植物甾醇的性质_功能及应用_韩军花

124 植物甾醇的性质、功能及应用韩军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北京 100050)摘要: 植物甾醇是近年来认识的一种新的功效成分。

本文就国外文献中关于植物甾醇的性质、来源、代谢、主要功能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其在医药和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植物甾醇;性质;功能;应用中图分类号: R1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1226(2001)05-0285-07审校者:杨月欣收稿日期:2001-06-06;修回日期:2001-06-22 植物甾醇(phytosterol or plant sterol )是植物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在结构上与动物性甾醇如胆甾醇相似。

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油、坚果和植物种子中,也存在于其它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中。

一般人们每天摄入植物甾醇的量差异较大,西方国家膳食中,每人每天约摄入180mg ,而在日本膳食和素食者中可达400mg 。

自从证明了植物甾醇对高胆甾醇喂饲的鸡有降低血脂含量的功能以来,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研究显示,摄入较多的植物甾醇与人群许多慢性病的发生率较低有关,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癌症、良性前列腺肥大等,因此目前植物甾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2000年9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通过了对植物甾醇的健康声明,含植物甾醇的人造奶油和色拉酱被列入功能食品[1],在许多西方国家已被广泛用于人群慢性病预防。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文献中植物甾醇的性质、来源、功能等的研究新进展。

1 植物甾醇的性质和来源1.1 性质甾醇是以环戊烷全氢菲为骨架(又称甾核)的一种化合物。

根据来源不同,一般可分为3大类:动物性甾醇、植物性甾醇和菌性甾醇。

植物甾醇在结构上与胆甾醇很相似,仅侧链不同。

由于C 4位所连甲基数目不同及C 11位上侧链长短、双键数目的多少和位置等的差异,植物甾醇的种类很多,甾醇的双键被饱和后称为甾烷醇,酯化后称为甾醇酯,化学结构的变化并不影响其生理功能,有的还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植物甾醇使用范围-卫生部资料

植物甾醇使用范围-卫生部资料
棉子糖结构式:
分子式:C18H32O16
分子量:504
生产工艺简述
以棉籽为原料,经浸油、脱酚、提糖、脱色、快速降温、干燥粉碎等步骤获得棉子低聚糖。
食用量
≤5克/天
质量要求
性状
淡黄色或白色粉末
总糖
≥70.0%
棉子糖
≥45.0%
水分
≤5.0%
灰分
≤5.0%
游离棉酚
≤10mg/kg
溶剂残留
正己烷
≤1mg/kg
附件:
DHA藻油
中文名称
DHA藻油
英文名称
DHA Algal Oil
主要成分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基本信息
来源: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
吾肯氏壶藻(Ulkenia amoeboida)
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
生产工艺简述
以裂壶藻(或吾肯氏壶藻或寇氏隐甲藻)种为原料,通过发酵、分离、提纯等工艺生产DHA。
8.9-10.2%
硬脂酸(Hale Waihona Puke 18:0)1.5-2.7%
油酸(C18:1)
15.1-23.5%
亚油酸(C18:2)
60.0-81.0%
亚麻酸(C18:3)
0.42-0.90%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仅限用于食用油。不得再生产加工其他食品、食品添加剂。
2.标签、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3.生产经营御米油应符合《关于加强罂粟籽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349号)的要求。
豆甾醇酯结构式:
分子式:C47O2H78
分子量:674

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降胆固醇的功效和安全性

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降胆固醇的功效和安全性

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降胆固醇的功效和安全性
文镜;樊蓉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05(026)008
【摘要】植物甾醇和甾烷醇构成的新型保健食品是国际生命科学学会推荐的十大功能性食品之一.植物甾醇一般是以甾醇酯的形式应用于食品中;含有植物酯化甾醇或甾烷醇的食物能够使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对于功能性食品来说,功效与安全是两大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概述了植物甾醇和甾烷醇(酯)降胆固醇效果以及它的安全性评价相关研究.
【总页数】6页(P437-442)
【作者】文镜;樊蓉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
京,100083;北京联合大学,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
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2
【相关文献】
1.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降低胆固醇健康食品 [J], 盛漪;谷文英
2.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的制取和应用研究进展 [J], 刘军海;裘爱泳;张海晖
3.植物甾醇·甾烷醇及其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J], 迟玉明;赵晞瑛;迟玉成
4.植物甾醇和甾烷醇降胆固醇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J], 顾莞婷;周岩民;沈益新;王恬
5.欧洲开发出降胆固醇添加剂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湿作用 抗衰老作用 促进末梢血流循环 增强寒冷敏感性 皮脂腺赋活作用 抗炎症作用 吸收紫外线作用 抗氧化作用
化妆品 化妆品 化妆品 化妆品 化妆品 化妆品 化妆品 化妆品
抗氧化作用 (食品添加剂) 改善身心症(医药品)
PLANDOOL-G
• • • • R3-OCO-R1(-COO-R2-OCO-R1)n-COO-R3 R1:Dimer Acid residue R2:Dimer Diol residue R3:Phytosterol,Behenyl Alcohol,Isostearyl Alcohol residue
γ-Oryzanol
Unique compound only found in Rice.
• • • • • • • •
Moisuturizing effect Cosmetic • Anti-aging effect Cosmetic Peripheral blood flow improvement Cosmetic • • Sensitivity to cold improvement Cosmetic Sebaceous gland activating action Cosmetic • •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Cosmetic UV absorption effect Cosmetic • Antioxidant effect Cosmetic • • • Antioxidant effect (Food additive) • Psychosomatic disease improvement • (Pharmaceutical) •
[ Water Holding Capability ]
[ Spread Gloss ]
*出色的皮肤亲和性
Good adhesiveness to skin
保水性能
铺展光泽度
* 出色抗氧化稳定性
Extremely stable against oxidation
YOFCO
INCI Name :PHYTOSTERYL MACADAMIATE
Plandool-G is an oligomer type Phytosterol ester in a paste form synthesized only from plant-derived materials.
100% 植物来源Plant derived
INCI : BIS-BEHENYL/ISOSTEARYL/PHYTOSTERYL DIMER DILINOLEYL DIMER DILINOLEATE INCI : 双-山嵛醇/异硬脂醇/植物甾醇二聚亚油醇二聚亚油酸酯 < 特点Features > 400 60 * 高保水性能
不同植物油脂的植物甾醇含量
( mg /100g)
玉 米 油
968
米 糠 油
1190
米 胚 芽 油
1300
芝 麻 油
714
红 花 油
444
大 豆 油
250
橄 榄 油
221
花 生 油
220
Nutritional component of Rice Bran Oil・Rice Germ Oil (PRO-15)
植物甾醇对皮肤的益处
• • • • • Soy sterols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skin sterols Strengthens barrier function Anti-inflammatory 植物甾醇镇静作用抗刺激作用 Phytosterols for extremely dry and mature skin treatments
COSMETIC APPICATION
• • • • Moisturizing care for very dry skin Soothing,repairing skin care Mature skin Diaper rash treatments
植物甾醇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植物甾醇常用作皮肤细胞促进剂、伤口愈合剂,甾烷醇酯 具有保湿性,且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力,因此被广泛用作化妆 品之中。 1.促渗透:植物甾醇对皮肤具有很高的渗透性,可以保持皮肤 表面水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炎症,可防日晒红 斑、皮肤老化,还有生发、养发之功效。 2.伤口愈合:可促进伤口愈合,使肌肉增生、增强毛细血管循 环。 3.保湿性:其良好的控水特性使其具有优秀的保湿作用。 4.抗氧化:植物甾醇具有良好的抗氧性。
【Product Information】 Product name : Riceterol esters Chemical name : Phytosteryl Rice Branate Supplier:Tsuno Rice Fine Chemical Co., Ltd.
谷维素(植物甾醇阿魏酸酯)
C ontrol Pe trolatum Lanolin Plandool
200
* 高折射率
High Refractive Index
100
*高色素分散能力
High Pigment Dispersing Ability
0
空白
白矿油
羊毛脂
Plandool
Plandool-G 羊毛脂 白矿油 橄榄油 霍霍巴油
Water Holding Capability (%)
* 触变流动性类似羊毛脂
Thixotropic Flow like lanolin
Spre ad Glo ss
High Water Holding Capability
300
50 40 30 20 10 0
Plandool-G Lanolin Petrolatum Olive Oil Jojoba Oil
植物甾醇酯比较游离植物甾醇
植物油
Liberation of free phytosterol
Riceterol esters
Oil form-RICETRIENOL contains oil soluble components of rice bran. It shows the effects of Anti-Oxidant and Moisturizing.. It has high water holding,capability. It gives smooth feeling for skin care product, because melting point is same as skin temperature. Reduce stimulation for skin and hair Keep bubble and intensify the detergency Conditioning effect for hair Include emollient component similar to skin constituent
植物甾醇和植物甾醇酯 PHYTOSTEROL&PHTOSTEROL ESTERS
PLANDOOL LUSPLAN YOFCO RICETEROL ESTERS GAMA-ORYZANOL RICE BRAN OIL RICE GERM OIL
细胞间脂质
细胞膜
cell membrane
胆固醇在细胞中
• • • • • • • •
Sitosterol: (3β)-Stigmast-5-en-3-ol Sitostanol: (3β,5α)-Stigmastan-3-ol Campesterol: (3β)-Ergost-5-en-3-ol Campestanol: (3β,5α)-Ergostan-3-ol Stigmasterol: (3β)-Stigmasta-5,22-dien-3-ol Brassicasterol: (3β)-Ergosta-5,22-dien-3-ol Esters of sitostanol: for example, sitostanyl oleate Esters of campesterol: for example, campesteryl oleate
INCI : BIS-BEHENYL/ISOSTEARYL/PHYTOSTERYL DIMER DILINOLEYL DIMER DILINOLEATE INCI : 双-山嵛醇/异硬脂醇/植物甾醇二聚亚油醇二聚亚油 酸酯
Plandool-G
Plandool-G是完全植物来源的原料,糊膏状、低 聚合物型植物甾醇酯。
Examples of phytosteryl conjugates.
Sources of phytosterols
• Phytosterols occur naturally only in plants, and the most concentrated source is in the vegetable oils . Since phytosterols are not synthesized in the human body, they must be supplied via one’s diet. Table 1 gives some values for the total phytosterol content in some foods and vegetable oils
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胆甾(固)醇
植物甾醇的化学结构
Structural formulae Steroid skeleton
不同甾醇的结构特点
Structures of common phytosterols
甾醇的结构
The major free phytosterols and phytostanols are listed below. In some preparations they are esterified with vegetable oil fatty aci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