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内容复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1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展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同学经历从实际情境中笼统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拟、笼统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开展思维才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培养同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络。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协助同学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分组进展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1、复习:9-3-4= 8-2-3= 9+0+1=4+3+2= 5+4+1= 5-3-1=2+4+0= 10-7-2= 10-1-6=指生答复。
9-3-4你是怎么算的?(生答复:)4+3+2你是怎么算的?(生答复:)连加连减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一样的地方?答: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展计算。
(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
谁来帮帮它们?2、新课引入。
师:丑小鸭们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三)探究新知1、学习例1。
(1)老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板书:4+3(2)老师操作屏幕,重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2只的场面。
师:看到这一情景,谁能完好地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呢?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了2只,如今还有几只?我们该怎么列式呢?(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在4+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好并读算式。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一、数的认识
1.1到30的数字书写
2.数字的大小比较
3.直观感受1和2的区别
4.数字概念的形成
二、加法
1.1-10的简单加法
2.0+1,1+1等基础加法运算
3.足球分组的加法概念
4.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减法
1.从1-10的简单减法
2.减法的概念与实际应用
3.减法中的借位与退位
4.减法的逆运算——加法
四、图形认识
1.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的辨认
2.图形的分类与特征
3.图形的周长概念
4.利用图形进行问题求解
五、长度
1.使用同一个单位比较物体的长度
2.以身体部位进行长度估量
3.利用标志物进行长度估量
4.长度的加法和减法
六、容积
1.比较容器的容积大小
2.用容器进行容积估算
3.容积单位的认识:升、毫升等
4.容积的加法和减法
七、时间
1.认识小时:时间段的划分
2.利用日常活动进行时间概念的学习
3.时间单位的转换和计算
4.时间的加法和减法
八、集合
1.集合的概念与特征
2.集合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
3.集合的简单运算
4.利用集合解决问题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重点知识要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二年级上册数学所需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2、进位加法。
二、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
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2、退位减法。
三、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四、解决问题: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认识角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二、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内容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内容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内容包括:
1. 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以及退位减法。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例如通过奥运金牌榜、神州六号和神舟七号绕地球圈数等实际例子来理解。
4. 能用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6. 通过用连加引入乘法,学习2-6的乘法口诀,理解乘法的意义。
7. 通过游乐园小火车、小飞机、过山车等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或教辅材料,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日积月累复习汇总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日积月累复习汇总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进行日积月累的复汇总。
通过系统地整理学过的知识点和重点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数学知识点梳理在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中,我们研究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加法和减法- 数组- 相等的加法算式- 数数- 比较大小- 分离组合- 序数词3. 重点题回顾以下是一些重点题的复:3.1 加法和减法- 5 + 3 = 8,4 + 6 = 10,7 + 1 = 8- 10 - 5 = 5,8 - 2 = 6,9 - 3 = 63.2 数组- 有一个有5个苹果的数组,又加了3个苹果,现在有几个苹果?- 有一个有8个橙子的数组,拿走了4个,现在还剩几个橙子?3.3 相等的加法算式- 3 + 2 = 4 + 1- 5 + 4 = 6 + 33.4 数数- 数一数:有5朵花,有6只鸟,有3个苹果,有2块糖。
- 数一数:有8个苹果,拿走了4个,现在还剩几个?3.5 比较大小- 填入大于(>)或小于(<)的符号:8 ___ 5,4 ___ 6,7 ___ 73.6 分离组合- 6是由2和4分离组合而成的,请写出其他的分离组合。
3.7 序数词- 写出排名第一、第二、第三的三个数。
4. 复方法为了更好地复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内容,建议学生采用以下方法:- 阅读课本并重点关注上述数学知识点;- 进行题训练,特别是重点题的反复练;- 利用研究工具和游戏进行趣味复;- 与同学互助研究,相互解答疑惑。
5. 总结通过日积月累的复习,我们可以巩固和提升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水平。
希望本文档对学生的数学复习有所帮助,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一、100以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1)探索并掌握100以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测量、计算)(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点知识整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点知识整理第一单元:认识数字
重点知识:
- 数字0~9的认识和书写
- 多种展示数字的方式(手指、计数器等)
- 比较大小
- 认识100以内的数字
第二单元:整数加减法
重点知识:
- 认识加减法符号+、-和=号
- 用竖式计算加减法
- 口算加减法
- 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图形与分数
重点知识:
- 认识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 认识分数
- 用分形表示图形的部分和整体
第四单元:时间与长度
重点知识:
- 用标准单位(秒、分、小时、米、厘米、毫米)测量时间和长度
- 能够读懂钟表
- 解决时间差和长度差的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整百数的倍数和数的拆分
重点知识:
- 认识整百数及其倍数
- 小学生乘法口诀
- 把数拆分成10的倍数相加
第六单元:三位数加减法
重点知识:
- 认识三位数及其各位的含义
- 三位数的加减法,包括进位和借位
- 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图形的转动与移动
重点知识:
- 用方向词描述图像的位置(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 研究图形的转动和移动
- 识别图形在屏幕上的位置关系
第八单元:数据收集与统计
重点知识:
- 通过实物画图、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等形式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
- 认识图表中的横轴、纵轴、比例尺等概念
- 运用图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的重点知识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总结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总结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数的认识:认识0-999之间的整数,了解数的顺序,数的排列和组合。
2. 数的比较:比较大小,了解“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3. 加法和减法: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以及运算法则。
4. 数量的认识:认识并比较不同物体的数量,学习进行数量的加减运算。
5. 形状和图形:认识不同形状的基本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学习进行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6. 时间的认识:学习认识小时、分钟和秒的概念,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时间单位。
7. 金钱的认识:认识和辨认不同面额的货币,学习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8. 刻度和度量:认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学习测量长度和重量的基本单位。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内容,复习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习题和练习册进行巩固练习。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大汇总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学会尺量物体长度和画线段的方法。
概念公式:1米=100厘米0刻度的认识: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线段的特征:都有两个端点(物体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验算方法及混合运算和估算概念公式: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超过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有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三位数。
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一,在本位加十再计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差有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一位数。
验算方法:掌握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等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到实际运算中。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需要估算出大致结果,引出加减估算。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关系,学会用直尺画角,判断是否是直角。
概念公式: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顶点。
角有两条边一个顶点,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一个三角板中,最大的角是直角。
直角是90度,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重点:体会乘法的意义。
感知乘法是相同加数的简便方法概念公式:乘法口诀表(略)巩固练习:针对乘法口诀表出题,如补充乘法口诀和一些具体运用。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含义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概念公式: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1、对称轴是一条直线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3、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5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5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
1. 加法和减法: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进行简单的口算和列竖式计算。
2. 数的读写和认识:认识0-100以内的数字,能正确读写数字,并能进行简单的数的
比较与排序。
3. 100以内的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相加和相减,学习10以内的进位加
法和退位减法。
4. 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乘法和除法,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律。
5. 简单的乘法口诀:掌握2、3、4、5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于实际的计算。
6. 10以内的数的乘法和除法:通过图形、分组等简单的实物模型,初步认识并计算
10以内的乘法和除法。
7. 术语的认识:学习并理解“数轴”、“大于”、“小于”、“相等”等数学术语的
意义。
8. 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一些实际的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二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可以
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字概念和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一、加减法1.1 加法定义加法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运算,指合并两个或多个值,得到其总和的过程。
重要概念•加数:加法中参加运算的数。
•被加数:加法中被加的数。
•和:加法运算的结果。
加法性质•加法满足交换律。
•加法满足结合律。
•加上零数不变。
1.2 减法定义减法是一种基本的运算,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差的过程。
重要概念•被减数:减法中被减的数。
•减数:减法中减去的数。
•差:减法运算的结果。
减法性质•减法不满足交换律。
•减法不满足结合律。
•减去零数不变。
二、乘除法2.1 乘法定义乘法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运算,指按照指定的次数重复自加。
重要概念•乘数:乘法中参加运算的数。
•被乘数:乘法中被乘的数。
•积:乘法运算的结果。
乘法公式•乘法满足交换律。
•乘法满足结合律。
2.2 除法定义除法是一种基本的运算,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相等的部分的过程。
重要概念•被除数:除法中被除的数。
•除数:除法中除以的数。
•商:除法运算的结果。
除法公式•除法不满足交换律。
•除法不满足结合律。
三、整数3.1 整数的概念整数是自然数、零和它们的相反数构成的数系统。
相反数•数a的相反数记为-a,满足a+(-a)=0。
3.2 整数的运算加减法整数的加减法遵循数学运算的通性。
乘除法整数的乘法同自然数的乘法一样。
但是,在整数的除法中,需要注意上下取整的问题。
四、长度计量4.1 厘米厘米是长度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三校、四校时学习。
4.2 毫米毫米是长度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三校、四校时学习。
4.3 数量比较通过对长度的比较,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数量比较的概念,为后期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时间计量5.1 秒秒是时间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二校、三校时学习。
5.2 分钟分钟是时间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二校、三校时学习。
5.3 地球自转对于日常生活中与时间相关的问题,学生学习地球自转是非常重要的。
六、面积计量6.1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是面积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三校、四校时学习。
二上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
二上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
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主要围绕数的认知、加法和减法的计算、简单的分数概念、各种简单形
状的识别等内容展开。
下面将对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进行总结梳理。
1. 数的认知
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于数字的认知,包括认识0-100之间的数字,认识
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概念,认识比较大小、顺序关系等。
学生通过数的比较、排列等活动来
加深对数字的理解,为后续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打下基础。
2.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在加法方面,学生将进一步学习10以内的加法计算,包括各种形式的加法算式以及相关
的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也将学习加法的逆运算——减法,包括10以内的减法计算和相
关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于数的认知和计算能力。
3. 分数的概念
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还将初步接触分数的概念。
学生将学习理解分数的概念,初步认识
分数的表示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简单的分数的认知和运用,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
基础。
4. 简单形状的识别
学生在二年级还将学习识别各种简单的几何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能够初步认知这些形状,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简单的辨认和运用。
以上就是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的总结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3、把尺的刻度0对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可以知道物体的长度。
4、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来表示。
5、1米=100厘米 ;1m=100cm;1米里面有(100)个1厘米。
6、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有两个端点。
7、掌握画线的方法。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笔算(列竖式计算)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笔算(列竖式计算)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3、列竖式计算时,进位符(小1)和退位符(小圆点)不可省略。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一个角有1个顶点,2条边。
2、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两个锐角。
判断: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直角。
(×)4、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5、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和角的张口大小有关。
判断: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角变大了。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
2、7个2加法算式:2+2+2+2+2+2+2=14乘法算式:2×7=14读作2乘7等于14。
或:7×2=14读作7乘2等于14。
3、乘数×乘数=积(1)2个4相加:2×4=8(2)2个4相乘:4×4=16(3)2和4相乘:2×4=84、1-6的乘法口诀(1)能够默写乘法口诀;(2)能够写出乘法口诀表示的意义,表示几个几相加,用图形表示出来。
(3)能够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乘法算式。
(4)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一部分:填空1.米和厘米都是测量长度的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
2.厘米可以表示为cm,米可以表示为m。
3.小刀、橡皮、图钉、铅笔、书本、小鸟的高度这些物体比较短,只能用厘米作单位。
楼房、大树、电杆、公路、旗杆这些物体比较长,可以用米作单位。
4.小华的身高可以表示为134厘米,也可以表示为1米34厘米。
5.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6.用尺的中间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大刻度减去小刻度,得出测量结果。
7.1米=100厘米,3米=300厘米;500厘米=5米,800厘米=8米。
1米-45厘米=55厘米,37厘米+63厘米=100厘米=1米。
8.1厘米大约有我们的中指宽,1米大约有我们的教桌长。
9.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线段有两个端点,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拉紧一段线,也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笔直的马路也可以看作是线段。
10.经过给出的一个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线段,经过给出的两个点,只能画出1条线段,如下图:. . .11、测量长度的工具有软尺、卷尺、皮尺、测量轮等。
12、一行树、一排电杆之间的间隔比它们的棵数少1,楼层之间的楼梯比楼层数少1。
如:有10棵树,每两棵树之间的间距是8米,第1棵树与第10棵树之间的距离就是8×9=72米。
小花家住在8楼,每层楼梯有9个台阶,小花从一楼回到家,需要走7×9=63个台阶。
第二部分:判断1、一棵大树高18厘米。
(×)。
2、一位篮球运动员的身高195厘米。
(√)3、小明的铅笔长15米,课本书宽18米。
(×)4、小云从家到学校走了300米。
(√)5、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9的长度是6厘米。
(√)6、我们的教室长是10cm,教室门高2cm。
(×)7、小鹿每分钟能跑30厘米,小蚂蚁每分钟能爬30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重点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重点内容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数与代数】1、数的运算。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书P2—P6)(1)运算: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
例如:28+24+23=85.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
例如:85-40-26=19.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
例如:67-25+28=70。
(2)连加、连减、混合(含加减)的三种运算,计算过程中建议分两次计算:先计算出前两个数的结果,再将这个结果与第三个数进行运算。
为避免出错,在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也建议用两个竖式计算。
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错误典型:被减数是100,在连续退位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 和是100,在连续进位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
(2) 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A、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借助用笔标注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分析,准确判断是用加法算式还是减法算式来解决问题;B、正确计算并且带上正确的单位,最后写出答。
错误典型:题意理解不清:如“书第9页第5题的第(2)小题”a、表格分析不够仔细:如“书第5页第3题”第二单元购物人民币: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3、元、角、分的加法计算: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满十分进一角,满十角进一元。
例如 8角+ 1元5角=2元5角4、元、角、分的减法计算:元和元相减,角和角相减,分和分相减,单位不同时,要统一单位后计算。
5、准确理解题意,抓住“正好”“不同”“几种”等关键词语理解题意。
解答后要注意验算。
人民币的认识1、根据材质不一样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类。
2、会认以小数形式表示的价格: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几角,小数点后第三位表示几分。
3、计算人民币时,单位名称相同时直接加减;单位名称不相同时,要先进行换算成相同的再计算。
1元=10角 10角=1元 1角=10分 10分=1角 1元=100分100分=1元4、人民币比大小,先看元,元谁大,它就大:元相同在看角,角谁大,它就大:角相同再看分,分谁大它就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一、米和厘米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
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要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
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计算时十
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5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 28+45+24≈100 50 40 30 50 20
注意:当问题里上出现了“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
减法计算。
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
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未知数就等于谁加上几。
三、角和直角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
(顶点)
(边)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
8、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
9、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10、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1、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直角
钝角
锐角
12、比直角大或大于直角的角叫做钝角
13、比直角小或小于直角的角叫锐角
三、表内乘法
1、几个相同数连加。
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2
如:6+6+6+6 表示: 6 × 4 在解决问题时也可以用 4 × 6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6、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例:
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算式:3×4+2=14
乘减算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或
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
如:3个 5 就是5的3倍。
四、观察物体
1、 1个图形从左、右对折,或是上、下对折,或是从对角线对
折等,都能重合。
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
2、 用虚线把图形平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3、 倒影属于上下对称。
照镜子时,
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
4、
等腰三角形有: 1条对称轴
六、数学广角
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不会选重或选漏。
圆有: 无数条对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