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俗世奇人》之《泥人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蔫、怵、抠”三个词的读音、词义。

2.了解泥人张的高超技艺,见识他的“奇”。

3.赏析生动活泼的人物语言、叙事语言,品味巧妙的情节安排,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再现人物之奇和语言之奇。

2.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德育目标
文章热情颂扬了我国民间高人的超群智慧,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激励他们开掘生活底蕴,为拯救民间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
1.品味词句,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2.体会文章曲折有致的叙事技巧。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体会人物的“奇”“绝”。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听写字词
发蔫fā niān 擅长shàn chánɡ绰号 chuō hào 刷浆shuā jiānɡ难堪n án kān 一瞅 yī chǒu 发怔fā zhēnɡ褒贬bāo biǎn 怵chù
抠kōu 戳chuō 瓢piáo
2 解释下列词语。

发蔫:表现出精神不振。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

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发怔:发呆。

大名鼎鼎:形容名声很大。

鼎鼎:盛大的样子。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
这些奇巧的泥塑作品真是活灵活现,让人忍俊不禁!你们知道最有名的泥塑产自中国哪个地方吗?
是的,天津。

今天我们便来见识一位天津的俗世奇人,他就是冯骥才笔下的泥人张。

(板书课题)
二、品奇人之“奇”:
“俗世”是什么意思?“奇人”是什么意思?
----- “俗世”是民间社会,多指下层百姓生活的民间。

“奇人”是指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或工匠。

那么这泥人张究竟“奇”在哪里呢?
1、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生畅谈阅读的第一感受)
师适时总结:人物奇、情节奇、语言奇
2、“情节奇”
再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本文读来充满风趣,有些单口相声的味道。

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泥人张和海张五之间的交锋)
那么,下面我们带着一个问题“请以泥人张和海张五之间的交锋为中心”自由朗读文章。

简要的复述故事的情节。

(板书:海张五泥人张)
--------(海张五挑衅泥人张----泥人张捏泥像还击----海张五出口讥讽----泥人张贱卖海张五)
情节生动、吸引人,悬念迭出,一波三折,待看到结尾时,不由地使人眼前一亮,脱口称绝。

3、“人物奇”
(1)识奇人,品奇艺
细读全文,用横线划出文中能体现泥人张是“奇人”的语句,并用固定格式回答。

我从第__段的___这些句子中读出了“泥人张”是个“奇人”,并说明原因。

A(第一段)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运用夸张修辞)
B(第六段)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

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


(运用侧面描写通过他人的描述显示其技艺高超)
C(第八段)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大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

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

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

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正面描写捏泥时动作突出手艺高超)
D(第九段)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

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通过描写所捏作品体现技高)
E(第十段)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

(两丈距离,却能看清作品内容,可见逼真,手艺绝佳)
(2)识奇人,知奇性
A文中哪些语句和内容体现了泥人张独特的品性和处事方式?
第五段、可是手艺人除外。

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B第八段、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大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

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

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

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C第十二段、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打磨大样坐在那里。

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

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面写着:贱卖海张五。

奇特的个性:他个性内敛、沉稳、干练,面对羞辱镇定自若。

他喜怒不行于色,善于后发制人,以独特的方式一招致敌。

(4)“语言奇”
本文的语言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A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天津风味),幽默传神。

(架式挺牛、撂高的、怵、赛、砍过去等汲取了方言中的精华。


B 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如: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能否改成“泥人张技艺高超,众人不能相比”。

(原句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远远超出同仁中人,如果换成“泥人张技艺高超,众人不能相比”就过于平淡,缺乏表现力,运用强烈的夸张后,就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如: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的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上全找回来了。

你怎样理解这句中“不停的找乐子”中的“找”?试着将它换成“寻”字,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找”体现出无端挑衅,无赖的丑态;“寻”字没有这种表达效果,“找”字还与后面的句子中的“找”字相得益彰,还体现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
归纳:赏析句子的方法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具有地方色彩……入手。

3 学习赏析上面句子的方法自主赏析
(1)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抓住“戳”字)
(2)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

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
(抓住“抠”、瞅“来分析)
《泥人张》奇绝!妙绝!奇在人物,妙在情节、语言。

个性奇特的泥人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而又幽默传神的语言更是余音绕梁,历久不绝。

读这样的作品,如夏日饮冰茶,爽口又爽心。

三、走近作者,探究其写作目的:
1、多媒体显示: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

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

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

余闻者甚夥,久记于心;尔后虽多用于《神鞭》、《三寸金莲》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采纳。

这些奇人妙事,闻所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

(<<俗世奇人>>序)
旧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而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

这些人物空前绝后,然而都是俗世里的俗人;这些事情匪夷所思,却都是真人真事——在冯骥才独到的眼里、幽默的笔下,这些“俗世奇人”个个显的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2、走近作者:
近年来,作者冯骥才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

要对包括汉族在内56个民族所遗存的所有的民间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包括民俗和民间文学,做一个地毯式的考察,他一再强调,抢救中国民间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存某种形式,而是为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保留下她的那些美好的情感与精神,对于世界文化来说,东方成果也是一个尚未被开发的矿藏。

但是我国间文化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没有人抢救,就真的会消失……
四、课堂小结:
(多媒体展示各地民间艺术图片)
值得人深思的是该如何保护这些无形的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该做点什么?从冯骥才先生充满睿智的文字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让我们这些俗世俗人也勇敢地承担起这一责任,为文化大厦添砖加瓦,为文化巨轮保驾护航吧!
五、作业:
1、对对联:上联:捏泥人,单只妙手见功夫。

下联:
(参考答案:护尊严,一身傲骨笑权贵)
2、写一写:我身边的“俗世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