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含解析

合集下载

《史记-孔子世家》与《孔丛子-诘墨》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与《孔丛子-诘墨》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与《孔丛子•诘墨》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孔子遂适卫,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

”卫人亦致粟六万。

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

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

孔子去。

弟子曰:“可以速.矣。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材料二:墨子曰:“孔子见景公,公曰:‘先生素不见晏子乎?’对曰:‘晏子事三君而得顺焉,是为三心,所以不见也。

’公告晏子。

晏子曰:‘三君皆欲其国安,是以婴得顺也。

闻君子独立不惭于影,今孔子伐树削迹,不自以为辱;身穷陈蔡,不自以为约.。

始吾望儒贵之,今则疑之。

’”(孔鳚①)诘之曰:“若是乎孔子、晏子交相毁也。

小人有之,君子则否。

孔子曰②:‘灵公污而晏子事之以整,庄公怯而晏子事之以勇,景公侈而晏子事之以俭。

晏子,君子也。

’梁丘据问晏子曰事三君而不同心而俱顺焉仁人固多心乎?’晏子曰:‘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

故三君之心,非一也;而婴之心,非三也。

’孔子闻之,曰:‘小子记之。

晏子以一心事三君,君子也。

’如此则孔子誉晏子,非所谓毁而不见也。

景公问晏子曰:‘若人之众,则有孔子贤乎?’对曰:‘孔子者,君子行有节者也。

’晏子又曰:‘盈成匡,父之孝子、兄之悌弟也。

其父尚为孔子门人,门人且以为贵,则其师亦不贱矣。

’是则晏子亦誉孔子,可知也。

夫德之不修,己之罪也;不幸而屈于人,己之命也。

伐树削迹,绝粮七日,何约乎哉!若晏子以此而疑儒,则晏子亦不足贤矣。

”(节选自《孔丛子·诘墨》,有删改) 【注】①原文省略了主语。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孔子世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孔子世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孔子世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

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

非与?”孔子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B.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C.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D.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分封的各方君主的统称。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教师用书:04孔子世家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教师用书:04孔子世家Word版含解析

孔子世家青蛙爬铁塔有一大群小青蛙在玩耍,看到一个高耸入云的铁塔,忽发奇想:我们能不能爬上塔尖?大家都受到这个理想感召,呼朋引伴的开始爬了起来。

爬着爬着,便都气喘吁吁了,又有太阳晒着,有人开始怀疑:我们傻不傻?干吗去爬啊?这是谁先说的啊?于是,就有一个停了下来,接着是三个,然后是五个、十个大家都在嘲笑自己的想法。

这时候大家发现,有一只最小的青蛙它还在爬。

它的速度也不快,就一点一点地往上爬,后来大家瞠目结舌,都不说话了,就看着它爬。

终于看着它以缓慢的速度到达了塔尖。

等到它下来以后,大家都敬佩得不得了,就上去问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得它终于上去了。

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只小青蛙是个聋子。

【内容赏析】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做一个有信念而不太聪明的人也许是一种选择。

我们现在就是因为太聪明了,所以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们为什么会听信他人的鼓噪呢?为什么爬着爬着就对自己怀疑了呢?是因为我们心里头没有一个信念,没有坚信认定的事情我们一定能做成,所以我们才会受到他人的蛊惑或者抱怨处境的艰难。

[知识·梳理 ] 第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陬邑 (z ōu).黯然 ( àn).翕如 (x ī).避讳 (hu ì).匪兕匪虎 (s ì) .圩顶 (wéi) 怡然(y í) ..弦歌 (xi án) 愠怒 (y ùn)..皦如 (ji ǎo) 下讫..(q ì) 听讼 (s ònɡ ) 一顷 (q ǐ nɡ)..景行行止(h ánɡ)(x ínɡ)..第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孔子长九尺有六寸 (“有”同“又” )(2)由是反鲁 (“反”同“返” )(3)几然而长 (“几”同“颀”,长,高)(4)匪兕匪虎 (“匪”同“非” )(5)意者吾未知邪 (“知”同“智” )(6)夫子盖少贬焉 (“盖”同“盍”,何不)(7)赐,而志不远矣 (“而”同“尔”,你 )(8)下至秦缪 (“缪”同“穆” )(9)周监二代 (“监”同“鉴”,借鉴)(10)所慎:齐,战,疾 (“齐”同“斋” )(11)约其文辞而指博 (“指”同“旨” )(12)然心乡往之 (“乡”同“向” )(13)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祗”同“低” )(14)师襄子辟席再拜 (“辟”同“避” )第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长(2)益(3)穷可以益矣(动词,增加,增补).满招损,谦受益(名词,益处,好处).成益惊喜,掇置笼中(副词,更加).如此者,其家必日益(形容词,富裕,富足).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动词,上涨).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形容词,多).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副词,渐渐)君子亦有穷乎(形容词,走投无路,困厄).穷则独善其身(形容词,不得志,不显贵).觉宇宙之无穷(动词,完结,尽).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寻求尽头).儒有博学而不穷(形容词,穷尽).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形容词,贫困)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形容词,边远的).(4)微(5)病(6)信从者病,莫能兴(动词,生病).不容何病(动词,担心,忧虑).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动词,担心).以夭梅、病梅为业(使动用法,使呈现病态).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形容词,困苦).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名词,缺点,毛病).君之病在肠胃(名词,疾病,重病).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形容词,困乏,疲劳).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动词,侮辱).第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名词作动词 )弹奏.(2)推此类以绳当世 (名词作动词 )按一定标准去衡量,规范.(3)弟子皆服三年 (名词作动词 )服丧,守丧.(4)唯子贡庐于冢上 (名词作动词 )建庐居住.(5)纲而纪之 (名词作动词 )制定法度.(6)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 (名词作动词 )写序.(7)以太牢祠焉(名词作动词 )祭祀.(8)学者宗之 (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宗.(9)其先宋人也 (形容词作名词 )祖先.(10)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形容词作名词 )羞耻的行为(11)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异(12)博辩广大危其身者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受到危害.(13)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 (名词作动词 )安家第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古义:耳聪目明。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孔子世家》阅读理解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孔子世家》阅读理解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

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景公说。

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与闻国政三月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与闻国政三月/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B.与闻国政三月/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C.与闻国政三月/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D.与闻国政三月/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世家赞》原文及译文

《孔子世家赞》原文及译文

《孔子世家赞》原文及译文赏析孔子世家赞《史记》有之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注】①低回:徘徊,流连。

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课文链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曰:“学自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高山仰止(仰望,敬仰)(2)不能去云(离开)(3)没则已焉(停止,消失)(4)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恨)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

共4分。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D)(2分)A.虽不能至虽不能察,必以情B.然心乡往之烨然若神人C.当时则荣入则无法家拂士D.想见其为人此之谓失其本心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

共2分。

1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答案】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只读书(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读书(学习)就会有危害(就会神疲倦而无所得)。

评分标准:句意通顺,得1分,重点词语翻译正确,得1分。

每句2分。

共4分。

20.请结合【课文链接】中的三则语录,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困。

(2分)【答案】因为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大度宽厚的待人胸怀,所以,学者很敬仰他。

评分标准: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

共2分。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word版本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word版本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与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

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

春秋孔子世家原文与解析

春秋孔子世家原文与解析

春秋孔子世家原文与解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字仲尼,名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以其对道德、教育和社会秩序的重要贡献而闻名于世。

《春秋孔子世家》是关于孔子家族世系的一部史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后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春秋孔子世家》的原文和背后的解析。

《春秋孔子世家》原文如下:孔子世家第一:“孔子之世,十有一室而有三十子焉。

长子曰衍,次子曰世,佛住之有闳子。

”该段原文记录了孔子时代孔子家族的基本情况,孔子共有十一个房间,生了三十个孩子。

其中长子名字叫衍,次子名字叫世,还有一个名字叫闳的孩子。

解析:这段原文展示了孔子家族的规模,说明了孔子拥有众多的后代。

其中,长子和次子的名字被特别提及,显示出他们在孔子家族中的地位较为重要。

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家族血脉延续和世代传承的重视。

孔子世家第二:“长子衍舍其嗣而卒。

世卫而立,世卒子过立;过卒而子括舍,括舍而因立,是为孔子。

”这段原文描述了孔子家族的继承传统。

衍是长子,但他没有继承家族衣钵,而是由次子世接替成为家族的继承者。

世去世后,他的儿子过成为继承人,随后过去世,过的儿子括接替了家族的衣钵,并成为了后来的孔子。

解析:这段原文反映了孔子家族进行继承的方式和家族世袭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正当的继承才能成为家族的继承人。

这一传统体现了孔子家族对于家族价值和传承的重视,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家族制度的一种典型表现。

孔子世家第三:“孔子之儿曰仲由,仲由之子曰孔叔。

”该段原文提到了孔子的儿子仲由以及他的儿子孔叔。

解析:这段原文以简洁的方式列举了孔子家族的第三、第四代后裔。

虽然没有详细描述他们的事迹和贡献,但仍然展示出孔子家族的延续和后代的命名传统。

这再次强调了家族血脉传承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性。

结论:《春秋孔子世家》记录了孔子家族的世系和继承传统,展示了孔子及其后裔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分析原文,我们了解到孔子家族的规模、继承方式以及后代的命名传统。

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

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

”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

”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

观殷夏礼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

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

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祠焉。

..卒。

高皇帝过鲁,以太牢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摘编自《史记·孔子世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房/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B.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C.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D.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艺,文中指礼、乐、射、御、书、数等技能,和《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不同。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1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1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1-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8分)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②。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身举五羖[gǔ]③,爵之大夫,起累绁④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

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⑤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

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时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注释:①帐目清楚,收支平衡。

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

管理统计准确无误。

苏教版学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专题四孔子世家讲义

苏教版学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专题四孔子世家讲义

司马迁是第一个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的文学家。

在一些优秀人物的传记中,作者本着“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着力凸现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灵魂,渗透着他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解读。

我们在探讨、理解和学习传主的人格和品质的同时,也能深刻领会到作者在传记写作中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

本专题由《孔子世家》《管仲列传》《屈原列传》三篇文章组成。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被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著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长的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管仲列传》主要写了管仲相齐,凭借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经济,聚集财物,使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

他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内政、外交功名卓著。

他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屈原列传》中,作者先写屈原才能之高。

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但也因此深受上官大夫的嫉妒。

上官大夫进谗言使怀王疏远屈原。

屈原被贬之后,作者极力表现他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和满怀赤诚,“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但屈原最终也没能使怀王觉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兰,惨遭放逐。

屈原被放逐之后,作者重点写了他的死。

上不能为国尽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垄亩,归隐田园,“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是一种伟大的、难得的孤独,唯有坚强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

第9课孔子世家千古圣子——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孔子世家赞》原文、译文及赏析

《孔子世家赞》原文、译文及赏析

《孔子世家赞》原文、译文及赏析《孔子世家赞》是《史记·孔子世家》的结束语。

孔子原本不是王侯将相,但司马迁却把他列入“世家”。

他不是完全按照官本位来处理历史人物,他把孔子当做古代的圣人来看待。

这说明司马迁颇具远见与卓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孔子世家赞》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孔子世家赞两汉:司马迁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译文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

”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

我读孔子的书,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

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他们大多是)当时的荣耀,死后就完了。

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

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注释选自《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

《史记》一百三十篇,每篇最后都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对所记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加以评论,一般称为赞。

赞,文体名。

本文是《史记·孔子世家》的赞,是作者对孔子的评论。

太史公:司马迁的官名,用以自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xiá)》。

仰,这里是仰慕、敬仰的意思。

景行,大道。

这里喻指高尚的品德。

行,这里是效法的意思。

止,句末语气助词,无意义。

乡:通“向”。

适:往。

祗(zhī)回:相当于“低回”。

流连,盘桓。

祗,恭敬。

有的版本作“低回”。

布衣:没有官职的人。

《孔子世家司马迁》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孔子世家司马迁》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孔子世家司马迁》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世家司马迁一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贡而问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二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①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

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选自《史记》,有删改)[注]①粥,通“鬻”,卖。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楚救陈,军于城父项王军壁垓下B. 小人穷斯滥矣人穷则反本C. 不容何病而刘夙婴疾病D. 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陈蔡大夫担心孔子被楚重用,会对陈蔡当权者不利,从侧面反映出孔子的政治才干。

【古诗文阅读】《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孔子迁于蔡三岁,楚使人聘孔子。

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今者久留陈、蔡之意,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来源:学.科.网]孔子乃召子路而问曰:“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

楚令尹子西曰:“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

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

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

”昭王乃止。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2.对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孔丘得据土壤土壤:土地。

B.今之从政者殆殆:懈怠。

C.景行行止景行:大路。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与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

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全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全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全文及翻译译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郰人袂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

饘于是,粥于是,以餬余口。

’其恭如是。

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及厘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韂,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是时也,晋平公淫,六卿擅权,东伐诸侯;楚灵王兵强,陵轹中国;齐大而近于鲁。

鲁小弱,附于楚则晋怒;附于晋则楚来伐;不备于齐,齐师侵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孔子世家含解析

孔子世家含解析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及运用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黯然而黑,几然而长。

B.夫子盖少贬焉?C.约其文辞而指博。

D.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解析A项“几”同“颀”;B项“盖”同“盍”;C项“指”同“旨”。

答案D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蕃:繁殖②纥及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野合:不合礼法的结合③鲁君及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

竖子:轻蔑地称奴仆④周监.二代。

监:监狱⑤夫子盖.少贬焉?盖:何⑥杞不足征.也。

征:证明A.①②③B.①②⑥C.③⑤⑥D.③④⑤解析③应为“童仆”;④应为“借鉴”;⑤应为“盍,何不”。

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非文王其.谁为此也B.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孔子欣然而.笑曰C. 窃仁人之.号而老子送之.曰D. 乃.因史记作《春秋》乃.设九宾礼于廷解析两个“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

A项中前面一句中的“其”是“他的”的意思,后面一句中的“其”是表示反问语气;B项中前面一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后面一句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C项中前面一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后面一句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他”。

答案D4.下列各句的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吾道不行..矣B.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C.学者..深察而近于死者..宗之D.聪明解析A项指“不能实行”;C项指“读书学习的人”;D项指“耳聪目明”。

答案B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活用类型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唯子贡庐.于冢上B.推此类以绳.当世C.弟子皆服.三年D.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解析D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ABC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D6.下列句式中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3分)A.人之不我信也B.困于陈蔡之间C.予一以贯之D.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解析A、C为宾语前置句,B为状语后置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黯然而黑,几然而长。

B.夫子盖少贬焉?C.约其文辞而指博。

D.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解析A项“几”同“颀”;B项“盖”同“盍”;C项“指”同“旨”。

答案 D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蕃:繁殖②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野合:不合礼法的结合③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

竖子:轻蔑地称奴仆④周监.二代。

监:监狱⑤夫子盖.少贬焉?盖:何⑥杞不足征.也。

征:证明A.①②③B.①②⑥C.③⑤⑥D.③④⑤解析③应为“童仆”;④应为“借鉴”;⑤应为“盍,何不”。

答案 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非文王其.谁为此也B.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孔子欣然而.笑曰C. 窃仁人之.号而老子送之.曰D. 乃.因史记作《春秋》乃.设九宾礼于廷解析两个“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

A项中前面一句中的“其”是“他的”的意思,后面一句中的“其”是表示反问语气;B项中前面一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后面一句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C项中前面一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后面一句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他”。

答案 D4.下列各句的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吾道不行..众矣..矣B.天下君王至于贤人C.学者..深察而近于死者..宗之D.聪明解析A项指“不能实行”;C项指“读书学习的人”;D项指“耳聪目明”。

答案 B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活用类型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唯子贡庐.于冢上B.推此类以绳.当世C.弟子皆服.三年D.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解析D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ABC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D6.下列句式中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3分)A.人之不我信也B.困于陈蔡之间C.予一以贯之D.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解析A、C为宾语前置句,B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D7.孔子晚年对古代的一些文化典籍进行了整理,选文中透出了孔子的一些观点,下列各项中全能体现孔子“编书观点”的一项是()(3分)①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②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③《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④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⑤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⑥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③⑥D.③⑤⑥解析①③⑤是观点,②是做法,④是教法,⑥是司马迁的评价。

答案 B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

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

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雅》《颂》各得其所。

”成。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韦编三绝。

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所慎:齐,战,疾。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而名不称焉。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约其文辞而指博。

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

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

《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郁郁:文采显著B.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乐正:音乐(篇章)得到整理和规范C.我于《易》则彬彬..矣彬彬:文雅的样子D.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没世:终身、一辈子解析彬彬:繁盛的样子,意思是了解、掌握得更多。

答案 C9.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周室微而.礼乐废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B《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此则.寡人之罪也C.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D.弟子盖三千焉.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解析两个“焉”皆为助词,表停顿。

A项第一个“而”连词,表顺接,第二个“而”连词,表修饰。

B项第一个“则”连词,表因果,第二个“则”副词,就是。

C项第一个“以”介词,在,第二个“以”介词,表地点的界限。

答案 D10.下列有关孔子的论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一生政治上无重大成就,但晚年删《诗》《书》,正礼乐,作《春秋》,并以此传授弟子,因此说他对整理古籍、传播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B.古《诗》三千余篇,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的“三百五篇”,皆“弦歌之”,并给予高度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C.孔子作《春秋》,对自称为王的吴楚之君,贬之为“子”,类似这种“绳当世”“笔则笔”“削则削”的写法,对司马迁影响很大,因此司马迁自称《史记》为第二部《春秋》。

D.孔子编纂《诗》《书》《礼》《乐》《易》《春秋》后,立即被称为“六艺”,被奉为儒家经典,自此千古传诵。

解析汉代才奉为儒家经典。

答案 D11.翻译下列句子。

(1)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将来即使一百代也可以借此预知,只不过在“文”和“质”之间斟酌。

(2)不在想通而未通时启发他,举一角为例,如果他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

(3)(孔子)写《春秋》,该记叙处则记叙,该删减处则删减,子夏等人也无法增删一词。

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

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

”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

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誉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

婴闻之,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

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

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

孔子拔树削迹,不自以为辱;身穷陈蔡,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

出之其口,不知其因也。

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

”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友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

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

今丘失言于夫子,夫子讥之,是吾师也。

”因宰我①而谢焉,然仲尼见之。

(《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第八》) 【注】①宰我:孔子的弟子。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不维.其行维:维护,保持B.不自以为约.约:穷困,困窘C.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过:探望,拜访D.吾罪几.矣几:(到了)极点解析C项,过:超过。

答案 C14.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文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分)A.见君(而)不见其从政者,可乎B.(若)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C.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之)为师D.夫子讥之,(这)是吾师也解析D项应为夫子。

答案 D15.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暗含..孔子或晏子对对方的评价的一组句子是()(4分)①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②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③婴则齐之世民也……不能自立也④今吾望儒而疑之⑤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⑥因宰我而谢焉,然仲尼见之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解析②是孔子直言对晏子的不满,③是晏子为自己“事三君而顺”的辩解,⑤是孔子自责时说的话。

答案 B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孔子听说晏子事三君而顺,到齐国去就不肯见他,这虽不免有些主观,却也反映了孔子磊落坦荡、恪守自我的做人原则。

B.子贡当面对孔子“见君不见其从政者”的做法提出疑问,孔子也当即给予了答复,这表现了孔子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

C.晏子用孔子周游列国时“拔树削迹”“身穷陈蔡”的窘况回击孔子的讥讽,并因此非难儒生,显出晏子心胸不够宽广。

D.听到晏子的话,孔子深深自责,诚恳地表示歉意,并去拜会晏子,表现出他勇于责己、知过必改的胸怀,不愧大家风范。

解析晏子的话意在指出孔子的错误,不能因此就说晏子“心胸不够宽广”。

孔子“吾疑其为人”是直陈己见,不算讥讽。

晏子“望儒而疑之”,“疑”是“怀疑”,不是“非难”。

答案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