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历史时间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用历史时间轴,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龙泉一中历史组张昌红摘要本文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三历史教学实践为立足点,主要探讨以历史时间轴为载体串起知识的“珍珠链”,进而编织“珍珠网”,建立起立体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通史思维和“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历史思维,掌握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提高高三历史复习的有效性。以“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时间轴为例,阐述如何利用历史时间轴构建知识体系和如何利用历史知识体系。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时间轴历史知识体系

一、“历史时间轴”学史方法的提出依据

1.新课程理念与历史新课标的变化

新课程理念贯彻于教学中,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高中历史新课程知识结构打破了以往通史的知识体系,必修内容分为三个模块25个专题,分别反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内容,原先以时间为顺序的历史变得支离破碎,浩如烟海的史实如一盘散沙。

2.鉴于学情考情的思考

我校文科生源层次较低,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不高。经过高中两年的专题史学习,高三的学生掌握了一些历史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却普遍缺乏通史思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点不清——基本史实,基本概念精确度不够。(2)线不透——基本的线索不清晰,线索不明,前后因果关系混淆。(3)面不明——阶段不明、框架不清、概念模糊。(4)体不构——缺乏立体的知识结构。对通史知识体系的认识不清,将影响学生历史理解水平的提高,不利于认知事物发展的连贯性,导致分析思考问题时发生脱节。为此,“网”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通”读历史——梳理明确的知识线索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从高考要求来看,新教材以专题史体例编写,而2009年到2011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中的考点编排都是按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等为顺序,体现通史体例;高考考题的设置都突出了对通史与“小通史”的重视。如2011年第38题,考查苏联二战、冷战、解体时期重要的史实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情况,因而,在高三复习中培养通史思维也应适时进行。

有鉴于此,我在高三复习中以“历史时间轴”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地图”,重新整合教材,既兼顾新课标下的专题史复习,又注重培养通史思维,以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内驱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培养历史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更有利于在高考中发挥思辨能力。

二、如何利用历史时间轴,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1、教师搭建“脚手架”,学生自主设计历史时间轴

“教学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生的知识是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理解得出来的,而不是靠老师的灌输得到的;在学习中应该正确发挥学生的非理性的因素,注重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果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占有一定资料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探索规律、总结方法、抒发情感、那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奉行建构主义理论。

“历史时间轴”参照数轴的形式(可按需要横向或纵向列出),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构建知识体系的具体要求和方法,让学生在占有一定史实知识的基础上,以时间或时期、阶段为坐标点,通过课后自主动手实践,把历史的零散知识“珍珠”(主干知识)有机地整合,串起知识的“珍珠链”,进而把“珍珠链”纵横连接,编织出历史的知识体系“珍珠网”。课堂上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进一步修改、完善知识网络。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实践,发扬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历史知识,进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升历史认知的能力。

例1是针对必修一专题二内部的知识整合,以侵略史和抗争史为线索将相关的史实串到时间轴上,鲜明对比,简洁明了,便于记忆,它比较适合高三一轮复习时用。例2、例3是对中国近代史的政治、经济、思想三部分内容的整合,涉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近代相应的内容,比较适合高三二轮复习时用。例4是把近代中国和近代世界整合,将中国放到世界大环境中考察,形成中西方形成鲜明对比。例5是是针对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内容的整合,揭示了重要史实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在全球史观、近现代史观、文明史观引领下对近代世界史知识的完整整合。例4和例5适合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二轮复习和考前复习使用。

例1

例2

学生自主作业例3

例4

中国和世界近代史整合

学生自主作业

例5

三、如何运用历史知识结构图

1、利用知识结构图,实现有效的定位和发散。

“左图右史”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在高三复习时学生手中必须有上述各种知识结构图,在具体复习某一知识点时可在知识结构图中找到该点在整个知识体系的位置和地位,以及和它相关的知识,“站得高,看得远”,从而在宏观上把握历史。如例6,有了世界近代史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在复习“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巴黎公社”等具体知识点时脑海里就可以呈现出它们在整个世界近代史的位置和与它们相关的史实,实现有效定位。

熟练掌握知识结构图,还可以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有效发散,如例7“启蒙运动”这一内容,与此相关的知识很多,触类旁通,思如泉涌,信手拈来,训炼学生多角度、全面的分析问题。

例6

例7

启蒙运动维

明末清初思想

临时约法?

2、论从史出,深刻感悟生成性知识

掌握历史现象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历史理论是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是历史现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结论,故称“论从史出”,利用知识结构图,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感悟生成性知识。知识生成能力是高考考核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的关键,所以“服务高考”和“服务人生”应有机统一。

三、“历史时间轴”学史方法的有效性

1、善用历史时间轴,提升学史能力

⑴善用历史时间轴,有利于整合三维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实践,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历史知识,进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升历史认知能力与人文素养——体现学史“服务人生”的最终目标。⑵用时间轴串联相关的历史知识,使通史思维渐入人心;更可促使感性与理性认知相结合,进一步培养“论从史出”能力。⑶把一条条直观的历史时间轴“珍珠链”加以整合、纵横连接,“珍珠网”——历史学科体系逐步形成,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也就不断提高。

⑷遵从建构主义理论,有利于知识的生成,有效训练新课标之下高考思维。

2、学生成绩的有效印证

本人结合高三一年来的教学实践来印证”历史时间轴”学史方法的有效性,从整体上看,高三(5)、(6)两个文科重点班是该法的主要实践者,从他们历次考试的平均分看与段平均分差距在不断扩大,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从个体看“拐脚生”补偏成效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