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学》 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FMA2004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材化部生物功能材料专业大学三年级本科生开课学期:春季学分:3 学分/54 学时主讲教师:孟凤华教授指定教材:巴迪•D.拉特纳等编著、顾忠伟等译校的《生物材料料学:医用材料导论(原书第2版中文版)》,2011。

教学目的:生物医用材料学是生物医学科学中的最新分支学科,是生物、医学、化学和材料科学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生物医用材料学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四大支柱之一,因此生物医用材料学是生物医学工程系本科学生必不可少的的一门专业课程。

生物医学材料学是多门学科相互借鉴结合、相互交叉渗透、突破旧有学科的狭小范围而开创的一门新学科。

本课程较系统的介绍生物医用材料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力求对生物医用材料学领域所涉及的材料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的有关知识进行较详细的介绍。

以《生物医学材料学》为主要讲授内容,并结合科研和本学科发展最新动态,补充讲授纳米药物输送、组织工程等新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生物医用材料学科的内容和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开拓知识面,为今后的深造和科研打下基础。

概述课时:共1课时教学内容:序言生物材料科学:多学科奋进的科学生物材料的发展历史第1部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第1章材料性质课时:共2课时教学内容:1.1 引言1.2 材料的本体性质1.3 有限元分析1.4 材料的表面性质和表征1.5 水在生物材料中的作用思考题:1、简述影响材料的本体性质及测定方法。

2、简述材料的表面性质及常用的表面分析方法。

3、水在生物材料中起什么作用?第2章医用材料的种类课时:共12课时教学内容:2.1 引言2.2 聚合物2.3 硅树脂生物材料:历史和化学2.4 医用纤维和生物纺织品2.5 水凝胶2.6 “智能聚合物”作为生物材料的应用2.7 生物吸收及生物侵蚀材料2.8 天然材料2.9 金属2.10 陶瓷、玻璃及玻璃一陶瓷2.11 热解碳——用于长期植入的生物材料2.12 复合材料2.13 无污染表面2.14 医用材料的物理化学表面修饰2.15 纹状和多孔材料2.16 表面固定化生物分子思考题:1、简述生物材料表面修饰的基本技术。

功能材料专业《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课程教学大纲

功能材料专业《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Biomaterials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on】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04551】课程学分:【2/32】面向专业:【功能材料(生物材料方向)】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选修】开课院系:【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使用教材:主教材【《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第一版,石淑先主编, 2009年8月,化学工业出版社.】辅助教材【《生物医学材料学性能与制备》第一版,陈晓峰、翁杰主编, 2021年4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先修课程:有机化学100281(3)、物理化学100301(3)、无机化学100042(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100561 (3)、生物材料103671 (2)二.课程简介本课程阐述生物材料的合成、制备与成型加工,结合材料科学和生物学应用的相关知识,突出生物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加工的方法,并列举一些实例加强理解。

从而培养学生对生物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改性的能力。

三.选课建议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课程作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基础选修课,建议先修有机化学100281(3)、物理化学100301(3)、无机化学100042(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100561(3)、生物材料103671(2)等化学材料类基础课程,有利于本科二年级学习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课程能够比较清晰理解生物材料的合成、制备与加工的方法以及相关知识。

建议生物材料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在二年级下选修。

四.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阐述生物材料合成、制备与成型加工。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方法、性能及应用等知识,并对生物材料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有适当的了解。

拓展知识面,开阔应用视野,能将所学知识与本专业前沿领域相结合,分析解决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为从事生物材料设计、改性、加工和应用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成为能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的综合型人才。

功能材料专业《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功能材料专业《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教学大纲Process Design for Biomedical Materials Experiments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09551】课程学分/学时:【2/80】面向专业:【功能材料(生物材料方向)】课程性质:【实践教学必修课】开课院系: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先修课程: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104551;功能材料导论380501使用教材:(一)主教材主教材:生物医用材料生产过程设计-自编讲义(二)参考书目辅助教材:《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大实验指导》(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生物工程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15《生物医学材料综合实验》(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20二、课程目标“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是功能材料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实践课。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掌握生物材料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用药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解决生物材料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专业思想,结合临床对生物材料的迫切需求,激发学生以人为本、治病救人的职业使命感和专业自豪感,为将来从事药学及相关事业服务。

主要教学内容: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载药物纤维药物释放实验、生物水凝胶的制备实验、水凝胶性能测试。

通过教学,学生需达到的课程要求如下:1.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生物实验室安全知识和生物材料制备安全操作规范,掌握药静电纺纳米纤维及生物水凝胶制备技术的基本方法、手段和操作技能;加深对所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3,5.2)2.能够通过自主查阅文献,深化理解生物材料(静电纺纳米纤维及生物水凝胶)的基本理论、工程学方法、能对实际技术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并开展实验研究。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3,3.1)3. 能够在生物材料设计与制备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健康、安全、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应有的责任。

《生物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组人员:张胜民、王朝元、刘晓军一、课程名称:生物材料学二、英文名称:Biomaterials三、课程编码:四、学时与学分:32/2五、先修课程:无机及有机化学六、课程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生物材料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研究本门学科的一般方法;2. 使学生了解生物材料学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本门学科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七、适用学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医学、材料学、化学八、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生物医学材料总论I(2学时)生物材料发展生物材料定义与特性●生物医学材料总论II(2学时)生物医学材料的分类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内容●生物惰性材料I(2学时)生物惰性陶瓷碳质生物材料●生物惰性材料II(2学时)生物惰性金属材料生物惰性高分子生物惰性复合材料●生物活性材料I(2学时)多孔陶瓷生物活性玻璃和玻璃—陶瓷●生物活性材料II(2学时)钙磷陶瓷生物水泥生物活性高分子材料●生物活性材料III(2学时)复合生物活性材料生物活性涂层●生物可降解材料(2学时)生物无机可降解材料生物有机高分子可降解材料生物复合可降解材料●细胞与基因活性生物材料(2学时)基因控制与活化细胞与基因活性材料的制备细胞与基因活性材料的利用●仿生生物材料(2学时)天然生物材料的特性、结构特征生物材料的仿生设计及研究实例●纳米生物材料(2学时)纳米生物材料概念、特性纳米生物材料制备纳米生物材料应用●基因、药物与DNA控释材料与系统(2学时)控释材料的基本要求及释放装置类型常用的控释材料●生物材料前沿专题I(2学时)纳米复合生物材料纳米杂化生物材料●生物材料前沿专题II(2学时)生物材料表面生物材料界面●生物材料前沿专题III(2学时)组织器官工程用材料简单组织工程用材料案例复杂器官工程用材料案例●生物材料学课堂研讨(2学时,学生报告)九、教材及参考书(选其一)1.张胜民等.《生物材料学讲义》.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2.崔福斋, 冯庆玲. 生物材料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6. 3.Ratner, B. D. et al., eds. Biomaterials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in Medicine. 2nd ed. San Diego CA: Elsevier, 2004 十、考核方式书面考试+讨论+报告。

生物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 (Learning Outcomes)
1. 掌握生物材料的定义、特点和要求。[a,f,h,j] 2. 了解生物材料种类、特性及应用目标。[a,c,j] 3. 掌握生物相容性概念,了解如何评价生物相容性。[a,j] 4. 了解组织工程材料基本要求及人造器官实例。[a,c,i] 5. 了解药物和基因载体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应用实例。[a,j] 6. 了解仿生智能生物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发展趋势。[a,i,j] 7. 学习纳米生物材料、应用及安全性。[a,h,j] 8. 在分组报告中获得团队合作的经验。[d] 9. 在课堂讨论中提高口头表述能力。[a,c,j] 10. 能够检索引用跟踪生物材料的新进展。[a,j]
polymers. Bicompatibility and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materials. The principle
of tissue engineering and artificial organs. Bimaterials as drug carriers and gene carriers.
纳米生物材料进行介绍,了解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可能发挥的作用以及潜在的安全
性问题。最后结合生物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让学生自主讲解讨论
生物材料的最新动向。
本课程对于生物医学工程其他专业课程也有辅助作用:如医学影像造影剂载体、干细胞和
组织再生、诊断治疗 MEMS 材料等。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导学生掌握
参考书目:
1. 生物材料科学医用材料导论(第 2 版)(影印版)(国外大学优秀教材材料科学与
工程系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 能够分析评价目前生物材料的潜能并预测其在相关领域的潜在可能应用。 (C3,10-2 及 C4,10-3)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existing biomaterials and estimate their possible applications in related fields.
上课
作业及要求 作业 1
作业 1
小组作业 1+ 自学 2
小组作业 1+ 作业 1+自学
4
自学 2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对生物医
用材料有 课堂提问+ 大致的了 作业
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掌握生物
陶瓷基本
概念和分
类;能够
选择合适 课堂提问+ 方法表征 作业
生物陶
瓷;了解
生物陶瓷
相关应用
掌握生物
金属材料
结构与性 能;能够 按要求设
1. B D (Buddy D) Ratner, Biomaterials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in Medicine, 3rd Edition, Amsterdam ; Boston :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013.
关的重要概念、方程和定义则简明扼要地加以介绍,以便于同学能够在最短时间
内理解和掌握。总体来讲,本课程涵盖了生物医用材料的核心内容,具体如下:
生物医用金属、陶瓷、聚合物的表面化学和物理;表征方法;生物材料的表面修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饰;细胞行为分析;生物传感器和微阵列;植入材料和组织工程;植入生物材料 的过敏和炎症反应;药物输运。

《生物材料检验》教学大纲.doc

《生物材料检验》教学大纲.doc

《生物材料检验》教学大纲卫生检验专业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教研室编20130722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物材料检验(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s)课程号:50109602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24学时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生物材料检验》是高等学校卫生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必修考试课程。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要求学生了解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机体后的生物转化代谢过程;掌握生物样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监测指标的检测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自学能力、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科理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简要介绍本学科的发展新动态。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基本术语、生物材料检测的技术路线、毒物代谢•般机制和排泄途径、检验指标的选择及分类、检验结果的评价、一样品的收集与保存、生物材料样品的预处理、生物材料检验方法的质量保证、标准物质及其在生物材料检验中的应用、生物材料样品正常参考值的制订、人体生物样品正常参考值及其意义。

U ! 第四章芳香炷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第二章金属元素的测定 铜铁锌(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及保存、血清中铜铁锌的测定、头 发和骨中铜锌的测定);钙镁(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凰和骨中钙和镁的测定);镒(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血和尿中■的测定);铝(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业和头发中铝的测定);铅(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尿铅和血铅的测定、血液中游离原吓仲木的测定)镉(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血和尿中镉的测定);汞(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丞和发中汞的测定);铭(代谢和尘物监测指标、犀铭的测定)。

基底改进剂的基本知识:种类、作用 第三章非金属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一氧化碳(代谢和生物检测指标、样品采集及保存、血中相氧血红蛋白的测 定、终末呼出气中•氧化碳浓度测定);二硫化碳(理化特性、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和保存、尿中2-硫代 嗟哇烷-短酸的测定、呼出气中二硫化碳测定);硒(理化特性、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和保存、血和尿中硒的测定);碘(理化性质、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及保存、血和尿中碘的测定);砰(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尽和发中砰的测定);氟(代谢及生物监测指标、尿氟的测定);其他生物材料中氟的测定。

生物材料方向的课程

生物材料方向的课程

生物材料方向的课程
1. 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材料课程通常会涉及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内容,以便学生了解生物体内的结构和功能。

2.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生物材料课程还会涉及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的性能、结构、制备和表征等内容,以便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3. 生物材料的特性和应用,课程还会介绍生物材料的特性和在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包括生物材料在人工器官、组织工程、药物输送等方面的应用。

4. 生物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技术,课程还会介绍生物材料的制备技术和表征技术,包括生物材料的合成方法、表面改性技术、材料性能测试等内容。

5. 生物材料的伦理和安全,由于生物材料的应用通常涉及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因此课程还会介绍生物材料应用中的伦理和安全问题,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总的来说,生物材料方向的课程涵盖了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材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他们未来在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生物材料教学大纲

生物材料教学大纲

生物材料教学大纲生物材料教学大纲生物材料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和材料科学交叉领域的学科,它研究生物体内的材料性能、材料选择和材料设计等问题。

生物材料的研究对于医学、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生物材料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部分:导论1.1 生物材料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生物材料在医学和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1.3 生物材料的分类和特点1.4 生物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前景展望第二部分:生物材料的组成与结构2.1 生物材料的基本组成:有机和无机成分2.2 生物材料的结构层次:从分子到宏观结构2.3 生物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的关系2.4 生物材料的表面性质和界面现象第三部分:生物材料的性能与评价3.1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3.2 生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3.3 生物材料的生物降解性和可持续性3.4 生物材料的生物传感性和药物释放性能第四部分:生物材料的设计和制备4.1 生物材料的设计原则和方法4.2 生物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工艺4.3 生物材料的加工和表面改性4.4 生物材料的组装和器件制备第五部分:生物材料的应用与前沿5.1 生物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人工器官和组织工程5.2 生物材料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细胞培养和分析5.3 生物材料在工程学领域的应用:传感器和纳米材料5.4 生物材料的前沿研究领域和挑战第六部分:生物材料的伦理和安全6.1 生物材料的伦理问题和社会影响6.2 生物材料的安全性评估和监管6.3 生物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材料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理论教学、实验实践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学生将能够掌握生物材料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生物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具备设计和制备生物材料的能力。

此外,教学大纲还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生物材料学
英文名称:Biomaterials Science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课程代码:0816473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选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40(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学分:2.5
四、先修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陶瓷材料学、高分子科学基础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学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 系统掌握生物材料学方向的专业知识,具备应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生物材料学复杂问题的能力;
2. 掌握各种典型生物材料,具备独立进行生物材料选用的能力;
3. 理解不同典型生物材料的使用要求,掌握典型生物材料的优缺点,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各种生物材料的选用、性能检测等能力;
4.了解生物材料的发展前沿,掌握其发展特点与动向。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生物材料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医用金属材料、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等内容。

教学难点:
(1) 生物材料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

(2) 生物矿化的机制。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阐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保证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
(2)安排适量的课堂讨论环节,使学生通过课下的资料查阅而掌握基本的专业资料获取方法、途径、整理归纳和讲演能力。

教学手段:
(1)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通过PPT讲授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2)收集典型生物材料实物,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讲授。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总体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2)具体内容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 (4学时)
1.1 生物材料概述
1.2生物材料分类
1.3生物材料的特征与评价
第二章生物材料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4学时)
2.1 氨基酸与蛋白质
2.2 结构蛋白与结缔组织
2.3 骨组织
2.4 牙组织
2.5 体液
2.6 宿主反应
第三章医用金属材料(4学时)
3.1 金属植入材料
3.2 医用金属材料的特性与要求
3.3 常用医用金属材料
3.4 齿科用金属
3.5 其他金属
3.6 医用金属材料的腐蚀
3.7 金属与合金表面涂层处理
3.8 医用金属材料研究进展
第四章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4学时) 4.1 氧化铝陶瓷
4.2 低温热解碳
4.3 羟基磷灰石
4.4 生物玻璃
4.5 珍珠
第五章生物矿化(4学时)
5.1 引言
5.2 生物矿物的种类与功能
5.3 矿化生物材料的成分
5.4 天然生物矿物
5. 5 生物矿化的一般原理
第六章医用高分子材料(4学时)
6.1 概述
6.2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6.3 生物吸收性高分子材料
6.4 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第七章药物载体材料(4学时)
7.1 简介
7.2 药物释放载体
7.3 高分子药物载体
7.4 天然生物降解材料
7.5 人工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7.6 合成生物降解材料
7.7 水溶性高分子
7.8 智能型药物载体
7.9 靶向药物制剂
7.10 药物控制释放机制
7.11 纳米药物与制剂
第八章组织工程(4学时)
8.1绪论
8.2组织工程的概念
8.3组织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8.4组织工程研究的国内外概况
8.5组织工程的三大要素
8.6组织工程的应用
第九章生物材料表面改性(4学时)
9.1 表面改性的意义与方法
9.2 表面形貌的改变
9.3 生成表面转化层
9.4 表面施加涂层
9.5 表面引入活性基团、接枝单体和结合化学分子9.6 表面生物化
第十章生物材料安全性评价和管理 (4学时) 10.1 生物医学材料的安全性评价
10.2 生物医学材料的监督与管理
10.3 生物学评价进展概况
(3)各章节的课后思考题(作业)及讨论要求
思考题(课后作业):
第1章思考题:
1.生物材料的分类与种类有哪些?
2.生物材料的性能要求有哪些?
第2章思考题:
1.生物材料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包括哪些内容?
2.生物材料植入生物体后的宿主反应包括哪些内容?
第3章思考题:
1. 医用金属材料的特性与要求有哪些?
2.典型的医用金属材料有哪些?
3. 医用金属材料的腐蚀特性有哪些?
第4章思考题:
1. 典型的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
2.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技术有哪些?
3.生物玻璃的特点有哪些?
第5章思考题:
1. 生物矿物的种类与功能有哪些?
2. 生物矿物的一般原理是什么?
第6章思考题:
1. 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2.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种类与合成方法有哪些?
3.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典型应用领域有哪些?
第7章思考题:
1. 药物载体材料的特点和性能要求有哪些?
2. 药物控制释放机制有哪些?
第8章思考题:
1. 组织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2.组织工程的三大要素指的是什么?
第9章思考题:
1. 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的意义有哪些?
2. 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有哪些?
3. 表面生物化的实现方法有哪些?
第10章思考题:
1.生物医学材料的安全性评价内容有哪些?
2. 生物医学材料的开发程序流程包括哪些内容?
讨论(思考题及作业)要求:
1、每章节学习结束后,学生都要按上课教师的具体要求以书面的形式做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作为平时的作业成绩(按约10%计入课程总成绩)。

2、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完成1种典型生物材料的应用实例介绍,用PPT 展示汇报(时间不超过10分钟),其它同学对该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评价与交流。

汇报表现与成绩,按约10%计入课程总成绩。

十、教学参考书及文献
教学参考书:
1、生物材料学(第二版). 崔福斋,冯庆玲,2004,清华大学出版社
2、生物材料—生物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 J. S. Temenoff, A. G. Mikos著,王远亮等译,2009,科学出版社
3、生物材料学,阮建明, 邹俭鹏, 黄伯云编著,2004,科学出版社
课外文献阅读:
查阅”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和”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两本杂志。

十一、课程成绩评定与记载
1、课程考核及评价细则
课程考核及评价细则,详见表3。

2、终结性考试形式:
开卷,以卷面成绩的70%计入总成绩。

大纲制定:《生物材料学》课程组(主笔:黄开金)
审核: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5-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