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福州大学《分析化学》2011年考研大纲

合集下载

2024版《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4版《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02 课程结构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安 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03 实验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30%,以培养学 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02
基本原理与方法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方法
误差来源与分类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准确度与精密度
概念、评价方法及提高措施
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
色谱法技术及应用
气相色谱法
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将待测物质在固定相上进行分离和分 析,如气相色谱仪测量挥发性有机物。
薄层色谱法
在薄层板上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如薄层色谱扫描仪 测量各种化合物。
液相色谱法
以液体作为流动相,通过固定相上的吸附、分配、离子交换 等作用将待测物质分离和分析,如液相色谱仪测量高沸点、 热不稳定和极性化合物。
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
实验结果评价与报告撰写
1 2 3
结果评价 根据实验目的和分析方法的要求,对实验结果进 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判断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数据的处理、图 表绘制和结果解释等,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 趋势。
报告撰写 按照学术规范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 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以便于 交流和发表。
样品制备
根据分析方法的要求,对 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 粉碎、筛分、干燥等,以 便于后续的分析操作。
实验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
01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确保实
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操作
02
按照实验步骤和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实验结果不

《分析化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第一部分, 化学分析第1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述主要内容: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及分析方法分类滴定分析法概述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要求: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初步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基准物质的条件了解种试样的采集、制备及分解方法第2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主要内容:误差及其来源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显著性检验及可疑值取舍回归分析法要求:掌握误差的表示方法、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特点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运算规则及数字修约规则初步掌握数据取舍方法,显著性检验的含义和方法了解随机误差的分布特征,正态分布与t分布的区别与联系初步掌握回归分析法第3章酸碱滴定法主要内容: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换算;离子强度、活度系数和离子活度的计算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等衡式;分布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强酸(碱)、一元(多元)强酸(碱)、强酸和弱酸的混合酸及两性物质的PH计算缓冲溶液的PH计算;缓冲容量、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和理论变色点;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滴定曲线、滴定突跃、指示剂的选择;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强碱滴定一元弱碱;多元酸和多元碱的滴定滴定强酸及弱酸的终点误差计算酸碱滴定法的应用要求: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以及酸碱强度等基本概念掌握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的区别,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等衡式的写法掌握酸碱平衡体系中各型体分布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掌握酸碱平衡中溶液酸碱度的计算掌握缓冲溶液的PH计算,了解缓冲溶液的配制与选择、常用缓冲溶液、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等概念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变色范围,变色点,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熟悉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酸碱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滴定曲线的绘制及其有关的问题,熟悉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可行性判据,计量点PH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等熟悉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和测定结果的有关计算第4章络合滴定法主要内容:常用络合物络合物的平衡常数副反应系数及条件稳定常数络合滴定基本原理准确滴定与分别滴定判别式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要求:了解EDTA的性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和特点了解络合平衡体系中各种形成常数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络合平衡中有关各型体的分布及浓度的计算理解络合滴定中的主反应和副反应,掌握各副反应系数的定义和计算、络合物条件形成常数的意义和计算掌握滴定曲线的绘制和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了解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指示剂的选择,常用的金属指示剂,掌握终点与指示剂的变色点的关系掌握林邦公式及其计算,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络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

2017年福州大学 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2017年福州大学 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2017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课程(考试)大纲
一、 考试科目名称: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 二、 招生学院(盖学院公章) : 化学学院 基本内容: 分析化学部分: 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知识点:分析方法的分类、分析化学过程、滴定分析方法概述、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计量单位、浓度与定量分析结果表示及换算等。 重点:分析方法的分类,测定分析方法概述,分析结果计算。 2.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知识点: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公差、误差传递、有 效数值、 运算规则、 随机误差正态分布、 总体平均值的回归、 显著性检验(t 检验, F 检验)、 可疑值取舍(4d 法、格鲁布斯法、Q 检验法) 、回归分析、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重点: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确度、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有效数值、运算规则、 总体平均值的估计、显著性检验、可疑值取舍。 3.酸碱滴定法 知识点:活度与活度系数、酸碱平衡常数、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平衡、酸碱浓 度平衡与分布系数、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最简式) 、酸碱缓冲溶液、酸碱指示剂、 酸碱滴定原理、准确滴定条件判断、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重点:质子平衡、分布系数、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最简式) 、酸碱缓冲溶液、 酸碱滴定法原理、准确滴定条件判断。 4.络合滴定法 知识点:EDTA、络合物的平衡常数、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金属离子缓冲溶液、 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金属离子指示剂、准确滴定与分别滴定判别式、单一金属离子络 合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分别滴定的酸度范围、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络合滴定方 式及其应用。 重点: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准确滴定与分别滴定 判别式、单一金属离子络合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分别滴定的酸度范围。 5.氧化还原滴定法 知识点:条件电势、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影响氧 化还原反应的速率的因素、催化反应与诱导反应、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滴定曲线、氧化 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氧 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重点:条件电位、平衡常数、滴定曲线、滴定结果计算。 6.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知识点:沉淀滴定曲线、终点指示剂、沉淀滴定分析法(摩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 司法等) 、重量分析法概述、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沉淀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影响 沉淀的纯度的主要因素、沉淀条件的选择。 重点: 沉淀滴定分析法(摩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等) 、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 因素、影响沉淀的纯度的主要因素、沉淀条件的选择。 7.吸光光度法 知识点: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分光光度计及吸收光谱、显色 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吸收光度分析及误差控制、其他吸光光度法、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重点: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吸收光度分析及误差控制。

《分析化学》考试大纲

《分析化学》考试大纲

《分析化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及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了解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等;了解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熟悉分析化学的重要文献种类。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识记:学科定义;任务;作用(二)分析化学的发展了解三次巨大变革;六个活跃的领域。

(三)识记:分析化学的分类领会:结构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定量、半微量与超微量分析;例行分析与仲裁分析。

(四)分析化学的步骤识记:包括分析任务和计划、取样、试样制备、分析测定及其结果计算和表达(五)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分析化学文献(参考书、杂志)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了解误差的来源、性质;掌握误差及偏差的表示方法;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意义与关系;熟悉误差的传递;掌握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掌握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一)概述了解误差的来源(二)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识记: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误差的传递;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

(三)有效数字及运算法则识记:有效数字;运算法则;数字修约规则。

(四)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简单应用:t分布;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可疑数据的取舍;相关与回归在实际数据处理中如何应用及计算。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表示方法;掌握滴定分析的计算方法;熟悉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条件)。

(一)概论识记: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滴定方式。

(二)标准溶液识记: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浓度表示方法。

(三)滴定分析的计算识记:计算依据;应用实例。

(四)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了解:分布系数和副反应系数;电荷平衡和质量平衡;化学平衡的系统处理方法。

《分析化学》大纲

《分析化学》大纲

《分析化学》大纲一、前言《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分析方法的科学。

其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及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

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分析,主要讲授经典化学分析的内容及部分电化学分析法。

第二部分为仪器分析,主要讲授色谱分析和光谱分析。

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

熟悉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各类分析方法所使用的仪器。

培养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和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从事各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验技术基础。

二、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化学分析第一章绪论[基本内容]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定性、定量分析,结构分析;无机与有机分析;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常量、半微量、微量与超微量分析;例行分析与仲裁分析)分析化学的变革与进展(分析化学的变革;分析化学的活跃领域;化学计量学;联用技术;分析化学专家系统与智能化分析仪器)。

[基本要求] 了解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基本内容、发展趋势以及在药学有关各专业中的作用。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基本内容] 与误差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误差的传递;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效数字及运算法则;数据统计处理基本知识。

[基本要求] 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熟悉逸出值的舍弃、计算结果。

了解系统检验的方法。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基本内容] 滴定分析的特点及基本概念,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浓度和表示方法,滴定分析计算公式。

[基本要求] 掌握滴定分析的特点及滴定分析对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基准物质的条件,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有关计算。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基本内容]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质子论和酸碱概念(酸碱的定义、酸碱反应的实质、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酸碱强度)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酸的浓度和酸度、酸碱的分布系数、酸度对酸碱型体分布的影响);酸碱溶液的pH计算(质子条件、一元酸碱溶液的pH 计算、一元弱酸弱碱溶液的pH计算、多元弱酸弱碱的pH计算、两性物质溶液的pH计算、缓冲溶液的pH计算)。

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课程(考试)大纲

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课程(考试)大纲
2.《药物分析》冯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3.《天然药物化学》吴立军主编,姚新生主审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4.《仪器分析》武汉大学编,赵藻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5.《仪器分析》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说明:1、考试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础理论、实际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些课程还应有基本运算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难易程度:根据大学本科的教学大纲和本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一般应使大学本科毕业生中优秀学生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答完全部考题,略有一些时间进行检查和思考。排序从易到难。
6、药物分析有关的统计学基础知识,药物分析中测量误差的来源、有效数字的处理,可疑数据的取舍、显著性检验和相关回归。
7、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研究及应法:电位分析法、库仑分析法、伏安法、极谱法,电2化学分析进展和发展趋势。
2、色谱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气相色谱法、经典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色谱分析方法进展与发展趋势。
福州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药物分析(含仪器分析)
二、招生学院和专业:化学化工学院
基本内容:
药物分析部分:
1、药物分析的任务与发展,药典概括等。
2、体内药物分析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与应用。
3、药物物理常数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常用方法。
4、药物和药品中的杂质和降解产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的现代方法,以及药物降5、解产物有关的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知识。
3、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与发射光谱、分子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红外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光谱分析进展和发展趋势。
4、气相/液相色谱-质谱法及其应用。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陈兴国(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兰州730000)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学生的主干基础课之一,它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也是从事化学教育、化学、生物、地质、环境等学科工作的基础。

《分析化学》在教给学生基本的分析化学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为基地班开设的《分析化学》课程,除上述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分析化学》的目的和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2.掌握分析测定中的误差来源、误差的表征及初步学会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

3.了解定量分析中常用分离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4.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应用。

5.了解分析化学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

在本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讲清分析化学的基本要领和基本理论,而且要让学生懂得建立这些概念和理论的化学处理方法和思维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创新精神。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本课程共分十一章,总授课学时为54学时。

表1 《分析化学》课程学时分配内容学时内容学时绪论2沉淀滴定法2误差与数据处理6重量分析法4滴定分析概述2吸光光度法6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11分离方法6络合滴定法7试样准备及分析示例2氧化还原滴定法6(合计)(54)考试(2次)(4)1.绪论(2学时)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定量分析过程定量分析方法。

2.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6学时)测量误差的表征––—准确度和精密度。

误差的表示方法––—误差和偏差。

误差的来源和分类––—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频率分布、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测量精密度的表征:极差、平均偏差、标准偏差(s 和σ);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S 和-xσ)。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从σ求μ的置信区间(U 分布表);从s 求μ的置信区间(t 分布表)。

2021年福州大学820分析化学考研精编资料

2021年福州大学820分析化学考研精编资料
④福州大学 820 分析化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北京大学主编《分析化学》计算题精编。
三、V 资料 X 获取:ky21985 四、 2021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 / 推荐参考书目(资料不包括教材) 6 . 福州大学 820 分析化学考研初试参考书 《仪器分析》 21 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2. 《仪器分析》 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 《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6.7
④福州大学 820 分析化学之武汉大学主编《仪器分析》复习提纲。
3 . 方惠群《仪器分析》考研相关资料 ( 1 )方惠群《仪器分析》 [ 笔记 + 课件 + 复习题 + 提纲 ] ① 福州大学 820 分析化学之方惠群《仪器分析》考研复习笔记。 ②福州大学 820 分析化学之方惠群《仪器分析》本科生课件。 ③福州大学 820 分析化学之方惠群《仪器分析》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④福州大学 820 分析化学之方惠群《仪器分析》复习提纲。
( 2 ) 北京大学主编《分析化学》 (上册)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 福州大学 820 分析化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北京大学主编《分析化学》单项选择 题精编。 ②福州大学 820 分析化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北京大学主编《分析化学》填空题精编。
③福州大学 820 分析化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北京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简答题精编。
五、 2021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专业目录 7 . 福州大学 820 分析化学考研招生专业目录 (全日制) 学院、专业 学习方式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专业研究方向注 013 化学学院(300 人)
070302 分析化学 (1)全日制 01 分子光谱分析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612 物理化学④820 分析化学 <P class=Mso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pdf[分析化学知识点]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pdf[分析化学知识点]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pdf[分析化学知识点]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pdf[分析化学知识点]xx年专升本《分析化学》大纲专业性质:理工类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可以使用数学计算器)题型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等。

考核内容:第一章绪论考核内容:1、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内容,明确其任务和作用。

2、熟悉分析方法的分类。

3、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考核内容:1、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掌握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正确记录、处理数据及表示分析结果,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学会正确地写出分析报告。

2、熟悉偶然误差的规律性,异常值的取舍规则(Q 检验法、G 检验法)。

测量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3、了解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正态分布,t 分布,平均值的精密度、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考核内容:1、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基准物质及应具备的条件,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及滴定分析的计算。

2、熟悉滴定的方式(直接滴定、返滴定、置换滴定、间接滴定)和应用。

3、了解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能根据样品选择滴定方式。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考核内容: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要点: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反应的实质、酸碱的强度,理解共轭酸碱对酸碱强度的关系,辨别共轭酸碱对,区分酸碱的强度。

掌握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分析浓度、平衡浓度、分布系数,酸碱溶液中[H+]的计算。

强碱(酸)滴强酸(碱)、强碱滴弱酸、强酸滴弱碱、多元酸(碱)等各种类型酸碱滴定曲线的特点,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化学计量点酸度的计算和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和依据。

一元酸碱准确滴定的条件,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条件。

2、熟悉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为酸碱滴定体系选择合适的指示剂,盐酸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分析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分析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分析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722一、考查总目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分析化学科目的考试内容为化学分析部分。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有关分析化学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填空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题: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计算题:4题,共40分三、考查范围(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础理论2.掌握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各方法中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其选择方法;掌握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3.了解上述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初步具有应用各种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考查范围1.分析化学概要(1)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作用;分析化学的分类(2)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结果的表示(3)滴定分析的基本知识滴定分析的方法;滴定分析对反应类型的要求、滴定方式及分类;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滴定分析中有关的量和单位2.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1)有关误差的一些基本概念精密度与准确度;误差与偏差;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2)测量值的频率分布;测量值与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测量值与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3)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集中趋势和分散趋势的表示;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异常值的检验;误差的传递(4)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减小测量误差;控制随机误差;消除系统误差(5)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定义;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数据运算规则3. 酸碱滴定法(1)酸碱质子理论及酸碱反应;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活度、浓度及酸度常数(2)pH对酸碱各型体分布的影响分布系数的定义;一元酸碱的分布系数;多元酸碱的分布系数;优势区域图(3)酸碱溶液中[H+]的计算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各种体系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4)酸碱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定义与种类;缓冲溶液的pH计算;缓冲容量及有效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选择;标准缓冲溶液(5)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变色范围;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各种因素;混合指示剂(6)酸碱滴定酸碱滴定曲线;可行性判定与指示剂的选择(7)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代数法;误差公式及其应用(8)酸碱滴定法的应用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示例4. 络合滴定法(1)络合滴定概论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EDTA及其络合物(2)络合平衡络合物的平衡常数和各级分布系数;络合物的副反应系数;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3)络合滴定基本原理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终点误差与可行性判断;单一离子滴定;酸度的控制(4)混合离子的选择滴定控制酸度进行分步滴定;利用掩蔽剂的选择滴定;利用其他络合滴定滴定剂的选择滴定(5)络合滴定的方式与应用:各种滴定方式及示例;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5. 氧化还原滴定法(1)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与程度能斯特方程;条件电位;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氧化还原进行的程度(2)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氧化还原速度的差异;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3)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还原预处理(4)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5)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铈量法6. 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1)重量分析法概述重量法的分类及特点;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重量分析的计算(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溶解度、活度积、溶度积与条件溶度积;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3)沉淀的形成与纯度沉淀的分类;沉淀的形成过程;沉淀的纯度(4)沉淀条件的选择晶形沉淀沉淀条件的选择;无定型沉淀沉淀条件的选择;均匀沉淀法(5)有机沉淀剂的应用有机沉淀剂的特点;有机沉淀剂的分类(6)沉淀滴定法:滴定曲线;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杨司法;银量法的应用7. 吸光光度法(1)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光的基本性质;吸收光谱的产生;溶液的吸光定律(2)光度分析的方法与仪器简介光度分析的几种方法;光度分析仪器简介。

《分析化学》大纲

《分析化学》大纲

分析化学考研大纲第一章绪论1.掌握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组分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2.理解分析化学的重要性;3.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1.掌握下列概念的含义,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及计算: 算术平均值,绝对偏差与相对偏差,平均偏差与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中位数,极差。

应用t分布表计算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可疑值的取舍的意义与方法:Q检验法与格鲁布斯法。

有效数字的意义,数字修约规则及有效数字的运算;2.理解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性质和特点。

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的含义以及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置信度,置信区间的概念。

可疑值的取舍方法——4d法,Q-检验法.显著性检验的意义与方法——t检验法。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重要性。

3.了解随机误差的分布特征——正态分布。

有限次测量中随机误差的t分布。

显著性检验——F检验法。

.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1.掌握物质的量浓度和滴定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相互换算。

用反应式中系数比的关系(或物质的量之比或摩尔比关系)解滴定分析中的有关量值计算:试样或基准物质称取量的计算、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各种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2.理解下列名词的含义: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滴定分析法、滴定反应、指示剂、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终点误差。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基准试剂(基准物质的条件)。

滴定分析方式。

3.了解滴定分析法的滴定过程和方法特点。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的酸碱定义,酸碱的强度及其表示方法(Ka,Kb)。

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

酸碱平衡体系中酸碱各型体分布分数的计算。

水溶液中酸碱质子转移关系的处理方法——物量守恒式物平衡,电荷平衡以及质子条件的含义与书写方法。

强酸,强碱,一元弱酸,一元弱碱,多元酸,多元碱,混合碱,简单的两性物质以及缓冲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计算的精确式的推导及其近似处理方法。

考研《分析化学》(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考研《分析化学》(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重要内容之一,掌握影响显色反应的条件因素,重要的显色剂,入射光波波长和参比溶液的选择;掌握仪器测量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控制适宜吸光度范围。

对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及其计算要熟练掌握,对多组分混合物分析、差示分光光度法,络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要了解。

误差来源及测定条件的选择是吸光光度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掌握吸光度测定的相对误差(△C/C )与透光度(T )之间的关系和有关计算。

1.4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误差与偏差的概念。

误差的分类以及减免方法。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频率分布、正态分布、等概念,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频率分布、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测量精密度的表征:极差、平均偏差、标准偏差(s 和);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S 和-x σ)。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从求μ的置信区间(U 分布表);从s 求μ的置信区间(t 分布表)。

显著性检验:U 检验法;t 检验法;F 检验法。

可疑值的检验。

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系统误差的发现和消除(对照、空白试验、加入回收等方法);随机误差的减少。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的难点在计算。

相关的公式要熟练掌握。

2011年考研大纲化学(农)

2011年考研大纲化学(农)

2011年考研大纲化学(农)2010年化学考研大纲2010年农学统考化学专业课的考查仍然包含无机及分析化学与有机化学两个部分,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者在试卷比例各半。

试卷结构与去年相同,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分析与合成题,其中单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填空题35个,每空一分,共35分;计算、分析与合成题8小题共55分。

对比去年考试大纲发现,化学科目没有删减知识点,考查内容结构也没有变化,仍延续过去的命题趋势。

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和基本素养的考查,出题形式越来越多样,考查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加强了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的考察。

考察内容越来越丰满,全面。

另外,两门学科内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考试题目中体现的比较明显,有时会将多个部分知识点组合在一起出题,这些题目的设置考查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看出这种学科内和学科间渗透交叉的考查方式是今后农学统考的重点和趋势。

现针对今年考试大纲的内容对化学学科进行详解分析。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1、考查内容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近代物质的结构理论、溶液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的基础知识;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和电势分析等常用的分析方法。

要求考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该学科考查以对基础概念、公式、原理、理论的理解掌握为基础,理解性学会热力学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物质的结构特点、空间构型、化学反应速率、电极反应及其应用、分析化学三大平衡等基本知识点,会使用物质、能量平衡的思想分析计算。

考查的重点是基础知识点的掌握,难点在于知识点的灵活应用,体现在计算题目中。

2、考查知识点内容及考试要求详解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试内容为化学反应速率基本概念及速率方程式、反应速率理论、化学平衡及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大学《分析化学》2011年考研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二、招生学院和专业:化学化工学院
基本内容:
分析化学是化学类各专业的重要主干基础课。

要求学生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分析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牢固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

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掌握重量分析法及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了解常见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仪器分析部分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可以根据样品性质、分析对象选择最为合适的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

考试内容包括: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滴定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简介。

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法导论(含光谱法基本概念、分类);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分子发光——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电化学分析导论(基本术语和概念,电分析化学方法分类及特点);电位分析法;电解与库仑分析法;伏安与极谱法;色谱分析导论(基本理论、概念及有关术语;色谱法分类和特点);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法应用;新分离技术简介(如毛细管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流动注射分析,超临界流体色谱)。

考试题型一般包括选择题或填空题;简答题、综合论述题或说明题;计算题。

考试时间三小时。

参考书目(须与专业目录一致)(包括作者、书目、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1.《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

2.《仪器分析》赵藻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0.
3.《仪器分析》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4.《分析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四版。

5.《分析化学》第五版,华东理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说明:1、考试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础理论、实际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有些课程还应有基本运算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难易程度:根据大学本科的教学大纲和本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一般应使大学本科毕业生中优秀学生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答完全部考题,略有一些时间进行检查和思考。

排序从易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