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信息窗5.……

合集下载

青岛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3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 (12)

青岛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3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 (12)

走进花果山信息窗4教学目标: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 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关0的减法,同时还巩固减法的意义和基本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减法的含义及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体会一个数减去0,得数还是原数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新授1. 出示小猴子下山的图片,提问:仔细观察这组图,这组图描绘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观察整组画面,对整幅图有一定的感受,明确是一只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

学生对于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学习数学比较感兴趣,并且通过在前几节课的讲述中能很好的用语言来叙述故事,同时还能体现数学在故事中的地位。

2. 你能否根据画面具体说一说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树上有9个桃子,小猴子摘了4个,还剩下9-4=5个,到了河边,小猴子看见了2只青蛙,把装桃子的篮子丢下,去抓青蛙,结果篮子里的桃子丢得一个也没有了,岸上的2只小青蛙也被吓得跳到了水里。

3. 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看谁能答出。

(1)师:篮子里原来有几个桃?后来篮子里还剩几个桃?你是怎样知道的?生:篮子里原来有4个桃,后来篮子里没有桃了,也就是有0个桃。

师:这样说明小猴子丢掉了几个桃子?生:小猴子丢掉了4个桃子。

师:原来有4个,小猴丢掉了4个,求还剩几个桃应怎样列式?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动手摆摆看。

生:可以用4-4来表示。

师:那4-4应该等于几?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多少?为什么?小组讨论4-4=0,学生讨论交流,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结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0。

在摘桃子的引入中来观察其它的信息,引导解决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的减法问题。

(2)谁能告诉老师岸上原来有几只青蛙?现在剩下几只了?怎样得出来的?岸上原来有2只青蛙?现在一只也没有了。

用2-2=0得出的。

4. 仔细观察第3、4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1)花上原来有8只蝴蝶,被小猴子吓跑了5只蝴蝶。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六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六

教案标题: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信息窗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1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的加减法。

2.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

2.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理解数学问题。

2.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数学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解决数学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导入,展示花果山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数学问题。

2. 新课讲解- 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加减法解决。

3. 练习巩固-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及时纠正错误。

4.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

5.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10以内的加减法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找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加减法解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发现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八、教学延伸1.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加减法。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小竞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数学上册三走进花果山_10以内数的加减法《5以内的加减法》减法的意义教学设计青岛版六三制

一年级数学上册三走进花果山_10以内数的加减法《5以内的加减法》减法的意义教学设计青岛版六三制
《减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审核组长
使用修改教师
课题
《减法的意义》
课时
可使用1课时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讲解的重难点知识(重在于互动认知,方法指点):
一、出示信息窗4,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内容。
1、编一个小故事给同学们听。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讨论:为什么这只小猴子最后一个桃子都没有了呢?不管干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
3、根据故事内容,提出数学问题。
二、1、小猴子摘了几个桃子?
学生自己观察画面,列出算式。
2.还有几只蝴蝶?4-2=2
3.还有几只青蛙?2-2=0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准确,忽略了减法的意义,导致练习题出现了问题。也没处理好学生操作中忽略的东西,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注意,因此,以后教学中,必须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进来。对于课堂后半节的组织更需要我去积极寻找方法来集中学生注意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静默反思回顾小结
梳理收获,培养习惯。
拓展或测验
(10分钟)
典型训练题:
1.说一说,写一写。
5个去掉2个,还剩(3)个
2.数一数,填一填。
4-2=(2)(只)
3.先画线,再填得数。
3-2=(1)
4-1=(3)
4-3=(1)
板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信息窗一:走进花果山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信息窗一:走进花果山

教案标题: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信息窗一:走进花果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花果山的图片,认识花果山中的各种水果,并能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它们。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数学世界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花果山中的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

2. 数一数,比一比: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的方式,比较水果的数量和大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花果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花果山中的水果。

2. 新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的方式,比较水果的数量和大小。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检查学生的练习题,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困惑和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水果,数一数、比一比,和家长一起分享他们的发现。

2. 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3走进花果山信息窗精品word教案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3走进花果山信息窗精品word教案

走进花果山信息窗6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信息窗6。

教学目标:1、结合“小猴子学钓鱼”的具体情景,体会1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用多种算法去解决问题,初步学会有条理思考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交流算法过程中,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通过解决问题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了花果山,游了水帘洞,看了小猴子跳水,还美美地野餐了一顿,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猴子是怎样钓鱼的呢?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去看一看,好吗?二、提出问题。

1、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图上都有什么?它们都在干什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编一个数学故事,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编出后,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组内交流完后,教师指名一至两名同学讲一讲他们编的数学故事,(组织学生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组织全班解决提出的问题。

2、解决问题(1)现在有几只猴子学钓鱼?让学生结合图中的说明独立思考:怎样才能求出有几只猴子学钓鱼?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汇报本组的意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分别列出各种算式。

5-1+2 5-3+1让学生看算式,每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讲解。

三、巩固拓展,应用问题。

1、自主练习第2题。

(1)观察此图:你想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提出:湖里有几只天鹅?(3)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

8-2+3 8+3-2(4)结合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样想的?并说一说运算顺序。

2、自主练习第1题。

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是什么?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式。

关键是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教学随笔:。

一年级数学上册 信息窗5-小猴跳水教案 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信息窗5-小猴跳水教案 青岛版

信息窗5—小猴跳水教学内容:课本42页的信息窗5—小猴跳水教学目标:1.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两步计算。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到花果山去玩玩,看看花果山上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师:我们有很久没到小猴子家玩了,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课件:花果山)师:看小朋友和小猴子们玩的多高兴啊!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你能把你看到的给其他小朋友讲讲吗?(讲给其他同学听听吗?)(让学生大胆地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产生学习欲望。

)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1. 小组合作并交流刚才花果山画面中的数学故事。

师:哪个小朋友有问题要问?(听了刚才的故事,你能提个问题吗?)(让学生大胆地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2. 班内交流,并板书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1)一共有几条鱼?(2)一共有几只青蛙?(3)河边有几个同学?(4)共有几只小猴?3. 师:小朋友们提的问题可真多啊!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同桌交流)4.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集体交流)师把交流的结果写在每一个问题的后面,并且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注意算法的多样化。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探索出连加的计算方法: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a. 一共有几条鱼?2+2+3=7(条)3+2+2=7(条)2+3+2=7(条)b. 一共有几只青蛙?1+3+2=6(只)2+3+1=6(只)2+1+3=6(只)c. 河边有几个同学?2+3+4=9(个)4+3+2=9(个)3+2+4=9(个)d. 共有几只小猴?2+2+1=5(只)1+2+2=5(只)(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连加的计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老师给学生创设一个非常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角度的观察、发现问题,并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年级数学走进花果山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年级数学走进花果山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年级数学走进花果山试题答案及解析1.补,使每张卡片上都有10个。

【答案】【解析】先数出第个题中已经有几个圆点,再想一想加上几个得10个,就画上几个圆。

2.照样子,填一填。

【答案】【解析】想一想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的和,在写进可按左边的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写,这样才不至于写少或写漏了数。

3.直接写出得数。

10-5= 10-7=5+4= 6+4=【答案】5;3;9;10【解析】考查10以内的加减法。

4. 6-5= 10-5= 4+3=2+2= 2+1= 6-5=【答案】1;5;7;4;3;1【解析】考察了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5. 8-5= 8+2= 9-7=4+4= 10-5= 4+2=【答案】3;10;2;8;5;6【解析】考察了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6.【答案】10-5=5【解析】考察了10以内的减法计算。

7. 6-5= 7-4= 7-6 =10-8= 10-3= 5-3=【答案】1;3;1;2;7;2【解析】考察了10以内的减法计算。

8. 5-3= 7-2= 9-1=7-1= 8-5= 6-3=【答案】2;5;8;6;3;3【解析】考察了10以内的减法计算。

9. 8-5= 10-3= 9-3=10-7= 7-5= 6-4=【答案】3;7;6;3;2;2【解析】考察了10以内的减法计算。

10. 4-2= 10-5= 4-3=2-2= 2-1= 6-5=【答案】2;5;1;0;1;1【解析】考察了10以内的减法计算。

11. 10-6= 7-5= 9-2=10-10= 9-9= 1-1=【答案】4;2;7;0;0;0【解析】考察了10以内的减法计算。

12. 5-0= 6-1= 9-1=8-3= 9-6= 4-3=【答案】5;5;8;5;3;1【解析】考察了10以内的减法计算。

13.【答案】5+4=9【解析】考查了10以内的加法。

14.【答案】4+5=9【解析】考查了10以内的加法。

15.【答案】4+6=10【解析】考查了10以内的加法。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信息窗一:走进花果山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信息窗一:走进花果山

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课题:信息窗一:走进花果山——5以内的加法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31、32页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加法的含义,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与体会加法的含义。

学情分析: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1课时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西游记》的动画歌曲片段。

(欣赏完毕)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画中本领最大的是谁吗?它的家乡在哪里,知道吗?生:齐天大圣——孙悟空生:它的家在花果山……以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1、课件出示课题的主题图:观察花果山上有什么?观察主题图,生自由发言,说出花果山上有猴子、小鸟、桃树、……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1.一共有几只猴子?2.一共有几只小鸟?3.一共有几朵花?…….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引导学生观察到主题图上的一个问题,即解决“有多少只猴子?”的数学问题。

师:哪个同学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猴子?(板书此数学问题)观察主题图,独立解决问题:“有多少只猴子?”生:有5只猴子。

继续让学生想一想如何来计算出“5只猴子”,引导列出算式:3+2=5(只),并说出3和2各表示的含义。

然后教师用小棒演示:用1根小棒表示一只小猴子。

先摆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然后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一共的5只小猴子。

列出算式:3+2=5(只),并说出3和2各表示的含义用小棒演示:用1根小棒表示一只小猴子。

先摆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然后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一共的5只小猴子。

走进花果山-信息窗5

走进花果山-信息窗5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本节课位于教科书第44页-46页,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信息窗5,共1课时。

二、教学课题:走进花果山――信息窗5三、教材分析:本课“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是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它是学习20以内数加减法最直接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的计算的重要基础。

初步理解连加减法的意义,体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口算、是本节课的重点。

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逐步地学会学习,总体的教学思路是:(一)、观察主题图,搜集数学信息——>(二)、筛选数学问题,确定研究方向——>(三)、引导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四)、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五、教学目标:1、知道连加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六、教学过程:课件地址:/view/f07c3761caaedd3383c4d3fb.html电子课本:/p-251723397.html(一)、观察主题图,搜集数学信息。

(出示课件第44页主题图)1、师:夏天来了,花果山更热闹了,一些小朋友观看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不仅吸引小朋友的目光,还引起小青蛙,小鱼的注意,我们也看一下好吗?2、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生1:小猴子和大树生2:小朋友生3:青蛙生4:花……(二)、筛选数学问题,确定研究方向。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根据图意,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生1: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生2:小河里一共有多少条鱼?生3:河岸上还剩下多少只青蛙?生4:树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子?生5: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三)、引导自主探究,交流合作1、连加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好极了!那么第一个问题谁来解决?该怎样列式?请同学们利用学具试着自己解决一下好吗?(1)、小组交流。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一一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一一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一一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走进花果山一一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数字6到10,并掌握这些数字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走进花果山”的主题,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的概念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 6~10 各数,会正确地数、读、写这些数。

2.让学生认识 6 - 10 各数,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6 - 10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3.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6~10 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使学生掌握 6 - 10 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掌握6 - 10 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 6~10 各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2.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 6~10 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2.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数字和基本的加减法已有初步认识,但对6到10的数字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不一。

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情境教学法:创设“走进花果山”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七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七

教案标题: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信息窗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2. 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3. 数数:10以内的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够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2. 教学难点: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花果山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观察各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让学生触摸、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

3. 活动一:让学生从教具盒中找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并进行分类。

4. 活动二: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黑板等,引导学生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5. 活动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让学生计算花果山上的树木数量、水果数量等。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速度,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五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五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果山的地理位置、景点和常见动植物。

2.学习用图和文字记录观测结果。

3.练习拼图、计算和填空等问题解决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险精神。

5.提高学生的数字理解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深入了解花果山的地理位置、景点和常见动植物。

2.多种形式的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3.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

教学难点:1.让学生熟悉如何用图和文字记录观测结果。

2.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拼图、计算和填空等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彩虹粘土、模型制作工具、卡纸、拼图和填空练习题等。

2.老师为学生准备地图、壁画或PPT等辅助教学材料,介绍基本的地理知识以及花果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教师搜集花果山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供学生观看和借鉴。

导入新课1.教师用地图或幻灯片介绍花果山的地理位置、景点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观看花果山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预习,为后续的活动做准备。

拼图活动1.将学生分组,每组3-4人,发给每组一幅花果山的拼图图片,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将花果山的地理位置、景点和体验活动贴在对应的位置,营造真实的花果山探险氛围。

观察记录1.在花果山中观察并记录动植物的数量、颜色、特点等信息。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确定观察到的事物的数量,并用图和文字记录下来,进行展示。

社区探险1.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探索花果山的独特之处。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观察和讨论,记录下所有探索的经历。

填空练习1.学生先借鉴自己记录下所需的信息,并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填空练习的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练习,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制作花果山1.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借助彩虹粘土和模型制作工具,制作花果山模型。

2.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和创造力,表达对花果山的感受,体现出个性化和创新思维。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3走进花果山信息窗 优质word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3走进花果山信息窗 优质word教案

走进花果山信息窗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信息窗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0的减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关于零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故事导入,一只调皮的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后让学生观察图。

二、发现问题
出示信息窗4,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内容。

1、编一个小故事给同学们听。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讨论:为什么这只小猴子最后一个桃子都没有了呢?不管干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

3、根据故事内容,提出数学问题。

三、探究问题
1、小猴子摘了几个桃子?
学生自己观察画面,列出算式。

2、篮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可以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的算式给予提示:3 - ()=()个
四、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其他问题。

如:岸上还有几只青蛙?花儿上还有几只蝴蝶?
2、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在问题口袋中。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随笔。

青岛版(2024)一年级上册数学信息窗5 连加、连减(课件)

青岛版(2024)一年级上册数学信息窗5 连加、连减(课件)

课堂导入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新知探究 现在一共有几只 ?
原来有4只 先来了3只 后来了2只 把三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4+3+2= (只) 连加算式。
4+3+2如何计算呢?
先算4+3=7, 再算7+2=9。
4 + 3 + 2 = 9 (只) 7
连加的计算方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所得的结果 加第三个数。
二 走进花果山
——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5课时 连加、连减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
学习目标
1.经历从情境图中抽象出连加、连减数学问题的过 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2.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能正确进行10以内 数的连加、连减。 3.初步学会用连加、连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树上还剩几只 ?
原来有5只 先跳下1只 后跳下2只 从5中先减去1,再减去2,列减 法算式。 5-1-2= (只) 连减算式。
5-1-2如何计算呢?
先算5-1=4, 再算4-2=2。
5 - 1 - 2 = 2 (只) 4
连减的计算方法:按从左到右的顺 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所得 的结果减第三个数。
□10 ○- □3 ○- □5 =□2 (本)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1.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 叫加减混合算式。 2.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按从 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课堂小结
3.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先把前
两个数相加(减),再用所得的结果 加(减)第三个数。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八单元)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八单元)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

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的内容是:10以内的加法;0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0的减法;10以内的连加、连减;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探索规律”等内容。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它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的两步加减式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四、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串”,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学习情境。

2、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通过有关的操作练习进一步体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认识。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倡导方法多样化。

4、充分利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提高口算能力。

5、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应用意识。

6、对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还要考察学生是否能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18课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三走进花果山__10以内数的加减法回顾整理授课课件青岛

一年级数学上册三走进花果山__10以内数的加减法回顾整理授课课件青岛

二、整理——减法表
2-1 3-1 3-2
减法表有什么规 律?
4-1 4-2 4-3 5-1 5-2 5-3 5-4
6-1 6-2 6-3 6-4 6-5
7-1 7-2 7-3 7-4 7-5 7-6
8-1 8-2 8-3 8-4 8-5 8-6 8-7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71+ 62+ 53+ 44+ 35+ 26+ 1+
18+ 27+ 36+ 45+ 54+ 63+ 27+ 1+ 19+ 82+ 37+ 64+ 55+ 46+ 37+ 28+ 1+
12 34 567 89
二、整理——加法表
1+ 21+ 1+ 13+ 22+ 41+ 23+ 51+ 42+ 61+ 52+ 71+ 62+ 81+ 72+ 91+ 82+ 12
观察加法表,你能发 现什么规律?
1+ 62+ 1+ 36+ 27+ 1+ 46+ 73+ 82+ 1+ 67 89
二、整理——加法表
1+ 21+ 1+ 31+ 22+ 1+
观察加法表,你能发 现什么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