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新工科的专业核心能力探索及课程体系构建
![新工科的专业核心能力探索及课程体系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a3be2c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1.png)
新工科的专业核心能力探索及课程体系构建【摘要】新工科是一种融合了工程、科学与技术的跨学科领域,在当前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新工科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探讨新工科的专业核心能力以及课程体系构建。
跨学科融合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在正文中得到探讨,并结合案例分析来展示其具体效果。
文章最后对新工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以及未来工程教育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介绍与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新工科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为推动工程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工科、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跨学科融合、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发展趋势、教育启示、工程教育、未来方向1. 引言1.1 新工科的背景介绍新工科是指以面向产业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模式。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工科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新工科应运而生。
新工科教育突破了学科边界,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工科的核心理念是将工程技术与人文社科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新工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新工科的背景介绍可以从传统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现代社会对工程人才的新需求,以及新工科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介绍一些成功的新工科教育案例,展示新工科教育的优势和特点。
新工科的背景介绍应该突出其与传统工科教育的区别和创新之处,引领读者对新工科教育的关注和期待。
1.2 新工科的重要性新工科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传统工科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新工科将跨学科融合作为重要特点,致力于培养具有广泛知识背景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这种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跨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工科类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
![工科类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c1444232af90242a895e52c.png)
工科类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摘要:探索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全新教育体系,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管理机制、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对人才培养及产学研等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科研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大学学科优势、科研优势的集中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应结合培养目标、内容、方式的转变,以不同的实践层次、课内与校外等多种形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尤其是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1 构建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这一中心任务,要构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课外教育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实现以学生创新行动为主体,以高素质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规范化、规模化的大学生科学竞赛,课外科研活动为依托的教育体系,在培养计划中将实验课程的目标从基础训练向综合应用转变,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化与提高。
1.1 创新能力来源于实践工科人才的培养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共性,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四个模块,但对于工科专业来讲,实践技能训练正是这个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
通过多样化的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体系,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及潜能有展示的空间。
搭建校内实验、实习、实践平台,校外实习、实践平台,包含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模块,同时积极开展科技竞赛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将个人兴趣、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增强进取精神。
1.2 实践技能训练的设置工科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扎实全面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实际工作能力和各类实践技能,在过去人才培养体系中,注重的是室内教学和实习,随着学科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变革更新,实践技能的训练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
各种新的研究手段、计算机软件和各类新型仪器的不断出现,各类学科软件的使用,才能培养出适合当前学科发展的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面向“新师范”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面向“新师范”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2fe884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1b.png)
面向“新师范”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作者:陈涛和斌涛马引弟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4年第02期[摘要]“新师范”教育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孕育而生的。
本文在解析“新师范”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师范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以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根据“新师范”教育的建设理念,从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入手,构建了涵盖“五模块”一体化课程体系、“五层次”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高校—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五阶段”全程闭环式质量保障体系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新师范”教育背景下师范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目标基金项目: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JS2022YB048);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3BZ047)。
引言近些年,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从“以量的增长”向“以质的提升”转变,并呈现出“发展性需求”,即从对“合格教师”的需求向着对“优秀教师”需求转变,这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教师教育提出新的使命和要求,赋予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新的内涵。
同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提出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正式开启“新师范”教育的新篇章,它赋予了教师教育新的目标和任务,振兴教师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满足当前和未来人民群众对高質量基础教育的期盼。
2018年开始,国内学者对“新师范”教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王创等系统介绍了广东省“新师范”建设的总体情况,为我国其他省份开展新师范教育提供重要参考。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cc3a7deb14e852458fb571e.png)
职 学科教学论实训模块
③职 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模块 业
创 新 意 识 ) 以 及 针 对 职 业 学 校 “ 师 型 ” 师 岗 位 , 双 教 “ 作 过 程 ” 向 的 要 求 , 建 实 施 了 “ 序 列 、 层 工 导 构 双 四
次 、 模 块 ” 教师 资实践 教学体 系 ( 称 “ 四多” 多 职 简 双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 为 了 支 撑 “ 四 多 ” 践 教 学 体 系 : 双 实 的实施 , 造 了互利共赢 的“ 方合 作 ”学 院 、 业 打 三 ( 职
一
实践 教学基 地建设 合作 委员会 . 成 了“ 位一 体 ” 形 五 ( 践 教 学 教 师 、 生 、 业 学 校 、 业 、 业 技 术 教 实 学 职 企 职
,
这种 结合 和统一 的融合点 就是 职业 技术教 育 .
育教师 教育研 究所 )的实 践教学 改革 运行 机制 . 提
学 校 和 企 业 ) 实 践 教 学 基 地 及 共 建 共 管 平 台— — 的
践 现代 教 育 技 术 训 练模 块
( 言 程序 设计 训 练等 ) 践 语
教 多媒体技能训练等) ② 基础 网络训练模块 ( 学 教 育理 论课 微格教 学模 技能层 ( 计算机组网训练)
近 些 年 . 对 当 前 我 国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中 的 制 约 针 因 素 之 一 . 教 师 资 专 业 技 能 不 高 、 践 教 学 能 力 职 实 较 弱 的 突 出 问 题 . 京 联 合 大 学 师 范 学 院确 立 了 实 北
表 1 “ 序列、 双 四层 次 、 多模 块 ” 实践 教 学 体 系
、
序 块 工程 基础 训 练模块 序 列 ( 育 学课 程 微 格 教 学训 次 ( 教 电工 电子 实 习 工 艺技 列 练) 术 训 练 、专 业 技 术 实验
工科院校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_孙运兰
![工科院校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_孙运兰](https://img.taocdn.com/s3/m/a0bd265bc850ad02de804128.png)
针对实践教学目标的改革,我们提出了“2 个三”的教学目 标,具体来说就是掌握三种技能: 基础技能、业务技能、综合技 能; 达到三种层次: 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发展层次。如图 2 所 示。
图 3 新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2. 4 新型实践教学的监控体系
新型实践教学监控体系是要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全 程监控,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原则,构 建教师与学生平 等、和 谐、形 式 多 样、覆 盖 面 广 的 实 践 教 学 质 量 监控体系[3]。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计划管理、实践教学内容管理、 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实践教学制度管理等几 个方面,如图 4 所示,这是实践教学的过程有条不紊进行的必要 保证。2 新型实践教 Nhomakorabea模式的构建
构建新型实 践 教 学 模 式,要 以“厚 基 础、重 实 践、以 学 生 为 本”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方案和教 学计划中要突出强调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学习 中充分重视,对实 验 课、生 产 实 习、课 程 设 计 以 及 毕 业 设 计 等 实 践性环节采取相应规范措施,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另外工科院校要积极开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科技竞赛活动, 诸如 SRTP(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职 业规划竞赛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方面培养学生 的综合实践能力。
[4] 杨瑞军.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J]. 机械管理开发,2010,25 ( 4) : 158 - 161.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2011 年 39 卷第 14 期
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育人体系的构建
![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育人体系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36f670c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8.png)
[摘要]课程组深入研究了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中能力培养与育人内涵如何统一的问题,重塑了专业核心能力,并开展了基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育人顶层设计,构建了适合工科专业的“三意识、两精神”实践育人体系,形成了通用的育人目标,并对实践教学进行整体设计。
文章以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创新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教改试点过程,跟踪反馈教学效果。
实践结果表明,课程组所构建的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及教学设计可较好地促进能力培养与育人内涵的统一,为工科专业育人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专业核心能力;能力培养;育人内涵;实践教学育人体系[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16-0013-05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引导下,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具有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其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承担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的重要任务。
专业实践教学作为工科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工科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改革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1-9]。
从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来看,基础型实验课程主要通过引入经过缜密的实验验证过程获得重大科学发现的故事,融入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思政点;通过实验结果表象的差异探究实验对象的复杂性及本质规律,及时纠正理论学习中的认知错误,以此融入敢于质疑、知行合一的思政点[1-4]。
而自主、开放的设计研究型实验则通过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奋勇拼搏的创新精神[1,3]。
综合型实验则侧重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合作探究及团队意识[3]、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增强学生为国奉献的信心。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科技动态,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的创新精神[2]。
从现有研究中可以看出,各高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建设。
师范院校工科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
![师范院校工科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3603807bb68a98271fefaaf.png)
质高 、 具有 市场意识 和创新 精神 的应 用型高级技 术人 才” 。 而 培养具 有创新 精神 、 实践动手能力强和综 合素质高的应 用型高
级工程技 术人 才的最重要 的途径 就是实验与实践 。 同时随着社 会的发 展, 高等教育也受到 了很 大的刺激 , 要求教育主动适应 经 济、 适 应市场化 等知识 , 更重要 的是要具备 较强 的实践 能力 和
及计算机技 术方面的基 本训 练 , 具有解决 电气工程技 术分析与 控制技术 问题 的基本 能力; 学 生必须具 备较 强的实践能力 , 成
为适应社会需要的 “ 宽 口径、 应 用型”高级技 术人 才。电气 工程
教学 改革建设 工作 , 他 们对实验 教学模 式进行 了深入 探索 , 并
发 表了研究论文 , 例 如: 燕 山大学 的杨 国良教授发 表了 “ 谈 工科
较 强 的实践性 , 学生需进行 大量 的实践活 动, 以培养学生 的动
、
师范院校工科实验教 学存 在的主要问题
目 前 大多数师 范院校的工科学生总是被动地 “ 照方抓药 ” , 在指 定的时间 、 地点, 按规 定的实验方 法和步骤完成教 师指定
手和创新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专业是 强弱 电结合 、 电工技 术 与电子技术相 结合 、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 元件与系统相结合的 专业 , 具有 宽 口径 和相关学科 相互渗透融 合的特点。电气工 程
地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探索
![地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639d6d45fe4733687e21aa88.png)
实践教学 质量 是工科 院校 , 别是地 方工科 院校 特 立足和发展之基 础 , 建立 合理 完善 的实践 教学质 量管 理体系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不断提 高的重要举措 。为
实现地方工科 院校 教 学质 量管理 的科学 化 、 规范化 和
一
体化 , 我们探 索 了一 套 完善 可控 的实践教 学管理 体
系。该体系主要包 括实 践教 学质 量评估 体系 、 实践 教
学过 程监控体 系 、 实践 教学 结果 考核体 系和实 践教学
信息反馈体系 。其 中实践教 学质量评估 体系是整个 实 践教学管理体 系得 以顺利 实施 的前 提条件 , 实践 教学
过程监控体系 、 实践 教学 结果 考核 体系和 实践教 学信
l2 8
江
西
化
工
21 0 0年第 1 期
地 方 工 科 高校 实践 教 学 质 量 管理 体 系的构 建探 索
彭 强 梁 晓 丽2 钟 劲茅
.
( . 昌航空大学环境 与化学工程学院 , 1南 江西 南昌 3 0 6 ; 30 3 2 南昌航 空大学人 事处 , . 江西 南昌 3 06 ) 30 3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管理 在地 方工科高 校化学 类实 践教学 中的重
质量评估制 度的相关 文件。为 了顺利 实现实践教学 管 理 目标 , 有效执行实践教学管理 制度 , 我们 在多年的实 践 教学过程 中不 断 总结经 验 , 继承 和发扬本 校 的先进 做法 , 了实践 教 学各个 环 节的质 量标准 。经 过近 形成
几个学期在材料化学专业 、 用化学专业 的科 训 、 应 创新 思维训练和本科 毕业设 计等 实践 教学检验 , 些标 准 这 对于规范化 实践教 学起 到 了 良好 的管理 和督导作 用 。 比如 : 编订的科 训 、 创新思维训 练和毕业论文设 计指导
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新构建研究——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新构建研究——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e683324453610661ed9f450.png)
文章 编号 :62 o 72 o )2 0 1 0 17 —14 (0 80 —02 — 4
Re e r h o g n e i u s a sS cat a tc a h n s a c n En i e rng Co r e Cls pe ily Pr c e Te c i g i
C i e ,t e te p o u tp o u t n tc c rc s s t e ta h n rc s ,tk ass t e su e ts e il e kl a e s a ,c n aT r a rd c rd c o e t a p o e s a e c i g p o e s a e ri t d n p cai d s i st o i k h i mil h e h z l h l o—
统, 是学生专业能力培 养 的重 要途 经 。随着我 国职业技 术
教育的不 断发展 和革新 , 工科 类 专业实 践教 学体 系急 需改 革和重新 构建 , 使之成为一个优 化组合 的整 体。
一
利就业的基本保证 。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学生 的专业技能
、
高职院校工科 类专 业实践教学体 系的构 成要素
高职 院 校 工 科 类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重 新 构 建 研 究
— —
以岳 阳职业技术学 院为例
吴 敏 , 荣辉 赵
( 阳职 业技 术 学院 岳
摘
湖南
岳阳
44 0 ) 100
要: 高职院校工科类专 业 实践教 学体 系需要 进行 一 系列改革 , 它 须 以产 业需求为依据 , 学生就 业为 目的 , 、 以生
( uy n oai a — Tcn a C lg YeagVct n l e i l oee o h c l
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9789556458fafab069dc02a4.png)
模式 , 以知识传授为本 , 堂理论教 学为主, 仍 课 实践 名称可以理解为某 一行业或 技术领域 的相近 岗位
教学只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 , 如此办学是无法 实现 ( ) 群 的集合或浓缩的简称。
高职人才培养 目标 的。因此, 高职院校要确立新 型
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 的纽带 , 是其赖以
第1 期
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 高职院校 的专业设置要 时) 的合理分配 比例 , 此应作专题进行量化分析 与研
以市场需求为导 向, 紧密结合本地 区相关行业领域 究 , 以提出充足的理论依据 ; 三是 公共基础课 、 专业 的经济 、 技术及职业 岗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逐步建 基础课 、 专业课等理论学时的配置 比例 ; 四是理论教
岗位技能 , 而这也正是高职教育 区别于普通高教 的 系统 、 全面的专业知识 , 而后者则 以职业或技术为基 特色所在。因此 , 在教学体系设计中, 以素质教育 础 , 要 以培养学生具有某一行业 或技术领域 内的某些 与能力培养作为教学主线 , 树立知识传授为能力培 职业岗位( ) 群 所应具 备的技术应用 能力和 岗位技 养服务的意识 , 理论知识传授 的深度和广度要紧紧 能为主要的。所 以同样 的专业名称 , 其专业 内涵是
作分析 , 确定工作的职责和任务 , 成职责任 务书 , 形
收稿 日期 :05 1 一 l 2 0 -0 l 作者简 介 : 汤金华 (9 3 ) 男 , 16 一 , 江苏如东人 , 士学位 , 硕 南通职业大学建工 系高级工程师。
维普资讯
16 1
汤金 华 : 职 院 校 工 科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的 构 建 高
构建与完善有启示作用。 和技能服务。因此 ,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之前 , 首先 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两大教 学体 系的相互 要对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技 能进行深入 系统的 关 系及其 作用 分析 , 而这又涉及到专业 的设 置与改革。普通 高校
高等职业院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与实践
![高等职业院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7b5f189d4d8d15abe234ec5.png)
第 1 期 9
S IN E&T C N L G F R A I N CE C E H O O YI O M T O N
o高校讲坛 0
科技信息
高等职业院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 体 系构建的探讨与实践
马 海滨 杨 晓波 2 潘 世英 , (. 北师 范大学 职业 技术 学院应 用信 息技术 系  ̄: 石家 庄 0 0 2 ; 1河 l l s 5 0 4 2石 家庄职 业技术 学 院电气 与电子 工程 系 河 北 石家庄 0 0 1) . 5 0 6
一
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 面。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 专业教师与 实践指导教师 、 教室与实验室 的界 限 , 打破原来按学科设 置实验室 的 传统布局 , 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 整合 . 对 形成一体化混 合实践教学 模式 。 () 5 层次原则 高职院校学生需 要掌握某一个或一类专业技能 . 因此实践教学环 节不可泛泛开展。 当然 , 学中也有对于理论知识认识类 的实践环节 . 教 即与理论教学相关联 的环节 同时必须包含一系列 自成体 系的独立环 节, 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 能。 因此实验 、 实训教学平台可分 为基础实验 技能训练平 台、 专业 岗位技能训练平 台、 专业 岗位实践平 台三步进行 构建
思维能力 。
在实验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方法方面进行 改革 对于教 学的实验 内容增加设计型 、 型、 综合 创新型实验 。 将工程概念贯穿渗透于各实践 环节之 中。 从实际应用中提取 素材 . 从创新成果中汲取题材 . 使学生掌 握工程技术的系统思维方法 , 由模拟型 向实战型转变 。在实践教学方 法上 , 倡导变实验辅导为实验指导 、 实验引导 , 鼓励教师打破理论教学 与实践教学 的界 限 . 在理论教学课 内开设 实践性大作业 . 在课程考核 试题 中增加实验内容考核等 . 进行实践教学考核的改革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该专业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 可构建 以 课程 实验为单元 、 系列课程实验及课 程设计为模块 、 几个 相互关联 的 系列课程组为系列 、 学科方 向为 系统 的实践教学体系 。将大学 四年 中 所涉及到的各项实践教学环节统筹考虑 . 按教学模块分为专业基础实 践、 专业设计能力实践、 综合性专业特色实践三个教学层次 。 分层次逐 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 使实践教学环节从单一实验到综合实践形成 了能力训练体系 所开设 的实验在满足课程教学要求 的同时 . 还按专 业方 向及其 发展形成体 系.避 免以往实验室 以课程 或专业方 向为单 位 . 实验之 间无关联 . 各 缺乏系统性 的问题 , 形成 了分模 块 、 成系统 的 培 养方式 . 学生接受 由易到难 、 使 由浅人深 、 由简单 到综合 的实践训 练。 同时在 实验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上 . 要体现“ 三个 转变” 即变实验辅 . 导 为实验 引导 ; 变静态实验 内容 为动态实验 内容 ; 变面向结果为 面向 过程 。强调实践过程 . 淡化实践结果 , 提倡 自主性实验 和小组实 验 , 培 养学生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 神 引入实验教学课件 . 改变传统 的实验 方法 . 形成课 内和课外相结合 的教学模式 21 实践教学与岗位技 能培训相结合 . .2 . 提高实践平台 高职 院校的实践教学要 与岗位 培训结合 推进 “ 三个结合 ” 即课 , 堂、 实验 实训 场所 、 业环境相 结合 。 生 、 企 学 教师 、 工程技术 人员相 结 合, 教学 、 科研 、 工程项 目相结合。以岗位技能要求 , 导实践教 学 , 指 摸 索 出符合 自 身的实践教学方法。 ( 下转第 1 4页 ) 2
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对策
![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520d21e55270722192ef72a.png)
大实践教学 比重 。构建 科学 完善 的实践 教学 内容体 系 , 它主 要 包含 以下几个方 面的 内容 : 实验 教学 。分 为基础 性实 验教 学 ①
和专业性实验教学 。②实训教学。包括课 程论文 ( 设计 、 作 ) 创 、 学年论文 ( 设计 、 创作) 毕业 论文 ( 、 设计 、 创作 ) 学生科 研项 目、 、
( 阳师范 学院化 学化 工学 院 ,河 南 信 信 阳 44 0 ) 600
摘 要 : 通过对当前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考察, 分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提
高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学 生实践能力 的对策 与建议 。
关键 词 : 师范院校; 工科专业; 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些不容 忽视的 问题 , 如我 国师范教育 受传统 教育 观念影 响较
大 , 学生看作 “ 把 知识 容器 ” 对创 新精 神和 实践 能力 的培养 重 , 视不够 , 对学 生的检 验和 考核 只 注重理 论 知识 的掌 握 , 忽视 了
学生实践 能力的评 价 , 实践 教 学环 节往 往 流于形 式 , 学生 能 对 力 的考核 评定标准很低 ; 范院校 的专 业设 置和教 学 内容 重理 师 轻工 , 同时 师范院校 工科 专业 的学 生具 有较 强 的环 境特 点 , 难 以融入 师范生众 多 的大环 境 中 , 专业 氛 围难 以形成 等 , 生在 学
校期 间的实践环节 薄 弱 , 理论 脱 离实 际 , 产学 脱节 等 现象普 遍 存在 , 能否解 决好上 述 问题 , 为高 师 院校能 否办 好 工科 专业 成
的 关键 。
1 高 师 院 校 工 科 专 业 实 践 能 力培 养现 状
我 国高等师范 院校 中非师范专业 的设 置始于高等 师范教 育 由封 闭型教育 向开放 型教育 的转变过程 中, 起步 于 2 0世纪 8 0年
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3738cc90c22590102029d78.png)
工科 院校 工程 实践 教 学体 系 的探索与实践
杨 晋 ,王 小荣 ,刘潇潇 ,李 莉
( 兰州 交通 大 学 机 电工 程 学 院 ,甘 肃 兰 州 7 0 7 ) 30 0
摘
要: 通过实践教学 资源 的优化和整合 ,构建工程实践教 学大平 台,使 理论 教学和 实践教学有机 地融合
维普资讯
! =!
CNl l一2 3 / 0 4 T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
第2 5卷
第 7期
20 0 8年 7月
E p r n a e h oo y a d Ma a e n x ei me tlT c n l g n n g me t
Vo. 5 No 7 J1 0 12 . u.2 08
资源
努 力构建创 新人 才培养 体系 ,完善教 学管理 的新 机 制 ,为 国家培养 出更 多的具有 创新精 神和 实践能 力 的高素质 人才 。 学校 在人才 培养 方案修订 过程 中 ,对 实践教 学 内容 与体 系进行 合理设 计 ,优 化教学 资源 ,建立 了
收 稿 日期 :20 — 12 修 改 日期 :20 — 2 2 0 7 1— 6 08 0 . 1
务 ,把提高 教育质 量作 为永恒 的主题 。
一
套 符合 培养 目标要求 、与理论 教学 体系 相匹配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践 教学体 系 。
1 知行结合 ,切 实推进 实践教学体 系改革
1 1 科 学规 划 ,准确 定 位 ,实 现教 学 体 系持 续 健 . 康发 展 构 建 从 实 验 、课 程 设 计 、金 工 实 习 、认 识 实
YANG i Jn,W ANG a —rng,LI Xio— io,L —L Xio o U a x a I i
普通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普通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5a0e6779f242336c1eb95e35.png)
高 教论坛
H i e gh rEdu a i r c ton Fo um
De . 0 8. c 2 0 No. 6
普通 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李红波, 陈雪梅 , 侯 英
( 西师范 大学 , 西 广 广 桂林 5 10) 4 0 4
实践教学平台, 建设应 用型人才培养的“ 双师型” 师资队伍 , 改革应用型人才培 养的 实践教 学方法, 营造应 用型人 才培 养的 实
践教 学环 境 , 及 加 强应 用型 人 才 培 养 的 实践 教 学管 理 等有 效 措 施 , 社 会 培 养 出高素 质 、 以 为 高质 量 的应 用 型 人 才 。
个 月)课 程设计 主要 以单 一 的理论 基 础课 为主 ; ; 毕
业 论文 ( 计 ) 以理论探讨 、 别是 文献 综述 为重 ; 设 则 特 活 动 竞 赛 和 社 会 实 践 较 少 。 因 此 , 须 根 据 普 通 师 必 范 院 校 的实 际 情 况 搭 建 实 践 教 学 平 台 , 进 实 践 环 促
育 的 实 习 特 别 强 调 工 作 现 场 的 实 习 , 在 加 强 学 生 旨 对 工 作 和 相 关 职 业 的 感 性 认 识 , 养 其 综 合 应 用 所 培 学 专 业 知 识 和 技 能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 学 生 学 使
会 组 织 现 场 生 产 , 立 相 应 的 工 程 意 识 。 因 此 , 用 建 应 型 本 科 实 习 生 必 须 深 入 到 具 体 的 工 作 领 域 中 , 行 进
的 有 效 实 施 , 括 实 验 、 习 、 训 、 程 训 练 、 程 包 实 实 工 课
高校课题申报: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高校课题申报: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ebb7b3ce009581b6ad9ebd7.png)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教师教育;实践教学预期研究成果:论文集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伴随着国际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于2014年发布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并先后在江苏省、广西省等省份开展师范专业认证的先行探索。
2017年10月,教育部正式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同时颁布了《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标志着我国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正式启动。
教育实践能力是师范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是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更好地应对师范专业认证的重要选择。
(2)课题界定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在我国教师教育综合化、开放化背景下,基于对高校师范专业办学现状全面认识所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提高师范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改革的根本保障。
本研究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背景,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的特点,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经验,探讨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专业标准,构建切实可行的基于师范生综合素质养成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内研究现状:①有关师范专业认证的研究。
任红娟(2009)指出,教师教育培养体制的变革促使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参与到师资培养的过程当中,需要构建一个对教育机构进行定期评价的制度和体系对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应进行定期的检查认证。
房栋,支韵然(2018)认为师范专业认证应该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导向,关注“师范生”专业的职业适应力。
郑文,王玉(2018)认为师范类专业认证通过与教师人才市场准入挂钩、保障专业办学质量、提高专业服务基层教育能力等推动“新师范”的全面实施。
独立学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例
![独立学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8598e8284868762caaed52e.png)
5独立学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例金贵朝费骥慧(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12)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的改革实践为例,提出了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案。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质量保障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4-0154-02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金贵朝(),男,浙江磐安人,从事计算机应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方向的研究。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探索,其人才培养定位已基本形成共识,就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
为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切合独立学院特点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也是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当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尽完善独立学院在建设初期,其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往往照搬于母体,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虽有所改革,但还是基本延续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素质培养的问题比较突出[1];实践教学单元弱小、零碎、分散、学时不足,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实验教学项目多以演示型、验证型和单科性实验为主,缺少综合、设计型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滞后,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缺乏从事或者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训练,无法满足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实践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独立学院主要通过民办力量办学,招生规模大,经费相对紧张,这使得其在实验场地、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基地、图书资料等方面的资源与公办高校相比显得相对不足。
对此,许多独立学院不得不通过缩减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和学时的方式来保证日常教学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训练不足,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我校工科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我校工科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f0046d826fff705cc170a2e.png)
我 校 工 科专 业 工 程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的研 究
刘 志 民 于 淑 政 周 群 立 , ,
(. 1河北工 程大学 机 电学 院 , 河北 邯郸 0 6 3 ; .河北工程大 学 经管学 院 , 50 8 2 河北 邯郸 0 6培养和现代工程 实践教 学内涵, 高校必须大力加强 实践
教 学 , 实提 高大 学生 的 实践 能 力。本 课 题 通 过 调 查 与 研 究 , 切 分析 了我校 工科 专 业 工 程 实践 环 节的现 状 与存在 的 问题 , 出促 进 工科 专 业 实践 教 学质 量 发 展 的新 力 案, 我校 建 立 较 为 完善 提 为 的 工程 实践教 学体 系奠 定 良好 的基础 。 [ 键词 ] 关 工程 实践 ; 案 ; 学基地 方 教 [ 中图分 类 号 ] 6 2 [ G 4 文献 标 识码 ] [ 章编 号 ]6 3— 4"f0 9 0 0 0 O A 文 17 97 20 )3— 19一 3 7 二、 构建 面 向 2 1世 纪我 校 工程 实践 教 学体 系 的新 为适 应 培养 2 世 纪 工 程 技 术 人 才 的 需 要 , 校 正 l 高 开 展深 化教 学 改革 的研 究 。随 着 素 质 教育 的普 及 与发 方案 展, 实践 教 学 的地 位 1 受 到人 们 的 重 视 。 本 课 题 以 3益 ( ) 立工 程 实践 教学 念 一 树 机 械类 专业 为 研 究 对 象 , 析 了我 校 工 科 专 业 工 程 实 分 在 中心 建设 与实 践 教 学 改 革 过 程 中 , 先 树 立 了 首 践 环节 的现 状 与 存 在 的 问题 , 对 实 践 教 学 的 主 要 环 以人 为本 , 针 以学 生 为 主 体 , 以教 师 为 主 导 的新 教 育 观 ; 节: 实验 、 程 实 习( 课 课程 设计 ) 社会 实 践 、 产 实 习和 确 立 了 以提 高学 生 的三 个 能力 ( 、 生 工程 实 践 能 力 、 工程 设 毕业 实 习等 方 面开展 调 查研 究 , 出解 决 问题 的方 法 , 计 能力 、 新 意 识 与 创 新 能力 ) 培养 学 生 具 有 一 个 素 找 创 , 提 出促 进我 校工 科 专业 实践 教学 质量 发 展 的新 方案 。 质 ( 合 素质 ) 根 本 宗 旨 , 持 传 授 知 识 、 养 能 力 、 综 为 坚 培
(湖州师范学院)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题目和项目简介
![(湖州师范学院)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题目和项目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31605e5d4d8d15abe234e7f.png)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题目和项目简介(湖州师范学院)项目一:1、题目:“双创”驱动的地方师范院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项目简介: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背景下,围绕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地方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开展“双创”驱动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建设与发展。
一是依托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新工科人才的创新精神、设计能力、技术水平。
二是结合众创空间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联合政府、学校、第三方金融机构、技术企业、国际知名企业共同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机理与机制,提升新工科人才的创业思维、市场观念、服务意识。
三是结合师范院校人文底蕴,塑造新工科人才的良好人格,促进文化传承,提升社会融入程度。
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及人文熏陶,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
最终形成一套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与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工程技术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大幅提升。
项目二:1、题目:地方师范院校多科融合与多方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与实践2、简介:针对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人才培养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以《地方师范院校“四化四导”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基础,以湖州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以湖州现代物流装备高新区、长兴新能源小镇、南浔智能电梯小镇等产业集群优势为产教融合根基,深入开展装备制造业专业群的“多科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聚合式、产品化”工程实践改革为抓手,建立多科融合、“政校企”多主体协同育人新模式,为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复合应用型工科创新人才提供借鉴。
主要研究内容:(1)以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学校与天能、诺力等上市企业共同制定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课的大平台以及专业方向课程群,建立专业群的学科交叉、文理相融的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2)坚持把学生培养成新工科应用人才为宗旨,构建跨学科的专业新课程体系,建立能力达成和课程体系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及课程质量评价标准;(3)联合地方政府和企业协同推进“聚合式,产品化”四年不间断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构建“政校企”共育的紧密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个集教育、培训、研发为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建设一个面向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天能学院;(4)以众创空间为平台,加强“多科融合”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构建教师、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孵化与转化的机制与服务平台,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政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
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邵阳学院为例
![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邵阳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6f4877fa417866fb84a8ee1.png)
( 1 )生产认识 。由金工实习、产品拆装与测绘、
基金项 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 目(0 5 0 2 0 8 ) 1 2 作者简介 :曾宝成(94) 16 .,男 ,湖南隆 回人 ,教授 ,
产品结构创新 3 个模块组成。学生通过金工实习, 机床、内燃机、通用机械、中小模具的结构拆装、 测绘、改进 、创新等环节 ,全面了解机械结构和机
一
其二 ,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大多是按照满足
各门课程所需开设的试验、 实习进行建设的, 场地、
设备分散,缺乏系统性。
其三,实践教学队伍力量薄弱 , 教学方法和手
段相对落后。
其 四,实践教学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定
量指标 ,导致重视和抓好实践教学环节难以落实。 最后 ,实验室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投入不足,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
维普资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年 l 月 06 O
械 加工 的过 程 ,培 养工 程意 识 、动手能 力 和初步 的 创 新 意识 。其 中 ,产 品拆装 与测 绘 、产 品结构创 新 2个模 块 的学 习 ,以课 外 为主 ,学 生可 以 自主 选择 内容 。
成 。以机械 动力 类专 业为 例 :
、
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实践 教学存在的
主要 问题
新升格的地 方性本科院校在 实践教学方面多
少残存一些专科教育的烙印, 在实践教学和实践教
学基 地建 设 方面普 遍 存在 以下 问题 :
其一 ,实验、实习和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按照
各 自体系安排且封闭式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以验证 性实验和模拟性训练为主 ,与工程实 际结合少 ,缺 少创新性、应用性和综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 管理 、 服务等第一线岗位 , 直 接从 事 解 决 实 际 色 , 即“ 和而不 同” : “ 错位 ” 是 指 我 院应 用 型本科 的 F区域 .既 非研 问题 、 维持 工作 正 常运 行 的高 等技术 性 人才 。 ” 【 ] 这 培养 目标 主 要 指 向职 业 带 中的 C 种培 养 模 式 既 不 同 于 学术 研 究 型 的普 通 高 校 . 也 究 型人 才 亦非 蓝领 而是 在 一 线工 作 的本科 类 型 的 异 于 职业 技术 型 的 高职 院校 。 前 者培 养研 究 型 ( 含 工 程 师 。 强调 培养 具 有一 宽 ( 基 础 学力 适 当宽厚 ) 、
大庆 师 范 学院计 算机 科 学与技 术 专业 实践 教 学体 系的构 建过 程 , 提 出 了一种 分 层 次 、 分 专业和 面 向职 业 资格培 训 的 实践教 学改革模 式 和 方 法 , 以供 相 关专 业和 学校进 行 参 考 。
【 关键 词 】 : 实践教 学 、 教 学改革 、 教 学体 系构 建
高 学生 实践 能力 为 培养 目标 的多 位一 体 实践 教 学 上 . 也 有 同学 在完 成规 定 的实 验任 务 后 。 开始研 究 体系 . 其 主要 目标 就 是培 养学 生 的 实践 能 力 . 使 其 探讨 竞 赛题 目 通 过 近年 来 的 实践 , 课 内竞赛 是 学 毕业 后 能较 快 的融 人 到公 司或 企业 的工 作 中 生 开展研 究 性学 习 的很 好 的 教学 手 段 .取 得 了很 目前 . 此类 课 程 的改 革 已经覆 盖 了实践 在 实践 育人 环 节 的研究 与 实 践过 程 中 .大 庆 好 的效 果 。 7 %左 右 师 范学 院计算 机 科 学 与信息 技 术学 院构建 了其 本 课程 体 系 的 8 2 . 2 完 善实 验 管理 .延 长 实 验 室 开放 时 间 . 让 身 的主体 价值 取 向和独 特 的差 异 性 品牌 .即和 而
1 。 培养 目标 的确 定
才 的 实践 课 程 体 系 和进 行 了相 应 的模 式 改革 . 具
其 中知识 、能力 和 素质 是 工程 型人 才 必 具 备 体体 现在 以下 四个 方 面 2 . 1 改 变 以教 师为 主 导地 位 的传 统 教 学模 式 , 的 三大要 素[ 3 ] 。然 而 , 我 国本 科教 育 普遍 存 在 重 知
极 大地 提 高 了同学 学 习 的积 极 性 和 主动 性 , 合不好 在“ 以能力 为 基础 ” 设 置课 程 体 系和 “ 资 格 研究 . 证 书体 系 推 动 型 ” 实 践 教学 模 式 的启 发 下 . 大 庆 每 次课 间都 有 同学 就 比赛 题 目设 计 过 程 中遇 到 的 师 范学 院计 算机 科 学 与信 息技 术 学 院构 建 了 以提 问题 和主讲 老 师 、辅导 老 师进 行 讨 论 ,在 实 验课
基 础应 用研 究 ) 人才 . 后 者 主要 培养 蓝 领 或 高级 蓝 二 高 ( 较 高 的综 合 素质 和 专 业 能力 ) 、 三强 ( 实践 能 力 强 、 就 业 能力 强 、 发 展 能 力 强 ) 的鲜 明特 色 和 复 领 .而 专业 应用 型 本科 教 育 的培养 目标 主要 指 向
。 实践 教育 让学 生 职业带中的 C F区域 .即技 术 员 与 工程 师 的交 叉 合 能力 的专 业应 用 型高 级人 才翻 区域 .它所 从事 的是技 术教 育 与工 程 教育 在 本 科 直接 从感 知 上知 道教 育 的 目标 和结 果
教 育层 次上 交叉 部 分 的应 用 型教 育 .主要 培 养 能 适 应 高科技应 用 和 智能 化控 制 与 管理 一线 工 作 的
基 金 项 目: 黑 龙 江 省 高等 教 育 综 合 改 革 试 点 专 项 项 目 “ 应 用 型 本 科 院 校 计 算 机 科 学 与 技 术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体 系的 研 究 与 实践 ” ( I G Z 2 0 1 2 0 1 0 0 5 ) ; 黑 龙 江 省 高 等教 育教 学 改 革 项 目“ 导学、 导 练教 学 模 式 在 《 单 片机 原理 》 教 学 中的 构 建 与 研 究 ” ( 8 9 9 9 ) 。
识传 授 、 轻 能力 及 素质 培养 的 问题 。 培养 出 的人才 以学 生 自学 为导 向开 展研 究 式 和讨 论 式 教学 方法 大 多不满 足社 会 真正 需要 . 往往 还 需 要二 次 培训 . 改革 。 学 生 在 学 习过 程 中有 机 会 带 着 问 题 去 探 索 、 这 浪 费 了时 问 、 金 钱 和 精力 。 从宏观上看 . 资 源整
2 . 教 学 改 革 的 方 法 与 思 路
目前 .大庆 师 范学 院 计算 机 科学 与 信 息技 术
已经 开展 分 层 次 、 分 专业 、 面 向职业 资格 培 本 科 层次 的技 术 工 程 师 、 技术 师 、 经济 师 、 经理 等 学 院 , 训, 加 重应 用课 程 比例 , 构 建 了支 撑 培养 应用 型人 中高级 专业 应用 型 人才 [ 2 1 。
2 0 1 3工科专 业实践 教学体 系的构建 与研 究
马英瑞 ,王冬 星 ,李浩源
(大庆 师 范学 院 黑龙 江 大庆 1 6 3 7 1 2)
【 摘 要 】 : 实践教 学是 应 用型 本科 人 才培 养 的 一个 重要 环节 ,而其 中的 目标 定位 和 工程 能 力培 养 手段起 着决 定性 作 用 , 文章 围绕 如何 培 养 本科 层 次的 中 高级 专业 应 用型 人 才 为 目标 , 结合
不同 . 错 位 发 展 。“ 和” 即 以大学 的 高 等 教育 相 融 我 国应 用 型本 科 的培养 目标 是 : “ 面对 现 代社 合 : “ 不 同” 即其具 体 的 实践 课 程体 系设 置 和 目标
0 . 引 言
会 的 高新 技 术 产 业 . 在工业 、 工程 领 域 的生 产 、 建 设 置 与其 他 大学相 比不 同 .要 彰显 自己学 校 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