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洋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背景下的

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郑星宇韩兴勇*

摘要: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开发海洋文化资源的观点;通过对海洋人文、民俗、商贸、军事等海洋文化资源的介绍,阐述了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在保护海洋生态、提升海洋意识、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对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最后对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海洋文化资源海洋生态文明对策

一引言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背景下,蕴含丰富开发潜力的海洋成为世界各国关注与开发的对象,世界范围的海洋竞争正在激烈地展开。谁掌握了海洋,谁就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这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我国海洋开发的步伐正在日趋扩大,向深蓝迈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着高速发展而来的是对海洋生态文明的严重破坏,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的教训提醒我们,不能以牺牲海洋生态为代价来开发海洋,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海洋资源,寻找绿色、高效的资源开发方式。

*郑星宇(1989 ),男,江苏溧阳人,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渔业经济、海洋社会文化;韩兴勇(1957 ),男,浙江绍兴人,上海海洋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学、社会经济史和海洋社会文化。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5年卷总第3卷)

65

“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和海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我国有着悠久与丰富的历史,其中依托海洋的海洋文化涵盖了衣食住行、民间艺术等方方面面,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与价值,大力开发海洋文化资源是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化应用,有利于缓解因过度开发而被破坏的海洋生态系统,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当代与后代可持续的,经济、社会、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二我国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的目标选择

(一)海洋人文景观资源开发

我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大陆海岸线自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千米,其中囊括的各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不胜枚举。就海域区分而言,我国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之分,在每一个区域,因为历史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存在着千差万别的海洋人文景观。所谓海洋人文景观,是指人类文明在海洋上的反映,包括海洋艺术建筑、海洋历史名人事迹、海洋历史事件遗址、海洋文化活动场馆等,也包括拟人化的或者经过文化包装的自然景观。以山东半岛的蓬莱为例,其对于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的力度与群众的认知度在全国的海洋文化开发中应该是首屈一指的。蓬莱山顶的蓬莱阁建于公元1061年,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其“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

奇观享誉海内外,同时蓬莱还拥有道教名胜“三清殿”、港口文化古迹“蓬莱水城”、纪念抗倭英雄戚继光的“戚家胜迹”等历史人文古迹。蓬莱有效地将四种文化———神仙文化、海洋文化、港口文化、精武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基础,通过海洋自然景观特色与人文文化特色的结合,使得自然景观更有底蕴与吸引力,也使得蓬莱在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中拥有独特的优势。

当今的旅游,更多的是带给旅客一种文化体验。旅客选择一处景点,其实选择的是其背后的人文特色,人文特色的不同正是景点之间差异的体现。景点的竞争也是景点背后人文吸引力的竞争。相比传统的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无疑是投入更少、收益更多的一种选择,所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75以对于我国而言,开发拥有巨大潜力的海洋文化资源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

(二)海洋民俗文化资源开发

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沿海居民依海而生,他们成为职业的渔民或

者海员,千百年来,他们在海上的劳动与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不同于陆地文

化的、具有海洋特色的民风民俗。这是渔民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

与智慧结晶,也是我国海洋文化资源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1.饮食文化

中国的海洋鱼类有1700余种,其中经济鱼类约有300种,常见的高产

量经济鱼类有60 70种;此外还有沿海藻类约2000种、虾蟹类近300种、经济软体动物约200种。同时,中国人工养殖的鱼、虾、贝、藻类共计有60余种,主要包括海带、牡蛎、珍珠贝、鲍鱼、紫菜、对虾、海参、扇贝、鲻鱼等。1990年,中国海水养殖总产量达162.4万吨,跃居世界首位。沿

海地区海鲜品种全、数量多、加工方法颇具海洋地方特色,形成了别具一

格的海鲜美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习惯将美味佳肴冠以“八珍”之名,因

此出现了海八珍———“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大鲵)”。中国八大菜系几乎都有用海味入菜的名菜,如鲁菜中胶东

名菜“葱烧海参”、闽菜中福州名菜“佛跳墙”、浙菜中宁波名菜“雪菜大

黄鱼”……饮食在中国已经不单单是满足口腹之欲之物,它更是一种维系

中国家族体系、血脉亲情的纽带,并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和文化符号。“中国

海鲜之都”舟山,从2003年起举办“中国海鲜美食文化节”以来,海鲜菜

肴不断创新,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第三届海鲜美食节期间,全市接待境内

外游客350.34万人次,同比增长16.18%,实现旅游收入21.35亿元,同比

增长19.6%。2011年上海举办首届“金山海鲜文化节”,也是以原汁原味的

金山嘴渔村饮食文化为主要卖点,欲将金山打造为“新外滩”。

2.民间文化

沿海居民长期依海而生,海洋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习惯与文化方式,别

具特色的海洋民俗文化艺术由此形成,这些内容经过发掘整理可以形成强

烈的生活文化气息。产生于捕鱼作业的渔民号子、渔民结、渔民锣鼓、船

饰等,用于渔民生活娱乐的跳蚤舞、海蚌舞、渔民画等,在居民中口耳相

传的戏曲、渔歌、神话故事等,在全国沿海不同的地理位置、物产资源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