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的艺术语言–岩画

合集下载

第二讲岩画

第二讲岩画

岩画的艺术与环境
在岩画创作中,环境的选择具有重 要的意义。
我国目前发现的所有岩画点都是陡 直的崖面、巨大的坡石或岩檐的遮 蔽处;至今,还没有发现像欧洲旧 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那样在很深的 洞穴里的岩画。
新疆尉犁县兴地库鲁克山岩画点
岩画和其它原始艺术,如彩陶等工艺品,有一个显著的不同:
岩画是以近乎环境艺术或大地艺术的宏伟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岩 画其所积淀的时空能量,显然大大地超出了一般的原始美术型态。
花山岩画中的人物形象有大有小,大人物大约 是巫师、酋长、祖先等。这里没有近大远小的 安排,只标示他们社会地位的高低。
在有一些岩画作品中,也能看出空 间关系的观念。 例如,为了表现弓箭手们战斗而构 成的环形构图;或为描绘猎手们追 踪野兽而画出的对角线构图等。
甘肃黑山岩刻描绘了古代西北地区 游牧民族的捕猎、舞蹈场骆,其中 有一幅很精彩,表现了一个猎人抛 出绳子(套索),想去捉住一匹骆驼。
至于有些地方出现反复重叠的图形,可能是因为原先那组图形被认为, 曾发生过预期的巫术效果,人们以为这是有求必应的地方。人们就在 这里反复描绘着图形。
四川珙县悬棺崖壁画
一个人用绳子拉着一条大鱼,而另 一条大鱼则从相反的方向逃跑了。 那条被捉住的大鱼,甚至比人本身 还要大,毫无疑问,这是作者希望 能抓到这样的大鱼。
原始人的集体主义反映到包括岩画在内的原始艺术创作中,呈现出艺 术环境开放性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艺术活动,总的说来是一种社会的和集体的功能,而不是 一种个人的行为。
艺术在原始时代其社会作用要比后世大得多。原始艺术是属于整个部 落或氏族的,岩画环境选择的特点,正体现了这个全民性和开放性。
克劳德夫妇的包裹和大地艺术
从我们对任何艺术的观察来看,形式的感受和技术的使用是密不可 分的。形式和实践创造的活动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只有发展了的技 术才能产生完善的形式。

岩画——精选推荐

岩画——精选推荐

是指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的彩画为两个时期,早期是始于旧石器时代,一直多样,在世界人面像岩画中占有突出的位置。

无论在内地或边远地区,都大量发现有这种风格的艺术品。

中国岩画中的人面像题材,揭示了古人的宗教意识。

那些奇异的形象,反映了一个我们所不了解的精神世界。

中国各地的岩画都有几何形组成的抽象符号,这些符号以抽象的形式表达某种思想,或记载某些事件。

在众多的符号图形中,有的图形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如太阳符号、手印符号、脚印符号等。

这些岩画带回了遥远的古代,又仿佛把历史的长河一瞬间缩短了距离。

编辑本段艺术风格中国岩画的艺术风格,和国外的岩画既有许多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特点。

在制作手法上大体上可分为刻、绘两种。

北方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其手法有3种:①磨刻,线条无明显的凹陷,画面平整光洁;②敲凿,用坚硬器物在岩石上敲击出许贺兰山岩画鹿多点窝;③线刻,似用金属凿头勾勒出形象轮廓,然后掏深线条。

作品风格具有粗犷、简洁、明快的特点。

南方岩画的制作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经取样化验,证明内含较多的铁质,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调合料较为可能。

色彩稳定,经久不变。

有用手指蘸着颜料绘制的,某些较大的图形也可能是使用羽毛或其他工具涂刷的。

表现手法古拙独特,画人物大都不表现五官,只通过四肢位置以表现动作、体态和感情。

画动物亦仅重点刻画出角、尾、耳等特征部位,即可辨认出是何种动物。

中国岩画在构思上天真纯朴,反映出人类童年时代某种幼稚的想像和美好的愿望。

在造型上采用平面的造型方法,许多岩画往往是一些相互不关联的个别图像,即使是组成一幅画面的,也经常是一个个图形的重叠,而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画面采用垂直投影画法,视线与对象最富特征的面保持垂直,追求物体的正面显示。

岩画在塑造平面图形时,很善于抓住物象的基本形,物体的结构简化到不能再简的程度。

没有细节刻画,大都不画五官,这些粗制的图形中,却能描绘出生活的真实,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其中以动物形象尤为生动。

描写阴山岩画的句子唯美(精选两篇)

描写阴山岩画的句子唯美(精选两篇)

描写阴山岩画的句子唯美(篇一)1. 阴山岩画犹如寂静的诗篇,以细腻的线条勾勒出神秘的图案。

2. 岩画上那一缕微光,仿佛是远古智慧的闪耀之光。

3. 这些古老的岩画宛如醒着的沉思者,透露着智慧与追求的气息。

4. 阴山岩画融入了宇宙的气息,将我们带入一个神秘的境界。

5. 在恢弘的自然背景下,阴山岩画娇媚而又神秘。

6. 岩画上的线条流动着生命的力量,仿佛在述说着远古的传说。

7. 阴山岩画是古人智慧与艺术的结晶,让人对先人的智慧充满敬畏。

8. 岩画的色彩渲染出宁静的氛围,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呼吸声。

9. 阴山岩画中隐藏着无尽的哲思,引人沉思与思考。

10. 岩画纷繁细腻的构图,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神秘的古老世界。

11. 阴山岩画勾勒出山川的壮美,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12. 岩画揭示出了远古文明的渊源,是历史的见证与珍贵遗产。

13. 阴山岩画的唯美之处如同藏在大自然怀抱中的一颗瑰宝。

14. 岩画上的图案宛如默默诉说的诗词,透露着深邃的哲理。

15. 阴山岩画勾勒出自然的美,赋予我们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16. 岩画上的线条流畅而优美,仿佛是舞动的音符。

17. 阴山岩画中的每一幅图案都有着不可思议的故事,引人遐想。

18. 岩画上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要跳出岩画向我们走来。

19. 阴山岩画承载着古人的智慧,让我们对古代文明充满好奇。

20. 岩画描绘的场景宛如真实的画面,仿佛时空的转换。

21. 阴山岩画给人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感觉,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2. 岩画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能够看到古代人的生活场景。

23. 阴山岩画的线条如同诗歌的韵律,让人为之陶醉。

24. 岩画上的花草树木栩栩如生,仿佛能嗅到芬芳的气息。

25. 阴山岩画给人以宁静与安宁,让人心灵得到净化。

26. 岩画的构图独特而精致,让人瞩目不已。

27. 阴山岩画的神秘氛围令人如痴如醉,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28. 岩画上的纹饰繁复而精细,展现了古人的工艺之美。

北方草原的原始艺术——浅谈阴山岩画

北方草原的原始艺术——浅谈阴山岩画
岩画作为一种石刻艺术,是岩画和岩刻 的合体,以动物的血浆加赤铁矿粉等颜料图 绘或磨刻、敲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 于生产力的极端低下,石器是其重要的生产 工具,所以先人们通过石器及后来的金属工 具来刻录其生产生活方式。从旧石器时代晚 期直至后来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岩画都是先 民们最重要的造型艺术形态之一。
故岩画 作为原古 时代艺术的遗 存,是 历史文明进程的一笔宝贵财富,是我们研 究 古 时 代 地 质 地 貌 、生 态 文 明 、社 会 经 济 、 宗教信仰、审美意识等不可或缺的珍贵史 料,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每一幅岩画都是那么的弥足珍贵,可谓远 古佳作。想要研究阴山,就需要我们带着对 古人的崇敬之情,带着对艺术的虔诚敬畏 之心走进阴山岩画,真正做到潜心专研。岩 画伴着历史的进程一路走来;在文明脚步 的不断迈进中,今天的阴山生态环境遭到 了大规模的破坏,现代的狩猎正在向着一 个畸形的趋势发展,动物在猎人的枪口下 生 灵 涂 炭 ,濒 临 灭 绝 ,古 老 的 阴 山 在 哀 鸣 , 就连那质朴古拙的纹样中仿佛也砌满鲜 红,现代人类登高涉险,披荆斩棘的锲而不 舍让阴山伤痕累累,我们也只能在先民们 精心雕凿的阴山岩画中去感知那“敕勒川, 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 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作者简介:任娜,女,蒙古族,内蒙古人,学生,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绘画美学。
很多类似于这样的场景,都是其群猎的真 实写照。然而每一次的狩猎只许成功不许 失 败,因为 一 旦失 败族 人就 会 危 机 丛 丛,同 时狩猎失败也会影响族人的基本物质的供 给。所以岩画的作者在描绘狩猎场景时极 为写实,场景中动物与人物肢体语言的生 动刻画无疑将我们带入那个紧张的氛围之 中。所以在每一次的狩猎之前猎人们要向 神 灵祈 福,保 佑其 狩猎 成功 ;然 而 其 又 对 这 些 生灵 怀有 敬 畏之 感 ,于 是 将 其 刻 入 岩石 , 似一种巫术式的“诅咒”来表达他们获取猎 物的强烈愿望。这是古时代先人最为常见 的意识形态,这都源于生产力的低下,生产 关系的落后导致的行为意识。

科研课题论文:浅析中国原始艺术符号――岩画的象征意义

科研课题论文:浅析中国原始艺术符号――岩画的象征意义

艺术理论论文浅析中国原始艺术符号――岩画的象征意义一、概述在岩画和其它原始艺术中,最具有诱惑力和神秘性的,是那些由几何线条组成的各种符号图式,它们似乎包藏着一个永久的秘密。

中国原始岩画的符号图式,在原始时代并不是一种轻率、简单的线条刻画活动。

符号图示中隐藏着深刻的内涵,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语言,这些符号或是原始的记事,或是配合说明某种事件,或是衬托某种图形,或是隐喻着当时某种观念等等,在中国广阔地区,如内蒙古、新疆、四川、云南等地分布着很广泛的岩画艺术。

二、岩画与巫术〔一〕巫术――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怎样的原始民族,都有宗教和巫术。

巫术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沉重地投射到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的心灵深处,巫术又像一颗结满艺术之果的大树,它将自己的果实深情地奉献给创作自己文化的民族。

我们必须成认:野蛮时代人类那种混沌的精神文化正是通过巫史得以延续下来的。

虽然不能武断的说:“艺术起源于巫术,但至少很多已经发现的原始艺术品确实发端于巫术,或者是渗透着巫术或听命于巫术的,几乎很少与巫术没有关联。

狩猎是先民的主要谋生手段,狩猎巫术又是这一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仪式〞,出于巫术相似律模拟对象的需要,艺术就成了把人类巫术观念中不可听、不可见的转变为可听、可见形式的一种符号手段。

狩猎巫术艺术符号多见于岩画中,史前的岩画都能找到彼此类似的例证。

〔二〕内蒙古岩画中的巫术情结我们已经看到了岩画在原始人巫术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是现在既令我们感到困惑又感到兴趣的是:他们到底是以什么身份参加这种表演的呢?它的巫术价值又是什么力量赋予的呢?1.“同能致同〞的巫术心理狩猎结果的捉摸不定,恰恰为巫术占领这块地盘提供了最适宜的理由。

那么巫术又何以选中美术作为它的伙伴呢?因为巫术的源起“即在所采取的行动和期待得到结果之间有着相似性〞也就是说,要想得到期待的结果,就要采取类似的行动。

美术可以把他们所要期待的结果都能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他们面前,而且原始人对于形象的看法上不把形象看成纯粹的形象,形象与原本是互渗的,很显然,在原始人哪里,形象与实体具有某种不可言喻的神秘的同一性。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

2007----2012年中国岩画研究综述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被称为刻在石头上的史书,是指“那些未经人工修整的自然洞窟、崖壁岩阴、天井岩床或单个的巨石上进行描绘、刻凿、雕刻而成的艺术品。

”在岩画中,我们既可以看到狩猎、放牧等场景,也可以看到祭祀、祖先崇拜等反映宗教信仰的画面。

它记录了人类生存活动的连续性篇章,触及到了古代人们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经济盛衰等等,是记载人类历史的另类“史书”。

近年来,国内已形成20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岩画研究骨干队伍,专著、画册数十种,论文数千篇,岩画的研究可谓迎来了令人可喜的新局面。

以下笔者将对2007年---2012年发表的有关中国岩画的论文、出版的书籍作一个简单的阐述,使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人们能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帮助他们及时了解研究动态:一、从史料价值看中国岩画这一方面在这一时段有两篇文章,作者均为童永生、惠富平。

其一为《中国岩画的史料价值》,第二篇为《中国岩画的文献学价值》。

两篇文章虽以岩画的价值作为切入点,但两者的侧重点却不同。

《中国岩画的史料价值》一文,偏重岩画的史料性。

如作者详述了岩画对经济史、宗教史、天文史、民俗文化史、科技史、艺术史等六方面的研究价值,认为中国原古的岩画通过先人们独特的审美和表达方式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与原古流传下来的“史书”相比,它更具有直观性和说服力,是我们研究中难能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岩画的文献学价值》,则更从文献学角度来审视中国岩画的价值。

它在肯定中国岩画信息丰富、形象直观的同时,更加强调中国岩画对于考证工作的价值。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岩画为与史籍文献相互考证、补史书之缺与不足及纠正我们以往认识中的误区都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综合两篇文章,作者认为中国岩画作为特殊的历史文献而存在,既可充作史料又可校正史料,如何采用,取决于使用者,但无论哪种功用,中国岩画作为形象直观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

岩画

岩画

原始艺术的本能,是把纯粹的抽象作为迷惘和不 确定的万物中,获得慰藉的唯一可能去追求的。
三.印度岩画
印度年画可追溯到距今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据风格,印度岩画大致分为五期: (1)自然主义的岩画:以描绘单独的野生动物为主,造型 古朴写实。 (2)风格化的岩画:开始从色块中提炼出线条,用简略粗 重的线条勾勒人和动物的轮廓。或者是剪影式的平涂与粗线 条的浅描并用。 (3)装饰性的岩画:线条趋向装饰化,往往在人和动物的 外轮廓中交织着直线,斜线,蛇形曲线,大量描绘狩猎,舞 蹈,奔跑等各种剧烈运动
驯养 西班牙拉文特岩画/中石器时代
五个弓手 西班牙拉文特岩画/庄严性和壮美性。
非 洲 岩 画
阿非利加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 ,“阳光灼热” 之意
非洲岩画
作为非洲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岩画主要分布于撒哈拉地区和 南非,约始于公元前9000年,撒哈拉沙漠和南部非洲是发现较多的 地区。多数属于新石器时代,而这种传统一直没有中断,直到近现 代仍有绘制。
撒哈拉岩画(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 一个史前艺术博物馆)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最大的荒漠,位于非洲北部,是地球上最不 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撒哈拉,阿拉伯语意即“大荒漠”。
撒哈拉自古并非不毛之地,而是一个年轻的沙漠。在八千年前, 撒哈拉水源丰富,湖光涟漪,林木繁盛,是一片青葱肥沃的大 草原,也为大量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正因如此,才使 得后人能在撒哈拉众多的洞穴石壁上,看到河马、大象、长颈 鹿、犀牛、狮子、水牛、野牛、羚羊、鸵鸟、豪猪等众多的野 生动物百兽嬉戏的景象。
牛(岩画)[利比亚]阿杰尔高原 约公元前4500-公元前2000年(饲养公牛时期) 在非洲的氏族部落里,有些野生动物,最初是作为图腾来崇拜的,因原始人相信,人 与动物有着一种血缘关系。只有当原始社会的劳动分工使生产力得到发展之后,这种 对动物的原始崇拜才渐渐变成某种宗教信仰,所以非洲各地出现的岩石艺术,不单纯 是一种欣赏艺术活动。我们这里欣赏的是发现于利比亚西南部的一种带彩色的非洲岩 画。其形象的生动性与描绘的正确性,为非洲岩画中所罕见。

“拙”中见“智”的岩画

“拙”中见“智”的岩画

“拙”中见“智”的岩画在执教大班美术《我喜欢的动物》时,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借鉴了古代劳动人们的岩画。

先和孩子们欣赏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岩画,了解岩画的特点及其价值,然后用“岩画”的方式表现“动物”。

活动让我和孩子一起轻松快乐并感动着,因为孩子在欣赏、创作以及后期介绍过程中的表现让我看到了孩子可贵的本真与岩画的魅力,更感受到了岩画与孩子作品之间妙不可言的关系。

一、岩画的“拙”中见“智”岩画是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的总称。

它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的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以岩石为绘画材料,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

岩画中的各种图像,构成了文字发明以前,原始人类最早的文献。

同时,岩画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以艺术语言打动人心。

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1.岩画的“拙”由于古代作画条件非常简陋,先民们在创作时就放弃物象的细节,而去表现物象的整体特征。

画人物大都不表现五官,只用四肢位置以表现动作、体态和感情。

画动物也仅重点刻画出角、尾、耳等部位,让人可以辨认出是哪种动物就可以了。

在造型上采用平面造型的方法,许多岩画往往是一些相互不关联的个别图像,即使是组成一幅画面的,也经常是一个个图形的重叠,没有近大远小的关系。

因此岩画的表现手法古拙独特,在构思上,特别是中国岩画的构思,非常天真纯朴,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某种幼稚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

2.岩画的“智”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的局限使岩画在塑造形象时结构简化到不能再简,略去细节,突出主要特征。

但恰恰在这些粗制的图形中,描绘出了生活的真实,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反映了远古以来人类的经历和成长,是人类生存活动的真实记载和连续性的历史篇章。

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审美感知和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追溯本源 大美岩画

追溯本源 大美岩画

追溯本源大美岩画作者:袁小楼来源:《艺术评论》 2018年第7期岩画,是人类文字没出现之前的图腾记事,是原始人类用不同方法制作在自然岩石上的史前艺术,是人类早期的文化遗存。

岩画艺术,体现了人类抽象、综合想象的才能。

通过岩画图腾符号描绘出的原始人类经济和社会的活动、观点、信仰和实践,为认识原始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样式,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史料。

岩画作为文字产生之前人类早期活动的遗迹,通过图腾符号可以直观地了解原始人类的发展史,比如早期岩画图腾中人类狩猎时,手中所持的石块、木棒、长矛,直到狩猎时弓箭出现,直接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从图腾中可以发现,原始人类先畏虎、牛等猛兽,到后来原始人类狩猎虎、牛,且驯养牛、羊、猪、狗,骑马围猎,证明了人类与自然斗争及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岩画图腾也表现了原始社会的劳动样式、经济生活、精神追求和美学倾向,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史前人类试图通过图腾、符号反映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人类最早一部为生存而斗争的图画式发展史。

岩画就是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历史长卷,不论是图象、符号、线条、物像造型,都直接影响着后世人。

岩画被喻为一部人类研究民族学、艺术、民俗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文化学等诸学科的综合大百科全书,尤其是研究史前文化不可缺少的史料。

岩画也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的滥觞,开创了艺术先河。

虽然今天我们看到岩画图腾,可能很肤浅地认为仅仅是图画而已,甚至有人会认为那是牧羊人无聊时随意刻下的。

其实我们没有静下来与古人真正地通过图画交流、对话,也无从得知图画是不是真实反映了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是原始先民自我表达的创造形式。

岩画艺术从远古符号、祭祀、交媾、崇拜、狩猎开始延续数万年之久,是人类生存发展连续性的篇章。

特别是它们线条造型谓之大美,影响着不同时期的艺术大家。

毕加索从岩画图腾中得到启迪独创了立体派。

他的绘画、语言、线条即源于岩画拙朴的线条、概括夸张的造型。

岩画_人类早期的视觉表达

岩画_人类早期的视觉表达

岩画:人类早期的视觉表达陈兆复(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摘要:全世界的岩画研究,揭示出在岩画中有一些经常出现的东西,不管在哪个大陆,都有这种东西。

诸如所使用的简单的技术和色彩;某些经常出现的主题;用相同的方法去组织不同的因素;相同的逻辑性;反复出现的符号性的表意文字。

特别是那些组合的方式,不管是图画型、表意型、感情型的都是如此。

更有甚者,它们的创作可能有着相同的结构基础,相同的逻辑的基础,以及相同的观念上的动力。

这就是这里所的对世界岩画的一个普通的概念。

我们不能忘记岩画是一种艺术,一种视觉艺术,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感知媒介主要是视觉,岩画被人所感知的时候,一般通过视觉的渠道。

岩画是人类原始时代自我表达的艺术形式,虽然它们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幼稚和粗糙的痕迹,但却表现出一种生动的、朴素的和富于幻想的特色,而且这种特色具有不可为后世任何卓越的艺术品所代替的独特性和独立性。

关键词:世界岩画;普通概念;视觉艺术;原始时代中图分类号:K87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3)12—0012—05收稿日期:2003-10-20作者简介:陈兆复(1933-),男,浙江瑞安人。

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执行委员,国际岩画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国家出版项目六卷本《中国岩画全集》主编。

一、岩壁上的图画有人说过一句真实的话:“逝去的人们已经沉默,然而岩石还会说话。

”岩石怎样能说话呢?那就是早期人类镌刻或涂绘在岩石上的岩画。

人类是先学会刻和画,然后才发明文字并学会写字的。

也就是说,人类是先学会视觉表达的方式,然后才发明文字表达的方式;先学会用图画说话,然后才学会用文字说话的。

岩画和文字的出现,二者相距足有三、四万年,或许会有更长的时间。

但不管是文字的表达方式,还是视觉的表达方式,目的都是在于交流。

在任何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是首要的。

云南美术相关知识 资料 岩画

云南美术相关知识 资料 岩画

文山岩画云南省麻栗坡县城以东发现大王岩画以来,岩画上的人像被称为“侬智高留下的身影像”,“傩舞的代表作”或“母系社会的女神像”。

大王岩画两巨人画像为盘古阴阳夫妻或伏羲女娲等新说,这些宗教神话传说人像,实乃阴阳易学抑或鸡卦的产物。

铜牛虎案云南江川县出土的铜牛虎案便是滇铜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代表了当时滇人冶铜及铜文明的先进水平。

古幢石雕塔位于地藏寺经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拓东路原古幢公园内。

地藏寺经幢又名“大理国经幢”,俗称“古幢”。

是大理国(937-1253年)布燮(职官名)袁豆光为超度鄯阐侯高观音之子高明生而建造的。

1923年在地藏寺废墟上修建公园时出土,后来放置在公园内。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古国——大理国(937~1235)佛教雕刻。

即地藏寺经幢。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拓东街。

古幢刻有汉文《大理国佛弟子议事布燮袁豆光敬造佛顶尊胜宝幢记》,记载建造者是议事布燮(宰相)袁豆光,建造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已故的大理国第8代世袭鄯阐(昆明)侯高明生的功德,以及袁豆光辅佐幼主的勋绩。

幢高8.3米,通身以细质砂石分段雕刻,八棱形二级盘座上,立鼓形幢基,雕8条蟠龙,每2条为1组,鬃须飞扬,龙首相向,上有宝珠1颗。

基上立幢身7层。

第1层,雕四大天王,高约1.5米,身披甲胄,手持兵器,脚踏贴地挣扎的地鬼,神态威武而严肃;天王身后幢体八面,遍刻梵文《陀罗尼经》。

第2层,四面各雕佛像端坐于须弥座上,两旁分立胁侍;佛像前面圆雕4力士于四角,裸体赤足,身绕飘带,筋肌鼓胀,睁目愤吼,手托上层界檐,表现出强烈的力量感。

第3层,四角雕菩萨坐像各1躯,屈膝盘足,手捧宝盒,体态丰腴,表情温和,与第2层的力士适成鲜明对比。

第4层,四角亦雕菩萨,坐于云端,背后有宝焰佛光,空中有飞天,身后龛内亦有佛像及胁侍等。

第5层,正中置一宝珠,四面守护着铁嘴利爪之凶猛灵鹫。

第6层,雕庑殿4座,内各有坐佛。

第7层,柱形,雕小佛像和菩萨像,上以莲花瓣座托宝珠结顶。

石幢原为刻佛名或经咒的石柱子。

古代书画艺术

古代书画艺术

世界岩画
世界岩画
• 1、集中分布于地中海沿岸等地区,在洞窟、岩石 遮蔽处、露天崖壁上较多。 • 2、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1)、早期是始于旧 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中石器时代,属于狩猎艺 术,主要出现在洞窟中 。(2)、晚期是由从事复 杂经济活动的人群所创造,从中石器时代开始一 直延续到有文字的历史时期。主要以露天岩刻为 主 • 3、3、表现题材 • 欧洲岩画的主要题材是动物,表现的动物形象常 处在怀孕期,有的成双成对画在一起,有的动物 旁边刻画着女性生殖器,或在附近有天然孔穴裂 隙,反映了当时人们祈求动物繁殖的观念。
新疆岩画
新疆岩画
连云港将军崖岩画
连云港将军崖岩画
北方岩画
宁夏贺兰山岩画――太阳神
贺兰山骏马岩画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羊头抵树
贺兰口的老虎岩画
贺兰口的人面像岩画
南方岩画
• (一)南系 • 1、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 州、福建等地。 • 2、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 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 • 3、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
马家窑类型的锯齿 纹锯齿大而疏朗, 呈大三角状,为单 一的黑彩,多装饰 于壶的颈部。
水波纹罐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半山类型彩陶
•半山纹样 特点——红 黑两色相间 的锯齿纹和 漩涡纹
半 山 类 型 彩 陶 锯 齿 纹
•半山 类型的锯齿纹为 黑、红复彩,以红色线 条勾勒花纹主框架,两 侧再 配以黑色线条,红、 黑线条之间有一定的间 隙,在黑色线条上面向 红色的一侧绘锯齿纹。
兽面乳丁纹青铜方鼎 腹上有条状兽面纹 及乳丁纹方框
饕餮纹
妇好墓 三联甗
偶方彝
司母戊大方鼎
鼎体边饰兽面纹和夔纹 商王文丁为祭祀母亲而铸造,“母戊”是他母亲 庙号

图像文献中的原始艺术形式——岩画

图像文献中的原始艺术形式——岩画

2021.3·学术◆谈艺录张暘(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

作为图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岩画体现了鲜明的原始艺术特点。

从岩画在《水经注》中的体现、岩画与游牧民族文化、岩画与神话传说这三方面来论述岩画的特征与价值。

关键词:岩画游牧民族神话传说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21)03-0087-02DOI:10.13525/ki.bclt.202103029作者简介:张暘(1990—),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先唐文学文献。

图像文献中的原始艺术形式———岩画2021年3月语文教学通讯Mar.,2021第1142卷第3期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Vol.1142No.3岩画作为一种古代文化的载体,在中国分布广泛且各具特色。

但有关岩画的记载很少见于古代典籍。

现今已知较多地记录中国各地岩画的古籍是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

我们不仅可以从中窥得古代各地岩画的形貌特征,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岩画与古文献所记载的少数民族生活与神话传说的关系。

宋耀良在《中国岩画考察》一书中说:“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就有关于岩画的记载。

郦氏为了注释古书《水经》,遍历了域内许多河流水道,穷原竟委。

这期间他肯定是发现了许多岩画,在书中也零零星星地记载了下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阴山狼山一带发现了众多的岩画,人们阅读典籍,才发现《水经注》早有记载。

”这说明在北魏时期就已有许多岩画或疑似岩画的石迹被人发现并记录了下来。

笔者翻阅《水经注》,发现文中对动物蹄印岩画(马迹、牛迹)多有记录,其中有两处可与现今已经发现的河南具茨山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相互印证。

这里且看一下书中对于河南具茨山岩画的记载:东南流入颍水……侧颍水有犊泉,是巢父还牛处也。

内蒙古达茂旗古代岩画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

内蒙古达茂旗古代岩画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

内蒙古达茂旗古代岩画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摘要】内蒙古达茂旗古代岩画是中国岩画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其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引人瞩目。

岩画题材多样,描绘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动植物等,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岩画风格独特,线条流畅、色彩艳丽,体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和造诣;岩画技法精湛,雕刻细腻、形态传神,展示了古人对艺术的高超掌握。

这些岩画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还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为研究古代社会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岩画面临着严重的保存危机,亟需加强保护和修复工作。

加强对内蒙古达茂旗古代岩画的研究与保护,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还能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内蒙古达茂旗,古代岩画,艺术特征,审美价值,岩画题材,岩画风格,岩画技法,保存现状,艺术意义,审美,古代艺术,岩画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内蒙古达茂旗古代岩画是中国石窟壁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史前时期。

达茂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地区。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达茂旗曾是古代游牧民族的聚居地,因此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岩画遗迹。

这些岩画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审美魅力,还承载着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文化传承。

通过对达茂旗古代岩画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艺术表现形式,对于探讨古代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对内蒙古达茂旗古代岩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为当代人们提供更多关于人类文明和历史演变的启示。

1.2 研究意义内蒙古达茂旗古代岩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广泛认为是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

对于这些岩画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艺术表达,还可以为我们揭示内蒙古地区古代文明的独特特征和发展历程。

通过对达茂旗古代岩画的系统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当时的艺术风格、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从而拓宽我们对古代艺术的认识。

27118110_岩画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花

27118110_岩画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花

岩画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花遍性的原始艺术和宗教现象。

通过手,人类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自然的“文化世界”,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希望与力量。

在原始人眼里,“手”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化无为有,可以制造工具,攀越障碍,能够捕猎动物和采集根果,解决生存危机,也可以表达心意,沟通人际。

这双充满神奇的手引起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崇拜,把它变成岩画中反复绘制的对象。

这种对于手的崇拜的全球性原始艺术,既是早期人类对自身具有特殊功能肢体的崇敬,也是对手表现出来的神奇创造力、控制力、劳动力的抽象性膜拜。

这种普世性早期艺术形态体现的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内在统一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早绘就的精神画卷。

第三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规律的认识。

岩画学者发现中国岩画在艺术表现方式、内容等方面大体可以分为北方区、西南区、东南沿海区三大系统。

北方区岩画技法以磨制、凿刻为主,少量涂绘,画面内容以动物、狩猎、人物、生殖等为主。

当然,在这种共性之下,还有小区域的特色。

西南区岩画以涂绘方式为主,自然主义风格的动物图像、蹲踞式人形、祭祀场面等构成该区域的特征。

东南沿海区岩画以磨制、凿刻等为主,内容则以人面、星象、船、抽象性符号等为主体。

中国岩画的多样性与不同地区的自然背景、经济业态、族群关系、文化信仰、艺术来源、传播路线等差异性有关,反映出人类早期精神文化与物质世界的深刻关联及其从统一性向多样性演化的总体趋势。

第四是人类文化跨区域流动的生动写照。

在世界不同区域发现的岩画,它们之间存在着鲜活而复杂的交流关系,展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不同区域间人群的互动,这或许表明,当时的世界存在着多条“岩画之路”。

我国北方地区岩画与中亚、蒙古、南俄罗斯、南欧、东欧等地的岩画在基本内容和构图方面具有诸多一致性。

西藏日土岩画、阿里地区岩画也有来自北方草原地区的文化因素,这表明当时存在着一条或多条欧亚间的岩画之路。

我国西南区域的岩画与东南亚地区的岩画有一定的关联,它们还共同参与环太平洋区域岩画圈的构成。

岩画,一部简朴而深邃的无声史诗

岩画,一部简朴而深邃的无声史诗

岩画,一部简朴而深邃的无声史诗作者:暂无来源:《公关世界·下半月》 2016年第8期文/ 陈兆复“图像学”现在已衍生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史研究方法。

由于当代数码图像技术高速发展,传媒系统正在发生一场巨大而广泛的变革。

图像反映现实与迅速传播的能力,令图像艺术与现代图像学在当代异常勃兴,传统传媒方式已无法与之比拟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现存原始艺术品中岩画占99%。

岩画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人类数万年前遗留下来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图像。

人们在研究图像学时往往拿岩壁上的岩画作为研究对象。

岩画极大地发展了人类利用图形来把握和表达世界的能力,也以一系列图形建立了人类对这个世界进行表述的一个又一个文化系统。

关于岩画,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它的图像意识,这些图像是人类对世界的表达,是物质世界在人类头脑中的自然反映,其所反映的事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岩画图像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具有特定意义,它是表述人类意识性和精神性存在的最早文明。

有人认为,据人类考古发现,最早反映人类物质性意识的主要是工具,而最早反映人类精神性意识的主要是岩画。

其实,岩画既反映物质性意识也反映精神性意识。

岩画中的物质生活人类自古以来的衣食住行在岩画中都有着明显反映。

历代正史往往只记载各朝代帝王将相的活动或各种战争细节,却很少反映当时人民的日常生活; 至于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就更不用说了。

“逝去的人们已经沉默,而岩石还会说话”,所以,岩画中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品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我国北方岩画描绘了众多狩猎、放牧场景,并记录了当时的帐蓬、车辆、车轮的具体样式。

我国南方岩画叙述了南方民族的生活习俗、居住的特殊样式及敬神娱神的舞蹈等。

这些都与当时人们的衣食往行有关。

从岩画图像看,原始人类大约是没有衣着的。

服饰开始是为了御寒,后来由于狩猎需要,不得不去模仿动物形象,如臀下系尾、头上装角、身披兽皮,以求尽可能地接近捕猎对象。

人类最初用动物形象来装饰自己,完全是从功利目的出发,那时人们的行动一切服从生存需要。

原始岩画与书法共有的审美艺术与艺术精神

原始岩画与书法共有的审美艺术与艺术精神

原始岩画与书法共有的审美艺术与艺术精神前言作为描绘或者刻绘于岩石上的一种图画和符号,岩画是原始先民记录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最早的、同时也是最普遍的视觉表达形式。

岩画最初服务于巫术,它们模拟巫术活动并表达宗教感情,同时,它们也是史前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着名的有阴山岩画,巴丹吉林岩画等。

这些岩画包含大量的信息,其中一些符号成为最早的象形文字。

相对于岩画三万年的历史而言,中国书法只有三千年的历史。

但这也是人类大踏步前进的三千年。

书法历经书体和风格等演变,从最初的以实用功能为主逐渐蜕变为以艺术表现为主的艺术形式。

面对科学的日益发达和书写工具的进步,人们开始感到困惑:书法是什么?当代书法进入迷惘之中,书法家们由彷徨陷入了沉思。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它的源头开始探求。

重新审视岩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或许可以厘清这一问题。

一、原始岩画与中国书法的审美共同点距今数万年前的原始岩画艺术,有着重要的美学价值。

而中国书法历经3千年的演变,已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当我们对两者进行比较时,发现岩画与中国书法在审美特征上有许多相通之处。

1.单纯之美。

原始岩画艺术天真、粗犷且又充满神秘气息,并且画面直指对象的本质特征,从而散发出的一种稚拙的、简朴的单纯之美。

由于它是用简单的刻绘工具在粗糙的岩石表面所建构的画面,许多都是极简的线条和轮廓。

中国书法同样具有单纯之美,书法是黑白艺术,是纯净的空间切割,是一种线条节律的展示。

相对于绘画等其它艺术门类来说,书法的工具很简单,主要就是宣纸、墨汁和毛笔。

至于摩崖石刻和碑刻,更是与岩画有很多相似之处。

2.象征性与抽象性。

史前人生活在可见的的现实世界和神秘的超自然世界中间。

自然生生不息的变化对原始人的视觉和心灵产生了强大震撼,所以他们在岩画中运用象征性的视觉语言和抽象的表达方式传达另一个不可见的世界。

可以说,原始人是用丰富的想象力来联结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面像岩画
滴水沟人面岩画
人面像岩画
内蒙古阴山人面纹
人 面 纹
拜日图
生殖崇拜类岩画

阴山岩画 岩画生育神凿 刻在一块孤立的岩石上, 是以三个图案化的人形 来表示。居中者为女神, 头顶有一半圆形光圈, 生殖器官显露;两边则 各为一个男神。
建筑类岩画

图中的人居住于类似于 帐篷的建筑里
西南地区岩画
阴山岩画分类



岩画的题材从总体上看,取材于游牧民族的狩猎活动 ,可以分为三类: 动物岩画 :数量最多、凿刻最精 。 狩猎画面 :数量可观,表现了史前民族的社会生活,这是整个岩画中最 绚丽的部分。狩猎画中表现了各种各样的猎手、武器、狩猎方式等场面 性图像,无论阴山动物岩画独猎或众猎,还是引弓射猎或围捕野兽的画 面,通常都表现其最紧张的一刹那,突出猎手对野兽致命处的打击过程, 表现猎人获得野兽的强烈愿望。 放牧画 :一般有出牧图、倒场图、一条鞭式和满天星式牧羊图、牧马图 等

人面像神灵头像等:这些几乎全部磨刻在山沟的垂直立壁或沟边坡
岸的巨石上(原始人有神灵居于水流湍急之处思想意识)。这些规律与 作画时的社会生活环境,人们的认识水平是相一致的。
阴山动物类岩画

阴山岩画中表现动物题材的画面 占全部岩画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 因为远古之时人少而禽兽多,人 既要靠动物生活,又受到动物的 严重威胁,产生动物崇拜思想是 很自然的现象。对猎牧人来说, 了解动物的习性,掌握动物活动 规律,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描绘 动物形象,可促使人们不断回忆 和联想,激发人们对动物的占有 欲望;孩子们还可从图像中认识 动物世界,直接起到传授知识的 作用。
狩猎类岩画
画面上部表现牛群进 入伪装猎人的埋伏区, 其中一牛已被捕获拴 缚;中部人群间的圆 点,应是表现采集果 实;下部为猎人引弓 猎射长尾鸟。整个画 面内容丰富,概括地 反映了古代人类的生 产劳动。
东南地区岩画
东南地区岩画以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地区岩画为例。 将军崖岩画,位于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 花村锦屏山南麓的后小山西端,在南北长22.1米、 东西宽15米的一块混合花岗岩构成的覆钵状山坡 上,分布着三组线条宽而浅,粗率劲直,作风原 始,断面呈“V”形,面壁光滑,以石器敲凿磨制 而成的岩画。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画, 是东南沿海地区首次发现的岩画,是惟一反映农 业部落原始崇拜内容的岩画,距今约4000年。
西南地区岩画以云南 岩画沧源岩画 为例。 西南地区岩画以云南 岩画沧源岩画 为例。 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 治县勐省、勐来乡境 内的深山岩壁之间, 隐藏着中国目前发现 的最古老的岩画之 一——沧源岩画。现 在可辨认的图像有 1063个,包括人物、 动物、房屋、树木、 特点:沧源岩画具有 三千多年的历史,采 用剪影式轮廓画法描 绘人物,绘制技法简 单、粗率,造型稚拙、 古朴 。沧源岩画是用 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 合成颜料绘制在距地 面高2至10米左右的石 灰岩崖面上。表现的 主要内容是宗教活动。
狩猎岩画2
放牧岩画

放牧画大约在青铜器时 代晚期产生,并一直延 续到元、明、清。虽然 时间相距很远,但其内 容却大体相近,一般有 出牧图、倒场图、一条 鞭式和满天星式牧羊图、 牧马图等。这些放牧方 式在今日的内蒙古草原 仍然比较流行。
滴水沟放牧图
人面像岩画

它被凿刻在距离地面19 米高处一块醒目的崖壁 上。它的面部呈圆形,重 环双眼,长有睫毛,头部 上方有着放射线状的光 芒。类似的图形在环太 平洋地区都有发现。从 阴山、俄罗斯黑龙江下 游,到北美洲西海岸,虽 然线条略有删减,但其母 型不变。
舞蹈类岩画

画面表现五人围成一圈翩然 起舞的场景。布局以一单线圆 圈为中心,沿圈外绘有一手高 扬一手下襬的5人,以示圆圈舞 蹈。五人中有一人比较特殊, 表示领舞者。此画面应是当时 人群自娱性舞蹈的写照。现今 沧源佤族舞蹈《圆圈舞》是一 种娱乐性很强的集体舞。舞蹈 时男女老少以箐火为中心围成 一圈,在乐器的伴奏下跟着领 舞者朝逆时针方向转动。
云南沧源岩画第二地点《村落图》
云南沧源第二地点 《村落图》,就是描 写一个部落取得战争 胜利后满载而归的情 景。其中有舞蹈、赶 牲畜、押俘虏,杀俘 祭天等情节,人物众 多,场面宏大,是一 幅大型记事图画。
建筑穴居类岩画
画面绘有一圆形山洞, 洞有一人作进(出) 状,山洞周围有活动 人群。在沧源岩画分 布区域内,有着若干 以山洞为居所的新石 器时代文化遗址。画 面所描绘的场景,当 是这种原始社会穴居 生活的写照,反映了 当时人群对防止野兽 侵袭和躲避风雨而赖
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 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 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 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 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岩画的分类
按照地域分中国岩画可以分为三大类
北方岩画: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 中国西部的新疆、宁夏、甘肃和青海地区, 作品风格写实,技法主要是磨刻 。 西南地区岩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表现内容 主要是宗教活动,作品技法以红色涂画为主 。 东南沿海地区岩画:主要反映人类与出海活动 有关的事件,内容以抽象的图案为主,都采 用凿刻的技术。
将军崖岩画特点

将军崖岩画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唯一反映原 始农业部落社会生活的石刻画面;也是中 国汉族地区首次发现的岩画和年代最早的 岩画;还很可能是中国岩画中最为独特的 人面岩画的发源地
稷神崇拜 类岩画
连云港古属东夷少昊氏鸟图腾 氏族活动之域,周代为剡国所 辖,汉属东海郡,地处边远, 交通不便,人迹稀少,人民生 活十分困苦,更希望谷物神给 人以幸福。谷物何以会春青而 秋黄,何以会丰歉不均?大概 都是稷神在作怪吧。在原始人 看来,谷物也同人一样,有生 命、有思想、有父母、有子女, 一代传一代。人面与植物连成 一体,脸上又布满植物状纹饰, 显然,是把植物人格化了。九 面小人头绕一面大人头,俨然 一个大家族的子孙围着一位老 祖母。
宝贵的艺术语言–岩画
——浅谈岩画的分类
追溯岩画
先民们用岩画镢刻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
变迁中的美丽瞬间,描绘着大自然中的 生生不息,繁育绵延,传承着人类社会 发展的演变过程,人们踏着先人的足迹, 循着历史的浓烟,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 文化绵延的渊源。
岩画〔 Petroglyph 〕的定义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
大角鹿
大角鹿角上部呈扁
平形掌状,而这两 种动物在我国北方 生活于旧石器时代, 至新石器时代已经 灭绝

这幅图体现出阴山岩画 的题材和分部地点有一 定的规律性:野生动物 图像多出现在山巅岩石 上
鸵鸟和人面像
马鹿与飞燕
狩猎岩画
这幅猎鹿岩画充分显
露出创作者的心理动 机。整幅画面突出野 鹿的地位,它虽身中 数箭,却依然屹立不 动,体现出远古先民 对野鹿存有的巫术情 节。
村落类岩画
画面正中为以示村 落范围的椭圆形,其 间沿周围或正或侧或 倒描绘了干栏建筑十 余间,中心两座房屋 较大,近旁有两人正 在舂臼。村落以正中 为界,左侧房屋作轮 廓状描绘,右侧作涂 实,村落呈半阴半阳, 恰如夕阳西下时的山 寨景色。村落四周若 干表示道路的线条向 外延伸,众多人群从 道路上徐徐归来。画
战争类岩画
画面之人群有以弓箭 相向者,有徒手相交 搏斗者,有倒于地亡 伤者,表现了古代战 争的一个场面。古代 滇西地区部族间战争 频繁,滇西古代民族 以勇敢善战而着称。 画面表现的当是古代 部族之间一次重要战 争场景,得胜者以绘 画记録其事,以炫耀
战争类岩画2
人物类岩画
这是沧源岩画的经典 图像,称为“太阳人 和羽人”。画面所描 绘的二人均作双手平 举、一手持弓一手执 箭(或短棒)状,左 侧人物置身于一绘有 若干放射状短线的圆 周内,右侧人物则头 部佩戴长羽毛。学术 界一般解释为“太阳 人”和“羽人”。但 也有人认为是隐蔽于
舞蹈类岩画2
这是云南沧源第七地 点三区一幅斗象舞蹈 图,右面三只象鼻勾 连,似在争斗,象身 均不见,或已漫漶或 略而不画;左面八人 排成横队,高扬左臂 踏地而舞。有的头着 角状饰物或戴尖顶帽。 猎人因狩猎丰收踏地 而舞,或劳动归来大 家挽手踏地而舞,通
舞蹈类岩画3
在这一画面中,图中 人物手执兵器(同时也 是舞具)而舞 。这种具 有操练性质的舞蹈, 应是 史前舞蹈的主要 形式之一,具备相当 的仪式性和功利性。
北方以内蒙古阴山岩画为例

阴山岩画早在公元5世 纪时,就被北魏地理学 家郦道元所发现。他在 著名的《水经注》中作 了详细的记述。这些记 载是世界上对阴山岩画 最早的记录。
பைடு நூலகம்

岩画特点:阴山岩画的 艺术特色质朴、生动, 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岩画多以写实为基础, 记录了人类童年及各个 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 题材来源于自然,来源 于生活,再现作者亲身 所处的自然环境。在构 思、技巧和表现力诸方 面,均显示出作者敏锐 的观察力、朴实健康的
云南沧源地区岩画分类
画面内容多为狩猎、舞蹈、放牧、杂技、 战争、原始宗教、采集、建筑和村落等。 画面布局多采用图解、示意的形式处理空 间。图形描绘均作剪影式。人物和动物分 别严守正面律和侧面律,强调主观意趣。 表现方法以单线为主,或辅以平涂法表现 大块的形体。画面内容反映了一定的宗教 观念,作画的意图和功能具有明显的记事 性质。 岩画图形,可分为人物、器物、动物、房 屋、自然物、符号和手印七大类。
稷神崇拜 类岩画2
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将军崖南口,有一弧 形巨石,上刻有星相图和植物身人面形。 前者与天体崇拜有关,后者则疑为谷物 神崇拜的记录。这组植物身人面形共十 面,阴线刻成,刻痕断面呈U形,深约 1厘米,宽度在2至3厘米之间,线条粗 深圆滑,全无金属加工痕迹,估计是用 石器磨刻成的。十个人面形大小不等, 最大的一面高90厘米,宽110厘米,最 小的仅高18厘米、宽16厘米。最大的 人面形作老妪模样,双目眯成鱼形,额 头刻菱形双圈纹饰带,额头两边各有一 缕发辫形装饰,脸颊口鼻部位刻以交叉 网状线条,颇似鲸面。余九面双目皆成 圆球状,脸上亦布满网状纹,十个人面 形与地上草状物相连,均无耳朵,犹如 植物结出来的果实。人面与植物相连, 说明与植物崇拜有关,就像人面兽身与 动物崇拜有关一样。人面表示神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