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合集下载

人民日报·如何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日报·如何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一论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受到了全党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引起巨大反响,各地区各部门正在结合实际,制订方案,抓紧贯彻落实。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应该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而且要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人不学,不知义。

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没有这样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导,就不可能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限于基础教育,还应该深入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各个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

只有覆盖到所有教育平台,形成长效的教育机制,不断用各种方式和载体加以引导和熏,才能立德树人,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青少年有其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因此,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就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多用生动的形式、感人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需要形成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课程,以坚持不懈的德育和美育,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引导家庭和社会主动配合学校教育,让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学校的教育成果相辅相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国民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的养成不可或缺。

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都可以让青少年深刻领悟价值观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各类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社会活动基地,都可以让青少年将价值观融入日常学习生活里;网络、校园文化、学校周边人文环境,都可以使价值观鲜活地印刻在青少年的形象思维中。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小学教育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小学教育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小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先进文化的核心,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是贯穿于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

中小学教育教学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创新载体、活跃形式、丰富内涵,并贯穿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对班主任工作的推动作用,对各类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努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那么,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呢??一、校长在学校办学理念上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至关重要,它是学校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标杆,办什么样的学校,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最终要实现的办学目标是什么,这些都由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所决定,教学活动是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具体体现。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校办学理念中去,充分发挥其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形成共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每一位教师的灵魂,使之成为一种无形的动力和约束。

这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有德无识,不算人才;有才无德,也不是人才;唯有德才兼备,方可为人才。

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办学理念中,充分发挥其对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引领学校工作的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班主任育人工作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这24个字、三个层面的内涵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以为,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第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围绕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进行。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发展生产力是前提,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牢牢把握这个前提。

第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围绕当代中国的实际进行。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同一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也是当代中国的,因此必须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加以培育和践行。

当代中国的实际,有历史的实际,也有现实的实际。

历史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现实的实际就是我们正在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既要与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又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前者是现实的实际,后者是历史的实际。

离开了现实的实际,离开了时代的特色,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就不是今天的价值观;离开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的实际,培育出来的价值观,也不是我们的价值观。

只有立足现实和历史两个维度,培育和践行的价值观,才是我们的又是今天的价值观。

第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摘要现阶段民办‎高校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机,而怎么样在‎这个关键时‎机民办高校‎如何应该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一直都是值‎得民办高校‎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本文首先讨‎论如何立德‎树人,然后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方‎面研究,探讨了在民‎办高校如何‎在教书、育人全过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立德树‎人(一)要把明确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今后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做到立德树‎人要求教育‎事业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生‎存能力,而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

立德即使要‎求民办高校‎的工作人员‎能够树立德‎业,《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当我们看到‎我校一直把‎学生的行为‎规范纳入到‎学生综合考‎评的指标里‎面,我们感到十‎分欣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

舍己救人的‎“最美中学生‎”龚钰犇,剐蹭宝马后‎留言赔偿的‎扬州小伙徐‎砺寒……道德模范的‎力量远胜只‎知读书的考‎试状元。

(二)立德树人,入心为要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信息的‎包围,让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教育‎,或许能用分‎数“考出”高低,但无法将“德”字镌刻在孩‎子们心头。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三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三篇】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按照“中国情(情:国情、爱国情)------社会风--------公民行”的思路,设计了这一主题的内容。

力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去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让学生懂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力求通过本节课,将中考涉及到的与此主题相关的考点,依据考纲加以梳理;将涉及到的与此主题相关的社会热点进行整合、模拟练习,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二、有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粗浅解读 党的xx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三个倡导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责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和认同,使学生懂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考解题和答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分析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C);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A);培养正义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B)等等。

(完整word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完整word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人不学,不知义。

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怎样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教育改革中值得深入讨论的重要话题。

我们认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依据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用学生核心素养指导课程改革和教育评价,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途径。

一、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而如何将其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对当前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第一步。

(一)国际上核心素养研究的趋势与启示近年来,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教育标准的形式逐步发展变化,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逐渐代替了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

世界各国(地区)与国际组织相继构建了学生核心素养模型。

总结国际上核心素养研究的经验,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首先,以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当今教育领域的趋势。

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是从具体学科出发,按照学科教学规律规定了教育过程应该满足的标准,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学生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

基于这样的目的,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其次,价值取向上,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认为教育主要有两个目标:培育个体和教育国民。

各国的核心素养制定体现了明确的价值取向。

实施方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施方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施方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对于学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将其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设置1. 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中。

例如,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在历史课程中,通过学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教育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2. 开设素质教育课程,专门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可以开设公民教育、思想品德、法律与社会等素质教育课程,通过讨论、互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1. 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

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有经验的教育家开展培训,提升教师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2. 加强教师队伍的构建与管理。

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形成良好的教师培养与发展机制。

三、校园文化建设1. 建立校园核心价值观引领机制。

学校应制定相关制度和规定,激发学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加强组织引导,确保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与实践。

2.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主题班会、主题演讲比赛、德育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核心价值观,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四、家校合作共育1. 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

学校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定期组织家长会议,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 鼓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加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训,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评价机制改革1. 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4)

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4)

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摘要现阶段民办高校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机,而怎么样在这个关键时机民办高校如何应该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一直都是值得民办高校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本文首先讨论如何立德树人,然后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方面研究,探讨了在民办高校如何在教书、育人全过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立德树人(一)要把明确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今后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做到立德树人要求教育事业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生存能力,而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

立德即使要求民办高校的工作人员能够树立德业,《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当我们看到我校一直把学生的行为规范纳入到学生综合考评的指标里面,我们感到十分欣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

舍己救人的“最美中学生”龚钰犇,剐蹭宝马后留言赔偿的扬州小伙徐砺寒……道德模范的力量远胜只知读书的考试状元。

(二)立德树人,入心为要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信息的包围,让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教育,或许能用分数“考出”高低,但无法将“德”字镌刻在孩子们心头。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三)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有可能需要言传,但是德行必须要亲身教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含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含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单选题C1、“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主体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B.社会主义性质C.公民的德性和品格D.人民群众A2、()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A.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B.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C.全面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D.全面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C3、()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社会主义荣辱观D4、()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社会主义荣辱观B5、(),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定位,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富强、和谐、自由、敬业”A6、()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C7、()是公民个体道德化的摇篮。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C8、社会公德的内容不包括()。

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邻里团结D.遵纪守法D9、职业道德的内容不包括()。

A.爱岗敬业B.服务群众C.奉献社会D.保护环境A10、志愿服务,原指恭敬德交付、呈现,即不求回报地付出。

()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

A.奉献精神B.友爱精神C.互助精神D.进步精神B11、()是志愿服务的生力军,学校是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阵地。

A.广大党员干部B.青年C.共青团员D.社会知名人士C12、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项目之一是,每年的(),围绕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社会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

A.-3 月15 日B.-4 月8 日C.-3 月5 日D.-4 月5 日C13、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节期间,要突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主题,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节日氛围。

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三维路径

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三维路径

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三维路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立德树人”强调以德立人,树人以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确立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德”的科学内涵。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

如皋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

赴贵州支教不幸遇难的“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赵小亭、9岁捐髓救母的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黄周等,都是在这片教育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

我们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宽度、长度、高度三维出发,实施全面、全程、全员育人,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维路径宽度——实施全面育人如皋统筹课程教学、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着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覆盖。

一是课程育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是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

如皋以区域推进“生活德育”为抓手,研究制订各学段德育工作的目标体系和操作要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机融合到各学段课程中,形成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德育课程序列。

二是实践育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贵在知行统一,强化社会实践的养成不可或缺。

我们将充分发挥如皋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通用技术教育实验学校、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馆、东大街博物馆群、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等阵地的作用,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各类实践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实现个人价值信念与社会核心价值的同构。

三是文化育人。

教育,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旅行。

学校文化,外显为校园环境和教育行为,内隐的则是学校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

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期:2014-04-07 21:29:41.0●党员干部要走在前、作表率●切实履行职能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创新载体,开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境界●打造实践平台形成长效机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诚信是企业立业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进家庭01 党员干部要走在前、作表率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关键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基础在党组织的坚强保证。

我们将按照中央要求,结合组织部门职能,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抓,切实融入和贯彻到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教育培训。

我们将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同干部教育培训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干部头脑。

一是抓好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

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在各类班次和培训活动中,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教育,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和党风党纪教育。

把核心价值观融入选人用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二十字标准,不仅体现了新时期选人用人的鲜明价值取向,而且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等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落实“好干部”标准,鲜明体现“好干部”价值取向,引导广大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经得起党性作风的考验、道德品质的拷问。

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党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肩负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党员群众树立共同理想、弘扬社会新风和自觉抵制不良倾向的重任。

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作者:袁贵仁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年第03期编者按: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里所倡导的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准确概括。

在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本期关注》我们聚焦这一问题,围绕学校和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来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推动全社会做到知行统一,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合力。

教育部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结合实际,系统谋划,创新途径,扎实推进,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第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

研究制定《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分学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文化教育。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

第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

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明确每一名青少年在校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要求,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

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

第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将学生诚信表现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记进学生成长记录。

立德树人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书育人

立德树人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书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现阶段民办高校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机,而怎么样在这个关键时机民办高校如何应该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一直都是值得民办高校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本文首先讨论如何立德树人,然后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方面研究,探讨了在民办高校如何在教书、育人全过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立德树人(一)要把明确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今后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做到立德树人要求教育事业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生存能力,而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

立德即使要求民办高校的工作人员能够树立德业,《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当我们看到我校一直把学生的行为规范纳入到学生综合考评的指标里面,我们感到十分欣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

舍己救人的“最美中学生”龚钰犇,剐蹭宝马后留言赔偿的扬州小伙徐砺寒……道德模范的力量远胜只知读书的考试状元。

(二)立德树人,入心为要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信息的包围,让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教育,或许能用分数“考出”高低,但无法将“德”字镌刻在孩子们心头。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三)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有可能需要言传,但是德行必须要亲身教导。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选多篇)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选多篇)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选多篇)尊敬的党支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不可能是朝夕之功。

从历史上看,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发育成熟用了上千年,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从提出到确立用了几百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赢得亿万群众也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要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举措,作为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千秋基业,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扎扎实实加以推进。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作用、科学内涵等的认识。

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人们的价值期盼,深入研究当前社会存在的价值共识和主要分歧,进一步明确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将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分步实施,脚踏实地加以推进。

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蕴含的价值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许多思想理念、价值观念、方针原则,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价值追求,体现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新探索和最新认知,其中许多已经为广大群众所熟知、所接受。

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研究,把那些最富有时代精神、最富有实践特色、最富有旺盛人气的价值理念挖掘整理出来,使其成为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厚的理论根基。

谈谈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_学习心得体会_

谈谈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_学习心得体会_

谈谈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一论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受到了全党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引起巨大反响,各地区各部门正在结合实际,制订方案,抓紧贯彻落实。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应该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而且要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人不学,不知义。

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没有这样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导,就不可能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限于基础教育,还应该深入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各个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

只有覆盖到所有教育平台,形成长效的教育机制,不断用各种方式和载体加以引导和熏陶,才能立德树人,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青少年有其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因此,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就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多用生动的形式、感人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需要形成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课程,以坚持不懈的德育和美育,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引导家庭和社会主动配合学校教育,让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学校的教育成果相辅相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国民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的养成不可或缺。

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都可以让青少年深刻领悟价值观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各类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社会活动基地,都可以让青少年将价值观融入日常学习生活里;网络、校园文化、学校周边人文环境,都可以使价值观鲜活地印刻在青少年的形象思维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试题库100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试题库100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题库(100题)一、填空题(15题)1.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精髓。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3.增强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4.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5.爱国主义教育要抓住广大青少年这个重点。

6.倡导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为主要容的职业道德。

7.近年来,西方霸权主义文化表现越来越强烈,甚至掌握和垄断着国际话语权。

他们一直宣传所谓的“普世价值”,侵略他国文化。

8.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属于社会层面容。

11.大力整治交通秩序。

全面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大力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自觉摒弃六大交通陋习。

12.志愿服务以自愿、无偿为前提,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

. 学习.资料.13.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_是我国党和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富强、、文明、和谐属于国家层面容。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属于公民个人层面容。

二、选择题(22题)1.先时期就提出了“和而不同”、“和合中庸”、“政通人和”、“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等丰富多彩、意蕴深远的______理念(A)A、重和谐B、重伦理C、重民本D、重爱国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3.______________,是我们党面对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一个基本原则。

(C)A、听任多样化的无序发展B、允许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泛滥C、尊重差异,包容多样D、兼收并蓄4.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________文明的重要标志。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训心得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训心得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里所倡导的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准确概括。

在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围绕学校和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来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推动全社会做到知行统一,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合力。

我们从学习培训中已经明确,教育部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结合实际,系统谋划,创新途径,扎实推进,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第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培训中提到: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

研究制定《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分学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文化教育。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

第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

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明确每一名青少年在校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要求,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

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

第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将学生诚信表现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记进学生成长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受到了全党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引起巨大反响,各地区各部门正在结合实际,制订方案,抓紧贯彻落实。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应该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而且要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人不学,不知义。

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没有这样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导,就不可能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限于基础教育,还应该深入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各个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

只有覆盖到所有教育平台,形成长效的教育机制,不断用各种方式和载体加以引导和熏陶,才能立德树人,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青少年有其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因此,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就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多用生动的形式、感人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需要形成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课程,以坚持不懈的德育和美育,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引导家庭和社会主动配合学校教育,让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学校的教育成果相辅相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国民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的养成不可或缺。

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都可以让青少年深刻领悟价值观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各类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社会活动基地,都可以让青少年将价值观融入日
常学习生活里;网络、校园文化、学校周边人文环境,都可以使价值观鲜活地印刻在青少年的形象思维中。

因此,注重实践教育、开发实践课程、让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连,建设有情操有品位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国民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师德高尚,如果老师、校长的品德低劣,培育核心价值观便无从谈起。

为此,必须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作为教师聘任和考核的首要标准。

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做到“五个融入”
对于中小学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体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心智特点和成长环境,在此前提下,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机制,具体地说要做到“五个融入”。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课堂教学中。

现在的中小学校,都开展了相应的德育课程。

因而德育课程应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具体地说,要按照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充分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课堂的工作。

同时,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也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机制的组成部分。

在语文、历史、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构建目标明确、内容科学、结构合理、学段衔接、循序渐进的学科德育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当中。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学校管理中。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到行政管理当中。

学校领导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入意识,落实管理育人的责任,提高管理育人的质量。

具体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在制订学校工作计划、规章制度中有时间、有空间;在设计始业教育、学期结束和重大节假日活动中有内容、有形式;在开展各项工作检查、评比总结中有指标、有分值。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到服务育人上。

广大教职员工一要知晓内容,二要认同践行,三要关注细节,四要言传身教,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再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到班主任工作中。

中小学的班主任教师在学生中享有威望,无论是日常教育管理还是
具体问题的解决,无论是常规教育引导还是突发事件的处理,无论是面向全体还是针对个体,都要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和文化氛围。

具体地说,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比如校园的整体布局,要体现文化内涵,体现文化育人的要求。

校园的一砖一木,一角一景,都要对孩子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让孩子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生机、活力,从而愉情冶性、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其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

一方面学校要总结提炼各自的办学特色和文化特色,让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制度设计、教学安排成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物质载体与传播机制;另一方面,要努力创建和睦相处的校园人际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要体现在领导、教师、员工、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行动上,因此,和谐向上的人际关系与团结友爱的行动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

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学生生活和成长的港湾,也是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因此,家庭教育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机制。

在家庭教育中,道德责任与道德意识的培养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

作为孩子教育的第一示范人,家长的责任意识到位与否,将直接影响孩子道德自我的成长。

家长要擅于引导孩子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道德细节做起,做到心中装小事、眼中看小事、口头评小事、行动做小事;帮助他们在生活起居、家务劳动、尊老爱幼等各个方面和每件小事上都要扬荣抑耻,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自我。

第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社会实践。

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形式,是中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各类学校要确保开展社会实践的课时,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目标体系,并把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要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和社会资源,充分发动学校和社会两股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局面。

地方党委政府应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行业,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等,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基地,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走出校园,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