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的消费信用制度论文

合集下载

课题研究论文: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课题研究论文: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109411 农村研究论文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11-02信贷管理是农村信用社整体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加强其信贷管理,控制风险的发生,有助于推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但结合实际,却发现现状下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信贷业务操作及各项政策制度落实方面。

[1]为了使农村信用社会信贷管理得到有效强化,现对“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意义重大。

一、农村信用社相关内容概述(一)农村信用社定义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属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之一。

当中,存款为负债,而贷款则为主要的资产,此外其中间业务则为转账结算的办理。

农村信用社以直接的方式参与进了存款货币创造价值的过程当中。

农村信用社最为突出的是“合作”,经合作机构将个人资金筹集,实现互帮互助,并最终使其存贷业务以及贷款业务活动得到有效开展。

[2]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和农村、农民经济密不可分。

因农业生产是分季节性的,所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便有所差异,基于此状况,贷款的数量、规模均会受到影响,因此农民往往很难获得贷款方面的支持。

但从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经济生活考虑,又不得不为农民解决资金上的问题,为此农村信用社的成立及发展便对农民农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体上而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农民经济发展有着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联系性。

(二)农村信用社特点第一,由农户及农村其他个人集资组合而成,作为一种合作式的金融组织,主要遵循“互帮互助”的原则。

当中的业务经营,则是通过民主选举,进而让社员所指派的人员进行经营及管理,并且需要对社员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外,社员代表大会是农村信用社的最高权利机构。

第二,基于农村信用社中,其主要资源来源于:其一,合作社成员所缴纳的股金;其二,合作社成员存留下来的公积金;其三,合作社成员所吸收到的存款。

信用风险管理分析论文(共4篇)

信用风险管理分析论文(共4篇)

信用风险管理分析论文(共4篇)第1篇:网络时代众筹融资的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1引言随着全民网络化的逐步实现,传统金融业开始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实现自身经营模式的改革,而作为其中重要一环的众筹融资也从中受益。

2014年12月,中国证券协会发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方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标志着中国的股权众筹融资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监督与管理。

在2015年7月由国家多部门共同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表明了目前中国的众筹融资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创新模式,其发展理应受到鼓励与保护。

中国的众筹融资起步相较欧美略晚,但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浪潮,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根据《2015年中国众筹市场发展报告》,中国目前有数十家家登记在案的众筹平台。

其中包括天使汇、京东众筹、淘宝众筹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众筹平台。

报告选取了2014年全国规模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13家众筹融资平台,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得出,截止到2014年底,该13家互联网众筹融资平台总共产生融资项目达到9088起,涉及众筹融资金额达到13.81亿人民币。

众筹融资模式高速发展的背后,其背后所潜在的信用风险却不能被忽视,相对于已经构建起完整信用风险应对机制的传统金融业,依托于互联网存在的网络众筹融资一再简化融资程序,降低融资难度后,其信用风险也凸显出来,同时由于互联网的高覆盖率,高关联性,一旦发生信用风险,其后果将是难以设想的,必定会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

所以必须在了解潜在信用风险的前提下,提前构建可行的预防机制,确保众筹融资的健康发展。

2我国众筹融资存在的信用风险长久以来,传统的融资业务一直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信用风险领域之一,即便是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如风险定价、风险评估、征信体系建立之后,信用风险管理依旧是一大难题。

受到融资结构不合理,信息不对称以及主观性影响,每年仍有大量的贷款无法按期收回。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构建策略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构建策略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构建策略论文报告:我国个人信用体系构建策略一、背景分析二、我国现状分析1、现有信用体系2、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三、国外经验借鉴1、美国个人信用体系2、缅甸个人信用体系四、构建个人信用体系的思路1、政府引导作用2、行业标准建设3、信息共享机制的完善4、社会信用积分体系的搭建五、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实施途径1、数据收集和整合2、建立信用监控机制3、技术手段的应用六、结论和建议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对市场化和企业化的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焦点,社会信用体系也在我国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应用也使得建设个人信用体系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如个人信用信息缺少、信息共享不足、信用评价标准不统一等。

二、我国现状分析1.现有信用体系目前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构架并不完善。

主要的信用体系包括:金融信用信息系统、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个人征信数据系统等。

在这些信用体系中,金融信用信息系统是覆盖面较广的一个体系,建立了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息采集和信用评估体系。

但其他行业的信用体系缺失、尚未关联互通,导致了个人信用排名不够准确、信用记录不够全面等问题。

2.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中,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数据来源单一。

目前大部分因素,如银行、信用卡等金融机构以及房地产、交通、医疗等领域均有自身的信用体系,虽然已经有部分数据可以互通,但还未形成信用数据全面共享的机制,数据来源单一。

(2)评价标准不一。

不同领域有不同的信用评价标准和要求,尚未形成普遍认可的标准。

(3)信息共享不足。

信用信息的共享是实现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不同机构之间尚未形成有效互信机制,信息共享不足。

(4)缺乏监管机制。

在我国,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机制,加上个人信用体系核心数据的管理机构多数为商业机构,对于整个个人信用评估的科学与正确性没有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

论构建我国个人纳税信用管理体系

论构建我国个人纳税信用管理体系

论构建我国个人纳税信用管理体系程剑东(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税收信用管理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个人纳税信用又是个人信用的重要表现,因而加强个人纳税信用管理对于提升社会信用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论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个人纳税信用管理的必要性,借鉴国外个人纳税信用管理的先进经验,探讨构建我国个人税收信用管理体系的路径,力求为具体实践提供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个人;纳税;信用;管理体系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21)01-0116-03On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al tax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Cheng Jiandong(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Jinshen College,Nanjing,Jiangsu,210023)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the fun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Tax credit management is the main way to construct social credit system,and personal tax credit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personal credit.There-fore,strengthening personal tax credit managemen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social credit level.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personal tax credit management in China at present,uses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oreign personal tax credit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explores the path of building personal tax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and strives to provid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specific prac­tice.Key words:personal;tax;credit;management system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的实施,对于加快完善面向个人的纳税信用管理明确了新的要求。

关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论文关键词:诚信制度个人信用制度诚信法律法规体系论文摘要:加强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一个诚实守信、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既是国家兴旺发达的要求,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继承我国诚信建设的优良传统,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建立现代诚信制度,完善诚信机制和服务体系入手,通过优化环境、健全法制、加强宣传教育等环节营造诚实守信、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迫切任务。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社会具备了长期稳定发展的经济环境,也为现代诚信的不断成长孕育了适宜土壤。

我们的社会已经和正在经历着市场经济初期的诚信危机、秩序混乱阶段,企业、个人和政府都已经厌倦了无序、失信的纷乱生活,出现了对诚信的强烈企盼,开始把发展目标指向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一、以制度建设为先导,为诚信建设搭建运作框架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上反面。

”[1]对于诚信建设而言也是如此,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第一,政府要率先推进诚信制度建设。

政府推动诚信制度建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的诚信制度建设,包括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和失信惩戒等。

前者包括公文公开、新闻发布、网络查询等的规定,后者则是指公开道歉、经济赔偿等对失信行为的制裁性规定。

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设,政府要制定市场准入、失信约束和处罚机制,建立信用评估准则、评估方法和管理办法等符合市场规律的诚信体系的“游戏规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诚信体系建设。

当前,要以企业和个人征信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全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把分散在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信用数据加以整合,化零为整,发挥整体效用。

尽快制定、完善和推进数据库结构和标准,信用数据格式、内容、指标和标识标准等的统一,数据库技术支持软件的相互兼容等,实现各部门、地区和企业的信用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即时交换和共享。

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

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

摘要摘要内容: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很快,贷款的高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知名度,增强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金融机构,它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是农商行的基础和管理的重心环节,也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个人消费信贷的经营直接关系到银行整体经营的成败。

因此,本文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个人信贷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从整体的角度,认识农村商业银行个人信贷的现状及特点。

按照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系统方法思路,对农商行消费信贷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个人信贷;解决对策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我国的消费信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经过长足的发展,如今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1997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是我国信贷业务发展的萌芽时期,业务发展较为缓慢,规模较小,品种也比较单一。

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尚不完善,低水平的消费经济状态使得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当时并不受关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冲击,导致对外出口降低,内需不足,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处于“内忧外患”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的刺激经济措施。

关于消费信贷业务的措施与办法也相继出台。

自此,消费信贷业务开始在金融领域和这个经济体系的发展中逐渐办起更加重要的角色。

从意义来看,个人消费信贷使得银行的信贷结构更加多样化,增加了银行信贷的发展空间,使得银行的获利渠道增加。

另外,还有利于刺激消费,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内需,从而形成以生产带动消费,再以消费带动生产的良性循环,并促使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个人消费信贷将有不可限量的发展空间。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学者贾波、栗勒2011年谈到了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他们认为,中国个人消费信贷是在二十世纪中叶开始试点的,从90年代末开始快速发展。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论文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论文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论文一、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现状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至今,业务范围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扩大,主要包括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存单质押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旅游贷款等业务。

有的金融机构还开展了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个人综合授信额度贷款等业务。

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为24127亿元,是1997年的140.3倍。

但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普遍存在着消费信贷总体规模仍然偏低、消费信贷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贷款占绝对比例的现象。

在我国,随着消费信贷的逐年发展,制约该项业务发展的风险也逐步暴露和突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消费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款人风险。

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尚未完全货币化,收入来源多样化,透明度低,使得实际收入与名义收入差距很大。

而且借款人提供的资料只能表明当期情况,社会化保障程度不高的现实又使得未来预期支出变得不可测,很难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来确认未来的状况,因而贷款期越长,发生变故的几率越大。

再加上现在社会部门间信息沟通共享渠道不畅,没有个人信用劣迹的记录,则无从判断借款人的资信程度,也没有个人破产的制度,这给许多信用意识薄弱的借款人留下了可乘之机,因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无法彻底解决。

借款人的多头贷款、故意不还款或是恶意透支在目前个人信用体制不健全的状况下使得银行信息不对称,防范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消费者和银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由于缺乏个人信用制度,银行在监管客户的风险防范方面产生难度,信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

据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利用征信系统即个人信用制度,大银行客户的违约率可减少41%,小银行可减少78%,因此我国有必要先在制度上弥补这一空缺。

论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问题及对策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论论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问题及对策学生:王立强学号:************专业:12 春金融学******学校代码:10248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二零一四三月毕业论文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包括接受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缴纳毕业论文重新学习费、不能按时获得毕业证书等),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作者签名:王立强日期:2014年3月23日论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也不断提高,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

但在我国个人消费信道市场不断扩张的同时,个人消费信贷存在的风险和漏洞也不断显现,这些风险如果不加以重视,则会阻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导出这一业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实际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对策;On personal consumption credit in China: Problems andCountermeasures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income level and spending ability of residents are also rising, the personal consumption credit business is booming. But at the same time, some personal consumption credit risks and vulnerabilities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with the expansion in consumer credit market of our country if you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se risks it will hinde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consumption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In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status of China's consumer credit business, exports the risks that ex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business then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and methods.[keywords] Commercial Bank; personal consumption credit; risk, Countermeasure论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问题及对策目录毕业论文声明 (2)摘要 (3)ABSTRACT (4)目录 (5)第一章论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现状 (6)第二章个人消费信贷的概述和好处 (7)2.1 个人消费信贷的概述 (7)2.2 发展个人信贷的好处 (8)第三章发展个人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 (8)3.1国家政策方面的问题 (8)3.2商业银行方面的问题 (9)3.3商业银行方面的问题 (9)3.4提供消费信贷的机构偏少 (10)3.5在我国为公民提供个人消费信贷的机构偏少 (11)3.6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12)第四章关于我国消费信贷管理的对策 (12)4.1加强完善央行征信系统 (12)4.2规范个人贷款业务行为,加强个人贷款业务审慎经营管理 (12)4.3坚持保证、抵押、质押的贷款担保制度 (13)4.4建立全面的个人消费信贷法律体系 (13)4.5加强对农村个人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 (13)第五章总结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第一章论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现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及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家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尤其是个人金融业务的竞争日趋激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论文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论文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论文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与中国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最密切联系的一部法律,该法自1993年10月颁布实施以来,在唤醒消费者权益自我保护意识、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立法进程、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重大社会问题。

本文从分析消费者问题出现的成因,消费者保护运动立法的发展,促进了有关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发展来解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精神。

在本法的价值取向及其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中无不体现着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对经营者义务的约束。

维护消费者利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精神。

消费者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1、科学技术高度化;2、经营扩大化;3、产销过程与流通机构复杂化;4、不正当竞争行为多样化;5、消费者信用低质化;6、消费者团体意识淡薄化;7、法律制度不健全。

在本法的价值取向及其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中无不体现着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对经营者义务的约束,其主要包括:安全价值、公平交易价值、福利价值。

维护消费者利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精神。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基本精神消费者问题消费者保护运动价值取向改革开放十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经历了从短缺经济到买方市场再到消费社会、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折;我们经历了从无法可依到十年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以及之后一系列相关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

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在十几年的时间发生过如此巨大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而这种变化同时也将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行为的差距迅速拉大。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精神主旨所谓的消费者权益是指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在某种商品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下,消费者在进行具体消费行为和完成具体消费过程时所享受的权利和利益的总和。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大众的消费理念逐渐从“储蓄消费”向“信贷消费”转型,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迎来快速发展期。

从目前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状况看,由于缺乏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影响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良性发展。

因此,未来如何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策略,优化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状况出发,重点分析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的特点和产生原因,提出具体风险控制策略。

关键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策略;法律法规在目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受信贷业务市场环境、立法制度和政策监管等因素影响,个人信贷业务存在多种风险,影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良性发展。

为此,要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借鉴欧美国家发展经验,积极推进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机制建设。

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状况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看,目前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占金融机构消费贷款比重虽然上升较快,但与西方欧美国家相比,该比重仍然较低。

我国大众大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方式相对单一,房贷、车贷所占比重较大,信用卡消费比例较低。

从地域分布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和城镇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金融市场仍然存在较大潜力。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办理,随着互联网金融企业不断发展,目前部分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也为大众提供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并凭借手续简单、审核便捷,迅速占领了大量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最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旗下的“花呗”“借呗”。

我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勤俭节约”,借贷型消费模式与大众传统消费心理及消费习惯之间仍然存在一定距离。

随着互联网金融经济不断发展,加上大众消费理念不断多元,当前多数人的收入无法满足消费需求,未来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将呈现“几何级”增长。

从目前市场上所提供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类型看,品种相对较少,暂无法有效满足消费者个人对信贷业务的层次化需求,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将有极大市场发展潜力。

面对庞大的信贷业务需求,各大银行、相关金融机构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服务方案,受市场竞争、客户至上等因素影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普遍存在监管不足、个人征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引发新的消费信贷风险。

健全消费信贷机制论文

健全消费信贷机制论文

健全消费信贷机制论文【正文】作为消费信用形式之一的消费信贷,是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贷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信贷手段促进消费品购销的重要方式。

提供信用的债权人是商业银行,接受信用的债务人是个人消费者。

消费信贷作为一种人为刺激个人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发展的手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999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再次强调将允许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试办一些信贷业务新品种,真正“把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响应号召,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根据自身特点,在消费信贷品种和对象以及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余地:如建设银行准备将消费信贷与住房开发挂起钩来;中国银行着眼于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和教育助学贷款等业务新品种的开发与推广;农业银行在研究如何把消费信贷推向农村;交通银行成立了个人消费信贷处,专司消费信贷业务。

可以预见,我国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如何加强消费信贷法制管理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一、推进消费信贷的法制障碍目前影响消费信贷推进的法律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无法可依为推进消费信贷业务的展开,各家商业银行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服务办法,但这些管理规范和服务办法并不当然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目前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以及居民个人申请消费信贷基本上仍是沿用《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借款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消费信贷作为银行的一项零售业务,其业务规则自有其独特性,但由于目前我国在消费信贷方面还没有专门的保护消费者、销货商和金融机构三方权益的法律法规,导致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消费信贷中的广告不真实。

销货商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银行为了推销自己的信贷品种,往往以夸大其辞的广告引诱消费者;有的广告甚至会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这样一种感觉:现在不拥有某商品将是一种罪过;有的广告名不副实,给消费者一种误导,等接受了商品或服务后,才发现大上其当。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对策研究论文一、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信贷业务需求不断增加,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业务品种不断增多。

商业银行针对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推出了多种消费信贷产品,如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等。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消费信贷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然而,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业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风险控制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对策为了推动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个对策: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

同时,要加强客户信用评估,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标准,避免不良贷款的产生。

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黏性。

商业银行应该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客户服务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

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增加服务渠道等措施,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要加强与客户的互动和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消费信贷产品。

推动创新发展,拓展业务领域。

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推动消费信贷业务的创新发展,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

例如,可以开展线上消费信贷业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

同时,可以拓展消费信贷业务领域,如发展绿色消费信贷、文化消费信贷等,以满足消费者更加多样化的需求。

加强合作与共赢,构建良好生态圈。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商家等合作,共同构建消费信贷生态圈。

通过共享资源、互利共赢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消费信贷服务。

同时,要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消费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于信用的金融学论文

关于信用的金融学论文

关于信用的金融学论文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信用的金融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前社会下金融信用研究论文内容摘要、金融信用是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一环。

但是,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恶意逃废债行为,以至银行不良资产总量居高不下,金融信用现状不容乐观。

本文从分析金融信用的概念入手,指出金融信用不是国家(政府)信用,而是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整合,进而分析了金融信用缺失的社会、经济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信用征信法金融论坛信用交易环境重建信用秩序金融诈骗金融体系信用资源金融环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存在和正常运转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信用。

但近年来,金融环境中信用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企业和个人逃废债务蒙受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信用经济成了“赖帐经济”;因为三角债和现金交易,增加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三角债和多角债的大量存在直接阻滞了信用链条。

有的地方政府从狭隘的地方利益考虑,在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过程中推波助澜,使得银行在债权债务诉讼中“胜诉率高、执行率低”。

金融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经济状况的集中反映点以及经济发展中矛盾和风险的反映点。

因此,金融信用环境的恶化在严重影响金融业的同时,也直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快速发展,重建金融信用环境,整治金融秩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本文拟从金融信用的概念入手,走出将金融信用等同于国家信用的误区,进而分析金融信用缺失的社会经济根源,并对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信用体系提出建议。

一、金融信用的本质在西方,“信用”是一个纯经济学概念。

它表示价值交换滞后产生的活动,主要体现为商业领域,金融领域和流通领域赊销,信贷等交易行为。

简言之,即是对借的偿还。

金融业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从产生伊始,就和信用相伴相生。

对于金融业而言,金融信用在金融业的资产中无可置疑的占有首要地位。

正如一位银行家所言、“信用是银行的生存之本”,金融信用作为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方面是银行必须确保存款人自由取款,另一方面需要贷款人确保按时、如数还本付息,缺一不可。

信用卡对生活中人们的影响论文

信用卡对生活中人们的影响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服务的普及,信用卡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工具,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信用卡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还对社会经济、个人财务乃至心理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信用卡对生活中人们的影响,并提出合理使用信用卡的建议。

一、引言信用卡作为银行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支付工具,为持卡人提供了一定的信用额度,允许其先消费后还款。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信用卡的普及率逐年上升。

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不仅便利了人们的支付行为,还对社会经济和个人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信用卡对消费行为的影响1.放大心理账户效应:信用卡的提前支付功能放大了消费者的心理账户效应,使得人们在购买时感觉不到现金的即时减少,从而增强了消费乐趣和购买动机12。

2.刺激消费需求:银行通过积分兑换、优惠活动等手段引导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支付,刺激了消费需求,有时也导致盲目购物和不必要的消费12。

3.增强购买力:信用卡允许透支一定金额的现金,且还款期限相对较长,为现代消费创造了条件,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力12。

4.套现行为的出现:信用卡的套现功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人的资金问题,但也助长了非法套现行为,影响了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12。

三、信用卡对个人财务的影响1.增加负债风险:若持卡人无法按时还款,将产生高额的利息和滞纳金,增加个人负债风险3。

2.影响信用记录:信用卡逾期还款会损害个人信用记录,影响未来在金融机构的借贷能力3。

3.促进理财意识:合理使用信用卡可以提高个人的理财能力,通过积分兑换、优惠活动等方式实现财务增值2。

四、信用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促进消费增长:信用卡的普及刺激了消费需求,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销售,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4。

2.完善金融体系: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完善了我国的金融体系,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活力4。

3.带来金融风险:信用卡市场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如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需要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3。

以信用为题的议论文精选五篇

以信用为题的议论文精选五篇

以信用为题的议论文精选五篇无诚则无德,无信事难成,当今社会,没有一项事业能够建立在无诚无信的沙滩之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关于以信用为题的议论文精选五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七年级关于以信用为题的议论文精选五篇(一)我国流传着许多有关诚信的名言,如“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

”“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

”“言必信,行必果。

”等等。

的确,诚信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失掉了别人对自己最基本的信任,我们岂不是会成为人人避之的独行者?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数不胜数的诚信的人有如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赢得世人尊敬;季札挂剑了却徐国国君心愿,被传为千古佳话。

时空变幻,可诚信依然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许多伟人也是诚信的坚守者和力行者。

宋庆龄任国家副主席的时候,有一次许诺幼儿园的孩子们“六一”要去看望他们,但“六一”那天天气突变,倾盆大雨下个不停,老师和孩子们都以为她不会去了。

可到了约定的时间,宋庆龄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孩子们兴奋不已,也感动的留下了眼泪,事后她说:“既然我说了,就得守信。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诚信这一美德却被一些人逐步淡忘和遗失。

君不见,为了牟取暴利,商家们给猪肉注水,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君不见,屡见不鲜的假烟假酒,毒大米,劣质奶粉,黑心棉,摧残了多少鲜活的生命!面对那些层出不穷的骗子,防不胜防的骗术,以假乱真的产品,在善良人们无奈与无助的背后,更可怕的,是整个社会诚实守信的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不要漠然地说这些与我无关,与同学约好时间却没有准时出现,在考场抄袭作弊,毕业后迟迟不偿还助学贷款,这些难道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吗?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说与我无关?也许你还会说,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到了作大事的时候,我自然会讲诚信。

殊不知,高尚的品德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修养而成,在小事面前尚不能以诚信严格律己,何谈大事?一种在小事中养成的惯性只会让我们在背离诚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关于中国经济论文5000字

有关于中国经济论文5000字

有关于中国经济论文5000字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

总体看,未来十年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随着几亿人进入城市,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国经济论文5000字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经济论文5000字篇1试谈中国经济向何处去一、国际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国际环境如何影响我国经济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出现,并迅速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

受此影响,中国政府不得已注入4万亿人民币拉动内需以维持经济增长。

此次经济危机的出现至今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更为准确的讲,中国制造业中对外出口企业在此次危机中“受伤”颇深。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速度减缓是一个大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这艘经济巨轮应驶向何处?事关国家发展前途和民族复兴大计,不得不令人深思。

(二)如何应对及解决之法1.个人所得税改革。

税收体制改革也当提上日程,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个人所得税改革。

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是采取分类征收方式征收的。

当然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我国公民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民众纳税意识淡薄等情况下,税务管理部门对个人收入的来源渠道无法有效进行监控,这样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能够保证国家财政税收。

对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从而提高政府在兴办大型公共事业工程方面的财政能力是有帮助的。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人失业保险、工伤意外保险、医疗保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建立企业职工子女升学保障制度等,应该建立国家公费医疗体系,使老百姓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为社会民众免去后顾之忧。

鼓励消费、扩大内需只有在这些前提条件下才不是空话。

如此,既能够提高居民消费效用,又能扩大社会消费和增加社会生产,使得社会生产-消费-生产-消费这样的良序循环能够不断进行下去。

二、影响经济发展的国内因素(一)环境因素生态环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调查课题:关于我国的消费信用现状学院:专业(层次):年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摘要我国消费信贷1998年才开始起步。

消费信贷的开展并不尽人意,与社会良好的意愿形成强烈的反差。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个人消费信用制度的缺乏。

因此,建立个人消费信用制度对我们来说已经迫在眉睫。

我国消费信贷起步很晚,直到1998年,为刺激内需,中央决定加速发展消费信贷,人民银行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信贷的政策。

然而,消费信贷的开展并不尽人意,与社会良好的意愿形成强烈的反差。

在很多地方,呈现出一种观望咨询多,银行宣传解释多,而实际借款人少的现象。

究其原因,除了贷款需求方消费意愿不强,负债消费观念尚未形成等原因之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个人消费信用制度的缺乏。

因此,建立个人消费信用制度对我们来说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消费信用制度信用保证保险ABSTRACTChina's consumer credit began to start in 1998.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mer credit and unsatisfactory, with sharp contrast to the social good will. One important factor is the lack of personal consumption credit system.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personal consumption credit system is imminent for us. Consumer credit in China started late, until 1998, to stimulate domestic demand, the central decide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mer credit,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promote consumer credit in succession.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mer credit and unsatisfactory, with sharp contrast to the social good will. In many places, presents a wait-and-see consultation, the bank explained, and the actual borrowers less phenomenon. Investigate its reason, in addition to loan demand willingness to spend is not strong, the liabilities consumption idea has not been formed, the reason, one important factor is the lack of personal consumption credit system.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personal consumption credit system is imminent for us.Keyword:Credit system of credit guarantee insurance目录摘要 (3)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33)1 个人信用制度释义及其主要内容 (1)1.1个人身份证明和个人社会档案 (1)1.2个人银行账户和收入来源 (1)1.3个人保险保障情况 (1)1.4.个人信用记载 (1)1.5个人其他资产的构成 (1)1.6个人债务情况 (1)2 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2)2.1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源 (2)2.2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 (2)2.3 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2)2.4 借款人多头贷款或透支,导致信贷风险上升 (3)2.5 利率尚未市场化,消费信贷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 (3)2.6 指令性发放消费信贷,形成巨大的风险隐患 (3)3 开展消费信用保证保险是解决消费信贷问题的重要途径 (3)3.1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信用保证保险发展的环境 (4)3.2政策性、商业性保险同步发展 (4)结论 (5)1 个人信用制度释义及其主要内容个人信用是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个人为取得某种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权(使用权)做出的偿还承诺和偿还行为。

它不再仅仅是靠过去所依据的劳动合同来提供劳动力和获取报酬,也不再仅仅通过银行的存、取款来达到消费的目的,而是利用起个人信用来达到消费和经营的目的。

个人消费信用制度作为开展消费信贷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和个人社会档案、个人银行账户和收入来源、个人保险保障情况、个人信用记载、个人其他资产构成以及个人债务情况等六个部分。

1.1个人身份证明和个人社会档此项内容主要是方便银行对借款人真实身份、社会关系和社会经历等基本情况的一般把握。

1.2个人银行账户和收入来源银行所发放的任何一笔贷款,都基于对借款人运用第一还款来源的预期,就个人而言,现金收入即为第一还款来源。

1.3个人保险保障情况由于个人消费贷款的期限较长,不可控的因素较多,银行和贷款人都在寻求第三方保障。

当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由保险公司偿还贷款,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消费信贷的安全性。

1.4个人信用记载通过借款人历次借款活动的连续纪录,以观察其是否有良好的还款意愿,是否有恶意拖欠或赖帐等恶劣倾向。

1.5个人其他资产的构成银行掌握个人的全部资产,既可在贷款时选择合适的抵押品,又可对借款人的偿还有一个全面的判断。

1.6个人债务情况商业银行在考虑贷款时,还应适当考虑借款人的负债情况。

如果借款人负债比例过高,无法通过正常途径保证贷款的安全性,那么银行就不应发放贷款。

2 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风险分析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住房信贷、汽车信贷、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业务迅速发展。

随着消费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

2.1.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源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

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采用当面对证或上门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不能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2.2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更缺乏消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对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资料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表现,有无违法纪录,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3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在我国,虽然“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在“同情弱者”的文化背景下,我国实践中常常发生“欠债有理”的现象,一些法律法规中似乎也有“维护债务人权益”的倾向。

由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比较分散,均是消费者个人,并且贷款金额小、笔数多,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又不健全,特别是在个人贷款的担保方面缺乏法律规范,风险控制难以落实。

2.4借款人多头贷款或透支,导致信贷风险上升随着国内金融业务的广泛交叉,借款人可以多头贷款。

但同时一些借款人利用商业银行之间信贷信息交流不畅的缺陷,重复抵押贷款、逃废债现象时有发生,信贷风险增大。

2.5利率尚未市场化,消费信贷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消费贷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客户分散且数量大、客户风险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对不同客户群应采取不同的利率定价,以实现贷款风险收益的最大化。

但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尚处于管制阶段,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差别定价的贷款策略,增加对高风险客户贷款的风险贴水,从而不能有效地降低消费贷款的平均损失率。

2.6指令性发放消费信贷,形成巨大的风险隐患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基层行下达硬性的放贷指标。

不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对高风险、低信用的客户提供消费贷款,一些地区的基层行甚至为了完成贷款任务,给大量收入无保证的下岗职工发放金额高达数万元的消费贷款,这种现象的蔓延将造成新一轮的风险积聚,不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3开展消费信用保证保险是解决消费信贷问题的重要途径消费信用保证保险是指个体要想获得金融机构的按揭贷款,申请保险公司购买的保险。

借款人不能按约定还款,由保险公司负责银行的损失,可见信用保证保险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经济的运转效率,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迫切需要信用保证保险。

如何加快发展信用保证保险,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3.1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信用保证保险发展的环境第一,要倡导信用文化,强化社会信用意识。

通过各种宣传、教育以及正反面典型的示范,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理念,使讲信用成为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

第二,加快信用法治建设。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立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并完善有关信用管理和信用保证保险的法律法规,对权利人的利益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对违约失信者或其高层管理人员要追究责任。

同时,更要严格执法,排除地方保护主义等非正常因素的干扰,严厉打击违约失信行为,大大提高违约失信行为的成本。

第三,发展信用服务中介行业。

主要是发展信用信息征集机构和信用等级评估机构,解决信用信息的征集、分析和共享问题,使保险人能够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降低使用信息的成本,同时也为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便利。

3.2政策性、商业性保险同步发展信用保证保险是高风险业务,从发达国家的保险实践看,一般商业性保险机构只能选择性地涉足部分领域。

鉴于信用保证保险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应积极扶持,成立相应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以财政资金作后盾,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

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可在不同领域内分工协作、同步发展。

政策性保险机构负责经营出口信用保险、财务风险保险等高风险业务,此外,为一些特定对象提供特殊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机构则经营其他如国内贸易信用保证保险、工程履约保证保险等业务。

有关保险机构应根据社会需求和特定的信用环境进行认真研究,强化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改进现有险种,推出新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对信用保证保险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