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俄关系走向
中俄关系的趋势

中俄关系的趋势中俄关系的趋势一直以来都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
中俄两国作为重要的大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两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中俄关系也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中俄关系在政治层面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两国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中保持良好的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和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两国领导人也经常进行互访,加强政治互信,加深友好合作。
特别是在乌克兰危机、叙利亚问题等重大国际事件中,中俄两国的立场更加一致,形成了有力的合作共识。
其次,中俄经济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战略性合作项目不断涌现。
中国是俄罗斯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俄罗斯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重要进口国。
而俄罗斯则成为中国在能源、核电等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
两国还在金融、科技、农业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中俄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为两国的互利共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中俄在区域安全与军事合作方面也有所加强。
两国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演习和交流,加强了军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另外,两国还展开了一些军事装备的合作与技术交流。
这一方面有利于两国在共同关切的地区事务上保持一致立场,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两国军事实力的综合能力。
此外,中俄人文交流与民间友好合作也在积极推动。
中俄两国的人文交流渠道不断拓宽,学术、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日益活跃。
两国还办起了中俄年度国际友好音乐节等活动,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这种人文交流和民间友好合作对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中俄关系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变数。
首先是双方在某些领域的竞争。
由于中俄两国在一些重要领域中具有一定的重叠和竞争,比如能源、军工等领域,因此双方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其次是两国间一些历史和边界问题。
中俄边境长达4300多公里,两国间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争议,如黑龙江鄂温克族传统居住地问题等。
这些问题给两国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浅析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

浅析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牵涉到很多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俄两国的关系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有助于推动两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政治层面上,中俄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高层交往。
两国领导人定期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及国际事务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两国还开展了许多其他形式的政府间交流,例如高级别会议、工作组会议等等。
这些交流活动有助于增进两国领导人的互信,推动两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
在经济方面,中俄两国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据统计,2019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实现两连增。
中俄两国还建立了多个经济合作区,促进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
两国还加强了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签署了一系列能源合作协议。
这些合作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也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文化交流也是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方面。
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渠道逐渐拓宽,中俄友好交往的基础日益巩固。
每年中俄两国都会举办文化节活动,邀请对方国家的文化代表团来华参观访问,开展文艺演出和展览。
中俄两国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许多合作项目逐渐展开。
这些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深化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推动了两国在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尽管中俄两国关系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两国之间存在一些潜在的竞争和矛盾。
中俄两国在一些地区的利益存在一定的重叠,容易引发一些争端。
两国在某些领域也存在一定的竞争,例如在军事技术领域。
这些问题需要两国通过对话与合作来解决,避免进一步升级。
另一个问题是两国在一些敏感问题上的分歧。
两国在对待一些国际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叙利亚问题、伊朗核问题等等。
两国在一些敏感领域,如人权、民主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沟通与协商解决,增进两国的理解和信任。
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取得了很多积极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两国应该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加强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与了解。
试析中俄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中俄两国自1996 年4 月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已经走过了13 年的历程,在这13 年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与深化,中俄双方在涉及各自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政治互信程度不断提高,在经贸、投资、能源、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中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不断加强。
展望中俄关系未来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形势一片大好。
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发展的第二个十年之际,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轨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构想最早来自俄罗斯方面。
1996 年4 月24 至26 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4 月23 日,在启程访华途中,叶利钦对事先准备好的《中俄联合声明》作了重要修改,把原有的“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和面向21 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修改为“发展平等与信任和面向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提法得到中国的赞成并在随后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中被正式确定下来。
为了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实质性内容,中俄双方还一致同意建立两国元首会晤机制,设立北京--莫斯科热线,就重大问题随时磋商,成立总理委员会,建立双方外交部长随时会晤机制等等,这使得中俄关系进一步制度化。
在以后的几年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不断深入。
1997 年4 月23 日,江泽民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这一文件使中俄业已形成的平等信任的、面向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途径更加具体化,双方将本着“伙伴关系的精神”共同致力于促进多极世界的发展和建立国际新秩序。
1998 年,中俄两国又签署了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就世界的多极化、世界文明的多元性、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联合国以及冷战后的大国关系等问题阐述了双方共同的观点和立场,进一步深化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俄罗斯的稳定发展态势与中俄关系走向

俄罗斯的稳定发展态势与中俄关系走向近年来,俄罗斯的稳定发展态势受到全球关注。
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俄罗斯经济在经历了几年的低迷之后,逐渐稳定回升。
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价格的上涨对俄罗斯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此外,俄罗斯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提升了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俄罗斯的经济稳定发展。
另外,俄罗斯政府在内政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在保障国内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应对了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威胁。
此外,俄罗斯政府还致力于改善民生,提高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努力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除了在内部发展方面取得稳定进展外,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也发生了积极变化。
特别是中俄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为俄罗斯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稳定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之一、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
例如,双方在能源方面合作紧密,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推进为俄罗斯提供了稳定的能源市场。
此外,中俄之间的贸易也快速增长,为俄罗斯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支撑。
双方还在军事领域进行了密切合作,提高了彼此的防御能力。
中俄关系的深化不仅对俄罗斯有益,也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俄两国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双方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了高度协调和合作。
例如,在乌克兰危机中,中俄两国一直保持紧密合作,共同维护了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稳定。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稳定发展态势得益于政府在经济、内政和外交方面的努力。
尤其是与中国的合作,为俄罗斯提供了强大的合作伙伴和市场支撑。
未来,俄罗斯有望在经济、科技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巩固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2024中俄关系论文

2024中俄关系论文一、引言中俄两国是重要的互利合作伙伴,彼此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
本文对2024年中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探讨两国合作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二、背景中俄关系源远流长,自建交以来始终处于稳定发展的轨道。
经过多年的合作,两国在能源、军事、贸易和文化交流等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
然而,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各自国内外挑战的增加,对中俄关系提出了新的考验。
三、现状分析1. 经济合作中俄经济合作是双方关系的重要支柱。
两国在贸易、投资和能源合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截至2023年,中俄贸易额已达到数百亿美元,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已建立起稳定的基础。
另外,中俄还积极探索深化金融合作,加强人民币与卢布的交流使用。
2. 军事合作中俄的军事合作自建交以来一直紧密合作。
两国共同参与军事演习和联合反恐行动,积极推动军事技术和经验的交流,提高了两国军队的战略合作能力。
此外,中俄还密切合作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加强网络战与太空军事合作。
3. 政治合作中俄政治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两国常常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保持密切协调,共同维护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
此外,中俄还推动共同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稳定。
四、面临的挑战1. 国际压力中国和俄罗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与西方国家存在分歧,例如人权、地区冲突等。
这些分歧使得两国面临来自西方国家的国际压力,可能产生一定的贸易限制和制裁。
2. 经济结构转型中国和俄罗斯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产能过剩、就业压力等问题,对两国经济合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3. 区域安全局势中俄两国在周边地区都面临一些安全挑战,如东海争端、朝鲜半岛问题等。
如何处理好周边地区的安全问题,维护地区稳定和安全,对两国合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未来发展展望1. 深化经济合作中俄应进一步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推动两国经济结构转型。
浅析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

浅析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自中俄建交以来,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自2000年以来,中俄两国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了密切合作。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中俄关系也在逐渐走向新时代。
首先,中俄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中俄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在不断增加,目前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
2018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约108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7.1%。
除了经贸领域,双方还在能源、银行、农业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为双方互利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中俄在“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也日益活跃,两国开展的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俄罗斯民航合作、中国高铁走向俄罗斯等将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互利合作。
其次,中俄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了良好的合作。
双方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保持了密切联系,就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安全和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协商和合作。
中俄在叙利亚、朝鲜半岛等地方进行了协调,共同推动了局势的缓和和解决。
此外,中俄还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着一致性,比如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国际会议上,两国领导人都发表了重要讲话,共同阐述了对国际事务的看法和重要立场。
最后,中俄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俄罗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来学习,中俄两国的高等教育交流日益活跃,双方在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
此外,中俄在科技、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也在逐渐展开。
双方通过共建创新中心、技术转移等方式加强了合作,为两国之间的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总之,中俄两国在新时代中,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两国在经济、国际事务、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密切,不仅有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也有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下一步,中俄应继续加强沟通和合作,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浅论中俄关系论文

浅论中俄关系论⽂浅论中俄关系中国与俄罗斯作为当今的世界性⼤国,彼此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复杂元素。
在外交上,正如所说,国与国的关系是没有永远的敌⼈,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对于国家战略利益⼤于现实利益,为了应付来⾃外来的压⼒,相互需要⼜存在摩擦,经贸关系落后与政治关系。
⽆论从两国关系的历史来看,还是从当前中俄的国际地位来看,研究中俄关系都具有重⼤的现实意义。
中俄建交已经六⼗多年,这是⼀个值得总结过去、把握当下,展望未来发展前景的好机会。
中俄关系的发展历史以及将来都会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同时中俄关系已超出了单纯的双边关系范畴,这是⼀种具有战略意义的关系。
我们知道,最稳定的关系不是双边关系,⽽是三边关系。
中俄关系的发展,会对潜在的第三⽅产⽣重要影响。
这个第三⽅可能是美国,也可能是欧盟、⽇本。
在中俄关系中,经济领域的合作⼀直滞后于政治和军事合作,这与其他⼤国双边关系的发展轨迹呈反向形状。
其中,能源合作进展不畅是重要原因。
只有这⽅⾯加快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才能⾛向全⾯化。
随着《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以及边界问题的解决,为双边关系的长远发展前景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俄国历史的曙光乍现于公元九世纪,国⼟仅限于基辅⼀带。
随着俄国的不断发展壮⼤,领⼟扩张也随之⽽来,在历史上中俄对于领⼟的纷争也是有之,结局就是以俄国侵占了中国⼤量领⼟⽽发展到如今局⾯。
这过程中中俄关系在历史中不断变化,从过去到现在,有过友好,也有过纷争,从恶化敌对到缓和的变迁过程,都说明了国家之间的建交关系是多变⽽复杂的。
如今中俄之间是⼀种富有⽣命⼒的新型关系。
中俄新型关系有着鲜明的特征,既不同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兄弟国家”关系,⼜区别于当今世界其他⼤国之间的“盟友”关系。
在中俄两国领导⼈的共同推动下,近年来两国关系继续得到深化和全⾯发展,经贸往来继续加深,政治上两国继续保持⾼层互访,两国关系保持积极健康发展的状态。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中俄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邻国,两国之间的发展关系一直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
中俄关系的发展涉及到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在不同历史时期中俄关系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
本文将从中俄关系的历史发展、现阶段的合作与挑战以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俄关系的历史发展中俄两国的交往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丝绸之路和使者往来。
然而近代以来,中俄关系经历了不少曲折。
20世纪初,中俄两国都经历了国内政治剧变,随后苏联成立,中国也经历了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
中苏两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建立了全面的友好合作关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两国之间也出现了种种分歧和矛盾,特别是在19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两国关系出现严重紧张,最终在1989年度苏联政府宣布“退出中国边界5000公里”后,两国关系几近冰点。
1991年,苏联解体,成为独立的俄罗斯联邦。
中国和俄罗斯在这一历史节点开始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冲淡前期的矛盾,积极开展友好交流与合作。
双方签署了《关于中俄友好与合作条约》,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此后,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
二、现阶段的合作与挑战目前,中俄关系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政治领域,中俄两国高层频繁交往,坚定支持彼此在国际事务中的正当利益。
在经济领域,中俄两国是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边贸易额逐年攀升。
在能源合作方面,中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共同打造了一系列大型能源项目。
在国际事务中,中俄两国一贯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依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中俄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受国际形势的影响,中俄关系受到了西方国家的一定压力。
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西方国家对中俄合作进行干涉和遏制,一些国家在安全领域进行对华或对俄打压,使得中俄关系面临不小的困难。
中俄战略关系走向

中俄战略关系走向俄罗斯是我最大邻国、主要战略伙伴国,两国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中俄关系是我与各大国关系中最稳定、最成熟、最具建设性的一对双边关系。
近年来,中俄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从长远来看,中俄战略关系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第一,两国战略利益有望长时间保持一致。
战略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基础,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时代,两国战略利益的重合点可望进一步增多。
只要国际战略格局不发生根本性变化,支撑两国战略合作的利益基础就有望长时间存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就能够长时间持续。
第二,两国相互借助有望进一步增多。
俄美交恶,俄罗斯需求借助中国抵御美国的战略挤压。
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发展模式上与西方的距离拉大,同样需要与中国联手行动。
中国快速发展,某些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的势力对中国发起的挑战正在增多,中国同样需要加大对战略利益、战略理念相近的俄国的借助力度。
第三,两国务实合作的需求不断增大。
俄罗斯已经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为强化其国际经济地位,不能不与蓬勃发展的中国加强合作。
中国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俄罗斯的资源、市场和技术。
第四,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有望进一步加强。
高层互访、战略对话以及各种形式的民间交往日益频繁,必将进一步夯实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
在俄民意测验中,中国已经成为名列第一的友好国家。
中国民众对俄罗斯的友好感情也在不断加深。
在上述基本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两国关系发展的积极趋势有望长时间保持。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中俄两国存在利益摩擦增多的可能性。
俄罗斯大国主义抬头,我与俄打交道的难度可能增大。
边境两侧的发展水平、资源条件、人口密度迥异,既可能形成互补,也可能带来疑虑。
特别是人员流动问题,很容易触动俄罗斯某些人的敏感神经,影响两国关系的氛围。
对中俄关系,既要充满信心又要悉心经营。
要切实贯彻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五个伙伴关系”对俄工作方针,保证两国关系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人教版2023年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教版2023年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中俄两国的历史渊源源远流长,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演变,至2023年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回顾并分析人教版2023年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展示两国友好合作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合作的潜力。
一、起源和初期交往中俄两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的贸易交流。
早在清朝时期,中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就有了一定的边境贸易和文化交流。
然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两国之间出现了一系列冲突和矛盾,最著名的是中俄边界争端。
二、冷战时期的紧张关系在二战之后,中俄关系进入了一个漫长而紧张的时期,即冷战时期。
苏联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而中国则成为了另一个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
然而,在冷战初期,中苏关系相对友好,两国互相提供支持并共同对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然而,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地缘政治上的竞争,中苏关系逐渐紧张起来。
1960年代中期,中苏两国开始发生分歧,尤其是在对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反对美国的立场上。
最终,中苏交恶,两国关系几乎陷入冷战状态。
三、中国改革开放和中俄友好关系的重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俄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创造了机遇。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为实现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动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俄两国重新建立友好关系创造了机遇。
1989年,中国和苏联(后来的俄罗斯)领导人进行了重要的高层互访,为两国之间的和解和合作打下了基础。
此后,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包括经贸、文化和科技等领域。
四、21世纪的合作共赢21世纪以来,中俄关系进一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双边经济合作稳步增长,文化和人文交流更加密切。
在经济领域,中俄两国成为了重要的贸易伙伴。
两国围绕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项目。
此外,中俄两国还加强了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合作,共同维护了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的稳定。
五、未来的展望展望未来,中俄两国的合作潜力巨大。
论新时期的中俄关系

论新时期的中俄关系摘要:冷战后,中俄关系已步入了平稳发展、充满生机的历史新时期。
新时期中俄关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排除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而对发展国家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二是双方确立了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国家关系准则;三是中俄既不结盟,也不对抗,更不会针对第三国;四是发展务实的经贸合作。
中俄两国深入发展双边关系具有安全利益和政治主张增多,地缘优势独特,经济互补,政策相互迎合等多种有利条件,因而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双方也应高度正视和解决所面临的敏感问题。
关键词:中俄关系冷战合作伙伴共同进步正文:冷战后,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发生深刻演变,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多极化趋势发展中的两个重要国家及最大的邻国,相互关系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
与恩恩怨怨几十年,甚至发生过军事对抗的中苏关系相比,中俄两国关系出现了平稳发展,充满活力的积极势头。
近年来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也趋于深化,中俄两国已就构筑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实践证明,中俄关系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新时期中俄关系的确立及积极进展新时期中俄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从中苏关系正常化到中俄关系的平稳过渡。
1989年5月,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应邀访华,同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高级会晤。
这次访问标志着中苏两国在对抗了30年之后,终于走向和解,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此次高级会晤最突出的成果就是双方确立了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新型国家关系。
邓小平用“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形象地概括了这次高级会晤的重要意义。
中苏关系的正常化成为两国发展长期稳定友好关系的新起点。
中苏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关系,都有显著进展。
李鹏总理1990年4月访问苏联,双方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在中苏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信任的指导原则协定》、《关于两国经济、科学技术长期合作纲要》等6个政府间文件,使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具体化。
中俄关系现状与前景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远景中国、俄罗斯分别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主要大国,是相互最重要的邻国。
所以,中俄关系素来是国际关系领域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
特别是近来几年,跟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中俄关系也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
而将来中俄关系的走向,又必定对国际形势产生深刻的影响。
所以,研究中俄关系的现状与远景,就拥有很大的必需性和现实意义。
一、中俄关系的现状不论是双边关系仍是多边关系,其状态都很难用一句话加以归纳,它详细反应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关系之中,并由这些关系表现出来。
中俄关系也不例外。
1、中俄政治关系的现状。
美国的全世界安全战略,特别是其重返亚太战略和北约东扩,使中、俄同时感觉到美国的威迫和战略逼退,出于共同抵抗美国的需要,两国都有增强合作的梦想,政治关系快速升温。
2014 年面对由克里米亚问题惹起的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亟需中国的支持。
而中国近几年面对的中日垂钓岛问题,南海争端等一系列棘手问题,也离不开俄罗斯的支持。
所以,中俄政治关系抵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2、中俄军事关系的现状。
军事关系是中俄关系的重要构成部分,3、中俄经济关系的现状。
中俄经济关系的两大支柱是能源贸易和军械贸易。
能源贸易在中俄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俄关系不停前行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快速,对能源需求量不停增添。
而邻国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恰好能够为中国供给大批的石油、天然气。
另一方面,能源出口是俄罗斯外汇收入的重要根源,也是中俄贸易的主要构成部分。
特别是近几年,俄欧关系的颠簸,影响到俄罗斯对欧洲能源的出口,俄罗斯亟需开发新的能源市场。
而中国为了降低能源入口的风险,实现能源入口渠道的多样化,也很需要俄的能源供给。
所以,中俄能源贸易发展快速。
军械贸易作为中俄经贸关系的另一支柱,发展相对曲折。
俄罗斯是中国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的重要根源,中国是与印度并列的俄罗斯武器出口的重要市1 / 3场。
中俄关系发展的现状

中俄关系发展的现状
中俄关系发展的现状可以说是持稳向好的。
两国经济合作不断加深,贸易额不断增长。
中国和俄罗斯也在能源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例如天然气和石油资源的互补性合作。
政治上,中俄两国在许多国际事务中持有相似的立场,经常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构中密切合作,并相互支持对方的核心利益。
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紧密协作,有助于维护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稳定。
此外,中俄两国在安全领域也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两国之间的军事交流和合作日益加强,例如共同举行的军事演习、技术合作以及军事交流等密切合作,有助于增进两军之间的互信。
然而,中俄关系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两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并不完全一致。
此外,两国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可能对双边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然而,总体来说,中俄关系正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势头,这对两国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浅析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

浅析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1. 引言1.1 中俄关系概述中俄关系自建交以来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始终保持着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
作为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双方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保持着高水平的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关系。
中俄关系不仅具有重要的双边意义,还对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俄关系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国际舞台上,中俄合作密切,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中俄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为全球多极化格局注入正能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积极力量。
中俄关系在新时代继续保持着高水平的发展势头,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为世界树立了典范。
中俄携手共进,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为国际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俄关系概述】。
1.2 新时代中俄关系的重要性新时代中俄关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陆地邻国,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两国之间的合作不仅对双方有利,也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俄关系的稳定发展能够为国际社会树立一个积极的合作典范。
在现今世界面临种种挑战的情况下,中俄关系的密切合作展现了一种共同应对挑战、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法的坚定立场。
中俄两国在经济、政治、安全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具有极大的潜力。
通过加强双边合作,可以进一步推动两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在政治领域,加强互信和合作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应对全球性挑战。
加强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交流。
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具有积极意义。
2. 正文2.1 经济合作的深化【经济合作的深化】是新时代中俄关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中俄经济合作持续深化,双方在贸易、投资、能源合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论中俄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

论中俄关系的未来走向摘要: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重要的两个政治力量,正走得越来越近。
在最近十几年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两国总是在诸多问题上保持了一致的立场;在事关双方国家利益的诸多重大问题上,中俄也分别做出了有利于对方的选择。
以中国方面来说,无论是在台湾问题还是在东突问题上,俄罗斯都做出了比较积极的表态。
纵观中国近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俄罗斯作为中国周边最重要的国家之一,给予了中国以政治、技术等各方面的有力的支持。
新时期,在面对北约东扩、美国反恐战争概念的不断模糊扩大,中国与俄罗斯在面对共同的威胁的时刻表现出了空前密切的联系。
中俄关系也进入了历史上最密切的时期。
然而在这片火热的表面形式之下,如何更深远的看清中俄在未来关系上的取向,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这些我们必须得考虑到。
关键词:合作竞争未来传统正文:中国与北方邻国俄罗斯正走得越来越近。
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俄罗斯占有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而且带有突出的战略色彩。
这种战略协作关系对于一级世界造成的重心倾斜具有重要的平衡作用,对于中俄这两个同时处于转型期的国家来说,也具有巨大的安全和经济价值。
更重要的是,困扰两国300年的边界问题彻底解决后和平相处以期共赢的模型正在完整地搭建起来。
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俄罗斯政府视中国为长期友好国家,两国之间拥有大量的共同利益。
他叮嘱俄罗斯新任驻华大使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拉佐夫积极开展与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合作,在双边关系上取得重大进展。
纵观中俄交往几百年历史,不难看出,中俄当前密切的联系完全出自一个原因:两国共同面对一个强势力量的威胁。
这个强势力量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从最初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到后来清朝末期民国初年俄国攫取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再到后来的中苏蜜月,再到后来的两国交恶,继而到今天的两国关系温和期,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假使两国在无共同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则竞争多于合作:沙俄侵占尼布楚和雅克萨就是一个代表例子;反之,加入两国在面临共同压力大情况下,则由于两国地缘以及政治的联系,就会出现合作多于竞争的局面。
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

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来概括:1. 历史演变:早期历史(20世纪初):中俄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两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采取了相似的立场,因为它们都是列强的受害者。
俄国帮助中国抵抗外国干涉,如俄日战争后的辛丑条约。
冷战时期(20世纪中期):中苏关系在冷战时期开始紧张,两国之间的冲突升级,包括中苏边界冲突。
中美关系的改善也对中俄关系产生了影响。
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中苏关系得以改善,双方在许多领域展开合作。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进一步改善,两国建立了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
21世纪:21世纪初期,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包括边界问题的解决。
中国和俄罗斯合作在多个领域,包括能源、军事、经济等。
两国的领导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建立了稳固的政治关系。
2. 发展趋势:政治合作:中俄关系的政治合作在继续加强,两国领导人进行了频繁的高层互访,加强了双边合作和协调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
他们也共同捍卫了多边主义和国际法。
经济合作:中俄经济合作逐渐扩大,尤其是在能源领域。
俄罗斯向中国提供天然气和石油,而中国成为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两国还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展开基础设施和贸易合作。
军事合作:中国和俄罗斯在军事领域合作密切,包括军事技术和联合军演。
他们进行了多次联合军事演习,展示了军事合作的力量。
多边合作:中俄两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加强了合作,共同捍卫国际秩序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他们也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协调立场,如叙利亚、伊朗和朝鲜等问题。
总的来说,中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波折,但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改善和加强。
两国的合作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多边领域,预计未来会继续深化,因为双方对维护稳定和发展的共同利益依然存在。
然而,也需要注意,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和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趋势。
形势与政策中俄关系论文

形势与政策中俄关系论文第一篇:形势与政策中俄关系论文形势与政策浅谈中俄关系 13级城规一班宁致远浅谈中俄关系如今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十分严峻,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关系也日趋复杂,每天打开电视,各种新闻节目总是将目光聚焦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摩擦上。
台海问题,中日关系,钓岛局势,南海问题,中印边界,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听了都头皮发麻。
当然,不能让我们忽视的,还有与中国远隔万里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
然而,我们有一个重要的邻居,他曾经辉煌,然后衰落,如今再度崛起,他与我们有着长达数千公里的边境线内,在历史上,我们与他亦敌亦友。
而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却时常被民众所忽视。
他就是俄罗斯。
中俄关系实际上是中苏关系的继续和发展。
俄罗斯独立以后,由于中俄两国领导人和政府在两国关系上都采取冷静、郑重和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原则,中俄关系不但没有停滞和倒退,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军事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顺利和健康的展,两国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两国经济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边界勘界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两国边境人员进出交往中的某些无序现象等问题有可能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中俄两国平等信任、睦邻友好关系形成和发展是由历史教训、国家利益、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等主导因素决定的。
这些主导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和有深厚基础的,它们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长远的影响。
形势与政策浅谈中俄关系13级城规一班宁致远中俄两国在亚洲互为两个最大的邻国,中国和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国土加在一起几乎占亚洲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两国之间有4300多公里漫长的边界线,两国又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5个核国家中的成员,中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对亚洲和世界的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影响。
在世纪之交和下个世纪,中俄关系的前景如何,对亚洲和世界会有什么影响,这是每个国人都应该关注的话题。
俄罗斯所拥有的中西伯利亚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领土。
古代时,我们便与这片土地产生了诸多的联系。
论中俄关系的发展

论中俄关系的发展列举评论各个时期的中俄关系,分析形成这些关系的原因及当下应汲取的经验教训。
标签:中俄关系;曲折性;发展1 历史上的中俄关系纵观历史,中俄关系主要经历过四种形态——欺压、结盟、对抗和正常关系。
1.1 中国与沙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沙皇俄国通过武力强迫中国签订了19个不平等条约,如《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割去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给中俄关系的历史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至今“沙皇俄国”这一称呼在很多中国人看来仍然带着很强的强盗味,甚至在内心依然抚不平对沙俄的愤怒与痛恨。
这些不平等条约更是以后中俄边界争端的根源,给中俄两国带来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甚至是敌对与冲突。
1.2 中国与苏联苏联是扩大的俄罗斯,俄罗斯是缩小的苏联。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立国六十九年的苏联划上了句号,俄罗斯很自然地成为了苏联的继承国。
因此谈及中俄关系,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中苏的历史关系。
中苏关系在历史上一直是曲折发展的,这是大国利益的碰撞,也是受国际局势的影响。
而根本原因则是中国近百年来的国力太弱,较长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地位,不仅沙俄政府欺凌和宰割中国,苏联时期同样侵犯中国的主权。
战后中苏关系也未能摆脱这种惯性,发展道路很是坎坷。
1.2.1 国民政府时期(1)国民政府与苏联的关系。
二战结束前后,在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背景下,当时的中国成了两个超级大国分赃的牺牲品。
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两国就苏联出兵日本的条件进行讨价还价,最终的结果是千岛群岛归还苏联;中国旅顺作为海军基地为苏联租用;对于大连和满洲铁路,苏联的优越权须予保证等等。
这是对中国主权肆意的瓜分,是地地道道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而随后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进一步扩大了苏联的在华利益。
(2)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关系。
二战以后,苏联为了确保在中国的既得利益,承认了蒋介石政府,并力劝中国共产党接受整编。
俄罗斯的稳定发展态势与中俄关系走向

俄罗斯的稳定发展态势与中俄关系走向近年来,俄罗斯的发展态势相对稳定,而中俄关系持续向好。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军事角度探讨俄罗斯的稳定发展态势以及中俄关系的走向。
首先,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尽管俄罗斯在过去几年中受到了低油价和国际制裁的双重压力,但其经济逐渐回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在2024年达到了2.3%,并且在2024年继续增长。
这一稳定发展的态势主要归功于俄罗斯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经济和吸引外资的政策。
此外,俄罗斯也在努力推动其现代化和创新经济转型,提高经济的多元化程度。
这种经济稳定发展的态势有助于俄罗斯国内的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
其次,俄罗斯政治局势相对稳定。
俄罗斯政府通过加强国内治理和,维护了国内的政治稳定。
当前,俄罗斯的政府机构和体系相对成熟,政府对内外的控制力得到了巩固。
此外,普京总统的政治领导和经济政策,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批评,认为俄罗斯的政治权力过于集中在总统手中,民主制度发展不够成熟。
尽管如此,整体上看,俄罗斯的政治局势相对稳定,国内的社会秩序良好。
第三,在军事领域,俄罗斯保持着一定的军事实力。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出口国之一,拥有强大的军事工业基础和雄厚的军费预算。
俄罗斯的国防军事力量备受瞩目。
特别是近年来,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加强了军队的现代化和军事实力的提升,以应对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
此外,俄罗斯还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和军事演习,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在中俄关系方面,两国的合作与日俱增。
近年来,中俄之间的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涉及贸易、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重要合作协议,并且使这些合作得到了实质性的落实。
特别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深入发展,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此外,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也积极协作,共同维护了国际多边体系和国际秩序。
中俄关系走向更加密切和紧密,为两国和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doc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一、中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发展最好时期自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合作格局,成果丰硕,势头喜人。
可以说,我们两国关系步入全面、快速、深入发展轨道,其重要性、特殊性和成熟性更加凸显。
(二)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中俄边界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的纽带。
考虑到中俄关系史中边界问题的极端复杂性和敏感性,两国最终能够本着和平友好、互谅互让的精神完全彻底地解决边界问题确实是来之不易。
这为中俄关系发展扫除了一个最大的障碍。
(三)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 (四)两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军事合作(五)两国经济合作稳步上升,经济合作长期滞后的局面逐渐有所改观,中俄关系的物质基础开始增强近年来,两国相互投资也逐步扩大。
2009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超过2008年的3倍,俄对华投资新增项目超过2008年一倍以上。
双方签署了政府间投资保护协定。
至今为止,共举行了五届中俄投资促进会议。
达成的一系列投资项目已开始运作,涉及资源开发、木材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组装、农业综合开发、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
(六)边境和地方合作日益成为两国合作的新增长点(七)两国民间交往和合作空前活跃 (八)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卓有成效作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的两个大国,中俄两国始终把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作作为一个主要的合作领域。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俄友好合作,提升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水平,继成功举办“国家年”活动后,两国元首宣布在2009年和2010年启动两国“语言年”活动,在两国掀起学习对方语言、文化的新高潮。
二、中俄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对中俄两国,而且对本地区和整个世界都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中俄开展战略协作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难以估量的现实和长远利益 (二)中俄战略协作促进了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三)中俄战略协作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和平与稳定因素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现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总体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潜力巨大,前景光明(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深化、细化合作的关键阶段(二)中俄两国同时快速发展使两国战略协作面临新的形势(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仍然是不均衡的,突出表现在经济合作仍然远远滞四、关于今年中俄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几点思考,我想谈几条宏观和原则性思路 (一)始终把增进政治互信放在发展中俄关系的首要位置,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 (三)下大力气把经济合作尽快搞上去 (四)全面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作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对目前中俄关系的发展感到满意,对进一步发展中俄关系的意愿十分真诚,没有任何保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俄关系走向
俄罗斯作为一个真正的资源超级大国和国际上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大国,始终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普京新任期内将领导俄罗斯朝向何方,仍是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
俄罗斯之于中国具有资源、安全、政治以及技术方面的重要意义。
安全方面,近两年来,中国周边环境并不和平,南边是东盟国家领土领海争端,西边中亚国家动乱,东边面临日本、韩国的压力。
这种形势下,北边和俄罗斯关系的和睦就显得非常重要;从政治角度看,在国际上中俄这两个大国之间的互相支撑尤其重要,在地缘关系上会影响到欧亚政治与军事力量的平衡。
反之,如果没有中俄的互相支撑,不仅中国在国际上会孤立,俄罗斯也真的孤立了;从能源角度看,尽管目前中国从俄罗斯获取能源占比不大,但是未来亟须思考就近获取能源的问题。
俄罗斯是一个真正的资源大国,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石油储量跃居世界第七,仅次于海湾国家和委内瑞拉。
俄罗斯也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输出国。
而现在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地不但距离远,而且政治环境不稳定;技术方面,尤其是军事技术方面,虽然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展很快,但很多技术来源于俄罗斯。
因此,在直到2050年今后的30多年内,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将始终是中国健康成长的一根国际支柱。
总统普京的贡献
俄罗斯特殊的文化决定了强权政治对国家的贡献,普京之于俄罗斯,首先是国民信心的提升。
苏联解体前最后十年和解体后头十年,俄罗斯的权威主义有20年的失落,但以普京上台为标志,这个权威主义又重新回升;其次,普京上台后的最大贡献就是稳定住经济,并领导俄罗斯实现了长达十年的增长。
普京当政期间政治上的重要功绩,一是俄罗斯进入WTO。
2011年底俄罗斯正式获准成为WTO新成员,这对俄罗斯来讲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是俄罗斯融入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是独联体自由贸易区取得实质进展,俄罗斯功不可没。
除了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3国,已经有8个国家签字。
三是组成俄白哈关税同盟,并在2011年正式启动。
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是俄罗斯的南翼和西翼,与之结盟从经济和安全的角度对俄罗斯意义都非常大。
这两个贸易区的成立标志着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地缘经济目标取得实质进展。
俄罗斯的艰难选择
入欧,还是入亚?一直都是俄罗斯的艰难选择,但长远看,俄罗斯重大机遇还是在亚太地区。
俄罗斯是地跨欧亚的大国,历史上俄罗斯的眼睛就是既往东看,又往西看。
由于俄罗斯人口和经济的70%在乌拉尔山以东的欧洲部分,人种也是白种人,所以它认为自己是欧洲人,普京上台以来的战略也是想“入欧”。
但是以德法为核心的“老欧洲”却不愿接纳俄罗斯,因为它体量太大,担心它加入欧盟后,会与德法争夺对欧洲的领导权。
从历史上看,俄国也做过很多入欧的努力,但始终没有成功过。
从历史上看,俄罗斯不是威胁欧洲,就是拯救欧洲,比如从拿破仑和希特勒手中两次拯救了欧洲,但却从未真正融入过欧洲。
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在努力回归或者说融入欧洲,但所取得的进展很有限。
前苏联解体后,美欧对俄罗斯的政策一直是希望它“弱而不乱”。
普京则是把回归欧洲同振兴国家联系起来,但重新振兴俄罗斯这个目标和西方是彻底冲突的,所以俄罗斯想入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无法实现的,这就决定了俄罗斯会越来越多地向东看,这就是形成中俄互相支撑关系的政治基础。
近来,俄罗斯在亚太方向动作频频,在能源和军事方面尤其引人关注。
在高调宣称要建俄朝韩天然气管道后,最近又与越南签署协定合作开发南海的石油天然气;俄罗斯2011年向亚太出口的武器规模已占43%。
2012年9月即将在俄远东举行的APEC首脑峰会,被俄国内广泛认为是“再次融入亚太的难得机遇”,甚至有俄国学者提出要在远东建第二个首都,将政策从根本上转向亚洲。
东向,应该是俄罗斯今后紧迫且重要的战略,也是俄罗斯面临的真正强大机遇。
从普京成功选举可以看到他对外战略观念的改变,尤其是对中国的重视。
他在竞选纲领里讲到国际问题的时候,中国在这篇大文章里面占了6个自然段,篇幅上有很大的变化,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
他讲到中国,说中国对俄国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
同时他还提到中国的改革是风,俄罗斯这个“帆”就是要借这个“风”。
这些都表现出他整个对外战略的观念的改变。
但是对中国的戒心和牵制肯定还会长期保持的,最明显的,就是去年和前年两次演习以及利用越南来牵制中国等方面的做法和意图。
从实际需求看,俄罗斯对中国的需求也超过欧洲,经济牵引力量会逐渐转向东方。
虽不能忽视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如白种人和黄种人的差异以及历史问题等,但双方互补性很强,合作互利面要大于意识形式差异。
融入亚太将是俄罗斯长远走向。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资源和产业是两个最明显的例子。
从资源看,中国资源非常稀缺,俄罗斯是世界级资源大国,且两国距离很近,从产业看,中国的贸易都是一般的轻工业品贸易,而俄罗斯最缺的就是轻工业。
俄罗斯基础设施很差,酒店业十分落后,这些都是中国的强项,而且是产能过剩的行业,中俄产业方面的互补性很强。
虽然中俄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但经济交流方面却不足,整体表现为上下脱节,上热下冷,政热经冷。
上层交往比较多,官方交往非常多,民间交往却非常少,由此导致隔膜。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中国的崛起,俄罗斯民间对中国喜欢的程度似乎不升反降,因此如何加强民间的交流是非常大的问题。
政治上两国之间交流密切,但经贸上合作还很差。
俄罗斯外贸仍以欧洲为主,2011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格局中,俄欧双边贸易额占俄对外贸易总额的48%,俄中占比是10.4%。
从现在来看,中国整体是被动应对,而且整体思路并不清晰。
危机在不同类型国家到达的时间往往是不一致的,制造业国家有所滞后,而现在是中国等制造业国家面对危机认真应对的时刻了。
对于中国来讲,目前最急切需要放在首位的,是对周边关系的战略分析和决策。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瓶颈就是资源。
而未来真正和中国竞争资源的是欧洲,因为中国和欧洲资源圈是重合的。
美国可以保证自身能源需求的,甚至有预测说,在油页岩和油沙岩的技术允许之后,美国五年就能成为能源出口国。
金融国家和资源国家一般结合得比较好,而制造业国家就被夹在中间了,他们压榨的都是制造业国家的利润。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1-2月份中国经济的增势陡降就赫然显现出金融超级大国和资源超级大国人为夹击制造业大国的态势。
中国已经到了急切需要在资源大国层打出一个突破口的时刻,急切需要有一个新的积极主动的、稳妥细致的战略去和俄罗斯这样的资源大国联手。
与俄罗斯这样的资源大国联合,中国要做前瞻性思考和准备。
首先需要对俄罗斯有深入了解。
中国对俄罗斯的文化和民族特性的了解必须要打破很多以前僵化了的固定思维,中俄民间的交流互信更是不足。
同时,近年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俄罗斯人思想观念、组织形式也不同于前几代人。
其次,一旦俄罗斯资源走向东方,中国要有足够的消化能力,为此中国一定要提前做准备,有战略部署。
另外,要充分估量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俄关系走向的变数,尤其是西方金融国家对制造国家和资源国家联合的拆分。
未来的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将会经历在全球金融危机当中长期挣扎走不出来的十年,就像日本泡沫破裂以后二十年走不出来一样,将是一个磕磕绊绊的低迷状态,不会很强劲的恢复,世界上唯一还在保持增长的即是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十年和二十年,俄罗斯有靠向亚洲、靠向中国的可能性。
现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中俄经贸往来已经非常密切。
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物资供应问题是俄罗斯的百年难题,但是和中国互通经贸以后这个难题得到解决。
中国应该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经济和贸易合作,要用经济力量来吸引俄罗斯,使之真正东移。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12应化本2班
姓名:李祖君
2013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