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版许广平《鲁迅回忆录》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共4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传递给祖国同胞,于苦难中将他们唤醒,心情不免有些沉重;最后跃上
一个新的高峰,激昂慷慨,热血沸腾,迸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最
强音,充满着激励的力量。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与《一面》《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比较阅读
比较角度
《一面》
不同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写作视角 贫苦进步青年:仰视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新课导入
大家心中的鲁迅是 什么形象呢?沉着?严 厉?倔强?果敢?说说 你心中的鲁迅形象。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校对”“深恶痛绝” “不以为然”等常考词语。
2. 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内容,并思考课文旁批中 提出的问题。 重点
3. 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 பைடு நூலகம்感。 重点
3.语言描写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
一边向我点头。
用语言直观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风趣的形象。
4.神态描写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 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出神地勾画先生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 心的笑容。
5.侧面描写 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 许先生是忙的,许先生的笑是愉快的,
暑假回爷爷奶奶家住一阵。看见路边的野花开得烂漫,我忍不住摘了 一些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到处炫耀。弟弟见了,认真地说:“花也会疼 的!”我瞬间羞红了脸。 选用“郑重对待升国旗”“制止插队”“批评采花”这三个
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关心 朋友、待人热情的性格特点
4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
……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 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 吃几个吗?” 对“我”的肯定和鼓励,
《回忆鲁迅先生》读后感
《回忆鲁迅先生》读后感这篇《回忆鲁迅先生》里,她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对于鲁迅先生的深深的崇敬与感激。
她还运用了自己善于机敏地捕捉细节的特长,充分地施展出了女性作者细腻、清新的笔调,为读者刻画出了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的形象。
萧红当时经常出入于鲁迅先生的家中,她用自己的笔,把读者轻轻地领进了鲁迅家敞开的大门,让读者看到了鲁迅家庭的和—谐、生活的朴素。
她细腻地描绘了鲁迅、许广平、海婴一家生活起居的习惯,鲁迅先生饮食的爱好、衣着的怪癖、工作的劳累、临终前的病容,以及许广平先生的操劳、海婴的顽皮,甚至描绘了两位年老保姆与日本医生的面影,她还细致地描绘了客厅、卧室的陈设,一草一木的姿态,以及她与鲁迅全家之间的感情。
在萧红的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萧红这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非常富有女性作家的特点,比起其他一些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来,特别具有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
这篇回忆录非常好读,也很有趣,完全可以吸引学生。
在课前不妨预先布置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以前大家都学过不少鲁迅的作品,对鲁迅到底有什么样的印象?是否真的理解和喜欢鲁迅?带着这个问题进入阅读,让传记的有关描写来比照和丰富同学们对鲁迅的印象。
因为这篇回忆录对鲁迅的描写非常生动有趣,显然和通常对鲁迅的认识有些“落差”,学生的兴趣也在这里。
阅读中应当提醒同学们,我们接触的不止是一个热情、幽默、睿智的鲁迅,还应当深入一步,思考一下自己对鲁迅的思想、人格的认识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当同学们通过阅读发现鲁迅也有如此生活化、人性化的一面,完全可以很放松地走近这位文化巨人时,教学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
这一课除了获得对鲁迅的新认识,还有一个潜在的目标,也是更高的要求,就是让同学们能够由此而思考怎样看待像鲁迅作品这样的“经典”的问题。
【高中记叙文阅读】《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集》阅读答案
【高中记叙文阅读】《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集》阅读答案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集最近出版的《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集》呈现了意味丰富的画面意象。
周海婴之子周令飞说,在父亲拍摄的两万余张照片中,90%的画面都是有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集最近出版的历史“暗室”:周海英的早期摄影作品呈现出丰富的画面。
周海英的儿子周凌飞说,在他父亲拍摄的2万多张照片中,90%所有的照片都有人物。
用艺术评论家朱琦的话说,周海英也拍了一些空镜头。
有些是非常偏远的角落。
例如,音乐厅的门口没有人,或者院子的边缘没有人,或者一些水泥墩堆放在一起。
他关注人们视线密集的盲点“在大型景观和场景中,通常有一个人在角落里”。
作为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大半生都扮演着一个民族精神旗手之子的角色,也因此在公众的眼中成为伟大父亲的影子。
他似生活在一种家族荣誉的心理负重中。
他曾说,“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与我父亲联系在一起的。
这固然是荣光的、炫目的、名垂青史的,但也是多么沉重的一件事。
周海英出生于北京1929鲁迅先生给它起了名字“海宝贝”意思“在上海出生的孩子”。
1936鲁迅去世时,周海英7事实上,我对我父亲没有深刻的记忆。
大多数时候,他从一个国家的伟大传说中认识他的父亲。
他当然也得到了父爱。
许广平著的《鲁迅回忆录》中提到一个细节:在上海,他们家雇了一个善良纯朴的老女工,鲁迅要孩子叫她姆妈,不许直呼其名。
每逢吃饭,她都来到鲁迅书房做清洁或者带小孩玩耍。
“有一次,她和海婴在三楼阳台上一页页吹纸片,说是放鸢。
孩子看到纸片上下飞舞,高兴极了。
我们不看犹可,一看,却是鲁迅书架内的一本书被撕去大半本……因为她是文盲,不懂得鲁迅嗜书如命的脾气,只图博得小孩子欢喜但鲁迅并没有责备。
”周海婴自己也表示,他从父亲的遗物——如信件,那里面提到他——中感受到父亲对他的喜爱。
他特殊的家庭背景最终使他如履薄冰。
他回忆说,他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时,同学们打桥牌,跳社交舞。
许广平手稿解密,还原被删改的《鲁迅回忆录》
许广平手稿解密,还原被删改的《鲁迅回忆录》
许广平手稿解密,还原被删改的《鲁迅回忆录》
“过去几十年对鲁迅的描述是偏颇的、不完整的,甚至是可笑的。
”近日,《鲁迅回忆录(手稿本)》首发式上,鲁迅之孙周令飞如是说。
在大陆学界,鲁迅研究是现代文学领域持久热门的课题,关于鲁迅的第一手资料历来备受关注。
1961年,鲁迅夫人许广平写的《鲁迅回忆录》初版面世,限于当时政治环境,该书在写作、出版过程中受到极左意识形态干扰,留下了许多特殊的时代烙印,而许广平的手稿,50年来一直尘封于上海鲁迅纪念馆中,时至今日才得以本来面目公开出版。
新旧两个版本的《鲁迅回忆录》对照,其中增删改动之处颇多玄机,耐人寻味。
“个人执笔,集体创作”
《鲁迅回忆录(手稿本)》主编、现年82岁高龄的鲁迅之子周海婴表示,旧版回忆录的关键之处在于“妈妈执笔,集体创作,上级拍板”,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的书籍,不可能没有违背作者原意的处理,甚至一些重要历史事实的叙述,都因此蒙上尘埃。
“真正能够反映鲁迅真实生平的书,就是现在出版的‘手稿本’,这是完全按照被创作组改动前的妈妈手稿来制作出版的。
”周海婴说,手稿本的'出版,既是自己和周令飞两代人的努力目标,也是母亲许广平的遗愿。
“母亲和父亲生活了十几年,从学生到终身伴侣,她说过她死后,手稿可以一个字不修改地发表。
”
按照许广平在手稿本前言中的记述,1959年写作《鲁迅回忆录》,一是因为当时鲁迅已逝世23年,许多朋友催促许广平写回忆文章;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是为建国10周年大庆献礼。
“大跃进的精神感召了我;‘十一’献礼的汹涌热潮又鞭策着我。
《回忆鲁迅先生》文本解读
《回忆鲁迅先生》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鲁迅说过:“想看好花。
一定要有好土。
”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 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
”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
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
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
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
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2.文题诠释【分析文章的标题】从文题可以看出,这是萧红在鲁迅先生逝世后写下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怀念。
作者从旁人的角度,回忆鲁迅先生的几件琐事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
3.主旨【散文的主旨】这篇回忆性散文通过细心的观察,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养病、去世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魅力气质、伟大思想和高尚人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4.内容解读【鉴赏作品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触及。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
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她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知识点总结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知识点总结课文预习知识点预习须知一、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品味课文细腻明丽、平实自然而又感人至深的语言。
3.把握鲁迅先生形象特征,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二、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nǎi)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揩kāi:擦,抹。
阖hé:闭合。
轻捷:动作轻快敏捷。
安顿:安稳。
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二、主题概述这篇回忆录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休闲、写作、养病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写鲁迅先生笑声的特点——明朗。
开篇就介绍了一个与我们印象中不一样的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第2段):撷取生活中的小细节——走路,突出鲁迅先生走路轻捷和不顾一切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67段):记叙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工作、休息、娱乐等,勾画出鲁迅先生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四、思考探究1.文章记叙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我们印象中不同的鲁迅,其中各处生活细节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特点?①鲁迅先生明朗的笑。
真诚、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
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③鲁迅先生和夫人热情留客,包车送客人。
热情、真诚。
④鲁迅先生喜欢吃北方饭。
刚硬的性格。
⑤“我”在鲁迅先生家包饺子、韭菜合子、荷叶饼,得到先生的赞成。
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
⑥鲁迅先生与作者开玩笑。
幽默。
⑦鲁迅先生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仍认真展读每封青年的信。
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
⑧鲁迅先生对原稿与校稿不珍惜。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点评
(一)《回忆鲁迅先生》赏析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
鲁迅为《生死场》所作序言中说:“这自然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事实上,这句话亦能用来归结萧红的创作特色,她有着一般女作家少有的冷峻与力度,但又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文字极具个性化色彩。
萧红一生坎坷,幼年丧母,父亲和继母对她很冷淡,但在祖父庇护下受到良好文学启蒙。
祖父去世后,她反抗包办婚姻逃离家庭。
此后她的生活一直处在动荡之中,感情上也迭遭不幸,但在她仍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1934年,她和萧军来到上海,见到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给予这对年轻人生活上的扶助,时常在家中接待他们,又指导他们的创作,热情推荐他们的作品。
1935年月12月,《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引起轰动,萧红因此成为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知名女作家,从而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936年月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
噩耗传来,当时已只身东渡日本的萧红悲痛不已,写下多篇作品寄托哀思。
可以说,鲁迅先生对萧红来说,既似亲长,又是导师,亦是知己。
萧红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与仰慕,那种深厚的情感,深埋于《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
恰因为她独特的视角,她不是将鲁迅当作一个“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来歌颂,而是从日常生活里看似琐碎不足道的细节里,层层叠绘出一个鲜活的鲁迅。
加上她特有的细腻文字,使得《回忆鲁迅先生》成为众多纪念鲁迅的文字中最出色、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这篇文章有着与《呼兰河传》相似风格,看似信笔而行,散漫芜杂,细品却非常有味。
阅读的时候应仔细体会如何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思想情感,以及文字之下饱含的深厚感情。
萧红是把鲁迅当亲人和师长一样回忆着。
萧红文章没有空洞的话,她甚至不发表意见。
萧红很注重细节,只把她看到的和她感觉到的搬到纸上。
中国现当代文学心得体会
中国现当代文学心得体会篇一:《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课程学习心得《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课程学习心得和很多同学一样,一开始对这门课的感觉就是枯燥无味,因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有语文课,给我的感觉都是挺无趣的,一开始业并没有想着好好的上真门课。
只是想混学分而已。
记得一开始选定这门课的时候,因为有好几个老师都开了这门课,所以在几个老师间挣扎,最后选了这个姓比较特别的老师,虽然现在而言并不知道其它老师的教学方式是怎样,但庆幸的是,遇到了一个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让我很喜欢的老师。
所以让我自己感到讶异的事情,这十二节课,几乎每节课都在认真听课,这真的不是讨好老师的话。
不能说不喜欢文学,但相对而言了解浅薄,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感兴趣。
每次开始介绍新的作家,老师都会先介绍作家的生平,以及一些名士对作家的评论。
先让我们对作家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有助于理解作者的作品。
第一节课介绍的仍是我们90后最熟悉的现代文学家——鲁迅。
似乎讲到现代文学首先就应该认识鲁迅。
我觉得90后都可以说是读鲁迅作品长大的,并不是我们有多爱鲁迅,而是因为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语文课本,无论是什么版本也无论怎么改革,但绝对不会少了鲁迅的作品。
所以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家中我最为熟悉的一个了,反复老生常谈的,他的童年、他文章的犀利性、他的弃医从文、他的爱国精神。
鲁迅是在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我的偶像,当然并不是说现在不崇敬鲁迅,只是用“偶像”来形容太浅薄,所以现在是尊敬鲁迅先生。
他的为救国救民弃医从文的勇气鼓舞了很多当代人,为救国救民弃医从文的爱国精神、拿笔杆为武器捍卫国家尊严的爱国精神感染了很多当代人。
这些都是从小学就形成的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另一方,他的感叹词,标点符号的用法也让我印象深刻。
用老师的话说“鬼斧神工”,用我的话说“不好理解”,至今仍记得鲁迅先生喜欢在省略号之后用句号,但小学的时候学标点符号的时候省略号之后是不再用句号的。
鲁 迅回忆录读后感
鲁迅回忆录读后感《鲁迅回忆录读后感》说起鲁迅,那可是咱中国文学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最近读了关于他的回忆录,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感触颇多。
这回忆录里啊,把鲁迅先生的方方面面都给展现了出来。
我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内心的波澜起伏。
其中有一段描述鲁迅先生在北京生活的经历,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时候的北京,胡同里弥漫着煤烟的味道,冬天的风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
鲁迅先生就住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四合院里,院子里有棵老槐树,一到春天就挂满了白色的花串,风一吹,那花瓣就跟下雪似的飘得到处都是。
鲁迅先生的书房不大,堆满了书。
那些书可不是随便摆着的,每一本都有他翻阅的痕迹,有的书页都卷了边,有的还被他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
他常常在那昏黄的灯光下,一坐就是大半夜,就为了琢磨一个字、一句话该怎么写才能更有力量。
记得有一回,外面下着大雪,那雪厚得能没过脚踝。
鲁迅先生却全然不顾,依旧在书房里奋笔疾书。
他穿着一件旧棉袄,袖口都磨破了,可他根本不在意。
写到激动的时候,他会猛地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嘴里还念念有词。
还有一次,鲁迅先生去参加一个文学聚会。
聚会上,大家都在高谈阔论,有的夸夸其谈,有的故作深沉。
可鲁迅先生却静静地坐在角落里,观察着每一个人的表情和动作。
等到大家都让他发言的时候,他站起来,不紧不慢地说了一番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句句直抵人心,让那些原本浮躁的人都安静了下来,开始认真思考。
回忆录里还提到鲁迅先生对待朋友的那份真诚。
有个朋友生活困难,鲁迅先生二话不说,就从自己本就不宽裕的稿费里拿出一部分来接济他。
而且还帮着朋友找工作,出主意。
朋友生病了,鲁迅先生亲自去探望,守在床边,照顾得无微不至。
他对年轻人也是特别关心和爱护。
有个年轻的学生写了一篇文章给他看,鲁迅先生仔仔细细地看完,然后一点一点地给指出问题,鼓励他继续努力。
那学生后来回忆说,鲁迅先生的话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读着这些回忆,我感觉鲁迅先生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文学巨匠,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
《回忆鲁迅先生》点评
(一)《回忆鲁迅先生》赏析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
鲁迅为《生死场》所作序言中说:“这自然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事实上,这句话亦能用来归结萧红的创作特色,她有着一般女作家少有的冷峻与力度,但又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文字极具个性化色彩。
萧红一生坎坷,幼年丧母,父亲和继母对她很冷淡,但在祖父庇护下受到良好文学启蒙。
祖父去世后,她反抗包办婚姻逃离家庭。
此后她的生活一直处在动荡之中,感情上也迭遭不幸,但在她仍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1934年,她和萧军来到上海,见到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给予这对年轻人生活上的扶助,时常在家中接待他们,又指导他们的创作,热情推荐他们的作品。
1935年月12月,《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引起轰动,萧红因此成为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知名女作家,从而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936年月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
噩耗传来,当时已只身东渡日本的萧红悲痛不已,写下多篇作品寄托哀思。
可以说,鲁迅先生对萧红来说,既似亲长,又是导师,亦是知己。
萧红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与仰慕,那种深厚的情感,深埋于《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
恰因为她独特的视角,她不是将鲁迅当作一个“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来歌颂,而是从日常生活里看似琐碎不足道的细节里,层层叠绘出一个鲜活的鲁迅。
加上她特有的细腻文字,使得《回忆鲁迅先生》成为众多纪念鲁迅的文字中最出色、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这篇文章有着与《呼兰河传》相似风格,看似信笔而行,散漫芜杂,细品却非常有味。
阅读的时候应仔细体会如何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思想情感,以及文字之下饱含的深厚感情。
萧红是把鲁迅当亲人和师长一样回忆着。
萧红文章没有空洞的话,她甚至不发表意见。
萧红很注重细节,只把她看到的和她感觉到的搬到纸上。
鲁迅回忆录 感想
《鲁迅回忆录》读后感本书是许广平《鲁迅回忆录》之尘封五十年手稿的完整呈现版,书中许广平完整记录了鲁迅的一生,以及鲁迅与党、与家、与文化界和友人,与黑暗势力斗争的经历。
50年前本书曾经出版过,但据该书主编、鲁迅之子周海婴透露,那时的版本是“妈妈执笔,集体创作,上级拍板”的,有不少违背作者原意,被要求改动的“左”的痕迹。
而真正能够反映真实的鲁迅一生的书,就是妈妈被“创作组”改动前的“手稿本”。
本书正是这个手稿本的完整呈现。
近读一篇题为“对鲁迅的‘误写’和‘误读’”的文章。
该文介绍了过去一些介绍鲁迅的书、文章中的“误写”,还原了鲁迅当时的真实情况。
该文写道:2009年夏天,周海婴细细辨识母亲许广平60多年前所写《鲁迅回忆录》的原始手稿,将各种删减、增补和修改之处一一拣出。
于是有了15万字“《鲁迅回忆录》手稿本”(以下简称手稿本)的问世。
手稿本特别与1961年5月出版的《鲁迅回忆录》做了比较,标示出所有不同,从中可明显看出许广平的本意在当年经过了怎样的“集体讨论、上级拍板”的“修正”和扭曲。
该文例举出不少误写之处,比如许广平写的“所谓兄弟”一节中,原文为:“鲁迅虽然在上海,但每每说‘周作人的文章是可以读读的。
’”但在1961年版本中,鲁迅认可周作人文章的内容被悉数删去。
再如,鲁迅曾教许广平学日文,初衷是希望日后有一技之长以谋生。
1961年版本中却将此事描述为“除用马列主义思想武装,保持清醒头脑和立场外,还要多读书,以便对新文化事业多做贡献”。
如此的误写,实在不少,不一一例举了。
这还是在1961年的时候,后来在“文革”中那就更多了。
这样的误写,不少人误读,让人们了解的鲁迅并非是一个真实的鲁迅。
何以会这样呢?前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说,当时对鲁迅最大误读还不是许广平,应该是意识形态。
主要歪曲在于把鲁迅放到意识形态话语里,成为包括“反右”、“文革”在内的一切政治活动的宣传工具。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鲁迅被移出政治话题,回到学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学习内容全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学习内容全解【课文内容】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
“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
”许先生如此劝着。
鲁迅先生似乎听了他的话,激起了他的幻想,拿着一个象牙烟嘴在沉思。
一点过后,是徐老师送我(和其他朋友)出去的。
外面下着毛毛雨,巷子里的灯完全熄灭了。
鲁迅先生告诉徐先生,让他坐车回去,自己掏钱。
以后也住到北四川路来,就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刮风的天,下雨的天,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
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
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有一天约好我去包饺子吃,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酸菜和用绞肉机绞成的牛肉。
就和许先生站在客厅后边的方桌边包起来,海婴公子围着闹得起劲,一会把按成圆饼的面拿去了,他说做了一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看它,转身他又做了一只小鸡,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客厅后没到黄昏就先黑了,背上感到些微的寒凉,知道衣裳不够了,但为着忙,没有加衣裳去。
等把饺子包完了看看那数目并不多,这才知道许先生我们谈话谈得太多,误了工作。
许先生怎样离开家的,怎样到天津读书的,在女师大读书时怎样做了家庭教师,她去考家庭教师的那一段描写,非常有趣,只取一名,可是考了好几十名,她之能够当选算是难的了。
许广平回忆录与“鲁迅”形象的建构——以《欣慰的纪念》《关于鲁迅的生活》《鲁迅回忆录》为中心
国各家报纸杂志陆续发表大批回忆文章,此后每逢鲁迅诞辰与忌日,总有不少鲁迅 回忆录问世。 在这些内容翔实、生动感人的回忆鲁迅的著述中,既有鲁迅至亲妻子许广 平、兄弟周作人与周建人、儿子周海婴的追忆文字,又有学生孙伏园、萧红、萧 军、胡风、唐瞍感念恩师的深情文章;既有鲁迅挚友许寿裳的《亡友鲁迅记》,也 有论敌梁实秋的《鲁迅与我》、林语堂的《悼鲁迅》;既有国内革命同仁、文化名 人、社会名流的大段悼文,又有国际友人内山完造、增田涉、史沫特莱的短篇速 记;既有满载男性“铁汉柔情”的文字,又不乏女性感性、细腻的笔触;既有对鲁
当代前沿/[口
万方数据
而深入的评判。 论文所引许广平回忆录的原文,大部分出自1999
非普通意义上的“机器”,他的工作效率和运转年限要远
远超越简单的物理机械。对于后者“修理也是第一要紧
年1月由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
编,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回忆录(专著)》(《欣慰的纪 念》《关于鲁迅的生活》《鲁迅回忆录》已收录其中)。至于 20lo年3月出版的《鲁迅回忆录(手稿本)》,此书为“创 作组”改动前许广平《鲁迅回忆录》的原稿,将在本文对 读新旧版本回忆录时引用。
欣慰韵杞念
迅生前小事的近看、细看,又有鲁迅死后关乎纪念与反思的远看、新看;既有新 中国成立前大量的个人撰述,又有新中国成立后“左”的思潮影响下的集体创
作。 随着鲁迅及其同时代人的相继离世,较高质量的鲁迅回忆新作几无问世。
在现存鲁迅回忆录中,最具纪念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当属鲁迅夫人许广平撰写
的一系列回忆文章。作为鲁迅生前最为亲密之人,许广平掌握的有关鲁迅个人
订旧书,或作抄写,直至晚年,生了大病也还是如此。”@
相比历史上为个人仕途、社会改革而周游列国、
鲁迅之子出版《鲁迅回忆录》原始手稿
勤则从 “ 、 “ ”二字中悟到 了不一样的见解 :同样是 仙” 俗
“ ”字旁 ,在 山顶的是 “ ” 人 仙 ,在谷底 的却是 “ ” 俗 ,所 以 说眼光决定未来 ,书是最好 的朋友 。谈 到如何坚持读书 ,虹 影 自有巧妙 “ 绝招” “ : 如果我 们对 书的感情就像爱 情一样 , 我们就 永远不会遗弃它 。 ”这一倡 议, 自四 月开始在 北京乃 至全圈掀起 了 “ 书月”活动的新 高潮 。 读 臻 l 。 | i j
阎连 科等 竞争 者 , 获 得 20 09年 度 杰
文章不 予 回应 的 原 因是 :这些 人 脱 离 了那 个时 代 、历史 、环 境 、对象 、感情 ,单 方而地 用简 单 的加减 法 ,去解 “ 学 多元方程 式 ” 那些 结论 数 。 并不 符合 历史 的 “ 解 ” 正 。鲁 迅 的名 旬 “ 眉冷 横 对于 夫指 ,俯首 甘为孺 子牛”让很 多 中学 生误 以 为鲁 迅是个面 目很 凶、很 严肃 、很 高大 的人。对 此 , 周 海 婴 之 子 周 令 飞说 ,生 活 中 的 鲁 迅 其 实 并
出 作 家 奖 项 , 获 奖 作 品 《 岸》; 河 而 张 翎 则 凭 借 反 映 海外 华 工百 年沧 桑 的小 说 《 山》 获 得 年度 金 小 说家奖 ,成 为获此 奖项 的首 位海外 华人 作家 。 除 此二 人 外 ,朵渔 、张承 志 、郜 元 宝 、笛 安 分 别 获 得 年 度诗 人 、年 度 散文 家 、年 度 评 论 家 、 年度 最具潜 力新 人等各 大奖项 。
许广平的《鱼迅回忆录》手稿本出版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文学教育
页码: 158-158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7期
主题词: 长江文艺出版社 《鲁迅回忆录》 手稿本 许广平 1959年 历史事件 写作环境 鱼
摘要:许广平写于50年前的《鲁迅回忆录》手稿本,日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这是尘封了50年的手稿本首次完整体现。
据鲁迅的儿子、该书主编周海婴介绍,该书写于1959年,虽不足10万字,但对于当时已六十高龄且又时时被高血压困扰的母亲许广平来说,确是一件为了“献礼”而“遵命”的苦差事。
书出版后引起了一些学者质疑。
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作者对一些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应归结于当时的写作环境。
由《鲁迅回忆录》恢复原貌出版想到的
出版物刊名: 新闻与传播研究
页码: 1-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鲁迅回忆录》;长江文艺出版社;原貌;文学批评家;本来面目;鲁迅研究;手稿本;许广平
摘要:报载:由鲁迅夫人许广平生前撰写的《鲁迅回忆录》手稿本,最近被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该书最抢眼之处在于,它恢复了1961年出版时被删改的内容,还鲁迅以本来面目。
鲁迅之孙周令飞表示:“很多历史不真实,有缺憾、缺口,我们如果不纠正,就是历史的罪人。
”许多鲁迅研究专家和文学批评家对此赞许,认为该书有助于人们认识一个真实的鲁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新版许广平《鲁迅回忆录》本刊专稿:叠∥一部尘封5O年的手稿口王锡荣许广平《鲁迅回忆录》2008年,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纪念鲁迅夫人许广平诞辰110周年的展览,其中展出了一份许广平的手稿,是她1959年到1961年写的《鲁迅回忆录》一书的原稿.专程从北京前来出席活动的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看到这部手稿后,触动了他的一件心事:他母亲的《鲁迅回忆录》所写的史实问题,学术界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他一直想知道他母亲当年写这本书时的经过,并了解手稿与出版物的差别.通过解读这部手稿,其中的谜应该可以迎刃而解.于是,他请上海鲁迅纪念馆复印了这部手稿,带回北京细细比勘.经过仔细比对,他发现原稿与正式出版的书,竟然有很大的差别.于是把手稿加以整理出版,并对其中与原版不同的地方作了注释.周海婴在序言里表示,这"是想尽可能地还原作者的原始思路与史实".但也坦诚面对该书的不足:"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作者对一些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应归结于当时的写作环境."按照许广平在原书的《前言》中就明说此书是以"社会主义的工作方法,就是个人执笔,集体讨论,修改的创作方法".这样,就难免存有当时的时代痕迹.周海婴认为:"确切地说许广平只是初稿执笔者,'何者应删,何者应加,使书的内容更加充实健康,'是要经过集体讨论,上级拍板的.因此书中有些内容也是有悖作者原意的."这本最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回忆录》手稿本,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称"还原真实鲁迅",未免有点耸人听闻.那么,手稿与后来出版的《回忆录》有多大的差别呢?经与原书对照阅读,我发现,这本书的写作确实经过了一个艰难的修改过程.许广平在原稿上说这本书得到了"周扬同志和邵荃麟同志的直接指导和帮助",然后又改为"许多同志",最后在出版时又改为"许多负责同志的热情关怀和具体帮助"."他们重视这一项工作,关心指出何者应删,何者应加",可见这指导是很具体的.原稿页边上有很多"?""'和批注,周海婴认为反映了作者写作中的思考,但我觉得也不排除是审阅者的意见.基本上,凡有这类标注的地方,后来出版时全都改写或删除了.粗略估计,全书增删的比例大约在40%以上.第一,十二两章几乎完全重写,第五章《所谓兄弟》,原文约9000字,增删各约一半,第七章《我又一次当学生》,原稿九页,其中许广平本人的手稿仅三页多,其余都是秘书手迹,到出版时她本人的手稿全被删去了.第九章《内山完造先生》删改部分约占40%.其余各章也都很多修改.有的整页移动到别的章节,有的大段重写,有的大段删节.这表明,初稿写成后,作者自己先作了删改,然后又根据审阅者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才最后成书.从1959年8月开始写作,到11月24日初稿写完,而出版却已是1961年5月了,书中加进了明显是1960年的资料,可知修改过程是漫长的.政治挂帅的修改原则当许广平开始写作时,是比较感性的,大约因为赶得急,所以就按自己的感觉写.写出后,根据审阅者的意见改.可以看出,经过修改后,政治理论感明显加强了.例如在前言中,原来对有关同志的指导帮助,"就只恨自己限于能力,未能多所体会而写出来,还是自觉离满意还甚远……"改成"就只恨自己限于水平,以致不能深切地体会这些指示,使它更符合于人民的要求,连自己都觉得离满意甚远."对领导指导的敬意明显增加.在谈到鲁迅在上海与左联的关系时,原稿说:"而友人接洽的有关左联之类的事项,则以铁的纪律,我不便与闻,……鲁迅在上海时期的工作是严肃的.对党的关怀热爱,是推崇到最高点的."出版时改成:"如有关左联的活动以及与其他革命者的来往,我则以铁的纪律,不便与闻,……鲁迅在上海时期的工作,是在党的具体领导之下来进行的.他对党的关怀热爱,是和每一个革命者一样的.他对党的尊重,是达到最高点的." 显然调子提高了许多.对鲁迅与党的关系,基调大幅度提高.第十二章原来都是很感性的讲述,而正式出版时,虽然还以原来框架为基础,但除第一段外,几乎完全重写了,大大加强了理论色彩,提高了调子.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比较一下就知道了.该章第二段,原来是这样的:"上海是个革命者的洪炉,在这里冶炼;也是革命领导者的集合场所,在这里指挥教导一切革命工作者们.鲁迅在大革命后来到上海,觉得前此的看法,态度都错了. 这时他有了突变,从量变到质变.一切从阶级的立场,观点出发,就看问题也容易迎刃而解了.于是他否定了进化论的偏颇,投入了阶级论的洪炉去锻炼自己,去向革命队伍中当个小兵."'但在正式出版时添加了许多文字,理论性确实大为增强,逻辑也更严密,但反不如原稿来得实在.原来只有一句话提到的,会演绎出一大段论述.原稿讲述鲁迅思想发展历程到与史沫特莱的对话,约1000 字,在《回忆录》中加进了大段瞿秋白,毛泽东,列宁的论述和鲁迅与他们的精神联系,竞达近4000字!而且增加了与李大钊,陈延年,李立三等等中共人士接触的情节. 特别是与李立三的会面,说是"经过那次会见以后,鲁迅一切的行动完全遵照党的指示贯彻实行了".后来的研究证明,那是在左联成立之后的1930年5月7日,这次见面不但不能说明鲁迅与中共关系提升,而且恰恰是鲁迅与李立三的一次交锋:鲁迅根本不赞成李的后来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左倾盲动主义观点.实际上,这个修改是根据李立三本人的回忆写的.左联成立前,李曾指示创造社等团结鲁迅,从而筹组左联,但当时并没与鲁迅见过面.他却错把自己后来与鲁迅的会见意见相左说成意见一致了.人们想通过证明鲁迅与党的一致来抬高鲁迅,恰恰无意中贬低了鲁迅12010/5本刊专稿不合适的地方删除,这比较简单,有的地方就改得多了.例如《向往苏联》一章末尾,原来感叹鲁迅没能去苏联,写得比较感性,文字也朴素,后来经过修改,变成了大而无当的空话,远不如原稿来得实在.而且,一种铺陈时代政治观念的表述已经不像许广平的文笔.对敏感人物的分寸把握在许广平的写作中,最为难的莫过于把握一些敏感人物与鲁迅的关系尺度了.当时,原来与鲁迅关系最为密切的冯雪峰,胡风,丁玲,黄源等全都已被打成"反党集团"或右派,回忆录必然涉及这些人,怎么解释鲁迅与这些"坏人"的关系呢?鲁迅是得到毛泽东高度肯定的,当然不能与那些"坏人"混为一谈,当时的批评者明白这一点,于是为鲁迅找到一个莫须有的定性:"被蒙蔽,受包围","受欺骗"!许广平清楚:如果她不按这一口径说,就自身难保.从她写作的过程看,她在这个问题上是非常痛苦的.最初她尝试这样表述:"他梦寐以求的是如何为党增加力量,为党的工作多添些人手来.因为极望人多,他就对青年的培植爱护的热诚过重,有时难免选择方面疏忽了些.致使希望有为的转为失望的也往往有之了.但鲁迅虽或有时被蒙蔽,被包围之嫌,然终不失其坚决自觉.在大关节处,他始终是遵循着党的方针,路线行事的.这是鲁迅的优点,也就是笔者所见于鲁迅的最重要的回忆!"就是说,承认鲁迅是被"坏人"蒙蔽,包围了,但是又尽量为鲁迅开脱.但是,这样的口径究竟是否合适?所以,她在页边打了个"?",然后自己又把其中"但鲁迅虽或有时被蒙蔽,被包围之嫌"一句删除了.可是,这口径显然还是通不过.在正式出版时,就加上了一段很严厉的大批判话语:"冯雪峰在他的所谓《回忆鲁迅》中说:'鲁迅先生自己是最清楚的,是左联在借用A新版《鲁迅回忆录》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本刊专稿每他的地位与名誉',这是严重的歪曲,是他自己极端个人主义的反映,于鲁迅无损."显然这是为了把鲁迅与冯雪峰等人"划清界限".但对冯雪峰,许广平当时的心态是矛盾的.她非常清楚:冯雪峰在当时作为党与鲁迅的联系人,历史贡献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他已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于是她在《党的一名小兵》一章中说冯"早些时期站在党的立场来和鲁迅接近,……因来往多了,就有些直言无隐之处.他不止一次劝鲁迅'不要使自己变小了'.意思是要鲁迅丢开身边琐事,或讨论个人得失.……但因冯雪峰的身份是代表党与鲁迅接近的,所以他的话鲁迅也深深表示接受."后面却说:"但瞿秋白同志看待这一问题又是另一种看法了:'揭穿这些卑劣,怯懦,无耻,虚伪而又残酷的刽子手和奴才的假面具,是战斗之中不可少的阵线.'这里瞿秋白同志的看法,如果我体会得不错,是不是就和雪峰的意见相反呢?" 这里明显是用瞿秋白来批评冯雪峰,而又说得十分婉转. 而到了正式出版的文本中,不但加了一大段批判文字,而且语气严厉多了:"这是十分荒谬的","他这种观点是和党的精神不合,甚或大相径庭的."很显然,加进了别人的意见,连口气都不像许广平了.对胡风就更严厉了.因为胡风在当时就是个"争议人物",这时又是"反革命集团",罪名很重,所以在原稿中就称他"叛国的敌人","魑魅魍魉",他与鲁迅的接触是"冒充进步",他的行为是"在左联内部挑拨是非,离间同志"."达到破坏团结广大文化界人士人会的目的","制造纠纷,罪恶甚大".他与鲁迅的关系是"包围"鲁迅,"利用他的弱点来兴风作浪,危害党的事业","利用鲁迅作挡箭牌",而鲁迅则"说起来也有错误":"仅听胡风一面之词,以致讹传事实,引起纠纷","造成许多不愉快情节",仔细推敲一下,鲁迅实际上成为两个口号论争的一些矛盾的制造者.到出版时,有一些重要的改动:称胡风为"匪徒","奸细","反革命分子以伪装的面目混入左联,并与接近鲁迅,企图从内部来进行破坏,这对我们是十分危险的".这与原稿意思差不多.但他与鲁迅的关系表述却不同了:"因此使鲁迅在后来心情不快,和自己的战友之间有过一些误会,这个教训是十分沉痛的."对鲁迅的"错误"说的略微含糊,而且为鲁迅作了辩解:"因为敌人追捕,行动很不自由,有些情况不能加以对证,这就给胡风匪徒以可乘之机","没有来得及抓住他(胡风)的'真赃实据',以致受了一些蒙蔽",但鲁迅在大原则处是立场鲜明的云云.显然,在正式出版时,对鲁迅的批评调子有所降低,既点明胡风的"危险",而鲁迅不再是矛盾制造者,而只是与战友之间的误会,对鲁迅的"错误"也给以客观的解释,这也是耐人寻味的,但实在高明了许多.但到今天来看,不禁令人浩叹!胡风和冯雪峰都不是敌人,鲁迅当然也没有受骗,更谈不上错误.还有一个敏感人物就是内山完造.原稿中对内山的讲述,增删幅度很大.内山是鲁迅的"通家好友",也是着名中日友好人士,生前在Et本国内积极从事两国友好工作,正是这年来中国参加新中国十年庆典过程中逝于北京,葬于上海.但是对这样一个老友,许广平的内心却是复杂的.她在讲述内山的时候,一方面说了许多内山与鲁迅的友谊,对鲁迅的照顾以至营救许广平本人等等,但对内山对鲁迅的友好态度,她的理解是:"内山先生的支持鲁迅活动……可能获得日本政府的谅解的."又说内山"一切行动态度还是听命于日本当局",(后来改为"受制于日本当局").许广平在原稿中还谈到,1942年她被捕, 内山保释她出来后,却曾骗她参加一次汉奸座谈会,她愤怒地拒绝了日本记者采访的要求.她对此事写道:"我越想越气恼,我的到来这时总算认识内山的为人,也算明白鲁迅临死前要搬出北四川路去的道理,两条道路岂能并存?"这些话,后来都被删除了.许广平对内山的态度是对他两方面都讲得透彻,功劳讲到,友谊深厚,同时问题点破,矛盾尖锐,力图体现原则立场.而在正式出版时,作了大幅度修改,删去了几大段敏感的话.显然,考虑到内山是13中友好的着名人士, 按原稿口径可能造成不良的国际影响,所以口气明显缓和了,内山的形象,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了.除了上述问题之外,《鲁迅回忆录》原稿对一些相关史实的提法,与出版时是否有不同呢?经过比对可知,大部分并没有不同.但也有提法有出入,问题更大的是有添加.当然,经过修改,在全书框架结构,叙述的逻辑性和一些原来不太精密的文字表述,得到修饰,还是积极的.这里不再详述.今天来读这些历史文献,令人感慨!看这书的修改过程,可知许广平的回忆录写得真是太艰难了!修改的过程无异于灵魂的煎熬.真所谓,一个人所达到的高度,是历史所允许他达到的高度.此书写作和修改中的有些问题恐怕更多时代原因而不能全怪个人.2010年7月7日(作者为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责任编辑沈飞德。